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聽完曹丕一番長篇大論後鬱鬱而終:他接曹操的班,大漢就完了

提起曹操的四個兒子丕彰植熊,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曹植能文,曹彰尚武,曹熊是個病秧子。至於曹丕,給人的印象則是一個陰謀家,要是曹昂不犧牲或者曹衝不夭折,世子之位說啥也輪不到他頭上。但是當我們放下《三國演義》,拿起三國其他史料就會發現,原來曹丕居然是個文武全才的多面手,曹操把未竟事業交到他手上,既是不得已而為之,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既是曹昂曹衝在世,也未必爭得過他。更為有意思的是,荀彧對曹丕的態度很耐人尋味,既不像司馬懿賈詡那樣傾心投靠充當智囊,也不像丁儀丁廙那樣站在曹植一邊給曹丕使絆子,更不像楊修那樣首鼠兩端(舉報過曹丕與吳質密謀,又送給一把“王髦之劍”)。丁家兄弟下場不好,曹丕不但攪黃了丁儀與曹操之女的婚事(理由是丁儀眼睛太小),後來又把丁家滅門,曹操也以“雞肋”為藉口,要了楊修性命。

那麼荀彧對曹丕是什麼態度呢?曹丕自己寫的《典論》中有記載:當曹丕誇口自己箭術高明的時候,荀彧哈哈大笑著說出了兩個字,這兩個字到底是欣慰高興還是藐視不信,抑或是震驚和絕望,估計只有荀彧自己心裡清楚,曹丕也未見得能領會荀彧的真實意圖。

荀彧聽完曹丕一番長篇大論後鬱鬱而終:他接曹操的班,大漢就完了

很多人都以為曹操是想把王位傳給曹植的,因為曹植文才飛揚才華橫溢,但是細看曹丕曹植兩人的作品,我們就會發現,即使是在詩文領域,曹植是遠遠不如曹丕的:曹植文章辭藻華麗,但是卻似乎缺少一點霸氣和大氣,而曹丕的《典論》,卻是中國最早的文學理論與批評著作。孔融等“建安七子”之所以有名,實際是曹丕給的稱號,由此可見曹丕的文學評論在當時是很有權威性的。

言歸正傳,咱們還是來說荀彧和曹丕的關係。在曹昂犧牲、曹衝早夭之後,曹操的四大公子丕彰植熊,除了體弱多病命不久長的曹熊,曹丕曹彰曹植都有接班的希望,其中曹植能文,曹彰尚武,而且曹植的文才簡直可以說是舉世無雙,曹彰在戰場上也是未逢敵手,在平定北方的戰役中功勳顯赫,反觀曹丕,基本沒上過戰場,寫點文章也是四平八穩。所以在曹魏核心圈裡,丕彰植三兄弟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當時的望族大名士崔琰還把侄女嫁給了曹植——那侄女因為穿的太漂亮,被曹操賜死了。

荀彧聽完曹丕一番長篇大論後鬱鬱而終:他接曹操的班,大漢就完了

當曹魏文臣武將紛紛站隊的時候,荀彧選擇了袖手旁觀三不相幫。其實以荀彧在曹魏陣營的威望,他要幫誰,誰的勝算就會大上三分。筆者不揣冒昧,私下替荀彧揣摩了一下:以荀彧的忠貞不二和深謀遠慮,他是寧願曹操選曹植曹彰當接班人的——當時曹操只是丞相,別說魏王,連魏公都不是,想加九錫,也因為大漢尚書令荀彧的反對而作罷。

如果丞相曹操把權利交給曹彰,那麼大漢王朝就等於多了一個衛青霍去病,因為曹彰最大的志向就是當一個拓土開疆建功立業的大將軍;如果讓曹植當曹家班班主,那麼以曹植的文人脾氣,用不了多久就會重文輕武失去對兵權的掌控,他頂多能當公孫弘或者王允;而要是曹丕接了班,大漢就危險了,因為貌似忠厚內懷奸詐的曹丕,做好了是霍光,但有大概率會成為王莽。設身處地為荀彧考慮,他一定不願意曹丕接班。

荀彧聽完曹丕一番長篇大論後鬱鬱而終:他接曹操的班,大漢就完了

荀彧不想參與曹家奪嫡之爭,但是曹丕卻不肯放過他,還特別在《典論》中講述自己跟荀彧關係不錯,甚至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這有點像李世民一定要說秦瓊是參加了玄武門之變。

據曹丕自己說,當年他南征到了曲蠡,前來犒軍的荀彧跟他喝酒聊天其樂融融。我們知道曲蠡就是許昌南面潁川郡的潁陰縣,而且那次南征也不是曹丕領軍。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建安十七年,曹操親自帶隊去打孫權,第二年才發生了濡須之戰,孫權“戰船受箭(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原型)”之後,曹操無功而返。尚書令荀彧代表漢獻帝去犒勞曹軍,跟曹丕有過短暫接觸,而就是跟曹丕接觸之後,荀彧離奇死亡,以至於史料中留下了“空盒賜死”和“以憂薨”兩種說法。但是結合曹丕的自述,我們就會發現,荀彧之死,曹丕或許脫不了干係。

按照《典略》的記載,荀彧辦完犒軍正事兒之後,就找曹丕聊天:“聽說你射箭會左右開弓,真是難能可貴。”曹丕一點都沒客氣:“我不但能左右開弓,還會在馬上玩兒雜耍(項發口縱,俯馬蹄而仰月支也)。”荀彧微微一笑說了兩個字:“乃爾”。這個“乃爾”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這樣”的意思,當然也可以把它理解成為不置可否的敷衍之詞,而且請讀者諸君在這兩個字後面分別加上歎號問號省略號,就能讀出三種不同的意思來。

荀彧聽完曹丕一番長篇大論後鬱鬱而終:他接曹操的班,大漢就完了

曹丕不管荀彧啥態度,接著吹(或者不是吹):“埒(水流、田塍、圍牆)有常徑,的(標的)有常所,雖(即使)每發輒(則、就)中,非至妙也。若馳平原,赴豐草,要(邀,邀擊)狡獸,截輕禽,使弓不虛彎,所中必洞,斯則妙矣。”旁邊軍祭酒張京眼睛瞪著荀彧,鼓掌叫好(顧彧拊手曰“善”)。估計當時荀彧強裝笑臉的時候,渾身的血都涼了:原本以為曹丕這廝就是個會搞陰謀詭計的偽君子(御之以術,矯情自飾),現在看來他還是個練家子。他表面上談論的是箭術,其實蘊涵著深刻的軍事哲理。心狠手辣文武雙全,有這樣的人繼承曹操的基業,大漢完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