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沉思錄》有感:傷害你的並非事物本身,而是你的認知和態度!

我們不只生活在大地、空氣和流水的世界裡,我們也生活在人格和愛的真實世界裡。當我們認識到我們生活在愛裡——我們就感覺到,遠離愛和思考的生命是不和諧的。

——題記

讀《沉思錄》有感:傷害你的並非事物本身,而是你的認知和態度!

我們從外面的世界採擷萬物,佔為己有。沉思則正好相反。它深入偉大的真諦的核心,最後,我們被沉思主宰了。

一種知識,是我們從他人那裡學到的。另一種知識,是我們觀察、試驗、思索而獲得的。

最崇高的真諦,是那種只有沉浸其中才能獲得實現的真諦。當我們的意識渾然消失在真諦裡,我們才大悟,我們不只是獲取,我們也和真諦融為一體。

我們沉思,我們的心靈真誠地交融於至上的真理時,我們的一切行動、語言、舉止便是真。

沉思不是索取,而是與一切創造融為“一”。

讀《沉思錄》有感:傷害你的並非事物本身,而是你的認知和態度!

以上是印度詩人泰戈爾對沉思的理解,不謂不深刻,不謂不明晰,不謂不全面。

關於沉思或思考這個話題,其實歷史上有很多哲學家都曾經為此著迷,併為此而展開過大量的討論和論爭,而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哲學家當屬馬可·奧勒留,他所寫的那本《沉思錄》,很多後世的領導者包括國家領導人都曾經把它當做案邊書,當做床頭必讀書目,而且都把此書奉為人生之聖典。

但今天咱們要說的恰恰不是這本書,而是另外一本和它名字一樣的書,也叫《沉思錄》,它的作者是古羅馬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學家愛比克泰徳,一起來了解下。

哲學家簡介——

讀《沉思錄》有感:傷害你的並非事物本身,而是你的認知和態度!

愛比克泰德(約55—約135年),古羅馬最著名的斯多葛學派哲學家之一。出生於古羅馬東部弗裡吉亞的一個奴隸家庭,童年時被賣到羅馬為奴,後師從斯多葛哲學家魯佛斯,並獲自由;他在羅馬建立了自己的斯多葛學園,從事斯多葛哲學的教學,後因羅馬皇帝圖密善害怕哲學家日益強大的影響力對王位構成威脅,便將愛比克泰德等驅出羅馬;他移居希臘尼科波里斯後以教書終其一生。

愛比克泰德對斯多葛派學說有極其重要的發展和突破,是繼蘇格拉底後對西方倫理道德學說的發展作出最大貢獻的哲學家,是真正集希臘哲學思想之大成者。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對具體的生活倫理學的思考上,重心性實踐,主張遵從自然過一種自制的生活,他的思想對後來的哲學與宗教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愛比克泰德認為,要想獲得幸福與自由,必須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些事情我們能控制,另一些則不能。只有正視這個基本原則,並學會區分什麼你能控制,什麼你不能控制,才可能擁有內在的心靈寧靜與外在的做事效率。

傷害我們的並非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世間萬物不是為迎合我們的期望而出現的。它們該怎麼發生就怎麼發生,人們該怎麼行動就怎麼行動。

自由並非為所欲為的權利或能力。自由來自於對自身力量的限度和上天所設置的自然之限度的瞭解。接受生命的限度與不可避免性,而不與其抗爭,我們才能獲得自由。

讀《沉思錄》有感:傷害你的並非事物本身,而是你的認知和態度!

為了更好的認識此書,瞭解作者偉大的哲學思想,哲學詩畫整理了一些思想精華,一起來感悟,提升。

《沉思錄》中的經典思想品讀:

1,最重要的是你正在成長為什麼樣的人,你正在過著怎樣的生活。

2,為收穫美好人生,我們要為自己開出如下處方:剋制慾望,履行義務,認清你自己及你的人際關係。

3,傷害我們的並非事物本身,而是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事情本事不會傷害或阻礙我們,他人也不會。我們如何看待這些事情卻是另外一回事。困擾我們的正是我們對事情的態度和反應。

4,我們無法選擇外部環境,但是對外部環境的迴應,卻是我們能夠選擇的。

5,不要迷信地賦予事物他們本不具有的影響力或意義。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運用理性和邏輯去處理事情。

6,當某事發生之時,你唯一能夠控制的就是自己的態度。你可以平靜地接受或者心生怨恨。真正使我們恐懼和驚慌的,並非外在事情本事,而是我們思考它的方式。使我們不安的並非事物,而是我們對其意義的詮釋。

7,凡事不要當即就作出反應。退出衝突現場,這樣就會有更開闊的眼界,並能使自己平靜下來。

8,當我們遭遇挫折,受到煩擾或感到悲痛時,絕不要怨天尤人,而應檢視我們自己的態度。

9,無論責備他人還是自己,我們都一無所獲。

10,事物只是該怎樣就怎樣,他人願怎麼想就怎麼想——這些都與我們無關。不要自責,也不要責備他人。

讀《沉思錄》有感:傷害你的並非事物本身,而是你的認知和態度!

11,不要關注與你無關的事,與你有關的事要全神貫注。精神上的進步要求我們關注重要的事情,忽視其他一切不值得關注的瑣碎之事。不要在乎別人對你的印象如何。他們往往被表面現象所迷惑或矇蔽。要堅持你的目標。光是這一點就可以堅定你的意志,並使你的人生連貫一致。

12,不要試圖去贏取他人的認可和讚美,你應該站得更高。

13,是時候了,要活得真實,要全身心地投入你所處的環境之中

14,至於生活的藝術,它的素材就是你自己的人生。偉大之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假以時日。

15,好的生活是內心平靜的生活。高層次生活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平靜,道德的進步使我們從內心的紛亂中解脫出來。你不會因生活中的這事那事而煩惱。

16,幸福只能在內心中找到。

17,只要回想起我們的目標是精神的提升,我們就會回過頭來,盡力做最好的自己,這才是獲得幸福的真正途徑。

18,你的舉止要體面。不論發現自己身在何處,你的舉止都要像一個高貴的人那樣。

19,絕不要隨便討論重要的事情,注意不要與對你不重要的人討論對你重要的事。否則,你最重要的事就不再受珍視,你的目標也會喪失。如果正處在一項事業的早期階段,這樣做尤其危險。

20,要自我剋制,這樣才不會耗掉你的熱情。

讀《沉思錄》有感:傷害你的並非事物本身,而是你的認知和態度!

21,當你開始努力在精神上提升自己的時候,很可能親近你的人會嘲笑你,或責備你驕傲自大。你要做的就是使自己行為謙恭,同時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道德理想,不放棄你心中認定的最好東西。如果你能夠堅持下去,那些嘲笑你的人就會回過頭來讚賞你。

22,戒除驕傲自大是走向智慧生活的第一步。

23,知道自己無知,願意承認這一點,而且也不會侷促不安地加以辯解,這才是一個人真正強大和成熟的表現。

24,我們要堅定而又耐心地拔出靈魂中不正確的信念。這樣我們就會越來越善於看清我們脆弱的恐懼、愛情中的困惑和自控方面的不足。不要試圖在他人面前看起來不錯。有一天,我們會滿意地意識到,我們已不再譁眾取寵。

25,如果別人不認同你的信念,不要在意,你真正想成為什麼人,在這個問題上還有多少時間讓你遲疑不決呢?你要成為更高尚的自我,做更好的人,不可能再等了。

26,把你的準則付諸實踐,現在就開始。不要再找藉口,不要再拖延,這就是你的人生。

27,正確使用書籍,不要只是說你讀過書,應當表明,通過書籍你學會了更好地思考,併成為一個更具辨別和反省能力的人。書籍具有訓練頭腦的力量。書籍非常有用,但如果設想把書中內容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就能取得進步,那就十分錯誤了。

28,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仍是我們的自我,以及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讀《沉思錄》有感:傷害你的並非事物本身,而是你的認知和態度!

29,永遠不要寄希望於外在的事物。要充分磨練自己。要成為自己靈魂的醫生,

30,創造你的自身價值,而不要依靠別人的讚賞,這才是我們最需要努力的方向。認識到什麼是真正屬於自己的,並因此使你的行動與自然相和諧,這樣你就會理所當然地擁有快樂,並感到自在了。

31,為善就有快樂,就有內心安寧,就能遠離煩憂,當你積極著手逐步完善自我時,你將遠離那種掩飾自己或尋找藉口的懶散的行事方式。你不會讓低級的羞愧縈繞心間,而是創造性地利用當下一切機會,勇往直前。

32,有德者不可戰勝。

33,事情真的很簡單,如果你說你想幹什麼,那就去幹。如果你已經開始做,那就把它完成。寶貴的是,你要全身心地投入生活,並在生活中前行。

34,當一件東西被拿走時,要立即欣然放棄,並讓自己感到未曾經使用過它,而心存感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