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最關注直播泛娛樂賽道的科技自媒體之一,羅超頻道對鬥魚的上市一直保持密切關注。

"

作為最關注直播泛娛樂賽道的科技自媒體之一,羅超頻道對鬥魚的上市一直保持密切關注。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北京時間7月17日晚間,鬥魚登陸納斯達克,用我此前的評論說是:如願以償——雖然不完美。鬥魚發行市值37.33億美元,正如很多人預期一樣,開盤即破發,開盤價11.02美元,相較於發行價下跌4%,最新市值36.97億美元,距離虎牙53億美元的最新市值有差距。

我覺得自己的預測還是蠻靠譜的,十天前,我在《鬥魚如願以償》中對鬥魚的市值有如下分析:

虎牙最新市值55.29億美元。鬥魚本次IPO估值幾何有待揭曉,此前,CBInsights的分析師對它的估值為15.1億美元,商業信息提供商Crunchbase則表示從該公司的籌資總額來看,估值為11億美元。在羅超頻道(luochaotmt)看來,這兩個估值都太保守,如果以虎牙為參照物來看,就算鬥魚估值因為盈利能力相對較差距離虎牙有差距,但不可能差距如此大。

4月22日鬥魚提交的首版招股書顯示,代表最高融資的佔位符暫定為5億美元。截至目前鬥魚累計完成了6輪融資,總融資額達到了70億元,騰訊共參與4輪融資,其中B輪、C輪均由騰訊領投,不論是從融資金額、此前融資額以及大股東騰訊的背景來看,鬥魚本輪上市後的市值應該都不會小,10億多美元的市值,不能體現出鬥魚的價值,亦無法滿足鬥魚團隊以及其多輪投資者的訴求。

"

作為最關注直播泛娛樂賽道的科技自媒體之一,羅超頻道對鬥魚的上市一直保持密切關注。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北京時間7月17日晚間,鬥魚登陸納斯達克,用我此前的評論說是:如願以償——雖然不完美。鬥魚發行市值37.33億美元,正如很多人預期一樣,開盤即破發,開盤價11.02美元,相較於發行價下跌4%,最新市值36.97億美元,距離虎牙53億美元的最新市值有差距。

我覺得自己的預測還是蠻靠譜的,十天前,我在《鬥魚如願以償》中對鬥魚的市值有如下分析:

虎牙最新市值55.29億美元。鬥魚本次IPO估值幾何有待揭曉,此前,CBInsights的分析師對它的估值為15.1億美元,商業信息提供商Crunchbase則表示從該公司的籌資總額來看,估值為11億美元。在羅超頻道(luochaotmt)看來,這兩個估值都太保守,如果以虎牙為參照物來看,就算鬥魚估值因為盈利能力相對較差距離虎牙有差距,但不可能差距如此大。

4月22日鬥魚提交的首版招股書顯示,代表最高融資的佔位符暫定為5億美元。截至目前鬥魚累計完成了6輪融資,總融資額達到了70億元,騰訊共參與4輪融資,其中B輪、C輪均由騰訊領投,不論是從融資金額、此前融資額以及大股東騰訊的背景來看,鬥魚本輪上市後的市值應該都不會小,10億多美元的市值,不能體現出鬥魚的價值,亦無法滿足鬥魚團隊以及其多輪投資者的訴求。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從鬥魚37億美元的發行市值來看,我的預測是對的。

鬥魚上市後,我怎麼看?媒體報道常見的幾個錯誤這裡先糾正一下:

1、鬥魚不是“頭部主流直播平臺最後一個上市玩家”。至少,周鴻禕是不同意的,花椒還沒上市呢。鬥魚上市前直播行業有“上市五虎”:9158、YY、陌陌(雖然唐巖不認為陌陌是地道直播公司)、虎牙和映客,現在,有直播上市六雄。

2、鬥魚和虎牙不是最後兩個遊戲直播玩家,同時拿到了愛奇藝和谷歌投資的觸手直播被很多人忽視了,這家公司總部在杭州,做得還可以,尤其是海外市場,年初說已接近盈虧平衡。不過跟虎牙和鬥魚有差距是不爭事實。

上市即成功

對於鬥魚來說,上市即成功。

早在一年多前,鬥魚就曾被傳出將在港交所上市,欲爭奪“移動直播第一股”的名頭,然而鬥魚未能如願,其直接對手虎牙捷足先登,成為遊戲直播第一股,泛娛樂直播平臺映客則成為港股市場移動直播第一股。虎牙、映客先後上市,與此前已經上市的天鴿互動、YY和陌陌構成“直播五虎”。

不過,鬥魚沒有死心,從香港資本市場轉戰美股,上市消息來來回回多次被傳出。這一次是距離上市最近的一次,如果不出意外,鬥魚在9天后就會如願以償。

鬥魚這一次上市依然充滿波折,上市地點開始說是紐交所,現在確定為納斯達克。上市時間也“一拖再拖”。上市地點的變化、上市週期的延長、上市時間的推遲,都表明鬥魚上市歷經波折,在中概股中有著最曲折的上市歷程,可謂是“好事多磨”。

2019年資本大環境不好,中概股整體承受一定的壓力,在資本市場有良好表現的都是“優中選優”的尖子公司,上市即破發是常態。對於鬥魚來說,能夠順利IPO已經是巨大的成功,在直播行業經歷了2018年大洗牌後,行業一度認為直播上市窗口已經關閉,鬥魚能夠趕上末班車就是對自身實力的證明。鬥魚上市後與虎牙的競爭將從用戶、主播延伸到華爾街,且不難發現,兩者未來的戰略重點都是電競和出海,上市意味著兩者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鬥魚VS虎牙

鬥魚招股書中的業績還不錯,跟虎牙呈現出“針尖對麥芒”的態勢。

7月2日更新的鬥魚最新版招股書顯示,其一季度營收為14.8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3.24%;淨利潤為182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扭虧為盈;調整後淨利潤353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扭虧為盈。盈利對鬥魚來說是質變,123.24%的營收增長在行業依然靠前,其直接對手虎牙一季度營收16.315億元,同比增長93.4%。

"

作為最關注直播泛娛樂賽道的科技自媒體之一,羅超頻道對鬥魚的上市一直保持密切關注。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北京時間7月17日晚間,鬥魚登陸納斯達克,用我此前的評論說是:如願以償——雖然不完美。鬥魚發行市值37.33億美元,正如很多人預期一樣,開盤即破發,開盤價11.02美元,相較於發行價下跌4%,最新市值36.97億美元,距離虎牙53億美元的最新市值有差距。

我覺得自己的預測還是蠻靠譜的,十天前,我在《鬥魚如願以償》中對鬥魚的市值有如下分析:

虎牙最新市值55.29億美元。鬥魚本次IPO估值幾何有待揭曉,此前,CBInsights的分析師對它的估值為15.1億美元,商業信息提供商Crunchbase則表示從該公司的籌資總額來看,估值為11億美元。在羅超頻道(luochaotmt)看來,這兩個估值都太保守,如果以虎牙為參照物來看,就算鬥魚估值因為盈利能力相對較差距離虎牙有差距,但不可能差距如此大。

4月22日鬥魚提交的首版招股書顯示,代表最高融資的佔位符暫定為5億美元。截至目前鬥魚累計完成了6輪融資,總融資額達到了70億元,騰訊共參與4輪融資,其中B輪、C輪均由騰訊領投,不論是從融資金額、此前融資額以及大股東騰訊的背景來看,鬥魚本輪上市後的市值應該都不會小,10億多美元的市值,不能體現出鬥魚的價值,亦無法滿足鬥魚團隊以及其多輪投資者的訴求。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從鬥魚37億美元的發行市值來看,我的預測是對的。

鬥魚上市後,我怎麼看?媒體報道常見的幾個錯誤這裡先糾正一下:

1、鬥魚不是“頭部主流直播平臺最後一個上市玩家”。至少,周鴻禕是不同意的,花椒還沒上市呢。鬥魚上市前直播行業有“上市五虎”:9158、YY、陌陌(雖然唐巖不認為陌陌是地道直播公司)、虎牙和映客,現在,有直播上市六雄。

2、鬥魚和虎牙不是最後兩個遊戲直播玩家,同時拿到了愛奇藝和谷歌投資的觸手直播被很多人忽視了,這家公司總部在杭州,做得還可以,尤其是海外市場,年初說已接近盈虧平衡。不過跟虎牙和鬥魚有差距是不爭事實。

上市即成功

對於鬥魚來說,上市即成功。

早在一年多前,鬥魚就曾被傳出將在港交所上市,欲爭奪“移動直播第一股”的名頭,然而鬥魚未能如願,其直接對手虎牙捷足先登,成為遊戲直播第一股,泛娛樂直播平臺映客則成為港股市場移動直播第一股。虎牙、映客先後上市,與此前已經上市的天鴿互動、YY和陌陌構成“直播五虎”。

不過,鬥魚沒有死心,從香港資本市場轉戰美股,上市消息來來回回多次被傳出。這一次是距離上市最近的一次,如果不出意外,鬥魚在9天后就會如願以償。

鬥魚這一次上市依然充滿波折,上市地點開始說是紐交所,現在確定為納斯達克。上市時間也“一拖再拖”。上市地點的變化、上市週期的延長、上市時間的推遲,都表明鬥魚上市歷經波折,在中概股中有著最曲折的上市歷程,可謂是“好事多磨”。

2019年資本大環境不好,中概股整體承受一定的壓力,在資本市場有良好表現的都是“優中選優”的尖子公司,上市即破發是常態。對於鬥魚來說,能夠順利IPO已經是巨大的成功,在直播行業經歷了2018年大洗牌後,行業一度認為直播上市窗口已經關閉,鬥魚能夠趕上末班車就是對自身實力的證明。鬥魚上市後與虎牙的競爭將從用戶、主播延伸到華爾街,且不難發現,兩者未來的戰略重點都是電競和出海,上市意味著兩者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鬥魚VS虎牙

鬥魚招股書中的業績還不錯,跟虎牙呈現出“針尖對麥芒”的態勢。

7月2日更新的鬥魚最新版招股書顯示,其一季度營收為14.8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3.24%;淨利潤為182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扭虧為盈;調整後淨利潤353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扭虧為盈。盈利對鬥魚來說是質變,123.24%的營收增長在行業依然靠前,其直接對手虎牙一季度營收16.315億元,同比增長93.4%。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虎牙營收比鬥魚更多,但卻沒有拉開差距,不過虎牙盈利表現更好,一季度淨利潤1.313億元,同比增長94.1%,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連續第6個季度盈利,利潤水平明顯高於鬥魚。

對鬥魚來說,接下來最需要說明資本市場的就是盈利。當下環境,資本市場最看重兩個指標,一個是盈利,二個是增長能力。

鬥魚財務數據還有一個優點是,直播依賴症“輕”,招股書顯示,營收主要由直播以及廣告和遊戲推廣收入兩部分構成,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中直播收入在營收中的佔比分別為77.7%、80.7%和86.1%,廣告和遊戲推廣收入分別佔比22.3%、19.3%和13.9%。

"

作為最關注直播泛娛樂賽道的科技自媒體之一,羅超頻道對鬥魚的上市一直保持密切關注。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北京時間7月17日晚間,鬥魚登陸納斯達克,用我此前的評論說是:如願以償——雖然不完美。鬥魚發行市值37.33億美元,正如很多人預期一樣,開盤即破發,開盤價11.02美元,相較於發行價下跌4%,最新市值36.97億美元,距離虎牙53億美元的最新市值有差距。

我覺得自己的預測還是蠻靠譜的,十天前,我在《鬥魚如願以償》中對鬥魚的市值有如下分析:

虎牙最新市值55.29億美元。鬥魚本次IPO估值幾何有待揭曉,此前,CBInsights的分析師對它的估值為15.1億美元,商業信息提供商Crunchbase則表示從該公司的籌資總額來看,估值為11億美元。在羅超頻道(luochaotmt)看來,這兩個估值都太保守,如果以虎牙為參照物來看,就算鬥魚估值因為盈利能力相對較差距離虎牙有差距,但不可能差距如此大。

4月22日鬥魚提交的首版招股書顯示,代表最高融資的佔位符暫定為5億美元。截至目前鬥魚累計完成了6輪融資,總融資額達到了70億元,騰訊共參與4輪融資,其中B輪、C輪均由騰訊領投,不論是從融資金額、此前融資額以及大股東騰訊的背景來看,鬥魚本輪上市後的市值應該都不會小,10億多美元的市值,不能體現出鬥魚的價值,亦無法滿足鬥魚團隊以及其多輪投資者的訴求。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從鬥魚37億美元的發行市值來看,我的預測是對的。

鬥魚上市後,我怎麼看?媒體報道常見的幾個錯誤這裡先糾正一下:

1、鬥魚不是“頭部主流直播平臺最後一個上市玩家”。至少,周鴻禕是不同意的,花椒還沒上市呢。鬥魚上市前直播行業有“上市五虎”:9158、YY、陌陌(雖然唐巖不認為陌陌是地道直播公司)、虎牙和映客,現在,有直播上市六雄。

2、鬥魚和虎牙不是最後兩個遊戲直播玩家,同時拿到了愛奇藝和谷歌投資的觸手直播被很多人忽視了,這家公司總部在杭州,做得還可以,尤其是海外市場,年初說已接近盈虧平衡。不過跟虎牙和鬥魚有差距是不爭事實。

上市即成功

對於鬥魚來說,上市即成功。

早在一年多前,鬥魚就曾被傳出將在港交所上市,欲爭奪“移動直播第一股”的名頭,然而鬥魚未能如願,其直接對手虎牙捷足先登,成為遊戲直播第一股,泛娛樂直播平臺映客則成為港股市場移動直播第一股。虎牙、映客先後上市,與此前已經上市的天鴿互動、YY和陌陌構成“直播五虎”。

不過,鬥魚沒有死心,從香港資本市場轉戰美股,上市消息來來回回多次被傳出。這一次是距離上市最近的一次,如果不出意外,鬥魚在9天后就會如願以償。

鬥魚這一次上市依然充滿波折,上市地點開始說是紐交所,現在確定為納斯達克。上市時間也“一拖再拖”。上市地點的變化、上市週期的延長、上市時間的推遲,都表明鬥魚上市歷經波折,在中概股中有著最曲折的上市歷程,可謂是“好事多磨”。

2019年資本大環境不好,中概股整體承受一定的壓力,在資本市場有良好表現的都是“優中選優”的尖子公司,上市即破發是常態。對於鬥魚來說,能夠順利IPO已經是巨大的成功,在直播行業經歷了2018年大洗牌後,行業一度認為直播上市窗口已經關閉,鬥魚能夠趕上末班車就是對自身實力的證明。鬥魚上市後與虎牙的競爭將從用戶、主播延伸到華爾街,且不難發現,兩者未來的戰略重點都是電競和出海,上市意味著兩者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鬥魚VS虎牙

鬥魚招股書中的業績還不錯,跟虎牙呈現出“針尖對麥芒”的態勢。

7月2日更新的鬥魚最新版招股書顯示,其一季度營收為14.8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3.24%;淨利潤為182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扭虧為盈;調整後淨利潤353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扭虧為盈。盈利對鬥魚來說是質變,123.24%的營收增長在行業依然靠前,其直接對手虎牙一季度營收16.315億元,同比增長93.4%。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虎牙營收比鬥魚更多,但卻沒有拉開差距,不過虎牙盈利表現更好,一季度淨利潤1.313億元,同比增長94.1%,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連續第6個季度盈利,利潤水平明顯高於鬥魚。

對鬥魚來說,接下來最需要說明資本市場的就是盈利。當下環境,資本市場最看重兩個指標,一個是盈利,二個是增長能力。

鬥魚財務數據還有一個優點是,直播依賴症“輕”,招股書顯示,營收主要由直播以及廣告和遊戲推廣收入兩部分構成,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中直播收入在營收中的佔比分別為77.7%、80.7%和86.1%,廣告和遊戲推廣收入分別佔比22.3%、19.3%和13.9%。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虎牙第一季度直播營收佔比超九成;映客2018年直播收入佔營收比重96.59%,較去年的99.40%下降2.81%;歡聚時代2018年直播營收佔比接近95%。最低的是陌陌:2018年直播收入佔比僅為79.9%,是唯一一家“破8”的直播平臺。

鬥魚直播營收佔比較低與其“直播+”戰略有關,即用直播賦能行業,比如直播與門票、交通、酒店、飲食、零售、旅遊等行業結合。映客也提出了“直播+”戰略,不過,兩者對“+”的理解不同:鬥魚的“直播+”跟互聯網的“+”是一個“+”,映客的“+”則是指從直播向泛娛樂延伸,2018年財報發佈時,映客宣佈產品矩陣已成,其中大多不是直播App,而是短視頻、音頻和社交App等類目,鬥魚的“直播+”戰略讓其在廣告等商業模式上有更多作為。

"

作為最關注直播泛娛樂賽道的科技自媒體之一,羅超頻道對鬥魚的上市一直保持密切關注。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北京時間7月17日晚間,鬥魚登陸納斯達克,用我此前的評論說是:如願以償——雖然不完美。鬥魚發行市值37.33億美元,正如很多人預期一樣,開盤即破發,開盤價11.02美元,相較於發行價下跌4%,最新市值36.97億美元,距離虎牙53億美元的最新市值有差距。

我覺得自己的預測還是蠻靠譜的,十天前,我在《鬥魚如願以償》中對鬥魚的市值有如下分析:

虎牙最新市值55.29億美元。鬥魚本次IPO估值幾何有待揭曉,此前,CBInsights的分析師對它的估值為15.1億美元,商業信息提供商Crunchbase則表示從該公司的籌資總額來看,估值為11億美元。在羅超頻道(luochaotmt)看來,這兩個估值都太保守,如果以虎牙為參照物來看,就算鬥魚估值因為盈利能力相對較差距離虎牙有差距,但不可能差距如此大。

4月22日鬥魚提交的首版招股書顯示,代表最高融資的佔位符暫定為5億美元。截至目前鬥魚累計完成了6輪融資,總融資額達到了70億元,騰訊共參與4輪融資,其中B輪、C輪均由騰訊領投,不論是從融資金額、此前融資額以及大股東騰訊的背景來看,鬥魚本輪上市後的市值應該都不會小,10億多美元的市值,不能體現出鬥魚的價值,亦無法滿足鬥魚團隊以及其多輪投資者的訴求。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從鬥魚37億美元的發行市值來看,我的預測是對的。

鬥魚上市後,我怎麼看?媒體報道常見的幾個錯誤這裡先糾正一下:

1、鬥魚不是“頭部主流直播平臺最後一個上市玩家”。至少,周鴻禕是不同意的,花椒還沒上市呢。鬥魚上市前直播行業有“上市五虎”:9158、YY、陌陌(雖然唐巖不認為陌陌是地道直播公司)、虎牙和映客,現在,有直播上市六雄。

2、鬥魚和虎牙不是最後兩個遊戲直播玩家,同時拿到了愛奇藝和谷歌投資的觸手直播被很多人忽視了,這家公司總部在杭州,做得還可以,尤其是海外市場,年初說已接近盈虧平衡。不過跟虎牙和鬥魚有差距是不爭事實。

上市即成功

對於鬥魚來說,上市即成功。

早在一年多前,鬥魚就曾被傳出將在港交所上市,欲爭奪“移動直播第一股”的名頭,然而鬥魚未能如願,其直接對手虎牙捷足先登,成為遊戲直播第一股,泛娛樂直播平臺映客則成為港股市場移動直播第一股。虎牙、映客先後上市,與此前已經上市的天鴿互動、YY和陌陌構成“直播五虎”。

不過,鬥魚沒有死心,從香港資本市場轉戰美股,上市消息來來回回多次被傳出。這一次是距離上市最近的一次,如果不出意外,鬥魚在9天后就會如願以償。

鬥魚這一次上市依然充滿波折,上市地點開始說是紐交所,現在確定為納斯達克。上市時間也“一拖再拖”。上市地點的變化、上市週期的延長、上市時間的推遲,都表明鬥魚上市歷經波折,在中概股中有著最曲折的上市歷程,可謂是“好事多磨”。

2019年資本大環境不好,中概股整體承受一定的壓力,在資本市場有良好表現的都是“優中選優”的尖子公司,上市即破發是常態。對於鬥魚來說,能夠順利IPO已經是巨大的成功,在直播行業經歷了2018年大洗牌後,行業一度認為直播上市窗口已經關閉,鬥魚能夠趕上末班車就是對自身實力的證明。鬥魚上市後與虎牙的競爭將從用戶、主播延伸到華爾街,且不難發現,兩者未來的戰略重點都是電競和出海,上市意味著兩者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鬥魚VS虎牙

鬥魚招股書中的業績還不錯,跟虎牙呈現出“針尖對麥芒”的態勢。

7月2日更新的鬥魚最新版招股書顯示,其一季度營收為14.8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3.24%;淨利潤為182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扭虧為盈;調整後淨利潤353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扭虧為盈。盈利對鬥魚來說是質變,123.24%的營收增長在行業依然靠前,其直接對手虎牙一季度營收16.315億元,同比增長93.4%。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虎牙營收比鬥魚更多,但卻沒有拉開差距,不過虎牙盈利表現更好,一季度淨利潤1.313億元,同比增長94.1%,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連續第6個季度盈利,利潤水平明顯高於鬥魚。

對鬥魚來說,接下來最需要說明資本市場的就是盈利。當下環境,資本市場最看重兩個指標,一個是盈利,二個是增長能力。

鬥魚財務數據還有一個優點是,直播依賴症“輕”,招股書顯示,營收主要由直播以及廣告和遊戲推廣收入兩部分構成,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中直播收入在營收中的佔比分別為77.7%、80.7%和86.1%,廣告和遊戲推廣收入分別佔比22.3%、19.3%和13.9%。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虎牙第一季度直播營收佔比超九成;映客2018年直播收入佔營收比重96.59%,較去年的99.40%下降2.81%;歡聚時代2018年直播營收佔比接近95%。最低的是陌陌:2018年直播收入佔比僅為79.9%,是唯一一家“破8”的直播平臺。

鬥魚直播營收佔比較低與其“直播+”戰略有關,即用直播賦能行業,比如直播與門票、交通、酒店、飲食、零售、旅遊等行業結合。映客也提出了“直播+”戰略,不過,兩者對“+”的理解不同:鬥魚的“直播+”跟互聯網的“+”是一個“+”,映客的“+”則是指從直播向泛娛樂延伸,2018年財報發佈時,映客宣佈產品矩陣已成,其中大多不是直播App,而是短視頻、音頻和社交App等類目,鬥魚的“直播+”戰略讓其在廣告等商業模式上有更多作為。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我們能看到,從2016年到2018年,鬥魚直播營收佔比有上升的趨勢,在行業都意識到“直播依賴症”問題是,減緩對直播營收的依賴是行業整體方向,鬥魚也不例外。

在核心運營指標上:

  • 鬥魚一季度PC平臺平均月活為1.10億,移動平臺平均月活4910萬,總體平均月活為1.59億,同比增長25.7%。虎牙一季度平均MAU和移動端平均MAU分別為1.238億和5390萬,同比增幅分別達33.3%和29.8%。整體用戶鬥魚稍微領先,移動用戶和增速虎牙稍微佔優。
  • 虎牙一季度付費用戶數同比增長57.4%至540萬,鬥魚一季度付費用戶增長66.7%至600萬,付費用戶數量和增長,鬥魚略佔優。
  • 從核心運營指標來看,鬥魚和虎牙堪稱針尖對麥芒。鬥魚季度平均ARRPU值為226元,較上年同期提升77元,相對於虎牙和YY都比較低:2019Q1YY直播ARPPU值為447.41元,2018Q4,虎牙直播單用戶ARPPU值為323.33元,用戶價值挖掘鬥魚有提升空間。

整體來說,虎牙盈利能力遠超鬥魚,但兩者在營收水平、用戶大盤和增長能力等維度都旗鼓相當。

半路殺出個宿華

經過2018年直播行業大洗牌後,很多遊戲直播玩家,包括王思聰重金加持的熊貓,蘇寧撐腰的龍珠都已出局,在鬥魚和虎牙外,觸手直播,拿到了谷歌和愛奇藝投資,海外市場發展還行。

不過,在大家都以為,遊戲直播成為鬥魚和虎牙的對手戲時,半路卻殺出個程咬金,最近,媒體報道,快手遊戲直播日活已達到3500萬,超過“鬥魚+虎牙”的日活總和。

對應報道來自於36kr。7月15日,快手公佈了其在遊戲直播方面的相關數據,快手站內遊戲直播移動端日活躍用戶超3500萬,遊戲視頻用戶總日活達5600萬,而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6月5日,鬥魚的日活數為1500萬、虎牙的日活數為1100萬,兩者相加不敵快手。

"

作為最關注直播泛娛樂賽道的科技自媒體之一,羅超頻道對鬥魚的上市一直保持密切關注。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北京時間7月17日晚間,鬥魚登陸納斯達克,用我此前的評論說是:如願以償——雖然不完美。鬥魚發行市值37.33億美元,正如很多人預期一樣,開盤即破發,開盤價11.02美元,相較於發行價下跌4%,最新市值36.97億美元,距離虎牙53億美元的最新市值有差距。

我覺得自己的預測還是蠻靠譜的,十天前,我在《鬥魚如願以償》中對鬥魚的市值有如下分析:

虎牙最新市值55.29億美元。鬥魚本次IPO估值幾何有待揭曉,此前,CBInsights的分析師對它的估值為15.1億美元,商業信息提供商Crunchbase則表示從該公司的籌資總額來看,估值為11億美元。在羅超頻道(luochaotmt)看來,這兩個估值都太保守,如果以虎牙為參照物來看,就算鬥魚估值因為盈利能力相對較差距離虎牙有差距,但不可能差距如此大。

4月22日鬥魚提交的首版招股書顯示,代表最高融資的佔位符暫定為5億美元。截至目前鬥魚累計完成了6輪融資,總融資額達到了70億元,騰訊共參與4輪融資,其中B輪、C輪均由騰訊領投,不論是從融資金額、此前融資額以及大股東騰訊的背景來看,鬥魚本輪上市後的市值應該都不會小,10億多美元的市值,不能體現出鬥魚的價值,亦無法滿足鬥魚團隊以及其多輪投資者的訴求。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從鬥魚37億美元的發行市值來看,我的預測是對的。

鬥魚上市後,我怎麼看?媒體報道常見的幾個錯誤這裡先糾正一下:

1、鬥魚不是“頭部主流直播平臺最後一個上市玩家”。至少,周鴻禕是不同意的,花椒還沒上市呢。鬥魚上市前直播行業有“上市五虎”:9158、YY、陌陌(雖然唐巖不認為陌陌是地道直播公司)、虎牙和映客,現在,有直播上市六雄。

2、鬥魚和虎牙不是最後兩個遊戲直播玩家,同時拿到了愛奇藝和谷歌投資的觸手直播被很多人忽視了,這家公司總部在杭州,做得還可以,尤其是海外市場,年初說已接近盈虧平衡。不過跟虎牙和鬥魚有差距是不爭事實。

上市即成功

對於鬥魚來說,上市即成功。

早在一年多前,鬥魚就曾被傳出將在港交所上市,欲爭奪“移動直播第一股”的名頭,然而鬥魚未能如願,其直接對手虎牙捷足先登,成為遊戲直播第一股,泛娛樂直播平臺映客則成為港股市場移動直播第一股。虎牙、映客先後上市,與此前已經上市的天鴿互動、YY和陌陌構成“直播五虎”。

不過,鬥魚沒有死心,從香港資本市場轉戰美股,上市消息來來回回多次被傳出。這一次是距離上市最近的一次,如果不出意外,鬥魚在9天后就會如願以償。

鬥魚這一次上市依然充滿波折,上市地點開始說是紐交所,現在確定為納斯達克。上市時間也“一拖再拖”。上市地點的變化、上市週期的延長、上市時間的推遲,都表明鬥魚上市歷經波折,在中概股中有著最曲折的上市歷程,可謂是“好事多磨”。

2019年資本大環境不好,中概股整體承受一定的壓力,在資本市場有良好表現的都是“優中選優”的尖子公司,上市即破發是常態。對於鬥魚來說,能夠順利IPO已經是巨大的成功,在直播行業經歷了2018年大洗牌後,行業一度認為直播上市窗口已經關閉,鬥魚能夠趕上末班車就是對自身實力的證明。鬥魚上市後與虎牙的競爭將從用戶、主播延伸到華爾街,且不難發現,兩者未來的戰略重點都是電競和出海,上市意味著兩者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鬥魚VS虎牙

鬥魚招股書中的業績還不錯,跟虎牙呈現出“針尖對麥芒”的態勢。

7月2日更新的鬥魚最新版招股書顯示,其一季度營收為14.8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3.24%;淨利潤為182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扭虧為盈;調整後淨利潤353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扭虧為盈。盈利對鬥魚來說是質變,123.24%的營收增長在行業依然靠前,其直接對手虎牙一季度營收16.315億元,同比增長93.4%。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虎牙營收比鬥魚更多,但卻沒有拉開差距,不過虎牙盈利表現更好,一季度淨利潤1.313億元,同比增長94.1%,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連續第6個季度盈利,利潤水平明顯高於鬥魚。

對鬥魚來說,接下來最需要說明資本市場的就是盈利。當下環境,資本市場最看重兩個指標,一個是盈利,二個是增長能力。

鬥魚財務數據還有一個優點是,直播依賴症“輕”,招股書顯示,營收主要由直播以及廣告和遊戲推廣收入兩部分構成,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中直播收入在營收中的佔比分別為77.7%、80.7%和86.1%,廣告和遊戲推廣收入分別佔比22.3%、19.3%和13.9%。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虎牙第一季度直播營收佔比超九成;映客2018年直播收入佔營收比重96.59%,較去年的99.40%下降2.81%;歡聚時代2018年直播營收佔比接近95%。最低的是陌陌:2018年直播收入佔比僅為79.9%,是唯一一家“破8”的直播平臺。

鬥魚直播營收佔比較低與其“直播+”戰略有關,即用直播賦能行業,比如直播與門票、交通、酒店、飲食、零售、旅遊等行業結合。映客也提出了“直播+”戰略,不過,兩者對“+”的理解不同:鬥魚的“直播+”跟互聯網的“+”是一個“+”,映客的“+”則是指從直播向泛娛樂延伸,2018年財報發佈時,映客宣佈產品矩陣已成,其中大多不是直播App,而是短視頻、音頻和社交App等類目,鬥魚的“直播+”戰略讓其在廣告等商業模式上有更多作為。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我們能看到,從2016年到2018年,鬥魚直播營收佔比有上升的趨勢,在行業都意識到“直播依賴症”問題是,減緩對直播營收的依賴是行業整體方向,鬥魚也不例外。

在核心運營指標上:

  • 鬥魚一季度PC平臺平均月活為1.10億,移動平臺平均月活4910萬,總體平均月活為1.59億,同比增長25.7%。虎牙一季度平均MAU和移動端平均MAU分別為1.238億和5390萬,同比增幅分別達33.3%和29.8%。整體用戶鬥魚稍微領先,移動用戶和增速虎牙稍微佔優。
  • 虎牙一季度付費用戶數同比增長57.4%至540萬,鬥魚一季度付費用戶增長66.7%至600萬,付費用戶數量和增長,鬥魚略佔優。
  • 從核心運營指標來看,鬥魚和虎牙堪稱針尖對麥芒。鬥魚季度平均ARRPU值為226元,較上年同期提升77元,相對於虎牙和YY都比較低:2019Q1YY直播ARPPU值為447.41元,2018Q4,虎牙直播單用戶ARPPU值為323.33元,用戶價值挖掘鬥魚有提升空間。

整體來說,虎牙盈利能力遠超鬥魚,但兩者在營收水平、用戶大盤和增長能力等維度都旗鼓相當。

半路殺出個宿華

經過2018年直播行業大洗牌後,很多遊戲直播玩家,包括王思聰重金加持的熊貓,蘇寧撐腰的龍珠都已出局,在鬥魚和虎牙外,觸手直播,拿到了谷歌和愛奇藝投資,海外市場發展還行。

不過,在大家都以為,遊戲直播成為鬥魚和虎牙的對手戲時,半路卻殺出個程咬金,最近,媒體報道,快手遊戲直播日活已達到3500萬,超過“鬥魚+虎牙”的日活總和。

對應報道來自於36kr。7月15日,快手公佈了其在遊戲直播方面的相關數據,快手站內遊戲直播移動端日活躍用戶超3500萬,遊戲視頻用戶總日活達5600萬,而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6月5日,鬥魚的日活數為1500萬、虎牙的日活數為1100萬,兩者相加不敵快手。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做遊戲直播,快手有幾個優勢:

  • 一個是快手優勢是五環外的下沉市場,這是虎牙和鬥魚缺乏群眾基礎的,而這個市場是遊戲新增的關鍵之一,對遊戲公司極具價值;
  • 二個是跟短視頻的結合;
  • 三個是獨特的社區文化,老鐵666,虎牙和鬥魚在努力具備社交屬性,強化主播與粉絲,玩家與玩家的關係,再向電競等領域延伸。
  • 四個是快手的直播基礎,潘亂說了,快手已是中國最大直播平臺,此前有消息稱快手2019年營收目標300億元,直播和廣告佔大頭,直播更大。

市場最大的確定性就是充滿變化,永遠不要輕易談市場終局。

騰訊成大贏家

騰訊在去年同一時間投資了虎牙和鬥魚,現在騰訊通過全資子公司Nectarine持有鬥魚約43.1%的股份,為其最大股東。截至2019年3月31日,騰訊通過Linen Investment Limited持股為31.5%,擁有39.4%的投票權,是僅次於歡聚時代的二股東,重要的是去年在拿到騰訊融資時虎牙公告中有一條款:騰訊未來可通過市場競爭價格獲得虎牙50.1%的股權。兩大遊戲直播平臺背後都有騰訊這一巨人。

至於半路殺出的快手,也早已是騰訊短視頻戰略版圖中的組成部分,騰訊從2017年3月份開始以3.5億美元領投快手,2018年1月、2018年4月先後追加投資——擔心騰訊在短視頻賽道落伍的有些空操心了。

不只是有資本關係,騰訊也在與虎牙們強化合作關係,一年前虎牙海外直播平臺NIMOTV 與騰訊遊戲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旨在通過 NIMOTV 海外直播平臺佈局騰訊遊戲的品牌和內容,雙方將共同合作開發海外遊戲及遊戲業務,今年6月6日Nimo TV正式進軍巴西,表明虎牙加快海外擴張步伐。

"

作為最關注直播泛娛樂賽道的科技自媒體之一,羅超頻道對鬥魚的上市一直保持密切關注。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北京時間7月17日晚間,鬥魚登陸納斯達克,用我此前的評論說是:如願以償——雖然不完美。鬥魚發行市值37.33億美元,正如很多人預期一樣,開盤即破發,開盤價11.02美元,相較於發行價下跌4%,最新市值36.97億美元,距離虎牙53億美元的最新市值有差距。

我覺得自己的預測還是蠻靠譜的,十天前,我在《鬥魚如願以償》中對鬥魚的市值有如下分析:

虎牙最新市值55.29億美元。鬥魚本次IPO估值幾何有待揭曉,此前,CBInsights的分析師對它的估值為15.1億美元,商業信息提供商Crunchbase則表示從該公司的籌資總額來看,估值為11億美元。在羅超頻道(luochaotmt)看來,這兩個估值都太保守,如果以虎牙為參照物來看,就算鬥魚估值因為盈利能力相對較差距離虎牙有差距,但不可能差距如此大。

4月22日鬥魚提交的首版招股書顯示,代表最高融資的佔位符暫定為5億美元。截至目前鬥魚累計完成了6輪融資,總融資額達到了70億元,騰訊共參與4輪融資,其中B輪、C輪均由騰訊領投,不論是從融資金額、此前融資額以及大股東騰訊的背景來看,鬥魚本輪上市後的市值應該都不會小,10億多美元的市值,不能體現出鬥魚的價值,亦無法滿足鬥魚團隊以及其多輪投資者的訴求。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從鬥魚37億美元的發行市值來看,我的預測是對的。

鬥魚上市後,我怎麼看?媒體報道常見的幾個錯誤這裡先糾正一下:

1、鬥魚不是“頭部主流直播平臺最後一個上市玩家”。至少,周鴻禕是不同意的,花椒還沒上市呢。鬥魚上市前直播行業有“上市五虎”:9158、YY、陌陌(雖然唐巖不認為陌陌是地道直播公司)、虎牙和映客,現在,有直播上市六雄。

2、鬥魚和虎牙不是最後兩個遊戲直播玩家,同時拿到了愛奇藝和谷歌投資的觸手直播被很多人忽視了,這家公司總部在杭州,做得還可以,尤其是海外市場,年初說已接近盈虧平衡。不過跟虎牙和鬥魚有差距是不爭事實。

上市即成功

對於鬥魚來說,上市即成功。

早在一年多前,鬥魚就曾被傳出將在港交所上市,欲爭奪“移動直播第一股”的名頭,然而鬥魚未能如願,其直接對手虎牙捷足先登,成為遊戲直播第一股,泛娛樂直播平臺映客則成為港股市場移動直播第一股。虎牙、映客先後上市,與此前已經上市的天鴿互動、YY和陌陌構成“直播五虎”。

不過,鬥魚沒有死心,從香港資本市場轉戰美股,上市消息來來回回多次被傳出。這一次是距離上市最近的一次,如果不出意外,鬥魚在9天后就會如願以償。

鬥魚這一次上市依然充滿波折,上市地點開始說是紐交所,現在確定為納斯達克。上市時間也“一拖再拖”。上市地點的變化、上市週期的延長、上市時間的推遲,都表明鬥魚上市歷經波折,在中概股中有著最曲折的上市歷程,可謂是“好事多磨”。

2019年資本大環境不好,中概股整體承受一定的壓力,在資本市場有良好表現的都是“優中選優”的尖子公司,上市即破發是常態。對於鬥魚來說,能夠順利IPO已經是巨大的成功,在直播行業經歷了2018年大洗牌後,行業一度認為直播上市窗口已經關閉,鬥魚能夠趕上末班車就是對自身實力的證明。鬥魚上市後與虎牙的競爭將從用戶、主播延伸到華爾街,且不難發現,兩者未來的戰略重點都是電競和出海,上市意味著兩者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鬥魚VS虎牙

鬥魚招股書中的業績還不錯,跟虎牙呈現出“針尖對麥芒”的態勢。

7月2日更新的鬥魚最新版招股書顯示,其一季度營收為14.8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3.24%;淨利潤為182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扭虧為盈;調整後淨利潤353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扭虧為盈。盈利對鬥魚來說是質變,123.24%的營收增長在行業依然靠前,其直接對手虎牙一季度營收16.315億元,同比增長93.4%。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虎牙營收比鬥魚更多,但卻沒有拉開差距,不過虎牙盈利表現更好,一季度淨利潤1.313億元,同比增長94.1%,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連續第6個季度盈利,利潤水平明顯高於鬥魚。

對鬥魚來說,接下來最需要說明資本市場的就是盈利。當下環境,資本市場最看重兩個指標,一個是盈利,二個是增長能力。

鬥魚財務數據還有一個優點是,直播依賴症“輕”,招股書顯示,營收主要由直播以及廣告和遊戲推廣收入兩部分構成,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中直播收入在營收中的佔比分別為77.7%、80.7%和86.1%,廣告和遊戲推廣收入分別佔比22.3%、19.3%和13.9%。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虎牙第一季度直播營收佔比超九成;映客2018年直播收入佔營收比重96.59%,較去年的99.40%下降2.81%;歡聚時代2018年直播營收佔比接近95%。最低的是陌陌:2018年直播收入佔比僅為79.9%,是唯一一家“破8”的直播平臺。

鬥魚直播營收佔比較低與其“直播+”戰略有關,即用直播賦能行業,比如直播與門票、交通、酒店、飲食、零售、旅遊等行業結合。映客也提出了“直播+”戰略,不過,兩者對“+”的理解不同:鬥魚的“直播+”跟互聯網的“+”是一個“+”,映客的“+”則是指從直播向泛娛樂延伸,2018年財報發佈時,映客宣佈產品矩陣已成,其中大多不是直播App,而是短視頻、音頻和社交App等類目,鬥魚的“直播+”戰略讓其在廣告等商業模式上有更多作為。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我們能看到,從2016年到2018年,鬥魚直播營收佔比有上升的趨勢,在行業都意識到“直播依賴症”問題是,減緩對直播營收的依賴是行業整體方向,鬥魚也不例外。

在核心運營指標上:

  • 鬥魚一季度PC平臺平均月活為1.10億,移動平臺平均月活4910萬,總體平均月活為1.59億,同比增長25.7%。虎牙一季度平均MAU和移動端平均MAU分別為1.238億和5390萬,同比增幅分別達33.3%和29.8%。整體用戶鬥魚稍微領先,移動用戶和增速虎牙稍微佔優。
  • 虎牙一季度付費用戶數同比增長57.4%至540萬,鬥魚一季度付費用戶增長66.7%至600萬,付費用戶數量和增長,鬥魚略佔優。
  • 從核心運營指標來看,鬥魚和虎牙堪稱針尖對麥芒。鬥魚季度平均ARRPU值為226元,較上年同期提升77元,相對於虎牙和YY都比較低:2019Q1YY直播ARPPU值為447.41元,2018Q4,虎牙直播單用戶ARPPU值為323.33元,用戶價值挖掘鬥魚有提升空間。

整體來說,虎牙盈利能力遠超鬥魚,但兩者在營收水平、用戶大盤和增長能力等維度都旗鼓相當。

半路殺出個宿華

經過2018年直播行業大洗牌後,很多遊戲直播玩家,包括王思聰重金加持的熊貓,蘇寧撐腰的龍珠都已出局,在鬥魚和虎牙外,觸手直播,拿到了谷歌和愛奇藝投資,海外市場發展還行。

不過,在大家都以為,遊戲直播成為鬥魚和虎牙的對手戲時,半路卻殺出個程咬金,最近,媒體報道,快手遊戲直播日活已達到3500萬,超過“鬥魚+虎牙”的日活總和。

對應報道來自於36kr。7月15日,快手公佈了其在遊戲直播方面的相關數據,快手站內遊戲直播移動端日活躍用戶超3500萬,遊戲視頻用戶總日活達5600萬,而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6月5日,鬥魚的日活數為1500萬、虎牙的日活數為1100萬,兩者相加不敵快手。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做遊戲直播,快手有幾個優勢:

  • 一個是快手優勢是五環外的下沉市場,這是虎牙和鬥魚缺乏群眾基礎的,而這個市場是遊戲新增的關鍵之一,對遊戲公司極具價值;
  • 二個是跟短視頻的結合;
  • 三個是獨特的社區文化,老鐵666,虎牙和鬥魚在努力具備社交屬性,強化主播與粉絲,玩家與玩家的關係,再向電競等領域延伸。
  • 四個是快手的直播基礎,潘亂說了,快手已是中國最大直播平臺,此前有消息稱快手2019年營收目標300億元,直播和廣告佔大頭,直播更大。

市場最大的確定性就是充滿變化,永遠不要輕易談市場終局。

騰訊成大贏家

騰訊在去年同一時間投資了虎牙和鬥魚,現在騰訊通過全資子公司Nectarine持有鬥魚約43.1%的股份,為其最大股東。截至2019年3月31日,騰訊通過Linen Investment Limited持股為31.5%,擁有39.4%的投票權,是僅次於歡聚時代的二股東,重要的是去年在拿到騰訊融資時虎牙公告中有一條款:騰訊未來可通過市場競爭價格獲得虎牙50.1%的股權。兩大遊戲直播平臺背後都有騰訊這一巨人。

至於半路殺出的快手,也早已是騰訊短視頻戰略版圖中的組成部分,騰訊從2017年3月份開始以3.5億美元領投快手,2018年1月、2018年4月先後追加投資——擔心騰訊在短視頻賽道落伍的有些空操心了。

不只是有資本關係,騰訊也在與虎牙們強化合作關係,一年前虎牙海外直播平臺NIMOTV 與騰訊遊戲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旨在通過 NIMOTV 海外直播平臺佈局騰訊遊戲的品牌和內容,雙方將共同合作開發海外遊戲及遊戲業務,今年6月6日Nimo TV正式進軍巴西,表明虎牙加快海外擴張步伐。

鬥魚大戰虎牙,半路殺出個宿華,馬化騰笑而不語

三大遊戲直播平臺都已是騰訊勢力範圍。

“孫猴子怎麼變,都逃不出如來佛掌心”,這從側面反映出騰訊在遊戲以及泛娛樂市場不容挑戰的地位,而鬥魚、虎牙與快手間在遊戲直播上的競爭,與騰訊獨特的“賽馬文化”一脈相承:不只是內部不同業務會賽馬,騰訊似乎也願意看到開放生態中的業務互相競爭,爭先恐後,良性發展。

基於此再看鬥魚上市,就能明白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