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

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

"

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人物週刊:2000年,你有“1968-1999素描油畫展”,去年續上“歸國十年油畫速寫2000-2010”,這是對自己職業畫家的生涯有所交代嗎?

陳丹青:2000年展事是清華美院辦的。去年中國油畫院老同學讓我長期使用天窗畫室,臨了希望掛一掛,大家看看。可是向誰交代?為什麼非要交代?市面上展覽太多了,我幾乎不看,也不想到給人看。

人物週刊:在畫畫這件事情上,你有沒有技藝上的、心理上的,或者二者相交織的幾個階 段?現在你對畫畫,是什麼樣的心情?

"

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人物週刊:2000年,你有“1968-1999素描油畫展”,去年續上“歸國十年油畫速寫2000-2010”,這是對自己職業畫家的生涯有所交代嗎?

陳丹青:2000年展事是清華美院辦的。去年中國油畫院老同學讓我長期使用天窗畫室,臨了希望掛一掛,大家看看。可是向誰交代?為什麼非要交代?市面上展覽太多了,我幾乎不看,也不想到給人看。

人物週刊:在畫畫這件事情上,你有沒有技藝上的、心理上的,或者二者相交織的幾個階 段?現在你對畫畫,是什麼樣的心情?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陳丹青:不管在不在畫畫,我每時每刻惦念技藝,抽筋似的:下一筆怎麼接?橫向還是傾斜?筆鋒摁下去還是輕輕掃?等等等等,一連串密集的來自潛意識的動作反應,那是藝術家 的恆常心理。

傳統藝術就是技術,別的全是扯淡。當然還得跟一句:技術再好不等於藝術。但嚴格說,藝術、技術,不過是詞語,一幅畫 永遠無法和詞語對應。藝術派或技術派爭論,都是詞語的三岔口,我不參加。

我對畫畫這件事什麼心情?剛才說了,男孩使勁抓牢一件什麼東西,無所謂心情不心情,他根本顧不上。上海夏天發大水你見過嗎,小孩子喜歡上街趟 在髒水裡暴玩,娘或姨死命喊、罵、拖拉、拽 打,孩子死命不肯挪步啊。

"

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人物週刊:2000年,你有“1968-1999素描油畫展”,去年續上“歸國十年油畫速寫2000-2010”,這是對自己職業畫家的生涯有所交代嗎?

陳丹青:2000年展事是清華美院辦的。去年中國油畫院老同學讓我長期使用天窗畫室,臨了希望掛一掛,大家看看。可是向誰交代?為什麼非要交代?市面上展覽太多了,我幾乎不看,也不想到給人看。

人物週刊:在畫畫這件事情上,你有沒有技藝上的、心理上的,或者二者相交織的幾個階 段?現在你對畫畫,是什麼樣的心情?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陳丹青:不管在不在畫畫,我每時每刻惦念技藝,抽筋似的:下一筆怎麼接?橫向還是傾斜?筆鋒摁下去還是輕輕掃?等等等等,一連串密集的來自潛意識的動作反應,那是藝術家 的恆常心理。

傳統藝術就是技術,別的全是扯淡。當然還得跟一句:技術再好不等於藝術。但嚴格說,藝術、技術,不過是詞語,一幅畫 永遠無法和詞語對應。藝術派或技術派爭論,都是詞語的三岔口,我不參加。

我對畫畫這件事什麼心情?剛才說了,男孩使勁抓牢一件什麼東西,無所謂心情不心情,他根本顧不上。上海夏天發大水你見過嗎,小孩子喜歡上街趟 在髒水裡暴玩,娘或姨死命喊、罵、拖拉、拽 打,孩子死命不肯挪步啊。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大凡,所有的職業都要面對一種因重複而生的疲勞和倦怠。對畫畫,你有疲勞感麼?它的產生是否有大環境因素?

陳丹青:當然疲勞,也會倦怠。但和單位聽報告的倦怠,整天開電梯的疲勞,完全兩回事。“大環境因素”是指什麼?人喜歡藝術,不可理喻的。

有誰逼著弗洛伊德87歲還要畫畫嗎?或者逼著他在乳房部位再畫第九十八遍?沒有,可是老傢伙非得那麼幹,你怎麼辦。

"

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人物週刊:2000年,你有“1968-1999素描油畫展”,去年續上“歸國十年油畫速寫2000-2010”,這是對自己職業畫家的生涯有所交代嗎?

陳丹青:2000年展事是清華美院辦的。去年中國油畫院老同學讓我長期使用天窗畫室,臨了希望掛一掛,大家看看。可是向誰交代?為什麼非要交代?市面上展覽太多了,我幾乎不看,也不想到給人看。

人物週刊:在畫畫這件事情上,你有沒有技藝上的、心理上的,或者二者相交織的幾個階 段?現在你對畫畫,是什麼樣的心情?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陳丹青:不管在不在畫畫,我每時每刻惦念技藝,抽筋似的:下一筆怎麼接?橫向還是傾斜?筆鋒摁下去還是輕輕掃?等等等等,一連串密集的來自潛意識的動作反應,那是藝術家 的恆常心理。

傳統藝術就是技術,別的全是扯淡。當然還得跟一句:技術再好不等於藝術。但嚴格說,藝術、技術,不過是詞語,一幅畫 永遠無法和詞語對應。藝術派或技術派爭論,都是詞語的三岔口,我不參加。

我對畫畫這件事什麼心情?剛才說了,男孩使勁抓牢一件什麼東西,無所謂心情不心情,他根本顧不上。上海夏天發大水你見過嗎,小孩子喜歡上街趟 在髒水裡暴玩,娘或姨死命喊、罵、拖拉、拽 打,孩子死命不肯挪步啊。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大凡,所有的職業都要面對一種因重複而生的疲勞和倦怠。對畫畫,你有疲勞感麼?它的產生是否有大環境因素?

陳丹青:當然疲勞,也會倦怠。但和單位聽報告的倦怠,整天開電梯的疲勞,完全兩回事。“大環境因素”是指什麼?人喜歡藝術,不可理喻的。

有誰逼著弗洛伊德87歲還要畫畫嗎?或者逼著他在乳房部位再畫第九十八遍?沒有,可是老傢伙非得那麼幹,你怎麼辦。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 秋亭晚山圖

人物週刊:吳冠中畫了一輩子,他講過:“我不願我的孩子學畫畫,畫畫太難了,創新太難 了,不創新又沒出路,太苦了。”你可曾為“創 新”這東西受折磨?

陳丹青:第一句話,我默認。我從未要孩子學畫畫。下面四句,既沒想過,也不認同:畫畫 是“很難”,但也很容易,因為快樂,因為享受。

“創新太難”,我從未試圖創新。“文革”時聽著美術圈整天價“創新創新”的,我就厭煩。那是意識形態詞語,創什麼新?還不是要你畫工農兵!“不創新就沒出路!”沒出路就沒出路。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太苦了”,趕緊找甜蜜的路數啊,畫畫原是自找的,“太苦了”?

人物週刊:一頁一頁臨摹日本珂羅版唐太宗書帖和淳化閣帖集,或者用油畫來臨摹董其昌或王時敏,是你的創新麼?

陳丹青: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等同空話。我稍微在意此前別人做過沒做過,是否這麼做。這其中,略微可能找到一點點自己的可能性。

畫畫冊,事屬偶然,因紐約大畫室那整條街給 賣了,我挪到小畫室,於是攤一地畫冊,自己畫畫。但我沒做過調查,不清楚此前哪位傢伙畫過畫冊。

"

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人物週刊:2000年,你有“1968-1999素描油畫展”,去年續上“歸國十年油畫速寫2000-2010”,這是對自己職業畫家的生涯有所交代嗎?

陳丹青:2000年展事是清華美院辦的。去年中國油畫院老同學讓我長期使用天窗畫室,臨了希望掛一掛,大家看看。可是向誰交代?為什麼非要交代?市面上展覽太多了,我幾乎不看,也不想到給人看。

人物週刊:在畫畫這件事情上,你有沒有技藝上的、心理上的,或者二者相交織的幾個階 段?現在你對畫畫,是什麼樣的心情?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陳丹青:不管在不在畫畫,我每時每刻惦念技藝,抽筋似的:下一筆怎麼接?橫向還是傾斜?筆鋒摁下去還是輕輕掃?等等等等,一連串密集的來自潛意識的動作反應,那是藝術家 的恆常心理。

傳統藝術就是技術,別的全是扯淡。當然還得跟一句:技術再好不等於藝術。但嚴格說,藝術、技術,不過是詞語,一幅畫 永遠無法和詞語對應。藝術派或技術派爭論,都是詞語的三岔口,我不參加。

我對畫畫這件事什麼心情?剛才說了,男孩使勁抓牢一件什麼東西,無所謂心情不心情,他根本顧不上。上海夏天發大水你見過嗎,小孩子喜歡上街趟 在髒水裡暴玩,娘或姨死命喊、罵、拖拉、拽 打,孩子死命不肯挪步啊。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大凡,所有的職業都要面對一種因重複而生的疲勞和倦怠。對畫畫,你有疲勞感麼?它的產生是否有大環境因素?

陳丹青:當然疲勞,也會倦怠。但和單位聽報告的倦怠,整天開電梯的疲勞,完全兩回事。“大環境因素”是指什麼?人喜歡藝術,不可理喻的。

有誰逼著弗洛伊德87歲還要畫畫嗎?或者逼著他在乳房部位再畫第九十八遍?沒有,可是老傢伙非得那麼幹,你怎麼辦。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 秋亭晚山圖

人物週刊:吳冠中畫了一輩子,他講過:“我不願我的孩子學畫畫,畫畫太難了,創新太難 了,不創新又沒出路,太苦了。”你可曾為“創 新”這東西受折磨?

陳丹青:第一句話,我默認。我從未要孩子學畫畫。下面四句,既沒想過,也不認同:畫畫 是“很難”,但也很容易,因為快樂,因為享受。

“創新太難”,我從未試圖創新。“文革”時聽著美術圈整天價“創新創新”的,我就厭煩。那是意識形態詞語,創什麼新?還不是要你畫工農兵!“不創新就沒出路!”沒出路就沒出路。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太苦了”,趕緊找甜蜜的路數啊,畫畫原是自找的,“太苦了”?

人物週刊:一頁一頁臨摹日本珂羅版唐太宗書帖和淳化閣帖集,或者用油畫來臨摹董其昌或王時敏,是你的創新麼?

陳丹青: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等同空話。我稍微在意此前別人做過沒做過,是否這麼做。這其中,略微可能找到一點點自己的可能性。

畫畫冊,事屬偶然,因紐約大畫室那整條街給 賣了,我挪到小畫室,於是攤一地畫冊,自己畫畫。但我沒做過調查,不清楚此前哪位傢伙畫過畫冊。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花鳥

回國之初,這些畫被同行和理論家反覆嘲笑,過了幾年,有年輕人開始畫各種書,又有若干觀念藝術家忽然惦記董其昌。但我也沒僱傭偵探做調查,不敢說人家是看了我的畫。

如果哪位畫家焦躁,那是他不太會畫畫

人物週刊:當你問那個女模特,對你畫室裡的哪些作品有印象時,她指指煤礦工人那批說:“你好像懂他們。”你覺得自己真的懂得他們嗎?在你看來,畫家跟現實之間,應該是怎樣的關係?

陳丹青:那位女模特說得有意思,簡直懂修辭。我不知道自己懂不懂礦工或農民,但我一 定弄不懂當官的、談生意的、玩兒金融的,還 有毫無表情的科學家,不,一點都不懂——這就是我和現實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難以和現實理順關係,而且不想理順。

"

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人物週刊:2000年,你有“1968-1999素描油畫展”,去年續上“歸國十年油畫速寫2000-2010”,這是對自己職業畫家的生涯有所交代嗎?

陳丹青:2000年展事是清華美院辦的。去年中國油畫院老同學讓我長期使用天窗畫室,臨了希望掛一掛,大家看看。可是向誰交代?為什麼非要交代?市面上展覽太多了,我幾乎不看,也不想到給人看。

人物週刊:在畫畫這件事情上,你有沒有技藝上的、心理上的,或者二者相交織的幾個階 段?現在你對畫畫,是什麼樣的心情?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陳丹青:不管在不在畫畫,我每時每刻惦念技藝,抽筋似的:下一筆怎麼接?橫向還是傾斜?筆鋒摁下去還是輕輕掃?等等等等,一連串密集的來自潛意識的動作反應,那是藝術家 的恆常心理。

傳統藝術就是技術,別的全是扯淡。當然還得跟一句:技術再好不等於藝術。但嚴格說,藝術、技術,不過是詞語,一幅畫 永遠無法和詞語對應。藝術派或技術派爭論,都是詞語的三岔口,我不參加。

我對畫畫這件事什麼心情?剛才說了,男孩使勁抓牢一件什麼東西,無所謂心情不心情,他根本顧不上。上海夏天發大水你見過嗎,小孩子喜歡上街趟 在髒水裡暴玩,娘或姨死命喊、罵、拖拉、拽 打,孩子死命不肯挪步啊。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大凡,所有的職業都要面對一種因重複而生的疲勞和倦怠。對畫畫,你有疲勞感麼?它的產生是否有大環境因素?

陳丹青:當然疲勞,也會倦怠。但和單位聽報告的倦怠,整天開電梯的疲勞,完全兩回事。“大環境因素”是指什麼?人喜歡藝術,不可理喻的。

有誰逼著弗洛伊德87歲還要畫畫嗎?或者逼著他在乳房部位再畫第九十八遍?沒有,可是老傢伙非得那麼幹,你怎麼辦。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 秋亭晚山圖

人物週刊:吳冠中畫了一輩子,他講過:“我不願我的孩子學畫畫,畫畫太難了,創新太難 了,不創新又沒出路,太苦了。”你可曾為“創 新”這東西受折磨?

陳丹青:第一句話,我默認。我從未要孩子學畫畫。下面四句,既沒想過,也不認同:畫畫 是“很難”,但也很容易,因為快樂,因為享受。

“創新太難”,我從未試圖創新。“文革”時聽著美術圈整天價“創新創新”的,我就厭煩。那是意識形態詞語,創什麼新?還不是要你畫工農兵!“不創新就沒出路!”沒出路就沒出路。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太苦了”,趕緊找甜蜜的路數啊,畫畫原是自找的,“太苦了”?

人物週刊:一頁一頁臨摹日本珂羅版唐太宗書帖和淳化閣帖集,或者用油畫來臨摹董其昌或王時敏,是你的創新麼?

陳丹青: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等同空話。我稍微在意此前別人做過沒做過,是否這麼做。這其中,略微可能找到一點點自己的可能性。

畫畫冊,事屬偶然,因紐約大畫室那整條街給 賣了,我挪到小畫室,於是攤一地畫冊,自己畫畫。但我沒做過調查,不清楚此前哪位傢伙畫過畫冊。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花鳥

回國之初,這些畫被同行和理論家反覆嘲笑,過了幾年,有年輕人開始畫各種書,又有若干觀念藝術家忽然惦記董其昌。但我也沒僱傭偵探做調查,不敢說人家是看了我的畫。

如果哪位畫家焦躁,那是他不太會畫畫

人物週刊:當你問那個女模特,對你畫室裡的哪些作品有印象時,她指指煤礦工人那批說:“你好像懂他們。”你覺得自己真的懂得他們嗎?在你看來,畫家跟現實之間,應該是怎樣的關係?

陳丹青:那位女模特說得有意思,簡直懂修辭。我不知道自己懂不懂礦工或農民,但我一 定弄不懂當官的、談生意的、玩兒金融的,還 有毫無表情的科學家,不,一點都不懂——這就是我和現實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難以和現實理順關係,而且不想理順。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你說“現狀不算美術史”,怎麼講?

陳丹青:現狀,就是幾萬幾十萬少年人排隊領取准考證,然後幾百萬家長給保安攔在外面, 瞧著孩子進考場。在國外,現狀是指許多許多 藝術家苦苦地等,抽菸抖腿,盼著買家或策展 人。

中國藝術家聰明多了,他們創造許多學院、畫院、研究院,印了許多附有各種頭銜的 名片,每一頭銜代表一份價格,這一切正在成 為中國的現代美術史——真的美術史是什麼呢, 是一聲不響的大規模淘汰。

"

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人物週刊:2000年,你有“1968-1999素描油畫展”,去年續上“歸國十年油畫速寫2000-2010”,這是對自己職業畫家的生涯有所交代嗎?

陳丹青:2000年展事是清華美院辦的。去年中國油畫院老同學讓我長期使用天窗畫室,臨了希望掛一掛,大家看看。可是向誰交代?為什麼非要交代?市面上展覽太多了,我幾乎不看,也不想到給人看。

人物週刊:在畫畫這件事情上,你有沒有技藝上的、心理上的,或者二者相交織的幾個階 段?現在你對畫畫,是什麼樣的心情?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陳丹青:不管在不在畫畫,我每時每刻惦念技藝,抽筋似的:下一筆怎麼接?橫向還是傾斜?筆鋒摁下去還是輕輕掃?等等等等,一連串密集的來自潛意識的動作反應,那是藝術家 的恆常心理。

傳統藝術就是技術,別的全是扯淡。當然還得跟一句:技術再好不等於藝術。但嚴格說,藝術、技術,不過是詞語,一幅畫 永遠無法和詞語對應。藝術派或技術派爭論,都是詞語的三岔口,我不參加。

我對畫畫這件事什麼心情?剛才說了,男孩使勁抓牢一件什麼東西,無所謂心情不心情,他根本顧不上。上海夏天發大水你見過嗎,小孩子喜歡上街趟 在髒水裡暴玩,娘或姨死命喊、罵、拖拉、拽 打,孩子死命不肯挪步啊。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大凡,所有的職業都要面對一種因重複而生的疲勞和倦怠。對畫畫,你有疲勞感麼?它的產生是否有大環境因素?

陳丹青:當然疲勞,也會倦怠。但和單位聽報告的倦怠,整天開電梯的疲勞,完全兩回事。“大環境因素”是指什麼?人喜歡藝術,不可理喻的。

有誰逼著弗洛伊德87歲還要畫畫嗎?或者逼著他在乳房部位再畫第九十八遍?沒有,可是老傢伙非得那麼幹,你怎麼辦。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 秋亭晚山圖

人物週刊:吳冠中畫了一輩子,他講過:“我不願我的孩子學畫畫,畫畫太難了,創新太難 了,不創新又沒出路,太苦了。”你可曾為“創 新”這東西受折磨?

陳丹青:第一句話,我默認。我從未要孩子學畫畫。下面四句,既沒想過,也不認同:畫畫 是“很難”,但也很容易,因為快樂,因為享受。

“創新太難”,我從未試圖創新。“文革”時聽著美術圈整天價“創新創新”的,我就厭煩。那是意識形態詞語,創什麼新?還不是要你畫工農兵!“不創新就沒出路!”沒出路就沒出路。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太苦了”,趕緊找甜蜜的路數啊,畫畫原是自找的,“太苦了”?

人物週刊:一頁一頁臨摹日本珂羅版唐太宗書帖和淳化閣帖集,或者用油畫來臨摹董其昌或王時敏,是你的創新麼?

陳丹青: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等同空話。我稍微在意此前別人做過沒做過,是否這麼做。這其中,略微可能找到一點點自己的可能性。

畫畫冊,事屬偶然,因紐約大畫室那整條街給 賣了,我挪到小畫室,於是攤一地畫冊,自己畫畫。但我沒做過調查,不清楚此前哪位傢伙畫過畫冊。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花鳥

回國之初,這些畫被同行和理論家反覆嘲笑,過了幾年,有年輕人開始畫各種書,又有若干觀念藝術家忽然惦記董其昌。但我也沒僱傭偵探做調查,不敢說人家是看了我的畫。

如果哪位畫家焦躁,那是他不太會畫畫

人物週刊:當你問那個女模特,對你畫室裡的哪些作品有印象時,她指指煤礦工人那批說:“你好像懂他們。”你覺得自己真的懂得他們嗎?在你看來,畫家跟現實之間,應該是怎樣的關係?

陳丹青:那位女模特說得有意思,簡直懂修辭。我不知道自己懂不懂礦工或農民,但我一 定弄不懂當官的、談生意的、玩兒金融的,還 有毫無表情的科學家,不,一點都不懂——這就是我和現實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難以和現實理順關係,而且不想理順。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你說“現狀不算美術史”,怎麼講?

陳丹青:現狀,就是幾萬幾十萬少年人排隊領取准考證,然後幾百萬家長給保安攔在外面, 瞧著孩子進考場。在國外,現狀是指許多許多 藝術家苦苦地等,抽菸抖腿,盼著買家或策展 人。

中國藝術家聰明多了,他們創造許多學院、畫院、研究院,印了許多附有各種頭銜的 名片,每一頭銜代表一份價格,這一切正在成 為中國的現代美術史——真的美術史是什麼呢, 是一聲不響的大規模淘汰。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中國最好的人體畫,其實是春宮”,能就東西方的人體畫展開談談麼?

陳丹青:古典中國繪畫出現裸體,只有春宮 畫。所謂“最好”,是指春宮畫不同畫手的高低 雅俗。畫交媾與畫人體,兩個概念,都沒錯。

但要回答為什麼偏偏希臘人公然崇拜一絲不掛的身體,中國人偷偷畫男女在床上籬下玩,需要很多很多知識和學問,我也巴望找人展開說說呢。

"

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人物週刊:2000年,你有“1968-1999素描油畫展”,去年續上“歸國十年油畫速寫2000-2010”,這是對自己職業畫家的生涯有所交代嗎?

陳丹青:2000年展事是清華美院辦的。去年中國油畫院老同學讓我長期使用天窗畫室,臨了希望掛一掛,大家看看。可是向誰交代?為什麼非要交代?市面上展覽太多了,我幾乎不看,也不想到給人看。

人物週刊:在畫畫這件事情上,你有沒有技藝上的、心理上的,或者二者相交織的幾個階 段?現在你對畫畫,是什麼樣的心情?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陳丹青:不管在不在畫畫,我每時每刻惦念技藝,抽筋似的:下一筆怎麼接?橫向還是傾斜?筆鋒摁下去還是輕輕掃?等等等等,一連串密集的來自潛意識的動作反應,那是藝術家 的恆常心理。

傳統藝術就是技術,別的全是扯淡。當然還得跟一句:技術再好不等於藝術。但嚴格說,藝術、技術,不過是詞語,一幅畫 永遠無法和詞語對應。藝術派或技術派爭論,都是詞語的三岔口,我不參加。

我對畫畫這件事什麼心情?剛才說了,男孩使勁抓牢一件什麼東西,無所謂心情不心情,他根本顧不上。上海夏天發大水你見過嗎,小孩子喜歡上街趟 在髒水裡暴玩,娘或姨死命喊、罵、拖拉、拽 打,孩子死命不肯挪步啊。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大凡,所有的職業都要面對一種因重複而生的疲勞和倦怠。對畫畫,你有疲勞感麼?它的產生是否有大環境因素?

陳丹青:當然疲勞,也會倦怠。但和單位聽報告的倦怠,整天開電梯的疲勞,完全兩回事。“大環境因素”是指什麼?人喜歡藝術,不可理喻的。

有誰逼著弗洛伊德87歲還要畫畫嗎?或者逼著他在乳房部位再畫第九十八遍?沒有,可是老傢伙非得那麼幹,你怎麼辦。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 秋亭晚山圖

人物週刊:吳冠中畫了一輩子,他講過:“我不願我的孩子學畫畫,畫畫太難了,創新太難 了,不創新又沒出路,太苦了。”你可曾為“創 新”這東西受折磨?

陳丹青:第一句話,我默認。我從未要孩子學畫畫。下面四句,既沒想過,也不認同:畫畫 是“很難”,但也很容易,因為快樂,因為享受。

“創新太難”,我從未試圖創新。“文革”時聽著美術圈整天價“創新創新”的,我就厭煩。那是意識形態詞語,創什麼新?還不是要你畫工農兵!“不創新就沒出路!”沒出路就沒出路。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太苦了”,趕緊找甜蜜的路數啊,畫畫原是自找的,“太苦了”?

人物週刊:一頁一頁臨摹日本珂羅版唐太宗書帖和淳化閣帖集,或者用油畫來臨摹董其昌或王時敏,是你的創新麼?

陳丹青: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等同空話。我稍微在意此前別人做過沒做過,是否這麼做。這其中,略微可能找到一點點自己的可能性。

畫畫冊,事屬偶然,因紐約大畫室那整條街給 賣了,我挪到小畫室,於是攤一地畫冊,自己畫畫。但我沒做過調查,不清楚此前哪位傢伙畫過畫冊。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花鳥

回國之初,這些畫被同行和理論家反覆嘲笑,過了幾年,有年輕人開始畫各種書,又有若干觀念藝術家忽然惦記董其昌。但我也沒僱傭偵探做調查,不敢說人家是看了我的畫。

如果哪位畫家焦躁,那是他不太會畫畫

人物週刊:當你問那個女模特,對你畫室裡的哪些作品有印象時,她指指煤礦工人那批說:“你好像懂他們。”你覺得自己真的懂得他們嗎?在你看來,畫家跟現實之間,應該是怎樣的關係?

陳丹青:那位女模特說得有意思,簡直懂修辭。我不知道自己懂不懂礦工或農民,但我一 定弄不懂當官的、談生意的、玩兒金融的,還 有毫無表情的科學家,不,一點都不懂——這就是我和現實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難以和現實理順關係,而且不想理順。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你說“現狀不算美術史”,怎麼講?

陳丹青:現狀,就是幾萬幾十萬少年人排隊領取准考證,然後幾百萬家長給保安攔在外面, 瞧著孩子進考場。在國外,現狀是指許多許多 藝術家苦苦地等,抽菸抖腿,盼著買家或策展 人。

中國藝術家聰明多了,他們創造許多學院、畫院、研究院,印了許多附有各種頭銜的 名片,每一頭銜代表一份價格,這一切正在成 為中國的現代美術史——真的美術史是什麼呢, 是一聲不響的大規模淘汰。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中國最好的人體畫,其實是春宮”,能就東西方的人體畫展開談談麼?

陳丹青:古典中國繪畫出現裸體,只有春宮 畫。所謂“最好”,是指春宮畫不同畫手的高低 雅俗。畫交媾與畫人體,兩個概念,都沒錯。

但要回答為什麼偏偏希臘人公然崇拜一絲不掛的身體,中國人偷偷畫男女在床上籬下玩,需要很多很多知識和學問,我也巴望找人展開說說呢。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如今作畫的時候,會不會想起一篇媒體約稿沒有完成,一次大學演講要做準備, 還有一場電視訪談就在眼前……會不會因此筆觸 焦躁起來?

陳丹青:不會。我原是快手、急性子,近年也 不免忙碌,但到這年歲,不會焦躁。不會。第 二,謝天謝地,一畫畫,你不可能焦躁。瞧著模特與畫布,你會激動,緊張,但不會焦躁。

"

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人物週刊:2000年,你有“1968-1999素描油畫展”,去年續上“歸國十年油畫速寫2000-2010”,這是對自己職業畫家的生涯有所交代嗎?

陳丹青:2000年展事是清華美院辦的。去年中國油畫院老同學讓我長期使用天窗畫室,臨了希望掛一掛,大家看看。可是向誰交代?為什麼非要交代?市面上展覽太多了,我幾乎不看,也不想到給人看。

人物週刊:在畫畫這件事情上,你有沒有技藝上的、心理上的,或者二者相交織的幾個階 段?現在你對畫畫,是什麼樣的心情?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陳丹青:不管在不在畫畫,我每時每刻惦念技藝,抽筋似的:下一筆怎麼接?橫向還是傾斜?筆鋒摁下去還是輕輕掃?等等等等,一連串密集的來自潛意識的動作反應,那是藝術家 的恆常心理。

傳統藝術就是技術,別的全是扯淡。當然還得跟一句:技術再好不等於藝術。但嚴格說,藝術、技術,不過是詞語,一幅畫 永遠無法和詞語對應。藝術派或技術派爭論,都是詞語的三岔口,我不參加。

我對畫畫這件事什麼心情?剛才說了,男孩使勁抓牢一件什麼東西,無所謂心情不心情,他根本顧不上。上海夏天發大水你見過嗎,小孩子喜歡上街趟 在髒水裡暴玩,娘或姨死命喊、罵、拖拉、拽 打,孩子死命不肯挪步啊。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大凡,所有的職業都要面對一種因重複而生的疲勞和倦怠。對畫畫,你有疲勞感麼?它的產生是否有大環境因素?

陳丹青:當然疲勞,也會倦怠。但和單位聽報告的倦怠,整天開電梯的疲勞,完全兩回事。“大環境因素”是指什麼?人喜歡藝術,不可理喻的。

有誰逼著弗洛伊德87歲還要畫畫嗎?或者逼著他在乳房部位再畫第九十八遍?沒有,可是老傢伙非得那麼幹,你怎麼辦。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 秋亭晚山圖

人物週刊:吳冠中畫了一輩子,他講過:“我不願我的孩子學畫畫,畫畫太難了,創新太難 了,不創新又沒出路,太苦了。”你可曾為“創 新”這東西受折磨?

陳丹青:第一句話,我默認。我從未要孩子學畫畫。下面四句,既沒想過,也不認同:畫畫 是“很難”,但也很容易,因為快樂,因為享受。

“創新太難”,我從未試圖創新。“文革”時聽著美術圈整天價“創新創新”的,我就厭煩。那是意識形態詞語,創什麼新?還不是要你畫工農兵!“不創新就沒出路!”沒出路就沒出路。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太苦了”,趕緊找甜蜜的路數啊,畫畫原是自找的,“太苦了”?

人物週刊:一頁一頁臨摹日本珂羅版唐太宗書帖和淳化閣帖集,或者用油畫來臨摹董其昌或王時敏,是你的創新麼?

陳丹青: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等同空話。我稍微在意此前別人做過沒做過,是否這麼做。這其中,略微可能找到一點點自己的可能性。

畫畫冊,事屬偶然,因紐約大畫室那整條街給 賣了,我挪到小畫室,於是攤一地畫冊,自己畫畫。但我沒做過調查,不清楚此前哪位傢伙畫過畫冊。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花鳥

回國之初,這些畫被同行和理論家反覆嘲笑,過了幾年,有年輕人開始畫各種書,又有若干觀念藝術家忽然惦記董其昌。但我也沒僱傭偵探做調查,不敢說人家是看了我的畫。

如果哪位畫家焦躁,那是他不太會畫畫

人物週刊:當你問那個女模特,對你畫室裡的哪些作品有印象時,她指指煤礦工人那批說:“你好像懂他們。”你覺得自己真的懂得他們嗎?在你看來,畫家跟現實之間,應該是怎樣的關係?

陳丹青:那位女模特說得有意思,簡直懂修辭。我不知道自己懂不懂礦工或農民,但我一 定弄不懂當官的、談生意的、玩兒金融的,還 有毫無表情的科學家,不,一點都不懂——這就是我和現實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難以和現實理順關係,而且不想理順。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你說“現狀不算美術史”,怎麼講?

陳丹青:現狀,就是幾萬幾十萬少年人排隊領取准考證,然後幾百萬家長給保安攔在外面, 瞧著孩子進考場。在國外,現狀是指許多許多 藝術家苦苦地等,抽菸抖腿,盼著買家或策展 人。

中國藝術家聰明多了,他們創造許多學院、畫院、研究院,印了許多附有各種頭銜的 名片,每一頭銜代表一份價格,這一切正在成 為中國的現代美術史——真的美術史是什麼呢, 是一聲不響的大規模淘汰。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中國最好的人體畫,其實是春宮”,能就東西方的人體畫展開談談麼?

陳丹青:古典中國繪畫出現裸體,只有春宮 畫。所謂“最好”,是指春宮畫不同畫手的高低 雅俗。畫交媾與畫人體,兩個概念,都沒錯。

但要回答為什麼偏偏希臘人公然崇拜一絲不掛的身體,中國人偷偷畫男女在床上籬下玩,需要很多很多知識和學問,我也巴望找人展開說說呢。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如今作畫的時候,會不會想起一篇媒體約稿沒有完成,一次大學演講要做準備, 還有一場電視訪談就在眼前……會不會因此筆觸 焦躁起來?

陳丹青:不會。我原是快手、急性子,近年也 不免忙碌,但到這年歲,不會焦躁。不會。第 二,謝天謝地,一畫畫,你不可能焦躁。瞧著模特與畫布,你會激動,緊張,但不會焦躁。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作品

繪畫的過程,天然地安靜而專心。如果哪位畫家焦躁,那是他不太會畫畫,才分有限,或者,他不那麼喜歡畫畫,其實不該畫畫——當然,考試百分之百逼人焦躁,逼人得病,甚至自殺。你試著想想莫扎特如何參加我們的統一考試?

有考試就沒有藝術

荒蕪的青春歲月,甫一進入藝術領域,陳丹青與好友“想畫什麼就畫什麼”,不按部就班,從興趣出發。結合自己的藝術成長經歷,對照當下的藝術招生與考試,陳丹青說:“我們很幸運我們成長時沒有考試,有考試就沒有藝術。”

藝術意味著一種自信和一種獨立性,而考試把你造成一個聽話的、按部就班的、被動的人。現在美術學院教育結構上分成了一年級、兩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一年級可以畫什麼、不可以畫什麼,到了二年級一定要畫什麼、一定不能畫什麼。

"

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人物週刊:2000年,你有“1968-1999素描油畫展”,去年續上“歸國十年油畫速寫2000-2010”,這是對自己職業畫家的生涯有所交代嗎?

陳丹青:2000年展事是清華美院辦的。去年中國油畫院老同學讓我長期使用天窗畫室,臨了希望掛一掛,大家看看。可是向誰交代?為什麼非要交代?市面上展覽太多了,我幾乎不看,也不想到給人看。

人物週刊:在畫畫這件事情上,你有沒有技藝上的、心理上的,或者二者相交織的幾個階 段?現在你對畫畫,是什麼樣的心情?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陳丹青:不管在不在畫畫,我每時每刻惦念技藝,抽筋似的:下一筆怎麼接?橫向還是傾斜?筆鋒摁下去還是輕輕掃?等等等等,一連串密集的來自潛意識的動作反應,那是藝術家 的恆常心理。

傳統藝術就是技術,別的全是扯淡。當然還得跟一句:技術再好不等於藝術。但嚴格說,藝術、技術,不過是詞語,一幅畫 永遠無法和詞語對應。藝術派或技術派爭論,都是詞語的三岔口,我不參加。

我對畫畫這件事什麼心情?剛才說了,男孩使勁抓牢一件什麼東西,無所謂心情不心情,他根本顧不上。上海夏天發大水你見過嗎,小孩子喜歡上街趟 在髒水裡暴玩,娘或姨死命喊、罵、拖拉、拽 打,孩子死命不肯挪步啊。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大凡,所有的職業都要面對一種因重複而生的疲勞和倦怠。對畫畫,你有疲勞感麼?它的產生是否有大環境因素?

陳丹青:當然疲勞,也會倦怠。但和單位聽報告的倦怠,整天開電梯的疲勞,完全兩回事。“大環境因素”是指什麼?人喜歡藝術,不可理喻的。

有誰逼著弗洛伊德87歲還要畫畫嗎?或者逼著他在乳房部位再畫第九十八遍?沒有,可是老傢伙非得那麼幹,你怎麼辦。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 秋亭晚山圖

人物週刊:吳冠中畫了一輩子,他講過:“我不願我的孩子學畫畫,畫畫太難了,創新太難 了,不創新又沒出路,太苦了。”你可曾為“創 新”這東西受折磨?

陳丹青:第一句話,我默認。我從未要孩子學畫畫。下面四句,既沒想過,也不認同:畫畫 是“很難”,但也很容易,因為快樂,因為享受。

“創新太難”,我從未試圖創新。“文革”時聽著美術圈整天價“創新創新”的,我就厭煩。那是意識形態詞語,創什麼新?還不是要你畫工農兵!“不創新就沒出路!”沒出路就沒出路。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太苦了”,趕緊找甜蜜的路數啊,畫畫原是自找的,“太苦了”?

人物週刊:一頁一頁臨摹日本珂羅版唐太宗書帖和淳化閣帖集,或者用油畫來臨摹董其昌或王時敏,是你的創新麼?

陳丹青: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等同空話。我稍微在意此前別人做過沒做過,是否這麼做。這其中,略微可能找到一點點自己的可能性。

畫畫冊,事屬偶然,因紐約大畫室那整條街給 賣了,我挪到小畫室,於是攤一地畫冊,自己畫畫。但我沒做過調查,不清楚此前哪位傢伙畫過畫冊。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花鳥

回國之初,這些畫被同行和理論家反覆嘲笑,過了幾年,有年輕人開始畫各種書,又有若干觀念藝術家忽然惦記董其昌。但我也沒僱傭偵探做調查,不敢說人家是看了我的畫。

如果哪位畫家焦躁,那是他不太會畫畫

人物週刊:當你問那個女模特,對你畫室裡的哪些作品有印象時,她指指煤礦工人那批說:“你好像懂他們。”你覺得自己真的懂得他們嗎?在你看來,畫家跟現實之間,應該是怎樣的關係?

陳丹青:那位女模特說得有意思,簡直懂修辭。我不知道自己懂不懂礦工或農民,但我一 定弄不懂當官的、談生意的、玩兒金融的,還 有毫無表情的科學家,不,一點都不懂——這就是我和現實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難以和現實理順關係,而且不想理順。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你說“現狀不算美術史”,怎麼講?

陳丹青:現狀,就是幾萬幾十萬少年人排隊領取准考證,然後幾百萬家長給保安攔在外面, 瞧著孩子進考場。在國外,現狀是指許多許多 藝術家苦苦地等,抽菸抖腿,盼著買家或策展 人。

中國藝術家聰明多了,他們創造許多學院、畫院、研究院,印了許多附有各種頭銜的 名片,每一頭銜代表一份價格,這一切正在成 為中國的現代美術史——真的美術史是什麼呢, 是一聲不響的大規模淘汰。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中國最好的人體畫,其實是春宮”,能就東西方的人體畫展開談談麼?

陳丹青:古典中國繪畫出現裸體,只有春宮 畫。所謂“最好”,是指春宮畫不同畫手的高低 雅俗。畫交媾與畫人體,兩個概念,都沒錯。

但要回答為什麼偏偏希臘人公然崇拜一絲不掛的身體,中國人偷偷畫男女在床上籬下玩,需要很多很多知識和學問,我也巴望找人展開說說呢。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如今作畫的時候,會不會想起一篇媒體約稿沒有完成,一次大學演講要做準備, 還有一場電視訪談就在眼前……會不會因此筆觸 焦躁起來?

陳丹青:不會。我原是快手、急性子,近年也 不免忙碌,但到這年歲,不會焦躁。不會。第 二,謝天謝地,一畫畫,你不可能焦躁。瞧著模特與畫布,你會激動,緊張,但不會焦躁。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作品

繪畫的過程,天然地安靜而專心。如果哪位畫家焦躁,那是他不太會畫畫,才分有限,或者,他不那麼喜歡畫畫,其實不該畫畫——當然,考試百分之百逼人焦躁,逼人得病,甚至自殺。你試著想想莫扎特如何參加我們的統一考試?

有考試就沒有藝術

荒蕪的青春歲月,甫一進入藝術領域,陳丹青與好友“想畫什麼就畫什麼”,不按部就班,從興趣出發。結合自己的藝術成長經歷,對照當下的藝術招生與考試,陳丹青說:“我們很幸運我們成長時沒有考試,有考試就沒有藝術。”

藝術意味著一種自信和一種獨立性,而考試把你造成一個聽話的、按部就班的、被動的人。現在美術學院教育結構上分成了一年級、兩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一年級可以畫什麼、不可以畫什麼,到了二年級一定要畫什麼、一定不能畫什麼。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作品

但回看我們的成長經歷——我們那時候沒有這些。我們一出來就畫自畫像,就臨摹,想畫什麼就畫什麼,當然有點不按部就班,但是人的才能有時候不要小看,尤其小孩子不要小看,他有所有的感情,所有的表達能力。

這個就看你怎麼畫,所以現在中國的藝術教育把簡單的事情弄得很複雜,可是又把很複雜的事情弄得很簡單,人的才能、人的性格、人的感情是無窮複雜的,他卻弄得很簡單,先解決這個問題、再解決那個問題,扯淡嘛,完全是扯淡。

"

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人物週刊:2000年,你有“1968-1999素描油畫展”,去年續上“歸國十年油畫速寫2000-2010”,這是對自己職業畫家的生涯有所交代嗎?

陳丹青:2000年展事是清華美院辦的。去年中國油畫院老同學讓我長期使用天窗畫室,臨了希望掛一掛,大家看看。可是向誰交代?為什麼非要交代?市面上展覽太多了,我幾乎不看,也不想到給人看。

人物週刊:在畫畫這件事情上,你有沒有技藝上的、心理上的,或者二者相交織的幾個階 段?現在你對畫畫,是什麼樣的心情?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陳丹青:不管在不在畫畫,我每時每刻惦念技藝,抽筋似的:下一筆怎麼接?橫向還是傾斜?筆鋒摁下去還是輕輕掃?等等等等,一連串密集的來自潛意識的動作反應,那是藝術家 的恆常心理。

傳統藝術就是技術,別的全是扯淡。當然還得跟一句:技術再好不等於藝術。但嚴格說,藝術、技術,不過是詞語,一幅畫 永遠無法和詞語對應。藝術派或技術派爭論,都是詞語的三岔口,我不參加。

我對畫畫這件事什麼心情?剛才說了,男孩使勁抓牢一件什麼東西,無所謂心情不心情,他根本顧不上。上海夏天發大水你見過嗎,小孩子喜歡上街趟 在髒水裡暴玩,娘或姨死命喊、罵、拖拉、拽 打,孩子死命不肯挪步啊。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大凡,所有的職業都要面對一種因重複而生的疲勞和倦怠。對畫畫,你有疲勞感麼?它的產生是否有大環境因素?

陳丹青:當然疲勞,也會倦怠。但和單位聽報告的倦怠,整天開電梯的疲勞,完全兩回事。“大環境因素”是指什麼?人喜歡藝術,不可理喻的。

有誰逼著弗洛伊德87歲還要畫畫嗎?或者逼著他在乳房部位再畫第九十八遍?沒有,可是老傢伙非得那麼幹,你怎麼辦。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 秋亭晚山圖

人物週刊:吳冠中畫了一輩子,他講過:“我不願我的孩子學畫畫,畫畫太難了,創新太難 了,不創新又沒出路,太苦了。”你可曾為“創 新”這東西受折磨?

陳丹青:第一句話,我默認。我從未要孩子學畫畫。下面四句,既沒想過,也不認同:畫畫 是“很難”,但也很容易,因為快樂,因為享受。

“創新太難”,我從未試圖創新。“文革”時聽著美術圈整天價“創新創新”的,我就厭煩。那是意識形態詞語,創什麼新?還不是要你畫工農兵!“不創新就沒出路!”沒出路就沒出路。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太苦了”,趕緊找甜蜜的路數啊,畫畫原是自找的,“太苦了”?

人物週刊:一頁一頁臨摹日本珂羅版唐太宗書帖和淳化閣帖集,或者用油畫來臨摹董其昌或王時敏,是你的創新麼?

陳丹青:創新是句廉價的謊言,等同空話。我稍微在意此前別人做過沒做過,是否這麼做。這其中,略微可能找到一點點自己的可能性。

畫畫冊,事屬偶然,因紐約大畫室那整條街給 賣了,我挪到小畫室,於是攤一地畫冊,自己畫畫。但我沒做過調查,不清楚此前哪位傢伙畫過畫冊。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花鳥

回國之初,這些畫被同行和理論家反覆嘲笑,過了幾年,有年輕人開始畫各種書,又有若干觀念藝術家忽然惦記董其昌。但我也沒僱傭偵探做調查,不敢說人家是看了我的畫。

如果哪位畫家焦躁,那是他不太會畫畫

人物週刊:當你問那個女模特,對你畫室裡的哪些作品有印象時,她指指煤礦工人那批說:“你好像懂他們。”你覺得自己真的懂得他們嗎?在你看來,畫家跟現實之間,應該是怎樣的關係?

陳丹青:那位女模特說得有意思,簡直懂修辭。我不知道自己懂不懂礦工或農民,但我一 定弄不懂當官的、談生意的、玩兒金融的,還 有毫無表情的科學家,不,一點都不懂——這就是我和現實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難以和現實理順關係,而且不想理順。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你說“現狀不算美術史”,怎麼講?

陳丹青:現狀,就是幾萬幾十萬少年人排隊領取准考證,然後幾百萬家長給保安攔在外面, 瞧著孩子進考場。在國外,現狀是指許多許多 藝術家苦苦地等,抽菸抖腿,盼著買家或策展 人。

中國藝術家聰明多了,他們創造許多學院、畫院、研究院,印了許多附有各種頭銜的 名片,每一頭銜代表一份價格,這一切正在成 為中國的現代美術史——真的美術史是什麼呢, 是一聲不響的大規模淘汰。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中國最好的人體畫,其實是春宮”,能就東西方的人體畫展開談談麼?

陳丹青:古典中國繪畫出現裸體,只有春宮 畫。所謂“最好”,是指春宮畫不同畫手的高低 雅俗。畫交媾與畫人體,兩個概念,都沒錯。

但要回答為什麼偏偏希臘人公然崇拜一絲不掛的身體,中國人偷偷畫男女在床上籬下玩,需要很多很多知識和學問,我也巴望找人展開說說呢。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山水

人物週刊:如今作畫的時候,會不會想起一篇媒體約稿沒有完成,一次大學演講要做準備, 還有一場電視訪談就在眼前……會不會因此筆觸 焦躁起來?

陳丹青:不會。我原是快手、急性子,近年也 不免忙碌,但到這年歲,不會焦躁。不會。第 二,謝天謝地,一畫畫,你不可能焦躁。瞧著模特與畫布,你會激動,緊張,但不會焦躁。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作品

繪畫的過程,天然地安靜而專心。如果哪位畫家焦躁,那是他不太會畫畫,才分有限,或者,他不那麼喜歡畫畫,其實不該畫畫——當然,考試百分之百逼人焦躁,逼人得病,甚至自殺。你試著想想莫扎特如何參加我們的統一考試?

有考試就沒有藝術

荒蕪的青春歲月,甫一進入藝術領域,陳丹青與好友“想畫什麼就畫什麼”,不按部就班,從興趣出發。結合自己的藝術成長經歷,對照當下的藝術招生與考試,陳丹青說:“我們很幸運我們成長時沒有考試,有考試就沒有藝術。”

藝術意味著一種自信和一種獨立性,而考試把你造成一個聽話的、按部就班的、被動的人。現在美術學院教育結構上分成了一年級、兩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一年級可以畫什麼、不可以畫什麼,到了二年級一定要畫什麼、一定不能畫什麼。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作品

但回看我們的成長經歷——我們那時候沒有這些。我們一出來就畫自畫像,就臨摹,想畫什麼就畫什麼,當然有點不按部就班,但是人的才能有時候不要小看,尤其小孩子不要小看,他有所有的感情,所有的表達能力。

這個就看你怎麼畫,所以現在中國的藝術教育把簡單的事情弄得很複雜,可是又把很複雜的事情弄得很簡單,人的才能、人的性格、人的感情是無窮複雜的,他卻弄得很簡單,先解決這個問題、再解決那個問題,扯淡嘛,完全是扯淡。

陳丹青 | 我從未試圖創新。畫畫不是為出路,是為喜歡!

畫家張兆羽作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