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問長安十二時辰:是誰毀了這一部裡子和麵子都有的傳世之作?

叩問長安十二時辰:是誰毀了這一部裡子和麵子都有的傳世之作?

作為《反恐24小時》這部美劇的擁躉,以及《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小說的粉絲,我非常期待《長安十二時辰》被拍成電視劇。

《反恐24小時》每一季我都看過至少三遍;《長安十二時辰》的原著我看過整整三遍。在我看來,《長安十二時辰》的原著完整地復刻了《反恐24小時》的故事精髓:

城市陷入危機,萬民有倒懸之難,主人公勇往直前,孤身犯險,很快就解決了初發的危機,但卻揭開了更大的陰謀。陰謀層層疊加,線索環環相扣。他永遠在最接近真相的那一刻功虧一簣,他永遠面臨著犧牲一人而救萬民的選擇。敵人在反撲,自己人卻在玩弄權謀。背叛、陰謀、權術、情感……他將在一天時間內戰天鬥地,拯救世界。

但原著很聰明地將這樣一部大片與現實相脫離,放在了最能激發中國人民族自豪感的時代——大唐。

每次我在看原著時,我的腦子裡都是激染的畫面:

在摩肩接踵的街道上,主人公腳步匆匆;坊間歌舞昇平,屋內刀染寒光;這邊美女鬥豔,那邊箭去如風;有文人呤詩作賦,有虎賁鐵甲錚鳴……

原著,就是這部劇的裡子。

原本我聽說有要拍電視劇的時候,我並不放在心上,因為我完全不抱任何希望。因為在我看來,這部作品如果要拍成電視劇,最難的,其實是時代的打造。

大唐,長安。

這不是一個地方,這是一個時代,這是一個夢想。

在我心中,最重要的,她應該是鮮豔的。

這個故事是陰冷的,但它的背景應該是鮮豔的。這裡的長安,絕不能像是《神探狄仁傑》中,刻意把顏色的飽和度調低,把暗影調高,以營造出陰謀的氛圍。相反,這個故事有多陰冷,長安就應該有多鮮豔。

可當我看到早期的預告篇時,我放心了。這部電視劇的導演,他願意用極大的代價,考證長安,重現長安。

長安,就是這部劇的面子。

叩問長安十二時辰:是誰毀了這一部裡子和麵子都有的傳世之作?

裡子有了,面子足了,影片將要上映了。雖然我對易烊千璽還有一些擔心,但我相信,這至少是一部能看的電視劇。必竟,從《我的團長我的團》之後到現在,我已經太久太久沒有看過國產電視劇了。

可我還是失望了。

原著很聰明地用一場室內的短促突擊作為開篇,這場小規模的戰役在電視劇中,本應該成為引觀眾入甕的彩頭,卻被導演放入了回憶中,以閃回的方式出現。而劇中的開頭,則成了男主故作深沉的入場儀式,加上冗長的各種名詞的介紹,瞬間,把應該是暴燃的節奏生生拖成了慢吞吞的蝸牛。

相反,易烊千璽雖然因年齡和閱歷的限制,沒有表現出李必出世又入世那種“沉靜如水”的道心,但也並沒有落入其它小鮮肉只會“尬演”的魔咒。整體而言,他基本上完成了導演交給他的任務,沒有讓觀眾跳躍式齣戲。

不過,進行到這裡,在晚上將睡欲睡的無聊時刻,我還是能繼續看下去的。劇情不夠,腦補來湊。但當我聽到狼衛說,綁架王將軍女兒的原因是希望脅迫王將軍替他們攻打大食國的時候,我關掉手機睡覺了。

我相信,出現這個腦殘情節的原因我相信不是導演的鍋,而是某些影視監管部門在某些政策的理解和執行上,已經徹底的走火入魔了。

大食國是古代的阿拉伯帝國,是外國;而原著中狼衛所屬的是突厥,是某些少數民族的前身。如果按原著演出來,可能會傷害民族感情,所以,這個情節必須改……

我TM的,現在都TM是2012年了,可每次看到這種類似的政策,我都會以為現在還活在大清。我甚至都在想,如果我是導演,我寧願完全按我的意願拍攝,然後只在國外發行上映。

但是,當第二天晚上,我看到男主角和葛老的那一段戲之後。我才發現,毀掉這部劇的,也並不僅僅是這些“有關部門”。

叩問長安十二時辰:是誰毀了這一部裡子和麵子都有的傳世之作?

以我看《反恐24小時》的經驗,想要把這個故事在一天之內講好,不管是否像《反恐24小時》那樣以時間為軸線,多線並舉的方式拍攝,但最起碼,得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個是急促感。

在《反恐24小時》中,你會發現鮑小強的扮演者在說話的時候,很故意用喘息音來發聲,其實就是為了表現“事情緊急”的一個小技巧。

《長安十二時辰》犯得最大的一個錯誤,就是近乎於賣弄的把很多名詞解釋放入了臺詞中。這個作法使得情節極不利索,變成了情節為常識服務,嚴重地拖慢了節奏。

同時,可以看得出來,導演又犯了很多中國導演常犯的一個通病:玩意境。比如用長境頭、慢動作來反襯人物內心的悲愴和氛圍的淒涼。

其實在這個故事中,一切境頭手段都是畫蛇添足。

想要用鏡頭講好這個故事,唯一的要求只有兩個字:利索。情節利索、鏡頭利索、語言利索。

但遺憾的是,當我看到第六集的時候,給我的感覺也只有兩個字:冗長。

第二個條件是男主人公一往無前的氣概。

這個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是悲情的,但他的悲情不源於他是弱者,恰恰是因為他是整個劇中的最強者。這其中的矛盾在於:他付出的最多,也失去的最多。

男主人公在劇情中的確是處處受制於人,但他必須能夠時時破局而出。受制與破局造成極大的反差,以此來塑造“這是一個英雄”的角色形象。

但不知道導演是從哪個方面考慮,讓男主角在與葛老的對決中,變成了一無是處,最為無能、無奈的弱者。這一幕,完全背離了原著中同一情節的精彩。

叩問長安十二時辰:是誰毀了這一部裡子和麵子都有的傳世之作?

到此為止了,我已經無法再繼續追下去了。只得拿出電腦,繼續重溫了一遍在電腦中已經保存了十幾年的《重恐24小時》。

最後,只能說,這是一部裡子和麵子都有的電視,但基於某些部門近乎於畸形的政策理解和執行手段,加上製作方極為傳統的東方思維,使得一部原本可以驚豔絕倫的傳世之作,變成了一部可看可不看的古裝劇。

可惜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