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峰:養驢成三北地區精準扶貧成功模式

畜牧業 秦玉峰 三農 農業 央廣網 2017-05-24

央廣網濟南5月22日消息(記者柴安東 通訊員聶謙謙)中國畜牧業協會驢業分會會長、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在中國畜牧業博覽會上表示,毛驢養殖目前已成為西北、華北、東北區域產業精準扶貧的成功模式。

內蒙古敖漢旗旗委書記邱文博通過養驢已實現脫貧致富。他說,通過實施毛驢養殖項目,2016年敖漢旗1.19萬人實現了脫貧,2017年將計劃再脫貧1.04萬人:“巴林左旗、敖漢旗穀物種植面積大,秸稈資源豐富,都具有悠久的養驢傳統,而且農牧民對養驢十分熟悉,發展養驢優勢明顯,毛驢養殖門檻低,飼養風險小,適合農戶分散養殖。”

目前已經有15省(自治區)65市縣與東阿阿膠簽訂毛驢養殖戰略合作協議,將直接帶動毛驢養殖200萬頭,幫助5萬個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秦玉峰這樣告訴記者。

“在中國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畜牧養殖業是精準扶貧的有效途徑之一。”中國畜牧業協會祕書長何新天表示,中國的貧困地區大部分集中在邊遠的山區、牧區,經濟結構上適合發展特色畜牧業。農業部和中國畜牧業協會也一直提倡在適合的貧困地區推動特色畜牧業養殖,實現精準扶貧。

何新天以養驢為例做了分析:近10年來,中國驢產品市場一直處在驢源短缺的狀態,驢的價格不斷上揚。按照目前驢產業市場,一頭毛驢的收入大約在1萬元左右,一個農戶養上三五頭毛驢基本實現脫貧。隨著阿膠企業對驢皮的需求增加,驢肉、驢奶的營養價值不斷開掘,將使養驢產業市場在未來10年甚至20年都處於上升態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