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不雨亦瀟瀟

"

本文作者:不雨亦瀟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曲終南韻,千古大唐音。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盛唐,它無疑是所有文化人心中的巔峰,是終南之端的氣象。那裡恢弘壯闊,那裡百川匯聚,那裡飄蕩著胡音,婀娜著胡舞,飄香著胡食。

近日廣受好評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目前豆瓣得分8.6分,是許久未見的國產電視劇的高分之作。而這一高分評價的背後,是電視劇的精良製作與對傳統文化的細節尊重。

"

本文作者:不雨亦瀟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曲終南韻,千古大唐音。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盛唐,它無疑是所有文化人心中的巔峰,是終南之端的氣象。那裡恢弘壯闊,那裡百川匯聚,那裡飄蕩著胡音,婀娜著胡舞,飄香著胡食。

近日廣受好評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目前豆瓣得分8.6分,是許久未見的國產電視劇的高分之作。而這一高分評價的背後,是電視劇的精良製作與對傳統文化的細節尊重。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上元節前夕,表面瀰漫著歡樂祥和氣息的長安城,混入了一群動機可疑的恐怖分子“狼衛”。死囚“張小敬”與少年天才靖安司司丞“李必”要在一天十二時辰(現在的24小時)內解除危機。

《長安十二時辰》目前已播放到20集,劇中的長安城一日還未結束,劇外觀眾已經討論了數日。無疑,這部劇可以稱為這個夏季的現象級爆款網劇。

“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對於中國文化內涵的寶藏,影視工作者如何深挖都不為過。我們也可以打造自己的“東方英雄宇宙”——生長在中國文化的空氣裡,一樣擁有打動全世界觀眾的力量。

"

本文作者:不雨亦瀟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曲終南韻,千古大唐音。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盛唐,它無疑是所有文化人心中的巔峰,是終南之端的氣象。那裡恢弘壯闊,那裡百川匯聚,那裡飄蕩著胡音,婀娜著胡舞,飄香著胡食。

近日廣受好評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目前豆瓣得分8.6分,是許久未見的國產電視劇的高分之作。而這一高分評價的背後,是電視劇的精良製作與對傳統文化的細節尊重。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上元節前夕,表面瀰漫著歡樂祥和氣息的長安城,混入了一群動機可疑的恐怖分子“狼衛”。死囚“張小敬”與少年天才靖安司司丞“李必”要在一天十二時辰(現在的24小時)內解除危機。

《長安十二時辰》目前已播放到20集,劇中的長安城一日還未結束,劇外觀眾已經討論了數日。無疑,這部劇可以稱為這個夏季的現象級爆款網劇。

“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對於中國文化內涵的寶藏,影視工作者如何深挖都不為過。我們也可以打造自己的“東方英雄宇宙”——生長在中國文化的空氣裡,一樣擁有打動全世界觀眾的力量。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傳統文化:正視與精緻

唐代長安城的坊門日出時開啟,日落時關閉,城裡有宵禁,坊外主街夜晚嚴禁閒逛,唯有上元節全城解禁聯歡。這是唐朝時宵禁嚴格的制度要求,也為整個故事情節奠定了最關鍵的合理性。

整部電視劇的服裝道具、美術設計、視聽效果,都有電影般的質感。甚至每一幀都設計鏡像要求,這種精心處理細節,甚至堪稱“強迫症”一般:從演員的服裝、扮相、每一個動作、整體的色彩搭配,再到整體的長安城的佈局、裡坊的規劃、望樓的密碼設計甚至群眾演員的扮相,都堪稱細緻入微。

"

本文作者:不雨亦瀟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曲終南韻,千古大唐音。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盛唐,它無疑是所有文化人心中的巔峰,是終南之端的氣象。那裡恢弘壯闊,那裡百川匯聚,那裡飄蕩著胡音,婀娜著胡舞,飄香著胡食。

近日廣受好評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目前豆瓣得分8.6分,是許久未見的國產電視劇的高分之作。而這一高分評價的背後,是電視劇的精良製作與對傳統文化的細節尊重。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上元節前夕,表面瀰漫著歡樂祥和氣息的長安城,混入了一群動機可疑的恐怖分子“狼衛”。死囚“張小敬”與少年天才靖安司司丞“李必”要在一天十二時辰(現在的24小時)內解除危機。

《長安十二時辰》目前已播放到20集,劇中的長安城一日還未結束,劇外觀眾已經討論了數日。無疑,這部劇可以稱為這個夏季的現象級爆款網劇。

“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對於中國文化內涵的寶藏,影視工作者如何深挖都不為過。我們也可以打造自己的“東方英雄宇宙”——生長在中國文化的空氣裡,一樣擁有打動全世界觀眾的力量。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傳統文化:正視與精緻

唐代長安城的坊門日出時開啟,日落時關閉,城裡有宵禁,坊外主街夜晚嚴禁閒逛,唯有上元節全城解禁聯歡。這是唐朝時宵禁嚴格的制度要求,也為整個故事情節奠定了最關鍵的合理性。

整部電視劇的服裝道具、美術設計、視聽效果,都有電影般的質感。甚至每一幀都設計鏡像要求,這種精心處理細節,甚至堪稱“強迫症”一般:從演員的服裝、扮相、每一個動作、整體的色彩搭配,再到整體的長安城的佈局、裡坊的規劃、望樓的密碼設計甚至群眾演員的扮相,都堪稱細緻入微。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

本文作者:不雨亦瀟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曲終南韻,千古大唐音。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盛唐,它無疑是所有文化人心中的巔峰,是終南之端的氣象。那裡恢弘壯闊,那裡百川匯聚,那裡飄蕩著胡音,婀娜著胡舞,飄香著胡食。

近日廣受好評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目前豆瓣得分8.6分,是許久未見的國產電視劇的高分之作。而這一高分評價的背後,是電視劇的精良製作與對傳統文化的細節尊重。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上元節前夕,表面瀰漫著歡樂祥和氣息的長安城,混入了一群動機可疑的恐怖分子“狼衛”。死囚“張小敬”與少年天才靖安司司丞“李必”要在一天十二時辰(現在的24小時)內解除危機。

《長安十二時辰》目前已播放到20集,劇中的長安城一日還未結束,劇外觀眾已經討論了數日。無疑,這部劇可以稱為這個夏季的現象級爆款網劇。

“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對於中國文化內涵的寶藏,影視工作者如何深挖都不為過。我們也可以打造自己的“東方英雄宇宙”——生長在中國文化的空氣裡,一樣擁有打動全世界觀眾的力量。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傳統文化:正視與精緻

唐代長安城的坊門日出時開啟,日落時關閉,城裡有宵禁,坊外主街夜晚嚴禁閒逛,唯有上元節全城解禁聯歡。這是唐朝時宵禁嚴格的制度要求,也為整個故事情節奠定了最關鍵的合理性。

整部電視劇的服裝道具、美術設計、視聽效果,都有電影般的質感。甚至每一幀都設計鏡像要求,這種精心處理細節,甚至堪稱“強迫症”一般:從演員的服裝、扮相、每一個動作、整體的色彩搭配,再到整體的長安城的佈局、裡坊的規劃、望樓的密碼設計甚至群眾演員的扮相,都堪稱細緻入微。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為了讓觀眾身臨其境,劇組將長安打造成一個立體、真實的“歷史”空間,高度還原了唐代的吃喝用度、衣著打扮、風土人情、朝堂典制,極力以長安之景呈現大唐盛世的繁榮之象。

電視劇開場的長鏡頭一鏡到底,描摹出長安城中百姓的日常生活:上元節的燈籠、酒肆、胡餅,是“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市井生活。長安一百零八坊,坊坊周正,但是上元節的花車遊行,大唐歌手許鶴子一曲唱盡長安的快樂與虛幻,卻又繁華絢麗、氣象萬千。

"

本文作者:不雨亦瀟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曲終南韻,千古大唐音。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盛唐,它無疑是所有文化人心中的巔峰,是終南之端的氣象。那裡恢弘壯闊,那裡百川匯聚,那裡飄蕩著胡音,婀娜著胡舞,飄香著胡食。

近日廣受好評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目前豆瓣得分8.6分,是許久未見的國產電視劇的高分之作。而這一高分評價的背後,是電視劇的精良製作與對傳統文化的細節尊重。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上元節前夕,表面瀰漫著歡樂祥和氣息的長安城,混入了一群動機可疑的恐怖分子“狼衛”。死囚“張小敬”與少年天才靖安司司丞“李必”要在一天十二時辰(現在的24小時)內解除危機。

《長安十二時辰》目前已播放到20集,劇中的長安城一日還未結束,劇外觀眾已經討論了數日。無疑,這部劇可以稱為這個夏季的現象級爆款網劇。

“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對於中國文化內涵的寶藏,影視工作者如何深挖都不為過。我們也可以打造自己的“東方英雄宇宙”——生長在中國文化的空氣裡,一樣擁有打動全世界觀眾的力量。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傳統文化:正視與精緻

唐代長安城的坊門日出時開啟,日落時關閉,城裡有宵禁,坊外主街夜晚嚴禁閒逛,唯有上元節全城解禁聯歡。這是唐朝時宵禁嚴格的制度要求,也為整個故事情節奠定了最關鍵的合理性。

整部電視劇的服裝道具、美術設計、視聽效果,都有電影般的質感。甚至每一幀都設計鏡像要求,這種精心處理細節,甚至堪稱“強迫症”一般:從演員的服裝、扮相、每一個動作、整體的色彩搭配,再到整體的長安城的佈局、裡坊的規劃、望樓的密碼設計甚至群眾演員的扮相,都堪稱細緻入微。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為了讓觀眾身臨其境,劇組將長安打造成一個立體、真實的“歷史”空間,高度還原了唐代的吃喝用度、衣著打扮、風土人情、朝堂典制,極力以長安之景呈現大唐盛世的繁榮之象。

電視劇開場的長鏡頭一鏡到底,描摹出長安城中百姓的日常生活:上元節的燈籠、酒肆、胡餅,是“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市井生活。長安一百零八坊,坊坊周正,但是上元節的花車遊行,大唐歌手許鶴子一曲唱盡長安的快樂與虛幻,卻又繁華絢麗、氣象萬千。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誠然,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封建糟粕,但是有更多優秀與典雅,而這些精緻處,現在的很多商業片都不屑於去展現,因為耗時耗力、收益不符。所以,觀眾看到的很多古裝劇,只是流量們的強撐,沒有演技,更沒有精緻的場景效果,如此簡單而近於粗製濫造的影視劇,當然會折煞許多觀眾心中對古典中國風的期待,甚至認為中國風不過如此,就是寫辭藻堆砌、服裝的仿古而已。

近年來,《長安十二時辰》《妖貓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較為成功的作品,雖然多是改編劇,卻因為尊重原著的精心的設計與拍攝改編,展現了歷史的風貌,激發了觀眾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求知慾”。優質影視劇,不應只是一盤速食的快餐,單純滿足眼球快感,只有像一幅餘韻悠長的國畫般精心設計、細緻描摹,才能引發觀眾的思考,探索文化層面的美感。

"

本文作者:不雨亦瀟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曲終南韻,千古大唐音。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盛唐,它無疑是所有文化人心中的巔峰,是終南之端的氣象。那裡恢弘壯闊,那裡百川匯聚,那裡飄蕩著胡音,婀娜著胡舞,飄香著胡食。

近日廣受好評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目前豆瓣得分8.6分,是許久未見的國產電視劇的高分之作。而這一高分評價的背後,是電視劇的精良製作與對傳統文化的細節尊重。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上元節前夕,表面瀰漫著歡樂祥和氣息的長安城,混入了一群動機可疑的恐怖分子“狼衛”。死囚“張小敬”與少年天才靖安司司丞“李必”要在一天十二時辰(現在的24小時)內解除危機。

《長安十二時辰》目前已播放到20集,劇中的長安城一日還未結束,劇外觀眾已經討論了數日。無疑,這部劇可以稱為這個夏季的現象級爆款網劇。

“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對於中國文化內涵的寶藏,影視工作者如何深挖都不為過。我們也可以打造自己的“東方英雄宇宙”——生長在中國文化的空氣裡,一樣擁有打動全世界觀眾的力量。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傳統文化:正視與精緻

唐代長安城的坊門日出時開啟,日落時關閉,城裡有宵禁,坊外主街夜晚嚴禁閒逛,唯有上元節全城解禁聯歡。這是唐朝時宵禁嚴格的制度要求,也為整個故事情節奠定了最關鍵的合理性。

整部電視劇的服裝道具、美術設計、視聽效果,都有電影般的質感。甚至每一幀都設計鏡像要求,這種精心處理細節,甚至堪稱“強迫症”一般:從演員的服裝、扮相、每一個動作、整體的色彩搭配,再到整體的長安城的佈局、裡坊的規劃、望樓的密碼設計甚至群眾演員的扮相,都堪稱細緻入微。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為了讓觀眾身臨其境,劇組將長安打造成一個立體、真實的“歷史”空間,高度還原了唐代的吃喝用度、衣著打扮、風土人情、朝堂典制,極力以長安之景呈現大唐盛世的繁榮之象。

電視劇開場的長鏡頭一鏡到底,描摹出長安城中百姓的日常生活:上元節的燈籠、酒肆、胡餅,是“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市井生活。長安一百零八坊,坊坊周正,但是上元節的花車遊行,大唐歌手許鶴子一曲唱盡長安的快樂與虛幻,卻又繁華絢麗、氣象萬千。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誠然,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封建糟粕,但是有更多優秀與典雅,而這些精緻處,現在的很多商業片都不屑於去展現,因為耗時耗力、收益不符。所以,觀眾看到的很多古裝劇,只是流量們的強撐,沒有演技,更沒有精緻的場景效果,如此簡單而近於粗製濫造的影視劇,當然會折煞許多觀眾心中對古典中國風的期待,甚至認為中國風不過如此,就是寫辭藻堆砌、服裝的仿古而已。

近年來,《長安十二時辰》《妖貓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較為成功的作品,雖然多是改編劇,卻因為尊重原著的精心的設計與拍攝改編,展現了歷史的風貌,激發了觀眾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求知慾”。優質影視劇,不應只是一盤速食的快餐,單純滿足眼球快感,只有像一幅餘韻悠長的國畫般精心設計、細緻描摹,才能引發觀眾的思考,探索文化層面的美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

本文作者:不雨亦瀟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曲終南韻,千古大唐音。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盛唐,它無疑是所有文化人心中的巔峰,是終南之端的氣象。那裡恢弘壯闊,那裡百川匯聚,那裡飄蕩著胡音,婀娜著胡舞,飄香著胡食。

近日廣受好評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目前豆瓣得分8.6分,是許久未見的國產電視劇的高分之作。而這一高分評價的背後,是電視劇的精良製作與對傳統文化的細節尊重。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上元節前夕,表面瀰漫著歡樂祥和氣息的長安城,混入了一群動機可疑的恐怖分子“狼衛”。死囚“張小敬”與少年天才靖安司司丞“李必”要在一天十二時辰(現在的24小時)內解除危機。

《長安十二時辰》目前已播放到20集,劇中的長安城一日還未結束,劇外觀眾已經討論了數日。無疑,這部劇可以稱為這個夏季的現象級爆款網劇。

“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對於中國文化內涵的寶藏,影視工作者如何深挖都不為過。我們也可以打造自己的“東方英雄宇宙”——生長在中國文化的空氣裡,一樣擁有打動全世界觀眾的力量。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傳統文化:正視與精緻

唐代長安城的坊門日出時開啟,日落時關閉,城裡有宵禁,坊外主街夜晚嚴禁閒逛,唯有上元節全城解禁聯歡。這是唐朝時宵禁嚴格的制度要求,也為整個故事情節奠定了最關鍵的合理性。

整部電視劇的服裝道具、美術設計、視聽效果,都有電影般的質感。甚至每一幀都設計鏡像要求,這種精心處理細節,甚至堪稱“強迫症”一般:從演員的服裝、扮相、每一個動作、整體的色彩搭配,再到整體的長安城的佈局、裡坊的規劃、望樓的密碼設計甚至群眾演員的扮相,都堪稱細緻入微。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為了讓觀眾身臨其境,劇組將長安打造成一個立體、真實的“歷史”空間,高度還原了唐代的吃喝用度、衣著打扮、風土人情、朝堂典制,極力以長安之景呈現大唐盛世的繁榮之象。

電視劇開場的長鏡頭一鏡到底,描摹出長安城中百姓的日常生活:上元節的燈籠、酒肆、胡餅,是“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市井生活。長安一百零八坊,坊坊周正,但是上元節的花車遊行,大唐歌手許鶴子一曲唱盡長安的快樂與虛幻,卻又繁華絢麗、氣象萬千。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誠然,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封建糟粕,但是有更多優秀與典雅,而這些精緻處,現在的很多商業片都不屑於去展現,因為耗時耗力、收益不符。所以,觀眾看到的很多古裝劇,只是流量們的強撐,沒有演技,更沒有精緻的場景效果,如此簡單而近於粗製濫造的影視劇,當然會折煞許多觀眾心中對古典中國風的期待,甚至認為中國風不過如此,就是寫辭藻堆砌、服裝的仿古而已。

近年來,《長安十二時辰》《妖貓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較為成功的作品,雖然多是改編劇,卻因為尊重原著的精心的設計與拍攝改編,展現了歷史的風貌,激發了觀眾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求知慾”。優質影視劇,不應只是一盤速食的快餐,單純滿足眼球快感,只有像一幅餘韻悠長的國畫般精心設計、細緻描摹,才能引發觀眾的思考,探索文化層面的美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二、傳統思想:天人合一的再現

首先,便是全劇緊密的時間線:十二時辰。

“十二”這個數字,在中國古人的心中具有重要意義。十二天干、十二生肖、十二月份,以及這部劇中的十二時辰。古人將天地萬物的時序變化劃分為以十二為單位的計數制,是古人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電視劇開場的劇集說明,以日晷的刻度說明其具體的時辰,每個時辰又體現了古人農業社會對天文的觀察與對社會的思考。而《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對這一情節的體現,是貫穿全劇的。

靖安司內有專門負責報時的官員,每到一個時刻便說明其具體時刻,並會解釋與這一時刻對應的行為建議。這正是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的功能之一。《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日)至於悲谷,是謂晡時。”這種天文曆法與日常生活聯繫的解讀,正是古人“天人統一觀”的體現。隨著長安時間的天光流轉,劇中焦灼的情緒和複雜的人性逐漸展現。一天24小時,這部劇的每個時辰,都蘊含了更深厚的傳統文化基因。

"

本文作者:不雨亦瀟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曲終南韻,千古大唐音。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盛唐,它無疑是所有文化人心中的巔峰,是終南之端的氣象。那裡恢弘壯闊,那裡百川匯聚,那裡飄蕩著胡音,婀娜著胡舞,飄香著胡食。

近日廣受好評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目前豆瓣得分8.6分,是許久未見的國產電視劇的高分之作。而這一高分評價的背後,是電視劇的精良製作與對傳統文化的細節尊重。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上元節前夕,表面瀰漫著歡樂祥和氣息的長安城,混入了一群動機可疑的恐怖分子“狼衛”。死囚“張小敬”與少年天才靖安司司丞“李必”要在一天十二時辰(現在的24小時)內解除危機。

《長安十二時辰》目前已播放到20集,劇中的長安城一日還未結束,劇外觀眾已經討論了數日。無疑,這部劇可以稱為這個夏季的現象級爆款網劇。

“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對於中國文化內涵的寶藏,影視工作者如何深挖都不為過。我們也可以打造自己的“東方英雄宇宙”——生長在中國文化的空氣裡,一樣擁有打動全世界觀眾的力量。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傳統文化:正視與精緻

唐代長安城的坊門日出時開啟,日落時關閉,城裡有宵禁,坊外主街夜晚嚴禁閒逛,唯有上元節全城解禁聯歡。這是唐朝時宵禁嚴格的制度要求,也為整個故事情節奠定了最關鍵的合理性。

整部電視劇的服裝道具、美術設計、視聽效果,都有電影般的質感。甚至每一幀都設計鏡像要求,這種精心處理細節,甚至堪稱“強迫症”一般:從演員的服裝、扮相、每一個動作、整體的色彩搭配,再到整體的長安城的佈局、裡坊的規劃、望樓的密碼設計甚至群眾演員的扮相,都堪稱細緻入微。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為了讓觀眾身臨其境,劇組將長安打造成一個立體、真實的“歷史”空間,高度還原了唐代的吃喝用度、衣著打扮、風土人情、朝堂典制,極力以長安之景呈現大唐盛世的繁榮之象。

電視劇開場的長鏡頭一鏡到底,描摹出長安城中百姓的日常生活:上元節的燈籠、酒肆、胡餅,是“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市井生活。長安一百零八坊,坊坊周正,但是上元節的花車遊行,大唐歌手許鶴子一曲唱盡長安的快樂與虛幻,卻又繁華絢麗、氣象萬千。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誠然,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封建糟粕,但是有更多優秀與典雅,而這些精緻處,現在的很多商業片都不屑於去展現,因為耗時耗力、收益不符。所以,觀眾看到的很多古裝劇,只是流量們的強撐,沒有演技,更沒有精緻的場景效果,如此簡單而近於粗製濫造的影視劇,當然會折煞許多觀眾心中對古典中國風的期待,甚至認為中國風不過如此,就是寫辭藻堆砌、服裝的仿古而已。

近年來,《長安十二時辰》《妖貓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較為成功的作品,雖然多是改編劇,卻因為尊重原著的精心的設計與拍攝改編,展現了歷史的風貌,激發了觀眾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求知慾”。優質影視劇,不應只是一盤速食的快餐,單純滿足眼球快感,只有像一幅餘韻悠長的國畫般精心設計、細緻描摹,才能引發觀眾的思考,探索文化層面的美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二、傳統思想:天人合一的再現

首先,便是全劇緊密的時間線:十二時辰。

“十二”這個數字,在中國古人的心中具有重要意義。十二天干、十二生肖、十二月份,以及這部劇中的十二時辰。古人將天地萬物的時序變化劃分為以十二為單位的計數制,是古人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電視劇開場的劇集說明,以日晷的刻度說明其具體的時辰,每個時辰又體現了古人農業社會對天文的觀察與對社會的思考。而《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對這一情節的體現,是貫穿全劇的。

靖安司內有專門負責報時的官員,每到一個時刻便說明其具體時刻,並會解釋與這一時刻對應的行為建議。這正是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的功能之一。《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日)至於悲谷,是謂晡時。”這種天文曆法與日常生活聯繫的解讀,正是古人“天人統一觀”的體現。隨著長安時間的天光流轉,劇中焦灼的情緒和複雜的人性逐漸展現。一天24小時,這部劇的每個時辰,都蘊含了更深厚的傳統文化基因。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另外,便是道家與儒家思想的貫穿。

“長安,是一隻怪獸,會將人吞噬。”這是張小敬反覆提及的一句話。這句話,老子早已在兩千多年前於《道德經》中指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而唐代,正是受道教影響極深的朝代。統治者遵從“李唐”之道,這是歷史事實,而劇本的改變,也尊重這一原貌。劇中的靖安司司丞李必,是道家信徒的代表形象:簪子豎插,不同於常人的橫插,代表了以經度為指向的天地人一體的道家修為。

出世入世,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皆不改傳統儒生的家國情懷。唐朝繼承隋朝的考試製度選拔官員後,將之進一步擴展成明經和進士二科。皇帝也對詩詞愛好頗深,於是多以詩歌取士。唐憲宗讀白居易的《長恨歌》,召其為學士;唐穆宗喜元稹的歌詩,將其徵為舍人;唐文宗喜好五言詩,因此在朝中特置“詩學士”七十二員。劇中對這些傳統儒生干謁的行為多有描述,這是唐代文人入仕的重要途徑,也是劇情尊重歷史傳統的體現。

"

本文作者:不雨亦瀟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曲終南韻,千古大唐音。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盛唐,它無疑是所有文化人心中的巔峰,是終南之端的氣象。那裡恢弘壯闊,那裡百川匯聚,那裡飄蕩著胡音,婀娜著胡舞,飄香著胡食。

近日廣受好評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目前豆瓣得分8.6分,是許久未見的國產電視劇的高分之作。而這一高分評價的背後,是電視劇的精良製作與對傳統文化的細節尊重。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上元節前夕,表面瀰漫著歡樂祥和氣息的長安城,混入了一群動機可疑的恐怖分子“狼衛”。死囚“張小敬”與少年天才靖安司司丞“李必”要在一天十二時辰(現在的24小時)內解除危機。

《長安十二時辰》目前已播放到20集,劇中的長安城一日還未結束,劇外觀眾已經討論了數日。無疑,這部劇可以稱為這個夏季的現象級爆款網劇。

“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對於中國文化內涵的寶藏,影視工作者如何深挖都不為過。我們也可以打造自己的“東方英雄宇宙”——生長在中國文化的空氣裡,一樣擁有打動全世界觀眾的力量。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傳統文化:正視與精緻

唐代長安城的坊門日出時開啟,日落時關閉,城裡有宵禁,坊外主街夜晚嚴禁閒逛,唯有上元節全城解禁聯歡。這是唐朝時宵禁嚴格的制度要求,也為整個故事情節奠定了最關鍵的合理性。

整部電視劇的服裝道具、美術設計、視聽效果,都有電影般的質感。甚至每一幀都設計鏡像要求,這種精心處理細節,甚至堪稱“強迫症”一般:從演員的服裝、扮相、每一個動作、整體的色彩搭配,再到整體的長安城的佈局、裡坊的規劃、望樓的密碼設計甚至群眾演員的扮相,都堪稱細緻入微。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為了讓觀眾身臨其境,劇組將長安打造成一個立體、真實的“歷史”空間,高度還原了唐代的吃喝用度、衣著打扮、風土人情、朝堂典制,極力以長安之景呈現大唐盛世的繁榮之象。

電視劇開場的長鏡頭一鏡到底,描摹出長安城中百姓的日常生活:上元節的燈籠、酒肆、胡餅,是“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市井生活。長安一百零八坊,坊坊周正,但是上元節的花車遊行,大唐歌手許鶴子一曲唱盡長安的快樂與虛幻,卻又繁華絢麗、氣象萬千。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誠然,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封建糟粕,但是有更多優秀與典雅,而這些精緻處,現在的很多商業片都不屑於去展現,因為耗時耗力、收益不符。所以,觀眾看到的很多古裝劇,只是流量們的強撐,沒有演技,更沒有精緻的場景效果,如此簡單而近於粗製濫造的影視劇,當然會折煞許多觀眾心中對古典中國風的期待,甚至認為中國風不過如此,就是寫辭藻堆砌、服裝的仿古而已。

近年來,《長安十二時辰》《妖貓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較為成功的作品,雖然多是改編劇,卻因為尊重原著的精心的設計與拍攝改編,展現了歷史的風貌,激發了觀眾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求知慾”。優質影視劇,不應只是一盤速食的快餐,單純滿足眼球快感,只有像一幅餘韻悠長的國畫般精心設計、細緻描摹,才能引發觀眾的思考,探索文化層面的美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二、傳統思想:天人合一的再現

首先,便是全劇緊密的時間線:十二時辰。

“十二”這個數字,在中國古人的心中具有重要意義。十二天干、十二生肖、十二月份,以及這部劇中的十二時辰。古人將天地萬物的時序變化劃分為以十二為單位的計數制,是古人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電視劇開場的劇集說明,以日晷的刻度說明其具體的時辰,每個時辰又體現了古人農業社會對天文的觀察與對社會的思考。而《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對這一情節的體現,是貫穿全劇的。

靖安司內有專門負責報時的官員,每到一個時刻便說明其具體時刻,並會解釋與這一時刻對應的行為建議。這正是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的功能之一。《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日)至於悲谷,是謂晡時。”這種天文曆法與日常生活聯繫的解讀,正是古人“天人統一觀”的體現。隨著長安時間的天光流轉,劇中焦灼的情緒和複雜的人性逐漸展現。一天24小時,這部劇的每個時辰,都蘊含了更深厚的傳統文化基因。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另外,便是道家與儒家思想的貫穿。

“長安,是一隻怪獸,會將人吞噬。”這是張小敬反覆提及的一句話。這句話,老子早已在兩千多年前於《道德經》中指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而唐代,正是受道教影響極深的朝代。統治者遵從“李唐”之道,這是歷史事實,而劇本的改變,也尊重這一原貌。劇中的靖安司司丞李必,是道家信徒的代表形象:簪子豎插,不同於常人的橫插,代表了以經度為指向的天地人一體的道家修為。

出世入世,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皆不改傳統儒生的家國情懷。唐朝繼承隋朝的考試製度選拔官員後,將之進一步擴展成明經和進士二科。皇帝也對詩詞愛好頗深,於是多以詩歌取士。唐憲宗讀白居易的《長恨歌》,召其為學士;唐穆宗喜元稹的歌詩,將其徵為舍人;唐文宗喜好五言詩,因此在朝中特置“詩學士”七十二員。劇中對這些傳統儒生干謁的行為多有描述,這是唐代文人入仕的重要途徑,也是劇情尊重歷史傳統的體現。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每一個寒窗苦讀的古代文人,都有一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入仕之夢。而這個夢,在《長安十二時辰》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三、傳統再現:古典與現代

對於古典文化,一貫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部劇中的態度,正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再創作。

原作者馬伯庸直言《長安十二時辰》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海外劇《反恐24小時》和遊戲《刺客信條》:“恐怖分子”潛入長安,要借上元之夜燈樓大秀之時圖謀不軌,年輕的靖安司司丞李必不得已放出死囚張小敬,任其在林林總總的各色人物間遊走,希望其以雷霆的查案手法,拯救長安城於危難之中。

故事仍是傳統形式:救黎民於水火、扶大廈於將傾,典型的傳統公案小說式情節。但是這種傳統形式又與“包青天”“狄仁傑”設定不同。《長安十二時辰》的劇集節奏的更快、主角設定的下沉、佈景鋪陳的變化都賦予了老故事以新含義,進而呈現出令人欣喜的新價值。馬伯庸善於從歷史題材中再演繹,展現緊張的節奏感,以緊湊的節奏和環環相扣的邏輯,賦予古代敘事以現代意義。

"

本文作者:不雨亦瀟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曲終南韻,千古大唐音。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盛唐,它無疑是所有文化人心中的巔峰,是終南之端的氣象。那裡恢弘壯闊,那裡百川匯聚,那裡飄蕩著胡音,婀娜著胡舞,飄香著胡食。

近日廣受好評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目前豆瓣得分8.6分,是許久未見的國產電視劇的高分之作。而這一高分評價的背後,是電視劇的精良製作與對傳統文化的細節尊重。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上元節前夕,表面瀰漫著歡樂祥和氣息的長安城,混入了一群動機可疑的恐怖分子“狼衛”。死囚“張小敬”與少年天才靖安司司丞“李必”要在一天十二時辰(現在的24小時)內解除危機。

《長安十二時辰》目前已播放到20集,劇中的長安城一日還未結束,劇外觀眾已經討論了數日。無疑,這部劇可以稱為這個夏季的現象級爆款網劇。

“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對於中國文化內涵的寶藏,影視工作者如何深挖都不為過。我們也可以打造自己的“東方英雄宇宙”——生長在中國文化的空氣裡,一樣擁有打動全世界觀眾的力量。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傳統文化:正視與精緻

唐代長安城的坊門日出時開啟,日落時關閉,城裡有宵禁,坊外主街夜晚嚴禁閒逛,唯有上元節全城解禁聯歡。這是唐朝時宵禁嚴格的制度要求,也為整個故事情節奠定了最關鍵的合理性。

整部電視劇的服裝道具、美術設計、視聽效果,都有電影般的質感。甚至每一幀都設計鏡像要求,這種精心處理細節,甚至堪稱“強迫症”一般:從演員的服裝、扮相、每一個動作、整體的色彩搭配,再到整體的長安城的佈局、裡坊的規劃、望樓的密碼設計甚至群眾演員的扮相,都堪稱細緻入微。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為了讓觀眾身臨其境,劇組將長安打造成一個立體、真實的“歷史”空間,高度還原了唐代的吃喝用度、衣著打扮、風土人情、朝堂典制,極力以長安之景呈現大唐盛世的繁榮之象。

電視劇開場的長鏡頭一鏡到底,描摹出長安城中百姓的日常生活:上元節的燈籠、酒肆、胡餅,是“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市井生活。長安一百零八坊,坊坊周正,但是上元節的花車遊行,大唐歌手許鶴子一曲唱盡長安的快樂與虛幻,卻又繁華絢麗、氣象萬千。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誠然,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封建糟粕,但是有更多優秀與典雅,而這些精緻處,現在的很多商業片都不屑於去展現,因為耗時耗力、收益不符。所以,觀眾看到的很多古裝劇,只是流量們的強撐,沒有演技,更沒有精緻的場景效果,如此簡單而近於粗製濫造的影視劇,當然會折煞許多觀眾心中對古典中國風的期待,甚至認為中國風不過如此,就是寫辭藻堆砌、服裝的仿古而已。

近年來,《長安十二時辰》《妖貓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較為成功的作品,雖然多是改編劇,卻因為尊重原著的精心的設計與拍攝改編,展現了歷史的風貌,激發了觀眾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求知慾”。優質影視劇,不應只是一盤速食的快餐,單純滿足眼球快感,只有像一幅餘韻悠長的國畫般精心設計、細緻描摹,才能引發觀眾的思考,探索文化層面的美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二、傳統思想:天人合一的再現

首先,便是全劇緊密的時間線:十二時辰。

“十二”這個數字,在中國古人的心中具有重要意義。十二天干、十二生肖、十二月份,以及這部劇中的十二時辰。古人將天地萬物的時序變化劃分為以十二為單位的計數制,是古人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電視劇開場的劇集說明,以日晷的刻度說明其具體的時辰,每個時辰又體現了古人農業社會對天文的觀察與對社會的思考。而《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對這一情節的體現,是貫穿全劇的。

靖安司內有專門負責報時的官員,每到一個時刻便說明其具體時刻,並會解釋與這一時刻對應的行為建議。這正是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的功能之一。《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日)至於悲谷,是謂晡時。”這種天文曆法與日常生活聯繫的解讀,正是古人“天人統一觀”的體現。隨著長安時間的天光流轉,劇中焦灼的情緒和複雜的人性逐漸展現。一天24小時,這部劇的每個時辰,都蘊含了更深厚的傳統文化基因。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另外,便是道家與儒家思想的貫穿。

“長安,是一隻怪獸,會將人吞噬。”這是張小敬反覆提及的一句話。這句話,老子早已在兩千多年前於《道德經》中指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而唐代,正是受道教影響極深的朝代。統治者遵從“李唐”之道,這是歷史事實,而劇本的改變,也尊重這一原貌。劇中的靖安司司丞李必,是道家信徒的代表形象:簪子豎插,不同於常人的橫插,代表了以經度為指向的天地人一體的道家修為。

出世入世,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皆不改傳統儒生的家國情懷。唐朝繼承隋朝的考試製度選拔官員後,將之進一步擴展成明經和進士二科。皇帝也對詩詞愛好頗深,於是多以詩歌取士。唐憲宗讀白居易的《長恨歌》,召其為學士;唐穆宗喜元稹的歌詩,將其徵為舍人;唐文宗喜好五言詩,因此在朝中特置“詩學士”七十二員。劇中對這些傳統儒生干謁的行為多有描述,這是唐代文人入仕的重要途徑,也是劇情尊重歷史傳統的體現。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每一個寒窗苦讀的古代文人,都有一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入仕之夢。而這個夢,在《長安十二時辰》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三、傳統再現:古典與現代

對於古典文化,一貫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部劇中的態度,正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再創作。

原作者馬伯庸直言《長安十二時辰》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海外劇《反恐24小時》和遊戲《刺客信條》:“恐怖分子”潛入長安,要借上元之夜燈樓大秀之時圖謀不軌,年輕的靖安司司丞李必不得已放出死囚張小敬,任其在林林總總的各色人物間遊走,希望其以雷霆的查案手法,拯救長安城於危難之中。

故事仍是傳統形式:救黎民於水火、扶大廈於將傾,典型的傳統公案小說式情節。但是這種傳統形式又與“包青天”“狄仁傑”設定不同。《長安十二時辰》的劇集節奏的更快、主角設定的下沉、佈景鋪陳的變化都賦予了老故事以新含義,進而呈現出令人欣喜的新價值。馬伯庸善於從歷史題材中再演繹,展現緊張的節奏感,以緊湊的節奏和環環相扣的邏輯,賦予古代敘事以現代意義。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在以往版本的懸疑、探案故事中,無論是狄仁傑的“長安”還是包青天的“東京汴梁”,這些城市只作為故事的舞臺背景,而都城具體的空間特點、歷史特質都未曾參與到敘事走向中去,發生在都城的罪案與發生在其他地點的故事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但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對長安城事無鉅細的介紹與鋪陳躍居了舞臺中央,這些奇觀化的“冗餘”元素提升、拓展了傳統的探案題材,使其更具有現代屬性,呈現出多元的想象與闡釋空間。

可以說,《長安十二時辰》以較高的製作水準成功開拓了古代懸疑、探案劇的新類型,劇集在多線並行的推演過程中,重塑敘事節奏、重組敘事要素。

這些處理使得傳統的懸疑、探案故事變得明快、燒腦,而且極大地豐沛了傳統的敘事空間。

"

本文作者:不雨亦瀟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曲終南韻,千古大唐音。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盛唐,它無疑是所有文化人心中的巔峰,是終南之端的氣象。那裡恢弘壯闊,那裡百川匯聚,那裡飄蕩著胡音,婀娜著胡舞,飄香著胡食。

近日廣受好評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目前豆瓣得分8.6分,是許久未見的國產電視劇的高分之作。而這一高分評價的背後,是電視劇的精良製作與對傳統文化的細節尊重。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上元節前夕,表面瀰漫著歡樂祥和氣息的長安城,混入了一群動機可疑的恐怖分子“狼衛”。死囚“張小敬”與少年天才靖安司司丞“李必”要在一天十二時辰(現在的24小時)內解除危機。

《長安十二時辰》目前已播放到20集,劇中的長安城一日還未結束,劇外觀眾已經討論了數日。無疑,這部劇可以稱為這個夏季的現象級爆款網劇。

“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對於中國文化內涵的寶藏,影視工作者如何深挖都不為過。我們也可以打造自己的“東方英雄宇宙”——生長在中國文化的空氣裡,一樣擁有打動全世界觀眾的力量。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傳統文化:正視與精緻

唐代長安城的坊門日出時開啟,日落時關閉,城裡有宵禁,坊外主街夜晚嚴禁閒逛,唯有上元節全城解禁聯歡。這是唐朝時宵禁嚴格的制度要求,也為整個故事情節奠定了最關鍵的合理性。

整部電視劇的服裝道具、美術設計、視聽效果,都有電影般的質感。甚至每一幀都設計鏡像要求,這種精心處理細節,甚至堪稱“強迫症”一般:從演員的服裝、扮相、每一個動作、整體的色彩搭配,再到整體的長安城的佈局、裡坊的規劃、望樓的密碼設計甚至群眾演員的扮相,都堪稱細緻入微。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為了讓觀眾身臨其境,劇組將長安打造成一個立體、真實的“歷史”空間,高度還原了唐代的吃喝用度、衣著打扮、風土人情、朝堂典制,極力以長安之景呈現大唐盛世的繁榮之象。

電視劇開場的長鏡頭一鏡到底,描摹出長安城中百姓的日常生活:上元節的燈籠、酒肆、胡餅,是“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市井生活。長安一百零八坊,坊坊周正,但是上元節的花車遊行,大唐歌手許鶴子一曲唱盡長安的快樂與虛幻,卻又繁華絢麗、氣象萬千。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誠然,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封建糟粕,但是有更多優秀與典雅,而這些精緻處,現在的很多商業片都不屑於去展現,因為耗時耗力、收益不符。所以,觀眾看到的很多古裝劇,只是流量們的強撐,沒有演技,更沒有精緻的場景效果,如此簡單而近於粗製濫造的影視劇,當然會折煞許多觀眾心中對古典中國風的期待,甚至認為中國風不過如此,就是寫辭藻堆砌、服裝的仿古而已。

近年來,《長安十二時辰》《妖貓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較為成功的作品,雖然多是改編劇,卻因為尊重原著的精心的設計與拍攝改編,展現了歷史的風貌,激發了觀眾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求知慾”。優質影視劇,不應只是一盤速食的快餐,單純滿足眼球快感,只有像一幅餘韻悠長的國畫般精心設計、細緻描摹,才能引發觀眾的思考,探索文化層面的美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二、傳統思想:天人合一的再現

首先,便是全劇緊密的時間線:十二時辰。

“十二”這個數字,在中國古人的心中具有重要意義。十二天干、十二生肖、十二月份,以及這部劇中的十二時辰。古人將天地萬物的時序變化劃分為以十二為單位的計數制,是古人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電視劇開場的劇集說明,以日晷的刻度說明其具體的時辰,每個時辰又體現了古人農業社會對天文的觀察與對社會的思考。而《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對這一情節的體現,是貫穿全劇的。

靖安司內有專門負責報時的官員,每到一個時刻便說明其具體時刻,並會解釋與這一時刻對應的行為建議。這正是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的功能之一。《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日)至於悲谷,是謂晡時。”這種天文曆法與日常生活聯繫的解讀,正是古人“天人統一觀”的體現。隨著長安時間的天光流轉,劇中焦灼的情緒和複雜的人性逐漸展現。一天24小時,這部劇的每個時辰,都蘊含了更深厚的傳統文化基因。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另外,便是道家與儒家思想的貫穿。

“長安,是一隻怪獸,會將人吞噬。”這是張小敬反覆提及的一句話。這句話,老子早已在兩千多年前於《道德經》中指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而唐代,正是受道教影響極深的朝代。統治者遵從“李唐”之道,這是歷史事實,而劇本的改變,也尊重這一原貌。劇中的靖安司司丞李必,是道家信徒的代表形象:簪子豎插,不同於常人的橫插,代表了以經度為指向的天地人一體的道家修為。

出世入世,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皆不改傳統儒生的家國情懷。唐朝繼承隋朝的考試製度選拔官員後,將之進一步擴展成明經和進士二科。皇帝也對詩詞愛好頗深,於是多以詩歌取士。唐憲宗讀白居易的《長恨歌》,召其為學士;唐穆宗喜元稹的歌詩,將其徵為舍人;唐文宗喜好五言詩,因此在朝中特置“詩學士”七十二員。劇中對這些傳統儒生干謁的行為多有描述,這是唐代文人入仕的重要途徑,也是劇情尊重歷史傳統的體現。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每一個寒窗苦讀的古代文人,都有一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入仕之夢。而這個夢,在《長安十二時辰》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三、傳統再現:古典與現代

對於古典文化,一貫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部劇中的態度,正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再創作。

原作者馬伯庸直言《長安十二時辰》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海外劇《反恐24小時》和遊戲《刺客信條》:“恐怖分子”潛入長安,要借上元之夜燈樓大秀之時圖謀不軌,年輕的靖安司司丞李必不得已放出死囚張小敬,任其在林林總總的各色人物間遊走,希望其以雷霆的查案手法,拯救長安城於危難之中。

故事仍是傳統形式:救黎民於水火、扶大廈於將傾,典型的傳統公案小說式情節。但是這種傳統形式又與“包青天”“狄仁傑”設定不同。《長安十二時辰》的劇集節奏的更快、主角設定的下沉、佈景鋪陳的變化都賦予了老故事以新含義,進而呈現出令人欣喜的新價值。馬伯庸善於從歷史題材中再演繹,展現緊張的節奏感,以緊湊的節奏和環環相扣的邏輯,賦予古代敘事以現代意義。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在以往版本的懸疑、探案故事中,無論是狄仁傑的“長安”還是包青天的“東京汴梁”,這些城市只作為故事的舞臺背景,而都城具體的空間特點、歷史特質都未曾參與到敘事走向中去,發生在都城的罪案與發生在其他地點的故事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但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對長安城事無鉅細的介紹與鋪陳躍居了舞臺中央,這些奇觀化的“冗餘”元素提升、拓展了傳統的探案題材,使其更具有現代屬性,呈現出多元的想象與闡釋空間。

可以說,《長安十二時辰》以較高的製作水準成功開拓了古代懸疑、探案劇的新類型,劇集在多線並行的推演過程中,重塑敘事節奏、重組敘事要素。

這些處理使得傳統的懸疑、探案故事變得明快、燒腦,而且極大地豐沛了傳統的敘事空間。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的臺詞語言文白相雜,多線並行推進的情節模式,線索人物眾多,切換極快。但劇中卻又穿插著諸多美食,比如水晶柿子、水盆羊肉、三勒漿、薄荷葉,展現了一個“舌尖上的長安”。再如劇中的青玉芙蓉冠、胡人捧壺鐘漏、置放於冥器店裡的唐三彩,儼然一部大唐版的“國家寶藏”。這些古典文化,用以現代的手法和形式展現,吸引了觀眾們的興趣。

《長安十二時辰》升級了以往單線推進的破案故事,拼貼雜糅起了熔偵破、懸疑、權謀、戰爭、信仰與背叛、友誼與愛情等諸多敘事元素於一爐的長安城,以及居於其中的芸芸眾生。

"

本文作者:不雨亦瀟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曲終南韻,千古大唐音。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盛唐,它無疑是所有文化人心中的巔峰,是終南之端的氣象。那裡恢弘壯闊,那裡百川匯聚,那裡飄蕩著胡音,婀娜著胡舞,飄香著胡食。

近日廣受好評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目前豆瓣得分8.6分,是許久未見的國產電視劇的高分之作。而這一高分評價的背後,是電視劇的精良製作與對傳統文化的細節尊重。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上元節前夕,表面瀰漫著歡樂祥和氣息的長安城,混入了一群動機可疑的恐怖分子“狼衛”。死囚“張小敬”與少年天才靖安司司丞“李必”要在一天十二時辰(現在的24小時)內解除危機。

《長安十二時辰》目前已播放到20集,劇中的長安城一日還未結束,劇外觀眾已經討論了數日。無疑,這部劇可以稱為這個夏季的現象級爆款網劇。

“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對於中國文化內涵的寶藏,影視工作者如何深挖都不為過。我們也可以打造自己的“東方英雄宇宙”——生長在中國文化的空氣裡,一樣擁有打動全世界觀眾的力量。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一、傳統文化:正視與精緻

唐代長安城的坊門日出時開啟,日落時關閉,城裡有宵禁,坊外主街夜晚嚴禁閒逛,唯有上元節全城解禁聯歡。這是唐朝時宵禁嚴格的制度要求,也為整個故事情節奠定了最關鍵的合理性。

整部電視劇的服裝道具、美術設計、視聽效果,都有電影般的質感。甚至每一幀都設計鏡像要求,這種精心處理細節,甚至堪稱“強迫症”一般:從演員的服裝、扮相、每一個動作、整體的色彩搭配,再到整體的長安城的佈局、裡坊的規劃、望樓的密碼設計甚至群眾演員的扮相,都堪稱細緻入微。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為了讓觀眾身臨其境,劇組將長安打造成一個立體、真實的“歷史”空間,高度還原了唐代的吃喝用度、衣著打扮、風土人情、朝堂典制,極力以長安之景呈現大唐盛世的繁榮之象。

電視劇開場的長鏡頭一鏡到底,描摹出長安城中百姓的日常生活:上元節的燈籠、酒肆、胡餅,是“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市井生活。長安一百零八坊,坊坊周正,但是上元節的花車遊行,大唐歌手許鶴子一曲唱盡長安的快樂與虛幻,卻又繁華絢麗、氣象萬千。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誠然,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封建糟粕,但是有更多優秀與典雅,而這些精緻處,現在的很多商業片都不屑於去展現,因為耗時耗力、收益不符。所以,觀眾看到的很多古裝劇,只是流量們的強撐,沒有演技,更沒有精緻的場景效果,如此簡單而近於粗製濫造的影視劇,當然會折煞許多觀眾心中對古典中國風的期待,甚至認為中國風不過如此,就是寫辭藻堆砌、服裝的仿古而已。

近年來,《長安十二時辰》《妖貓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較為成功的作品,雖然多是改編劇,卻因為尊重原著的精心的設計與拍攝改編,展現了歷史的風貌,激發了觀眾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求知慾”。優質影視劇,不應只是一盤速食的快餐,單純滿足眼球快感,只有像一幅餘韻悠長的國畫般精心設計、細緻描摹,才能引發觀眾的思考,探索文化層面的美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二、傳統思想:天人合一的再現

首先,便是全劇緊密的時間線:十二時辰。

“十二”這個數字,在中國古人的心中具有重要意義。十二天干、十二生肖、十二月份,以及這部劇中的十二時辰。古人將天地萬物的時序變化劃分為以十二為單位的計數制,是古人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電視劇開場的劇集說明,以日晷的刻度說明其具體的時辰,每個時辰又體現了古人農業社會對天文的觀察與對社會的思考。而《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對這一情節的體現,是貫穿全劇的。

靖安司內有專門負責報時的官員,每到一個時刻便說明其具體時刻,並會解釋與這一時刻對應的行為建議。這正是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的功能之一。《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日)至於悲谷,是謂晡時。”這種天文曆法與日常生活聯繫的解讀,正是古人“天人統一觀”的體現。隨著長安時間的天光流轉,劇中焦灼的情緒和複雜的人性逐漸展現。一天24小時,這部劇的每個時辰,都蘊含了更深厚的傳統文化基因。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另外,便是道家與儒家思想的貫穿。

“長安,是一隻怪獸,會將人吞噬。”這是張小敬反覆提及的一句話。這句話,老子早已在兩千多年前於《道德經》中指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而唐代,正是受道教影響極深的朝代。統治者遵從“李唐”之道,這是歷史事實,而劇本的改變,也尊重這一原貌。劇中的靖安司司丞李必,是道家信徒的代表形象:簪子豎插,不同於常人的橫插,代表了以經度為指向的天地人一體的道家修為。

出世入世,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皆不改傳統儒生的家國情懷。唐朝繼承隋朝的考試製度選拔官員後,將之進一步擴展成明經和進士二科。皇帝也對詩詞愛好頗深,於是多以詩歌取士。唐憲宗讀白居易的《長恨歌》,召其為學士;唐穆宗喜元稹的歌詩,將其徵為舍人;唐文宗喜好五言詩,因此在朝中特置“詩學士”七十二員。劇中對這些傳統儒生干謁的行為多有描述,這是唐代文人入仕的重要途徑,也是劇情尊重歷史傳統的體現。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每一個寒窗苦讀的古代文人,都有一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入仕之夢。而這個夢,在《長安十二時辰》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三、傳統再現:古典與現代

對於古典文化,一貫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部劇中的態度,正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再創作。

原作者馬伯庸直言《長安十二時辰》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海外劇《反恐24小時》和遊戲《刺客信條》:“恐怖分子”潛入長安,要借上元之夜燈樓大秀之時圖謀不軌,年輕的靖安司司丞李必不得已放出死囚張小敬,任其在林林總總的各色人物間遊走,希望其以雷霆的查案手法,拯救長安城於危難之中。

故事仍是傳統形式:救黎民於水火、扶大廈於將傾,典型的傳統公案小說式情節。但是這種傳統形式又與“包青天”“狄仁傑”設定不同。《長安十二時辰》的劇集節奏的更快、主角設定的下沉、佈景鋪陳的變化都賦予了老故事以新含義,進而呈現出令人欣喜的新價值。馬伯庸善於從歷史題材中再演繹,展現緊張的節奏感,以緊湊的節奏和環環相扣的邏輯,賦予古代敘事以現代意義。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在以往版本的懸疑、探案故事中,無論是狄仁傑的“長安”還是包青天的“東京汴梁”,這些城市只作為故事的舞臺背景,而都城具體的空間特點、歷史特質都未曾參與到敘事走向中去,發生在都城的罪案與發生在其他地點的故事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但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對長安城事無鉅細的介紹與鋪陳躍居了舞臺中央,這些奇觀化的“冗餘”元素提升、拓展了傳統的探案題材,使其更具有現代屬性,呈現出多元的想象與闡釋空間。

可以說,《長安十二時辰》以較高的製作水準成功開拓了古代懸疑、探案劇的新類型,劇集在多線並行的推演過程中,重塑敘事節奏、重組敘事要素。

這些處理使得傳統的懸疑、探案故事變得明快、燒腦,而且極大地豐沛了傳統的敘事空間。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長安十二時辰》的臺詞語言文白相雜,多線並行推進的情節模式,線索人物眾多,切換極快。但劇中卻又穿插著諸多美食,比如水晶柿子、水盆羊肉、三勒漿、薄荷葉,展現了一個“舌尖上的長安”。再如劇中的青玉芙蓉冠、胡人捧壺鐘漏、置放於冥器店裡的唐三彩,儼然一部大唐版的“國家寶藏”。這些古典文化,用以現代的手法和形式展現,吸引了觀眾們的興趣。

《長安十二時辰》升級了以往單線推進的破案故事,拼貼雜糅起了熔偵破、懸疑、權謀、戰爭、信仰與背叛、友誼與愛情等諸多敘事元素於一爐的長安城,以及居於其中的芸芸眾生。

《長安十二時辰》:這滿屏的中國風,你get到了嗎?

當“劇情注水”成了國產網劇的普遍問題,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更加理智,不再縱容只靠流量、爛片吸金的行為。《長安十二時辰》的成功,不僅體現了創作者的誠意,細節精緻入微,劇情緊湊嚴密,人物關係交錯豐富,更是觀眾們欣賞水平與要求進步的表現。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