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肉價,穩預期,保民生|澎湃社論'

畜牧業 養豬 豬瘟 非洲 農產品 傳染病 海鮮 澎湃新聞評論 2019-09-08
""穩肉價,穩預期,保民生|澎湃社論

評論君說

通過有形之手化解生豬的養殖風險、緩和“豬週期”裡的價格波動、利用國家儲備肉的投放來“削峰填谷”、釐定生態政策和養殖政策。

"穩肉價,穩預期,保民生|澎湃社論

評論君說

通過有形之手化解生豬的養殖風險、緩和“豬週期”裡的價格波動、利用國家儲備肉的投放來“削峰填谷”、釐定生態政策和養殖政策。

穩肉價,穩預期,保民生|澎湃社論

央廣天下財經

近期,豬肉成為輿論場裡的關鍵詞。受非洲豬瘟疫情、“豬週期性”因素等疊加影響,豬肉價格出現明顯上漲。

穩肉價,穩定預期,壓實老百姓的菜籃子,是事關民生的大事。

要看到“二師兄”對保民生、穩物價的重要意義。從宏觀數據上說,豬肉價格影響CPI指數的權重很大,甚至會進一步影響全社會的物價水平;從微觀上說,豬肉價直接關係到群眾的碗裡肉夠不夠吃。中秋、國慶假期即將來臨時,豬肉的價格更與民生息息相關。

近期,國家職能部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計穩住豬供應,為養豬、賣豬提供政策扶持,從養殖、運輸、市場供應等各個環節協同發力。8月底,交通運輸部推出恢復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9月4日,財政部宣佈,進一步完善非洲豬瘟強制撲殺補助經費發放方式,完善種豬場、規模豬場臨時貸款貼息政策;9月5日,自然資源部緊急出臺政策,明確取消生豬養殖附屬設施用地15畝上限規定,為養豬實施“政策鬆綁”……

此外,今年上半年,在處置非洲豬瘟疫情的同時,中央已明確要求各地抓好牛羊禽魚等替代肉類的生產與供應,雞鴨等禽肉生產週期短、見效快,此外水產、海產等肉類供應也有潛力可發掘。事實上,國人的肉產品消費,已經從“四條腿”到“兩條腿”再到“沒有腿”,有了更多選擇。肉類消費中的豬肉比例從改革開放初期的90%以上,已降至目前的60%。當下要實現對“豬週期”的逆週期操作,還需要牛、羊、雞以及水產的集體發力。

市場經濟有其客觀規律,但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之間有更好的結合點,通過有形之手化解生豬的養殖風險、緩和“豬週期”裡的價格波動、利用國家儲備肉的投放來“削峰填谷”、重新釐定生態政策和養殖政策的邊界,這些政策組合拳都利於穩肉價,穩預期,保民生。

老百姓的碗裡肉,背後是千鈞之重的民生,關乎社會商品價格的穩定,必須認真對待。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沒有走不出去的價格上漲的商品週期,但信心和預期是最重要的。

※ 編輯|沈彬

澎湃評論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