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委統戰部因地制宜施策 龍頭企業引領 山窩窩裡飛出“金鳳凰”

畜牧業 農民 三農 種植業 廣東扶貧 2017-06-11

廣州市委統戰部從2016年4月承擔對口幫扶梅縣區梅南鎮水美村任務以來,通過深入調查論證,因地制宜,科學施策,探索出“龍頭企業+合作社+大戶帶貧困戶”的產業幫扶新模式。目前,村養殖水美雞近10萬隻、生豬800多頭、牛35頭,種植蔬菜200多畝,帶領水美村走上脫貧致富路。

一、整合優勢資源,找準產業幫扶突破口

水美村山青水綠,扶貧隊到村通過深入走訪,發現水美村發展養殖肉雞,存在幾個問題。一是銷售問題?二是保障保險問題?三是質量品牌問題?水美村雖然養殖雞的歷史有20年,都是各自為戰,無品牌,無標準;四是資金問題?為了幫助水美村走出一條適合自身實際、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扶貧新路子,我們注重問計於民,問計於賢,問計於網,先後走訪養雞大戶姚進、老黨員楊玉宏、鄉賢楊四海及所有貧困戶,發掘村資源優勢,成立水美村養雞、養豬合作社和水美生態農業發展公司等三個合作社,確定了以養雞為主、就近就業發展種養的產業幫扶整體思路。

一是發揮自然環境優勢。水美村座落於梅縣區梅南鎮東南部的梅南林場,青山環繞,綠水長流,環境優美,全村有山林面積9730畝,耕地面積800畝。土壤富硒,含量為0.68是最佳值。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優勢發展種養產業,既有利於保護青山綠水,又能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經濟。

二是發揮養殖傳統優勢。水美村有著養雞的傳統,家家戶戶都養雞,還有養雞專業戶引領。讓山區優質的農產品走上都市居民的餐桌,不僅搭建了幫扶地與被幫扶地的交流互動平臺,還能讓貧困地區早日脫貧致富,一舉兩得。

三是發揮就近就業優勢。水美村下轄7個村民小組,220戶780人,是有名的長壽村,90歲以上的就有18人。全村45戶貧困戶,有的是家裡缺少勞動力,有的是因病因殘致貧,有的是老人多負擔重,因地制宜發展種養產業,實現就近就業,得到該村群眾尤其是貧困戶的大力支持。

二、龍頭企業引領,構建產業幫扶新模式

產業幫扶涉及產、供、銷各個環節,最關鍵的還是銷路問題。2016年7月,我們引進深圳康利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水美村簽訂生態農業發展扶貧合作協議,構建“龍頭企業+中轉基地+銷售網點+養殖基地+大戶帶農戶”產業幫扶新模式,較好地實現傳統種養向現代科技種養、小規模種養到集團化運作、本地內銷到走向珠三角的三個轉變。

一是構建科學種養體系。為了提高農戶的養殖水平,養雞合作社理事長姚進將自己的養殖場作為實踐課堂,對有意願養殖的農戶進行免費培訓,專門聘請貧困戶到他的養殖場上班,先解決就近就業的問題,待貧困戶學會養殖技術後,再扶持貧困戶自己發展養殖業。

二是構建穩定保障體系。由水美養雞合作社提供最優質的鬍鬚雞苗,由農戶放養150天,由合作社論只統一價格收購,運到中轉基地,當天就能配送到廣州、深圳、東莞等珠三角消費者手中。為了解決貧困戶後顧之憂,激發勤勞致富、科技致富的內生動力,專門出臺以獎代補政策,對貧困戶每出欄一隻雞給予5元錢的飼料獎勵,新建雞舍給予相應補助,還購買了保險。

三是構建強大銷售體系。在幫扶前,水美村的雞主要是就近銷售給當地的老百姓或農家樂餐廳,價格上不來,需求量也很有限,嚴重製約了該傳統產業的發展。我們依託龍頭企業,專門引進優質雞苗,打造水美蟲子五穀雞品牌,在廣州、深圳、東莞建立中轉基地和銷售網點,構建強大的銷售體系。目前,水美村養殖戶出籠銷售量每天在800只左右,按每隻雞農戶可獲淨利15元,水美村養殖戶每年沉澱的純利在600萬元以上。

三、發揮輻射作用,推動產業幫扶見實效

一是輻射到其它產業。我們參照養雞產業模式,與正大康地(澄海)公司合作,8戶貧困戶參與,發展規模化養豬達800頭,由正大康地(澄海)公司提供優質豬苗、飼料,全程養殖指導和防疫,最後以每斤8.6元包價回購。與梅州阡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養殖肉牛,目前有5戶貧困戶參與,養殖肉牛達35頭,並種植巨菌草,形成生態循環鏈。與廣東自家人連鎖超市簽訂收購合同,目前按訂單組織農戶種植冬瓜、辣椒、紅薯、百香果等200多畝。

二是輻射到每家每戶。產業幫扶不僅成功解決了所有貧困戶脫貧的問題,而且輻身到該村每家每戶。據統計,2016年19戶36人政策兜底的已申請脫貧摘帽;其餘有勞動能力的29戶貧困戶121人,年人均收入7690元,比2015年收入翻了一番;全村人均收入8970元,比2015年增加40%;村集體收入由零增加到8萬元。

三是輻射到周邊地區。我們注重與周邊幫扶村實行信息共享、平臺共享、資源共享,共同構建產業幫扶大格局。目前,廣州酒家幫扶的梅南鎮龍崗村,團市委幫扶的白渡鎮悅來村,市政府辦公廳幫扶的水車鎮鵝峰村等,與我們聯手發展種養產業,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廣州市委統戰部派駐水美村扶貧幹部張正學供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