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向左,普通人也向左:人類發明的最好工作方法,是刻意練習

最近熱播的綜藝《我是唱作人》一口氣請來了兩個失蹤人口。

他們曾經爆紅,卻沒有把握機會成為流量明星,而是選擇低調地學習和搞創作。

喜提好聲音冠軍的他沒有乘勝追擊,而是依選擇回到學校考研究生,令圈內圈外都覺得不可思議。

被嘲笑綿羊音、沒有音準的她,專心創作、用作品說話,多張原創專輯豆瓣評分大於8分。

天才向左,普通人也向左:人類發明的最好工作方法,是刻意練習

這兩位業界奇葩就是樑博和曾軼可:

《歌手》請了樑博五年,他才鬆口;曾軼可《快女》之後,在大眾視野中消失了整整十年。

在《唱作人》裡,藝人們不允許唱老歌,所有演唱的歌曲必須是自己原創,並從未發表過的作品。

在所有的表演中,最讓我驚豔也是樑博和曾軼可,因為他們的作品真實、打動人心,而且個性十足。

天才向左,普通人也向左:人類發明的最好工作方法,是刻意練習

從不被看好的爆紅選手,到寂寂無名的不營業藝人,再到《唱作人》中的驚豔表現,他們在這幾年中到底經歷了什麼?答案並不意外,是帶著對音樂的熱愛沉下心來搞創作。

這讓我們不禁深思:同樣的是選秀出身,為什麼有的人淹沒於人海,有的人成了令人驚豔的唱作人?

普通的人與有才華的人,區別到底在哪?難道是孃胎裡帶來的天賦嗎?

科學家和心理學家卻說,並不是,世界上並沒有所謂天才這回事,幾乎所有人類歷史上的“天才”,都只是堅持“刻意練習”的普通人。

天才向左,普通人也向左:人類發明的最好工作方法,是刻意練習

01、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關於“天才”的傳說?

莫扎特是天才嗎?七歲環歐洲旅行演出,能彈奏多種樂器、能作曲、具有完美音高,能識別出升 A調或降E調。

這就是天才啊!如果他不是,普通的孩子為什麼做不到這些?

可是你知道嗎,莫扎特的父親也是一名音樂家,在培養出鋼琴演奏家的女兒之後,他更加用心地訓練年幼的莫扎特,使他得以在極小的年級,就得到大量且目的明確的練習。

然後,父親再傳奇地講述他,讓人們都覺得莫扎特是一個天才。

那麼,天才與普通的人區別到底在哪?就在於能否進行刻意練習。

天才向左,普通人也向左:人類發明的最好工作方法,是刻意練習

著名心理學家艾利克森潛心幾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業或領域中的專家級人物:國際象棋大師、小提琴家、運動明星、記憶高手、拼字冠軍、傑出醫生等。

他發現,不論在什麼行業或領域,提高技能與能力的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則,他將這種通用方法命名為“刻意練習”。

對於任何行業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個人,刻意練習都是黃金標準,也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強大的學習方法。

02、什麼是“刻意練習”呢?

刻意練習和重複單調的練習不同。

比如說,我們每天早上都會刷牙,有誰因此成為了刷牙的高手嗎?沒有。反覆地做某件事情,並不能提高表現和水平。

天才向左,普通人也向左:人類發明的最好工作方法,是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是一種有目的的練習,它有三個特點:

①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是我們在做一項有難度、有挑戰的工作時,給自己設定定義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可以通過拆分成具體的小目標,引導練習過程。

比如說,小K的目標是成為公司裡的銷售精英,那麼他需要制定的刻意練習目標,就是提升自己的銷售能力和銷售業績,然後他把這個目標分拆成了每個季度、每個月要達成的小目標,然後依據這些目標督促自己進行練習。

再比如說,如果你在練習吉它:那麼,可以每次練習都給自己制定目標,連續三次不犯任何錯誤,以適當的速度彈奏完曲子。

具體做法:在學校錄製老師的一段視頻,每次練習之前,先看一次老師的視頻,然後開始練習。在家裡每一次練習都錄視頻,自己先判斷錯誤。如果自己覺得沒有錯誤存在時,聽一遍老師的,看有什麼差別。

天才向左,普通人也向左:人類發明的最好工作方法,是刻意練習

②專注並且走出舒適區

“刻意練習”發生在人們的舒適區之外,它要求練習者不斷地嘗試那些剛好超出他當前能力範圍的事物。

不是一伸手就能夠到的蘋果,而是跳起來摘下的蘋果。

因此,需要付出一定程度努力和專注。

小K給自己設定的目標讓他覺得有挑戰性,但是沒並有達到“望而生畏”的程度,而是覺得努力一把應該可以。因此,他有點躍躍欲試。

天才向左,普通人也向左:人類發明的最好工作方法,是刻意練習

③有指導、有反饋

一定要有反饋,以及為應對反饋而進行調整的努力。

在練習的早期,大量的反饋來自導師或教練。隨著時間的推移,練習者要學會自己監測自己、自己發現錯誤,並做出相應調整。

為了訓練自己的銷售技巧,他買了一些書和網絡課程,而且還在公司中結交了一個可能給自己指點迷津的前輩。

有的時候,他會給前輩打打雜、跑跑腿,或者是請前輩吃個飯,在接觸的過程中,他學到了很多銷售人必備的東西。而且,遇到難題,也不用再自己想破腦袋了。

天才向左,普通人也向左:人類發明的最好工作方法,是刻意練習

還有一種反饋是自已修正自己,畢竟,再好的教練也不可能24小時指導自己。

怎樣進行有效的自我反饋呢?就是要建立一種叫做“心理表徵”的東西。

心理表徵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信息相對應的心理結構。

講人話是這樣的:小劉在開車,他已經是個老司機了,雖然開車時要考慮的東西很多,控制車速啦、看紅綠燈啦、看路況啦、腳的位置、踩踏板的力度,打方向盤的力度啦等等。

但是,這些對他來說並不難,他輕鬆地把車開到了公司。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經開過幾十萬公里,所有開車的步驟都在他的腦海中形成了牢固的心理表徵。

如果開得太快了、或者是方向盤打得太多,他的心理表徵會提醒他,有點不對勁,然後及時的修正過來。

開車就是一種刻意練習,老司機們的“車感”就是一種心理表徵。

常常運用刻意練習,我們就能夠形成有效的心理表徵。然後,這些心理表徵又會在今後的練習中,不斷的幫助我們進行自我檢查和修正,讓練習的效果更好。

天才向左,普通人也向左:人類發明的最好工作方法,是刻意練習

03、怎樣運用“刻意練習”提升自己?

現在,小K知道啥是刻意練習了,他這個人不認命,雖然不是名牌大學畢業,但是覺得,只要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幹得好,就是對得起自己的人生。因此,他決定利用這個知識,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具體咋做呢?

首先,他在公司中定位了一個自己最敬佩的人,作為精神導師。

銷售總監李總,雖然是大領導、業績好,但是對人總是很和藹,常常鼓勵自己。暗暗欽佩的同時,小K每天都在觀察和學習他。

天才向左,普通人也向左:人類發明的最好工作方法,是刻意練習

同樣是做銷售出身,李總是其他人有什麼區別呢?

小K看到,李總和穿著打扮總是乾淨、簡潔,讓人覺得清爽;李總和人說話的時候,語氣是堅定、自信的,眼神也很真誠;李總見客戶的時候,常常表現得輕鬆和風趣,讓客戶信賴他、和他成為了朋友。

然後,小K結合著這些觀察和自己學到的技巧,在工作中給自己提煉出了一套訓練方法,把每次拜訪客戶都當成了一次對自己銷售技能的練習。

拜訪之前,他給自己定下了幾個小目標,然後對著這個清單進行檢視:

這次訓練的目的是否明確?請將目的寫下來放在手機裡,在路上、在練習時反覆回顧。

這次訓練能否讓自己走出舒適區?自己會感覺到有一些些壓力,但是還是動力十足?

這次練習過程中我是否專注了?分心時候做的事情是否也是圍繞這個目的的?

這次訓練過程是否包括反饋,讓自己瞭解對錯?以及改進的方式?

天才向左,普通人也向左:人類發明的最好工作方法,是刻意練習

他照著自己總結的方法去拜訪客戶,在拜訪的過程中,他讓自己儘量放平心態,放慢速度,去觀察、應用和體會。拜訪完成後,他又對照自己的方案進行了總結和反饋。這樣做,使他每次都感覺自己有進步、而且學到了新東西。

後來,他的業績提升了,又給自己定了一個新目標,這個目標還是一個跳一跳就能夠到的蘋果。

不斷給自己反饋、不斷的修正目標、以及不斷的向心中理想人物學習,讓他保持著良好的學習動機,而且,時刻感到自己在進步,以及拿到手裡的厚厚獎金,也讓他幹勁十足。

天才向左,普通人也向左:人類發明的最好工作方法,是刻意練習

你知道嗎?得到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們並不是所謂的天才,測驗顯示,他們的平均智商水平略低於其它科學家。

無論是從事哪種工作,想要做的好,靠的都不是一時的靈感或是天賦的能力,而是持續、耐心的投入。

那些被視為很牛的人,只不過是通過正確的訓練與練習,才獲得了非凡的能力。

作為普通人,我們也可以通過刻意練習,提高自己的表現和水平。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收穫學習的充實、投入的快樂和達成目標的成就感。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職場人,堅信“腦內千山萬水,不如腳下一步,哪怕是跌出去的一步。”
很多時候,困住我們的不是難題,而是想象。
通過閱讀、理解和嘗試,能夠幫助我們走出人生的重重迷霧。
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共同探討職場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