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程序員是青春飯的行業似乎已深入人心,難道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40歲程序員正是煥發第二春的時候,無論是從職業經歷還是技術上,都會高於年輕的程序員。尤其是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對於程序員來說,年輕程序員遇到一個bug可能解決一天或者一週,而對於已經身經百戰的40歲以上程序員,他們可能瞄一眼就知道哪裡出錯了。

下面是來自知乎上的一些問答:

響馬:

今年 47,快五十了,每天編程時間平均六到八小時。

身體肯定比不上年輕人了,三十歲的時候,我連續編程時間可以在二十小時以上,經常有人第一天上班看見我在公司,第二天上班看見我還在公司。

年紀大了,明顯容易疲勞,工作到兩點以後,也就寫不了什麼了。一度身體狀況也很差,過敏性鼻炎,頸椎病,肩周炎,週期性鬧肚子等。

去年開始進健身房健身,同時去看康復醫療醫生做姿態矯正。幾個月後這些問題明顯改善,鼻炎基本控制住,頸椎病不再犯,偶爾不適,也可以自己迅速調整。

但是頸椎和腰椎還需要長時間調整。

目前在維持階段,仍然堅持健身,精力明顯比鍛鍊前好太多了。姿態矯正前,雖然沒什麼運動量,但是身體長時間出於扭曲狀態,等於 24

小時在消耗精力。矯正後,雖然經常高強度器械訓練,但是其它時間,身體出於比較放鬆的狀態,因此反而精力更好。

程序員是個熟練工種,時間長了,一定會有職業病。我總結我的職業病有三個:

一、頸部前傾,參見:什麼鍛鍊可以改善脖子前傾?

二、腰間盤突出,參見:腰間盤突出患者在生活中應該怎麼注意鍛鍊與防護?

三、左肩內扣【操作 ^C ^V 】,導致左臂行動受限

匿名用戶:

有人問我為什麼匿名,因為我不想老婆看到我的狀態,怕她擔心。

和國外不同吧,國內程序員的免費加班習慣導致了資方很容易用年輕人替代年長的。試想一下,如果每家公司都嚴格執行勞動法,老闆估計不敢輕易讓員工加班。

我年輕的時候靠加班革了上一輩程序員的命,現在終於輪到我了。

今年36了,已經有被淘汰的危機感。

上個月領導找我談話,說我這半年加班越來越少了。他說其他人基本上都幹到快10點,而我經常不到8點就回去了。

沒辦法,現在小孩讀書了,需要人管。父母年紀大了精力跟不上,愛人是醫生,平時更忙。我們只好約定,每人管一天,週末儘量多花點時間陪孩子。

和知乎裡的各種精英不同,我可能代表了絕大多數中年程序員,在一家普通的軟件公司做著普通的開發,每天都是重複性勞動,所謂的經驗在這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不值一提。

32歲以前,我還能緊跟著行業發展動態,從最初的jquery到knockout到angular都跟上了,但是最近幾年湧現的react或者vue已經一知半解了。至於docker、k8s之類的僅僅侷限於名字,根本沒有時間研究。

寫到這裡,忽然想起,我好久沒接到獵頭的電話了。以前,每年11月到第二年4月前,都有獵頭或者hr給我電話,這兩年越來越少。前幾天我更新簡歷後倒是接到了一個小公司的電話,強制996,開出的薪水卻只有現在的2/3。

我不知道等到40歲那天,父母老了,孩子大了,我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在家裡時,有幾家公司還能不能容忍我這種工資高,產出卻一般的員工。

匿名用戶

很多謬論是因為你們不瞭解啊,我快50了,從20出頭就寫代碼至今,我從90年代初寫程序的,那時已經有很多程序員了,有些部門比如統計局、糧食局80年代就有專職程序員,國家機關什麼的從事編程的很多了,我剛做的時候也在事業單位,也已有很多幹了十年的程序員,一般大城市的企業是90年前後普及計算機的,那時有長城286,386,康柏,AST等品牌的微機,90年代初一般大單位都有微機了,到2000年微機就開始進入家庭了,已經慢慢開始普及,所以,最早一批程序員大概是50和60後,這批人很多已經退休了,比如教過我編程知識的幾位老師。70後就有一大批程序員了,現在還乾的也不少,80後就別說了,主力。

關於身體這個看自己,我本人沒得過大毛病,兩眼不帶眼鏡都是1.5,小毛病頸椎病什麼有。加強點鍛鍊沒什麼問題。關於年齡和編程的關係,我覺得編程屬於腦力勞動,不是體力,所以年齡越大經驗豐富,對技術的理解更深,老謀深算嘛,很多是年輕人比擬不了的。掰手腕子不行,但是玩腦子肯定不輸年輕一輩。

有些人可能覺得老程序員可能會墨守成規,也是偏見,一直從事程序員工作不離崗的人一般肯定是熱愛了,讓他學新東西簡直就是享受啊,呵呵。我現在每個月都會買幾本技術書看,有什麼新技術也是樂於研究。都是很自覺的行為,因為有愛啊。

好了,不妨分享一下你身邊的大齡程序員吧?你從他們看到了什麼,或者有什麼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都可以來談談,期待您的點贊跟評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