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

文/木子君侃史

曹操辛苦為兒孫打下了基礎,沒想到這些敗家子不爭氣,最終曹魏易主,天下歸一。那麼曾經與執掌天下如此之近的曹魏政權到底是如何被司馬氏所取代的呢?簡單來說就是——自找的。他們從一開始就在自己的皇帝寶座下面埋下了炸彈,一埋就是四顆,而且訂好了時間,只待“一飛沖天”的那一刻。

一、第一枚炸彈:“我的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古代皇權思想是很重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學習好了文才也罷,武藝也好,最終都是要效忠皇帝的,都是要忠君愛國,為朝廷出力的。

曹操年輕的時候自然也是這麼想的,要不也不會有孤身一人刺殺董卓的膽量,小編相信那時候的曹操還是有一顆拳拳赤子心的。

"

文/木子君侃史

曹操辛苦為兒孫打下了基礎,沒想到這些敗家子不爭氣,最終曹魏易主,天下歸一。那麼曾經與執掌天下如此之近的曹魏政權到底是如何被司馬氏所取代的呢?簡單來說就是——自找的。他們從一開始就在自己的皇帝寶座下面埋下了炸彈,一埋就是四顆,而且訂好了時間,只待“一飛沖天”的那一刻。

一、第一枚炸彈:“我的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古代皇權思想是很重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學習好了文才也罷,武藝也好,最終都是要效忠皇帝的,都是要忠君愛國,為朝廷出力的。

曹操年輕的時候自然也是這麼想的,要不也不會有孤身一人刺殺董卓的膽量,小編相信那時候的曹操還是有一顆拳拳赤子心的。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有人說曹操是一心篡漢,早有不臣之心,小編認為並非如此,至少他在篡不篡漢這個問題上,內心是極其矛盾的。一方面他想當皇帝,這個誘惑太大,一般人難以抗拒;另一方面,他又不敢,因為篡漢有莫大的政治風險。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政治風險呢?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曹魏政權的組織架構,我們都知道曹操奉行的乃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顯然,曹操集團的權力架構是皇帝在上,曹操在中處核心。而曹魏集團中兩個較大的集團勢力——汝潁集團和譙沛集團分處左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三岔形結構。看似牢固,然而這個權力結構的問題在於,擁護漢獻帝必然擁護曹操,反過來擁護曹操也會擁護漢獻帝。

曹操與漢獻帝儼然綁在了一起,一開始曹操自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他的話等同於皇帝的話,他的決定等同於皇帝的決定,他雖然不是皇帝但行使的卻是皇帝的權力,他身披漢室的大衣行走天下,招攬賢才,討伐諸侯。

"

文/木子君侃史

曹操辛苦為兒孫打下了基礎,沒想到這些敗家子不爭氣,最終曹魏易主,天下歸一。那麼曾經與執掌天下如此之近的曹魏政權到底是如何被司馬氏所取代的呢?簡單來說就是——自找的。他們從一開始就在自己的皇帝寶座下面埋下了炸彈,一埋就是四顆,而且訂好了時間,只待“一飛沖天”的那一刻。

一、第一枚炸彈:“我的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古代皇權思想是很重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學習好了文才也罷,武藝也好,最終都是要效忠皇帝的,都是要忠君愛國,為朝廷出力的。

曹操年輕的時候自然也是這麼想的,要不也不會有孤身一人刺殺董卓的膽量,小編相信那時候的曹操還是有一顆拳拳赤子心的。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有人說曹操是一心篡漢,早有不臣之心,小編認為並非如此,至少他在篡不篡漢這個問題上,內心是極其矛盾的。一方面他想當皇帝,這個誘惑太大,一般人難以抗拒;另一方面,他又不敢,因為篡漢有莫大的政治風險。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政治風險呢?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曹魏政權的組織架構,我們都知道曹操奉行的乃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顯然,曹操集團的權力架構是皇帝在上,曹操在中處核心。而曹魏集團中兩個較大的集團勢力——汝潁集團和譙沛集團分處左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三岔形結構。看似牢固,然而這個權力結構的問題在於,擁護漢獻帝必然擁護曹操,反過來擁護曹操也會擁護漢獻帝。

曹操與漢獻帝儼然綁在了一起,一開始曹操自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他的話等同於皇帝的話,他的決定等同於皇帝的決定,他雖然不是皇帝但行使的卻是皇帝的權力,他身披漢室的大衣行走天下,招攬賢才,討伐諸侯。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但是到了政權的後期,問題就出來了。

手底下這些人到底因何聚集?是擁護我曹操還是漢獻帝?當他想要拿掉頭上的這個漢獻帝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分不清敵、我、友了。而政治鬥爭最重要的是分清敵、我、友。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曹操的選擇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凡是可疑對象統統清洗掉。

結果耿紀、韋晃被殺,荀彧被死,孔融、崔琰被殺,毛玠被廢。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有理由被認為是因為忠於漢獻帝而擁護曹操的人。

曹操此舉雖然樹立了自己的絕對權威,但也為曹魏政權的覆滅埋下了第一顆定時炸彈:他把忠君之士排除出了政府。換句話說,從曹操邁向皇帝寶座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宣稱:“我的政府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

文/木子君侃史

曹操辛苦為兒孫打下了基礎,沒想到這些敗家子不爭氣,最終曹魏易主,天下歸一。那麼曾經與執掌天下如此之近的曹魏政權到底是如何被司馬氏所取代的呢?簡單來說就是——自找的。他們從一開始就在自己的皇帝寶座下面埋下了炸彈,一埋就是四顆,而且訂好了時間,只待“一飛沖天”的那一刻。

一、第一枚炸彈:“我的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古代皇權思想是很重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學習好了文才也罷,武藝也好,最終都是要效忠皇帝的,都是要忠君愛國,為朝廷出力的。

曹操年輕的時候自然也是這麼想的,要不也不會有孤身一人刺殺董卓的膽量,小編相信那時候的曹操還是有一顆拳拳赤子心的。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有人說曹操是一心篡漢,早有不臣之心,小編認為並非如此,至少他在篡不篡漢這個問題上,內心是極其矛盾的。一方面他想當皇帝,這個誘惑太大,一般人難以抗拒;另一方面,他又不敢,因為篡漢有莫大的政治風險。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政治風險呢?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曹魏政權的組織架構,我們都知道曹操奉行的乃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顯然,曹操集團的權力架構是皇帝在上,曹操在中處核心。而曹魏集團中兩個較大的集團勢力——汝潁集團和譙沛集團分處左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三岔形結構。看似牢固,然而這個權力結構的問題在於,擁護漢獻帝必然擁護曹操,反過來擁護曹操也會擁護漢獻帝。

曹操與漢獻帝儼然綁在了一起,一開始曹操自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他的話等同於皇帝的話,他的決定等同於皇帝的決定,他雖然不是皇帝但行使的卻是皇帝的權力,他身披漢室的大衣行走天下,招攬賢才,討伐諸侯。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但是到了政權的後期,問題就出來了。

手底下這些人到底因何聚集?是擁護我曹操還是漢獻帝?當他想要拿掉頭上的這個漢獻帝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分不清敵、我、友了。而政治鬥爭最重要的是分清敵、我、友。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曹操的選擇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凡是可疑對象統統清洗掉。

結果耿紀、韋晃被殺,荀彧被死,孔融、崔琰被殺,毛玠被廢。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有理由被認為是因為忠於漢獻帝而擁護曹操的人。

曹操此舉雖然樹立了自己的絕對權威,但也為曹魏政權的覆滅埋下了第一顆定時炸彈:他把忠君之士排除出了政府。換句話說,從曹操邁向皇帝寶座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宣稱:“我的政府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那麼,既然不必忠於皇帝,又何必忠於你曹操呢?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政治風險。

小編竊以為以曹操的智慧是深知這一點的,從他舉起屠刀的一刻起,他就應該想到他開了怎樣一個先河,但是在巨大的誘惑面前,他還是動搖了。

二、第二枚炸彈:為謀逆樹立了典範

小編前面講到曹操埋下了曹魏滅亡的一顆炸彈,如果歷史按照這個進程發展下去,曹魏未必會滅亡。曹魏政權雖然存在風險,但還不足以致命。不過可惜的是,曹操的繼任者,也就是曹丕,很好的繼承了他爹的優良傳統——埋炸彈,而且還青出於藍。

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謀朝篡位的人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有意思的是,在曹操之前沒有人能夠成功篡位建立王朝,唯一一個爽了一把的人是王莽,其結果是身首異處、留下千古罵名。

"

文/木子君侃史

曹操辛苦為兒孫打下了基礎,沒想到這些敗家子不爭氣,最終曹魏易主,天下歸一。那麼曾經與執掌天下如此之近的曹魏政權到底是如何被司馬氏所取代的呢?簡單來說就是——自找的。他們從一開始就在自己的皇帝寶座下面埋下了炸彈,一埋就是四顆,而且訂好了時間,只待“一飛沖天”的那一刻。

一、第一枚炸彈:“我的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古代皇權思想是很重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學習好了文才也罷,武藝也好,最終都是要效忠皇帝的,都是要忠君愛國,為朝廷出力的。

曹操年輕的時候自然也是這麼想的,要不也不會有孤身一人刺殺董卓的膽量,小編相信那時候的曹操還是有一顆拳拳赤子心的。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有人說曹操是一心篡漢,早有不臣之心,小編認為並非如此,至少他在篡不篡漢這個問題上,內心是極其矛盾的。一方面他想當皇帝,這個誘惑太大,一般人難以抗拒;另一方面,他又不敢,因為篡漢有莫大的政治風險。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政治風險呢?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曹魏政權的組織架構,我們都知道曹操奉行的乃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顯然,曹操集團的權力架構是皇帝在上,曹操在中處核心。而曹魏集團中兩個較大的集團勢力——汝潁集團和譙沛集團分處左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三岔形結構。看似牢固,然而這個權力結構的問題在於,擁護漢獻帝必然擁護曹操,反過來擁護曹操也會擁護漢獻帝。

曹操與漢獻帝儼然綁在了一起,一開始曹操自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他的話等同於皇帝的話,他的決定等同於皇帝的決定,他雖然不是皇帝但行使的卻是皇帝的權力,他身披漢室的大衣行走天下,招攬賢才,討伐諸侯。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但是到了政權的後期,問題就出來了。

手底下這些人到底因何聚集?是擁護我曹操還是漢獻帝?當他想要拿掉頭上的這個漢獻帝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分不清敵、我、友了。而政治鬥爭最重要的是分清敵、我、友。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曹操的選擇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凡是可疑對象統統清洗掉。

結果耿紀、韋晃被殺,荀彧被死,孔融、崔琰被殺,毛玠被廢。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有理由被認為是因為忠於漢獻帝而擁護曹操的人。

曹操此舉雖然樹立了自己的絕對權威,但也為曹魏政權的覆滅埋下了第一顆定時炸彈:他把忠君之士排除出了政府。換句話說,從曹操邁向皇帝寶座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宣稱:“我的政府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那麼,既然不必忠於皇帝,又何必忠於你曹操呢?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政治風險。

小編竊以為以曹操的智慧是深知這一點的,從他舉起屠刀的一刻起,他就應該想到他開了怎樣一個先河,但是在巨大的誘惑面前,他還是動搖了。

二、第二枚炸彈:為謀逆樹立了典範

小編前面講到曹操埋下了曹魏滅亡的一顆炸彈,如果歷史按照這個進程發展下去,曹魏未必會滅亡。曹魏政權雖然存在風險,但還不足以致命。不過可惜的是,曹操的繼任者,也就是曹丕,很好的繼承了他爹的優良傳統——埋炸彈,而且還青出於藍。

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謀朝篡位的人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有意思的是,在曹操之前沒有人能夠成功篡位建立王朝,唯一一個爽了一把的人是王莽,其結果是身首異處、留下千古罵名。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既然謀朝篡位風險這麼大,曹操就不得不考慮它的風險,畢竟前面血淋淋的例子在那,王莽的頭顱還在國家博物館放著呢,於是終其一生,他還是沒有走出最後一步。

不過這對於曹丕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以他的智慧完全沒有考慮這麼多,他能想到的就是趕緊把自己頭上那個礙眼的傢伙收拾了。

然而,跨出這一步簡單,卻為後世樹立了一個相當不好的典範,他的謀逆之舉等於向世人說明“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於是劉備、孫權相繼稱帝,甚至曹魏政權內部的這些大臣也看到了稱帝的可能。

"

文/木子君侃史

曹操辛苦為兒孫打下了基礎,沒想到這些敗家子不爭氣,最終曹魏易主,天下歸一。那麼曾經與執掌天下如此之近的曹魏政權到底是如何被司馬氏所取代的呢?簡單來說就是——自找的。他們從一開始就在自己的皇帝寶座下面埋下了炸彈,一埋就是四顆,而且訂好了時間,只待“一飛沖天”的那一刻。

一、第一枚炸彈:“我的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古代皇權思想是很重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學習好了文才也罷,武藝也好,最終都是要效忠皇帝的,都是要忠君愛國,為朝廷出力的。

曹操年輕的時候自然也是這麼想的,要不也不會有孤身一人刺殺董卓的膽量,小編相信那時候的曹操還是有一顆拳拳赤子心的。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有人說曹操是一心篡漢,早有不臣之心,小編認為並非如此,至少他在篡不篡漢這個問題上,內心是極其矛盾的。一方面他想當皇帝,這個誘惑太大,一般人難以抗拒;另一方面,他又不敢,因為篡漢有莫大的政治風險。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政治風險呢?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曹魏政權的組織架構,我們都知道曹操奉行的乃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顯然,曹操集團的權力架構是皇帝在上,曹操在中處核心。而曹魏集團中兩個較大的集團勢力——汝潁集團和譙沛集團分處左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三岔形結構。看似牢固,然而這個權力結構的問題在於,擁護漢獻帝必然擁護曹操,反過來擁護曹操也會擁護漢獻帝。

曹操與漢獻帝儼然綁在了一起,一開始曹操自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他的話等同於皇帝的話,他的決定等同於皇帝的決定,他雖然不是皇帝但行使的卻是皇帝的權力,他身披漢室的大衣行走天下,招攬賢才,討伐諸侯。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但是到了政權的後期,問題就出來了。

手底下這些人到底因何聚集?是擁護我曹操還是漢獻帝?當他想要拿掉頭上的這個漢獻帝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分不清敵、我、友了。而政治鬥爭最重要的是分清敵、我、友。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曹操的選擇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凡是可疑對象統統清洗掉。

結果耿紀、韋晃被殺,荀彧被死,孔融、崔琰被殺,毛玠被廢。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有理由被認為是因為忠於漢獻帝而擁護曹操的人。

曹操此舉雖然樹立了自己的絕對權威,但也為曹魏政權的覆滅埋下了第一顆定時炸彈:他把忠君之士排除出了政府。換句話說,從曹操邁向皇帝寶座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宣稱:“我的政府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那麼,既然不必忠於皇帝,又何必忠於你曹操呢?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政治風險。

小編竊以為以曹操的智慧是深知這一點的,從他舉起屠刀的一刻起,他就應該想到他開了怎樣一個先河,但是在巨大的誘惑面前,他還是動搖了。

二、第二枚炸彈:為謀逆樹立了典範

小編前面講到曹操埋下了曹魏滅亡的一顆炸彈,如果歷史按照這個進程發展下去,曹魏未必會滅亡。曹魏政權雖然存在風險,但還不足以致命。不過可惜的是,曹操的繼任者,也就是曹丕,很好的繼承了他爹的優良傳統——埋炸彈,而且還青出於藍。

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謀朝篡位的人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有意思的是,在曹操之前沒有人能夠成功篡位建立王朝,唯一一個爽了一把的人是王莽,其結果是身首異處、留下千古罵名。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既然謀朝篡位風險這麼大,曹操就不得不考慮它的風險,畢竟前面血淋淋的例子在那,王莽的頭顱還在國家博物館放著呢,於是終其一生,他還是沒有走出最後一步。

不過這對於曹丕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以他的智慧完全沒有考慮這麼多,他能想到的就是趕緊把自己頭上那個礙眼的傢伙收拾了。

然而,跨出這一步簡單,卻為後世樹立了一個相當不好的典範,他的謀逆之舉等於向世人說明“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於是劉備、孫權相繼稱帝,甚至曹魏政權內部的這些大臣也看到了稱帝的可能。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三、第三枚炸彈:砍斷自己的左右手

細想起來,三國時代的創業之君都是人中翹楚,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是大有作為的人物。不過可惜的是他們的守業之君往往才能有限,而且像蜀漢、孫吳的二代們都不能說才能有限了,簡直就是愚蠢。相比起來,曹操之後的幾位曹魏君主算的上是不錯了,不過可惜依然混招頻出。

曹丕一上臺便執行了兩個政策,也為曹魏政權的滅亡再次埋下了兩個炸彈。

第一個便是削弱曹氏宗室。

皇帝的寶座往往都是帶血的,生於帝王家自然沒有什麼親情可言,這無疑是一種悲劇。

曹操晚年,在王位繼承問題上,三個嫡子曹丕、曹植、曹彰之間發生了劇烈的鬥爭。而曹操態度的不明確無疑是火上澆油。曹丕雖然佔有優勢,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直到曹操嚥了氣,才長舒了口氣。

"

文/木子君侃史

曹操辛苦為兒孫打下了基礎,沒想到這些敗家子不爭氣,最終曹魏易主,天下歸一。那麼曾經與執掌天下如此之近的曹魏政權到底是如何被司馬氏所取代的呢?簡單來說就是——自找的。他們從一開始就在自己的皇帝寶座下面埋下了炸彈,一埋就是四顆,而且訂好了時間,只待“一飛沖天”的那一刻。

一、第一枚炸彈:“我的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古代皇權思想是很重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學習好了文才也罷,武藝也好,最終都是要效忠皇帝的,都是要忠君愛國,為朝廷出力的。

曹操年輕的時候自然也是這麼想的,要不也不會有孤身一人刺殺董卓的膽量,小編相信那時候的曹操還是有一顆拳拳赤子心的。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有人說曹操是一心篡漢,早有不臣之心,小編認為並非如此,至少他在篡不篡漢這個問題上,內心是極其矛盾的。一方面他想當皇帝,這個誘惑太大,一般人難以抗拒;另一方面,他又不敢,因為篡漢有莫大的政治風險。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政治風險呢?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曹魏政權的組織架構,我們都知道曹操奉行的乃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顯然,曹操集團的權力架構是皇帝在上,曹操在中處核心。而曹魏集團中兩個較大的集團勢力——汝潁集團和譙沛集團分處左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三岔形結構。看似牢固,然而這個權力結構的問題在於,擁護漢獻帝必然擁護曹操,反過來擁護曹操也會擁護漢獻帝。

曹操與漢獻帝儼然綁在了一起,一開始曹操自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他的話等同於皇帝的話,他的決定等同於皇帝的決定,他雖然不是皇帝但行使的卻是皇帝的權力,他身披漢室的大衣行走天下,招攬賢才,討伐諸侯。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但是到了政權的後期,問題就出來了。

手底下這些人到底因何聚集?是擁護我曹操還是漢獻帝?當他想要拿掉頭上的這個漢獻帝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分不清敵、我、友了。而政治鬥爭最重要的是分清敵、我、友。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曹操的選擇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凡是可疑對象統統清洗掉。

結果耿紀、韋晃被殺,荀彧被死,孔融、崔琰被殺,毛玠被廢。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有理由被認為是因為忠於漢獻帝而擁護曹操的人。

曹操此舉雖然樹立了自己的絕對權威,但也為曹魏政權的覆滅埋下了第一顆定時炸彈:他把忠君之士排除出了政府。換句話說,從曹操邁向皇帝寶座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宣稱:“我的政府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那麼,既然不必忠於皇帝,又何必忠於你曹操呢?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政治風險。

小編竊以為以曹操的智慧是深知這一點的,從他舉起屠刀的一刻起,他就應該想到他開了怎樣一個先河,但是在巨大的誘惑面前,他還是動搖了。

二、第二枚炸彈:為謀逆樹立了典範

小編前面講到曹操埋下了曹魏滅亡的一顆炸彈,如果歷史按照這個進程發展下去,曹魏未必會滅亡。曹魏政權雖然存在風險,但還不足以致命。不過可惜的是,曹操的繼任者,也就是曹丕,很好的繼承了他爹的優良傳統——埋炸彈,而且還青出於藍。

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謀朝篡位的人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有意思的是,在曹操之前沒有人能夠成功篡位建立王朝,唯一一個爽了一把的人是王莽,其結果是身首異處、留下千古罵名。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既然謀朝篡位風險這麼大,曹操就不得不考慮它的風險,畢竟前面血淋淋的例子在那,王莽的頭顱還在國家博物館放著呢,於是終其一生,他還是沒有走出最後一步。

不過這對於曹丕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以他的智慧完全沒有考慮這麼多,他能想到的就是趕緊把自己頭上那個礙眼的傢伙收拾了。

然而,跨出這一步簡單,卻為後世樹立了一個相當不好的典範,他的謀逆之舉等於向世人說明“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於是劉備、孫權相繼稱帝,甚至曹魏政權內部的這些大臣也看到了稱帝的可能。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三、第三枚炸彈:砍斷自己的左右手

細想起來,三國時代的創業之君都是人中翹楚,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是大有作為的人物。不過可惜的是他們的守業之君往往才能有限,而且像蜀漢、孫吳的二代們都不能說才能有限了,簡直就是愚蠢。相比起來,曹操之後的幾位曹魏君主算的上是不錯了,不過可惜依然混招頻出。

曹丕一上臺便執行了兩個政策,也為曹魏政權的滅亡再次埋下了兩個炸彈。

第一個便是削弱曹氏宗室。

皇帝的寶座往往都是帶血的,生於帝王家自然沒有什麼親情可言,這無疑是一種悲劇。

曹操晚年,在王位繼承問題上,三個嫡子曹丕、曹植、曹彰之間發生了劇烈的鬥爭。而曹操態度的不明確無疑是火上澆油。曹丕雖然佔有優勢,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直到曹操嚥了氣,才長舒了口氣。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曾經兄弟相爭的場景無疑給他的心理造成了陰影,親兄弟尚且如此,那些宗室皇親又怎可信,於是對他們很是不待見。

至於怎麼處置他們,曹丕雖然沒有大肆屠戮,但也極大的削弱了他們的勢力。

首先是曹彰,這哥們兒打仗很厲害,曹操在世的時候就多次派其領軍,並曾經大破烏丸。不過等到曹丕繼位後,我們就幾乎再也看不到有關他的記錄。

其次是曹植,文采斐然,不過情商著實太低。雖然免於一死,但也從此離開了曹魏的政治舞臺,鬱鬱而終。

至於其他曹氏皇族也差不多,被控制得死死的,“時法制,待藩國既自峻迫,寮屬皆賈豎下才,兵人給其殘老,大數不過二百人。”可見曹丕對這些宗室的防範之嚴。皇族手裡沒有什麼像樣的實力,確實避免了宗室作亂的可能,不過也為將來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

文/木子君侃史

曹操辛苦為兒孫打下了基礎,沒想到這些敗家子不爭氣,最終曹魏易主,天下歸一。那麼曾經與執掌天下如此之近的曹魏政權到底是如何被司馬氏所取代的呢?簡單來說就是——自找的。他們從一開始就在自己的皇帝寶座下面埋下了炸彈,一埋就是四顆,而且訂好了時間,只待“一飛沖天”的那一刻。

一、第一枚炸彈:“我的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古代皇權思想是很重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學習好了文才也罷,武藝也好,最終都是要效忠皇帝的,都是要忠君愛國,為朝廷出力的。

曹操年輕的時候自然也是這麼想的,要不也不會有孤身一人刺殺董卓的膽量,小編相信那時候的曹操還是有一顆拳拳赤子心的。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有人說曹操是一心篡漢,早有不臣之心,小編認為並非如此,至少他在篡不篡漢這個問題上,內心是極其矛盾的。一方面他想當皇帝,這個誘惑太大,一般人難以抗拒;另一方面,他又不敢,因為篡漢有莫大的政治風險。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政治風險呢?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曹魏政權的組織架構,我們都知道曹操奉行的乃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顯然,曹操集團的權力架構是皇帝在上,曹操在中處核心。而曹魏集團中兩個較大的集團勢力——汝潁集團和譙沛集團分處左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三岔形結構。看似牢固,然而這個權力結構的問題在於,擁護漢獻帝必然擁護曹操,反過來擁護曹操也會擁護漢獻帝。

曹操與漢獻帝儼然綁在了一起,一開始曹操自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他的話等同於皇帝的話,他的決定等同於皇帝的決定,他雖然不是皇帝但行使的卻是皇帝的權力,他身披漢室的大衣行走天下,招攬賢才,討伐諸侯。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但是到了政權的後期,問題就出來了。

手底下這些人到底因何聚集?是擁護我曹操還是漢獻帝?當他想要拿掉頭上的這個漢獻帝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分不清敵、我、友了。而政治鬥爭最重要的是分清敵、我、友。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曹操的選擇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凡是可疑對象統統清洗掉。

結果耿紀、韋晃被殺,荀彧被死,孔融、崔琰被殺,毛玠被廢。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有理由被認為是因為忠於漢獻帝而擁護曹操的人。

曹操此舉雖然樹立了自己的絕對權威,但也為曹魏政權的覆滅埋下了第一顆定時炸彈:他把忠君之士排除出了政府。換句話說,從曹操邁向皇帝寶座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宣稱:“我的政府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那麼,既然不必忠於皇帝,又何必忠於你曹操呢?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政治風險。

小編竊以為以曹操的智慧是深知這一點的,從他舉起屠刀的一刻起,他就應該想到他開了怎樣一個先河,但是在巨大的誘惑面前,他還是動搖了。

二、第二枚炸彈:為謀逆樹立了典範

小編前面講到曹操埋下了曹魏滅亡的一顆炸彈,如果歷史按照這個進程發展下去,曹魏未必會滅亡。曹魏政權雖然存在風險,但還不足以致命。不過可惜的是,曹操的繼任者,也就是曹丕,很好的繼承了他爹的優良傳統——埋炸彈,而且還青出於藍。

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謀朝篡位的人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有意思的是,在曹操之前沒有人能夠成功篡位建立王朝,唯一一個爽了一把的人是王莽,其結果是身首異處、留下千古罵名。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既然謀朝篡位風險這麼大,曹操就不得不考慮它的風險,畢竟前面血淋淋的例子在那,王莽的頭顱還在國家博物館放著呢,於是終其一生,他還是沒有走出最後一步。

不過這對於曹丕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以他的智慧完全沒有考慮這麼多,他能想到的就是趕緊把自己頭上那個礙眼的傢伙收拾了。

然而,跨出這一步簡單,卻為後世樹立了一個相當不好的典範,他的謀逆之舉等於向世人說明“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於是劉備、孫權相繼稱帝,甚至曹魏政權內部的這些大臣也看到了稱帝的可能。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三、第三枚炸彈:砍斷自己的左右手

細想起來,三國時代的創業之君都是人中翹楚,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是大有作為的人物。不過可惜的是他們的守業之君往往才能有限,而且像蜀漢、孫吳的二代們都不能說才能有限了,簡直就是愚蠢。相比起來,曹操之後的幾位曹魏君主算的上是不錯了,不過可惜依然混招頻出。

曹丕一上臺便執行了兩個政策,也為曹魏政權的滅亡再次埋下了兩個炸彈。

第一個便是削弱曹氏宗室。

皇帝的寶座往往都是帶血的,生於帝王家自然沒有什麼親情可言,這無疑是一種悲劇。

曹操晚年,在王位繼承問題上,三個嫡子曹丕、曹植、曹彰之間發生了劇烈的鬥爭。而曹操態度的不明確無疑是火上澆油。曹丕雖然佔有優勢,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直到曹操嚥了氣,才長舒了口氣。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曾經兄弟相爭的場景無疑給他的心理造成了陰影,親兄弟尚且如此,那些宗室皇親又怎可信,於是對他們很是不待見。

至於怎麼處置他們,曹丕雖然沒有大肆屠戮,但也極大的削弱了他們的勢力。

首先是曹彰,這哥們兒打仗很厲害,曹操在世的時候就多次派其領軍,並曾經大破烏丸。不過等到曹丕繼位後,我們就幾乎再也看不到有關他的記錄。

其次是曹植,文采斐然,不過情商著實太低。雖然免於一死,但也從此離開了曹魏的政治舞臺,鬱鬱而終。

至於其他曹氏皇族也差不多,被控制得死死的,“時法制,待藩國既自峻迫,寮屬皆賈豎下才,兵人給其殘老,大數不過二百人。”可見曹丕對這些宗室的防範之嚴。皇族手裡沒有什麼像樣的實力,確實避免了宗室作亂的可能,不過也為將來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四、第四枚炸彈:偏向汝潁集團

曹丕繼位後放的第二枚炸彈便是施行偏向汝潁集團的九品官人法。

我們知道科舉制度是在隋唐時創立的,而在這之前選拔人才的方式各朝各代都不盡相同。曹魏時期選拔人才的方式便是這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指的是在各州郡設專管選舉的中正一職,人才皆由其選定,選定的人才評為九等。而評價的標準主要是兩條:一是“性行”,也就是好的名望;二是“才”,也就是才幹。吏部最終會根據中正評定的人才級別對其授官。

好的名望當然是重要的,這表明一個人的人品道德被人肯定,如果又有才能,那麼便是當之無愧的“人才”。此法在科舉之前確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拔方式。不過其問題在曹魏執政的後期也逐漸暴露出來。

"

文/木子君侃史

曹操辛苦為兒孫打下了基礎,沒想到這些敗家子不爭氣,最終曹魏易主,天下歸一。那麼曾經與執掌天下如此之近的曹魏政權到底是如何被司馬氏所取代的呢?簡單來說就是——自找的。他們從一開始就在自己的皇帝寶座下面埋下了炸彈,一埋就是四顆,而且訂好了時間,只待“一飛沖天”的那一刻。

一、第一枚炸彈:“我的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古代皇權思想是很重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學習好了文才也罷,武藝也好,最終都是要效忠皇帝的,都是要忠君愛國,為朝廷出力的。

曹操年輕的時候自然也是這麼想的,要不也不會有孤身一人刺殺董卓的膽量,小編相信那時候的曹操還是有一顆拳拳赤子心的。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有人說曹操是一心篡漢,早有不臣之心,小編認為並非如此,至少他在篡不篡漢這個問題上,內心是極其矛盾的。一方面他想當皇帝,這個誘惑太大,一般人難以抗拒;另一方面,他又不敢,因為篡漢有莫大的政治風險。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政治風險呢?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曹魏政權的組織架構,我們都知道曹操奉行的乃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顯然,曹操集團的權力架構是皇帝在上,曹操在中處核心。而曹魏集團中兩個較大的集團勢力——汝潁集團和譙沛集團分處左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三岔形結構。看似牢固,然而這個權力結構的問題在於,擁護漢獻帝必然擁護曹操,反過來擁護曹操也會擁護漢獻帝。

曹操與漢獻帝儼然綁在了一起,一開始曹操自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他的話等同於皇帝的話,他的決定等同於皇帝的決定,他雖然不是皇帝但行使的卻是皇帝的權力,他身披漢室的大衣行走天下,招攬賢才,討伐諸侯。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但是到了政權的後期,問題就出來了。

手底下這些人到底因何聚集?是擁護我曹操還是漢獻帝?當他想要拿掉頭上的這個漢獻帝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分不清敵、我、友了。而政治鬥爭最重要的是分清敵、我、友。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曹操的選擇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凡是可疑對象統統清洗掉。

結果耿紀、韋晃被殺,荀彧被死,孔融、崔琰被殺,毛玠被廢。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有理由被認為是因為忠於漢獻帝而擁護曹操的人。

曹操此舉雖然樹立了自己的絕對權威,但也為曹魏政權的覆滅埋下了第一顆定時炸彈:他把忠君之士排除出了政府。換句話說,從曹操邁向皇帝寶座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宣稱:“我的政府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那麼,既然不必忠於皇帝,又何必忠於你曹操呢?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政治風險。

小編竊以為以曹操的智慧是深知這一點的,從他舉起屠刀的一刻起,他就應該想到他開了怎樣一個先河,但是在巨大的誘惑面前,他還是動搖了。

二、第二枚炸彈:為謀逆樹立了典範

小編前面講到曹操埋下了曹魏滅亡的一顆炸彈,如果歷史按照這個進程發展下去,曹魏未必會滅亡。曹魏政權雖然存在風險,但還不足以致命。不過可惜的是,曹操的繼任者,也就是曹丕,很好的繼承了他爹的優良傳統——埋炸彈,而且還青出於藍。

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謀朝篡位的人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有意思的是,在曹操之前沒有人能夠成功篡位建立王朝,唯一一個爽了一把的人是王莽,其結果是身首異處、留下千古罵名。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既然謀朝篡位風險這麼大,曹操就不得不考慮它的風險,畢竟前面血淋淋的例子在那,王莽的頭顱還在國家博物館放著呢,於是終其一生,他還是沒有走出最後一步。

不過這對於曹丕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以他的智慧完全沒有考慮這麼多,他能想到的就是趕緊把自己頭上那個礙眼的傢伙收拾了。

然而,跨出這一步簡單,卻為後世樹立了一個相當不好的典範,他的謀逆之舉等於向世人說明“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於是劉備、孫權相繼稱帝,甚至曹魏政權內部的這些大臣也看到了稱帝的可能。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三、第三枚炸彈:砍斷自己的左右手

細想起來,三國時代的創業之君都是人中翹楚,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是大有作為的人物。不過可惜的是他們的守業之君往往才能有限,而且像蜀漢、孫吳的二代們都不能說才能有限了,簡直就是愚蠢。相比起來,曹操之後的幾位曹魏君主算的上是不錯了,不過可惜依然混招頻出。

曹丕一上臺便執行了兩個政策,也為曹魏政權的滅亡再次埋下了兩個炸彈。

第一個便是削弱曹氏宗室。

皇帝的寶座往往都是帶血的,生於帝王家自然沒有什麼親情可言,這無疑是一種悲劇。

曹操晚年,在王位繼承問題上,三個嫡子曹丕、曹植、曹彰之間發生了劇烈的鬥爭。而曹操態度的不明確無疑是火上澆油。曹丕雖然佔有優勢,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直到曹操嚥了氣,才長舒了口氣。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曾經兄弟相爭的場景無疑給他的心理造成了陰影,親兄弟尚且如此,那些宗室皇親又怎可信,於是對他們很是不待見。

至於怎麼處置他們,曹丕雖然沒有大肆屠戮,但也極大的削弱了他們的勢力。

首先是曹彰,這哥們兒打仗很厲害,曹操在世的時候就多次派其領軍,並曾經大破烏丸。不過等到曹丕繼位後,我們就幾乎再也看不到有關他的記錄。

其次是曹植,文采斐然,不過情商著實太低。雖然免於一死,但也從此離開了曹魏的政治舞臺,鬱鬱而終。

至於其他曹氏皇族也差不多,被控制得死死的,“時法制,待藩國既自峻迫,寮屬皆賈豎下才,兵人給其殘老,大數不過二百人。”可見曹丕對這些宗室的防範之嚴。皇族手裡沒有什麼像樣的實力,確實避免了宗室作亂的可能,不過也為將來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四、第四枚炸彈:偏向汝潁集團

曹丕繼位後放的第二枚炸彈便是施行偏向汝潁集團的九品官人法。

我們知道科舉制度是在隋唐時創立的,而在這之前選拔人才的方式各朝各代都不盡相同。曹魏時期選拔人才的方式便是這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指的是在各州郡設專管選舉的中正一職,人才皆由其選定,選定的人才評為九等。而評價的標準主要是兩條:一是“性行”,也就是好的名望;二是“才”,也就是才幹。吏部最終會根據中正評定的人才級別對其授官。

好的名望當然是重要的,這表明一個人的人品道德被人肯定,如果又有才能,那麼便是當之無愧的“人才”。此法在科舉之前確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拔方式。不過其問題在曹魏執政的後期也逐漸暴露出來。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在魏明帝時,九品官人法的評定開始過分的注重“性行”,也就是名望。中正在選拔人才時,採用的是“先舉性行,而後言才”的方針。這樣一來,自然是先看出身門第,再看才學,到後來甚至是不看才學只看出身了。結果,這些出身高貴的世族名門,勢力越來越大,到最後終於培養出了司馬氏這個超級豪門。

那麼曹丕為什麼要施行這個九品官人法呢?這就得從汝潁集團譙沛集團的鬥爭說起了。

前面小編說了,曹操政權中有兩大勢力:一是汝潁集團,代表了知識分子兼士族大地主,多擔任卿相之類的文職官員;二是譙沛集團,代表的則是曹氏、夏侯氏等軍功集團,多在曹魏軍中任職。

曹操在世時,自然兩個勢力平分秋色,曹操也不會表現出對某個勢力的偏愛。不過等到曹丕繼位後,這種局勢就被打破了,因為他更偏愛汝潁集團,而不太喜歡譙沛集團。

"

文/木子君侃史

曹操辛苦為兒孫打下了基礎,沒想到這些敗家子不爭氣,最終曹魏易主,天下歸一。那麼曾經與執掌天下如此之近的曹魏政權到底是如何被司馬氏所取代的呢?簡單來說就是——自找的。他們從一開始就在自己的皇帝寶座下面埋下了炸彈,一埋就是四顆,而且訂好了時間,只待“一飛沖天”的那一刻。

一、第一枚炸彈:“我的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古代皇權思想是很重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學習好了文才也罷,武藝也好,最終都是要效忠皇帝的,都是要忠君愛國,為朝廷出力的。

曹操年輕的時候自然也是這麼想的,要不也不會有孤身一人刺殺董卓的膽量,小編相信那時候的曹操還是有一顆拳拳赤子心的。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有人說曹操是一心篡漢,早有不臣之心,小編認為並非如此,至少他在篡不篡漢這個問題上,內心是極其矛盾的。一方面他想當皇帝,這個誘惑太大,一般人難以抗拒;另一方面,他又不敢,因為篡漢有莫大的政治風險。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政治風險呢?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曹魏政權的組織架構,我們都知道曹操奉行的乃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顯然,曹操集團的權力架構是皇帝在上,曹操在中處核心。而曹魏集團中兩個較大的集團勢力——汝潁集團和譙沛集團分處左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三岔形結構。看似牢固,然而這個權力結構的問題在於,擁護漢獻帝必然擁護曹操,反過來擁護曹操也會擁護漢獻帝。

曹操與漢獻帝儼然綁在了一起,一開始曹操自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他的話等同於皇帝的話,他的決定等同於皇帝的決定,他雖然不是皇帝但行使的卻是皇帝的權力,他身披漢室的大衣行走天下,招攬賢才,討伐諸侯。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但是到了政權的後期,問題就出來了。

手底下這些人到底因何聚集?是擁護我曹操還是漢獻帝?當他想要拿掉頭上的這個漢獻帝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分不清敵、我、友了。而政治鬥爭最重要的是分清敵、我、友。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曹操的選擇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凡是可疑對象統統清洗掉。

結果耿紀、韋晃被殺,荀彧被死,孔融、崔琰被殺,毛玠被廢。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有理由被認為是因為忠於漢獻帝而擁護曹操的人。

曹操此舉雖然樹立了自己的絕對權威,但也為曹魏政權的覆滅埋下了第一顆定時炸彈:他把忠君之士排除出了政府。換句話說,從曹操邁向皇帝寶座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宣稱:“我的政府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那麼,既然不必忠於皇帝,又何必忠於你曹操呢?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政治風險。

小編竊以為以曹操的智慧是深知這一點的,從他舉起屠刀的一刻起,他就應該想到他開了怎樣一個先河,但是在巨大的誘惑面前,他還是動搖了。

二、第二枚炸彈:為謀逆樹立了典範

小編前面講到曹操埋下了曹魏滅亡的一顆炸彈,如果歷史按照這個進程發展下去,曹魏未必會滅亡。曹魏政權雖然存在風險,但還不足以致命。不過可惜的是,曹操的繼任者,也就是曹丕,很好的繼承了他爹的優良傳統——埋炸彈,而且還青出於藍。

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謀朝篡位的人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有意思的是,在曹操之前沒有人能夠成功篡位建立王朝,唯一一個爽了一把的人是王莽,其結果是身首異處、留下千古罵名。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既然謀朝篡位風險這麼大,曹操就不得不考慮它的風險,畢竟前面血淋淋的例子在那,王莽的頭顱還在國家博物館放著呢,於是終其一生,他還是沒有走出最後一步。

不過這對於曹丕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以他的智慧完全沒有考慮這麼多,他能想到的就是趕緊把自己頭上那個礙眼的傢伙收拾了。

然而,跨出這一步簡單,卻為後世樹立了一個相當不好的典範,他的謀逆之舉等於向世人說明“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於是劉備、孫權相繼稱帝,甚至曹魏政權內部的這些大臣也看到了稱帝的可能。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三、第三枚炸彈:砍斷自己的左右手

細想起來,三國時代的創業之君都是人中翹楚,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是大有作為的人物。不過可惜的是他們的守業之君往往才能有限,而且像蜀漢、孫吳的二代們都不能說才能有限了,簡直就是愚蠢。相比起來,曹操之後的幾位曹魏君主算的上是不錯了,不過可惜依然混招頻出。

曹丕一上臺便執行了兩個政策,也為曹魏政權的滅亡再次埋下了兩個炸彈。

第一個便是削弱曹氏宗室。

皇帝的寶座往往都是帶血的,生於帝王家自然沒有什麼親情可言,這無疑是一種悲劇。

曹操晚年,在王位繼承問題上,三個嫡子曹丕、曹植、曹彰之間發生了劇烈的鬥爭。而曹操態度的不明確無疑是火上澆油。曹丕雖然佔有優勢,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直到曹操嚥了氣,才長舒了口氣。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曾經兄弟相爭的場景無疑給他的心理造成了陰影,親兄弟尚且如此,那些宗室皇親又怎可信,於是對他們很是不待見。

至於怎麼處置他們,曹丕雖然沒有大肆屠戮,但也極大的削弱了他們的勢力。

首先是曹彰,這哥們兒打仗很厲害,曹操在世的時候就多次派其領軍,並曾經大破烏丸。不過等到曹丕繼位後,我們就幾乎再也看不到有關他的記錄。

其次是曹植,文采斐然,不過情商著實太低。雖然免於一死,但也從此離開了曹魏的政治舞臺,鬱鬱而終。

至於其他曹氏皇族也差不多,被控制得死死的,“時法制,待藩國既自峻迫,寮屬皆賈豎下才,兵人給其殘老,大數不過二百人。”可見曹丕對這些宗室的防範之嚴。皇族手裡沒有什麼像樣的實力,確實避免了宗室作亂的可能,不過也為將來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四、第四枚炸彈:偏向汝潁集團

曹丕繼位後放的第二枚炸彈便是施行偏向汝潁集團的九品官人法。

我們知道科舉制度是在隋唐時創立的,而在這之前選拔人才的方式各朝各代都不盡相同。曹魏時期選拔人才的方式便是這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指的是在各州郡設專管選舉的中正一職,人才皆由其選定,選定的人才評為九等。而評價的標準主要是兩條:一是“性行”,也就是好的名望;二是“才”,也就是才幹。吏部最終會根據中正評定的人才級別對其授官。

好的名望當然是重要的,這表明一個人的人品道德被人肯定,如果又有才能,那麼便是當之無愧的“人才”。此法在科舉之前確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拔方式。不過其問題在曹魏執政的後期也逐漸暴露出來。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在魏明帝時,九品官人法的評定開始過分的注重“性行”,也就是名望。中正在選拔人才時,採用的是“先舉性行,而後言才”的方針。這樣一來,自然是先看出身門第,再看才學,到後來甚至是不看才學只看出身了。結果,這些出身高貴的世族名門,勢力越來越大,到最後終於培養出了司馬氏這個超級豪門。

那麼曹丕為什麼要施行這個九品官人法呢?這就得從汝潁集團譙沛集團的鬥爭說起了。

前面小編說了,曹操政權中有兩大勢力:一是汝潁集團,代表了知識分子兼士族大地主,多擔任卿相之類的文職官員;二是譙沛集團,代表的則是曹氏、夏侯氏等軍功集團,多在曹魏軍中任職。

曹操在世時,自然兩個勢力平分秋色,曹操也不會表現出對某個勢力的偏愛。不過等到曹丕繼位後,這種局勢就被打破了,因為他更偏愛汝潁集團,而不太喜歡譙沛集團。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為什麼說曹丕反而不喜歡以曹氏、夏侯氏為主的譙沛集團呢,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汝潁集團多是文人,而自古文人重禮,強調宗法制。而曹丕在儲位之爭時的優勢便是嫡長子(曹昂戰死、曹鑠早薨),這點無疑獲得了以司馬懿、陳群為首的汝潁集團的支持。反觀譙沛集團則完全不在乎宗法制,更偏向於曹植與曹彰。待曹丕繼位後,對譙沛集團的態度可想而知。

第二便是曹丕自己便是文人,他又不是曹彰那樣的莽夫,自然無法融入到武將集團中。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話不投機半句多,沒有共同話題是很痛苦的。

由於曹丕偏愛汝潁集團,所以曹丕上臺之後汝潁集團上升勢頭很猛。用陳群為鎮軍大將軍,錄尚書事;用司馬懿為撫軍大將軍,錄尚書事。這樣一來,原來與軍權無干的汝潁集團人物,就干預了軍權,而譙沛集團對武裝力量的壟斷就此結束。

"

文/木子君侃史

曹操辛苦為兒孫打下了基礎,沒想到這些敗家子不爭氣,最終曹魏易主,天下歸一。那麼曾經與執掌天下如此之近的曹魏政權到底是如何被司馬氏所取代的呢?簡單來說就是——自找的。他們從一開始就在自己的皇帝寶座下面埋下了炸彈,一埋就是四顆,而且訂好了時間,只待“一飛沖天”的那一刻。

一、第一枚炸彈:“我的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古代皇權思想是很重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學習好了文才也罷,武藝也好,最終都是要效忠皇帝的,都是要忠君愛國,為朝廷出力的。

曹操年輕的時候自然也是這麼想的,要不也不會有孤身一人刺殺董卓的膽量,小編相信那時候的曹操還是有一顆拳拳赤子心的。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有人說曹操是一心篡漢,早有不臣之心,小編認為並非如此,至少他在篡不篡漢這個問題上,內心是極其矛盾的。一方面他想當皇帝,這個誘惑太大,一般人難以抗拒;另一方面,他又不敢,因為篡漢有莫大的政治風險。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政治風險呢?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曹魏政權的組織架構,我們都知道曹操奉行的乃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顯然,曹操集團的權力架構是皇帝在上,曹操在中處核心。而曹魏集團中兩個較大的集團勢力——汝潁集團和譙沛集團分處左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三岔形結構。看似牢固,然而這個權力結構的問題在於,擁護漢獻帝必然擁護曹操,反過來擁護曹操也會擁護漢獻帝。

曹操與漢獻帝儼然綁在了一起,一開始曹操自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他的話等同於皇帝的話,他的決定等同於皇帝的決定,他雖然不是皇帝但行使的卻是皇帝的權力,他身披漢室的大衣行走天下,招攬賢才,討伐諸侯。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但是到了政權的後期,問題就出來了。

手底下這些人到底因何聚集?是擁護我曹操還是漢獻帝?當他想要拿掉頭上的這個漢獻帝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分不清敵、我、友了。而政治鬥爭最重要的是分清敵、我、友。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曹操的選擇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凡是可疑對象統統清洗掉。

結果耿紀、韋晃被殺,荀彧被死,孔融、崔琰被殺,毛玠被廢。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有理由被認為是因為忠於漢獻帝而擁護曹操的人。

曹操此舉雖然樹立了自己的絕對權威,但也為曹魏政權的覆滅埋下了第一顆定時炸彈:他把忠君之士排除出了政府。換句話說,從曹操邁向皇帝寶座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宣稱:“我的政府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那麼,既然不必忠於皇帝,又何必忠於你曹操呢?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政治風險。

小編竊以為以曹操的智慧是深知這一點的,從他舉起屠刀的一刻起,他就應該想到他開了怎樣一個先河,但是在巨大的誘惑面前,他還是動搖了。

二、第二枚炸彈:為謀逆樹立了典範

小編前面講到曹操埋下了曹魏滅亡的一顆炸彈,如果歷史按照這個進程發展下去,曹魏未必會滅亡。曹魏政權雖然存在風險,但還不足以致命。不過可惜的是,曹操的繼任者,也就是曹丕,很好的繼承了他爹的優良傳統——埋炸彈,而且還青出於藍。

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謀朝篡位的人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有意思的是,在曹操之前沒有人能夠成功篡位建立王朝,唯一一個爽了一把的人是王莽,其結果是身首異處、留下千古罵名。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既然謀朝篡位風險這麼大,曹操就不得不考慮它的風險,畢竟前面血淋淋的例子在那,王莽的頭顱還在國家博物館放著呢,於是終其一生,他還是沒有走出最後一步。

不過這對於曹丕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以他的智慧完全沒有考慮這麼多,他能想到的就是趕緊把自己頭上那個礙眼的傢伙收拾了。

然而,跨出這一步簡單,卻為後世樹立了一個相當不好的典範,他的謀逆之舉等於向世人說明“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於是劉備、孫權相繼稱帝,甚至曹魏政權內部的這些大臣也看到了稱帝的可能。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三、第三枚炸彈:砍斷自己的左右手

細想起來,三國時代的創業之君都是人中翹楚,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是大有作為的人物。不過可惜的是他們的守業之君往往才能有限,而且像蜀漢、孫吳的二代們都不能說才能有限了,簡直就是愚蠢。相比起來,曹操之後的幾位曹魏君主算的上是不錯了,不過可惜依然混招頻出。

曹丕一上臺便執行了兩個政策,也為曹魏政權的滅亡再次埋下了兩個炸彈。

第一個便是削弱曹氏宗室。

皇帝的寶座往往都是帶血的,生於帝王家自然沒有什麼親情可言,這無疑是一種悲劇。

曹操晚年,在王位繼承問題上,三個嫡子曹丕、曹植、曹彰之間發生了劇烈的鬥爭。而曹操態度的不明確無疑是火上澆油。曹丕雖然佔有優勢,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直到曹操嚥了氣,才長舒了口氣。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曾經兄弟相爭的場景無疑給他的心理造成了陰影,親兄弟尚且如此,那些宗室皇親又怎可信,於是對他們很是不待見。

至於怎麼處置他們,曹丕雖然沒有大肆屠戮,但也極大的削弱了他們的勢力。

首先是曹彰,這哥們兒打仗很厲害,曹操在世的時候就多次派其領軍,並曾經大破烏丸。不過等到曹丕繼位後,我們就幾乎再也看不到有關他的記錄。

其次是曹植,文采斐然,不過情商著實太低。雖然免於一死,但也從此離開了曹魏的政治舞臺,鬱鬱而終。

至於其他曹氏皇族也差不多,被控制得死死的,“時法制,待藩國既自峻迫,寮屬皆賈豎下才,兵人給其殘老,大數不過二百人。”可見曹丕對這些宗室的防範之嚴。皇族手裡沒有什麼像樣的實力,確實避免了宗室作亂的可能,不過也為將來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四、第四枚炸彈:偏向汝潁集團

曹丕繼位後放的第二枚炸彈便是施行偏向汝潁集團的九品官人法。

我們知道科舉制度是在隋唐時創立的,而在這之前選拔人才的方式各朝各代都不盡相同。曹魏時期選拔人才的方式便是這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指的是在各州郡設專管選舉的中正一職,人才皆由其選定,選定的人才評為九等。而評價的標準主要是兩條:一是“性行”,也就是好的名望;二是“才”,也就是才幹。吏部最終會根據中正評定的人才級別對其授官。

好的名望當然是重要的,這表明一個人的人品道德被人肯定,如果又有才能,那麼便是當之無愧的“人才”。此法在科舉之前確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拔方式。不過其問題在曹魏執政的後期也逐漸暴露出來。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在魏明帝時,九品官人法的評定開始過分的注重“性行”,也就是名望。中正在選拔人才時,採用的是“先舉性行,而後言才”的方針。這樣一來,自然是先看出身門第,再看才學,到後來甚至是不看才學只看出身了。結果,這些出身高貴的世族名門,勢力越來越大,到最後終於培養出了司馬氏這個超級豪門。

那麼曹丕為什麼要施行這個九品官人法呢?這就得從汝潁集團譙沛集團的鬥爭說起了。

前面小編說了,曹操政權中有兩大勢力:一是汝潁集團,代表了知識分子兼士族大地主,多擔任卿相之類的文職官員;二是譙沛集團,代表的則是曹氏、夏侯氏等軍功集團,多在曹魏軍中任職。

曹操在世時,自然兩個勢力平分秋色,曹操也不會表現出對某個勢力的偏愛。不過等到曹丕繼位後,這種局勢就被打破了,因為他更偏愛汝潁集團,而不太喜歡譙沛集團。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為什麼說曹丕反而不喜歡以曹氏、夏侯氏為主的譙沛集團呢,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汝潁集團多是文人,而自古文人重禮,強調宗法制。而曹丕在儲位之爭時的優勢便是嫡長子(曹昂戰死、曹鑠早薨),這點無疑獲得了以司馬懿、陳群為首的汝潁集團的支持。反觀譙沛集團則完全不在乎宗法制,更偏向於曹植與曹彰。待曹丕繼位後,對譙沛集團的態度可想而知。

第二便是曹丕自己便是文人,他又不是曹彰那樣的莽夫,自然無法融入到武將集團中。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話不投機半句多,沒有共同話題是很痛苦的。

由於曹丕偏愛汝潁集團,所以曹丕上臺之後汝潁集團上升勢頭很猛。用陳群為鎮軍大將軍,錄尚書事;用司馬懿為撫軍大將軍,錄尚書事。這樣一來,原來與軍權無干的汝潁集團人物,就干預了軍權,而譙沛集團對武裝力量的壟斷就此結束。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九品官人法,就是在兩大集團鬥爭的背景下,由陳群創制,依靠曹丕對汝潁集團的偏愛而出臺的一項有利於汝潁集團的制度。

以上就是曹操與曹丕給自己的政權埋下的四枚定時炸彈,隨著曹丕坐上皇帝寶座,那寶座下面的四個定時炸彈也就開始工作了,爆炸只是早晚的問題。

五、炸彈爆炸只需要一個契機

封建王朝的重心在於皇權,也就是皇帝,那麼弱點也自然在於此。一旦皇權弱化,那麼整個王朝便到了危機邊緣。

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年僅三十六歲,其子曹芳繼位,年僅八歲。看到這想必大家都清楚了,套路馬上又要來了。

曹芳年幼,自然需要輔政大臣。魏明帝選了兩個人:曹爽和司馬懿。

"

文/木子君侃史

曹操辛苦為兒孫打下了基礎,沒想到這些敗家子不爭氣,最終曹魏易主,天下歸一。那麼曾經與執掌天下如此之近的曹魏政權到底是如何被司馬氏所取代的呢?簡單來說就是——自找的。他們從一開始就在自己的皇帝寶座下面埋下了炸彈,一埋就是四顆,而且訂好了時間,只待“一飛沖天”的那一刻。

一、第一枚炸彈:“我的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古代皇權思想是很重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學習好了文才也罷,武藝也好,最終都是要效忠皇帝的,都是要忠君愛國,為朝廷出力的。

曹操年輕的時候自然也是這麼想的,要不也不會有孤身一人刺殺董卓的膽量,小編相信那時候的曹操還是有一顆拳拳赤子心的。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有人說曹操是一心篡漢,早有不臣之心,小編認為並非如此,至少他在篡不篡漢這個問題上,內心是極其矛盾的。一方面他想當皇帝,這個誘惑太大,一般人難以抗拒;另一方面,他又不敢,因為篡漢有莫大的政治風險。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政治風險呢?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曹魏政權的組織架構,我們都知道曹操奉行的乃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顯然,曹操集團的權力架構是皇帝在上,曹操在中處核心。而曹魏集團中兩個較大的集團勢力——汝潁集團和譙沛集團分處左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三岔形結構。看似牢固,然而這個權力結構的問題在於,擁護漢獻帝必然擁護曹操,反過來擁護曹操也會擁護漢獻帝。

曹操與漢獻帝儼然綁在了一起,一開始曹操自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他的話等同於皇帝的話,他的決定等同於皇帝的決定,他雖然不是皇帝但行使的卻是皇帝的權力,他身披漢室的大衣行走天下,招攬賢才,討伐諸侯。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但是到了政權的後期,問題就出來了。

手底下這些人到底因何聚集?是擁護我曹操還是漢獻帝?當他想要拿掉頭上的這個漢獻帝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分不清敵、我、友了。而政治鬥爭最重要的是分清敵、我、友。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曹操的選擇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凡是可疑對象統統清洗掉。

結果耿紀、韋晃被殺,荀彧被死,孔融、崔琰被殺,毛玠被廢。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有理由被認為是因為忠於漢獻帝而擁護曹操的人。

曹操此舉雖然樹立了自己的絕對權威,但也為曹魏政權的覆滅埋下了第一顆定時炸彈:他把忠君之士排除出了政府。換句話說,從曹操邁向皇帝寶座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宣稱:“我的政府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那麼,既然不必忠於皇帝,又何必忠於你曹操呢?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政治風險。

小編竊以為以曹操的智慧是深知這一點的,從他舉起屠刀的一刻起,他就應該想到他開了怎樣一個先河,但是在巨大的誘惑面前,他還是動搖了。

二、第二枚炸彈:為謀逆樹立了典範

小編前面講到曹操埋下了曹魏滅亡的一顆炸彈,如果歷史按照這個進程發展下去,曹魏未必會滅亡。曹魏政權雖然存在風險,但還不足以致命。不過可惜的是,曹操的繼任者,也就是曹丕,很好的繼承了他爹的優良傳統——埋炸彈,而且還青出於藍。

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謀朝篡位的人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有意思的是,在曹操之前沒有人能夠成功篡位建立王朝,唯一一個爽了一把的人是王莽,其結果是身首異處、留下千古罵名。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既然謀朝篡位風險這麼大,曹操就不得不考慮它的風險,畢竟前面血淋淋的例子在那,王莽的頭顱還在國家博物館放著呢,於是終其一生,他還是沒有走出最後一步。

不過這對於曹丕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以他的智慧完全沒有考慮這麼多,他能想到的就是趕緊把自己頭上那個礙眼的傢伙收拾了。

然而,跨出這一步簡單,卻為後世樹立了一個相當不好的典範,他的謀逆之舉等於向世人說明“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於是劉備、孫權相繼稱帝,甚至曹魏政權內部的這些大臣也看到了稱帝的可能。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三、第三枚炸彈:砍斷自己的左右手

細想起來,三國時代的創業之君都是人中翹楚,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是大有作為的人物。不過可惜的是他們的守業之君往往才能有限,而且像蜀漢、孫吳的二代們都不能說才能有限了,簡直就是愚蠢。相比起來,曹操之後的幾位曹魏君主算的上是不錯了,不過可惜依然混招頻出。

曹丕一上臺便執行了兩個政策,也為曹魏政權的滅亡再次埋下了兩個炸彈。

第一個便是削弱曹氏宗室。

皇帝的寶座往往都是帶血的,生於帝王家自然沒有什麼親情可言,這無疑是一種悲劇。

曹操晚年,在王位繼承問題上,三個嫡子曹丕、曹植、曹彰之間發生了劇烈的鬥爭。而曹操態度的不明確無疑是火上澆油。曹丕雖然佔有優勢,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直到曹操嚥了氣,才長舒了口氣。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曾經兄弟相爭的場景無疑給他的心理造成了陰影,親兄弟尚且如此,那些宗室皇親又怎可信,於是對他們很是不待見。

至於怎麼處置他們,曹丕雖然沒有大肆屠戮,但也極大的削弱了他們的勢力。

首先是曹彰,這哥們兒打仗很厲害,曹操在世的時候就多次派其領軍,並曾經大破烏丸。不過等到曹丕繼位後,我們就幾乎再也看不到有關他的記錄。

其次是曹植,文采斐然,不過情商著實太低。雖然免於一死,但也從此離開了曹魏的政治舞臺,鬱鬱而終。

至於其他曹氏皇族也差不多,被控制得死死的,“時法制,待藩國既自峻迫,寮屬皆賈豎下才,兵人給其殘老,大數不過二百人。”可見曹丕對這些宗室的防範之嚴。皇族手裡沒有什麼像樣的實力,確實避免了宗室作亂的可能,不過也為將來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四、第四枚炸彈:偏向汝潁集團

曹丕繼位後放的第二枚炸彈便是施行偏向汝潁集團的九品官人法。

我們知道科舉制度是在隋唐時創立的,而在這之前選拔人才的方式各朝各代都不盡相同。曹魏時期選拔人才的方式便是這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指的是在各州郡設專管選舉的中正一職,人才皆由其選定,選定的人才評為九等。而評價的標準主要是兩條:一是“性行”,也就是好的名望;二是“才”,也就是才幹。吏部最終會根據中正評定的人才級別對其授官。

好的名望當然是重要的,這表明一個人的人品道德被人肯定,如果又有才能,那麼便是當之無愧的“人才”。此法在科舉之前確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拔方式。不過其問題在曹魏執政的後期也逐漸暴露出來。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在魏明帝時,九品官人法的評定開始過分的注重“性行”,也就是名望。中正在選拔人才時,採用的是“先舉性行,而後言才”的方針。這樣一來,自然是先看出身門第,再看才學,到後來甚至是不看才學只看出身了。結果,這些出身高貴的世族名門,勢力越來越大,到最後終於培養出了司馬氏這個超級豪門。

那麼曹丕為什麼要施行這個九品官人法呢?這就得從汝潁集團譙沛集團的鬥爭說起了。

前面小編說了,曹操政權中有兩大勢力:一是汝潁集團,代表了知識分子兼士族大地主,多擔任卿相之類的文職官員;二是譙沛集團,代表的則是曹氏、夏侯氏等軍功集團,多在曹魏軍中任職。

曹操在世時,自然兩個勢力平分秋色,曹操也不會表現出對某個勢力的偏愛。不過等到曹丕繼位後,這種局勢就被打破了,因為他更偏愛汝潁集團,而不太喜歡譙沛集團。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為什麼說曹丕反而不喜歡以曹氏、夏侯氏為主的譙沛集團呢,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汝潁集團多是文人,而自古文人重禮,強調宗法制。而曹丕在儲位之爭時的優勢便是嫡長子(曹昂戰死、曹鑠早薨),這點無疑獲得了以司馬懿、陳群為首的汝潁集團的支持。反觀譙沛集團則完全不在乎宗法制,更偏向於曹植與曹彰。待曹丕繼位後,對譙沛集團的態度可想而知。

第二便是曹丕自己便是文人,他又不是曹彰那樣的莽夫,自然無法融入到武將集團中。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話不投機半句多,沒有共同話題是很痛苦的。

由於曹丕偏愛汝潁集團,所以曹丕上臺之後汝潁集團上升勢頭很猛。用陳群為鎮軍大將軍,錄尚書事;用司馬懿為撫軍大將軍,錄尚書事。這樣一來,原來與軍權無干的汝潁集團人物,就干預了軍權,而譙沛集團對武裝力量的壟斷就此結束。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九品官人法,就是在兩大集團鬥爭的背景下,由陳群創制,依靠曹丕對汝潁集團的偏愛而出臺的一項有利於汝潁集團的制度。

以上就是曹操與曹丕給自己的政權埋下的四枚定時炸彈,隨著曹丕坐上皇帝寶座,那寶座下面的四個定時炸彈也就開始工作了,爆炸只是早晚的問題。

五、炸彈爆炸只需要一個契機

封建王朝的重心在於皇權,也就是皇帝,那麼弱點也自然在於此。一旦皇權弱化,那麼整個王朝便到了危機邊緣。

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年僅三十六歲,其子曹芳繼位,年僅八歲。看到這想必大家都清楚了,套路馬上又要來了。

曹芳年幼,自然需要輔政大臣。魏明帝選了兩個人:曹爽和司馬懿。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司馬懿就不說了,王者段位的佼佼者,吊打一切不服,諸葛亮一死更是沒人治得了他。我們來看看曹爽。曹爽其人才能實在是一般,資質著實平庸,桓範就曾罵曹爽兄弟跟豬狗一樣。其充其量也就是鑽石席位。如果說僅僅是做一名普通的官員問題不大,但要想跟司馬懿這樣的老狐狸較量實在是不夠格。

事實也證明魏明帝所託非人,公元249年,司馬懿韜光養晦了十年之後,發動政變,以曹爽為核心的譙沛集團無力相爭,幾乎全軍覆沒,大權完全落入了以司馬家族為首汝潁集團的手裡。

此時曹魏雖然沒有滅亡,但朝政大權已然旁落,其結局已經註定。而這一切的一切都來源於曹操與曹丕當初埋下的四顆炸彈。

"

文/木子君侃史

曹操辛苦為兒孫打下了基礎,沒想到這些敗家子不爭氣,最終曹魏易主,天下歸一。那麼曾經與執掌天下如此之近的曹魏政權到底是如何被司馬氏所取代的呢?簡單來說就是——自找的。他們從一開始就在自己的皇帝寶座下面埋下了炸彈,一埋就是四顆,而且訂好了時間,只待“一飛沖天”的那一刻。

一、第一枚炸彈:“我的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古代皇權思想是很重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學習好了文才也罷,武藝也好,最終都是要效忠皇帝的,都是要忠君愛國,為朝廷出力的。

曹操年輕的時候自然也是這麼想的,要不也不會有孤身一人刺殺董卓的膽量,小編相信那時候的曹操還是有一顆拳拳赤子心的。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有人說曹操是一心篡漢,早有不臣之心,小編認為並非如此,至少他在篡不篡漢這個問題上,內心是極其矛盾的。一方面他想當皇帝,這個誘惑太大,一般人難以抗拒;另一方面,他又不敢,因為篡漢有莫大的政治風險。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政治風險呢?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曹魏政權的組織架構,我們都知道曹操奉行的乃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顯然,曹操集團的權力架構是皇帝在上,曹操在中處核心。而曹魏集團中兩個較大的集團勢力——汝潁集團和譙沛集團分處左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三岔形結構。看似牢固,然而這個權力結構的問題在於,擁護漢獻帝必然擁護曹操,反過來擁護曹操也會擁護漢獻帝。

曹操與漢獻帝儼然綁在了一起,一開始曹操自然是樂見其成的,畢竟他的話等同於皇帝的話,他的決定等同於皇帝的決定,他雖然不是皇帝但行使的卻是皇帝的權力,他身披漢室的大衣行走天下,招攬賢才,討伐諸侯。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但是到了政權的後期,問題就出來了。

手底下這些人到底因何聚集?是擁護我曹操還是漢獻帝?當他想要拿掉頭上的這個漢獻帝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分不清敵、我、友了。而政治鬥爭最重要的是分清敵、我、友。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曹操的選擇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凡是可疑對象統統清洗掉。

結果耿紀、韋晃被殺,荀彧被死,孔融、崔琰被殺,毛玠被廢。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有理由被認為是因為忠於漢獻帝而擁護曹操的人。

曹操此舉雖然樹立了自己的絕對權威,但也為曹魏政權的覆滅埋下了第一顆定時炸彈:他把忠君之士排除出了政府。換句話說,從曹操邁向皇帝寶座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宣稱:“我的政府官員不必忠於皇帝。”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那麼,既然不必忠於皇帝,又何必忠於你曹操呢?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政治風險。

小編竊以為以曹操的智慧是深知這一點的,從他舉起屠刀的一刻起,他就應該想到他開了怎樣一個先河,但是在巨大的誘惑面前,他還是動搖了。

二、第二枚炸彈:為謀逆樹立了典範

小編前面講到曹操埋下了曹魏滅亡的一顆炸彈,如果歷史按照這個進程發展下去,曹魏未必會滅亡。曹魏政權雖然存在風險,但還不足以致命。不過可惜的是,曹操的繼任者,也就是曹丕,很好的繼承了他爹的優良傳統——埋炸彈,而且還青出於藍。

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謀朝篡位的人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有意思的是,在曹操之前沒有人能夠成功篡位建立王朝,唯一一個爽了一把的人是王莽,其結果是身首異處、留下千古罵名。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既然謀朝篡位風險這麼大,曹操就不得不考慮它的風險,畢竟前面血淋淋的例子在那,王莽的頭顱還在國家博物館放著呢,於是終其一生,他還是沒有走出最後一步。

不過這對於曹丕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以他的智慧完全沒有考慮這麼多,他能想到的就是趕緊把自己頭上那個礙眼的傢伙收拾了。

然而,跨出這一步簡單,卻為後世樹立了一個相當不好的典範,他的謀逆之舉等於向世人說明“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於是劉備、孫權相繼稱帝,甚至曹魏政權內部的這些大臣也看到了稱帝的可能。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三、第三枚炸彈:砍斷自己的左右手

細想起來,三國時代的創業之君都是人中翹楚,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是大有作為的人物。不過可惜的是他們的守業之君往往才能有限,而且像蜀漢、孫吳的二代們都不能說才能有限了,簡直就是愚蠢。相比起來,曹操之後的幾位曹魏君主算的上是不錯了,不過可惜依然混招頻出。

曹丕一上臺便執行了兩個政策,也為曹魏政權的滅亡再次埋下了兩個炸彈。

第一個便是削弱曹氏宗室。

皇帝的寶座往往都是帶血的,生於帝王家自然沒有什麼親情可言,這無疑是一種悲劇。

曹操晚年,在王位繼承問題上,三個嫡子曹丕、曹植、曹彰之間發生了劇烈的鬥爭。而曹操態度的不明確無疑是火上澆油。曹丕雖然佔有優勢,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直到曹操嚥了氣,才長舒了口氣。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曾經兄弟相爭的場景無疑給他的心理造成了陰影,親兄弟尚且如此,那些宗室皇親又怎可信,於是對他們很是不待見。

至於怎麼處置他們,曹丕雖然沒有大肆屠戮,但也極大的削弱了他們的勢力。

首先是曹彰,這哥們兒打仗很厲害,曹操在世的時候就多次派其領軍,並曾經大破烏丸。不過等到曹丕繼位後,我們就幾乎再也看不到有關他的記錄。

其次是曹植,文采斐然,不過情商著實太低。雖然免於一死,但也從此離開了曹魏的政治舞臺,鬱鬱而終。

至於其他曹氏皇族也差不多,被控制得死死的,“時法制,待藩國既自峻迫,寮屬皆賈豎下才,兵人給其殘老,大數不過二百人。”可見曹丕對這些宗室的防範之嚴。皇族手裡沒有什麼像樣的實力,確實避免了宗室作亂的可能,不過也為將來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四、第四枚炸彈:偏向汝潁集團

曹丕繼位後放的第二枚炸彈便是施行偏向汝潁集團的九品官人法。

我們知道科舉制度是在隋唐時創立的,而在這之前選拔人才的方式各朝各代都不盡相同。曹魏時期選拔人才的方式便是這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指的是在各州郡設專管選舉的中正一職,人才皆由其選定,選定的人才評為九等。而評價的標準主要是兩條:一是“性行”,也就是好的名望;二是“才”,也就是才幹。吏部最終會根據中正評定的人才級別對其授官。

好的名望當然是重要的,這表明一個人的人品道德被人肯定,如果又有才能,那麼便是當之無愧的“人才”。此法在科舉之前確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拔方式。不過其問題在曹魏執政的後期也逐漸暴露出來。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在魏明帝時,九品官人法的評定開始過分的注重“性行”,也就是名望。中正在選拔人才時,採用的是“先舉性行,而後言才”的方針。這樣一來,自然是先看出身門第,再看才學,到後來甚至是不看才學只看出身了。結果,這些出身高貴的世族名門,勢力越來越大,到最後終於培養出了司馬氏這個超級豪門。

那麼曹丕為什麼要施行這個九品官人法呢?這就得從汝潁集團譙沛集團的鬥爭說起了。

前面小編說了,曹操政權中有兩大勢力:一是汝潁集團,代表了知識分子兼士族大地主,多擔任卿相之類的文職官員;二是譙沛集團,代表的則是曹氏、夏侯氏等軍功集團,多在曹魏軍中任職。

曹操在世時,自然兩個勢力平分秋色,曹操也不會表現出對某個勢力的偏愛。不過等到曹丕繼位後,這種局勢就被打破了,因為他更偏愛汝潁集團,而不太喜歡譙沛集團。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為什麼說曹丕反而不喜歡以曹氏、夏侯氏為主的譙沛集團呢,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汝潁集團多是文人,而自古文人重禮,強調宗法制。而曹丕在儲位之爭時的優勢便是嫡長子(曹昂戰死、曹鑠早薨),這點無疑獲得了以司馬懿、陳群為首的汝潁集團的支持。反觀譙沛集團則完全不在乎宗法制,更偏向於曹植與曹彰。待曹丕繼位後,對譙沛集團的態度可想而知。

第二便是曹丕自己便是文人,他又不是曹彰那樣的莽夫,自然無法融入到武將集團中。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話不投機半句多,沒有共同話題是很痛苦的。

由於曹丕偏愛汝潁集團,所以曹丕上臺之後汝潁集團上升勢頭很猛。用陳群為鎮軍大將軍,錄尚書事;用司馬懿為撫軍大將軍,錄尚書事。這樣一來,原來與軍權無干的汝潁集團人物,就干預了軍權,而譙沛集團對武裝力量的壟斷就此結束。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九品官人法,就是在兩大集團鬥爭的背景下,由陳群創制,依靠曹丕對汝潁集團的偏愛而出臺的一項有利於汝潁集團的制度。

以上就是曹操與曹丕給自己的政權埋下的四枚定時炸彈,隨著曹丕坐上皇帝寶座,那寶座下面的四個定時炸彈也就開始工作了,爆炸只是早晚的問題。

五、炸彈爆炸只需要一個契機

封建王朝的重心在於皇權,也就是皇帝,那麼弱點也自然在於此。一旦皇權弱化,那麼整個王朝便到了危機邊緣。

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年僅三十六歲,其子曹芳繼位,年僅八歲。看到這想必大家都清楚了,套路馬上又要來了。

曹芳年幼,自然需要輔政大臣。魏明帝選了兩個人:曹爽和司馬懿。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司馬懿就不說了,王者段位的佼佼者,吊打一切不服,諸葛亮一死更是沒人治得了他。我們來看看曹爽。曹爽其人才能實在是一般,資質著實平庸,桓範就曾罵曹爽兄弟跟豬狗一樣。其充其量也就是鑽石席位。如果說僅僅是做一名普通的官員問題不大,但要想跟司馬懿這樣的老狐狸較量實在是不夠格。

事實也證明魏明帝所託非人,公元249年,司馬懿韜光養晦了十年之後,發動政變,以曹爽為核心的譙沛集團無力相爭,幾乎全軍覆沒,大權完全落入了以司馬家族為首汝潁集團的手裡。

此時曹魏雖然沒有滅亡,但朝政大權已然旁落,其結局已經註定。而這一切的一切都來源於曹操與曹丕當初埋下的四顆炸彈。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若不是曹操父子親手埋下的這“四顆炸彈”,三馬又豈能同槽?

更多精彩請關注“木子君侃史”,如有不足之處還請批評指正,敬請留言,必定認真回覆!謝謝!

文中圖片來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