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在正式發佈這篇評測文章之前,我下意識看了看AMD的美股股價, 31.5美元。回想4年前當時的AMD股價只有1.6美元,4年時間AMD股價迎來了將近20倍的增長!似乎我的人生又錯過了一個一夜暴富的機會...... 好在對於遊戲玩家來說,新的科技和新的硬件什麼時候更新都是最正確的時間。投資者會用腳站隊,實際上也直接反應了AMD目前在市場上面對英特爾和NVIDIA兩家巨頭的形勢:4年時間裡,AMD用紮紮實實的產品力重新贏得了市場的主動。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在剛剛結束的美國E3遊戲展,AMD集中發佈了備受期待的額7nm Navi顯卡,包括RX 5700XT、RX 5700以及最後的粉絲見面會上才公佈的RX 5700XT的50週年紀念版本。這與6月初在臺北電腦展上面正式發佈的7nm第三代Ryzen共同構成了完整的7nm產品陣列,全7nm產品線佈局的AMD也再次向消費級高性能計算頂峰發起衝擊。如今,AMD正在用過硬的產品不斷逼迫英特爾和NVIDIA在“擠牙膏”、“切肉片”上做文章。

第三代銳龍(Ryzen)主要特性介紹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Ryzen 9 3900X作為旗艦處理器,採用7nm工藝12核24線程,默認主頻達到3.8GHz,超頻頻率可達4.6GHz。這是在主流消費級桌面處理器市場當中頭一次出現12核24線程產品,相對於競爭對手英特爾目前的消費級旗艦i9-9900K顯然要厚道很多。相對於Ryzen 9 3900X的頂級性能而言,Ryzen 7 3700X則主要扮演了甜點產品的角色。Ryzen 7 3700X與i9-9900K一樣擁有8核16線程,但是它的功耗僅僅為65W(9900K為95W),同時售價也更接地氣,在這一次AMD發佈的第三代Ryzen當中可謂“甜點”角色。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除了7nm工藝之外,第三代Ryzen全系採用全新的Zen2架構,並且是全球首次支持PCIe4.0標準,除了兩款集成顯卡的Ryzen 5 3400和Ryzen 3 3200之外,其他桌面Ryzen新品全系標配對PCIe4.0的支持。同時,主板廠商對於AMD也展現除了足夠的重視,配套第三代Ryzen的X570主板第一時間就做好了全套相關的技術支持,加上原有的舊主板,用戶總共可選擇的主板類型多大150+款。另外觀察處理器的規格可以發現除了頻率和核心數量多是第三代Ryzen的特點之外,一個非常顯著的提升來自於緩存的倍增,高端的3900X甚至將緩存直接加到了前所未有的70M級,這對於大規模的渲染處理、視頻轉碼等相對密集型的工作肯定是有非常直接的幫助的。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第三代Ryzen繼續採用AM4插針接口設計,除了全新上市的X570系列主板之外,全面向上兼容,用戶只需要升級之前的主板BIOS即可,用戶便可以在包括B350、X370、B450、X470等老主板上使用最新的第三代Ryzen,這對於節省成本升級的玩家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了。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在對內存的支持上,全新的第三代Ryzen相比上一代對內存的支持從DDR4-2933MHz提升到了3200MHz,最大內存容量支持上限為128GB。當然一般來說不管是廠商還是用戶都會選擇突破上線的內存頻率來配合使用。通過官方給出的測試數據看,用戶在3733MHz內存下會得到最大的性能表現,而在3600MHz產品加持下會得到最大的性價比,這非常值得普通用戶參考。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另外一個重要的特點是第三代Ryzen 7和Ryzen 9會全系標配AMD Wraith Prism散熱器,並且這一次AMD將Wraith Prism散熱器的燈光控制與雷蛇的Razer Chroma燈光系統做了整合連接,雷蛇用戶已經可以通過Razer Chroma控制面板統一控制光效。

Navi顯卡主要特性介紹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顯卡方面首發的兩款產品RX 5700XT和RX 5700均採用了全新的Navi RDNA架構和7nm工藝,性能層級分別對位NVIDIA方面的RTX 2070和RTX 2060,而就在AMD發佈全新Navi顯卡沒多久,NVIDIA就趕忙推出了兩款針對性很強的反制“蛋糕片”,分別稱之為RTX 2070 Super和RTX 2060 Super,可見AMD RX 5700XT和RX 5700兩款產品成功擺脫了過去Vega在高性能顯卡市場上面的相對弱勢,對NVIDIA產品線構成了非常實質的威脅。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Navi顯卡並不是“擠牙膏”的產物,而是徹徹底底全新的設計。全新的RDNA架構使得Navi GPU的性能相比Vega絕對性能提升14%,同時功耗下降23%,總的每瓦能效提升達到了1.5倍。GPU的封裝面積也有Vega 10的495平方毫米降低為251平方毫米,GPU面積大大縮小。同時Navi顯卡全面支持GDDR6顯存,並且是業界首次支持PCIe4.0標準,相比之前的PCIe3.0標準可以帶來2倍以上的帶寬,更高的帶寬可以為很多實際應用帶來提升效果。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RX 5700XT和RX5700詳細參數如上圖,可以看到同時上市的兩款顯卡主要參數上面的區別主要在於計算單元數量、流處理器數量以及工作頻率。功耗方面,官方公佈的RX 5700XT的熱設計功耗為225W,RX 5700的熱設計功耗為185W,二者相差的功耗應該與性能方面差異會顯現出比較對等的局面。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接口方面,RX 5700XT和RX 5700都提供的是DP 1.4×3和HDMI 2.0接口組成,沒有提供雷電3接口相對來說比較遺憾,話說回來用了雷電3接口反而可能不適合當前的市場環境和產品接口,對用戶來說沒那麼方便。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RX 5700XT和RX5700在產品的做工方面最大的差異大概就是是否有合金背板了,更高階的產品還是要用料豪華一些,這無可厚非。

第三代Ryzen和Navi顯卡大概的特性介紹到這裡,下面我們著手進行實際測試。

測試平臺介紹

這次我一共拿到了AMD的四款首發產品,分別是Ryzen 9 3900X、Ryzen 7 3700X處理器以及RX 5700XT、RX 5700顯卡。為了能夠更快速測試出4款產品的實際表現,我採用了雙測試平臺。

測試平臺1:

處理器:AMD Ryzen 9 3900X(3.8GHz-4.6GHz 12c24t)

散熱器:AMD Wraith Prism

顯卡:AMD Radeon RX 5700XT

主板:微星MEG X570 GODLIKE(BIOS版本1.015)

內存:芝奇16GB DDR4 3600MHz(8GB×2)

SSD:影馳名人堂2TB PCIe M.2 2280

電源:骨伽GX800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值得一說的是微星的這塊主板提供了多達3個M.2接口,方便高端用戶接駁存儲SSD使用。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提供了單獨的開源開關、重啟開關和超頻旋鈕,這對超頻玩家來說相當友好。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主板上配備了一個單色液晶屏幕,並與數字顯示模塊進行了整合,超頻監測功能完善並且看起來看炫酷。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這麼華麗閃亮的內存條我還是頭一回使用,從外觀上來講我覺得這款內存有一定的中性氣質,不僅適合男性高端玩家,同樣適合妹子玩家選擇。鑽石亮閃的裝飾部分還會提供RGB燈光變化,如果打造一套金色元素的機箱用它或許在適合不過了。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現在SSD產品的容量越來越大,不過價格依然是攔路虎。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我觀察到目前這款影馳名人堂2TB SSD正在京東做預售,不過售價高達4999元讓我虎軀一震。它除了性能應該稱得上頂級之外,還單獨提供了一套帶真空散熱管的散熱套件,顯得非常華麗。

測試平臺2:

處理器:AMD Ryzen 7 3700X(3.6GHz-4.4GHz 8c16t)

散熱器:AMD Wraith Prism

顯卡:AMD Radeon RX 5700

主板:華碩ROG X570 CROSSHAIR VIII HERO WiFi

內存:芝奇16GH DDR4 3600MHz(8GB×2)

SSD:影馳2TB PCIe M.2 2280

電源:骨伽GX800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跟微星的X570主板一樣,華碩ROG也在主板上提供了獨立的風扇來幫助散熱。相比微星主板,華碩ROG的M.2接口看起來好像是由一整塊蓋板覆蓋(其實是兩塊),看起來整體平整美觀度更好一些。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相比較微星的MEG X570,華碩ROG這塊主板在超頻獨立按鍵的設計上就顯得稍微差了一檔。只提供了獨立的開關鍵和一個非常簡易的Reset鍵。整體用料都不錯,但是可說的亮點相對比較少。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相比而言,華碩ROG主板接口方面集成度是比較好的,USB接口提供非常多。微星一共只有6個USB接口(算上USB-C),但是ROG X570卻提供了12個USB接口(同樣算上USB-C)。

第三代Ryzen處理器測試

我為了儘量模擬普通用戶的使用方式,所以我採用的是默認方式測試。所以我並沒有使用AMD官方提供的超頻軟件Ryzen Master推全核頻率或者是超頻。所以測得的成績只代表了產品最基礎的性能,感興趣的話,玩家可以買回來自己調整核心頻率或者是上水冷超頻。捎帶說一句,由於我手上的處理器產品缺少9700K樣品,所以圖表中關於9700K的測試數據來自於互聯網,只做對比參考。

1、 CINEBENCH R20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CINEBENCH R20一直以來是我最信任的測試軟件之一,它能夠比較精確的反映處理器性能和處理器之間的差異。2019年3月剛剛更新的CINEBENCH R20則是該測試軟件的最新版本,對新款的處理器支持較好。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由於Ryzen 9 3900X採用的是12核24線程設計,主頻高達3.8GHz-4.6GHz,所以在多核測試項目當中幾乎沒有任何懸念拔得頭籌,領先幅度非常明顯。多核成績達到了6878pts。另外Ryzen 7 3700X憑藉8核16線程和較高的頻率設定也意外擊敗了9900K的成績表現。3900X領先9900K的幅度達到了57%。3700X領先9700X的幅度達到了31%。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而在CINEBENCH R20的單核測試中,在單核成績上3900X也完全不虛,單核519pts意味著比對手i9-9900K號稱最高頻率5GHz頻率的單核成績還要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對比上一代Ryzen 2 2700X的在單核性能方面,三代Ryzen其實是有相對明顯的提升的。所以說如果說二代Ryzen是靠核心數量多取勝對手的話,那麼第三代Ryzen則完完全全從單核單線程到多核多線程的全面提升與超越。

2、 CINEBENCH R15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相對於R20,CINEBENCH R15版本問世時間比較長,準確性比R20會差一些。在這裡僅供參考吧。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雖然對新硬件支持不如R20,但是從多核的測試數據還是能夠看出性能層級關係基本上是與R20測試一致的。其中Ryzen 9 3900X多核測試分數達到3010,Ryzen 7 3700X多核測試分數達到了2052相對來說比較中規中矩一些,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成績依然超過了9900K的2028分。單核成績方面由於我沒有9700K樣品,所以參考的網上成績或許有些偏高。3900X領先9900K的幅度達到了48%之多,3700X領先9700K的幅度達到了36%。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單核方面體量老軟件對新的Ryzen支持性的問題,Ryzen顯得比較弱勢。

3、 CPU-Z測試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CPU-Z屬於老牌的工具類軟件了,最新的版本是1.89版本,在這一版本中Ryzen 9 3900X以及所有第三代Ryzen已經可以被完整識別出來。由於CPU-Z 17.01.64的數據庫當中已經有相關的9900K的測試數據,所以我可以非常方便的對比9900K的成績。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從測試成績來看,基本上延續了之前測試的成績分佈狀況,9900K雖然領先於Ryzen 7但是遠遠落後於3900X。Ryzen 9 3900X得到了8134.5分相比9900K的5903分領先幅度達到37%。3700X則得到5502.7分相比9700K的4160.5領先幅度達到32%。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在單線程方面,似乎CPU-Z對AMD產品並不是很友好,測出來的數據全面落後於英特爾產品。我進而研究了CPU-Z其他的測試發現,CPU-Z單線程測試對英特爾都是有明顯傾向的,只做參考就好。

4、7-Zip壓縮解壓縮測試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很多老款軟件對於新的第三代Ryzen的單線程支持都不夠好,唯獨新出的CINEBENCH R20測試成績比較能說明問題,所以可以很明顯看到多核成績表現很正常的第三代Ryzen在單核性能上卻很明顯處於劣勢。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7-Zip壓縮測試多線程Ryzen 9 3900X得到97854 MIPS的成績,領先9900K的幅度達到驚人的62%。Ryzen 7 3700X則領先9700K達到40%。所以如果你經常用電腦進行壓縮解壓縮操作那麼顯然使用Ryzen 9和Ryzen 7帶來的性能提升是會非常明顯的,一分性能節省一分時間。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單線程方面繼續老軟件對英特爾更友好的特性,Ryzen在單線程測試當中處於劣勢。

5、 wPrime 2.10測試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wPrime是通過質數運算來衡量CPU計算能力的軟件,由於它支持線程數量設定,所以特別適合用來測試多核多線程處理器。在這裡我採取了1024M多線程和32M單線程兩種測試方式。由於該測試的計算方式是時間(秒)所以時間越少代表性能越優。可以看到Ryzen 9 3900X用了59秒計算完了全部1024M的計算量,而9900K用了82秒,領先幅度達到39%。而Ryzen 7 3700X則取得了85秒的成績相比上一代2700X提升了16%。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單線程測試當中,3900X、3700X與9900K基本上處於完全持平的狀態,算是比較真實的體現了它們之間單線程性能的關係。這裡面凸顯出上一代2700X就顯得比較弱勢了。3700X比2700X的單線程性能提升24%。

6、 POV-Ray渲染測試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POV-Ray是一款渲染圖形工具,由於自帶Benchmark工具,所以被常用於處理器測試,由於Benchmark完全來自於真實的渲染計算,而並不是理論計算的推演,相對而言比較能客觀反映處理器整體的表現。多核測試中Ryzen 9 3900X得到了5954 PPS的高分,相比9900K的4124 PPS,領先幅度達到了44%。Ryzen 7 3700X則以4213 PPS的分數領先9700K達到18%。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單線程方面延續了不少老軟件對於Ryzen和i的判斷,總體來說比較偏重於英特爾。

7、x265HD視頻轉換測試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X265HD視頻轉換也是一個基於真實環境的軟件,它通過對視頻進行轉碼分析處理器的轉碼秒數(同時得到幀數),時間越短越好,幀數則越大越佳。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通過測試,這項測試中Ryzen 9 3900X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水平,整體面對9900K稍微弱勢一點。所以具體應用到軟件上面,還是要看軟件對於多核多線程的支持度怎麼樣。

小結:綜合以上的諸多測試來看在多核性能上面幾乎沒有任何疑義,Ryzen 9 3700X和Ryzen 7 3700X雙雙完成了對對手對標產品i9-9900K和i7-9700K的超越,很多測試項目的超越幅度超過了50%,這讓我印象深刻。同時在單核性能方面我們也看到實際上第三代Ryzen與i系列對標產品是互有勝負的,這主要還是取決於軟件對於兩家處理器的支持情況,但只從最新的2019年3月剛剛推出的CINEBENCH R20來看,第三代Ryzen在單核單線程性能上並不輸給i系列產品。

第三代Ryzen+Navi顯卡遊戲測試

本來呢,按理說顯卡測試為了公平原則,應該是對比雙方採用完全一樣的處理器,然後來更換顯卡逐個對比,得到的數據是最為嚴謹的。但是我想了想,你說我是選i9-9900K作不變的處理器還是選Ryzen 9 3900X呢?選Ryzen 9或許會被認為是偏袒AMD一方,選i9的話,按照英特爾與NVIDIA一貫的密切配合,感覺選哪一個都存在一個處理器特別優化的因素在裡面。索性,我採用了Ryzen+Navi顯卡英特爾i9+RTX顯卡這種方式,大家不如當做是AMD面對英特爾+NVIDIA的遊戲測試對抗。

1、3DMark Time Spy測試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3DMark就不用我說了,是遊戲測試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基準,基本上代表了一款顯卡的應該有基本性能表現。TimeSpy是3DMark最新版本,在沒有特別設定的情況下,它的分辨率設定為2560×1400。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從測試的情況來看,Ryzen 9 3900X+RX 5700XT這套組合在TimeSpy當中得到了9108分的高分。其中CPU得分10382,GPU得分為8915分。而Ryzen 7 3700X+RX5700這套組合在TimeSpy當中得到了8013分,其中GPU得分7830分,CPU得分為9244分。對應i9-9900K+RTX 2060和RTX 2070的測試成績可以發現,AMD的對標對位非常精準,分別以明確的優勢勝出,領先幅度分別為3%和5%。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3DMark由於集成了PCIe帶寬的相關測試功能,而Ryzen+Navi最出彩的地方就是首次支持PCIe4.0,所以在3DMark當中我還對PCIe帶寬進行了測試,結果得到了7.15GB/S與7.16GB/s兩個非常可觀的帶寬數字。不過軟件顯然並沒有很快更新這個模塊,在參數識別上面還有出入,也並沒有準確識別Ryzen+Navi的PCIe4.0版本,在軟件界面上依然顯示的是PCIe3.0。

2、《巫師3》2K中高畫質測試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在這次測試的遊戲當中,《巫師3》已經算比較老的遊戲了,時光過的真是快啊!從測試來看在相同的場景下,Ryzen 9 3900X+RX 5700XT的組合得到了114幀的成績,Ryzen 7 3700X+RX 5700則得到了106幀的成績。繼續精準領先對位的RTX 2070和RTX 2060,領先幅度分別為5%和7%。

3、《古墓麗影:暗影》2K高畫質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在《古墓麗影:暗影》測試當中也延續了巫師3當中的情況,Ryzen 9 3900X+RX 5700XT與Ryzen 7 3700X+RX 5700分別領先對位的RTX 2070和RTX 2060,領先幅度分別為7%和12%。

4、《殺手2》2K高畫質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殺手2》是一個我一直很喜歡,但是沒玩過的遊戲。這次測試可以說打開我新的遊戲觀,原來潛入類的遊戲可以這麼有趣。測試總體上也比較符合之前遊戲測試的成績情況。不過跟之前的測試不同,《殺手2》角色不同視角幀數變化也比較大。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同時,由於沒有Benchmark程序,所以我選定在相同場景,相同視角下進行瞬時截圖,兩套AMD組合分別得到96和87幀的表現,相比英特爾+NVIDIA的組合領先幅度都是9%。

5、《極限競速:地平線4》2K高畫質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極限競速》系列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遊戲,沒有之一。它不光是一個賽車遊戲,更準確的說是一個汽車愛好者的電子車庫。很貼心的是《極限競速:地平線4》為玩家提供了BenchMark程序,它是一個2、3分鐘的真實比賽,通過偵測平均幀數來判斷的程序,相對來說是相當準確的一個遊戲測試指標。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顯然對於《極限競速:地平線4》英特爾和NVIDIA沒有做好應有的優化,AMD組合的領先幅度是比較明顯的。

6、《絕地求生:大逃殺》2K高畫質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最後我們測試兩款目前最為主流的聯網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由於吃雞的畫面場景都是在隨時變的,所以我選擇相對比較固定的視角和場景進行測試,畫面基本上是在92-105幀之間來回變動,最後觀察畫面幀數變化範圍,我取了相對比較保守的95幀作為測試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兩套組合的對比幾乎是完全一樣的。英特爾分別以1幀的微小優勢取勝。

7、《APEX英雄》2K高畫質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提到第一人稱射擊聯網對戰遊戲,就不能不提目前火熱的《APEX英雄》,由於該遊戲沒有提供BenchMark測試場景,所以我選擇訓練模式相同視角進行瞬間截圖測試。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在這個遊戲的測試環節可以看到,AMD組合有一個比較小的劣勢。不管是AMD方面還是APEX英雄遊戲方,看來要加強合作,繼續優化遊戲才行。不過超過60幀都應該算是非常流暢的水平。

小結:通過以上的3DMark和主流3D大作測試可以看到在大部分情況下,AMD組合是要勝過英特爾+NVIDIA對標產品組合的。吃雞看起來水平接近,是因為我取值比較苛刻。真正意義上算是有劣勢的遊戲或許只能算《Apex英雄》了。

發熱與功耗

為了探究第三代Ryzen和Navi顯卡的散熱和功耗設計如何,我還專門進行了烤機測試。大致結果如下: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Ryzen 9 3900X+RX 5700XT這套硬件平臺的待機功耗為66W左右,典型遊戲場景(《殺手2》)全平臺功耗在325W左右。

Ryzen 7 3700X+RX 5700這套硬件平臺的待機功耗為55W左右,典型遊戲場景《殺手2》全平臺功耗在235W左右。

Navi顯卡在比較極限的FurMark烤機狀態下RX 5700XT的功耗約為177W,溫度約為80攝氏度左右,RX 5700約為125W左右,溫度約為65攝氏度左右。

日常3Dmark跑分和遊戲場景下Ryzen 9 3900X在原裝散熱器的條件下溫度在60度左右,極限的wPrime烤CPU狀態下溫度約為85度。此時我腦補了一下去年我被8700K風冷動不動100度支配的恐懼。

評測總結:用實力逼對手擠牙膏

通過這次全面而細緻的評測,我再一次體會到了AMD目前在市場當中的強勢地位。雙線作戰的AMD在處理器和顯卡上面的表現面對對手英特爾和NVIDIA絲毫不落下風,反而表現相當出色。相比較剛剛跨過14nm進入10nm的英特爾和馬甲卡不斷的NVIDIA。在製程工藝上面領先的AMD正在將產品的性能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不斷向英特爾和NVIDIA施壓,用實力逼迫對手用“擠牙膏”“切肉片”。

第三代Ryzen方面發揮高性能的同時,繼續AMD拿手的性價比神話,頂級Ryzen 9 3900X售價3999元,甜點Ryzen 7 3700X售價僅為2599元。相比之下性能相對處於劣勢的9900K目前售價4099元,9700K則為3099元,性價比還不如自家的9900K。

AMD第三代銳龍3900X/3700X與Navi顯卡評測:逼對手快擠牙膏

就在7月7日解禁上市前夕,NVIDIA緊趕慢趕推出了RTX 2060 Super和RTX 2070 Super,力圖壓制Navi,究竟實力如何這要看再往後的評測了。性能先不說,單說價格原先網友們YY的加量不加價完全不存在,RTX 2060 Super已經達到了499美元,2070 Super更是突破599美元。而就在兩款Super正式公佈時,AMD立刻宣佈調整國行版價格,在性價比上重新掌握主動權。調整後的價格RX 5700XT為3099元、RX 5700為2699元,對比價格調整之前性價比更加突出。經過一輪新產品的競爭與對抗,AMD依然掌握著市場主動權,不管是新一代Ryzen還是Navi顯卡都還是非常適合遊戲玩家選擇。對玩家來說,我們是樂於看到這種競爭激烈的場面的,畢竟競爭過後受益的最終還是玩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