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醫保與新農合將“合二為一” 最快明年底同城通刷

同是南京市民,看病報銷為何還要分“城鄉”

人社部門:居民醫保與新農合正“合二為一”,最快明年底同城通刷

南報網訊 (記者 毛慶)近日,家住江寧的李文鬆帶兒子到市兒童醫院看病。掛號時,醫院工作人員告知其孩子的新農合就診卡不能直接刷,要回江寧區辦個轉診手續。為了怕麻煩,李文鬆只能自掏腰包結賬。

記者從南京市社會保險管理中心瞭解到,根據國務院和省政府相關文件,今年2月,我市出臺《南京市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實施方案》,將南京城鎮居民醫保與新農合 “合二為一”,今年6月完成機構合併,2018年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最快明年底,全市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將徹底實現“合二為一”。這也就意味著消除同城差異,醫保卡實現全市通刷。

分屬兩項制度,原老五縣新農合參保人員在市區不能直接刷卡

長期以來,我國是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保險制度並存,而且,前者屬於人社部門管理,而後者屬於衛計部門管理。我市衛計部門管理的171萬新農合參保居民,目前還存在跨區就醫不方便、繳費和報銷標準不統一的問題。

市社保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高淳、溧水、江寧、浦口、六合,以及雨花臺、棲霞部分農村居民,參加的是新農合,不是城鎮居民醫保。這部分居民以老人、新生兒、兒童、中小學生、大學生為主。江寧市民李勁鬆的兒子的醫保卡不能在兒童醫院刷,就是因為他的醫保卡是新農合。

最快明年底全市醫保卡通刷看病

同是南京市民,何時才能真正實現全城無障礙通刷?

記者瞭解到,今年2月出臺的實施方案明確建立覆蓋範圍、籌資政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基金管理“六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這也意味著,並存多年的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將“合二為一”。

據介紹,目前,“合二為一”工作正在進行中。按照時間表,今年6月前完成機構合併,整合相關機構職能,將各級新農合在編人員移交至同級人社部門,將居民醫保制度和新農合制度整合成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並著手開展基金審計工作、制定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政策,啟動信息系統建設。最快明年底,最遲2019年起,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將正式實施,全市醫保卡實現通刷,即時支付。

這位工作人員也提醒,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合並期間,所有醫保卡按原有渠道進行就醫,而且待遇保持不變。

合併後政策待遇將實現統一

城鎮居民醫保與新農合整合後,保障水平如何是參保人員最關注的問題。

由於原來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政策規定不同,導致報銷比例差異較大。其中,新農合住院支付比例低於城鎮居民醫保,且主要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傾斜,但門診待遇較優,總體上城鎮居民醫保住院待遇高於新農合。

“合併後,根據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承受能力,確定全市統一標準。”市社保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合併實施方案,遵循保障適度、收支平衡、總體待遇不降低的原則,做好醫保待遇政策銜接。進一步完善門診政策,主要保障城鄉居民在基層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的門診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醫藥費、一般診療費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等,基金支付比例原則上不低於50%。逐步統一城鄉居民醫保住院醫療費用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政策範圍內基金平均支付比例在75%左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