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曾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之稱

“常德”,最早見於《老子》:“天下為溪,常德不離。”又見於西漢毛氏《詩經·常武》小序:“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為戒焉。”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取《詩經·常武》小序“有常德以立武事”之義在鼎州置常德軍。後升為常德府、常德路。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裁縣留府,廢武陵縣置常德府。民國初,常德府廢,復武陵縣,旋改名常德縣。“常德”之名沿襲至今。

常德位於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側,史稱“川黔咽喉,雲貴門戶”,是長江經濟帶、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的重要城市。

“武陵,漢臨沅縣地,屬武陵郡。秦屬黔中郡地。樑分武陵郡於縣置武州。陳改武州為沅陵郡。隋平陳,復為嵩州,尋又改為朗州。”《舊唐書·地理志》的這一記載,從兩個方面分別談到了常德在秦、漢之際的隸屬情況和南朝梁、陳兩代及有隋一代的歷史沿革情況。

自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秦蜀郡守張若築城拒楚以來,迄今已2280多年。兩千多年來,其城名隨著歷史的演變而不斷變化,先後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常德等名稱。

"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曾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之稱

“常德”,最早見於《老子》:“天下為溪,常德不離。”又見於西漢毛氏《詩經·常武》小序:“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為戒焉。”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取《詩經·常武》小序“有常德以立武事”之義在鼎州置常德軍。後升為常德府、常德路。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裁縣留府,廢武陵縣置常德府。民國初,常德府廢,復武陵縣,旋改名常德縣。“常德”之名沿襲至今。

常德位於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側,史稱“川黔咽喉,雲貴門戶”,是長江經濟帶、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的重要城市。

“武陵,漢臨沅縣地,屬武陵郡。秦屬黔中郡地。樑分武陵郡於縣置武州。陳改武州為沅陵郡。隋平陳,復為嵩州,尋又改為朗州。”《舊唐書·地理志》的這一記載,從兩個方面分別談到了常德在秦、漢之際的隸屬情況和南朝梁、陳兩代及有隋一代的歷史沿革情況。

自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秦蜀郡守張若築城拒楚以來,迄今已2280多年。兩千多年來,其城名隨著歷史的演變而不斷變化,先後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常德等名稱。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曾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之稱

武陵

漢高祖(劉邦)時所置郡名。治所在義陵(今湖南漵浦南)。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更黔中郡為武陵郡,轄索、孱陵、臨沅、沅陵、鐔成、無陽、遷陵、辰陽、酉陽、義陵、佷山、零陽、充等十三縣。轄境相當今湖北長陽、五峰、鶴峰、來鳳等縣,及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貴州東部及廣西三江、龍勝等地。東漢移治臨沅(今湖南常德西)。其後轄境逐漸縮小。隋開皇(楊堅)九年(589年)廢。大業及唐天寶、至德時又曾改朗州為武陵郡。境內少數民族和漢族錯居,被稱為“武陵蠻”。

“黔中”為今貴州東部、湖南西部地。貴州的苗嶺有支脈東北出,迂道川、鄂,行烏、沅二江間,入湖南西北境,蔓延於澧水之南,至常德縣(今鼎城區)西境止,通稱“武陵山脈”。其所分佈大部為古“黔中”地。因此,取“黔中”為郡名。

晉代潘京解釋“武陵”說:“止戈為‘武’,高平曰‘陵’”。就政治意義與地理形勢說明了命名的由來。隋平陳,廢郡,並臨沅、沅南、漢壽三縣,置武陵縣。因武陵山脈止於境內,故以“武陵”名縣。大抵隋以前,武陵只為郡名;隋以後,武陵遂兼作郡、縣名,歷為武陵郡、朗州、鼎州、常德府、常德路治所,治所均在今常德市。

"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曾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之稱

“常德”,最早見於《老子》:“天下為溪,常德不離。”又見於西漢毛氏《詩經·常武》小序:“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為戒焉。”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取《詩經·常武》小序“有常德以立武事”之義在鼎州置常德軍。後升為常德府、常德路。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裁縣留府,廢武陵縣置常德府。民國初,常德府廢,復武陵縣,旋改名常德縣。“常德”之名沿襲至今。

常德位於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側,史稱“川黔咽喉,雲貴門戶”,是長江經濟帶、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的重要城市。

“武陵,漢臨沅縣地,屬武陵郡。秦屬黔中郡地。樑分武陵郡於縣置武州。陳改武州為沅陵郡。隋平陳,復為嵩州,尋又改為朗州。”《舊唐書·地理志》的這一記載,從兩個方面分別談到了常德在秦、漢之際的隸屬情況和南朝梁、陳兩代及有隋一代的歷史沿革情況。

自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秦蜀郡守張若築城拒楚以來,迄今已2280多年。兩千多年來,其城名隨著歷史的演變而不斷變化,先後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常德等名稱。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曾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之稱

武陵

漢高祖(劉邦)時所置郡名。治所在義陵(今湖南漵浦南)。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更黔中郡為武陵郡,轄索、孱陵、臨沅、沅陵、鐔成、無陽、遷陵、辰陽、酉陽、義陵、佷山、零陽、充等十三縣。轄境相當今湖北長陽、五峰、鶴峰、來鳳等縣,及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貴州東部及廣西三江、龍勝等地。東漢移治臨沅(今湖南常德西)。其後轄境逐漸縮小。隋開皇(楊堅)九年(589年)廢。大業及唐天寶、至德時又曾改朗州為武陵郡。境內少數民族和漢族錯居,被稱為“武陵蠻”。

“黔中”為今貴州東部、湖南西部地。貴州的苗嶺有支脈東北出,迂道川、鄂,行烏、沅二江間,入湖南西北境,蔓延於澧水之南,至常德縣(今鼎城區)西境止,通稱“武陵山脈”。其所分佈大部為古“黔中”地。因此,取“黔中”為郡名。

晉代潘京解釋“武陵”說:“止戈為‘武’,高平曰‘陵’”。就政治意義與地理形勢說明了命名的由來。隋平陳,廢郡,並臨沅、沅南、漢壽三縣,置武陵縣。因武陵山脈止於境內,故以“武陵”名縣。大抵隋以前,武陵只為郡名;隋以後,武陵遂兼作郡、縣名,歷為武陵郡、朗州、鼎州、常德府、常德路治所,治所均在今常德市。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曾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之稱

朗州

隋文帝(楊堅)開皇時所置州名。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改嵩州置朗州,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隋煬帝(楊廣)大業初復為武陵郡。轄武陵、龍陽(今漢壽)二縣。轄境相當今武陵區、鼎城區、桃源縣、漢壽縣。唐代轄境相當今桃源以東的沅江流域,瀕洞庭湖,唐時興修永泰渠、北塔堰等水利工程,溉田甚多。五代末周行逢割據湖南,曾以此為根據地。《武陵縣誌》記:“沅水經青泥灣與馬面溪合,折東十里,經縣治南,為朗水。”每當春夏水漲,江中一道清流,上起青泥灣,下迄德山,有如匹練,清瑩澄澈。可見朗水即沅水,自青泥灣流經市治與德山的一段,它以其清朗的特徵而得名。故隋、唐時改武陵郡為朗州,後又稱武陵城為朗江,而在德山所建書院也稱“朗江書院”。

"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曾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之稱

“常德”,最早見於《老子》:“天下為溪,常德不離。”又見於西漢毛氏《詩經·常武》小序:“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為戒焉。”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取《詩經·常武》小序“有常德以立武事”之義在鼎州置常德軍。後升為常德府、常德路。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裁縣留府,廢武陵縣置常德府。民國初,常德府廢,復武陵縣,旋改名常德縣。“常德”之名沿襲至今。

常德位於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側,史稱“川黔咽喉,雲貴門戶”,是長江經濟帶、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的重要城市。

“武陵,漢臨沅縣地,屬武陵郡。秦屬黔中郡地。樑分武陵郡於縣置武州。陳改武州為沅陵郡。隋平陳,復為嵩州,尋又改為朗州。”《舊唐書·地理志》的這一記載,從兩個方面分別談到了常德在秦、漢之際的隸屬情況和南朝梁、陳兩代及有隋一代的歷史沿革情況。

自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秦蜀郡守張若築城拒楚以來,迄今已2280多年。兩千多年來,其城名隨著歷史的演變而不斷變化,先後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常德等名稱。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曾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之稱

武陵

漢高祖(劉邦)時所置郡名。治所在義陵(今湖南漵浦南)。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更黔中郡為武陵郡,轄索、孱陵、臨沅、沅陵、鐔成、無陽、遷陵、辰陽、酉陽、義陵、佷山、零陽、充等十三縣。轄境相當今湖北長陽、五峰、鶴峰、來鳳等縣,及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貴州東部及廣西三江、龍勝等地。東漢移治臨沅(今湖南常德西)。其後轄境逐漸縮小。隋開皇(楊堅)九年(589年)廢。大業及唐天寶、至德時又曾改朗州為武陵郡。境內少數民族和漢族錯居,被稱為“武陵蠻”。

“黔中”為今貴州東部、湖南西部地。貴州的苗嶺有支脈東北出,迂道川、鄂,行烏、沅二江間,入湖南西北境,蔓延於澧水之南,至常德縣(今鼎城區)西境止,通稱“武陵山脈”。其所分佈大部為古“黔中”地。因此,取“黔中”為郡名。

晉代潘京解釋“武陵”說:“止戈為‘武’,高平曰‘陵’”。就政治意義與地理形勢說明了命名的由來。隋平陳,廢郡,並臨沅、沅南、漢壽三縣,置武陵縣。因武陵山脈止於境內,故以“武陵”名縣。大抵隋以前,武陵只為郡名;隋以後,武陵遂兼作郡、縣名,歷為武陵郡、朗州、鼎州、常德府、常德路治所,治所均在今常德市。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曾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之稱

朗州

隋文帝(楊堅)開皇時所置州名。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改嵩州置朗州,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隋煬帝(楊廣)大業初復為武陵郡。轄武陵、龍陽(今漢壽)二縣。轄境相當今武陵區、鼎城區、桃源縣、漢壽縣。唐代轄境相當今桃源以東的沅江流域,瀕洞庭湖,唐時興修永泰渠、北塔堰等水利工程,溉田甚多。五代末周行逢割據湖南,曾以此為根據地。《武陵縣誌》記:“沅水經青泥灣與馬面溪合,折東十里,經縣治南,為朗水。”每當春夏水漲,江中一道清流,上起青泥灣,下迄德山,有如匹練,清瑩澄澈。可見朗水即沅水,自青泥灣流經市治與德山的一段,它以其清朗的特徵而得名。故隋、唐時改武陵郡為朗州,後又稱武陵城為朗江,而在德山所建書院也稱“朗江書院”。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曾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之稱

鼎州(鼎城)

宋真宗(趙恆)時所置州名。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朗州為鼎州。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轄武陵、桃源、龍陽(今漢壽)三縣。轄境相當今武陵區、鼎城區、漢壽縣、沅江市、桃源縣等地。

《武陵縣誌》記:“漸水(在今常德北,東南流入沅水。《漢水·地理志》武陵郡索縣:‘漸水東入沅’)亦曰鼎水,實鼎州所由名”。由此看出,是以境內有鼎水得名;而鼎水又因“有神鼎出於水中”而得名。這就是當時將朗州改為鼎州的依據,並非另有一條鼎水。現在城區的上南門,曾亦名“神鼎門”,來源在此。故武陵城亦稱“鼎城”。

"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曾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之稱

“常德”,最早見於《老子》:“天下為溪,常德不離。”又見於西漢毛氏《詩經·常武》小序:“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為戒焉。”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取《詩經·常武》小序“有常德以立武事”之義在鼎州置常德軍。後升為常德府、常德路。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裁縣留府,廢武陵縣置常德府。民國初,常德府廢,復武陵縣,旋改名常德縣。“常德”之名沿襲至今。

常德位於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側,史稱“川黔咽喉,雲貴門戶”,是長江經濟帶、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的重要城市。

“武陵,漢臨沅縣地,屬武陵郡。秦屬黔中郡地。樑分武陵郡於縣置武州。陳改武州為沅陵郡。隋平陳,復為嵩州,尋又改為朗州。”《舊唐書·地理志》的這一記載,從兩個方面分別談到了常德在秦、漢之際的隸屬情況和南朝梁、陳兩代及有隋一代的歷史沿革情況。

自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秦蜀郡守張若築城拒楚以來,迄今已2280多年。兩千多年來,其城名隨著歷史的演變而不斷變化,先後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常德等名稱。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曾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之稱

武陵

漢高祖(劉邦)時所置郡名。治所在義陵(今湖南漵浦南)。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更黔中郡為武陵郡,轄索、孱陵、臨沅、沅陵、鐔成、無陽、遷陵、辰陽、酉陽、義陵、佷山、零陽、充等十三縣。轄境相當今湖北長陽、五峰、鶴峰、來鳳等縣,及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貴州東部及廣西三江、龍勝等地。東漢移治臨沅(今湖南常德西)。其後轄境逐漸縮小。隋開皇(楊堅)九年(589年)廢。大業及唐天寶、至德時又曾改朗州為武陵郡。境內少數民族和漢族錯居,被稱為“武陵蠻”。

“黔中”為今貴州東部、湖南西部地。貴州的苗嶺有支脈東北出,迂道川、鄂,行烏、沅二江間,入湖南西北境,蔓延於澧水之南,至常德縣(今鼎城區)西境止,通稱“武陵山脈”。其所分佈大部為古“黔中”地。因此,取“黔中”為郡名。

晉代潘京解釋“武陵”說:“止戈為‘武’,高平曰‘陵’”。就政治意義與地理形勢說明了命名的由來。隋平陳,廢郡,並臨沅、沅南、漢壽三縣,置武陵縣。因武陵山脈止於境內,故以“武陵”名縣。大抵隋以前,武陵只為郡名;隋以後,武陵遂兼作郡、縣名,歷為武陵郡、朗州、鼎州、常德府、常德路治所,治所均在今常德市。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曾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之稱

朗州

隋文帝(楊堅)開皇時所置州名。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改嵩州置朗州,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隋煬帝(楊廣)大業初復為武陵郡。轄武陵、龍陽(今漢壽)二縣。轄境相當今武陵區、鼎城區、桃源縣、漢壽縣。唐代轄境相當今桃源以東的沅江流域,瀕洞庭湖,唐時興修永泰渠、北塔堰等水利工程,溉田甚多。五代末周行逢割據湖南,曾以此為根據地。《武陵縣誌》記:“沅水經青泥灣與馬面溪合,折東十里,經縣治南,為朗水。”每當春夏水漲,江中一道清流,上起青泥灣,下迄德山,有如匹練,清瑩澄澈。可見朗水即沅水,自青泥灣流經市治與德山的一段,它以其清朗的特徵而得名。故隋、唐時改武陵郡為朗州,後又稱武陵城為朗江,而在德山所建書院也稱“朗江書院”。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曾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之稱

鼎州(鼎城)

宋真宗(趙恆)時所置州名。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朗州為鼎州。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轄武陵、桃源、龍陽(今漢壽)三縣。轄境相當今武陵區、鼎城區、漢壽縣、沅江市、桃源縣等地。

《武陵縣誌》記:“漸水(在今常德北,東南流入沅水。《漢水·地理志》武陵郡索縣:‘漸水東入沅’)亦曰鼎水,實鼎州所由名”。由此看出,是以境內有鼎水得名;而鼎水又因“有神鼎出於水中”而得名。這就是當時將朗州改為鼎州的依據,並非另有一條鼎水。現在城區的上南門,曾亦名“神鼎門”,來源在此。故武陵城亦稱“鼎城”。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曾有武陵、朗州、鼎州(鼎城)之稱

常德

南宋孝宗(趙眘)時所置府名。南宋孝宗幹道元年(1165年),升鼎州為常德府。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領武陵、桃源、龍陽(今漢壽)、沅江四縣。轄境相當今武陵區、鼎城區、桃源縣、漢壽縣、沅江市等地。元代(1277年~1368年)屬武陵縣。隸於常德路。明、清時屬武陵縣,隸於常德府。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存縣。因明、清時皆以“常德”名府,故改武陵縣為常德縣。1949年7月29日常德解放,次年5月將常德縣城及近郊劃出,單設常德市,屬常德專署直轄。1953年以來,隸屬關係經過4次變更:1953年5月改為省轄市;同年6月復為常德專署領導;1959年4月劃歸常德縣領導;1961年7月復為常德專署領導。1988年6月撤銷常德地區和常德縣,建立省轄常德市,轄武陵區(原常德市)、鼎城區(原常德縣)、漢壽縣、桃源縣、安鄉縣、臨澧縣、澧縣、石門縣和津市市等九個區、縣(市)。

點我的頭像進入主頁,左上角[私信]回覆

私信回覆關鍵字“常德府志”即可免費獲取下載鏈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