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製“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

盛夏,藍天、白雲、波光、鹽花、採鹽船、遊客融為一體,察爾汗鹽湖美到震撼、美到窒息!

這是一望無際的絢麗景色,這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無價財富。

“鹽湖資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資源,也是全國的戰略性資源。合理開發利用這一寶貴資源,對青海經濟發展、全國鹽化工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2016年8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首站走進察爾汗鹽湖。

時隔三年,追尋著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的足跡,我們走進察爾汗鹽湖,領略這裡的浩渺無邊,壯美至極;感受鹽湖人為了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朝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和目標奮勇前進,繪製“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

盛夏,藍天、白雲、波光、鹽花、採鹽船、遊客融為一體,察爾汗鹽湖美到震撼、美到窒息!

這是一望無際的絢麗景色,這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無價財富。

“鹽湖資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資源,也是全國的戰略性資源。合理開發利用這一寶貴資源,對青海經濟發展、全國鹽化工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2016年8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首站走進察爾汗鹽湖。

時隔三年,追尋著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的足跡,我們走進察爾汗鹽湖,領略這裡的浩渺無邊,壯美至極;感受鹽湖人為了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朝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和目標奮勇前進,繪製“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繪製“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信息化集控中心。本報記者 蘇烽 劉法營 攝

"

盛夏,藍天、白雲、波光、鹽花、採鹽船、遊客融為一體,察爾汗鹽湖美到震撼、美到窒息!

這是一望無際的絢麗景色,這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無價財富。

“鹽湖資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資源,也是全國的戰略性資源。合理開發利用這一寶貴資源,對青海經濟發展、全國鹽化工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2016年8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首站走進察爾汗鹽湖。

時隔三年,追尋著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的足跡,我們走進察爾汗鹽湖,領略這裡的浩渺無邊,壯美至極;感受鹽湖人為了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朝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和目標奮勇前進,繪製“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繪製“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信息化集控中心。本報記者 蘇烽 劉法營 攝

繪製“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鹽湖風光。

"

盛夏,藍天、白雲、波光、鹽花、採鹽船、遊客融為一體,察爾汗鹽湖美到震撼、美到窒息!

這是一望無際的絢麗景色,這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無價財富。

“鹽湖資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資源,也是全國的戰略性資源。合理開發利用這一寶貴資源,對青海經濟發展、全國鹽化工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2016年8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首站走進察爾汗鹽湖。

時隔三年,追尋著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的足跡,我們走進察爾汗鹽湖,領略這裡的浩渺無邊,壯美至極;感受鹽湖人為了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朝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和目標奮勇前進,繪製“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繪製“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信息化集控中心。本報記者 蘇烽 劉法營 攝

繪製“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鹽湖風光。

繪製“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傳輸帶上的鉀肥即將銷往全國各地。

"

盛夏,藍天、白雲、波光、鹽花、採鹽船、遊客融為一體,察爾汗鹽湖美到震撼、美到窒息!

這是一望無際的絢麗景色,這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無價財富。

“鹽湖資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資源,也是全國的戰略性資源。合理開發利用這一寶貴資源,對青海經濟發展、全國鹽化工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2016年8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首站走進察爾汗鹽湖。

時隔三年,追尋著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的足跡,我們走進察爾汗鹽湖,領略這裡的浩渺無邊,壯美至極;感受鹽湖人為了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朝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和目標奮勇前進,繪製“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繪製“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信息化集控中心。本報記者 蘇烽 劉法營 攝

繪製“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鹽湖風光。

繪製“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傳輸帶上的鉀肥即將銷往全國各地。

繪製“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大型裝載產品設備

"

盛夏,藍天、白雲、波光、鹽花、採鹽船、遊客融為一體,察爾汗鹽湖美到震撼、美到窒息!

這是一望無際的絢麗景色,這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無價財富。

“鹽湖資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資源,也是全國的戰略性資源。合理開發利用這一寶貴資源,對青海經濟發展、全國鹽化工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2016年8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首站走進察爾汗鹽湖。

時隔三年,追尋著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的足跡,我們走進察爾汗鹽湖,領略這裡的浩渺無邊,壯美至極;感受鹽湖人為了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朝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和目標奮勇前進,繪製“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繪製“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信息化集控中心。本報記者 蘇烽 劉法營 攝

繪製“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鹽湖風光。

繪製“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傳輸帶上的鉀肥即將銷往全國各地。

繪製“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大型裝載產品設備

繪製“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的壯美藍圖

金屬鎂一體化項目一角。

加強頂層設計,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

富饒美麗的青海,有一個當之無愧的資源明星,那就是鹽湖資源。

我省鹽湖礦產潛在價值99.17萬億元,佔全省礦產資源潛在總價值的94.83%,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鋰等儲量居全國首位,這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尤其是,中國最大的鹽湖青海察爾汗鹽湖,儲藏500億噸以上的鹽,可供60億人口食用1000年。

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強調,鹽湖資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資源,也是全國的戰略性資源,要制定正確的資源戰略,加強項層設計,搞好開發利用。

2018年1月25日,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提出,青海要推動鹽湖資源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

“只有把青海放到全國大局中來審視、來謀劃,才能找到定位、找準方向。我們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在推動和服務國家發展的同時,實現自身更好更快發展,努力打好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這張牌。”——2018年7月,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作出“一優兩高”的戰略部署,建成國家循環經濟先行區進入了攻堅階段。

“談青海發展,不能不談鹽湖發展。建設我省現代化經濟體系,要重點建設現代化鹽湖產業體系,這是實現資源轉換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金字招牌。”——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青海在循環經濟發展中已向時代給出了擲地有聲的回答。

中央有囑託,青海有行動。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綠色製造……三年來,依託豐富的鹽湖資源,鹽湖股份發展到涵蓋鎂、鋰等產業循環發展的“鎂鋰鉀園”已全面啟航,意味著鹽湖股份進軍循環經濟領域,深加工產品不斷湧現。

“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鹽湖高質量發展是我們肩負的重大責任。”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興富說,公司正以鹽湖資源綜合利用上升為國家戰略為目標,提高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推進鹽湖產業向新材料領域拓展,以做大做強鋰電產業為重點,向系列化、高質化、多樣化發展,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力,加快建設中國乃至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鹽湖資源綜合利用集群。

堅定不移,走好循環經濟之路

行走在以鹽築起的察爾汗鹽湖湖堤上,眼前一碧萬頃,景色怡人。近處廠房機器聲轟鳴,遠處現代化採鹽船以平均每分鐘5米的速度緩慢前行,湖面上黑白相間的輸送管道如巨龍般蜿蜒盤旋,湖面上倒映出一幅自然美景與工業文明和諧交融的畫面。

隨著循環經濟發展的大幕開啟,金屬鎂、碳酸鋰等相繼在鹽湖投產,鉀、鎂、鋰三項主打產業互相促進,相得益彰。三年來,鹽湖股份致力推動鹽湖企業戰略向國家戰略躍升,在鉀鹽已經開花結果的基礎上,讓鎂和鋰在3到5年的時間內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打造“百年鹽湖生態鎂鋰鉀園”。

以鎂為例。在金屬鎂工業園,14套先進的金屬鎂工藝流程裝置有序佈局,蔚為壯觀。工藝流程嚴格按照循環經濟理念,金屬鎂電解產生的氯氣,直接被PVC項目消化;期間產生的電石渣、石灰石和鉀肥生產基地尾礦中的氯化鈉,結合起來生產純鹼。同時,對排放的廢氣汙染物採用回收利用、洗滌吸收、高效除塵等措施,大幅降低了大氣汙染物的排放量,生產廢水經汙水處理後再經回用水裝置絕大部分實現綜合利用。

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在循環經濟發展上不斷取得新成就。今天,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鹽湖時的深情期望和囑託,已深入人心,並轉化為生動實踐。

成功建成兩百多平方公里的鹽田和百里生態水景線,使過去“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鹽塊跑”的鹽漠地變成如今的“水草茂密、魚類聚集、鳥類成群、藍天白雲碧水”共存的生態大鹽湖,創造了新的鹽湖生態和生物多樣群,組建了察爾汗野生動物保護站,提升了鹽湖自然風光和工業旅遊價值。

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石軍說,作為青海鹽湖資源綜合開發的領頭羊,鹽湖股份公司全面實施鹽湖“三生”戰略,以建成“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為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投資建設循環經濟項目。

三年來,鹽湖股份攻克了高鎂鋰比滷水提鋰的世界性難題,引進國際領先的老滷電解制取金屬鎂技術,目前已形成年產500萬噸氯化鉀、50萬噸甲鹼、40萬噸硝酸鉀、7.2萬噸碳酸鉀產能;產品多重跨越涉及工業、農業、航空航天、建材、醫藥等領域,初步形成鉀鹽、鎂鹽、鋰鹽、鈉鹽、氯鹼五大產業集群的循環經濟模式。

堅持新發展理念,圍繞“走出鉀、抓住鎂、發展鋰、整合鹼、優化氯”的總體思路,探索出“與光伏光熱風電新能源融合發展、與天然氣化工、煤化工碳—化工耦合發展”的經典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生態鎂鋰鉀園”已見雛形。有望打造成世界鎂工業基地,中國鋰新能源材料基地,中國最大鉀工業基地,新能源+新材料融合發展的循環經濟園區,“世界知名,中國一流”生態式循環經濟區。更重要的是,一支化工隊伍從無到有,逐步走向成熟,成為青海奮力打造國家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的排頭兵。

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

深入貫徹“四個紮紮實實”重大要求,奮力推進“一優兩高”戰略部署,鹽湖股份在不懈探索和創新中,依靠科技支撐,已然成為強力推動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邁向“示範區”的龍頭骨幹企業。

今年5月30日,鹽湖股份22噸純鎂錠產品從察爾汗裝車出發,搭乘中歐班列發往德國漢堡,這是鹽湖股份第一批出口歐洲的純鎂錠產品。

從鹽湖中的滷水開始,青海用科技創新驅動鹽湖資源綠色、梯級開發,逐步搭建起從單一鉀肥開發到鹽湖化工、能源化工、有色金屬、新能源、新材料等多產業耦合發展的循環產業模式。鹽湖股份也實現了我省國家級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示範單位零的突破。

“沒有技術的顛覆性突破,就沒有鹽湖今天的發展成就。可以說,科技創新是鹽湖產業發展的‘助推器’。”王石軍說,作為我國鉀肥工業的排頭兵和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的領軍者,鹽湖股份歷來重視和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探索形成了高原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綠色發展的循環經濟經典模式。

據青海省統計年報,十年前全省鉀肥產量不足400萬噸,去年全省鉀肥產量增長了近2倍,增量部分主要來源於鹽湖股份公司的低品位礦溶解轉化技術。

而低品位固體鉀礦溶解轉化技術的突破,攻克了世界性難題,顛覆了我國鉀資源供給格局和世界鉀肥供應格局,顯著增加了國家緊缺鉀資源儲量,鉀資源綜合回收率由不足40%提升至75%以上,鉀肥規模由國家規劃的年產100萬噸服務30多年變為年產500萬噸可服務50年。

陸逞贏,鉀肥分公司加工一車間班長。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去年,這個平均年齡28歲的創新型班組,因變頻器防鹽塵冷卻系統的研發,獲得首屆中國創新方法大賽一等獎,全國青年安全生產示範崗的稱號。陸逞贏說,相比過去,設備故障率由每年400萬元的成本下降到了現在的220萬元。意味著,使用變頻器防鹽塵冷卻系統後,節省了故障成本近200萬元。企業創新、技改技措,鹽湖人始終綠色發展、創新驅動融入到實際工作當中去。

“三年來,公司年均研發與技改投入近3億元,組織鹽湖循環經濟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三年累計獲科技成果18項,科技獎勵11項,申報專利超過220項,培養青海省高端創新人才千人計劃29人。”提起科技創新,王石軍如數家珍。

啟動“822科技行動計劃”,在鹽湖資源低品位鉀礦固轉液、電解法提鎂消化吸收、汽車用鎂構件應用製造等領域取得新突破;連續舉辦中國鎂鋰鉀產業發展論壇、中國柴達木循環經濟綠色發展論壇等論壇;設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專家工作站以及首席科學家制度,成立鹽湖鎂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智能鹽湖建設全面啟動。

王興富表示,站上新起點,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苦幹實幹、砥礪前行,奮力推進“一優兩高”,著力推動綠色發展。用強管理、強創新、強黨建之大智慧,化解當前之難,釋放鹽湖生態、產業、循環之大潛力,打造中國循環經濟示範區,以鹽湖“生態鎂鋰鉀園”生動實踐回報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以優異成績獻禮新中國成立70年,當好新時代鹽湖發展“答卷人”,以“鹽湖夢”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除署名者外均由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供圖

作者:林玟均 來源:青海日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