慈禧的野心眾人皆知,為何咸豐不殺慈禧,反而讓她掌權?

慈禧是一個統治了中國將近半個世紀的女人,她的一生可謂是享盡了人間榮華富貴,又經歷了世事的痛苦滄桑,青年喪夫,中年喪子,兩次逃離北京,一輩子沒得安穩。

慈禧雖然遭受過大風大浪,但真正威脅到慈禧生命的僅有兩次,一次是在咸豐生前,另一次發生在是庚子國變期間(至於說戊戌政變中有圍園殺後的說法大多數史學家認為是康有為等人編造的)。

慈禧第一次遭受到生命威脅發生在咸豐皇帝生前。英法聯軍進犯北京,咸豐不顧眾人勸阻留在北京,而是選擇了帶著老婆孩子逃到熱河避難,成為了清朝第一個逃跑的皇帝。據吳可讀《罔極篇》中記載當咸豐準備出逃的熱河時,懿貴妃(後來的慈禧)曾勸阻過咸豐:

"當皇上之將行也,貴妃力阻,言'皇上在京可以震懾一切,聖駕若行,則恐宗廟無主,恐為夷人蹋毀。昔周室東遷,天子蒙塵,永為後世之羞。今若遽棄京城而去,辱莫甚焉。"

慈禧的野心眾人皆知,為何咸豐不殺慈禧,反而讓她掌權?

當時的咸豐皇帝可謂內外交困,外有英法聯軍佔領北京,都城被佔,這是哪個國君都無法忍受的奇恥大辱;內有太平天國運動,江南的大部分江山都落入了太平天國手中,清朝的財稅來源大部分都被太平天國所掌握。

慈禧的野心眾人皆知,為何咸豐不殺慈禧,反而讓她掌權?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形勢下,咸豐皇帝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就在咸豐皇帝大限將至的時候,他的寵臣肅順建議咸豐皇帝:行鉤弋夫人之事。所謂鉤弋夫人是漢朝漢武帝的寵妃,當時漢武帝年邁,太子的母親鉤弋夫人又很年輕,知道自己死後鉤弋夫人可能會像呂后一樣專權,就索性在自己生前把鉤弋夫人殺掉了。

慈禧的野心眾人皆知,為何咸豐不殺慈禧,反而讓她掌權?

其實肅順的建議咸豐皇帝並非沒有考慮過,在咸豐統治後期,當時的懿貴妃已經開始幫他處理政事。咸豐皇帝也深知他的這個老婆喜歡攬權,並且心機很深。如果留在世上,肯定會形成母后專權的局面。

但最後咸豐皇帝並沒有採用肅順的建議,後世有很多的人認為是咸豐皇帝對懿貴妃餘情未泯,捨不得殺。不排除有這個原因,但是作為一個帝王,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考慮的應該不是這些兒女私情,壓在他心頭的應該是大清的江山和祖宗基業。既然知道懿貴妃在他死後肯定會專權,那為什麼她沒有聽從肅順的建議,放任懿貴妃,導致女主當國近五十年?

咸豐沒有殺慈禧的第一個原因是慈禧會專權,但是不會導致外戚之禍。慈禧雖然出身於滿族的大姓葉赫那拉氏,但是慈禧一家在朝廷並沒有什麼勢力,慈禧的父親在慈禧十幾歲的時候就死了,慈禧是家裡的長女,他的兩個弟弟也是平庸之輩,慈禧當權五十年,他的這些弟弟也沒有任何政治上的作為。並且在當時的環境下,已經沒有外戚專權甚至篡位的可能,明清兩朝吸取了漢唐時期外戚專權的教訓,從制度設計上已經對外戚做了很嚴密的防範,關於這部分內容以後會有專門的文章介紹。

慈禧的野心眾人皆知,為何咸豐不殺慈禧,反而讓她掌權?

咸豐沒有殺慈禧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時為了對抗太平天國,給了曾國藩等漢人督撫非常大的權利,而在朝廷之中肅順一黨的權力很大,而曾國藩、左宗棠等人都是肅順保舉的。如果咸豐皇帝一死,在中央的肅順和地方的督撫相勾結,如果做出一些不利於皇帝統治的事情,年幼的皇帝肯定無法阻止。

對於咸豐皇帝來說肯定要引入一股用來平衡肅順等人的勢力,當時的環境下咸豐皇帝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自己的弟弟恭親王,另一個就是慈禧。之所以選擇慈禧有兩個原因,首先是這兩個選擇之中最有利於小皇帝的肯定是慈禧。對於小皇帝來說母親總比叔叔來的親近。更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一旦恭親王的勢力被培植起來就會很難控制,他深知即便是慈禧攬權大清的江山也不會落入葉赫那拉手上,但是如果恭親王的勢力一旦起來,帝業很有可能從他這一支過渡到皇族的其他支脈。

咸豐不殺慈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慈安太后的存在,慈安從名分上要高於慈禧,而且慈安生性平和,沒有對權力的慾望。據說咸豐在死前給慈安留了一道密旨,說如果慈禧一旦有越軌之處,即可殺掉。這道密旨包括慈安太后的死也是晚清的一宗謎案,今天也不去討論。不過即便是沒有這道密旨,慈安太后也能對慈禧進行管束和制約,這一點是無疑的。

咸豐在生前沒有殺掉慈禧,並讓她掌握一定的權利,在當時來看確實是最優的選擇。只是後來發生的事情是咸豐皇帝想不到的,不知道他泉下有知,又會作何感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