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風喻:鄉愁,書寫在離別的秋'

"

風喻/文

鄉愁,是一種抹不去忘不掉的思念;是痛苦與歡樂,成功與失敗,忙碌與清閒時都遺忘不了的回憶。“少小離家老大回”,是最初為了生存和發展的無奈選擇,後來成了一生的總結。有誰知道,正是當初秋天的別離,秋天才有了文字的回憶。

依然是蕭瑟的秋天,父母和我坐在斑駁脫落的老屋前剝玉米拉家常。父母總會用“有書不讀,回家挖土,像你這樣什麼都不會的人,挖土都弄不到吃,會餓死的”來打開話題。

說實話,不是我不讀書,而是家裡實在太窮,一學期4.5元錢的書學費基本上要拖到下學期結束都繳不了。老師無數次點名催收,回家聽見父母無錢的嘆息,正是愁滿生活的時候,在秋天,我選擇輟學回家種地。因年少無力,也辜負了父母的期望,生活裡便有了父母的嘮叨相隨。

徒增的煩惱刺激著年少的心。也是在秋天,只不過是在深秋,我帶著“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豪情參軍離家。在河西走廊軍營裡,我枕著殘月蓋著蕭瑟夢迴故鄉;要麼披著黃土頂著夢錘鍊在訓練場,誓有“若不成永不歸”的雄心壯志。

其實,那時最難忘的不是訓練的苦與累,更不是班長、排長和連長在訓練場上那永無休止的“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訓練激勵語,而是汗水映照下的鄉愁,殘月中的故鄉,蠻荒裡的回憶。

為了釋懷鄉念,我開始用有限的文字書寫思念,更是為了在秋天能看見金黃的世界。我借西北的蠻荒書寫著雪花與柏楊,當然也書寫著青春與夢想。

不是因為喜歡,而是為了改變;不是我不想家,而是回不了家。時間永遠不會停下來等候懶惰和怕苦怕累的人,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本想著歸來就不再有鄉愁,誰知會更濃。是啊,軍營必定是第二故鄉。而今,我依然在流浪,暮年的背井離鄉更惆悵。

又是綿綿細雨綿綿愁的中秋,我再一次鋪開柔柔黃沙,拾起夢裡的月光,寫一個“愁”繪一副“秋”,用思念的線繫上離別的回憶,去書寫一生也沒有寫完的鄉愁。

【作者簡介】

風喻,籍貫四川梓潼縣。有詩歌、散文、隨筆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人民武警報》《華西都市報》《星星》《草堂》《四川文學》《星河》《四川詩歌》《都市時報》《文匯報》等國家、省、市級報刊雜誌刊載。出版發行有個人著作《鄉愁》等7部。2017《中國愛情詩刊》十大金牌愛情詩人,終身愛情詩榮譽詩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