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江帆:引進高端智力人才 服務新福建建設

福建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 楊江帆

近年來,福建省科協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發揮科協組織系統獨特優勢,加強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基金委等聯繫合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通過開展“院士專家八閩行”、加強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大力引進院士專家及項目成果,推動創新要素向生產一線、向重點領域、向八閩大地集聚,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為我省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居全國前列作出了重要貢獻。

服務“6·18”,促進院士專家匯聚八閩。積極推動院士專家工作與“6·18”全面對接。省科協共邀請800多人次院士、1100多位專家參加歷屆“6·18”,促成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自然基金委、中國科協等國家級科技機構參與主辦“6·18”,促成中國工程院與省政府簽訂科技合作協議。第十四屆“6·18”活動期間,成立了福建省院士專家協會,135名院士加盟,為福建長期引智提供了平臺支撐。

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促進企業發展轉型升級。在企業和院士專家之間搭建產學研用長效合作平臺,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進一步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泉州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國工程院侯保榮院士共建院士專家工作站,實現了高新塗料國產化,並打破了國際壟斷。莆田華峰公司聘請俞建勇院士為首席科學家,合作設立華峰上海研究院和莆田院士專家工作站,研發了綠色高端鞋服面料,產品領跑世界鞋材。目前全省已授牌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174家,進站院士154名、專家1056名,合作項目551項,站點覆蓋縣(市、區)達81%。

引進院士專家項目,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全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主導產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組織院士專家與企業開展項目合作,建立長期對口合作關係。聚焦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高端技術供給不足的短板,注重引進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產業關聯強、生態效益好的院士專家項目成果,特別是數控一代信息技術、稀土及稀有金屬材料、生物醫藥、現代農業、智能製造、食品安全、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物聯網等項目成果,開展精準高效對接。組織院士專家參與“泉州製造2025”、中國(三明)稻種基地、永安新能源汽車、平和蜜柚等項目合作。近5年來,共促成201個院士專家項目與企業對接簽約,項目總投資95.28億元。

組織院士專家決策諮詢,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組織院士專家參與福建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促成北京林業大學與三明市政府簽訂共建南方林區綜合實驗基地項目,獲財政部、教育部批准立項。積極配合中國工程院來閩開展《海西經濟區生態環境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戰略》等重大課題研究。還組織院士專家到長汀、寧化等地開展水土保持調研,為我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獻智出力。

開展院士專家八閩行,提高公眾科學素質。聯合省直有關部門,組織院士專家八閩行,邀請院士專家來閩舉辦科技報告、科普講座、學術報告4000多場次,聽眾85萬多人次,提升了我省全民科學素質。目前我省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達6.1%,居全國中上水平,為福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下了較好基礎。

院士工作站為依託 推進企業產品升級

——記福建新大陸環保科技院士工作站

福建新大陸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家環境保護骨幹企業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民營高科技企業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的子公司。

2010年10月,在省科協的牽線搭橋下,福建新大陸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學校長付賢智院士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由付賢智院士領銜。

聯合開展項目研發取得突破

在院士工作站成立之前,付賢智院士曾多次攜團隊成員到新大陸環保科技考察,瞭解公司研發生產實力、企業文化、發展理念、發展規劃以及企業技術需求,交流目前環境治理領域存在的技術問題,提出科技研發方向,並評估了技術研發的可行性,共同確定科研項目。工作站成立後,主要開展“光催化水深度處理技術”項目和“原位吸附-光催化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其對汙染分子的淨化性能研究”2個項目的聯合攻關。

目前,院士工作站合作項目取得可喜進展。其中,“光催化水深度處理技術”項目為自主創新項目,已完成了光催化氧化機理研究,完成光催化處理設備關鍵技術參數的選定及其設計和開發,已在試驗和推廣中。“原位吸附-光催化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其對汙染分子的淨化性能研究”項目為總裝備部定向研發項目,由福州大學和新大陸環保科技聯合承擔,已取得了實質性的工業應用,產品達到或接近現階段國際先進水平,淨化工藝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已組織實施該產品進行市場化推廣。

培養企業科技人才富有成效

參與院士工作站工作的新大陸環保公司相關研發設計室和試驗室管理人才在付賢智院士親自指導下開展工作站研發項目,對公司信息渠道的拓展、企業研發人員的理論知識提升、發散創新思維及實驗操作等科學研究能力都有顯著的作用。目前,公司已培養3名創新人才,招聘多名海外留學博士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補充到研發團隊,與院士團隊的10名成員進行對接,全力配合院士團隊的研發工作,接受院士團隊的指導,提高企業研發能力。公司每年還組織在職的技術人員與院士團隊進行交流10餘次,充分利用雙方的研究基地進行資源互補,加強研究與實驗,並針對項目未來的市場化與工業化進行設計,提高產品與技術。

公司還進一步充分利用院士工作站這一平臺,吸納更多的高端技術人才加盟新大陸環保,來充實院士工作站研發力量。

企業經濟社會效益有效提升

新大陸院士工作站每年投入300萬元左右的研發經費,力爭形成年產100臺套大型光催化水和空氣處理系統的生產能力,年新增產值5000萬元,年新增利稅1500萬元。項目市場前景廣闊,經濟效益可觀。

院士工作站研究的項目技術是未來環境保護深度處理的技術方向,項目產品的研製和推廣應用將解決我國目前各行業難降解有機廢水、廢氣排放超標和特殊場合空氣淨化等問題。

加大對科研人員績效激勵力度

解讀:

科研項目資金可分為直接和間接費用。直接費用包括設備費、材料費、測試費、動力費、差旅費、出版費、諮詢費等10類左右的支出科目。間接費用則主要用於項目承擔單位的成本耗費和對科研人員的績效激勵。與美國等國家相比,我國科研項目間接費用比例偏低,科研經費中的績效支出沒有充分體現科研人員創造性勞動的價值。為此,《實施意見》提出,提高間接費用比重,加大對科研人員績效激勵力度。這是我省科研經費管理體制一次重要的制度創新,其核心在於將績效支出安排與科研人員在項目工作中的實際貢獻掛鉤,重視科研人員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性,承認科研人員的勞動價值,著力讓科研經費為科研人員的創造性活動服務,為科研人員潛心從事科研活動營造良好氛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