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進 的 路'

"
"
行 進 的 路

文|彭見明

自幼,我就不喜歡下雨天。老家一帶的泥土,是紅色黏土,一經雨水浸泡,即緊緊擁抱成塊,行人一旦踏入,拔腳出來,已不見鞋襪。我和我的鄉村夥伴們,對付雨天黏土的惟一辦法,就是不穿鞋,打赤腳,哪怕是寒冬臘月,也是見雨脫鞋。腳板雖冷,總比被掠走鞋襪好。

望著陰雨綿綿的天空,我經常問:什麼時候有一條好路走呢?那時候,彷彿只有天不下雨,才有好路走。

我十四歲這年,我們終於走上一條鋪著沙石的好路。離我家四里的鄉村公路上,雨水將路面上的沙子,洗得晶瑩剔透。從此上學,我可以在泥巴路與沙石路交匯處的水溝裡,擦洗完腳上頑劣的泥巴,為了不讓這雙髒腳汙染干淨的沙子。此時我已經習慣抑或是熱愛上了赤腳的行走,在綿綿的沙礫上行走,是非常愜意的事情。我每年有十個月的時間打赤腳,腳板早已百鍊成鐵,具備了在中學的沙子球場上迅跑如飛、一天打三場籃球的本領。

在我喜歡上這條沙石路的時候,路上開始有車跑了,車是貨車和拖拉機。那時候還沒有客班車。

"
行 進 的 路

文|彭見明

自幼,我就不喜歡下雨天。老家一帶的泥土,是紅色黏土,一經雨水浸泡,即緊緊擁抱成塊,行人一旦踏入,拔腳出來,已不見鞋襪。我和我的鄉村夥伴們,對付雨天黏土的惟一辦法,就是不穿鞋,打赤腳,哪怕是寒冬臘月,也是見雨脫鞋。腳板雖冷,總比被掠走鞋襪好。

望著陰雨綿綿的天空,我經常問:什麼時候有一條好路走呢?那時候,彷彿只有天不下雨,才有好路走。

我十四歲這年,我們終於走上一條鋪著沙石的好路。離我家四里的鄉村公路上,雨水將路面上的沙子,洗得晶瑩剔透。從此上學,我可以在泥巴路與沙石路交匯處的水溝裡,擦洗完腳上頑劣的泥巴,為了不讓這雙髒腳汙染干淨的沙子。此時我已經習慣抑或是熱愛上了赤腳的行走,在綿綿的沙礫上行走,是非常愜意的事情。我每年有十個月的時間打赤腳,腳板早已百鍊成鐵,具備了在中學的沙子球場上迅跑如飛、一天打三場籃球的本領。

在我喜歡上這條沙石路的時候,路上開始有車跑了,車是貨車和拖拉機。那時候還沒有客班車。

行 進 的 路

自從有了沙子鋪成的公路,我又開始不喜歡天晴了,天晴時泥巴路好走,沙子公路就不好走了,每逢貨車和拖拉機駛來,必揚起滾滾灰塵,路上行人,必用手或衣服,捂著鼻子,趕緊往路旁的田埂上躲。

儘管我們不喜歡因車輛駛過而揚起的嗆鼻刺眼的泥塵,但我欣賞車輪滾動的速度與力量。在我當時的心中,貨車與拖拉機駕駛員是令人羨慕的職業。遠行時要是能搭上一程貨車或拖拉機,並把身上或肩上的柴草啊穀米啊紅薯啊等東西扔進車廂,輕輕鬆鬆一路看著風景呼呼往前衝,那將是無比享受的事情。

我十五歲那年,第一次坐上拖拉機。在上學的路上,碰到一個遠房親戚。她正與停在路邊的拖拉機司機寒暄,“炫耀地”一定要她的司機朋友帶我一程,於是我擠進已有六個人的駕駛室。整個路程只有幾裡地,但我體驗了坐車的滋味,很滿足了。那時心想要是我的親戚裡有個會開拖拉機的,該有多好。

我二十歲這年,第一次享受乘坐長途客班車的滋味。這時我參加工作已有三年,我們坐著客班車去省會長沙學戲。從縣城到長沙有三百多裡地,坐車要走六七個小時,清早出發,要在途中吃一頓中飯,下午才到。走的是沙子路,氣喘吁吁爬山越嶺的客班車,被一團灰塵緊緊地裹著。下車時,人人從頭到腳一身灰。然而沒有公路和汽車的時代,我的長輩們去長沙做小買賣,單程要起早貪黑走三天兩晚,想想他們的辛勞,這六七個小時的車程算什麼?吃點灰塵算什麼?與上輩人比,我們已經很享受了。

一晃我們在這披沙裹塵的路上,走了十年。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春風,將浮沙吹盡,換上叫做水泥路的新裝。我們坐車從縣城到長沙的時間,縮短了一半,也沒有灰塵往鼻子眼睛裡鑽了。自縣城到省城有了好走的路後,緊接著的大動作,是要讓縣與縣之間,縣與鄉鎮之間,都有好路走。“鄉鄉通”“村村通”,“要致富,先修路”,對於我們這些在泥濘中跋涉過的人,這無疑是幸福的消息。在我看來,“村村通”意味著老家的孩子們可以不再走泥巴路了,我可以穿戴整齊回故鄉,下雨不用再脫鞋子。

"
行 進 的 路

文|彭見明

自幼,我就不喜歡下雨天。老家一帶的泥土,是紅色黏土,一經雨水浸泡,即緊緊擁抱成塊,行人一旦踏入,拔腳出來,已不見鞋襪。我和我的鄉村夥伴們,對付雨天黏土的惟一辦法,就是不穿鞋,打赤腳,哪怕是寒冬臘月,也是見雨脫鞋。腳板雖冷,總比被掠走鞋襪好。

望著陰雨綿綿的天空,我經常問:什麼時候有一條好路走呢?那時候,彷彿只有天不下雨,才有好路走。

我十四歲這年,我們終於走上一條鋪著沙石的好路。離我家四里的鄉村公路上,雨水將路面上的沙子,洗得晶瑩剔透。從此上學,我可以在泥巴路與沙石路交匯處的水溝裡,擦洗完腳上頑劣的泥巴,為了不讓這雙髒腳汙染干淨的沙子。此時我已經習慣抑或是熱愛上了赤腳的行走,在綿綿的沙礫上行走,是非常愜意的事情。我每年有十個月的時間打赤腳,腳板早已百鍊成鐵,具備了在中學的沙子球場上迅跑如飛、一天打三場籃球的本領。

在我喜歡上這條沙石路的時候,路上開始有車跑了,車是貨車和拖拉機。那時候還沒有客班車。

行 進 的 路

自從有了沙子鋪成的公路,我又開始不喜歡天晴了,天晴時泥巴路好走,沙子公路就不好走了,每逢貨車和拖拉機駛來,必揚起滾滾灰塵,路上行人,必用手或衣服,捂著鼻子,趕緊往路旁的田埂上躲。

儘管我們不喜歡因車輛駛過而揚起的嗆鼻刺眼的泥塵,但我欣賞車輪滾動的速度與力量。在我當時的心中,貨車與拖拉機駕駛員是令人羨慕的職業。遠行時要是能搭上一程貨車或拖拉機,並把身上或肩上的柴草啊穀米啊紅薯啊等東西扔進車廂,輕輕鬆鬆一路看著風景呼呼往前衝,那將是無比享受的事情。

我十五歲那年,第一次坐上拖拉機。在上學的路上,碰到一個遠房親戚。她正與停在路邊的拖拉機司機寒暄,“炫耀地”一定要她的司機朋友帶我一程,於是我擠進已有六個人的駕駛室。整個路程只有幾裡地,但我體驗了坐車的滋味,很滿足了。那時心想要是我的親戚裡有個會開拖拉機的,該有多好。

我二十歲這年,第一次享受乘坐長途客班車的滋味。這時我參加工作已有三年,我們坐著客班車去省會長沙學戲。從縣城到長沙有三百多裡地,坐車要走六七個小時,清早出發,要在途中吃一頓中飯,下午才到。走的是沙子路,氣喘吁吁爬山越嶺的客班車,被一團灰塵緊緊地裹著。下車時,人人從頭到腳一身灰。然而沒有公路和汽車的時代,我的長輩們去長沙做小買賣,單程要起早貪黑走三天兩晚,想想他們的辛勞,這六七個小時的車程算什麼?吃點灰塵算什麼?與上輩人比,我們已經很享受了。

一晃我們在這披沙裹塵的路上,走了十年。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春風,將浮沙吹盡,換上叫做水泥路的新裝。我們坐車從縣城到長沙的時間,縮短了一半,也沒有灰塵往鼻子眼睛裡鑽了。自縣城到省城有了好走的路後,緊接著的大動作,是要讓縣與縣之間,縣與鄉鎮之間,都有好路走。“鄉鄉通”“村村通”,“要致富,先修路”,對於我們這些在泥濘中跋涉過的人,這無疑是幸福的消息。在我看來,“村村通”意味著老家的孩子們可以不再走泥巴路了,我可以穿戴整齊回故鄉,下雨不用再脫鞋子。

行 進 的 路

又過十年,從我居住的長沙回縣城,不知不覺間,水泥路已經變成了瀝青路,而且還在不斷地往鄉間延伸。這段當年要走六七個小時的沙子國道,因水泥的改造,減少到三個小時,因瀝青的注入,又減少到兩個小時。

我退休的前幾年,突然有一天感受到一種召喚:如果你還健康,要擁有一輛車,否則晚年生活會很無聊。我曾經的嚮往,是走累了,能夠攔一輛拖拉機載一程。這種嚮往,與擁有一輛私家車的距離太遠太遠。為了表明我還沒有老,為了滿足我從小就對於速度的嚮往,為了方便我經常回故鄉,我說服了自己,在退休的這一天,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回老家。

當我開著車奔向縣城時,已經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了。那崇山峻嶺間,不毀田園,不拆民房,不動聲色就鋪就了一條康莊大道。與此同步,寬敞的鄉道也已經修到老家家門口。二十年前我的鄉親們去長沙,先要走幾裡地的泥巴路,下雨天要找條水圳洗好腳,站在路邊等客班車,在車上晃盪一個多小時,再到縣城轉乘往省城的車,幾百裡地,從早走到黑。

現在我回鄉去,大多數人家都有了小車。我的堂弟們有在外面打工的,有留在鄉下做手藝的。在家做手藝的不走路,像城裡人一樣開車上班。幹活的工裝放在車裡,下車時穿上。收工時脫下髒衣,換上乾淨的衣服。吃過晚飯,開著車呼朋喚友去縣裡或鎮上吃夜宵。出外打工的,若是有車,基本都開車回來,一是有成就感,覺得自己日子過得不錯;二是要帶回家的年貨太多,只有車能載下。

"
行 進 的 路

文|彭見明

自幼,我就不喜歡下雨天。老家一帶的泥土,是紅色黏土,一經雨水浸泡,即緊緊擁抱成塊,行人一旦踏入,拔腳出來,已不見鞋襪。我和我的鄉村夥伴們,對付雨天黏土的惟一辦法,就是不穿鞋,打赤腳,哪怕是寒冬臘月,也是見雨脫鞋。腳板雖冷,總比被掠走鞋襪好。

望著陰雨綿綿的天空,我經常問:什麼時候有一條好路走呢?那時候,彷彿只有天不下雨,才有好路走。

我十四歲這年,我們終於走上一條鋪著沙石的好路。離我家四里的鄉村公路上,雨水將路面上的沙子,洗得晶瑩剔透。從此上學,我可以在泥巴路與沙石路交匯處的水溝裡,擦洗完腳上頑劣的泥巴,為了不讓這雙髒腳汙染干淨的沙子。此時我已經習慣抑或是熱愛上了赤腳的行走,在綿綿的沙礫上行走,是非常愜意的事情。我每年有十個月的時間打赤腳,腳板早已百鍊成鐵,具備了在中學的沙子球場上迅跑如飛、一天打三場籃球的本領。

在我喜歡上這條沙石路的時候,路上開始有車跑了,車是貨車和拖拉機。那時候還沒有客班車。

行 進 的 路

自從有了沙子鋪成的公路,我又開始不喜歡天晴了,天晴時泥巴路好走,沙子公路就不好走了,每逢貨車和拖拉機駛來,必揚起滾滾灰塵,路上行人,必用手或衣服,捂著鼻子,趕緊往路旁的田埂上躲。

儘管我們不喜歡因車輛駛過而揚起的嗆鼻刺眼的泥塵,但我欣賞車輪滾動的速度與力量。在我當時的心中,貨車與拖拉機駕駛員是令人羨慕的職業。遠行時要是能搭上一程貨車或拖拉機,並把身上或肩上的柴草啊穀米啊紅薯啊等東西扔進車廂,輕輕鬆鬆一路看著風景呼呼往前衝,那將是無比享受的事情。

我十五歲那年,第一次坐上拖拉機。在上學的路上,碰到一個遠房親戚。她正與停在路邊的拖拉機司機寒暄,“炫耀地”一定要她的司機朋友帶我一程,於是我擠進已有六個人的駕駛室。整個路程只有幾裡地,但我體驗了坐車的滋味,很滿足了。那時心想要是我的親戚裡有個會開拖拉機的,該有多好。

我二十歲這年,第一次享受乘坐長途客班車的滋味。這時我參加工作已有三年,我們坐著客班車去省會長沙學戲。從縣城到長沙有三百多裡地,坐車要走六七個小時,清早出發,要在途中吃一頓中飯,下午才到。走的是沙子路,氣喘吁吁爬山越嶺的客班車,被一團灰塵緊緊地裹著。下車時,人人從頭到腳一身灰。然而沒有公路和汽車的時代,我的長輩們去長沙做小買賣,單程要起早貪黑走三天兩晚,想想他們的辛勞,這六七個小時的車程算什麼?吃點灰塵算什麼?與上輩人比,我們已經很享受了。

一晃我們在這披沙裹塵的路上,走了十年。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春風,將浮沙吹盡,換上叫做水泥路的新裝。我們坐車從縣城到長沙的時間,縮短了一半,也沒有灰塵往鼻子眼睛裡鑽了。自縣城到省城有了好走的路後,緊接著的大動作,是要讓縣與縣之間,縣與鄉鎮之間,都有好路走。“鄉鄉通”“村村通”,“要致富,先修路”,對於我們這些在泥濘中跋涉過的人,這無疑是幸福的消息。在我看來,“村村通”意味著老家的孩子們可以不再走泥巴路了,我可以穿戴整齊回故鄉,下雨不用再脫鞋子。

行 進 的 路

又過十年,從我居住的長沙回縣城,不知不覺間,水泥路已經變成了瀝青路,而且還在不斷地往鄉間延伸。這段當年要走六七個小時的沙子國道,因水泥的改造,減少到三個小時,因瀝青的注入,又減少到兩個小時。

我退休的前幾年,突然有一天感受到一種召喚:如果你還健康,要擁有一輛車,否則晚年生活會很無聊。我曾經的嚮往,是走累了,能夠攔一輛拖拉機載一程。這種嚮往,與擁有一輛私家車的距離太遠太遠。為了表明我還沒有老,為了滿足我從小就對於速度的嚮往,為了方便我經常回故鄉,我說服了自己,在退休的這一天,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回老家。

當我開著車奔向縣城時,已經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了。那崇山峻嶺間,不毀田園,不拆民房,不動聲色就鋪就了一條康莊大道。與此同步,寬敞的鄉道也已經修到老家家門口。二十年前我的鄉親們去長沙,先要走幾裡地的泥巴路,下雨天要找條水圳洗好腳,站在路邊等客班車,在車上晃盪一個多小時,再到縣城轉乘往省城的車,幾百裡地,從早走到黑。

現在我回鄉去,大多數人家都有了小車。我的堂弟們有在外面打工的,有留在鄉下做手藝的。在家做手藝的不走路,像城裡人一樣開車上班。幹活的工裝放在車裡,下車時穿上。收工時脫下髒衣,換上乾淨的衣服。吃過晚飯,開著車呼朋喚友去縣裡或鎮上吃夜宵。出外打工的,若是有車,基本都開車回來,一是有成就感,覺得自己日子過得不錯;二是要帶回家的年貨太多,只有車能載下。

行 進 的 路

我老家是個山區縣,數以百計的山壟,全都修通了水泥路,有的還修成了瀝青路,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必通車。我開著我的小車,不急不緩,分期分批在這些高低長短不一的山壟間轉悠,享受速度、拍照、寫生、深呼吸……

此生能體驗這麼好的行走,是想象力達不到的。而我知道不斷行走發展的,不只是一條條寬廣便捷的路,更是百姓們蒸蒸日上的好日子。(來源:人民日報 )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編輯私信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