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 · 人物|我是陳道明,今年61歲

陳道明總說:“演員就是我的一個職業,我就是一個戲子。”並毫不客氣地指出:“戲子太易蛻變,戲子之所以被人看不起,就因為這是一種機會主義的職業。當他什麼都不是的時候,便低眉垂眼,四處求人,一旦紅了,立刻不知天高地厚。張狂、輕浮是中國演藝界的一大惡習,一種非常幼稚小兒科的思想水準。”

說起陳道明,大家的第一印象是:好演員。

馮小剛曾說:“陳道明是一個清高到只肯在戲裡低頭的男人。”年過60,對演戲這件事,仍然保有孩子般的赤誠和認真。

當得了帝王,演得了大佬,裝得了流氓。稱他是國寶級的老戲骨,一點都不過分。

深讀 · 人物|我是陳道明,今年61歲

但戲外,我們對他幾乎一無所知。

這個人對低質量的社交如此深惡痛絕:拍完戲,別人都出去喝大酒,吹吹牛,他只有一句:“沒事別找我啊”,轉身回家。

反感沒有營養的採訪:“一生當中說的廢話已經夠多了,不能再讓觀眾聽到這些化過妝的話。”

不上真人秀,不炒作自己的私生活:臺上已經是在演了,臺下就免了吧。

別的演員靠出鏡率保證熱度,他不在乎這些。在他心裡,還有比出名更重要的事:回家,陪陪女兒,做一個好父親。

人在江湖,卻瀟灑自如,因為不在乎。陳道明更在乎的是,讀書、畫畫、練字、彈琴、打球、下棋、自己和自己對話、為女兒做衣服、為妻子裁皮包……甚至啥也不幹,就發呆。

深讀 · 人物|我是陳道明,今年61歲

在我們看來,這些都是“沒有用的事情”。陳道明淡淡地迴應道:不做無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

如今的陳道明已經61歲了。眼神依然凌厲,骨子裡的書生意氣仍然給人一種清冷、孤傲的感覺。

深讀 · 人物|我是陳道明,今年61歲

01.只在戲裡低頭

陳道明出生於書香門第,他的姥爺當年與李叔同一起赴日本留學,父親是大學教授。16歲進入天津人民藝術劇院,之後又因為女友杜憲,考進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1984年,陳道明出演電視劇《末代皇帝》中的青年溥儀一角,一舉成名。溥儀這個角色,他琢磨了4年。

人們高度肯定他的演技。他卻說,在那樣一個時代,一個爛得不能再爛的電視劇,也能讓一個人全國共曉之,自己的成名完全是,得來全沒費功夫。

深讀 · 人物|我是陳道明,今年61歲

《末代皇帝》劇照

1990年,他又把《圍城》中那個玩世不恭、怪癖難測的方鴻漸演繹得入木三分,並因此囊括多個表演獎項,奠定在演藝界的實力派地位。

《圍城》播出後,錢鍾書特意給陳道明寫了一封信,說陳道明讓他看見了一個活的方鴻漸。也正是因為《圍城》,陳道明結識了錢鍾書老先生,並三次拜訪錢老,坦言在錢老家裡,能聞得到書香,那時就感覺,自己在學問面前特別可憐,屁都不是。

從此,一個尊重學問,敬重學術,慎重節制,處處反思又極其謙虛的升級版陳道明出現了。

陳道明並不高產,30年的演藝生涯,參演的電影不超過20部,電視劇不超過35部。有時他會一歇幾年不拍戲,全憑自己高興。

拍完《圍城》後,正處於事業巔峰的陳道明,拒絕了當時所有的片約。那時的他精神狀態很不好,不想演戲,那就不演。結果,一閃就是六年。

深讀 · 人物|我是陳道明,今年61歲

《圍城》劇照

六年的時間,足以讓觀眾忘記任何一個當紅演員。但陳道明就是能拿得起放得下,不被羈絆,難被誘惑。所以那六年他過得很快樂。而當他再次迴歸大眾視野的時候,帶著更多的智慧。

陳道明被視為國寶級的演員。別說是這個級別的演員,就是普通的三流演員也不會願意被人說是戲子。

但陳道明自己總說:“演員就是我的一個職業,我就是一個戲子。”並毫不客氣地指出:“戲子太易蛻變,戲子之所以被人看不起,就因為這是一種機會主義的職業。當他什麼都不是的時候,便低眉垂眼,四處求人,一旦紅了,立刻不知天高地厚。張狂、輕浮是中國演藝界的一大惡習,一種非常幼稚小兒科的思想水準。”

深讀 · 人物|我是陳道明,今年61歲

對娛樂圈陋習的看不慣和直言不諱,讓陳道明對很多問題的看法帶著老派知識分子特有的焦慮和憤怒。

當涉毒藝人用壓力大作為吸毒藉口時,他當即發飆:“現代人誰沒壓力?難道只有你有壓力?你壓力有老百姓大嗎?吸毒就是沒教養”。

他曾在節目中,頗為嚴厲地訓斥不懂裝懂胡亂點評花鼓藝術的青年評委:“你們好大的膽子啊!世界上沒有那麼多主角,大部分人一輩子可能要甘於寂寞甘於平庸,但是並不要打擊他們的努力。”

深讀 · 人物|我是陳道明,今年61歲

因此網上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季羨林先生稱其(指陳道明)飽讀詩書,大可勝任北大的研究生導師。

2011年,在首談話劇《喜劇的憂傷》演出感受的採訪中,當採訪人說出上面那句話,並問到“如果有一天真的出現這樣一個去高校執教的機會,您會欣然接受嗎?”時,陳道明答道:

“我真的不知道季羨林老先生這句話的出處在哪裡。倘若季老先生真的這樣講,我真的是誠惶誠恐。我教書的話,只能是誤人子弟。在一個行業裡小有成就,未必能在其他行業裡有所成就。我不能因為我是一名小有成就的演員、一位公眾人物,就敢站在神聖的講臺上。過去講‘幹什麼吆喝什麼’、‘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這樣的話很多了。”

02.娶妻當如杜憲,嫁人當如陳道明

陳道明和杜憲的愛情,沒有多麼轟轟烈烈,兩人也極其低調,從不秀恩愛,卻細水長流地成了佳話。

初相見,他24,她23,戀愛3年,然後結婚生女,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樣子。

有位“粉絲”評價說:“這一對啊,幾乎是空前絕後世間少有了。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他們都很少有爭執。難怪杜憲會說,嫁人當嫁陳道明。”

深讀 · 人物|我是陳道明,今年61歲

陳道明與妻子杜憲

外人也覺得,杜憲嫁了陳道明,真是命好。畢竟陳道明是這樣一個男子,不僅英俊,還有內涵;低調,卻深情。

可是在陳道明卻說,遇見妻子才是他最大的運氣。談及妻子,他會自豪的說:

第一,她不以學識看人;

第二,她不以金錢看人;

第三,她不以地位看人;

第四,她不以外表看人。

“我無一可舉,我什麼都不是的時候,杜憲看上我,說明我太太一點都不功利。只能說是她的偉大,不是我的光榮。”

杜憲是這樣評價陳道明的:“他要是演皇帝之類,回來脾氣是大一點;演一些小人物之後,回家就會比較謙遜。”陳道明則這樣評價杜憲:“榮辱不驚。”

03.為了兩個女人,從藝人到手藝人

很難想象,一個國寶級的大明星會把自己關在家裡,沒事澆個糖人,捏個麵人,或者穿針引線縫製包包。

陳道明的家裡有一個很大的房間專門用來放置糖人、麵人、木工、裁縫所用的工具,這幾項手工活他都拿手。

這些手工活,其實是陳道明多年前為了改善和女兒緊張的關係特地自學來的。小時候的女兒喜歡糖人,他就學做糖人,喜歡麵人,他就開始捏麵人。最後做出來的糖人面人,都可以拿街上去賣了。

深讀 · 人物|我是陳道明,今年61歲

陳道明和女兒陳格

變成手藝人後,她和女兒之間還有著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13歲的時候,陳道明就把陳格送去英國留學。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小陳格終究沒抵住名牌的誘惑,虛榮心漸起。

察覺女兒的心思,陳道明在去法國時,特地到LV店裡買回一塊皮革。他仿照當時最流行的款式,親手縫製了一個包送給陳格。不明就裡的陳格拿過來,看了看,又漫不經心地把包放到一邊。

父親問她為什麼喜歡LV。小姑娘掰著手指頭如數家珍:質量好,款式新,手工定做……

陳道明一臉嚴肅,告訴她這個包就是LV的皮革,純手工打造,最新款,“你看中的不是包,而是包上的logo。”

陳格滿臉通紅,自此再沒追逐過名牌。陳道明買不起LV包嗎?不是。很多人說:女兒要富養。但這個“富”,也許根本不是指必須要多麼優厚的物質條件,而是一種情感上的不被放低,一種從小培養起的健全人格,和一種被打開的眼界。

深讀 · 人物|我是陳道明,今年61歲

對於女兒,陳道明也沒什麼藍圖。就三樣:“我希望她第一身體好,第二要快樂,第三儘量有所成,但更要知道自己是凡人,是普通人。”

當然,陳道明最樂意乾的是為妻子縫製各種皮質包包。

妻子幾年前退休了,喜歡弄點十字繡之類的,有時夫妻倆就同坐窗下,一個繡花草,一個裁皮包,窗外落葉無聲,屋內時光靜好,很有一種讓人心動的美感。

深讀 · 人物|我是陳道明,今年61歲

如果用馮小剛的話說,這些都是“奇技淫巧以悅婦孺”,遠不如一場飯局來得更有用。

可這世界上許多美妙都是由無用之物帶來的,一場猝不及防的春雨或許無用,卻給人沁人心脾之感;刺繡和手工或許無用,卻帶給我們美感和驚喜;詩詞歌賦或許無用,但它可以說中你的心聲,撫慰你的哀傷……老子在《道德經》裡也講“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對此,陳道明認為:人的生命包含肉體和精神,前者是基礎,後者是昇華。

人活著,需要給自己的心靈安一個家,讓自己保持自我、本我、真我。無用方得從容,潔淨如初的心靈及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才能成就百毒不侵的自己,心沒病,身體自然安康。

聲明:本文文字為尚流她生活整編,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