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投資的天才90後,親自為產品寫22萬行代碼,華為是他客戶

創業 投資 華為 施樂 創業邦 2017-03-26

騰訊投資的天才90後,親自為產品寫22萬行代碼,華為是他客戶

最厲害的年輕人

都清楚知道未來要走的路

與同齡人相比,齊俊元沉穩得簡直不像一個90後。

2016年8月,團隊協作工具 Teambition 獲得騰訊戰略投資,這是騰訊在企業級 SaaS 領域為數不多的戰略投資。此前,Teambition 已經獲得了北極光、戈壁投資、IDG 和盤古創富的多輪投資。

與此同時,官方宣佈依靠自然流量增長,已經累積4000家企業客戶。大部分是中小企業,但也包括華為、TCl、OPPO等行業巨頭。目前,中小企業的客單價為數千元,而大客戶的則高達數萬元。

參考美國市場,團隊協作工具是在企業服務領域中僅次於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即客戶關係管理)、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業資源計劃)之後的第三大市場。

舉例來說,著名的甲骨文公司其核心業務就是 CRM。關鍵區別是, CRM 和 ERP 更加偏向垂直類,而團隊協作包含了項目管理、即時溝通等重要工作流程,是一塊能夠孵化出平臺型公司的土壤。

目前,國內的團隊協作領域還沒有絕對的領先者。以 Teambition、Tower 和 Worktile 為代表的幾家公司正在激烈廝殺。

齊俊元是 Teambition 的創始人。創業初期自學編程,寫了22萬行代碼,每週工作100小時。用了三年時間將公司帶到B輪後,這位年輕的創始人兼 CEO 開始向企業家身份進化。

「媒體喜歡給我們下定義,什麼90後創業者。其實,我們和老一輩企業家走的路沒有區別。」齊俊元對邦哥說,「我最佩服的年輕企業家是 Facebook 的扎克伯格。」

「小札改變了世界,同時他從不讓人失望。我想成為那樣的年輕人。」

沉迷科研的小孩

八歲那年,齊俊元身上曾經發生過一樁神乎其神的圍棋故事。

當時,他跟別人進行圍棋比賽,結果對手故意耍賴抹棋。沒想到,不服氣的小俊元直接把棋局覆盤出來。這種驚人的記憶力,讓他成為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齊俊元的父親是一名大學教授,每天的工作就是申請基金、做科研,然後寫報告。他很想給兒子灌輸一些科學興趣,但是又不想做得太明顯。於是,他平時就有意無意在書桌上放幾本《科學美國人》之類的書。

齊俊元不知不覺中了父親的「套路」,對科研產生濃厚興趣。結果,「沉迷科研」的他,整個初高中幾乎都在實驗室裡度過,並且一度將諾貝爾作為人生目標。

當然,智力過人的齊俊元並不是在瞎搗鼓。初中時,他參與了中科院免疫所“降低肝炎檢測成本”的項目。高中時又參與了中科院細胞所的課題研究“如何鑑定鸚鵡科鳥類的性別”。

因為後一個課題,齊俊元有幸帶著科研成果去新加坡參加比賽。結果發現,國外教授依靠先進設備,早就研究出了更好的方法。那時候,他突然意識到國內外科研環境的巨大硬件差異。諾貝爾獎的夢醒了。

高中獲得的各類比賽獎項讓齊俊元直接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學,而他也做出了一個令家人吃驚的決定——

放棄在生物系繼續做科研的機會,選擇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習工商管理。

誤打誤撞做出 Teambition

這是一個影響到齊俊元人生軌跡的重要決定。後來,他也不止一次對外表示,促使他放棄科研道路的重要原因是因為無意間知道了施樂實驗室。

施樂公司的實驗室堪稱現在計算機行業的搖籃,誕生了諸如鼠標、個人電腦、圖形交互界面等一系列劃時代產品。

這種足以改變人類歷史的創造力讓齊俊元深深為之著迷,他決定將創辦「國內的施樂實驗室」為人生目標。

達成這個目標的前提就是創業,所以他選擇攻讀工商管理。很快,齊俊元就迎來了創業的機會。

騰訊投資的天才90後,親自為產品寫22萬行代碼,華為是他客戶

大三的時候,他與合夥人註冊了一家公司,想做一個健康檔案管理的項目,讓人們把病歷等資料上傳到在線檔案平臺上,實現病例的聯網、在線管理與在線診斷。

當時,這個項目拉到了 250 萬元的天使投資,一度建立起 30 人的團隊。可惜,市場是殘酷的。2011年的互聯網環境,根本無法支撐起在線醫療項目。齊俊元的第一次創業以團隊解散而告終。

說個爛梗:上帝關上了一道門,常常會打開一扇窗。

在做第一個項目的時候,齊俊元發現 30 人的團隊,成員間的協作效率很低。當時在國內外找遍 N 多個產品都不夠好用。索性,他們就自己做了一個。

沒想到,這個產品成為日後 Teambition 的原型。

再創業時,公司只剩下齊俊元和做後端的 CTO 兩個人。為了 Teambition 不至於死於襁褓之中,他開始自學編程,做前端。

齊俊元回憶說:當時我不好意思告訴家裡公司不行了。每天早上5點,從學校做早班車到大老遠的紫竹園區,路上看看編程的書。到辦公室開始寫代碼,直到晚上再趕最後一班車回宿舍。

2013年6月,Teambition 發佈了第一個正式版本——齊俊元一共寫了22萬行代碼。

在線團隊協作將是寡頭競爭

關於團隊協作,齊俊元很喜歡一句話:協作是在複雜交錯的商業環境裡,開展合作的唯一方法。

他對邦哥說,人類社會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包括商業在內,都需要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同一個目標推動工作的進展。這也是 Teambition 之所以能夠創造價值的根源——每個有目標的團隊都應該用到協作產品。

雖然短期來看,團隊協作的市場還比不上 CRM 或者 ELP,但是齊俊元認為這是在線辦公的最終形態。原因很簡單,團隊協作控制著企業的經營總線,而其它工具類產品都是其中的垂直門類。

美國的在線團隊協作領域每年都在保持高速增長,而中國因為類似企業出現得晚,幾家競爭對手基本都是在爭奪大片的增量市場。

齊俊元告訴邦哥,團隊協作工具對產品的要求很高,需要不斷地打磨,最終將是寡頭競爭,這是資本最愛的故事。

Teambition 需要在融資的同時快速站穩腳跟。為此,齊俊元創業以來最重要的戰略決定莫過於在2015年開拓企業版,從而明確了增值付費的商業模式。

Teambition 對於增值的界定很明確:和協作有關的所有服務免費,跟企業管理有關的增值功能是收費的。

齊俊元的判斷是,辦公協作是未來企業管理項目的基礎,基礎不應該收費。通過協作為管理層創造的價值成為增值內容。

騰訊投資的天才90後,親自為產品寫22萬行代碼,華為是他客戶

DEMO CHINA 能給年輕創業者信心

過去的2016年,齊俊元逐漸開始明白如何用投資的眼光看待公司。

創業以來,他一直崇尚實幹主義,假設自己能夠做到100%成功的事情,別人只幹到80%就會讓他非常難受。總結來說就是容錯率很低。

現在,齊俊元能夠說服自己:即便是80%的成功率也不要緊,團隊可以嘗試兩次,通常第二次就可以成功。類似的視角對於如何看待公司的長期發展尤其重要。

公司步入正軌後,他的生活變得很規律,每天7點多起床準備去公司。除此以外,每個月有一半時間出差,見見客戶和公司,聽取銷售團隊的反饋。

齊俊元的同學很多在畢業後從事金融行業。平時,他們聚會時會聊聊宏觀經濟。他對如何用數字分析市場很感興趣,也希望 Teambition 有朝一日可以成為同學們嘴裡的數字。

回想創業時的稚嫩,齊俊元很慶幸在創業早期就參加了創業邦舉辦的創新中國 DEMO CHINA,當時 Teambition 一路過關斬將挺進了電視直播的決賽。

不過,齊俊元印象最深的卻是倒數第二場。

當時他在臺上介紹完產品,剛走下來就有很多人圍住他問 Teambition 如何註冊,能不能馬上個使用。齊俊元立馬找出名片發給大家,並且很高興地讓他們登陸名片背後的網站使用產品。

正是在創新中國 DEMO CHINA 的成功路演,給了這個90後很大的信心,讓他知道有很多人會喜歡這個產品,也引來很多投資人的關注。

回去之後,他們幾個聯合創始人更加鬥志高昂地研發新產品。

「我希望創新中國 DEMO CHINA 可以一直辦下去,給更多年輕人信心,把有價值的東西做得更好。」齊俊元對邦哥說。

報名方式:

[email protected] 010-82332922-8121

點擊擴展鏈接查看DEMO CHINA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