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奇葩的供彈方式 “歪把子”的外號原來是這麼來的

說起槍的彈夾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通常情況下,彈夾都是位於槍支下方的。但是,在一些戰爭題材的影視劇中我們常常看到,一些衝鋒槍和機槍的彈夾位於側面甚至上方。

盤點奇葩的供彈方式  “歪把子”的外號原來是這麼來的

如家喻戶曉的電視劇《亮劍》中,楚雲飛手持的這把斯登衝鋒槍,就採用了側面供彈的方案。這樣的設計與現代衝鋒槍相比,的確顯得有些異類。

盤點奇葩的供彈方式  “歪把子”的外號原來是這麼來的

除了側面供彈,頂部供彈的槍支在影視劇中更為常見,比如抗戰劇中的常客——捷克式輕機槍。往往是主角端起一挺捷克式,就大吼一聲躍出戰壕,以站姿潑出傾盆彈雨,敵人悉數到底,觀眾們看得很過癮。

盤點奇葩的供彈方式  “歪把子”的外號原來是這麼來的

“奇葩”彈夾最典型的要數二戰時期,出現了很多的自動步槍。其中側面供彈的槍支有很多,比較著名的有英國的“司登”衝鋒槍,它在二戰中可謂是名槍,容易走火也是出了名的;德國的MP18衝鋒槍,這款槍採用了側裝彈匣加蝸牛彈匣的奇特供彈方式,我國抗戰時也有引進,俗稱“花機關”;德國的FG42傘兵步槍也採用側彈匣供彈;英國的斯特林沖鋒槍也是側彈匣供彈。這些武器有一個共同的優點:射速高,同時也有一個共同的缺點:精度較差。

盤點奇葩的供彈方式  “歪把子”的外號原來是這麼來的

當時的理念主要是依靠短時間內持續的火力以彌補精度的不足,對輕機槍,衝鋒槍主要訴求是連續的射速,並沒有太在意供彈方式的優劣。

盤點奇葩的供彈方式  “歪把子”的外號原來是這麼來的

所以,就出現了側面彈匣供彈和上面彈匣供彈的方式。並且這樣佈置對戰壕中的作戰有利,也有利於運動中的手持。如MP18設計的理念就是在衝敵軍塹壕的時候提供一定火力壓制,也就是無腦潑水。

側面供彈的方法雖然一定程度上會致使槍支的軸線重心產生偏移,但主要考慮的還是瞄準基線的降低。另外,側面供彈的彈匣按裝要比由下面供彈的彈匣方便。

盤點奇葩的供彈方式  “歪把子”的外號原來是這麼來的

頂部供彈則以輕機槍比較常見,著名的BZ-26捷克式輕機槍、英國的布倫輕機槍、日本的九六式輕機槍,還有英國專門為國民政府研製的“勃然”輕機槍都是採用上彈匣供彈的方式。

盤點奇葩的供彈方式  “歪把子”的外號原來是這麼來的

頂部供彈雖然解決了槍支軸線重心的偏差問題,但由於彈匣的遮擋,對於瞄準會產生影響。例如我們常提到的“歪把子”了,為了方便瞄準,乾脆把槍托整個做成歪向一側,由此得名。

但是,它的優點就在於士兵可以舒舒服服地趴在地上開火,臥姿射擊時便於隱蔽。

盤點奇葩的供彈方式  “歪把子”的外號原來是這麼來的

那麼,為什麼現代的槍彈匣都是在下面呢?

那是因為需要安裝瞄鏡和其他戰術附件。在作戰的時候有瞄鏡可以幫助士兵提高射擊精度,減少瞄準時間,所以彈匣只能放下面了。譬如美軍標配的M4卡賓槍,可以選裝瞄鏡、握把等很多配件。

盤點奇葩的供彈方式  “歪把子”的外號原來是這麼來的

總之,槍支的供彈方式主要以方便使用、便於隱蔽為目的,正是這樣的指導思想影響到了槍支供彈方式的設計,因而出現了側面供彈和上面供彈的方式。這也是武器發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階段和必須要歷經的一個過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