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作家遲子建散文《蚊煙中的往事》,有回憶的醇香溫暖,讀讀吧

當代作家遲子建散文《蚊煙中的往事》,有回憶的醇香溫暖,讀讀吧

如果是夏天,如果火燒雲又把西邊天映紅了的話,我們喜歡將飯桌放置在院落裡吃晚飯。當然,這時候必不可少的,是籠蚊煙,因為傍晚的蚊子很活躍,你若不驅趕它,當你享受美味佳餚的時候,它也會叮我們的臉和胳膊,享受它的美味佳餚。

籠蚊煙其實很簡單,先是用一蓬幹樹枝將火引著,讓它燃燒一會兒,就趕緊抱來一捆蒿草,將它們均勻地散開,壓在火上。這時絲絲縷縷的青煙就嫋嫋升起了。蚊子似乎很不習慣這股在我們聞來很清香的煙,它們遠遠地避開了。我們就可以輕鬆地吃晚飯了。

這樣對著青翠的菜園和絢麗晚景的晚飯,是別有風味的。飯桌上通常少不了一碗醬,這醬都是自己家做的。每年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一過,寒風還在肆虐的時候,做醬的工作就開始了。 家庭主婦們煮熟了黃豆,把它搗碎,等它涼透了,再把它們揉捏成磚頭的形狀,用報紙一層又一層地裹了它們,放置起來。這種醬塊到了清明之後,自然風乾了,將它身上已經脆了的報紙撕下來,將醬塊掰開,放到醬缸裡,兌上水和鹽,醬就開始了發酵的過程。醬喜歡陽光,所以大多數的人家不是把醬缸放在窗跟前,就是擱在菜園的中央,那都是接受陽光最多的地方。陽光和風真是好東西,用不了多久,醬就改變了顏色,由淺黃變為乳黃直至金黃,並且自然地把醬汁調和均勻了,香味隱約飄了出來,一些貪饞的人受不了它的誘惑,未等它充分發酵好,就盛著它吃了。

當代作家遲子建散文《蚊煙中的往事》,有回憶的醇香溫暖,讀讀吧

夏日的晚餐桌旁,佔統治地位的就是醬了。那些蘸醬菜有兩個來源:野地和菜園。野地的菜自然就是野菜了,比如明葉菜、野雞膀子、水芹菜、鴨子嘴、老桑芹和柳蒿芽。野菜通常要在開水中焯一下,讓它們在沸水中打個滾,撈出來,用涼水拔了,攥幹了再吃。野菜中,我最愛吃的就是老桑芹,所以採野菜時,明明看到了大片的水芹菜和鴨子嘴,我還是會繞過它們,去尋覓老桑芹。很多人不喜歡吃老桑芹,說它身上有股子奇怪的氣味,像藥味,可我卻格外青睞它。 因為有了醬,就有了採野菜的樂趣,你可以堂而皇之地提著籃子出了家門,就說是採野菜去了,你願意在河邊多流連一刻,看看浸在水中的柔軟的雲,是沒人知道的;你願意在山間偷偷地採一些漿果來吃,大人們依然是不知道的;反正有那麼幾種野菜橫在籃子中,你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踏入家門。但野菜是分季節的,春季和初夏吃它們是可以的,等到天氣越來越熱的時候,它們就老了,柴了,吃不得了,這時候伺候晚餐桌上醬碗的,就得是園田中的蔬菜了。青蔥、黃瓜、菠菜、生菜、香菜和小白菜水靈靈地閃亮登場了。園田中的菜適宜於生吃,只需把它們在清水中洗過則是。

當代作家遲子建散文《蚊煙中的往事》,有回憶的醇香溫暖,讀讀吧

一家人圍坐在飯桌旁,這個人拿棵蔥,那個人拿棵菠菜,另一個人則可能把香菜捲上一綹,大家紛紛把這些碧綠的蔬菜伸向醬碗,吃得激情飛揚的。而此時蚊煙靜靜地在半空浮懸,晚霞靜悄悄地落著,天色越來越黯淡,大家的臉上就會呈現出那種知足的平和表情。

我最鍾情的醬,是炸魚醬。魚來自草甸子中的水泡子。水泡子裡有鯽魚、柳根和老頭魚。父親用一根柳條杆為我做了杆魚竿,雖然它不直溜,但釣起魚來卻不含糊。我挖上一些蚯蚓,放到鐵皮盒裡用土養起來,做誘餌,然後扛著簡陋的魚竿和蚯蚓罐去了大草甸子。水泡子大都在芳香的草甸子上,面積不大,圓形或橢圓形,非常幽靜。我擇一個水深的地方,將魚竿拋下去,靜候魚咬鉤的時刻。只要魚上鉤了,魚竿就會像閃電那樣顫動著,這時候你輕輕收回魚竿,隨著銀白的餌線露出水面,魚也就跟著搖頭擺尾地上岸了。

我把逮住的魚用鐵絲穿上,重新上了蚯蚓,把餌線再次拋入水中。水泡子中的魚不似河裡的,它長不大,都是小魚,而且由於是死水,魚有股土腥味,所以決不能清蒸和調湯喝,只能放上濃重的調料煎炒烹炸。我釣回來的魚,基本都是把它連著骨頭剁成泥,舀上一碗黃醬,炸魚醬吃了。只要晚餐桌上有一碗魚醬,園田中的蔬菜就遭殃了,一盆青菜往往不夠,再拔上一盆,可能還是不夠,不把醬碗蘸得透出瓷器的亮色,我們的嘴是不會罷休的。

醬缸其實是很嬌氣的,它像小孩子一樣需要精心呵護著。它的臉要蒙上一層白紗布,以防蚊蟲飛進去,弄髒了它;它喜歡晒太陽,似乎還很害癢,要經常用一個木耙子搗一搗它,把它身上的白醭撇出去;它還懼怕雨水,所以醬缸旁通常要放著一塊玻璃,一看雨要來了,就把它蓋上去。我就很心疼家中的醬缸,有的時候在學校上課,一聽到雷聲轟隆隆地響起,就舉手跟老師請假,撒謊說要上廁所,而我出了教室後會一路飛奔回家,衝進菜園,蓋上醬缸。醬沒被淋著,我卻會在返回的路上被雨水打溼。

當代作家遲子建散文《蚊煙中的往事》,有回憶的醇香溫暖,讀讀吧

蚊煙稀薄的時候,火燒雲也像熟透了的草莓似的落了。我們吃完了晚飯,天也就越來越陳舊,蚊子又三三兩兩地回來了。我們把飯桌撤了,打掃乾淨籠蚊煙的灰燼,站在院子裡盼著星星出來,或者是打著飽嗝去火炕上鋪被窩。我還記得父親酒足飯飽在院子中看天時,如果被飛回的蚊子給咬著了,他會得意地喊我媽媽出來,說他很招人稀罕,母蚊子又啃他的臉了!我們那時就都會發出快意的笑聲,以為爸爸在開玩笑。長大後我才知道,父親說得也沒錯,吸食人血液的確實都是雌蚊,而雄蚊吮吸的則是植物的汁液。

如今曾說過這話的父親早已和著飄渺的蚊煙去另一個世界了。菜園依然青翠,火燒雲也依然會在西邊天燃燒,只是一家人坐在院落中籠起蚊煙吃晚飯的歲月一去不復返了,讓我在回憶蚊煙的時候,為那股親切而熟悉的氣息的遠去而深深地悵惘著。

當代作家遲子建散文《蚊煙中的往事》,有回憶的醇香溫暖,讀讀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