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湖南黑茶 文物 漢朝 花蜜 2017-06-01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安化在2300年前漢代有製作加工黑茶歷史。漢代渠江皇家薄片出產於現安化縣的渠江鎮。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唐代陸羽《茶經》載:“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茶茗焉。”明代萬曆年間湖南黑茶興盛,且量多質好價低,私茶販至蕃人,影響了茶市金牌制,故湖南茶在茶馬互市中佔有一席之地。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安化也因此發展成兩個方向的古道,一是從湖南安化、常德、慈利、經湖北恩施、利川,至重慶的茶馬古道,與吐蕃的茶馬互市;二是從湖南安化牛田保上中下三區,由騾馬和背夫至牛田驛,即現在的洞市古鎮,順麻溪用竹排運轉至資江,資江起為船運,沿江順流進入洞庭湖,最終到漢口,匯入北方萬里茶道。至民國時期,中國黑茶70%來自安化。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茶葉的興盛,安化山水之間有了獨特且龐大的風雨橋建築群,現存清代以後的風雨橋有29座。深山中的茶農、背夫將茶葉背到麻溪河,風雨橋邊碼頭是茶葉彙集的地方,成為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永錫橋,地理座標:N28°16′57.93″ E111°25′07.56″,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安化現存最大、最完好的風雨廊橋。橫臥在麻溪河的永錫橋始建於清光緒七年(1881年),由三十九間歇亭連成八十多米長的廊橋。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同在麻溪河上的思賢橋,坐落在安化縣江南鎮七一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嘉慶七年重修(1802年),道光戊戌年(1838年)毀於山洪,清咸豐四年(1854年)重建,為二十一間歇亭連成57.5米長的風雨廊橋。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安化古道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古道上的小石橋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為旅遊開發的“茶馬古道”。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處在公路盡頭的梅山文化原生態村落。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湖南安化的風雨橋,茶馬古道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圖文:@雲遊的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