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
"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家鄉冬泳的人。攝影:小龔

記者 | 蔡星卓

“今夜家家月,臨筵照綺棲。那知孤館客,獨抱故鄉愁。”

中秋是個總也繞不過團圓與思鄉的節日。我們無法躲避那圓月光亮的同時,也無法躲避我們對於親人和友人的思念。這種情感有時會格外強烈,尤其是當我們正身處地球的另外一角,或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時。是謂鄉愁。

什麼是鄉愁?表示“鄉愁”的英文單詞Nostalgia對應著兩個希臘詞語詞根,“nostos”(返鄉)和“algia”(懷想)。在斯維特蘭娜·博伊姆的《懷舊的未來》(The Future of Nostalgia)中,她將“懷舊”定義為“對於某個不再存在或者從來就沒有過的家園的嚮往”。

最早,“懷舊”(或是“鄉愁”)的概念並非來自詩歌或者政治學,而是醫學——這個概念可以追溯到1688年,由瑞士醫生侯佛(Johannes Hofer)在一篇醫學論文中杜撰出來,意為“源於返回故土的慾望的那種愁思”。漸漸地,這個詞語也被不同民族的知識分子用本土語言再創造,他們宣稱他們有“一個特殊的詞彙表述鄉愁,而且這個詞語是不可翻譯的”,例如德語的heimweh,法語的maladie de pays,西班牙語的mal de corazon。

是的,鄉愁曾被認為是一種如感冒一樣可以醫治的疾病。人們尋找可以治療懷舊的辦法,但也許“什麼都不如返回故鄉”。這種疾病在士兵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因為在當時,在外國的生活看起來是與死無異的。從十七世紀開始,歐洲人(英國人除外)就頻頻報導懷舊的病疫;十八世紀,俄國人醫治鄉愁的激烈療法被記載下來......在十八世紀末期,醫生們還發現,返鄉也並不總是可以醫治這些鄉愁的症狀。也是從這個時期起,探索懷舊的艱難任務就從醫生那裡轉向了詩人和哲學家。不過,“和以往的醫生一樣,詩人和哲學家都沒有能夠找到鄉愁的精確地點。他們專注於尋找的過程。”

"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家鄉冬泳的人。攝影:小龔

記者 | 蔡星卓

“今夜家家月,臨筵照綺棲。那知孤館客,獨抱故鄉愁。”

中秋是個總也繞不過團圓與思鄉的節日。我們無法躲避那圓月光亮的同時,也無法躲避我們對於親人和友人的思念。這種情感有時會格外強烈,尤其是當我們正身處地球的另外一角,或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時。是謂鄉愁。

什麼是鄉愁?表示“鄉愁”的英文單詞Nostalgia對應著兩個希臘詞語詞根,“nostos”(返鄉)和“algia”(懷想)。在斯維特蘭娜·博伊姆的《懷舊的未來》(The Future of Nostalgia)中,她將“懷舊”定義為“對於某個不再存在或者從來就沒有過的家園的嚮往”。

最早,“懷舊”(或是“鄉愁”)的概念並非來自詩歌或者政治學,而是醫學——這個概念可以追溯到1688年,由瑞士醫生侯佛(Johannes Hofer)在一篇醫學論文中杜撰出來,意為“源於返回故土的慾望的那種愁思”。漸漸地,這個詞語也被不同民族的知識分子用本土語言再創造,他們宣稱他們有“一個特殊的詞彙表述鄉愁,而且這個詞語是不可翻譯的”,例如德語的heimweh,法語的maladie de pays,西班牙語的mal de corazon。

是的,鄉愁曾被認為是一種如感冒一樣可以醫治的疾病。人們尋找可以治療懷舊的辦法,但也許“什麼都不如返回故鄉”。這種疾病在士兵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因為在當時,在外國的生活看起來是與死無異的。從十七世紀開始,歐洲人(英國人除外)就頻頻報導懷舊的病疫;十八世紀,俄國人醫治鄉愁的激烈療法被記載下來......在十八世紀末期,醫生們還發現,返鄉也並不總是可以醫治這些鄉愁的症狀。也是從這個時期起,探索懷舊的艱難任務就從醫生那裡轉向了詩人和哲學家。不過,“和以往的醫生一樣,詩人和哲學家都沒有能夠找到鄉愁的精確地點。他們專注於尋找的過程。”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吳真真留學時的書桌。桌上的照片是她出國前特意去翻新的姥爺的舊照。

到底是誰在懷舊呢?身份成為個體獨特的標記,時間為鄉愁提供場所,與西方十七世紀的懷想幾乎同時,在中國詩歌和阿拉伯詩歌之中,思鄉也是多見的題材。懷舊也不光是個人的焦慮,同時也具備更龐大的集體意義。

然而那鄉愁的感覺誰都無法忘記——“懷舊者具有驚人的能力,牢記各種感覺、味道、聲音、氣味、那失去的樂園的全部的細微末節”,其中,“飲食和聽覺的懷舊具有特殊的意義”。或者,鄉愁是格外個人化的,它發生在時間與地理空間裡,但又夾裹在私密的體驗之中。

值此中秋之際,界面影像邀請了幾位曾經有過遠離家鄉的生活體驗的朋友,分享他們自己與鄉愁的故事。

銀大東:“自己等到十二點,多漫長啊”

銀大東從大學開始就離家了,先是去武漢唸書,後來又去了香港大學讀研。

當往家裡面撥通的電話號碼從前面要加上“010”到要加上“86”的時候,他才意識到離家越來越遠了。因為聖誕節已經提前回了家,2016年春節他選擇留在了香港,但他所有大陸的同學都回去過年了。當時銀大東住在一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居民樓,與室友分享十平米的空間,沒有網絡也無法下廚。除夕那一天,他並沒有選擇待在那幢幾乎什麼都做不了的樓,上午去了圖書館,下午三點鐘圖書館提前關門,他來到惠康超市買了兩盒“剩飯”——是從上午遺留下來的冷飯,四個菜和一盒米飯花費了他四十多港幣,因為“春節了要給自己吃點好的”。回家後,他折返回幾乎沒有人的學校,來到智華館的二層,打開電腦看電影。印象裡,那是一部賀歲電影,陪他一直到八點春晚開始。

"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家鄉冬泳的人。攝影:小龔

記者 | 蔡星卓

“今夜家家月,臨筵照綺棲。那知孤館客,獨抱故鄉愁。”

中秋是個總也繞不過團圓與思鄉的節日。我們無法躲避那圓月光亮的同時,也無法躲避我們對於親人和友人的思念。這種情感有時會格外強烈,尤其是當我們正身處地球的另外一角,或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時。是謂鄉愁。

什麼是鄉愁?表示“鄉愁”的英文單詞Nostalgia對應著兩個希臘詞語詞根,“nostos”(返鄉)和“algia”(懷想)。在斯維特蘭娜·博伊姆的《懷舊的未來》(The Future of Nostalgia)中,她將“懷舊”定義為“對於某個不再存在或者從來就沒有過的家園的嚮往”。

最早,“懷舊”(或是“鄉愁”)的概念並非來自詩歌或者政治學,而是醫學——這個概念可以追溯到1688年,由瑞士醫生侯佛(Johannes Hofer)在一篇醫學論文中杜撰出來,意為“源於返回故土的慾望的那種愁思”。漸漸地,這個詞語也被不同民族的知識分子用本土語言再創造,他們宣稱他們有“一個特殊的詞彙表述鄉愁,而且這個詞語是不可翻譯的”,例如德語的heimweh,法語的maladie de pays,西班牙語的mal de corazon。

是的,鄉愁曾被認為是一種如感冒一樣可以醫治的疾病。人們尋找可以治療懷舊的辦法,但也許“什麼都不如返回故鄉”。這種疾病在士兵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因為在當時,在外國的生活看起來是與死無異的。從十七世紀開始,歐洲人(英國人除外)就頻頻報導懷舊的病疫;十八世紀,俄國人醫治鄉愁的激烈療法被記載下來......在十八世紀末期,醫生們還發現,返鄉也並不總是可以醫治這些鄉愁的症狀。也是從這個時期起,探索懷舊的艱難任務就從醫生那裡轉向了詩人和哲學家。不過,“和以往的醫生一樣,詩人和哲學家都沒有能夠找到鄉愁的精確地點。他們專注於尋找的過程。”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吳真真留學時的書桌。桌上的照片是她出國前特意去翻新的姥爺的舊照。

到底是誰在懷舊呢?身份成為個體獨特的標記,時間為鄉愁提供場所,與西方十七世紀的懷想幾乎同時,在中國詩歌和阿拉伯詩歌之中,思鄉也是多見的題材。懷舊也不光是個人的焦慮,同時也具備更龐大的集體意義。

然而那鄉愁的感覺誰都無法忘記——“懷舊者具有驚人的能力,牢記各種感覺、味道、聲音、氣味、那失去的樂園的全部的細微末節”,其中,“飲食和聽覺的懷舊具有特殊的意義”。或者,鄉愁是格外個人化的,它發生在時間與地理空間裡,但又夾裹在私密的體驗之中。

值此中秋之際,界面影像邀請了幾位曾經有過遠離家鄉的生活體驗的朋友,分享他們自己與鄉愁的故事。

銀大東:“自己等到十二點,多漫長啊”

銀大東從大學開始就離家了,先是去武漢唸書,後來又去了香港大學讀研。

當往家裡面撥通的電話號碼從前面要加上“010”到要加上“86”的時候,他才意識到離家越來越遠了。因為聖誕節已經提前回了家,2016年春節他選擇留在了香港,但他所有大陸的同學都回去過年了。當時銀大東住在一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居民樓,與室友分享十平米的空間,沒有網絡也無法下廚。除夕那一天,他並沒有選擇待在那幢幾乎什麼都做不了的樓,上午去了圖書館,下午三點鐘圖書館提前關門,他來到惠康超市買了兩盒“剩飯”——是從上午遺留下來的冷飯,四個菜和一盒米飯花費了他四十多港幣,因為“春節了要給自己吃點好的”。回家後,他折返回幾乎沒有人的學校,來到智華館的二層,打開電腦看電影。印象裡,那是一部賀歲電影,陪他一直到八點春晚開始。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銀大東至今還保留著那一年春節用手機拍攝的照片。2016年的大年初二,銀大東和一個朋友去看了維港的煙花,初三又去逛了車公廟。

開場的歌舞表演沒開始多久,銀大東就想到了家人。以前,他都是和家人一起坐在沙發上看完這一幕的。在那幾年北京全面禁放煙花的時候,一大家子人會在除夕當天用一下午的時間吹歡樂球,再等到倒計時的午夜時分一個個扎破。2016年的這一天,大東的春晚不得不提前結束,因為智華館十點就閉館了。回到家,他吃完了冷飯,甚至沒有等到十二點就入睡了。“自己等到十二點,多漫長啊。”

那一晚的香港很安靜,幾乎聽不到什麼特別的聲響,“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對銀大東來說,是人讓他有著類似思鄉的情緒,這意味著不僅在故鄉北京,在他曾經生活過的其他地方,也有讓他捨不得的人而產生的歸屬感,沖淡了對於家鄉情感的“唯一性”。又或許,銀大東的鄉愁是穿透了時間的——就像他思念那些扎氣球的熱鬧除夕夜的另一個原因,是在那些眾多親人團聚的時刻,某位親愛的長輩還未去世。

周歆:消失的鄉愁

“我們這一輩長大的環境,已經趨近於大都市了,沒有那種小時候迴歸原始的田園生活,鄰里關係非常融洽,或者有某個特定的人物讓你非常懷念的情況。都是在那種鋼筋水泥、高樓大廈的環境下生長起來的。”

留學生活曾經是孤單的。在美國念研究生畢業三年後,周歆常輾轉於深圳與西雅圖兩地生活——兩座城市都具備“都市”的一切特點。她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鄉愁”,只是有時會懷念語言環境更熟悉、美食更多的國內環境。與父母的距離,近的時候會令她崩潰,遠的時候會讓她質疑自己是不是不孝順。更何況,“現在的交通太方便了,要是想家買個機票就可以立馬回去,沒有逼你非得留在某個地方。”

"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家鄉冬泳的人。攝影:小龔

記者 | 蔡星卓

“今夜家家月,臨筵照綺棲。那知孤館客,獨抱故鄉愁。”

中秋是個總也繞不過團圓與思鄉的節日。我們無法躲避那圓月光亮的同時,也無法躲避我們對於親人和友人的思念。這種情感有時會格外強烈,尤其是當我們正身處地球的另外一角,或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時。是謂鄉愁。

什麼是鄉愁?表示“鄉愁”的英文單詞Nostalgia對應著兩個希臘詞語詞根,“nostos”(返鄉)和“algia”(懷想)。在斯維特蘭娜·博伊姆的《懷舊的未來》(The Future of Nostalgia)中,她將“懷舊”定義為“對於某個不再存在或者從來就沒有過的家園的嚮往”。

最早,“懷舊”(或是“鄉愁”)的概念並非來自詩歌或者政治學,而是醫學——這個概念可以追溯到1688年,由瑞士醫生侯佛(Johannes Hofer)在一篇醫學論文中杜撰出來,意為“源於返回故土的慾望的那種愁思”。漸漸地,這個詞語也被不同民族的知識分子用本土語言再創造,他們宣稱他們有“一個特殊的詞彙表述鄉愁,而且這個詞語是不可翻譯的”,例如德語的heimweh,法語的maladie de pays,西班牙語的mal de corazon。

是的,鄉愁曾被認為是一種如感冒一樣可以醫治的疾病。人們尋找可以治療懷舊的辦法,但也許“什麼都不如返回故鄉”。這種疾病在士兵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因為在當時,在外國的生活看起來是與死無異的。從十七世紀開始,歐洲人(英國人除外)就頻頻報導懷舊的病疫;十八世紀,俄國人醫治鄉愁的激烈療法被記載下來......在十八世紀末期,醫生們還發現,返鄉也並不總是可以醫治這些鄉愁的症狀。也是從這個時期起,探索懷舊的艱難任務就從醫生那裡轉向了詩人和哲學家。不過,“和以往的醫生一樣,詩人和哲學家都沒有能夠找到鄉愁的精確地點。他們專注於尋找的過程。”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吳真真留學時的書桌。桌上的照片是她出國前特意去翻新的姥爺的舊照。

到底是誰在懷舊呢?身份成為個體獨特的標記,時間為鄉愁提供場所,與西方十七世紀的懷想幾乎同時,在中國詩歌和阿拉伯詩歌之中,思鄉也是多見的題材。懷舊也不光是個人的焦慮,同時也具備更龐大的集體意義。

然而那鄉愁的感覺誰都無法忘記——“懷舊者具有驚人的能力,牢記各種感覺、味道、聲音、氣味、那失去的樂園的全部的細微末節”,其中,“飲食和聽覺的懷舊具有特殊的意義”。或者,鄉愁是格外個人化的,它發生在時間與地理空間裡,但又夾裹在私密的體驗之中。

值此中秋之際,界面影像邀請了幾位曾經有過遠離家鄉的生活體驗的朋友,分享他們自己與鄉愁的故事。

銀大東:“自己等到十二點,多漫長啊”

銀大東從大學開始就離家了,先是去武漢唸書,後來又去了香港大學讀研。

當往家裡面撥通的電話號碼從前面要加上“010”到要加上“86”的時候,他才意識到離家越來越遠了。因為聖誕節已經提前回了家,2016年春節他選擇留在了香港,但他所有大陸的同學都回去過年了。當時銀大東住在一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居民樓,與室友分享十平米的空間,沒有網絡也無法下廚。除夕那一天,他並沒有選擇待在那幢幾乎什麼都做不了的樓,上午去了圖書館,下午三點鐘圖書館提前關門,他來到惠康超市買了兩盒“剩飯”——是從上午遺留下來的冷飯,四個菜和一盒米飯花費了他四十多港幣,因為“春節了要給自己吃點好的”。回家後,他折返回幾乎沒有人的學校,來到智華館的二層,打開電腦看電影。印象裡,那是一部賀歲電影,陪他一直到八點春晚開始。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銀大東至今還保留著那一年春節用手機拍攝的照片。2016年的大年初二,銀大東和一個朋友去看了維港的煙花,初三又去逛了車公廟。

開場的歌舞表演沒開始多久,銀大東就想到了家人。以前,他都是和家人一起坐在沙發上看完這一幕的。在那幾年北京全面禁放煙花的時候,一大家子人會在除夕當天用一下午的時間吹歡樂球,再等到倒計時的午夜時分一個個扎破。2016年的這一天,大東的春晚不得不提前結束,因為智華館十點就閉館了。回到家,他吃完了冷飯,甚至沒有等到十二點就入睡了。“自己等到十二點,多漫長啊。”

那一晚的香港很安靜,幾乎聽不到什麼特別的聲響,“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對銀大東來說,是人讓他有著類似思鄉的情緒,這意味著不僅在故鄉北京,在他曾經生活過的其他地方,也有讓他捨不得的人而產生的歸屬感,沖淡了對於家鄉情感的“唯一性”。又或許,銀大東的鄉愁是穿透了時間的——就像他思念那些扎氣球的熱鬧除夕夜的另一個原因,是在那些眾多親人團聚的時刻,某位親愛的長輩還未去世。

周歆:消失的鄉愁

“我們這一輩長大的環境,已經趨近於大都市了,沒有那種小時候迴歸原始的田園生活,鄰里關係非常融洽,或者有某個特定的人物讓你非常懷念的情況。都是在那種鋼筋水泥、高樓大廈的環境下生長起來的。”

留學生活曾經是孤單的。在美國念研究生畢業三年後,周歆常輾轉於深圳與西雅圖兩地生活——兩座城市都具備“都市”的一切特點。她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鄉愁”,只是有時會懷念語言環境更熟悉、美食更多的國內環境。與父母的距離,近的時候會令她崩潰,遠的時候會讓她質疑自己是不是不孝順。更何況,“現在的交通太方便了,要是想家買個機票就可以立馬回去,沒有逼你非得留在某個地方。”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周歆留學時的租屋。

"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家鄉冬泳的人。攝影:小龔

記者 | 蔡星卓

“今夜家家月,臨筵照綺棲。那知孤館客,獨抱故鄉愁。”

中秋是個總也繞不過團圓與思鄉的節日。我們無法躲避那圓月光亮的同時,也無法躲避我們對於親人和友人的思念。這種情感有時會格外強烈,尤其是當我們正身處地球的另外一角,或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時。是謂鄉愁。

什麼是鄉愁?表示“鄉愁”的英文單詞Nostalgia對應著兩個希臘詞語詞根,“nostos”(返鄉)和“algia”(懷想)。在斯維特蘭娜·博伊姆的《懷舊的未來》(The Future of Nostalgia)中,她將“懷舊”定義為“對於某個不再存在或者從來就沒有過的家園的嚮往”。

最早,“懷舊”(或是“鄉愁”)的概念並非來自詩歌或者政治學,而是醫學——這個概念可以追溯到1688年,由瑞士醫生侯佛(Johannes Hofer)在一篇醫學論文中杜撰出來,意為“源於返回故土的慾望的那種愁思”。漸漸地,這個詞語也被不同民族的知識分子用本土語言再創造,他們宣稱他們有“一個特殊的詞彙表述鄉愁,而且這個詞語是不可翻譯的”,例如德語的heimweh,法語的maladie de pays,西班牙語的mal de corazon。

是的,鄉愁曾被認為是一種如感冒一樣可以醫治的疾病。人們尋找可以治療懷舊的辦法,但也許“什麼都不如返回故鄉”。這種疾病在士兵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因為在當時,在外國的生活看起來是與死無異的。從十七世紀開始,歐洲人(英國人除外)就頻頻報導懷舊的病疫;十八世紀,俄國人醫治鄉愁的激烈療法被記載下來......在十八世紀末期,醫生們還發現,返鄉也並不總是可以醫治這些鄉愁的症狀。也是從這個時期起,探索懷舊的艱難任務就從醫生那裡轉向了詩人和哲學家。不過,“和以往的醫生一樣,詩人和哲學家都沒有能夠找到鄉愁的精確地點。他們專注於尋找的過程。”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吳真真留學時的書桌。桌上的照片是她出國前特意去翻新的姥爺的舊照。

到底是誰在懷舊呢?身份成為個體獨特的標記,時間為鄉愁提供場所,與西方十七世紀的懷想幾乎同時,在中國詩歌和阿拉伯詩歌之中,思鄉也是多見的題材。懷舊也不光是個人的焦慮,同時也具備更龐大的集體意義。

然而那鄉愁的感覺誰都無法忘記——“懷舊者具有驚人的能力,牢記各種感覺、味道、聲音、氣味、那失去的樂園的全部的細微末節”,其中,“飲食和聽覺的懷舊具有特殊的意義”。或者,鄉愁是格外個人化的,它發生在時間與地理空間裡,但又夾裹在私密的體驗之中。

值此中秋之際,界面影像邀請了幾位曾經有過遠離家鄉的生活體驗的朋友,分享他們自己與鄉愁的故事。

銀大東:“自己等到十二點,多漫長啊”

銀大東從大學開始就離家了,先是去武漢唸書,後來又去了香港大學讀研。

當往家裡面撥通的電話號碼從前面要加上“010”到要加上“86”的時候,他才意識到離家越來越遠了。因為聖誕節已經提前回了家,2016年春節他選擇留在了香港,但他所有大陸的同學都回去過年了。當時銀大東住在一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居民樓,與室友分享十平米的空間,沒有網絡也無法下廚。除夕那一天,他並沒有選擇待在那幢幾乎什麼都做不了的樓,上午去了圖書館,下午三點鐘圖書館提前關門,他來到惠康超市買了兩盒“剩飯”——是從上午遺留下來的冷飯,四個菜和一盒米飯花費了他四十多港幣,因為“春節了要給自己吃點好的”。回家後,他折返回幾乎沒有人的學校,來到智華館的二層,打開電腦看電影。印象裡,那是一部賀歲電影,陪他一直到八點春晚開始。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銀大東至今還保留著那一年春節用手機拍攝的照片。2016年的大年初二,銀大東和一個朋友去看了維港的煙花,初三又去逛了車公廟。

開場的歌舞表演沒開始多久,銀大東就想到了家人。以前,他都是和家人一起坐在沙發上看完這一幕的。在那幾年北京全面禁放煙花的時候,一大家子人會在除夕當天用一下午的時間吹歡樂球,再等到倒計時的午夜時分一個個扎破。2016年的這一天,大東的春晚不得不提前結束,因為智華館十點就閉館了。回到家,他吃完了冷飯,甚至沒有等到十二點就入睡了。“自己等到十二點,多漫長啊。”

那一晚的香港很安靜,幾乎聽不到什麼特別的聲響,“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對銀大東來說,是人讓他有著類似思鄉的情緒,這意味著不僅在故鄉北京,在他曾經生活過的其他地方,也有讓他捨不得的人而產生的歸屬感,沖淡了對於家鄉情感的“唯一性”。又或許,銀大東的鄉愁是穿透了時間的——就像他思念那些扎氣球的熱鬧除夕夜的另一個原因,是在那些眾多親人團聚的時刻,某位親愛的長輩還未去世。

周歆:消失的鄉愁

“我們這一輩長大的環境,已經趨近於大都市了,沒有那種小時候迴歸原始的田園生活,鄰里關係非常融洽,或者有某個特定的人物讓你非常懷念的情況。都是在那種鋼筋水泥、高樓大廈的環境下生長起來的。”

留學生活曾經是孤單的。在美國念研究生畢業三年後,周歆常輾轉於深圳與西雅圖兩地生活——兩座城市都具備“都市”的一切特點。她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鄉愁”,只是有時會懷念語言環境更熟悉、美食更多的國內環境。與父母的距離,近的時候會令她崩潰,遠的時候會讓她質疑自己是不是不孝順。更何況,“現在的交通太方便了,要是想家買個機票就可以立馬回去,沒有逼你非得留在某個地方。”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周歆留學時的租屋。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周歆在租屋內煮紅豆湯。

在她眼中,“鄉愁”的根基是關於某些人的美好回憶,特別是來自年輕時候的某些時期,她也不擁有這樣的根基。小時候體弱多病,周歆六歲後才從湖南搬來了深圳,在湖南老家時,父母不在身邊,重男輕女的爺爺奶奶用“散養”的方式看管她,這些經歷讓她變得不喜歡湖南,就像她臉上那條因為傷口沒人理睬而留下的疤一樣。小時候,周歆的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甚至到讀大學之前,她沒吃過她媽媽做過的一頓飯。對於生長城市的歸屬感似乎也消失了。在深圳,周歆還經歷過校園霸凌。偷偷給她買糖的小學數學老師,初中為學生掏班雜費的語文老師,也因此讓她印象格外深刻。

對於周歆來說,在她熟悉的都市環境中,人與人的距離似乎一直是遠的。譬如她所居住的移民城市深圳,有著24小時商店,笑容可掬但冰冷的服務員,同做十年鄰居但並不熟識對方的鄰居,漸漸疏遠的同窗同學……甚至那座城市本身的街道兩邊,也每年都有新的變化。沒有獨特的留得住的記憶,意味著回憶也失去了前提和根基。

餘翔&Alex:糌粑與麥當勞

“睡前先把早餐備好,口味是非常頑固的,我爺爺吃糌粑只吃鹹的,我愛吃甜的。糌粑里加一片乳酪奶香更濃郁,這是自創的改良吃法。身在嶺南,是味道讓我不忘自己是高原人。”

如你在將近十年前見到餘翔,他那粗獷的長髮可能還讓人和他的家鄉西寧對上號兒。那時,他在北京“討生活”,如今又在鵬城生活三年之久,長髮沒了,留著濃重的鬍鬚。餘翔對吃的愛好一直沒變過,那睡前準備的糌粑早餐,或是簡單幾個步驟做的羊骨,他偶爾想念的北京茄丁汆面,還有敦煌的李廣杏……離開大學獨自生活起,餘翔就開始嘗試自己做飯。你要讓他說出一樣自己最愛的食物,那他會告訴你從怎麼選擇肥瘦均勻的羊肋巴開始到手抓羊肉出鍋的一整個過程。

“南方人”的概念對於他來說是模糊的,因為這版圖在他眼裡幅員遼闊,十里八村都可能有語言、風俗、飲食上的差異,可能要“具體到生活的行政區劃才準確”。來到深圳,一開始他就“自然融入”進去了,就跟當初去北京時一樣。連入鄉隨俗都不需要考慮的情形,放在吃上,就是絲毫沒有半點忌口。

"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家鄉冬泳的人。攝影:小龔

記者 | 蔡星卓

“今夜家家月,臨筵照綺棲。那知孤館客,獨抱故鄉愁。”

中秋是個總也繞不過團圓與思鄉的節日。我們無法躲避那圓月光亮的同時,也無法躲避我們對於親人和友人的思念。這種情感有時會格外強烈,尤其是當我們正身處地球的另外一角,或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時。是謂鄉愁。

什麼是鄉愁?表示“鄉愁”的英文單詞Nostalgia對應著兩個希臘詞語詞根,“nostos”(返鄉)和“algia”(懷想)。在斯維特蘭娜·博伊姆的《懷舊的未來》(The Future of Nostalgia)中,她將“懷舊”定義為“對於某個不再存在或者從來就沒有過的家園的嚮往”。

最早,“懷舊”(或是“鄉愁”)的概念並非來自詩歌或者政治學,而是醫學——這個概念可以追溯到1688年,由瑞士醫生侯佛(Johannes Hofer)在一篇醫學論文中杜撰出來,意為“源於返回故土的慾望的那種愁思”。漸漸地,這個詞語也被不同民族的知識分子用本土語言再創造,他們宣稱他們有“一個特殊的詞彙表述鄉愁,而且這個詞語是不可翻譯的”,例如德語的heimweh,法語的maladie de pays,西班牙語的mal de corazon。

是的,鄉愁曾被認為是一種如感冒一樣可以醫治的疾病。人們尋找可以治療懷舊的辦法,但也許“什麼都不如返回故鄉”。這種疾病在士兵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因為在當時,在外國的生活看起來是與死無異的。從十七世紀開始,歐洲人(英國人除外)就頻頻報導懷舊的病疫;十八世紀,俄國人醫治鄉愁的激烈療法被記載下來......在十八世紀末期,醫生們還發現,返鄉也並不總是可以醫治這些鄉愁的症狀。也是從這個時期起,探索懷舊的艱難任務就從醫生那裡轉向了詩人和哲學家。不過,“和以往的醫生一樣,詩人和哲學家都沒有能夠找到鄉愁的精確地點。他們專注於尋找的過程。”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吳真真留學時的書桌。桌上的照片是她出國前特意去翻新的姥爺的舊照。

到底是誰在懷舊呢?身份成為個體獨特的標記,時間為鄉愁提供場所,與西方十七世紀的懷想幾乎同時,在中國詩歌和阿拉伯詩歌之中,思鄉也是多見的題材。懷舊也不光是個人的焦慮,同時也具備更龐大的集體意義。

然而那鄉愁的感覺誰都無法忘記——“懷舊者具有驚人的能力,牢記各種感覺、味道、聲音、氣味、那失去的樂園的全部的細微末節”,其中,“飲食和聽覺的懷舊具有特殊的意義”。或者,鄉愁是格外個人化的,它發生在時間與地理空間裡,但又夾裹在私密的體驗之中。

值此中秋之際,界面影像邀請了幾位曾經有過遠離家鄉的生活體驗的朋友,分享他們自己與鄉愁的故事。

銀大東:“自己等到十二點,多漫長啊”

銀大東從大學開始就離家了,先是去武漢唸書,後來又去了香港大學讀研。

當往家裡面撥通的電話號碼從前面要加上“010”到要加上“86”的時候,他才意識到離家越來越遠了。因為聖誕節已經提前回了家,2016年春節他選擇留在了香港,但他所有大陸的同學都回去過年了。當時銀大東住在一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居民樓,與室友分享十平米的空間,沒有網絡也無法下廚。除夕那一天,他並沒有選擇待在那幢幾乎什麼都做不了的樓,上午去了圖書館,下午三點鐘圖書館提前關門,他來到惠康超市買了兩盒“剩飯”——是從上午遺留下來的冷飯,四個菜和一盒米飯花費了他四十多港幣,因為“春節了要給自己吃點好的”。回家後,他折返回幾乎沒有人的學校,來到智華館的二層,打開電腦看電影。印象裡,那是一部賀歲電影,陪他一直到八點春晚開始。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銀大東至今還保留著那一年春節用手機拍攝的照片。2016年的大年初二,銀大東和一個朋友去看了維港的煙花,初三又去逛了車公廟。

開場的歌舞表演沒開始多久,銀大東就想到了家人。以前,他都是和家人一起坐在沙發上看完這一幕的。在那幾年北京全面禁放煙花的時候,一大家子人會在除夕當天用一下午的時間吹歡樂球,再等到倒計時的午夜時分一個個扎破。2016年的這一天,大東的春晚不得不提前結束,因為智華館十點就閉館了。回到家,他吃完了冷飯,甚至沒有等到十二點就入睡了。“自己等到十二點,多漫長啊。”

那一晚的香港很安靜,幾乎聽不到什麼特別的聲響,“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對銀大東來說,是人讓他有著類似思鄉的情緒,這意味著不僅在故鄉北京,在他曾經生活過的其他地方,也有讓他捨不得的人而產生的歸屬感,沖淡了對於家鄉情感的“唯一性”。又或許,銀大東的鄉愁是穿透了時間的——就像他思念那些扎氣球的熱鬧除夕夜的另一個原因,是在那些眾多親人團聚的時刻,某位親愛的長輩還未去世。

周歆:消失的鄉愁

“我們這一輩長大的環境,已經趨近於大都市了,沒有那種小時候迴歸原始的田園生活,鄰里關係非常融洽,或者有某個特定的人物讓你非常懷念的情況。都是在那種鋼筋水泥、高樓大廈的環境下生長起來的。”

留學生活曾經是孤單的。在美國念研究生畢業三年後,周歆常輾轉於深圳與西雅圖兩地生活——兩座城市都具備“都市”的一切特點。她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鄉愁”,只是有時會懷念語言環境更熟悉、美食更多的國內環境。與父母的距離,近的時候會令她崩潰,遠的時候會讓她質疑自己是不是不孝順。更何況,“現在的交通太方便了,要是想家買個機票就可以立馬回去,沒有逼你非得留在某個地方。”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周歆留學時的租屋。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周歆在租屋內煮紅豆湯。

在她眼中,“鄉愁”的根基是關於某些人的美好回憶,特別是來自年輕時候的某些時期,她也不擁有這樣的根基。小時候體弱多病,周歆六歲後才從湖南搬來了深圳,在湖南老家時,父母不在身邊,重男輕女的爺爺奶奶用“散養”的方式看管她,這些經歷讓她變得不喜歡湖南,就像她臉上那條因為傷口沒人理睬而留下的疤一樣。小時候,周歆的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甚至到讀大學之前,她沒吃過她媽媽做過的一頓飯。對於生長城市的歸屬感似乎也消失了。在深圳,周歆還經歷過校園霸凌。偷偷給她買糖的小學數學老師,初中為學生掏班雜費的語文老師,也因此讓她印象格外深刻。

對於周歆來說,在她熟悉的都市環境中,人與人的距離似乎一直是遠的。譬如她所居住的移民城市深圳,有著24小時商店,笑容可掬但冰冷的服務員,同做十年鄰居但並不熟識對方的鄰居,漸漸疏遠的同窗同學……甚至那座城市本身的街道兩邊,也每年都有新的變化。沒有獨特的留得住的記憶,意味著回憶也失去了前提和根基。

餘翔&Alex:糌粑與麥當勞

“睡前先把早餐備好,口味是非常頑固的,我爺爺吃糌粑只吃鹹的,我愛吃甜的。糌粑里加一片乳酪奶香更濃郁,這是自創的改良吃法。身在嶺南,是味道讓我不忘自己是高原人。”

如你在將近十年前見到餘翔,他那粗獷的長髮可能還讓人和他的家鄉西寧對上號兒。那時,他在北京“討生活”,如今又在鵬城生活三年之久,長髮沒了,留著濃重的鬍鬚。餘翔對吃的愛好一直沒變過,那睡前準備的糌粑早餐,或是簡單幾個步驟做的羊骨,他偶爾想念的北京茄丁汆面,還有敦煌的李廣杏……離開大學獨自生活起,餘翔就開始嘗試自己做飯。你要讓他說出一樣自己最愛的食物,那他會告訴你從怎麼選擇肥瘦均勻的羊肋巴開始到手抓羊肉出鍋的一整個過程。

“南方人”的概念對於他來說是模糊的,因為這版圖在他眼裡幅員遼闊,十里八村都可能有語言、風俗、飲食上的差異,可能要“具體到生活的行政區劃才準確”。來到深圳,一開始他就“自然融入”進去了,就跟當初去北京時一樣。連入鄉隨俗都不需要考慮的情形,放在吃上,就是絲毫沒有半點忌口。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餘翔睡前做的第二天的早餐,糌粑。

Alex則會選擇麥當勞。

有時候是麥當勞的薯條和漢堡,有時候是美國主題的餐廳。這是他在異國他鄉時最能喚起自己美國人身份的方法之一。

很小的時候,Alex曾在土耳其生活三年,但由於對美國的記憶尚淺,他並未有鄉愁。當Alex最初來到英國生活時,這是他應對思鄉之情的辦法。甚至,喬治·華盛頓的出生地也讓他感受到與祖國美國的聯結。那是在1985年,他第一次跟隨空軍部隊來到英國牛津郡,他在那裡居住了三年,娶了一位英國女人做妻子。當1992年他再次來到英國並居住下來時,前一次的思鄉之情有所緩解,因為“英國已經變得更加美國化了”。

家鄉的食物意味著什麼?在餘翔看來,家鄉的食物或許意味著味覺記憶。雖然不承認家鄉口味對他的影響(他說“嘴小也能吃四方”),但他有著喜歡吃各種下水的“癖好”,並且,“吃到某種食物就想起曾經某些事某個片段,不過談不上是某種心理需求”。

“我思鄉,但沒愁,所以也沒鄉愁。我姓餘,但不是余光中。”

吳真真:儀式、社群與他人的鄉愁

也是在真正去了泰國以後,吳真真才意識到,那熟悉的誦經聲具備如何的穿透地域的能力。

作為一名中國留學生,除了同學,她很少與很多中國人接觸。誤打誤撞地,她得知在距離她念書的城市半小時車程的地方有一座小乘佛教寺廟。拜訪多了,她也像這個社群的一員,甚至有人會因為她的東方面孔用泰語與之交流。

"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家鄉冬泳的人。攝影:小龔

記者 | 蔡星卓

“今夜家家月,臨筵照綺棲。那知孤館客,獨抱故鄉愁。”

中秋是個總也繞不過團圓與思鄉的節日。我們無法躲避那圓月光亮的同時,也無法躲避我們對於親人和友人的思念。這種情感有時會格外強烈,尤其是當我們正身處地球的另外一角,或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時。是謂鄉愁。

什麼是鄉愁?表示“鄉愁”的英文單詞Nostalgia對應著兩個希臘詞語詞根,“nostos”(返鄉)和“algia”(懷想)。在斯維特蘭娜·博伊姆的《懷舊的未來》(The Future of Nostalgia)中,她將“懷舊”定義為“對於某個不再存在或者從來就沒有過的家園的嚮往”。

最早,“懷舊”(或是“鄉愁”)的概念並非來自詩歌或者政治學,而是醫學——這個概念可以追溯到1688年,由瑞士醫生侯佛(Johannes Hofer)在一篇醫學論文中杜撰出來,意為“源於返回故土的慾望的那種愁思”。漸漸地,這個詞語也被不同民族的知識分子用本土語言再創造,他們宣稱他們有“一個特殊的詞彙表述鄉愁,而且這個詞語是不可翻譯的”,例如德語的heimweh,法語的maladie de pays,西班牙語的mal de corazon。

是的,鄉愁曾被認為是一種如感冒一樣可以醫治的疾病。人們尋找可以治療懷舊的辦法,但也許“什麼都不如返回故鄉”。這種疾病在士兵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因為在當時,在外國的生活看起來是與死無異的。從十七世紀開始,歐洲人(英國人除外)就頻頻報導懷舊的病疫;十八世紀,俄國人醫治鄉愁的激烈療法被記載下來......在十八世紀末期,醫生們還發現,返鄉也並不總是可以醫治這些鄉愁的症狀。也是從這個時期起,探索懷舊的艱難任務就從醫生那裡轉向了詩人和哲學家。不過,“和以往的醫生一樣,詩人和哲學家都沒有能夠找到鄉愁的精確地點。他們專注於尋找的過程。”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吳真真留學時的書桌。桌上的照片是她出國前特意去翻新的姥爺的舊照。

到底是誰在懷舊呢?身份成為個體獨特的標記,時間為鄉愁提供場所,與西方十七世紀的懷想幾乎同時,在中國詩歌和阿拉伯詩歌之中,思鄉也是多見的題材。懷舊也不光是個人的焦慮,同時也具備更龐大的集體意義。

然而那鄉愁的感覺誰都無法忘記——“懷舊者具有驚人的能力,牢記各種感覺、味道、聲音、氣味、那失去的樂園的全部的細微末節”,其中,“飲食和聽覺的懷舊具有特殊的意義”。或者,鄉愁是格外個人化的,它發生在時間與地理空間裡,但又夾裹在私密的體驗之中。

值此中秋之際,界面影像邀請了幾位曾經有過遠離家鄉的生活體驗的朋友,分享他們自己與鄉愁的故事。

銀大東:“自己等到十二點,多漫長啊”

銀大東從大學開始就離家了,先是去武漢唸書,後來又去了香港大學讀研。

當往家裡面撥通的電話號碼從前面要加上“010”到要加上“86”的時候,他才意識到離家越來越遠了。因為聖誕節已經提前回了家,2016年春節他選擇留在了香港,但他所有大陸的同學都回去過年了。當時銀大東住在一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居民樓,與室友分享十平米的空間,沒有網絡也無法下廚。除夕那一天,他並沒有選擇待在那幢幾乎什麼都做不了的樓,上午去了圖書館,下午三點鐘圖書館提前關門,他來到惠康超市買了兩盒“剩飯”——是從上午遺留下來的冷飯,四個菜和一盒米飯花費了他四十多港幣,因為“春節了要給自己吃點好的”。回家後,他折返回幾乎沒有人的學校,來到智華館的二層,打開電腦看電影。印象裡,那是一部賀歲電影,陪他一直到八點春晚開始。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銀大東至今還保留著那一年春節用手機拍攝的照片。2016年的大年初二,銀大東和一個朋友去看了維港的煙花,初三又去逛了車公廟。

開場的歌舞表演沒開始多久,銀大東就想到了家人。以前,他都是和家人一起坐在沙發上看完這一幕的。在那幾年北京全面禁放煙花的時候,一大家子人會在除夕當天用一下午的時間吹歡樂球,再等到倒計時的午夜時分一個個扎破。2016年的這一天,大東的春晚不得不提前結束,因為智華館十點就閉館了。回到家,他吃完了冷飯,甚至沒有等到十二點就入睡了。“自己等到十二點,多漫長啊。”

那一晚的香港很安靜,幾乎聽不到什麼特別的聲響,“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對銀大東來說,是人讓他有著類似思鄉的情緒,這意味著不僅在故鄉北京,在他曾經生活過的其他地方,也有讓他捨不得的人而產生的歸屬感,沖淡了對於家鄉情感的“唯一性”。又或許,銀大東的鄉愁是穿透了時間的——就像他思念那些扎氣球的熱鬧除夕夜的另一個原因,是在那些眾多親人團聚的時刻,某位親愛的長輩還未去世。

周歆:消失的鄉愁

“我們這一輩長大的環境,已經趨近於大都市了,沒有那種小時候迴歸原始的田園生活,鄰里關係非常融洽,或者有某個特定的人物讓你非常懷念的情況。都是在那種鋼筋水泥、高樓大廈的環境下生長起來的。”

留學生活曾經是孤單的。在美國念研究生畢業三年後,周歆常輾轉於深圳與西雅圖兩地生活——兩座城市都具備“都市”的一切特點。她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鄉愁”,只是有時會懷念語言環境更熟悉、美食更多的國內環境。與父母的距離,近的時候會令她崩潰,遠的時候會讓她質疑自己是不是不孝順。更何況,“現在的交通太方便了,要是想家買個機票就可以立馬回去,沒有逼你非得留在某個地方。”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周歆留學時的租屋。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周歆在租屋內煮紅豆湯。

在她眼中,“鄉愁”的根基是關於某些人的美好回憶,特別是來自年輕時候的某些時期,她也不擁有這樣的根基。小時候體弱多病,周歆六歲後才從湖南搬來了深圳,在湖南老家時,父母不在身邊,重男輕女的爺爺奶奶用“散養”的方式看管她,這些經歷讓她變得不喜歡湖南,就像她臉上那條因為傷口沒人理睬而留下的疤一樣。小時候,周歆的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甚至到讀大學之前,她沒吃過她媽媽做過的一頓飯。對於生長城市的歸屬感似乎也消失了。在深圳,周歆還經歷過校園霸凌。偷偷給她買糖的小學數學老師,初中為學生掏班雜費的語文老師,也因此讓她印象格外深刻。

對於周歆來說,在她熟悉的都市環境中,人與人的距離似乎一直是遠的。譬如她所居住的移民城市深圳,有著24小時商店,笑容可掬但冰冷的服務員,同做十年鄰居但並不熟識對方的鄰居,漸漸疏遠的同窗同學……甚至那座城市本身的街道兩邊,也每年都有新的變化。沒有獨特的留得住的記憶,意味著回憶也失去了前提和根基。

餘翔&Alex:糌粑與麥當勞

“睡前先把早餐備好,口味是非常頑固的,我爺爺吃糌粑只吃鹹的,我愛吃甜的。糌粑里加一片乳酪奶香更濃郁,這是自創的改良吃法。身在嶺南,是味道讓我不忘自己是高原人。”

如你在將近十年前見到餘翔,他那粗獷的長髮可能還讓人和他的家鄉西寧對上號兒。那時,他在北京“討生活”,如今又在鵬城生活三年之久,長髮沒了,留著濃重的鬍鬚。餘翔對吃的愛好一直沒變過,那睡前準備的糌粑早餐,或是簡單幾個步驟做的羊骨,他偶爾想念的北京茄丁汆面,還有敦煌的李廣杏……離開大學獨自生活起,餘翔就開始嘗試自己做飯。你要讓他說出一樣自己最愛的食物,那他會告訴你從怎麼選擇肥瘦均勻的羊肋巴開始到手抓羊肉出鍋的一整個過程。

“南方人”的概念對於他來說是模糊的,因為這版圖在他眼裡幅員遼闊,十里八村都可能有語言、風俗、飲食上的差異,可能要“具體到生活的行政區劃才準確”。來到深圳,一開始他就“自然融入”進去了,就跟當初去北京時一樣。連入鄉隨俗都不需要考慮的情形,放在吃上,就是絲毫沒有半點忌口。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餘翔睡前做的第二天的早餐,糌粑。

Alex則會選擇麥當勞。

有時候是麥當勞的薯條和漢堡,有時候是美國主題的餐廳。這是他在異國他鄉時最能喚起自己美國人身份的方法之一。

很小的時候,Alex曾在土耳其生活三年,但由於對美國的記憶尚淺,他並未有鄉愁。當Alex最初來到英國生活時,這是他應對思鄉之情的辦法。甚至,喬治·華盛頓的出生地也讓他感受到與祖國美國的聯結。那是在1985年,他第一次跟隨空軍部隊來到英國牛津郡,他在那裡居住了三年,娶了一位英國女人做妻子。當1992年他再次來到英國並居住下來時,前一次的思鄉之情有所緩解,因為“英國已經變得更加美國化了”。

家鄉的食物意味著什麼?在餘翔看來,家鄉的食物或許意味著味覺記憶。雖然不承認家鄉口味對他的影響(他說“嘴小也能吃四方”),但他有著喜歡吃各種下水的“癖好”,並且,“吃到某種食物就想起曾經某些事某個片段,不過談不上是某種心理需求”。

“我思鄉,但沒愁,所以也沒鄉愁。我姓餘,但不是余光中。”

吳真真:儀式、社群與他人的鄉愁

也是在真正去了泰國以後,吳真真才意識到,那熟悉的誦經聲具備如何的穿透地域的能力。

作為一名中國留學生,除了同學,她很少與很多中國人接觸。誤打誤撞地,她得知在距離她念書的城市半小時車程的地方有一座小乘佛教寺廟。拜訪多了,她也像這個社群的一員,甚至有人會因為她的東方面孔用泰語與之交流。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南佛羅里達唯一的小乘佛教寺廟Wat Buddharangsi,老方丈正坐著為一名信徒答疑解惑。

在美國東南角的這片土地上,這座南佛羅里達唯一的小乘佛教寺廟幾乎承載了當地泰國社群所需要的一切文化用途。這其中包括宗教上的——請求和尚答疑解惑、祝福,或是日常的誦經,諸佛教節日的慶祝等,都在這裡進行。每年,這裡都會舉辦亞洲美食節等文化節日,定時熱鬧一番。不可否認,當你走進這個建於20世紀末,因提防颶風而並非全木質結構的寺廟中(這一點與泰國本土的寺廟不同),從唸誦的經文,到飲食習慣,進而再到嚴格的佛教儀式,甚至靜謐的空氣,一切都與泰國人及其文化相關。對於僧侶的尊敬,使得寺廟中總是不乏那些自願幫忙的人,當然其中也包括非泰國人。吳真真不止一次也作為志願者中的一員,跟隨她的朋友Nit幫忙在寺廟的節日中製作青木瓜沙拉,再將賺來的錢捐贈出去。

"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家鄉冬泳的人。攝影:小龔

記者 | 蔡星卓

“今夜家家月,臨筵照綺棲。那知孤館客,獨抱故鄉愁。”

中秋是個總也繞不過團圓與思鄉的節日。我們無法躲避那圓月光亮的同時,也無法躲避我們對於親人和友人的思念。這種情感有時會格外強烈,尤其是當我們正身處地球的另外一角,或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時。是謂鄉愁。

什麼是鄉愁?表示“鄉愁”的英文單詞Nostalgia對應著兩個希臘詞語詞根,“nostos”(返鄉)和“algia”(懷想)。在斯維特蘭娜·博伊姆的《懷舊的未來》(The Future of Nostalgia)中,她將“懷舊”定義為“對於某個不再存在或者從來就沒有過的家園的嚮往”。

最早,“懷舊”(或是“鄉愁”)的概念並非來自詩歌或者政治學,而是醫學——這個概念可以追溯到1688年,由瑞士醫生侯佛(Johannes Hofer)在一篇醫學論文中杜撰出來,意為“源於返回故土的慾望的那種愁思”。漸漸地,這個詞語也被不同民族的知識分子用本土語言再創造,他們宣稱他們有“一個特殊的詞彙表述鄉愁,而且這個詞語是不可翻譯的”,例如德語的heimweh,法語的maladie de pays,西班牙語的mal de corazon。

是的,鄉愁曾被認為是一種如感冒一樣可以醫治的疾病。人們尋找可以治療懷舊的辦法,但也許“什麼都不如返回故鄉”。這種疾病在士兵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因為在當時,在外國的生活看起來是與死無異的。從十七世紀開始,歐洲人(英國人除外)就頻頻報導懷舊的病疫;十八世紀,俄國人醫治鄉愁的激烈療法被記載下來......在十八世紀末期,醫生們還發現,返鄉也並不總是可以醫治這些鄉愁的症狀。也是從這個時期起,探索懷舊的艱難任務就從醫生那裡轉向了詩人和哲學家。不過,“和以往的醫生一樣,詩人和哲學家都沒有能夠找到鄉愁的精確地點。他們專注於尋找的過程。”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吳真真留學時的書桌。桌上的照片是她出國前特意去翻新的姥爺的舊照。

到底是誰在懷舊呢?身份成為個體獨特的標記,時間為鄉愁提供場所,與西方十七世紀的懷想幾乎同時,在中國詩歌和阿拉伯詩歌之中,思鄉也是多見的題材。懷舊也不光是個人的焦慮,同時也具備更龐大的集體意義。

然而那鄉愁的感覺誰都無法忘記——“懷舊者具有驚人的能力,牢記各種感覺、味道、聲音、氣味、那失去的樂園的全部的細微末節”,其中,“飲食和聽覺的懷舊具有特殊的意義”。或者,鄉愁是格外個人化的,它發生在時間與地理空間裡,但又夾裹在私密的體驗之中。

值此中秋之際,界面影像邀請了幾位曾經有過遠離家鄉的生活體驗的朋友,分享他們自己與鄉愁的故事。

銀大東:“自己等到十二點,多漫長啊”

銀大東從大學開始就離家了,先是去武漢唸書,後來又去了香港大學讀研。

當往家裡面撥通的電話號碼從前面要加上“010”到要加上“86”的時候,他才意識到離家越來越遠了。因為聖誕節已經提前回了家,2016年春節他選擇留在了香港,但他所有大陸的同學都回去過年了。當時銀大東住在一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居民樓,與室友分享十平米的空間,沒有網絡也無法下廚。除夕那一天,他並沒有選擇待在那幢幾乎什麼都做不了的樓,上午去了圖書館,下午三點鐘圖書館提前關門,他來到惠康超市買了兩盒“剩飯”——是從上午遺留下來的冷飯,四個菜和一盒米飯花費了他四十多港幣,因為“春節了要給自己吃點好的”。回家後,他折返回幾乎沒有人的學校,來到智華館的二層,打開電腦看電影。印象裡,那是一部賀歲電影,陪他一直到八點春晚開始。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銀大東至今還保留著那一年春節用手機拍攝的照片。2016年的大年初二,銀大東和一個朋友去看了維港的煙花,初三又去逛了車公廟。

開場的歌舞表演沒開始多久,銀大東就想到了家人。以前,他都是和家人一起坐在沙發上看完這一幕的。在那幾年北京全面禁放煙花的時候,一大家子人會在除夕當天用一下午的時間吹歡樂球,再等到倒計時的午夜時分一個個扎破。2016年的這一天,大東的春晚不得不提前結束,因為智華館十點就閉館了。回到家,他吃完了冷飯,甚至沒有等到十二點就入睡了。“自己等到十二點,多漫長啊。”

那一晚的香港很安靜,幾乎聽不到什麼特別的聲響,“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對銀大東來說,是人讓他有著類似思鄉的情緒,這意味著不僅在故鄉北京,在他曾經生活過的其他地方,也有讓他捨不得的人而產生的歸屬感,沖淡了對於家鄉情感的“唯一性”。又或許,銀大東的鄉愁是穿透了時間的——就像他思念那些扎氣球的熱鬧除夕夜的另一個原因,是在那些眾多親人團聚的時刻,某位親愛的長輩還未去世。

周歆:消失的鄉愁

“我們這一輩長大的環境,已經趨近於大都市了,沒有那種小時候迴歸原始的田園生活,鄰里關係非常融洽,或者有某個特定的人物讓你非常懷念的情況。都是在那種鋼筋水泥、高樓大廈的環境下生長起來的。”

留學生活曾經是孤單的。在美國念研究生畢業三年後,周歆常輾轉於深圳與西雅圖兩地生活——兩座城市都具備“都市”的一切特點。她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鄉愁”,只是有時會懷念語言環境更熟悉、美食更多的國內環境。與父母的距離,近的時候會令她崩潰,遠的時候會讓她質疑自己是不是不孝順。更何況,“現在的交通太方便了,要是想家買個機票就可以立馬回去,沒有逼你非得留在某個地方。”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周歆留學時的租屋。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周歆在租屋內煮紅豆湯。

在她眼中,“鄉愁”的根基是關於某些人的美好回憶,特別是來自年輕時候的某些時期,她也不擁有這樣的根基。小時候體弱多病,周歆六歲後才從湖南搬來了深圳,在湖南老家時,父母不在身邊,重男輕女的爺爺奶奶用“散養”的方式看管她,這些經歷讓她變得不喜歡湖南,就像她臉上那條因為傷口沒人理睬而留下的疤一樣。小時候,周歆的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甚至到讀大學之前,她沒吃過她媽媽做過的一頓飯。對於生長城市的歸屬感似乎也消失了。在深圳,周歆還經歷過校園霸凌。偷偷給她買糖的小學數學老師,初中為學生掏班雜費的語文老師,也因此讓她印象格外深刻。

對於周歆來說,在她熟悉的都市環境中,人與人的距離似乎一直是遠的。譬如她所居住的移民城市深圳,有著24小時商店,笑容可掬但冰冷的服務員,同做十年鄰居但並不熟識對方的鄰居,漸漸疏遠的同窗同學……甚至那座城市本身的街道兩邊,也每年都有新的變化。沒有獨特的留得住的記憶,意味著回憶也失去了前提和根基。

餘翔&Alex:糌粑與麥當勞

“睡前先把早餐備好,口味是非常頑固的,我爺爺吃糌粑只吃鹹的,我愛吃甜的。糌粑里加一片乳酪奶香更濃郁,這是自創的改良吃法。身在嶺南,是味道讓我不忘自己是高原人。”

如你在將近十年前見到餘翔,他那粗獷的長髮可能還讓人和他的家鄉西寧對上號兒。那時,他在北京“討生活”,如今又在鵬城生活三年之久,長髮沒了,留著濃重的鬍鬚。餘翔對吃的愛好一直沒變過,那睡前準備的糌粑早餐,或是簡單幾個步驟做的羊骨,他偶爾想念的北京茄丁汆面,還有敦煌的李廣杏……離開大學獨自生活起,餘翔就開始嘗試自己做飯。你要讓他說出一樣自己最愛的食物,那他會告訴你從怎麼選擇肥瘦均勻的羊肋巴開始到手抓羊肉出鍋的一整個過程。

“南方人”的概念對於他來說是模糊的,因為這版圖在他眼裡幅員遼闊,十里八村都可能有語言、風俗、飲食上的差異,可能要“具體到生活的行政區劃才準確”。來到深圳,一開始他就“自然融入”進去了,就跟當初去北京時一樣。連入鄉隨俗都不需要考慮的情形,放在吃上,就是絲毫沒有半點忌口。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餘翔睡前做的第二天的早餐,糌粑。

Alex則會選擇麥當勞。

有時候是麥當勞的薯條和漢堡,有時候是美國主題的餐廳。這是他在異國他鄉時最能喚起自己美國人身份的方法之一。

很小的時候,Alex曾在土耳其生活三年,但由於對美國的記憶尚淺,他並未有鄉愁。當Alex最初來到英國生活時,這是他應對思鄉之情的辦法。甚至,喬治·華盛頓的出生地也讓他感受到與祖國美國的聯結。那是在1985年,他第一次跟隨空軍部隊來到英國牛津郡,他在那裡居住了三年,娶了一位英國女人做妻子。當1992年他再次來到英國並居住下來時,前一次的思鄉之情有所緩解,因為“英國已經變得更加美國化了”。

家鄉的食物意味著什麼?在餘翔看來,家鄉的食物或許意味著味覺記憶。雖然不承認家鄉口味對他的影響(他說“嘴小也能吃四方”),但他有著喜歡吃各種下水的“癖好”,並且,“吃到某種食物就想起曾經某些事某個片段,不過談不上是某種心理需求”。

“我思鄉,但沒愁,所以也沒鄉愁。我姓餘,但不是余光中。”

吳真真:儀式、社群與他人的鄉愁

也是在真正去了泰國以後,吳真真才意識到,那熟悉的誦經聲具備如何的穿透地域的能力。

作為一名中國留學生,除了同學,她很少與很多中國人接觸。誤打誤撞地,她得知在距離她念書的城市半小時車程的地方有一座小乘佛教寺廟。拜訪多了,她也像這個社群的一員,甚至有人會因為她的東方面孔用泰語與之交流。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南佛羅里達唯一的小乘佛教寺廟Wat Buddharangsi,老方丈正坐著為一名信徒答疑解惑。

在美國東南角的這片土地上,這座南佛羅里達唯一的小乘佛教寺廟幾乎承載了當地泰國社群所需要的一切文化用途。這其中包括宗教上的——請求和尚答疑解惑、祝福,或是日常的誦經,諸佛教節日的慶祝等,都在這裡進行。每年,這裡都會舉辦亞洲美食節等文化節日,定時熱鬧一番。不可否認,當你走進這個建於20世紀末,因提防颶風而並非全木質結構的寺廟中(這一點與泰國本土的寺廟不同),從唸誦的經文,到飲食習慣,進而再到嚴格的佛教儀式,甚至靜謐的空氣,一切都與泰國人及其文化相關。對於僧侶的尊敬,使得寺廟中總是不乏那些自願幫忙的人,當然其中也包括非泰國人。吳真真不止一次也作為志願者中的一員,跟隨她的朋友Nit幫忙在寺廟的節日中製作青木瓜沙拉,再將賺來的錢捐贈出去。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中秋佳節,倍思鄉

在距離Wat Buddharangsi不遠的另一個小乘佛教寺廟舉辦的節慶集會上,泰國人正給別國遊客體驗刮痧等傳統醫學中的項目。

基本禮儀與儀式感是重要的。寺廟的網站上有許多提示,雖然它們總是被外國遊客忽略。比如,不能穿著過於暴露,女性不能直接接觸男性僧侶,遞東西也需要先放在一箇中間平臺上等。吳真真也是在這裡學會了這些基本的禮儀,同時,她也學著念那本帶著英文註釋的厚厚的經書,揣摩那介於讀和唱之間的語調,末了,再在那紅彤彤的地毯上跪拜。

儀式有著自身的一整套完整流程。當熟悉了很多其中的程序之後,吳真真發現,它不僅幫助她融入了當下的環境與氛圍之中,同時也營造了另一種“熟悉感”。那熟悉感來自無論身處何地,她再有著同樣的舉動時,聽到同樣的聲音,內心浮現的將會是同一種心境。與此同時,身處那個一切都經過了為了適應新環境的改良,卻實際一切都沒有變化的空間中,他人對於故鄉的“重現”對於吳真真來說意味著什麼?或者說,他人的鄉愁,與我們的鄉愁本質上有怎樣的關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