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人才為中國智造注入新動能?來看大咖給的“無錫答案”

交匯點訊 送戶口、送房補、免費租借辦公區……近年來,各大城市紛紛拋出的“土豪級”人才政策,不斷為“人才爭奪戰”添柴加火。從本科生到院士,從國內到海外,園區企業、高校院所都求賢若渴。然而冷靜後想想,當我們談論“人才”時,要的究竟是什麼?在今天的無錫,藉助“大咖”們的智慧,或可找到答案。

8月26日上午,“2017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無錫交流大會”正式拉開序幕。12名中外院士、217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在內的,共500多名國內外高層次專家,以“人才為中國智造注入新動能”為主題,共獻錦囊。

【高端人才在哪?】

這個研究所擁有超100位的“博士後”

在“創贏無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技術成果展示交易會上,一位工作人員正在不停地摩擦、擠壓一隻手掌大小的護腕,這是在做什麼呢?工作人員向記者指著護腕旁邊的一隻手錶,順著他的方向,記者看到一隻電子手錶逐漸“亮”起來,且時間圖示越來越清晰。

如何讓人才為中國智造注入新動能?來看大咖給的“無錫答案”

工作人員通過不停地摩擦、擠壓一隻手掌大小的護腕,讓一隻電子手錶逐漸“亮”起來。其原理是應用納米材料,進行發電。

為電子手錶“充電”的,是藏在護腕中的納米材料。“納米材料對電信號非常敏感,通過摩擦、運動產生的靜電可以儲藏起來,應用於綠色能源的方向。”現場的研究人員告訴記者,眼前的這一項目“出身”於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是千人計劃專家王中林教授帶頭的納米項目。

納米新材料取得的每一點突破的背後,都傾注著人才的心血。研究院業務主管王鑫博士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為促進納米材料領域實現更多的學術突破及產學研落地,近年來研究所吸納了這一領域擁有不同“專業強項”的“青年千人計劃”專家,“比如有納米電池、納米薄膜、納米能源存儲、納米無限傳輸等各種專項專家,他們的匯聚和切磋能提速快納米產業的速度。”王鑫博士向記者透露,該研究院從事技術研究方面的人才就已超過100位博士後。

這個研究所為什麼會集聚這麼多的高端人才?王鑫舉了個例子,該所一位82年的課題組組長潘曹峰,在研究所的培養下,35歲就已經能夠成為“壓電光子學”的領頭人,甚至獲評了國家“青年千人計劃”。

“一方面納米材料的研究需要極為紮實的專業儲備,因此在用人方向上就基本是以新材料學研究生為起點。”王鑫說,而另一方面,由於研究所可以獲得各類國家政策支持,所以對於科研人來說,來此工作發展前景更好。

【哪些領域亟需高端人才?】

“近在眼前”的人工智能 要走的路還很長

今年五月,谷歌下的“一盤棋”,讓更多人知道了人工智能,也引起了一種“集體焦慮”:人工智能居然“打敗”了人類,人工智能很危險,它會替代我們!

如何讓人才為中國智造注入新動能?來看大咖給的“無錫答案”

谷歌下的人工智能

焦慮之後是連帶地各種猜想:編輯記者要被淘汰了、醫生會被機器人取代、駕駛員要失業了……然而,在今天的峰會演講上,這一領域的“大牛”卻誠誠懇懇地告訴我們:“其實我們的研究進展才 ‘剛剛開始 ’,對於人工智能,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位斬釘截鐵告訴“小編”飯碗會保住的大牛就是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他在演講中客觀回望了“人工智能”在中國長達近20年一路的發展,“非常長地一段時間中國在進行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直到2010年之前人工智能都還是理論研究,沒有落地的項目。”

如何讓人才為中國智造注入新動能?來看大咖給的“無錫答案”

湯曉鷗

面對人工智能的大熱,湯曉鷗也表現的很清醒,他說,真正讓人激動的只是下了一盤好棋,我們更多地還要考慮到如何將它作為工具與產業結合起來。“我們對很多算法還都不能理解,甚至不知道為什麼有的算法能管用,核心理論還沒搞清楚,在人工智能領域,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

作為國內最早研究人工智能的華人團隊,在湯曉鷗的隊伍裡,有120多個“深度學習”領域的博士,湯曉鷗說,這個體量和谷歌是一樣的。然而在他看來,這個體量還遠不能滿足人工智能的研究需要。

需要的究竟是怎樣的人才呢?湯曉鷗直言,“如果說互聯網時代,是程序員的時代,那麼人工智能時代,就是數學家的時代。以前是本科生出來創業,就可以做互聯網,而現在是博士生創業的時代。”

在人工智能這樣的“前沿技術”的研發中,我們看到團隊對於“高端人才”的渴求。而在製造業的某一個關鍵環節的攻克,也存在對人才的依賴。在當天的演講中,另一位“大咖”也談到需要怎樣的人才。

國家“千人”專家聯誼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陳大可提到,我國目前做大型海洋設備的問題不大,但比如傳感器這樣的核心技術卻是進口的,這是相當大的問題,中國傳感器做得不錯,但海洋傳感器還是個空白,這需要組織“人才團隊”專門去做。

如何讓人才為中國智造注入新動能?來看大咖給的“無錫答案”

圓桌訪談

【當我們談論人才時,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創新驅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驅動。近年來,各地不惜重金,人才爭奪大戰愈演愈烈。然而,最看得出“門道”和問題的一定是“人才”本身。

在當天的“圓桌訪談”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大可就對目前引才用才的“誤區”直言不諱,“就海洋科學來說,現在已上升到國家戰略科學,政策多、發展快,但也有弊病,其中的問題就是‘無序競爭 ’。”

由此,張大可建議,希望人才評價體系可以做微調,應該形成引才又用好才的機制,甚至構造“即便不擁有人才,但也能用好人才”的思維。“應該轉變意識,形成人才只要能為地方發展做貢獻就是好的。”張大可所說的“柔性引才”贏得現場不少專家的認同。

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副會長、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戴曉虎在贊成張大可觀點的同時,也談了自己對引才的想法:“‘戴帽子’現象的背後,折射出的是人才評價體系的問題,國家資源分配以‘帽子’優先。不過我認為,現在只是一個發展階段,今後國家對人才的評價會更務實,不去只看帽子,會讓更多有水平的人進入到人才體系中去。”

如何讓人才為中國智造注入新動能?來看大咖給的“無錫答案”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院丁洪也在專訪環節不約而同地關注了引才的問題。“清華大學有位40歲不到的學者被美國引進,原因就在於這位學者很有潛力。”

作為國家首批千人計劃學者,丁洪感到,近年來國家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決心,他為此欣喜的同時,也提出了建議。“我們要把有創造力、有活力的年輕人引入,而不是諾獎到手過了N年再引入。”丁洪希望各方多關注“準獲獎”的有潛力的年輕人才,“人才的培養最重要的就是多樣性,不要千篇一律,美國的很多人才都不是傳統的學者,比如喬布斯。中國的商業中也能看到類似的很多不是傳統學者式的成功人士。”丁洪表示,我們既需要前沿的專家,也需要製造業的“工匠”,就像各式風格的大學,正因為教育的多樣性,才能為社會培養出多樣化的人才、大師。

此外,丁洪還建議,在招才引才的過程中發揮集聚效應,比如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中,就有1000多位創業企業家,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在考慮如何讓單打獨鬥的企業家們“擰成一股繩”,通過相互協作、整合平臺資源,提升發展空間。

交匯點記者 王夢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