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太重致用戶使用意願下降 夏天用戶使用頻次直跌超30%

產品運營 騎行 自行車 科技 市場前沿動態 市場前沿動態 2017-08-27

隨著越來越多用戶開始使用摩拜,關於摩拜車身太重、騎行太費力的吐槽也是不絕於耳。最初,摩拜經典版車型重量達27KG,相比其他平臺車型重量平均高出70%,用戶表示騎行太費力尤其是上坡,女性用戶更是叫苦不迭。摩拜之後推出Lite、風輕揚車型將車身重量分別降到18KG、20KG,但仍比行業車型平均重量高出近15%-25%。

這不免讓有些網友戲稱摩拜為“健身車”。此前有位健康專家也公開在知乎上表示,長期騎行摩拜這種笨重的“健身車”,會造成膝蓋半月板的損傷,呼籲用戶避免過長時間使用。

摩拜車身重、騎行費力也讓不少用戶的使用意願下降,在炎熱的夏天這一現象則更為明顯。知名第三方機構艾瑞6月數據顯示,摩拜的用戶月度用戶總使用次數環比下跌超31%。同時,摩拜單個用戶日均使用次數也出現較大下滑,較5月下跌了近30%。不僅如此,摩拜用戶留存率在6月也環比下降了10%。

一位上海的共享單車用戶表示,“夏天本來就很熱,摩拜騎起來又很重,騎一會就一身汗渾身黏黏糊糊的非常難受,所以會選擇更好騎的車或者打車出行。”

摩拜之所以車身較重,最初是為了防止車輛損壞,而採用的汽車化式設計,即生產製造全鋁製車身、軸傳動、五幅輪轂、實心胎的非標準化產品,比傳統自行車外形更亮麗、獨特,最初也憑此吸引了大批用戶。不過,這種設計理念讓摩拜車輛損壞率較低的同時,也因為過度式設計使得車身重量、製造成本和維修成本一直高居不下。

摩拜是共享單車行業的兩大巨頭之一,有著大規模的用戶和車輛。但隨著各共享單車平臺在城市區域車輛密度的不斷提升,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的有車可騎,基礎的A點到B點的出行需求已經被滿足,導致更多用戶開始尋求更好的、更輕便的騎行體驗,這也是摩拜用戶使用意願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前,也有第三方研究機構的共享單車用戶調研數據顯示,用戶選擇單車品牌的主要考慮因素已經開始傾向於騎行輕便。

行業資深人士認為,摩拜用戶粘性下跌除天氣熱、車重難騎外,還因為摩拜資產模式過重且自己造車,產能有限且過於依賴資本,使得自身車輛投放規模達到臨界點之後就很難再上去。摩拜不投放新車,新增用戶增長就變得遲緩,新增速度不敵原有用戶流失速度,導致整體出現了負增長。若摩拜不改變自身產品運營邏輯,用戶或將進一步流失。

“最近兩月他們在這附近放的車,騎的人很少,有的車座上都落了灰,之前騎的人還挺多的。” 一位北京朝陽區的道路停車收費管理人員,對摩拜夏天使用率下降也有同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