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

建安十二年,曹操兵指荊州,劉琮束手投降,將剛剛繼承的家業拱手奉上。寄居荊州的劉備卻不甘俯首稱臣,帶領十萬軍民緩緩南撤,最終慘敗於當陽長阪坡。長久以來,劉備“攜民渡江”的故事被視作仁義愛民之舉,世人因此對其交相讚譽,多有溢美之辭。東晉史學家習鑿齒將劉備終成帝業歸結於他的這種仁義:“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但是在我看來,劉備“不拋棄、不放棄”的背後,其實還掩藏著難以言說的險惡目的。

"

建安十二年,曹操兵指荊州,劉琮束手投降,將剛剛繼承的家業拱手奉上。寄居荊州的劉備卻不甘俯首稱臣,帶領十萬軍民緩緩南撤,最終慘敗於當陽長阪坡。長久以來,劉備“攜民渡江”的故事被視作仁義愛民之舉,世人因此對其交相讚譽,多有溢美之辭。東晉史學家習鑿齒將劉備終成帝業歸結於他的這種仁義:“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但是在我看來,劉備“不拋棄、不放棄”的背後,其實還掩藏著難以言說的險惡目的。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一、“攜民渡江”是仁義面具下的作秀

劉備是“真仁”還是“假義”,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筆者看來,劉備的仁義不過是作秀演繹出來的結果,“攜民渡江”也是劉備諸多作秀表演中的一幕。歷史上政客多愛作秀,為了獲得民眾的信任和支持,他們在名利的舞臺上進行著刻意誇張的表演。曹操馬踏民田,用一綹頭髮代替了高貴的頭顱,換來的是“一軍皆驚”,軍紀肅然。曹丕把漢獻帝逼到了權力的死角,卻還要玩出“禪讓”的把戲,三辭三讓之後才“不得已”接收了漢室的江山。與曹氏父子相比,劉備作秀的功夫毫不遜色。曹兵還遠在襄陽時,劉備的態度慷慨激昂:“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明確表示會和百姓同患難、共生死,絕對不會棄之不顧。但是一旦和曹兵接上了火,劉備的行動卻和承諾南轅北轍:

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裡,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

建安十二年,曹操兵指荊州,劉琮束手投降,將剛剛繼承的家業拱手奉上。寄居荊州的劉備卻不甘俯首稱臣,帶領十萬軍民緩緩南撤,最終慘敗於當陽長阪坡。長久以來,劉備“攜民渡江”的故事被視作仁義愛民之舉,世人因此對其交相讚譽,多有溢美之辭。東晉史學家習鑿齒將劉備終成帝業歸結於他的這種仁義:“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但是在我看來,劉備“不拋棄、不放棄”的背後,其實還掩藏著難以言說的險惡目的。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一、“攜民渡江”是仁義面具下的作秀

劉備是“真仁”還是“假義”,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筆者看來,劉備的仁義不過是作秀演繹出來的結果,“攜民渡江”也是劉備諸多作秀表演中的一幕。歷史上政客多愛作秀,為了獲得民眾的信任和支持,他們在名利的舞臺上進行著刻意誇張的表演。曹操馬踏民田,用一綹頭髮代替了高貴的頭顱,換來的是“一軍皆驚”,軍紀肅然。曹丕把漢獻帝逼到了權力的死角,卻還要玩出“禪讓”的把戲,三辭三讓之後才“不得已”接收了漢室的江山。與曹氏父子相比,劉備作秀的功夫毫不遜色。曹兵還遠在襄陽時,劉備的態度慷慨激昂:“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明確表示會和百姓同患難、共生死,絕對不會棄之不顧。但是一旦和曹兵接上了火,劉備的行動卻和承諾南轅北轍:

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裡,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危險真正來臨的時刻,劉備和他的團隊核心成員獨自逃生,不僅拋棄了歸順他的平民百姓,就連老婆孩子也棄若敝屣。一個連親人都不管不顧的人,對民眾做出的承諾是滑稽可笑的。劉備此前那番慷慨激昂的言辭,不過是實力不濟時邀買人心的手段,為自己穿上一層“仁義愛民”的外衣,一旦羽翼豐滿,這層外衣便會自然而然地剝個精光。比如從劉璋手中奪取益州之後,劉備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如何讓飽受戰亂的百姓安居樂業,而是“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甚至奪民之產分賜有功之臣,其真實嘴臉暴露無遺。

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駮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三國志·蜀書·趙雲傳·裴松之注引》

"

建安十二年,曹操兵指荊州,劉琮束手投降,將剛剛繼承的家業拱手奉上。寄居荊州的劉備卻不甘俯首稱臣,帶領十萬軍民緩緩南撤,最終慘敗於當陽長阪坡。長久以來,劉備“攜民渡江”的故事被視作仁義愛民之舉,世人因此對其交相讚譽,多有溢美之辭。東晉史學家習鑿齒將劉備終成帝業歸結於他的這種仁義:“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但是在我看來,劉備“不拋棄、不放棄”的背後,其實還掩藏著難以言說的險惡目的。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一、“攜民渡江”是仁義面具下的作秀

劉備是“真仁”還是“假義”,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筆者看來,劉備的仁義不過是作秀演繹出來的結果,“攜民渡江”也是劉備諸多作秀表演中的一幕。歷史上政客多愛作秀,為了獲得民眾的信任和支持,他們在名利的舞臺上進行著刻意誇張的表演。曹操馬踏民田,用一綹頭髮代替了高貴的頭顱,換來的是“一軍皆驚”,軍紀肅然。曹丕把漢獻帝逼到了權力的死角,卻還要玩出“禪讓”的把戲,三辭三讓之後才“不得已”接收了漢室的江山。與曹氏父子相比,劉備作秀的功夫毫不遜色。曹兵還遠在襄陽時,劉備的態度慷慨激昂:“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明確表示會和百姓同患難、共生死,絕對不會棄之不顧。但是一旦和曹兵接上了火,劉備的行動卻和承諾南轅北轍:

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裡,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危險真正來臨的時刻,劉備和他的團隊核心成員獨自逃生,不僅拋棄了歸順他的平民百姓,就連老婆孩子也棄若敝屣。一個連親人都不管不顧的人,對民眾做出的承諾是滑稽可笑的。劉備此前那番慷慨激昂的言辭,不過是實力不濟時邀買人心的手段,為自己穿上一層“仁義愛民”的外衣,一旦羽翼豐滿,這層外衣便會自然而然地剝個精光。比如從劉璋手中奪取益州之後,劉備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如何讓飽受戰亂的百姓安居樂業,而是“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甚至奪民之產分賜有功之臣,其真實嘴臉暴露無遺。

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駮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三國志·蜀書·趙雲傳·裴松之注引》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二、“攜民渡江”真實的目的是搶奪人口資源

事實上,劉備想憑藉“攜民渡江”為自己博取仁德之名只是表象,更深層次的意圖是爭奪寶貴的人口資源。在冷兵器時代,人口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資源,是某一國家或政治集團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和平時期,人口資源越多,所創造的稅收和財富也就越多;而戰爭時期,掌握更多的人口資源,就意味著可以組建更多的軍隊參與戰爭,可以有更多的勞動力從事社會生產,為戰爭提供龐大的物力支撐。當初漢高祖劉邦屢次全軍覆沒,卻又能很快東山再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蕭何在關中源源不斷為其提供兵員補給——“漢王數失軍遁去,何常興關中卒,輒補缺”。

"

建安十二年,曹操兵指荊州,劉琮束手投降,將剛剛繼承的家業拱手奉上。寄居荊州的劉備卻不甘俯首稱臣,帶領十萬軍民緩緩南撤,最終慘敗於當陽長阪坡。長久以來,劉備“攜民渡江”的故事被視作仁義愛民之舉,世人因此對其交相讚譽,多有溢美之辭。東晉史學家習鑿齒將劉備終成帝業歸結於他的這種仁義:“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但是在我看來,劉備“不拋棄、不放棄”的背後,其實還掩藏著難以言說的險惡目的。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一、“攜民渡江”是仁義面具下的作秀

劉備是“真仁”還是“假義”,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筆者看來,劉備的仁義不過是作秀演繹出來的結果,“攜民渡江”也是劉備諸多作秀表演中的一幕。歷史上政客多愛作秀,為了獲得民眾的信任和支持,他們在名利的舞臺上進行著刻意誇張的表演。曹操馬踏民田,用一綹頭髮代替了高貴的頭顱,換來的是“一軍皆驚”,軍紀肅然。曹丕把漢獻帝逼到了權力的死角,卻還要玩出“禪讓”的把戲,三辭三讓之後才“不得已”接收了漢室的江山。與曹氏父子相比,劉備作秀的功夫毫不遜色。曹兵還遠在襄陽時,劉備的態度慷慨激昂:“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明確表示會和百姓同患難、共生死,絕對不會棄之不顧。但是一旦和曹兵接上了火,劉備的行動卻和承諾南轅北轍:

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裡,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危險真正來臨的時刻,劉備和他的團隊核心成員獨自逃生,不僅拋棄了歸順他的平民百姓,就連老婆孩子也棄若敝屣。一個連親人都不管不顧的人,對民眾做出的承諾是滑稽可笑的。劉備此前那番慷慨激昂的言辭,不過是實力不濟時邀買人心的手段,為自己穿上一層“仁義愛民”的外衣,一旦羽翼豐滿,這層外衣便會自然而然地剝個精光。比如從劉璋手中奪取益州之後,劉備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如何讓飽受戰亂的百姓安居樂業,而是“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甚至奪民之產分賜有功之臣,其真實嘴臉暴露無遺。

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駮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三國志·蜀書·趙雲傳·裴松之注引》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二、“攜民渡江”真實的目的是搶奪人口資源

事實上,劉備想憑藉“攜民渡江”為自己博取仁德之名只是表象,更深層次的意圖是爭奪寶貴的人口資源。在冷兵器時代,人口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資源,是某一國家或政治集團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和平時期,人口資源越多,所創造的稅收和財富也就越多;而戰爭時期,掌握更多的人口資源,就意味著可以組建更多的軍隊參與戰爭,可以有更多的勞動力從事社會生產,為戰爭提供龐大的物力支撐。當初漢高祖劉邦屢次全軍覆沒,卻又能很快東山再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蕭何在關中源源不斷為其提供兵員補給——“漢王數失軍遁去,何常興關中卒,輒補缺”。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到了漢末三國時期,由於社會動盪瘟疫頻發,軍閥割據連年混戰,人口數量急劇下降。根據《後漢書·郡國志》記載的數字,漢桓帝永壽三年(公元167年),全國人口約為5648萬人,而《晉書·地理志》記載,蜀漢滅亡時,三國總人口相加才820萬人左右,即使是曹操進攻荊州的建安十二年,人口也不過1500萬。因而漢末三國時期,“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絕而無民者,不可勝數”,曹操的詩作名篇《蒿里行》更是直觀描述了漢末戰亂導致土地荒蕪、平民大量死亡,以至於人口銳減的人間慘象。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蒿里行》

"

建安十二年,曹操兵指荊州,劉琮束手投降,將剛剛繼承的家業拱手奉上。寄居荊州的劉備卻不甘俯首稱臣,帶領十萬軍民緩緩南撤,最終慘敗於當陽長阪坡。長久以來,劉備“攜民渡江”的故事被視作仁義愛民之舉,世人因此對其交相讚譽,多有溢美之辭。東晉史學家習鑿齒將劉備終成帝業歸結於他的這種仁義:“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但是在我看來,劉備“不拋棄、不放棄”的背後,其實還掩藏著難以言說的險惡目的。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一、“攜民渡江”是仁義面具下的作秀

劉備是“真仁”還是“假義”,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筆者看來,劉備的仁義不過是作秀演繹出來的結果,“攜民渡江”也是劉備諸多作秀表演中的一幕。歷史上政客多愛作秀,為了獲得民眾的信任和支持,他們在名利的舞臺上進行著刻意誇張的表演。曹操馬踏民田,用一綹頭髮代替了高貴的頭顱,換來的是“一軍皆驚”,軍紀肅然。曹丕把漢獻帝逼到了權力的死角,卻還要玩出“禪讓”的把戲,三辭三讓之後才“不得已”接收了漢室的江山。與曹氏父子相比,劉備作秀的功夫毫不遜色。曹兵還遠在襄陽時,劉備的態度慷慨激昂:“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明確表示會和百姓同患難、共生死,絕對不會棄之不顧。但是一旦和曹兵接上了火,劉備的行動卻和承諾南轅北轍:

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裡,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危險真正來臨的時刻,劉備和他的團隊核心成員獨自逃生,不僅拋棄了歸順他的平民百姓,就連老婆孩子也棄若敝屣。一個連親人都不管不顧的人,對民眾做出的承諾是滑稽可笑的。劉備此前那番慷慨激昂的言辭,不過是實力不濟時邀買人心的手段,為自己穿上一層“仁義愛民”的外衣,一旦羽翼豐滿,這層外衣便會自然而然地剝個精光。比如從劉璋手中奪取益州之後,劉備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如何讓飽受戰亂的百姓安居樂業,而是“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甚至奪民之產分賜有功之臣,其真實嘴臉暴露無遺。

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駮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三國志·蜀書·趙雲傳·裴松之注引》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二、“攜民渡江”真實的目的是搶奪人口資源

事實上,劉備想憑藉“攜民渡江”為自己博取仁德之名只是表象,更深層次的意圖是爭奪寶貴的人口資源。在冷兵器時代,人口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資源,是某一國家或政治集團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和平時期,人口資源越多,所創造的稅收和財富也就越多;而戰爭時期,掌握更多的人口資源,就意味著可以組建更多的軍隊參與戰爭,可以有更多的勞動力從事社會生產,為戰爭提供龐大的物力支撐。當初漢高祖劉邦屢次全軍覆沒,卻又能很快東山再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蕭何在關中源源不斷為其提供兵員補給——“漢王數失軍遁去,何常興關中卒,輒補缺”。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到了漢末三國時期,由於社會動盪瘟疫頻發,軍閥割據連年混戰,人口數量急劇下降。根據《後漢書·郡國志》記載的數字,漢桓帝永壽三年(公元167年),全國人口約為5648萬人,而《晉書·地理志》記載,蜀漢滅亡時,三國總人口相加才820萬人左右,即使是曹操進攻荊州的建安十二年,人口也不過1500萬。因而漢末三國時期,“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絕而無民者,不可勝數”,曹操的詩作名篇《蒿里行》更是直觀描述了漢末戰亂導致土地荒蕪、平民大量死亡,以至於人口銳減的人間慘象。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蒿里行》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在這種情況下,人口資源才越發顯得彌足珍貴,特別對實力弱小的劉備而言,對人口資源的爭奪更加顯得格外重要。在南撤的途中,有人建議他拋棄非武裝人員,迅速搶佔江陵。但是,劉備一口回絕了這個提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很顯然,劉備對人口資源的重要性有著清醒的認識。在他看來,雖然江陵城防堅固,物資豐富,可以和曹操周旋一段時間,但是人力才是根本,如果沒有雄厚的人口資源做支撐,是成就不了大事的。這也就不難解釋劉備為什麼寧願冒著被曹軍追擊的風險,蝸牛式行軍,也不肯拋棄十萬民眾搶佔江陵城了。

然而,劉備的如意算盤被曹操識破了。當他的十萬民眾還在蜂擁在南下的道路上緩緩前行時,曹操派出了五千精銳騎兵,以一晝夜三百里的速度輕裝疾進,終於在當陽長阪坡追上並擊潰了劉備。劉備辛辛苦苦裹挾的人口資源最終成為了曹操的戰利品,看家的一萬軍隊也淪為了曹軍的俘虜,可以說,劉備偷雞未成,卻反蝕了一把精米。

"

建安十二年,曹操兵指荊州,劉琮束手投降,將剛剛繼承的家業拱手奉上。寄居荊州的劉備卻不甘俯首稱臣,帶領十萬軍民緩緩南撤,最終慘敗於當陽長阪坡。長久以來,劉備“攜民渡江”的故事被視作仁義愛民之舉,世人因此對其交相讚譽,多有溢美之辭。東晉史學家習鑿齒將劉備終成帝業歸結於他的這種仁義:“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但是在我看來,劉備“不拋棄、不放棄”的背後,其實還掩藏著難以言說的險惡目的。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一、“攜民渡江”是仁義面具下的作秀

劉備是“真仁”還是“假義”,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筆者看來,劉備的仁義不過是作秀演繹出來的結果,“攜民渡江”也是劉備諸多作秀表演中的一幕。歷史上政客多愛作秀,為了獲得民眾的信任和支持,他們在名利的舞臺上進行著刻意誇張的表演。曹操馬踏民田,用一綹頭髮代替了高貴的頭顱,換來的是“一軍皆驚”,軍紀肅然。曹丕把漢獻帝逼到了權力的死角,卻還要玩出“禪讓”的把戲,三辭三讓之後才“不得已”接收了漢室的江山。與曹氏父子相比,劉備作秀的功夫毫不遜色。曹兵還遠在襄陽時,劉備的態度慷慨激昂:“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明確表示會和百姓同患難、共生死,絕對不會棄之不顧。但是一旦和曹兵接上了火,劉備的行動卻和承諾南轅北轍:

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裡,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危險真正來臨的時刻,劉備和他的團隊核心成員獨自逃生,不僅拋棄了歸順他的平民百姓,就連老婆孩子也棄若敝屣。一個連親人都不管不顧的人,對民眾做出的承諾是滑稽可笑的。劉備此前那番慷慨激昂的言辭,不過是實力不濟時邀買人心的手段,為自己穿上一層“仁義愛民”的外衣,一旦羽翼豐滿,這層外衣便會自然而然地剝個精光。比如從劉璋手中奪取益州之後,劉備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如何讓飽受戰亂的百姓安居樂業,而是“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甚至奪民之產分賜有功之臣,其真實嘴臉暴露無遺。

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駮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三國志·蜀書·趙雲傳·裴松之注引》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二、“攜民渡江”真實的目的是搶奪人口資源

事實上,劉備想憑藉“攜民渡江”為自己博取仁德之名只是表象,更深層次的意圖是爭奪寶貴的人口資源。在冷兵器時代,人口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資源,是某一國家或政治集團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和平時期,人口資源越多,所創造的稅收和財富也就越多;而戰爭時期,掌握更多的人口資源,就意味著可以組建更多的軍隊參與戰爭,可以有更多的勞動力從事社會生產,為戰爭提供龐大的物力支撐。當初漢高祖劉邦屢次全軍覆沒,卻又能很快東山再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蕭何在關中源源不斷為其提供兵員補給——“漢王數失軍遁去,何常興關中卒,輒補缺”。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到了漢末三國時期,由於社會動盪瘟疫頻發,軍閥割據連年混戰,人口數量急劇下降。根據《後漢書·郡國志》記載的數字,漢桓帝永壽三年(公元167年),全國人口約為5648萬人,而《晉書·地理志》記載,蜀漢滅亡時,三國總人口相加才820萬人左右,即使是曹操進攻荊州的建安十二年,人口也不過1500萬。因而漢末三國時期,“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絕而無民者,不可勝數”,曹操的詩作名篇《蒿里行》更是直觀描述了漢末戰亂導致土地荒蕪、平民大量死亡,以至於人口銳減的人間慘象。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蒿里行》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在這種情況下,人口資源才越發顯得彌足珍貴,特別對實力弱小的劉備而言,對人口資源的爭奪更加顯得格外重要。在南撤的途中,有人建議他拋棄非武裝人員,迅速搶佔江陵。但是,劉備一口回絕了這個提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很顯然,劉備對人口資源的重要性有著清醒的認識。在他看來,雖然江陵城防堅固,物資豐富,可以和曹操周旋一段時間,但是人力才是根本,如果沒有雄厚的人口資源做支撐,是成就不了大事的。這也就不難解釋劉備為什麼寧願冒著被曹軍追擊的風險,蝸牛式行軍,也不肯拋棄十萬民眾搶佔江陵城了。

然而,劉備的如意算盤被曹操識破了。當他的十萬民眾還在蜂擁在南下的道路上緩緩前行時,曹操派出了五千精銳騎兵,以一晝夜三百里的速度輕裝疾進,終於在當陽長阪坡追上並擊潰了劉備。劉備辛辛苦苦裹挾的人口資源最終成為了曹操的戰利品,看家的一萬軍隊也淪為了曹軍的俘虜,可以說,劉備偷雞未成,卻反蝕了一把精米。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三、同樣的事情曹操幹過兩次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人口資源對於戰爭的重要性,不光劉備知道,英雄一世的曹操自然也知道。搶奪人口的事情,僅在漢中一地,曹操就幹過兩次。第一次是建安二十年,曹操收降了漢中張魯,將張魯和其五個兒子並封為列侯,並採納張既的建議,遷移數萬戶漢中百姓到關中。

魯降,既說太祖拔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及三輔。——《三國志·魏書·張既傳》

第二次是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在漢中爭奪戰中失利,被迫放棄漢中。漢中地區易手,曹劉兩方的戰略態勢發生重要變化,曹操由進攻轉為防守,而劉備則由防守轉為進攻,而漢中地區可能成為劉備今後攻擊關中的跳板。基於這種考慮,為了削弱劉備的戰爭潛能,曹操再次採納張既的計策,將武都地區的氐族部落北遷到隴西的天水等地。

太祖將拔漢中守,恐劉備北取武都氐以逼關中,問既。既曰:“可勸使北出就谷以避賊,前至者厚其寵賞,則先者知利,後必慕之。”太祖從其策,乃自到漢中引出諸軍,令既之武都,徙氐五萬餘落出居扶風、天水界。——《三國志·魏書·張既傳》

"

建安十二年,曹操兵指荊州,劉琮束手投降,將剛剛繼承的家業拱手奉上。寄居荊州的劉備卻不甘俯首稱臣,帶領十萬軍民緩緩南撤,最終慘敗於當陽長阪坡。長久以來,劉備“攜民渡江”的故事被視作仁義愛民之舉,世人因此對其交相讚譽,多有溢美之辭。東晉史學家習鑿齒將劉備終成帝業歸結於他的這種仁義:“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但是在我看來,劉備“不拋棄、不放棄”的背後,其實還掩藏著難以言說的險惡目的。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一、“攜民渡江”是仁義面具下的作秀

劉備是“真仁”還是“假義”,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筆者看來,劉備的仁義不過是作秀演繹出來的結果,“攜民渡江”也是劉備諸多作秀表演中的一幕。歷史上政客多愛作秀,為了獲得民眾的信任和支持,他們在名利的舞臺上進行著刻意誇張的表演。曹操馬踏民田,用一綹頭髮代替了高貴的頭顱,換來的是“一軍皆驚”,軍紀肅然。曹丕把漢獻帝逼到了權力的死角,卻還要玩出“禪讓”的把戲,三辭三讓之後才“不得已”接收了漢室的江山。與曹氏父子相比,劉備作秀的功夫毫不遜色。曹兵還遠在襄陽時,劉備的態度慷慨激昂:“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明確表示會和百姓同患難、共生死,絕對不會棄之不顧。但是一旦和曹兵接上了火,劉備的行動卻和承諾南轅北轍:

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裡,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危險真正來臨的時刻,劉備和他的團隊核心成員獨自逃生,不僅拋棄了歸順他的平民百姓,就連老婆孩子也棄若敝屣。一個連親人都不管不顧的人,對民眾做出的承諾是滑稽可笑的。劉備此前那番慷慨激昂的言辭,不過是實力不濟時邀買人心的手段,為自己穿上一層“仁義愛民”的外衣,一旦羽翼豐滿,這層外衣便會自然而然地剝個精光。比如從劉璋手中奪取益州之後,劉備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如何讓飽受戰亂的百姓安居樂業,而是“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甚至奪民之產分賜有功之臣,其真實嘴臉暴露無遺。

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駮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三國志·蜀書·趙雲傳·裴松之注引》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二、“攜民渡江”真實的目的是搶奪人口資源

事實上,劉備想憑藉“攜民渡江”為自己博取仁德之名只是表象,更深層次的意圖是爭奪寶貴的人口資源。在冷兵器時代,人口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資源,是某一國家或政治集團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和平時期,人口資源越多,所創造的稅收和財富也就越多;而戰爭時期,掌握更多的人口資源,就意味著可以組建更多的軍隊參與戰爭,可以有更多的勞動力從事社會生產,為戰爭提供龐大的物力支撐。當初漢高祖劉邦屢次全軍覆沒,卻又能很快東山再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蕭何在關中源源不斷為其提供兵員補給——“漢王數失軍遁去,何常興關中卒,輒補缺”。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到了漢末三國時期,由於社會動盪瘟疫頻發,軍閥割據連年混戰,人口數量急劇下降。根據《後漢書·郡國志》記載的數字,漢桓帝永壽三年(公元167年),全國人口約為5648萬人,而《晉書·地理志》記載,蜀漢滅亡時,三國總人口相加才820萬人左右,即使是曹操進攻荊州的建安十二年,人口也不過1500萬。因而漢末三國時期,“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絕而無民者,不可勝數”,曹操的詩作名篇《蒿里行》更是直觀描述了漢末戰亂導致土地荒蕪、平民大量死亡,以至於人口銳減的人間慘象。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蒿里行》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在這種情況下,人口資源才越發顯得彌足珍貴,特別對實力弱小的劉備而言,對人口資源的爭奪更加顯得格外重要。在南撤的途中,有人建議他拋棄非武裝人員,迅速搶佔江陵。但是,劉備一口回絕了這個提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很顯然,劉備對人口資源的重要性有著清醒的認識。在他看來,雖然江陵城防堅固,物資豐富,可以和曹操周旋一段時間,但是人力才是根本,如果沒有雄厚的人口資源做支撐,是成就不了大事的。這也就不難解釋劉備為什麼寧願冒著被曹軍追擊的風險,蝸牛式行軍,也不肯拋棄十萬民眾搶佔江陵城了。

然而,劉備的如意算盤被曹操識破了。當他的十萬民眾還在蜂擁在南下的道路上緩緩前行時,曹操派出了五千精銳騎兵,以一晝夜三百里的速度輕裝疾進,終於在當陽長阪坡追上並擊潰了劉備。劉備辛辛苦苦裹挾的人口資源最終成為了曹操的戰利品,看家的一萬軍隊也淪為了曹軍的俘虜,可以說,劉備偷雞未成,卻反蝕了一把精米。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三、同樣的事情曹操幹過兩次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人口資源對於戰爭的重要性,不光劉備知道,英雄一世的曹操自然也知道。搶奪人口的事情,僅在漢中一地,曹操就幹過兩次。第一次是建安二十年,曹操收降了漢中張魯,將張魯和其五個兒子並封為列侯,並採納張既的建議,遷移數萬戶漢中百姓到關中。

魯降,既說太祖拔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及三輔。——《三國志·魏書·張既傳》

第二次是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在漢中爭奪戰中失利,被迫放棄漢中。漢中地區易手,曹劉兩方的戰略態勢發生重要變化,曹操由進攻轉為防守,而劉備則由防守轉為進攻,而漢中地區可能成為劉備今後攻擊關中的跳板。基於這種考慮,為了削弱劉備的戰爭潛能,曹操再次採納張既的計策,將武都地區的氐族部落北遷到隴西的天水等地。

太祖將拔漢中守,恐劉備北取武都氐以逼關中,問既。既曰:“可勸使北出就谷以避賊,前至者厚其寵賞,則先者知利,後必慕之。”太祖從其策,乃自到漢中引出諸軍,令既之武都,徙氐五萬餘落出居扶風、天水界。——《三國志·魏書·張既傳》

曹操緊追不捨,劉備為何堅持“攜民渡江”?仁義外衣下包藏禍心

事實證明,曹操這兩次對人口遷移取得了戰略上的成功。劉備雖然贏得了軍事上的勝利,奪得了漢中的土地,卻沒有得到漢中的人口資源,因而喪失了快速恢復戰鬥力從而繼續戰爭的能力。從建安二十四年漢中之戰結束,到蜀漢建興五年諸葛亮首次北伐的近十年間,曹劉兩方沒有發生大的軍事衝突,一直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

結語

總的來看,無論劉備“攜民渡江”,還是曹操遷徙漢中百姓,實質上都是對人口資源的掠奪,目的也都是想將人口資源轉化成戰爭工具,二者沒有正義邪惡之分,也沒有絲毫的仁義道德可言。所不同的是曹操做的簡單直白,沒有絲毫掩飾,劉備則相對狡詐隱蔽,以至於在相當程度上矇蔽了世人的眼睛,為他贏得了美譽。單就這一方面而言,劉備才是真正的奸雄。

參考資料:《三國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