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魅力排名:成都杭州最穩,昆明躋身新一線城市

文丨西部菌

由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製作的2019年《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近日發佈。

該榜單從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維度指數,對337箇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作出評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一線城市榜單:

商業魅力排名:成都杭州最穩,昆明躋身新一線城市

說明:商業魅力指數滿分不為100,最高分為一線城市的最高值,即北京的184.83分。為便於讀者理解,新一線城市最高分呈現為100分。

來源:新一線城市研究所

需要聲明的一點是,西部城事解讀這份榜單,並不代表為榜單排名和結果背書,有關分析僅供參考。

01

新一線城市整體吸引力增強

在具體解讀榜單之前,今年報告中的幾個排名之外的分析結論,也值得關注:

1.南北商業實力差距進一步拉大。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商業集聚度平均排名集體下滑,華南、華東城市排位整體向上走。

2. 成都、重慶和東莞等新一線城市的基礎商業發展水平較高。比如,成都的美食和服裝店數量超過 上海。

3. 杭州、成都、重慶、蘇州、南京是一線城市之外,城市人活躍度指數排名前5的城市。

4. 新一線城市畢業生的留存率在2018年比上年整體上升了3.71%。

5. 北京、深圳、廣州、上海、成都、西安是年輕人指數最高的6個城市。

報告所評出的新一線城市,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強二線城市。綜合上述多個結論來看,強二線城市在商業基礎和人口吸引力上,確實呈現出不錯的勢頭。

這也與近年來,一批強省會城市,在改善營商環境、加大招商力度、承接產業轉移以及人口爭奪上的強勢姿態,互為呼應。

02

昆明最新上位,東北僅剩瀋陽

為方便比較,西部菌將四年來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的新一線城市作了統計,具體名單如下:

2016:成都、杭州、武漢、天津、南京、重慶、西安、長沙、青島、瀋陽、大連、廈門、蘇州、寧波、無錫。

2017:成都、杭州、武漢、南京、重慶、天津、蘇州、西安、長沙、瀋陽、青島、鄭州、大連、東莞、寧波。

2018: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2019: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西安、蘇州、天津、南京、長沙、鄭州、東莞、青島、瀋陽、寧波、昆明。

對比四年的情況來看,成都與杭州最穩定,前兩名位次始終未變。前五名城市中,表現穩定的還有武漢、重慶。

其餘城市,天津由第四退至底第七;南京在2017年上升至第四的最高位後,在2018和2019連續兩年都排到了第八位;瀋陽由最高時的第九下滑至2019年的第十三位。

西安2016年排名第八,2019年終於成功擠入前五;蘇州由2016年的第十三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六位,甚至2018年一度升到第五位。在長期上榜的城市中,蘇州的進步應該最大。

還有一些城市則是在某個排名區間交替升降。如長沙四年來一直在第八到第十名之間徘徊;青島則在第九和第十二之間搖擺;寧波始終處於十三至十五的排名區間。

2018中國主要城市GDP排名

商業魅力排名:成都杭州最穩,昆明躋身新一線城市

來源:網絡

上述12個城市,四年來都位居15個新一線城市榜單。也有6個城市屬於不穩定狀態或是最新上榜。

東莞和鄭州都是在2017年首次上榜,目前均已經連續三年保持穩定。其中,東莞由2017年的第十四位升至2019年的第十一位,鄭州則由第十二位上升到第十位。

無錫在2016年以最後一名上榜後,2017年出局,2018年復歸,2019年又再次消失。

廈門則在2016年上榜後,連續三年無緣新一線。

大連在2017年之後,已經連續兩年未上榜。至此,東北地區僅剩瀋陽一座新一線。

昆明是最新的新一線城市。由此也打破了西部地區長期以來只有西三角三座新一城城市的局面。當然,未來要繼續穩住,壓力不算小。

加上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十九座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基本上是中國城市中的絕對主力。

商業魅力排名:成都杭州最穩,昆明躋身新一線城市

來源:網絡

分區域來看,目前西部有四座新一線城市上榜;中部仍維繫著武漢和長沙、鄭州三大新一線三足鼎立的局面。

其他12座城市,則全位於東部,且主要歸屬三大頂級城市群。

其中,京津冀城市群有北京、天津兩座;粵港澳大灣區,有廣州、深圳、東莞三座;長三角,有上海、杭州、蘇州、南京、寧波五座;剩下的瀋陽屬於遼中南城市群,青島則位於山東半島城市群。

03

49個頭部城市,北方只有14個

此份榜單中,除4個一線、15個新一線城市之外,還有30個二線城市、70個三線城市、90個四線城市、128個五線城市。

考慮到數據處理的規模,西部菌這裡僅再分析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

商業魅力排名:成都杭州最穩,昆明躋身新一線城市

來源:新一線城市研究所

在30個二線城市之中,有合肥、福州、哈爾濱、濟南、南寧、長春、石家莊、貴陽、南昌、太原、蘭州、海口共12個省會城市。

也就說,除了烏魯木齊、銀川、呼和浩特3個三線省會城市和拉薩、西寧2個四線省會城市,其餘省會都是一線、新一線城市。

商業魅力排名:成都杭州最穩,昆明躋身新一線城市

來源:新一線城市研究所

分區域看,三線、四線省會城市都位於西部地區。這個細節也再次佐證,主力城市分佈上,東西部的差距。

當然,在西部大開發20年,國家將制定西部開發開放新的政策措施,以及優先發展大城市的大背景下,西部一些仍偏弱的省會城市,還是有新的發展空間。

商業魅力排名:成都杭州最穩,昆明躋身新一線城市

來源:新一線城市研究所

30個二線城市中,位於北方的有大連、哈爾濱、濟南、長春、石家莊、太原、煙臺、蘭州8座城市,僅佔總數的四分之一多一點。

且入圍的北方城市中,除煙臺外,其餘都為省會或副省級城市。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南方三線城市中,除了省會、副省級城市,還有如無錫、佛山、溫州、南通等一批普通地級市。

商業魅力排名:成都杭州最穩,昆明躋身新一線城市

來源:新一線城市研究所

此一反差也反映出,南北方城市在發展邏輯和生態上的差異——北方城市更依賴政策,而南方城市的內生力更強。

19座一線、新一線城市中,北方城市也僅有北京、西安、天津、鄭州、青島、瀋陽6座入圍。加上8座二線城市,也就是說在中國最主要的49座城市中,北方城市僅有14座,佔總數不到三分之一。

很明顯,在主要城市比拼中,南方已全面碾壓北方。南北經濟差距,由此再獲證明。未來還可能進一步拉大。

04

西南城市崛起

15個新一線城市榜單中,大連掉隊,昆明上位,雖然一年的排名,缺乏絕對的說服力,但它的確為西南四省市對東北三省的超越,提供了一個註腳。

今年是西部大開發20週年,東北振興戰略實施第15個年頭。此前一財的分析指出,西南地區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區域,其經濟總量已經遠超東北。就增速看:

從1999年到2018年,重慶、四川、雲南和貴州GDP分別增長了1124%、1015%、841%和1480%。同期,遼寧、吉林和黑龍江只分別增長了507%、801%和471%。東北地區和西南地區增長差距懸殊。

在人口方面,與東北的低生育率和人口流失相對的是,西南地區目前正處於人口迴流期,且生育率也更高。

商業魅力排名:成都杭州最穩,昆明躋身新一線城市

這次報告中,也有一個與西南地區相關的結論:整個西南地區共有69%的高鐵站是近3年內開通運行的,目前西南一躍成為高鐵數量僅次於華東和華中的地區。

從主要城市來看,成渝之外,昆明和貴陽的發展動力也正在被激活。

貴陽在過去幾年,隨著高鐵網絡的完善和對新興產業的追逐,發展勢頭有目共睹;昆明這幾年也加大了工業補短的步伐,今年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增速居全國省會城市首位。

前不久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在雲南召開,也昭示了昆明在發展數字經濟上的野心。今年初,昆明提出要加快編制“數字昆明”發展規劃,以“大健康+數字經濟”為主攻方向,促進數字經濟快速發展。

貴陽和昆明爭相發展新興產業,這種互相競爭、比拼的勁頭,對彼此都有好處。而成渝昆貴四大城市之間,有明顯的產業梯度,加之地緣關係和交通完善,完全可以有更多的協作,在抱團競閤中共同做大。

未來,隨著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西南地區的發展空間,可以期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