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考研之武漢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 武漢理工大學 大學 美國 犯困的重力 2017-05-26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目標定位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我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過去60多年中,學院為國家建材、汽車與交通行業培養了4萬多名高層次人才,提供了近100項重大科技成果,特別是為建材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向世界並引領世界建材工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於1988年被列為首批國家重點學科,2007年被列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995-2015年期間被列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在國家第三輪學科評估中排名第5(並列),進入ESI學科排名前1%。

本學科目標定位是:到2025年,進入世界一流材料學科行列,突破建築材料綠色製造工程理論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建材工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材料和國防尖端武器裝備發展需要的關鍵新材料及其加工製備新技術,建設世界一流水平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際化示範學院,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為國家建材工業轉型升級和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成為材料學科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基地。

師資隊伍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依託“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辦學,學科現有教學研究、實驗技術支撐人員300餘名,其中教授142名,副教授118人。學科擁有一支以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973”和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首席科學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青為學術帶頭人,整體科研能力強、結構合理、富於創新的學術隊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比利時皇家科學院院士1人,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1人,“千人計劃”專家10人,國家“973計劃”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2人,“長江學者”8人,“國家傑青”7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0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4人,湖北楚天學者16人。聘任了Charles M. Lieber、後藤孝、Ctirad Uher、E.J.Lavernia、趙東元等材料領域國際著名學者擔任戰略科學家,指導材料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改革。

人才培養

學院依託學科辦學,形成了覆蓋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門類齊全的材料類專業設置,學院開設的本科專業有8個:

材料科學與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湖北省省級品牌專業)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014年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複合材料與工程(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材料物理

材料化學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本學科研究方向主要集中於以下六個方面:

建築材料綠色製造理論與技術

建材行業轉型升級戰略新材料

高性能陶瓷與先進複合材料

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

先進新能源材料

生物功能材料

學院下設材料科學系、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系、高分子與複合材料系、金屬材料工程系、材料成型與加工工程系和實驗教學中心,負責現有3000餘名本科生和1800餘名研究生的教育培養工作。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長期堅持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在長期的教學改革和實踐中,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等教學研究項目36項,已建設國家級教學團隊2支,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承擔了一批國家精品教材、國家級規劃教材、系列新編教材的編寫工作,其中《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工程基礎》、《無機非金屬材料實驗》、《材料概論》(雙語)等教材被數十所院校採用,近五年出版教材共21部;擁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並與“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009年以來,獲得國家級教學改革成果獎3項,省級教學改革成果獎6項。

國際交流

瞄準國際一流,推行國際化發展戰略,先後與哈佛、牛津、密歇根、日本東北大學等國際著名大學開展實質合作,建立了“材料複合新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和“環境友好建築材料國際聯合實驗室”2個國家級國際聯合實驗室,“材料複合新技術與先進功能材料”(2007年)和“功能薄膜新材料的先進製備技術及工程應用”(2013年)2個“111”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國家外國專家局和教育部)。2009年以來,與世界著名大學建立了9個聯合實驗室,包括武漢理工大學-哈佛大學納米聯合實驗室(WUT-Harvard Joint Nano Key Lab),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C.M. Lieber教授任主任;武漢理工大學-密歇根大學新能源材料聯合實驗室(WUT-UM Joint New Energy Lab),密歇根大學傑出教授、國際熱電學會主席C.Uher教授任主任;武漢理工大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多尺度複合材料聯合實驗室(WUT-UCD Joint Lab of Multi-scale Composites),美國工程院院士E.J. Lavernia教授任主任等;聯合承擔重大國際合作項目22項,總經費5600萬元;聯合培養研究生40餘名,聯合發表SCI論文300餘篇。主辦有影響的國際會議20餘次,包括第35屆國際熱電會議、第13屆國際非晶態固體物理會議、《Nature》能源材料國際會議。

將國際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入特色班本科教學,為學生提供多層次國際化培養途徑。與美國密歇根大學、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英國瑪麗皇后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建立了“2+2”、“3+2”、“4+1”等人才聯合培養模式,近100名學生參與。2015年國家外專局和教育部依託本學科建立了全國首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際化示範學院”,E.J. Lavernia任院長。

國際化示範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際化示範學院(International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依託學校材料學科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建,致力探索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改革,旨在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化視野、卓越科研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材料科學拔尖創新人才。學院於2015年6月入選國家外專局和教育部“高校國際化示範學院推進計劃”試點單位,是全國13所高等教育國際化人才培養示範學院之一, 也是國內唯一一所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國際化示範學院。學院實行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組建了由材料領域具有國際影響的知名學者構成的國際化管理委員會,並聘任了美國工程院院士、國際著名材料科學家、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常務副校長Enrique J. Lavernia教授擔任學院院長。

學院每年面向全校本科新生中選拔招收100名優秀大學生,組建3個特色班級, 著重選拔創新潛質好、綜合素質高、英語應用能力強和有志於在材料科學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青年學生。

學院將構建與國際接軌的本科培養計劃,整合、開設國際化課程;通過國際化平臺,匯聚國際一流師資,組建科教協同、國際協同、行業協同導師團隊,全程實行導師制,引導學生創新意識啟蒙和創新能力提升。學生在完成相應課程和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要求後,可直接進入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階段學習, 部分優秀學生還可被推薦到國內外知名高校學習。

科研及成果

近五年,學科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開展了大量的應用基礎和技術開發研究工作,取得的一批應用技術成果已對國家和區域經濟建設及社會、行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承擔國家“973”、“863”、科技支撐、武器裝備重點型號項目、國家基金重大項目等國家任務200餘項,其他各類各級項目800餘項,總經費7.9億元。出版學術專著20餘部,獲國家科技成果獎10項,發表SCI論文3300餘篇,SCI他引41000餘次,ESI高被引論文136篇(HCP論文65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