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名士桓階:我粉曹丞相有錯嗎?他才是正統'

"
"
長沙名士桓階:我粉曹丞相有錯嗎?他才是正統

《三國演義》連環畫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正統”是衡量一個王朝、黨派、學派乃至個人是否值得推崇的重要依據。正統又作道統,大致是正宗、嫡系的意思。在大一統時代,由於沒得選擇,人們只能任憑統治者自我標榜正統。但是,到了政權交替或者天下分裂的時代,正統性便會成為士人爭論的焦點。比如三國時期,有人把蜀漢當正統,有人則視曹魏為正統,各為其主,各說各話。當時的長沙名士桓階,是曹操的鐵桿粉絲,始終認為曹操才是正統。

桓階是一個很有道義的人。孫權的老爸孫堅早年擔任長沙太守時,桓階是郡府的功曹,也就是分管人事的佐吏。孫堅見桓階表現不錯,就舉薦他為孝廉。經朝廷考核後,桓階被任命為尚書郎。初平二年(191年),孫堅征討劉表,不幸中箭身亡。當時桓階因父親去世回家奔喪,得知孫堅戰死,便冒著危險去見劉表,乞求領走孫堅的遺體。劉表被桓階的義舉感動,就把孫堅的遺體交給了他。桓階也因此獲得了講道義的好名聲。

"
長沙名士桓階:我粉曹丞相有錯嗎?他才是正統

《三國演義》連環畫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正統”是衡量一個王朝、黨派、學派乃至個人是否值得推崇的重要依據。正統又作道統,大致是正宗、嫡系的意思。在大一統時代,由於沒得選擇,人們只能任憑統治者自我標榜正統。但是,到了政權交替或者天下分裂的時代,正統性便會成為士人爭論的焦點。比如三國時期,有人把蜀漢當正統,有人則視曹魏為正統,各為其主,各說各話。當時的長沙名士桓階,是曹操的鐵桿粉絲,始終認為曹操才是正統。

桓階是一個很有道義的人。孫權的老爸孫堅早年擔任長沙太守時,桓階是郡府的功曹,也就是分管人事的佐吏。孫堅見桓階表現不錯,就舉薦他為孝廉。經朝廷考核後,桓階被任命為尚書郎。初平二年(191年),孫堅征討劉表,不幸中箭身亡。當時桓階因父親去世回家奔喪,得知孫堅戰死,便冒著危險去見劉表,乞求領走孫堅的遺體。劉表被桓階的義舉感動,就把孫堅的遺體交給了他。桓階也因此獲得了講道義的好名聲。

長沙名士桓階:我粉曹丞相有錯嗎?他才是正統

《三國演義》連環畫

由於天下大亂,桓階後來可能未再去朝廷任職,而是留在了家鄉長沙。建安四年(199年),曹操與袁紹在北方對峙,荊州牧劉表不聽手下諸多謀士的勸告,選擇站到了袁紹一邊。桓階覺得劉表目光短淺,終將引火燒身,於是勸說長沙太守張羨叛劉附曹。桓階說:“做事情不從道義出發,沒有不失敗的。所以春秋時期儘管諸侯稱霸,齊桓公仍率領諸侯尊奉周室,晉文公則驅逐叛亂的周王之弟叔帶而迎接周王。如今袁紹反行其道,劉表卻響應他,這簡直是作死的節奏。太守你若想建功立業,伸張正義,保福離禍,就不應該跟劉表一樣。”張羨說:“那我該何去何從呢?”桓階說:“曹公勢力雖弱,卻仗義起兵,解救朝廷,奉皇命討伐有罪之人,誰敢不服?你若率領長沙等四郡保住荊南之地等候曹公到來,作為曹公的內應,是最好的選擇。”張羨覺得桓階所言有理,於是率領長沙及鄰近的武陵、零陵、桂陽諸郡抗拒劉表,並遣使謁見曹操。得知張羨有意歸附,曹操當然十分高興。

當時曹操正在北方與袁紹交戰,無暇顧及南方,而劉表卻不斷髮兵攻打張羨。建安五年(200年),張羨病死,其子繼任長沙太守。次年,長沙被劉表攻破,桓階只得隱匿於江湖。不過,劉表是一個恩威並著的人,幾年後不計前嫌,徵召桓階為從事祭酒,還打算把小姨子蔡氏嫁給他。但桓階推說自己已有老婆,拒不接受,然後又稱病辭官告退。顯然,桓階是嫌跟著劉表沒什麼前途。

"
長沙名士桓階:我粉曹丞相有錯嗎?他才是正統

《三國演義》連環畫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正統”是衡量一個王朝、黨派、學派乃至個人是否值得推崇的重要依據。正統又作道統,大致是正宗、嫡系的意思。在大一統時代,由於沒得選擇,人們只能任憑統治者自我標榜正統。但是,到了政權交替或者天下分裂的時代,正統性便會成為士人爭論的焦點。比如三國時期,有人把蜀漢當正統,有人則視曹魏為正統,各為其主,各說各話。當時的長沙名士桓階,是曹操的鐵桿粉絲,始終認為曹操才是正統。

桓階是一個很有道義的人。孫權的老爸孫堅早年擔任長沙太守時,桓階是郡府的功曹,也就是分管人事的佐吏。孫堅見桓階表現不錯,就舉薦他為孝廉。經朝廷考核後,桓階被任命為尚書郎。初平二年(191年),孫堅征討劉表,不幸中箭身亡。當時桓階因父親去世回家奔喪,得知孫堅戰死,便冒著危險去見劉表,乞求領走孫堅的遺體。劉表被桓階的義舉感動,就把孫堅的遺體交給了他。桓階也因此獲得了講道義的好名聲。

長沙名士桓階:我粉曹丞相有錯嗎?他才是正統

《三國演義》連環畫

由於天下大亂,桓階後來可能未再去朝廷任職,而是留在了家鄉長沙。建安四年(199年),曹操與袁紹在北方對峙,荊州牧劉表不聽手下諸多謀士的勸告,選擇站到了袁紹一邊。桓階覺得劉表目光短淺,終將引火燒身,於是勸說長沙太守張羨叛劉附曹。桓階說:“做事情不從道義出發,沒有不失敗的。所以春秋時期儘管諸侯稱霸,齊桓公仍率領諸侯尊奉周室,晉文公則驅逐叛亂的周王之弟叔帶而迎接周王。如今袁紹反行其道,劉表卻響應他,這簡直是作死的節奏。太守你若想建功立業,伸張正義,保福離禍,就不應該跟劉表一樣。”張羨說:“那我該何去何從呢?”桓階說:“曹公勢力雖弱,卻仗義起兵,解救朝廷,奉皇命討伐有罪之人,誰敢不服?你若率領長沙等四郡保住荊南之地等候曹公到來,作為曹公的內應,是最好的選擇。”張羨覺得桓階所言有理,於是率領長沙及鄰近的武陵、零陵、桂陽諸郡抗拒劉表,並遣使謁見曹操。得知張羨有意歸附,曹操當然十分高興。

當時曹操正在北方與袁紹交戰,無暇顧及南方,而劉表卻不斷髮兵攻打張羨。建安五年(200年),張羨病死,其子繼任長沙太守。次年,長沙被劉表攻破,桓階只得隱匿於江湖。不過,劉表是一個恩威並著的人,幾年後不計前嫌,徵召桓階為從事祭酒,還打算把小姨子蔡氏嫁給他。但桓階推說自己已有老婆,拒不接受,然後又稱病辭官告退。顯然,桓階是嫌跟著劉表沒什麼前途。

長沙名士桓階:我粉曹丞相有錯嗎?他才是正統

《三國演義》連環畫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平定荊州之後,桓階的好運也開始了。曹操聽說桓階曾經為張羨出謀劃策,覺得他是個奇才,便徵召他為丞相掾主簿,後又升任趙郡太守。曹魏封王立國後,桓階任虎賁中郎將侍中。當時曹魏尚未確立王位接班人,而曹操比較寵愛三兒子曹植。桓階於是在曹操面前反覆誇讚曹操的大兒子曹丕品德優良,建議曹操立長子為世子。由此可見,桓階是一個正統觀念很強的人,凡事堅持原則,不喜歡看風使舵。桓階還善於扶正救難,保全了朝中不少秉性剛直的人才。由於頗得曹操信任,桓階後來升任尚書,掌管選拔人才的事務。

桓階分析問題通常有獨到的見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關羽圍困於樊城。曹操派徐晃前去援救,一開始兵力不足,仍無法解圍。曹操想親自領兵南征,其他人都表示贊同,只有桓階認為沒必要。桓階說話似乎胸有成竹:“曹仁等人雖身處重圍之中,卻有樊城共存亡的決心,一定能守住樊城。加之外圍又有徐晃接應,破圍是沒有問題的。”桓階對此滿有把握,可能事先知道了曹魏正聯手東吳算計關羽。他預計東吳會出兵偷襲荊州,關羽將腹背受敵。不久,東吳果然奪取了荊州,關羽被迫從樊城退兵,敗走麥城。

"
長沙名士桓階:我粉曹丞相有錯嗎?他才是正統

《三國演義》連環畫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正統”是衡量一個王朝、黨派、學派乃至個人是否值得推崇的重要依據。正統又作道統,大致是正宗、嫡系的意思。在大一統時代,由於沒得選擇,人們只能任憑統治者自我標榜正統。但是,到了政權交替或者天下分裂的時代,正統性便會成為士人爭論的焦點。比如三國時期,有人把蜀漢當正統,有人則視曹魏為正統,各為其主,各說各話。當時的長沙名士桓階,是曹操的鐵桿粉絲,始終認為曹操才是正統。

桓階是一個很有道義的人。孫權的老爸孫堅早年擔任長沙太守時,桓階是郡府的功曹,也就是分管人事的佐吏。孫堅見桓階表現不錯,就舉薦他為孝廉。經朝廷考核後,桓階被任命為尚書郎。初平二年(191年),孫堅征討劉表,不幸中箭身亡。當時桓階因父親去世回家奔喪,得知孫堅戰死,便冒著危險去見劉表,乞求領走孫堅的遺體。劉表被桓階的義舉感動,就把孫堅的遺體交給了他。桓階也因此獲得了講道義的好名聲。

長沙名士桓階:我粉曹丞相有錯嗎?他才是正統

《三國演義》連環畫

由於天下大亂,桓階後來可能未再去朝廷任職,而是留在了家鄉長沙。建安四年(199年),曹操與袁紹在北方對峙,荊州牧劉表不聽手下諸多謀士的勸告,選擇站到了袁紹一邊。桓階覺得劉表目光短淺,終將引火燒身,於是勸說長沙太守張羨叛劉附曹。桓階說:“做事情不從道義出發,沒有不失敗的。所以春秋時期儘管諸侯稱霸,齊桓公仍率領諸侯尊奉周室,晉文公則驅逐叛亂的周王之弟叔帶而迎接周王。如今袁紹反行其道,劉表卻響應他,這簡直是作死的節奏。太守你若想建功立業,伸張正義,保福離禍,就不應該跟劉表一樣。”張羨說:“那我該何去何從呢?”桓階說:“曹公勢力雖弱,卻仗義起兵,解救朝廷,奉皇命討伐有罪之人,誰敢不服?你若率領長沙等四郡保住荊南之地等候曹公到來,作為曹公的內應,是最好的選擇。”張羨覺得桓階所言有理,於是率領長沙及鄰近的武陵、零陵、桂陽諸郡抗拒劉表,並遣使謁見曹操。得知張羨有意歸附,曹操當然十分高興。

當時曹操正在北方與袁紹交戰,無暇顧及南方,而劉表卻不斷髮兵攻打張羨。建安五年(200年),張羨病死,其子繼任長沙太守。次年,長沙被劉表攻破,桓階只得隱匿於江湖。不過,劉表是一個恩威並著的人,幾年後不計前嫌,徵召桓階為從事祭酒,還打算把小姨子蔡氏嫁給他。但桓階推說自己已有老婆,拒不接受,然後又稱病辭官告退。顯然,桓階是嫌跟著劉表沒什麼前途。

長沙名士桓階:我粉曹丞相有錯嗎?他才是正統

《三國演義》連環畫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平定荊州之後,桓階的好運也開始了。曹操聽說桓階曾經為張羨出謀劃策,覺得他是個奇才,便徵召他為丞相掾主簿,後又升任趙郡太守。曹魏封王立國後,桓階任虎賁中郎將侍中。當時曹魏尚未確立王位接班人,而曹操比較寵愛三兒子曹植。桓階於是在曹操面前反覆誇讚曹操的大兒子曹丕品德優良,建議曹操立長子為世子。由此可見,桓階是一個正統觀念很強的人,凡事堅持原則,不喜歡看風使舵。桓階還善於扶正救難,保全了朝中不少秉性剛直的人才。由於頗得曹操信任,桓階後來升任尚書,掌管選拔人才的事務。

桓階分析問題通常有獨到的見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關羽圍困於樊城。曹操派徐晃前去援救,一開始兵力不足,仍無法解圍。曹操想親自領兵南征,其他人都表示贊同,只有桓階認為沒必要。桓階說話似乎胸有成竹:“曹仁等人雖身處重圍之中,卻有樊城共存亡的決心,一定能守住樊城。加之外圍又有徐晃接應,破圍是沒有問題的。”桓階對此滿有把握,可能事先知道了曹魏正聯手東吳算計關羽。他預計東吳會出兵偷襲荊州,關羽將腹背受敵。不久,東吳果然奪取了荊州,關羽被迫從樊城退兵,敗走麥城。

長沙名士桓階:我粉曹丞相有錯嗎?他才是正統

《三國演義》連環畫

桓階在曹魏一直很受敬重。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繼位。此時的東漢已名存實亡,桓階建議曹丕稱帝,是為魏文帝。曹丕稱帝后,桓階升任尚書令,封高鄉亭侯,加官侍中。桓階生病,曹丕親自前去探望,對桓階說:“我正打算把未成年的兒子託付於你,將國家的命運託付於你呢,你快點好起來吧。”即便是客套話,聽起來都挺感人的。曹丕又改封桓階為安樂鄉侯,食邑六百戶。桓階的三個兒子則封關內侯,連已病死的嫡長子也被追封關內侯。後來桓階病重,曹丕又給他掛了個十分高大上的“太常”職位。桓階死後,曹丕哭得稀里嘩啦,諡號為“貞侯”。

桓階無疑是三國時期重要的歷史人物,但是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桓階的戲份不多,也不受大眾追捧。這是由於《三國演義》將劉備的蜀漢視為正統,而將曹操刻畫成了“挾天子而令諸侯”的大奸臣。作為曹魏重臣的桓階,也就成了奸臣的幫凶。一生推崇正統、崇尚道義的桓階,若泉下有知,不知道會不會氣得吐血。(文/謝志東)

"
長沙名士桓階:我粉曹丞相有錯嗎?他才是正統

《三國演義》連環畫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正統”是衡量一個王朝、黨派、學派乃至個人是否值得推崇的重要依據。正統又作道統,大致是正宗、嫡系的意思。在大一統時代,由於沒得選擇,人們只能任憑統治者自我標榜正統。但是,到了政權交替或者天下分裂的時代,正統性便會成為士人爭論的焦點。比如三國時期,有人把蜀漢當正統,有人則視曹魏為正統,各為其主,各說各話。當時的長沙名士桓階,是曹操的鐵桿粉絲,始終認為曹操才是正統。

桓階是一個很有道義的人。孫權的老爸孫堅早年擔任長沙太守時,桓階是郡府的功曹,也就是分管人事的佐吏。孫堅見桓階表現不錯,就舉薦他為孝廉。經朝廷考核後,桓階被任命為尚書郎。初平二年(191年),孫堅征討劉表,不幸中箭身亡。當時桓階因父親去世回家奔喪,得知孫堅戰死,便冒著危險去見劉表,乞求領走孫堅的遺體。劉表被桓階的義舉感動,就把孫堅的遺體交給了他。桓階也因此獲得了講道義的好名聲。

長沙名士桓階:我粉曹丞相有錯嗎?他才是正統

《三國演義》連環畫

由於天下大亂,桓階後來可能未再去朝廷任職,而是留在了家鄉長沙。建安四年(199年),曹操與袁紹在北方對峙,荊州牧劉表不聽手下諸多謀士的勸告,選擇站到了袁紹一邊。桓階覺得劉表目光短淺,終將引火燒身,於是勸說長沙太守張羨叛劉附曹。桓階說:“做事情不從道義出發,沒有不失敗的。所以春秋時期儘管諸侯稱霸,齊桓公仍率領諸侯尊奉周室,晉文公則驅逐叛亂的周王之弟叔帶而迎接周王。如今袁紹反行其道,劉表卻響應他,這簡直是作死的節奏。太守你若想建功立業,伸張正義,保福離禍,就不應該跟劉表一樣。”張羨說:“那我該何去何從呢?”桓階說:“曹公勢力雖弱,卻仗義起兵,解救朝廷,奉皇命討伐有罪之人,誰敢不服?你若率領長沙等四郡保住荊南之地等候曹公到來,作為曹公的內應,是最好的選擇。”張羨覺得桓階所言有理,於是率領長沙及鄰近的武陵、零陵、桂陽諸郡抗拒劉表,並遣使謁見曹操。得知張羨有意歸附,曹操當然十分高興。

當時曹操正在北方與袁紹交戰,無暇顧及南方,而劉表卻不斷髮兵攻打張羨。建安五年(200年),張羨病死,其子繼任長沙太守。次年,長沙被劉表攻破,桓階只得隱匿於江湖。不過,劉表是一個恩威並著的人,幾年後不計前嫌,徵召桓階為從事祭酒,還打算把小姨子蔡氏嫁給他。但桓階推說自己已有老婆,拒不接受,然後又稱病辭官告退。顯然,桓階是嫌跟著劉表沒什麼前途。

長沙名士桓階:我粉曹丞相有錯嗎?他才是正統

《三國演義》連環畫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平定荊州之後,桓階的好運也開始了。曹操聽說桓階曾經為張羨出謀劃策,覺得他是個奇才,便徵召他為丞相掾主簿,後又升任趙郡太守。曹魏封王立國後,桓階任虎賁中郎將侍中。當時曹魏尚未確立王位接班人,而曹操比較寵愛三兒子曹植。桓階於是在曹操面前反覆誇讚曹操的大兒子曹丕品德優良,建議曹操立長子為世子。由此可見,桓階是一個正統觀念很強的人,凡事堅持原則,不喜歡看風使舵。桓階還善於扶正救難,保全了朝中不少秉性剛直的人才。由於頗得曹操信任,桓階後來升任尚書,掌管選拔人才的事務。

桓階分析問題通常有獨到的見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關羽圍困於樊城。曹操派徐晃前去援救,一開始兵力不足,仍無法解圍。曹操想親自領兵南征,其他人都表示贊同,只有桓階認為沒必要。桓階說話似乎胸有成竹:“曹仁等人雖身處重圍之中,卻有樊城共存亡的決心,一定能守住樊城。加之外圍又有徐晃接應,破圍是沒有問題的。”桓階對此滿有把握,可能事先知道了曹魏正聯手東吳算計關羽。他預計東吳會出兵偷襲荊州,關羽將腹背受敵。不久,東吳果然奪取了荊州,關羽被迫從樊城退兵,敗走麥城。

長沙名士桓階:我粉曹丞相有錯嗎?他才是正統

《三國演義》連環畫

桓階在曹魏一直很受敬重。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繼位。此時的東漢已名存實亡,桓階建議曹丕稱帝,是為魏文帝。曹丕稱帝后,桓階升任尚書令,封高鄉亭侯,加官侍中。桓階生病,曹丕親自前去探望,對桓階說:“我正打算把未成年的兒子託付於你,將國家的命運託付於你呢,你快點好起來吧。”即便是客套話,聽起來都挺感人的。曹丕又改封桓階為安樂鄉侯,食邑六百戶。桓階的三個兒子則封關內侯,連已病死的嫡長子也被追封關內侯。後來桓階病重,曹丕又給他掛了個十分高大上的“太常”職位。桓階死後,曹丕哭得稀里嘩啦,諡號為“貞侯”。

桓階無疑是三國時期重要的歷史人物,但是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桓階的戲份不多,也不受大眾追捧。這是由於《三國演義》將劉備的蜀漢視為正統,而將曹操刻畫成了“挾天子而令諸侯”的大奸臣。作為曹魏重臣的桓階,也就成了奸臣的幫凶。一生推崇正統、崇尚道義的桓階,若泉下有知,不知道會不會氣得吐血。(文/謝志東)

長沙名士桓階:我粉曹丞相有錯嗎?他才是正統

《三國演義》連環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