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不完美媽媽 三毛 大學 洞見 2019-08-14
"
"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口氣追了十集《小歡喜》,不斷在大笑和淚目中來回切換。

養孩子這條路,說是為了孩子,更多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道阻且長情,且行且珍惜。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這個夏天,《少年派》的熱度剛過,《小歡喜》接棒而來,開場就是豆瓣8分的高評國劇。

三組家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

"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口氣追了十集《小歡喜》,不斷在大笑和淚目中來回切換。

養孩子這條路,說是為了孩子,更多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道阻且長情,且行且珍惜。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這個夏天,《少年派》的熱度剛過,《小歡喜》接棒而來,開場就是豆瓣8分的高評國劇。

三組家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網友感嘆劇情真實細膩、高度還原之餘,劇中三位媽媽的人設也被頂上了熱搜。

看劇三分鐘,代入倆小時,還紛紛表示“是我媽,沒錯了!

都說教育孩子像爬樓,每個拐角,每層階梯,都得腳踏實地。

爬的時候氣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風景。

劇中三位媽媽呈現出來的三種格局,恰好是時下家庭親子關係的縮影。

這三層樓,你爬到了第幾層?

0 1

第一層樓

無界限+控制慾,是最絕望的綁架

"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口氣追了十集《小歡喜》,不斷在大笑和淚目中來回切換。

養孩子這條路,說是為了孩子,更多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道阻且長情,且行且珍惜。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這個夏天,《少年派》的熱度剛過,《小歡喜》接棒而來,開場就是豆瓣8分的高評國劇。

三組家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網友感嘆劇情真實細膩、高度還原之餘,劇中三位媽媽的人設也被頂上了熱搜。

看劇三分鐘,代入倆小時,還紛紛表示“是我媽,沒錯了!

都說教育孩子像爬樓,每個拐角,每層階梯,都得腳踏實地。

爬的時候氣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風景。

劇中三位媽媽呈現出來的三種格局,恰好是時下家庭親子關係的縮影。

這三層樓,你爬到了第幾層?

0 1

第一層樓

無界限+控制慾,是最絕望的綁架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陶虹飾演的媽媽宋倩,是個單親媽媽,女兒喬英子就是她的全部。

“愛”女兒,愛到了讓人窒息的程度。

辭去重點高中金牌物理老師的職位,360°全方位盯著女兒;

把英子臥室連著客廳的牆壁打通,換成隔音玻璃,無論從家裡什麼角度都能看到屋內的動態;

百葉窗簾還裝在外面,方便她隨時開關;

"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口氣追了十集《小歡喜》,不斷在大笑和淚目中來回切換。

養孩子這條路,說是為了孩子,更多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道阻且長情,且行且珍惜。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這個夏天,《少年派》的熱度剛過,《小歡喜》接棒而來,開場就是豆瓣8分的高評國劇。

三組家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網友感嘆劇情真實細膩、高度還原之餘,劇中三位媽媽的人設也被頂上了熱搜。

看劇三分鐘,代入倆小時,還紛紛表示“是我媽,沒錯了!

都說教育孩子像爬樓,每個拐角,每層階梯,都得腳踏實地。

爬的時候氣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風景。

劇中三位媽媽呈現出來的三種格局,恰好是時下家庭親子關係的縮影。

這三層樓,你爬到了第幾層?

0 1

第一層樓

無界限+控制慾,是最絕望的綁架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陶虹飾演的媽媽宋倩,是個單親媽媽,女兒喬英子就是她的全部。

“愛”女兒,愛到了讓人窒息的程度。

辭去重點高中金牌物理老師的職位,360°全方位盯著女兒;

把英子臥室連著客廳的牆壁打通,換成隔音玻璃,無論從家裡什麼角度都能看到屋內的動態;

百葉窗簾還裝在外面,方便她隨時開關;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沒收女兒的樂高,禁止女兒進入天文館,每天都逼她喝“提神醒腦”的中藥湯;

"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口氣追了十集《小歡喜》,不斷在大笑和淚目中來回切換。

養孩子這條路,說是為了孩子,更多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道阻且長情,且行且珍惜。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這個夏天,《少年派》的熱度剛過,《小歡喜》接棒而來,開場就是豆瓣8分的高評國劇。

三組家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網友感嘆劇情真實細膩、高度還原之餘,劇中三位媽媽的人設也被頂上了熱搜。

看劇三分鐘,代入倆小時,還紛紛表示“是我媽,沒錯了!

都說教育孩子像爬樓,每個拐角,每層階梯,都得腳踏實地。

爬的時候氣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風景。

劇中三位媽媽呈現出來的三種格局,恰好是時下家庭親子關係的縮影。

這三層樓,你爬到了第幾層?

0 1

第一層樓

無界限+控制慾,是最絕望的綁架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陶虹飾演的媽媽宋倩,是個單親媽媽,女兒喬英子就是她的全部。

“愛”女兒,愛到了讓人窒息的程度。

辭去重點高中金牌物理老師的職位,360°全方位盯著女兒;

把英子臥室連著客廳的牆壁打通,換成隔音玻璃,無論從家裡什麼角度都能看到屋內的動態;

百葉窗簾還裝在外面,方便她隨時開關;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沒收女兒的樂高,禁止女兒進入天文館,每天都逼她喝“提神醒腦”的中藥湯;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甚至於只要英子有些反抗,就祭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招,鼻涕眼淚一起流,開始親情綁架:“英子,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口氣追了十集《小歡喜》,不斷在大笑和淚目中來回切換。

養孩子這條路,說是為了孩子,更多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道阻且長情,且行且珍惜。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這個夏天,《少年派》的熱度剛過,《小歡喜》接棒而來,開場就是豆瓣8分的高評國劇。

三組家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網友感嘆劇情真實細膩、高度還原之餘,劇中三位媽媽的人設也被頂上了熱搜。

看劇三分鐘,代入倆小時,還紛紛表示“是我媽,沒錯了!

都說教育孩子像爬樓,每個拐角,每層階梯,都得腳踏實地。

爬的時候氣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風景。

劇中三位媽媽呈現出來的三種格局,恰好是時下家庭親子關係的縮影。

這三層樓,你爬到了第幾層?

0 1

第一層樓

無界限+控制慾,是最絕望的綁架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陶虹飾演的媽媽宋倩,是個單親媽媽,女兒喬英子就是她的全部。

“愛”女兒,愛到了讓人窒息的程度。

辭去重點高中金牌物理老師的職位,360°全方位盯著女兒;

把英子臥室連著客廳的牆壁打通,換成隔音玻璃,無論從家裡什麼角度都能看到屋內的動態;

百葉窗簾還裝在外面,方便她隨時開關;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沒收女兒的樂高,禁止女兒進入天文館,每天都逼她喝“提神醒腦”的中藥湯;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甚至於只要英子有些反抗,就祭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招,鼻涕眼淚一起流,開始親情綁架:“英子,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樣的全包圍式關切,讓英子有心事卻不敢言,她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有自己的情緒,活得像個提線木偶。

宋倩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他們錯把愛,當成了控制一方的理由

之前北大學子弒母案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有人在知乎問,吳謝宇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最高讚的回答,是一個女孩子的匿名自述。

"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口氣追了十集《小歡喜》,不斷在大笑和淚目中來回切換。

養孩子這條路,說是為了孩子,更多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道阻且長情,且行且珍惜。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這個夏天,《少年派》的熱度剛過,《小歡喜》接棒而來,開場就是豆瓣8分的高評國劇。

三組家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網友感嘆劇情真實細膩、高度還原之餘,劇中三位媽媽的人設也被頂上了熱搜。

看劇三分鐘,代入倆小時,還紛紛表示“是我媽,沒錯了!

都說教育孩子像爬樓,每個拐角,每層階梯,都得腳踏實地。

爬的時候氣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風景。

劇中三位媽媽呈現出來的三種格局,恰好是時下家庭親子關係的縮影。

這三層樓,你爬到了第幾層?

0 1

第一層樓

無界限+控制慾,是最絕望的綁架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陶虹飾演的媽媽宋倩,是個單親媽媽,女兒喬英子就是她的全部。

“愛”女兒,愛到了讓人窒息的程度。

辭去重點高中金牌物理老師的職位,360°全方位盯著女兒;

把英子臥室連著客廳的牆壁打通,換成隔音玻璃,無論從家裡什麼角度都能看到屋內的動態;

百葉窗簾還裝在外面,方便她隨時開關;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沒收女兒的樂高,禁止女兒進入天文館,每天都逼她喝“提神醒腦”的中藥湯;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甚至於只要英子有些反抗,就祭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招,鼻涕眼淚一起流,開始親情綁架:“英子,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樣的全包圍式關切,讓英子有心事卻不敢言,她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有自己的情緒,活得像個提線木偶。

宋倩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他們錯把愛,當成了控制一方的理由

之前北大學子弒母案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有人在知乎問,吳謝宇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最高讚的回答,是一個女孩子的匿名自述。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她和吳謝宇同校同專業,都來自北大經管。

從小她成績就很好,小學到高中都是前三名,大隊長,團支書,學生會主席,各種榮譽拿到手軟。

大學畢業,拿到外資大投行的offer,薪水幾萬起跳。

女孩說,她和吳謝宇的光環一樣,無懈可擊。你在她身上挑不出毛病,因為真的沒有。

但是在她心裡,她一直非常非常不快樂,感覺很窒息,沒有出口。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幾次想要自殺,三年級開始鬧失眠、胃疼、抑鬱。七八歲就發誓,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離開家裡。

原因來自她父親。

女孩說,她爸爸是個沒有感情的人,不會對她表示任何的友好和寵愛,教育在他看來,就是控制

洗完手如何擦手,睡覺如何蓋被子,都有規矩。

為了喝湯撒桌上、出門忘關燈這樣的小事打罵他。

每天都要挑她的毛病,做的和他說的不一樣,就會被扇巴掌,敲頭,打了還不準哭,哭就繼續打

外表是個十分完美的人生贏家,所有的苦都是一個人悶在心裡。

愛就是看見,無迴應之地,就是絕境。

三毛講過,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作自己生命的延續,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

更認為自己人生的經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移到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為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於父母而不可反抗的。

可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0 2

第二層樓

旱地拔蔥一聲吼,嚇得孩子抖三抖

"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口氣追了十集《小歡喜》,不斷在大笑和淚目中來回切換。

養孩子這條路,說是為了孩子,更多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道阻且長情,且行且珍惜。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這個夏天,《少年派》的熱度剛過,《小歡喜》接棒而來,開場就是豆瓣8分的高評國劇。

三組家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網友感嘆劇情真實細膩、高度還原之餘,劇中三位媽媽的人設也被頂上了熱搜。

看劇三分鐘,代入倆小時,還紛紛表示“是我媽,沒錯了!

都說教育孩子像爬樓,每個拐角,每層階梯,都得腳踏實地。

爬的時候氣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風景。

劇中三位媽媽呈現出來的三種格局,恰好是時下家庭親子關係的縮影。

這三層樓,你爬到了第幾層?

0 1

第一層樓

無界限+控制慾,是最絕望的綁架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陶虹飾演的媽媽宋倩,是個單親媽媽,女兒喬英子就是她的全部。

“愛”女兒,愛到了讓人窒息的程度。

辭去重點高中金牌物理老師的職位,360°全方位盯著女兒;

把英子臥室連著客廳的牆壁打通,換成隔音玻璃,無論從家裡什麼角度都能看到屋內的動態;

百葉窗簾還裝在外面,方便她隨時開關;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沒收女兒的樂高,禁止女兒進入天文館,每天都逼她喝“提神醒腦”的中藥湯;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甚至於只要英子有些反抗,就祭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招,鼻涕眼淚一起流,開始親情綁架:“英子,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樣的全包圍式關切,讓英子有心事卻不敢言,她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有自己的情緒,活得像個提線木偶。

宋倩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他們錯把愛,當成了控制一方的理由

之前北大學子弒母案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有人在知乎問,吳謝宇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最高讚的回答,是一個女孩子的匿名自述。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她和吳謝宇同校同專業,都來自北大經管。

從小她成績就很好,小學到高中都是前三名,大隊長,團支書,學生會主席,各種榮譽拿到手軟。

大學畢業,拿到外資大投行的offer,薪水幾萬起跳。

女孩說,她和吳謝宇的光環一樣,無懈可擊。你在她身上挑不出毛病,因為真的沒有。

但是在她心裡,她一直非常非常不快樂,感覺很窒息,沒有出口。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幾次想要自殺,三年級開始鬧失眠、胃疼、抑鬱。七八歲就發誓,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離開家裡。

原因來自她父親。

女孩說,她爸爸是個沒有感情的人,不會對她表示任何的友好和寵愛,教育在他看來,就是控制

洗完手如何擦手,睡覺如何蓋被子,都有規矩。

為了喝湯撒桌上、出門忘關燈這樣的小事打罵他。

每天都要挑她的毛病,做的和他說的不一樣,就會被扇巴掌,敲頭,打了還不準哭,哭就繼續打

外表是個十分完美的人生贏家,所有的苦都是一個人悶在心裡。

愛就是看見,無迴應之地,就是絕境。

三毛講過,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作自己生命的延續,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

更認為自己人生的經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移到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為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於父母而不可反抗的。

可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0 2

第二層樓

旱地拔蔥一聲吼,嚇得孩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第二位媽媽,是海清飾演的恨鐵不成鋼的媽媽童文潔,和學渣兒子方一凡。

出場就是一聲吼,嚇得兒子抖三抖。

"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口氣追了十集《小歡喜》,不斷在大笑和淚目中來回切換。

養孩子這條路,說是為了孩子,更多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道阻且長情,且行且珍惜。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這個夏天,《少年派》的熱度剛過,《小歡喜》接棒而來,開場就是豆瓣8分的高評國劇。

三組家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網友感嘆劇情真實細膩、高度還原之餘,劇中三位媽媽的人設也被頂上了熱搜。

看劇三分鐘,代入倆小時,還紛紛表示“是我媽,沒錯了!

都說教育孩子像爬樓,每個拐角,每層階梯,都得腳踏實地。

爬的時候氣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風景。

劇中三位媽媽呈現出來的三種格局,恰好是時下家庭親子關係的縮影。

這三層樓,你爬到了第幾層?

0 1

第一層樓

無界限+控制慾,是最絕望的綁架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陶虹飾演的媽媽宋倩,是個單親媽媽,女兒喬英子就是她的全部。

“愛”女兒,愛到了讓人窒息的程度。

辭去重點高中金牌物理老師的職位,360°全方位盯著女兒;

把英子臥室連著客廳的牆壁打通,換成隔音玻璃,無論從家裡什麼角度都能看到屋內的動態;

百葉窗簾還裝在外面,方便她隨時開關;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沒收女兒的樂高,禁止女兒進入天文館,每天都逼她喝“提神醒腦”的中藥湯;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甚至於只要英子有些反抗,就祭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招,鼻涕眼淚一起流,開始親情綁架:“英子,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樣的全包圍式關切,讓英子有心事卻不敢言,她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有自己的情緒,活得像個提線木偶。

宋倩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他們錯把愛,當成了控制一方的理由

之前北大學子弒母案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有人在知乎問,吳謝宇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最高讚的回答,是一個女孩子的匿名自述。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她和吳謝宇同校同專業,都來自北大經管。

從小她成績就很好,小學到高中都是前三名,大隊長,團支書,學生會主席,各種榮譽拿到手軟。

大學畢業,拿到外資大投行的offer,薪水幾萬起跳。

女孩說,她和吳謝宇的光環一樣,無懈可擊。你在她身上挑不出毛病,因為真的沒有。

但是在她心裡,她一直非常非常不快樂,感覺很窒息,沒有出口。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幾次想要自殺,三年級開始鬧失眠、胃疼、抑鬱。七八歲就發誓,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離開家裡。

原因來自她父親。

女孩說,她爸爸是個沒有感情的人,不會對她表示任何的友好和寵愛,教育在他看來,就是控制

洗完手如何擦手,睡覺如何蓋被子,都有規矩。

為了喝湯撒桌上、出門忘關燈這樣的小事打罵他。

每天都要挑她的毛病,做的和他說的不一樣,就會被扇巴掌,敲頭,打了還不準哭,哭就繼續打

外表是個十分完美的人生贏家,所有的苦都是一個人悶在心裡。

愛就是看見,無迴應之地,就是絕境。

三毛講過,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作自己生命的延續,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

更認為自己人生的經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移到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為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於父母而不可反抗的。

可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0 2

第二層樓

旱地拔蔥一聲吼,嚇得孩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第二位媽媽,是海清飾演的恨鐵不成鋼的媽媽童文潔,和學渣兒子方一凡。

出場就是一聲吼,嚇得兒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些張口就來的訓斥,讓每個當過孩子的人都心肝直顫。

來品一品這讓人魂飛魄散的獅臺詞: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

“明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以後每天燒柱香給他!”

“人家二十分鐘做了一套卷子,他二十分鐘給自己做了個美甲!”

“學習學習不行,打架大家門清!”

“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口氣追了十集《小歡喜》,不斷在大笑和淚目中來回切換。

養孩子這條路,說是為了孩子,更多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道阻且長情,且行且珍惜。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這個夏天,《少年派》的熱度剛過,《小歡喜》接棒而來,開場就是豆瓣8分的高評國劇。

三組家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網友感嘆劇情真實細膩、高度還原之餘,劇中三位媽媽的人設也被頂上了熱搜。

看劇三分鐘,代入倆小時,還紛紛表示“是我媽,沒錯了!

都說教育孩子像爬樓,每個拐角,每層階梯,都得腳踏實地。

爬的時候氣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風景。

劇中三位媽媽呈現出來的三種格局,恰好是時下家庭親子關係的縮影。

這三層樓,你爬到了第幾層?

0 1

第一層樓

無界限+控制慾,是最絕望的綁架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陶虹飾演的媽媽宋倩,是個單親媽媽,女兒喬英子就是她的全部。

“愛”女兒,愛到了讓人窒息的程度。

辭去重點高中金牌物理老師的職位,360°全方位盯著女兒;

把英子臥室連著客廳的牆壁打通,換成隔音玻璃,無論從家裡什麼角度都能看到屋內的動態;

百葉窗簾還裝在外面,方便她隨時開關;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沒收女兒的樂高,禁止女兒進入天文館,每天都逼她喝“提神醒腦”的中藥湯;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甚至於只要英子有些反抗,就祭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招,鼻涕眼淚一起流,開始親情綁架:“英子,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樣的全包圍式關切,讓英子有心事卻不敢言,她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有自己的情緒,活得像個提線木偶。

宋倩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他們錯把愛,當成了控制一方的理由

之前北大學子弒母案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有人在知乎問,吳謝宇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最高讚的回答,是一個女孩子的匿名自述。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她和吳謝宇同校同專業,都來自北大經管。

從小她成績就很好,小學到高中都是前三名,大隊長,團支書,學生會主席,各種榮譽拿到手軟。

大學畢業,拿到外資大投行的offer,薪水幾萬起跳。

女孩說,她和吳謝宇的光環一樣,無懈可擊。你在她身上挑不出毛病,因為真的沒有。

但是在她心裡,她一直非常非常不快樂,感覺很窒息,沒有出口。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幾次想要自殺,三年級開始鬧失眠、胃疼、抑鬱。七八歲就發誓,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離開家裡。

原因來自她父親。

女孩說,她爸爸是個沒有感情的人,不會對她表示任何的友好和寵愛,教育在他看來,就是控制

洗完手如何擦手,睡覺如何蓋被子,都有規矩。

為了喝湯撒桌上、出門忘關燈這樣的小事打罵他。

每天都要挑她的毛病,做的和他說的不一樣,就會被扇巴掌,敲頭,打了還不準哭,哭就繼續打

外表是個十分完美的人生贏家,所有的苦都是一個人悶在心裡。

愛就是看見,無迴應之地,就是絕境。

三毛講過,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作自己生命的延續,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

更認為自己人生的經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移到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為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於父母而不可反抗的。

可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0 2

第二層樓

旱地拔蔥一聲吼,嚇得孩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第二位媽媽,是海清飾演的恨鐵不成鋼的媽媽童文潔,和學渣兒子方一凡。

出場就是一聲吼,嚇得兒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些張口就來的訓斥,讓每個當過孩子的人都心肝直顫。

來品一品這讓人魂飛魄散的獅臺詞: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

“明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以後每天燒柱香給他!”

“人家二十分鐘做了一套卷子,他二十分鐘給自己做了個美甲!”

“學習學習不行,打架大家門清!”

“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人家教育孩子靠說,她教育孩子純吼,經常還得動手。

可你越是吼,孩子越是不聽話。

兒子方一凡在班主任過生日的時候送烏龜,成績斷崖式下滑,從中等滑到了倒數第一,還放狠話說要放棄學習,參加藝考。

心理學上講過一個“超限效應”

指的是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衝著孩子大吼大叫,不僅不會帶來好的轉變,反而會產生類似於體罰的效果:孩子焦慮、抑鬱、各種行為問題都會隨之增加。

"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口氣追了十集《小歡喜》,不斷在大笑和淚目中來回切換。

養孩子這條路,說是為了孩子,更多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道阻且長情,且行且珍惜。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這個夏天,《少年派》的熱度剛過,《小歡喜》接棒而來,開場就是豆瓣8分的高評國劇。

三組家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網友感嘆劇情真實細膩、高度還原之餘,劇中三位媽媽的人設也被頂上了熱搜。

看劇三分鐘,代入倆小時,還紛紛表示“是我媽,沒錯了!

都說教育孩子像爬樓,每個拐角,每層階梯,都得腳踏實地。

爬的時候氣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風景。

劇中三位媽媽呈現出來的三種格局,恰好是時下家庭親子關係的縮影。

這三層樓,你爬到了第幾層?

0 1

第一層樓

無界限+控制慾,是最絕望的綁架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陶虹飾演的媽媽宋倩,是個單親媽媽,女兒喬英子就是她的全部。

“愛”女兒,愛到了讓人窒息的程度。

辭去重點高中金牌物理老師的職位,360°全方位盯著女兒;

把英子臥室連著客廳的牆壁打通,換成隔音玻璃,無論從家裡什麼角度都能看到屋內的動態;

百葉窗簾還裝在外面,方便她隨時開關;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沒收女兒的樂高,禁止女兒進入天文館,每天都逼她喝“提神醒腦”的中藥湯;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甚至於只要英子有些反抗,就祭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招,鼻涕眼淚一起流,開始親情綁架:“英子,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樣的全包圍式關切,讓英子有心事卻不敢言,她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有自己的情緒,活得像個提線木偶。

宋倩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他們錯把愛,當成了控制一方的理由

之前北大學子弒母案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有人在知乎問,吳謝宇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最高讚的回答,是一個女孩子的匿名自述。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她和吳謝宇同校同專業,都來自北大經管。

從小她成績就很好,小學到高中都是前三名,大隊長,團支書,學生會主席,各種榮譽拿到手軟。

大學畢業,拿到外資大投行的offer,薪水幾萬起跳。

女孩說,她和吳謝宇的光環一樣,無懈可擊。你在她身上挑不出毛病,因為真的沒有。

但是在她心裡,她一直非常非常不快樂,感覺很窒息,沒有出口。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幾次想要自殺,三年級開始鬧失眠、胃疼、抑鬱。七八歲就發誓,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離開家裡。

原因來自她父親。

女孩說,她爸爸是個沒有感情的人,不會對她表示任何的友好和寵愛,教育在他看來,就是控制

洗完手如何擦手,睡覺如何蓋被子,都有規矩。

為了喝湯撒桌上、出門忘關燈這樣的小事打罵他。

每天都要挑她的毛病,做的和他說的不一樣,就會被扇巴掌,敲頭,打了還不準哭,哭就繼續打

外表是個十分完美的人生贏家,所有的苦都是一個人悶在心裡。

愛就是看見,無迴應之地,就是絕境。

三毛講過,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作自己生命的延續,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

更認為自己人生的經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移到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為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於父母而不可反抗的。

可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0 2

第二層樓

旱地拔蔥一聲吼,嚇得孩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第二位媽媽,是海清飾演的恨鐵不成鋼的媽媽童文潔,和學渣兒子方一凡。

出場就是一聲吼,嚇得兒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些張口就來的訓斥,讓每個當過孩子的人都心肝直顫。

來品一品這讓人魂飛魄散的獅臺詞: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

“明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以後每天燒柱香給他!”

“人家二十分鐘做了一套卷子,他二十分鐘給自己做了個美甲!”

“學習學習不行,打架大家門清!”

“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人家教育孩子靠說,她教育孩子純吼,經常還得動手。

可你越是吼,孩子越是不聽話。

兒子方一凡在班主任過生日的時候送烏龜,成績斷崖式下滑,從中等滑到了倒數第一,還放狠話說要放棄學習,參加藝考。

心理學上講過一個“超限效應”

指的是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衝著孩子大吼大叫,不僅不會帶來好的轉變,反而會產生類似於體罰的效果:孩子焦慮、抑鬱、各種行為問題都會隨之增加。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電影《怪物電力公司》裡,怪獸們一開始是用“吼叫”來驚嚇人類小孩兒,提取孩子的恐懼和尖叫聲獲得能量,供應怪獸城的電力。

"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口氣追了十集《小歡喜》,不斷在大笑和淚目中來回切換。

養孩子這條路,說是為了孩子,更多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道阻且長情,且行且珍惜。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這個夏天,《少年派》的熱度剛過,《小歡喜》接棒而來,開場就是豆瓣8分的高評國劇。

三組家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網友感嘆劇情真實細膩、高度還原之餘,劇中三位媽媽的人設也被頂上了熱搜。

看劇三分鐘,代入倆小時,還紛紛表示“是我媽,沒錯了!

都說教育孩子像爬樓,每個拐角,每層階梯,都得腳踏實地。

爬的時候氣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風景。

劇中三位媽媽呈現出來的三種格局,恰好是時下家庭親子關係的縮影。

這三層樓,你爬到了第幾層?

0 1

第一層樓

無界限+控制慾,是最絕望的綁架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陶虹飾演的媽媽宋倩,是個單親媽媽,女兒喬英子就是她的全部。

“愛”女兒,愛到了讓人窒息的程度。

辭去重點高中金牌物理老師的職位,360°全方位盯著女兒;

把英子臥室連著客廳的牆壁打通,換成隔音玻璃,無論從家裡什麼角度都能看到屋內的動態;

百葉窗簾還裝在外面,方便她隨時開關;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沒收女兒的樂高,禁止女兒進入天文館,每天都逼她喝“提神醒腦”的中藥湯;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甚至於只要英子有些反抗,就祭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招,鼻涕眼淚一起流,開始親情綁架:“英子,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樣的全包圍式關切,讓英子有心事卻不敢言,她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有自己的情緒,活得像個提線木偶。

宋倩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他們錯把愛,當成了控制一方的理由

之前北大學子弒母案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有人在知乎問,吳謝宇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最高讚的回答,是一個女孩子的匿名自述。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她和吳謝宇同校同專業,都來自北大經管。

從小她成績就很好,小學到高中都是前三名,大隊長,團支書,學生會主席,各種榮譽拿到手軟。

大學畢業,拿到外資大投行的offer,薪水幾萬起跳。

女孩說,她和吳謝宇的光環一樣,無懈可擊。你在她身上挑不出毛病,因為真的沒有。

但是在她心裡,她一直非常非常不快樂,感覺很窒息,沒有出口。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幾次想要自殺,三年級開始鬧失眠、胃疼、抑鬱。七八歲就發誓,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離開家裡。

原因來自她父親。

女孩說,她爸爸是個沒有感情的人,不會對她表示任何的友好和寵愛,教育在他看來,就是控制

洗完手如何擦手,睡覺如何蓋被子,都有規矩。

為了喝湯撒桌上、出門忘關燈這樣的小事打罵他。

每天都要挑她的毛病,做的和他說的不一樣,就會被扇巴掌,敲頭,打了還不準哭,哭就繼續打

外表是個十分完美的人生贏家,所有的苦都是一個人悶在心裡。

愛就是看見,無迴應之地,就是絕境。

三毛講過,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作自己生命的延續,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

更認為自己人生的經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移到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為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於父母而不可反抗的。

可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0 2

第二層樓

旱地拔蔥一聲吼,嚇得孩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第二位媽媽,是海清飾演的恨鐵不成鋼的媽媽童文潔,和學渣兒子方一凡。

出場就是一聲吼,嚇得兒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些張口就來的訓斥,讓每個當過孩子的人都心肝直顫。

來品一品這讓人魂飛魄散的獅臺詞: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

“明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以後每天燒柱香給他!”

“人家二十分鐘做了一套卷子,他二十分鐘給自己做了個美甲!”

“學習學習不行,打架大家門清!”

“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人家教育孩子靠說,她教育孩子純吼,經常還得動手。

可你越是吼,孩子越是不聽話。

兒子方一凡在班主任過生日的時候送烏龜,成績斷崖式下滑,從中等滑到了倒數第一,還放狠話說要放棄學習,參加藝考。

心理學上講過一個“超限效應”

指的是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衝著孩子大吼大叫,不僅不會帶來好的轉變,反而會產生類似於體罰的效果:孩子焦慮、抑鬱、各種行為問題都會隨之增加。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電影《怪物電力公司》裡,怪獸們一開始是用“吼叫”來驚嚇人類小孩兒,提取孩子的恐懼和尖叫聲獲得能量,供應怪獸城的電力。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次意外,讓毛怪和大眼仔發現,笑聲比尖叫的怒吼能夠創造更大的能量。

"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口氣追了十集《小歡喜》,不斷在大笑和淚目中來回切換。

養孩子這條路,說是為了孩子,更多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道阻且長情,且行且珍惜。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這個夏天,《少年派》的熱度剛過,《小歡喜》接棒而來,開場就是豆瓣8分的高評國劇。

三組家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網友感嘆劇情真實細膩、高度還原之餘,劇中三位媽媽的人設也被頂上了熱搜。

看劇三分鐘,代入倆小時,還紛紛表示“是我媽,沒錯了!

都說教育孩子像爬樓,每個拐角,每層階梯,都得腳踏實地。

爬的時候氣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風景。

劇中三位媽媽呈現出來的三種格局,恰好是時下家庭親子關係的縮影。

這三層樓,你爬到了第幾層?

0 1

第一層樓

無界限+控制慾,是最絕望的綁架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陶虹飾演的媽媽宋倩,是個單親媽媽,女兒喬英子就是她的全部。

“愛”女兒,愛到了讓人窒息的程度。

辭去重點高中金牌物理老師的職位,360°全方位盯著女兒;

把英子臥室連著客廳的牆壁打通,換成隔音玻璃,無論從家裡什麼角度都能看到屋內的動態;

百葉窗簾還裝在外面,方便她隨時開關;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沒收女兒的樂高,禁止女兒進入天文館,每天都逼她喝“提神醒腦”的中藥湯;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甚至於只要英子有些反抗,就祭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招,鼻涕眼淚一起流,開始親情綁架:“英子,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樣的全包圍式關切,讓英子有心事卻不敢言,她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有自己的情緒,活得像個提線木偶。

宋倩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他們錯把愛,當成了控制一方的理由

之前北大學子弒母案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有人在知乎問,吳謝宇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最高讚的回答,是一個女孩子的匿名自述。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她和吳謝宇同校同專業,都來自北大經管。

從小她成績就很好,小學到高中都是前三名,大隊長,團支書,學生會主席,各種榮譽拿到手軟。

大學畢業,拿到外資大投行的offer,薪水幾萬起跳。

女孩說,她和吳謝宇的光環一樣,無懈可擊。你在她身上挑不出毛病,因為真的沒有。

但是在她心裡,她一直非常非常不快樂,感覺很窒息,沒有出口。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幾次想要自殺,三年級開始鬧失眠、胃疼、抑鬱。七八歲就發誓,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離開家裡。

原因來自她父親。

女孩說,她爸爸是個沒有感情的人,不會對她表示任何的友好和寵愛,教育在他看來,就是控制

洗完手如何擦手,睡覺如何蓋被子,都有規矩。

為了喝湯撒桌上、出門忘關燈這樣的小事打罵他。

每天都要挑她的毛病,做的和他說的不一樣,就會被扇巴掌,敲頭,打了還不準哭,哭就繼續打

外表是個十分完美的人生贏家,所有的苦都是一個人悶在心裡。

愛就是看見,無迴應之地,就是絕境。

三毛講過,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作自己生命的延續,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

更認為自己人生的經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移到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為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於父母而不可反抗的。

可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0 2

第二層樓

旱地拔蔥一聲吼,嚇得孩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第二位媽媽,是海清飾演的恨鐵不成鋼的媽媽童文潔,和學渣兒子方一凡。

出場就是一聲吼,嚇得兒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些張口就來的訓斥,讓每個當過孩子的人都心肝直顫。

來品一品這讓人魂飛魄散的獅臺詞: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

“明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以後每天燒柱香給他!”

“人家二十分鐘做了一套卷子,他二十分鐘給自己做了個美甲!”

“學習學習不行,打架大家門清!”

“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人家教育孩子靠說,她教育孩子純吼,經常還得動手。

可你越是吼,孩子越是不聽話。

兒子方一凡在班主任過生日的時候送烏龜,成績斷崖式下滑,從中等滑到了倒數第一,還放狠話說要放棄學習,參加藝考。

心理學上講過一個“超限效應”

指的是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衝著孩子大吼大叫,不僅不會帶來好的轉變,反而會產生類似於體罰的效果:孩子焦慮、抑鬱、各種行為問題都會隨之增加。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電影《怪物電力公司》裡,怪獸們一開始是用“吼叫”來驚嚇人類小孩兒,提取孩子的恐懼和尖叫聲獲得能量,供應怪獸城的電力。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次意外,讓毛怪和大眼仔發現,笑聲比尖叫的怒吼能夠創造更大的能量。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心理學家David R.Hawkins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他把人類的情緒能量等級分級,從最負面到最有能量,數值跨度為0-1000。

"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口氣追了十集《小歡喜》,不斷在大笑和淚目中來回切換。

養孩子這條路,說是為了孩子,更多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道阻且長情,且行且珍惜。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這個夏天,《少年派》的熱度剛過,《小歡喜》接棒而來,開場就是豆瓣8分的高評國劇。

三組家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網友感嘆劇情真實細膩、高度還原之餘,劇中三位媽媽的人設也被頂上了熱搜。

看劇三分鐘,代入倆小時,還紛紛表示“是我媽,沒錯了!

都說教育孩子像爬樓,每個拐角,每層階梯,都得腳踏實地。

爬的時候氣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風景。

劇中三位媽媽呈現出來的三種格局,恰好是時下家庭親子關係的縮影。

這三層樓,你爬到了第幾層?

0 1

第一層樓

無界限+控制慾,是最絕望的綁架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陶虹飾演的媽媽宋倩,是個單親媽媽,女兒喬英子就是她的全部。

“愛”女兒,愛到了讓人窒息的程度。

辭去重點高中金牌物理老師的職位,360°全方位盯著女兒;

把英子臥室連著客廳的牆壁打通,換成隔音玻璃,無論從家裡什麼角度都能看到屋內的動態;

百葉窗簾還裝在外面,方便她隨時開關;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沒收女兒的樂高,禁止女兒進入天文館,每天都逼她喝“提神醒腦”的中藥湯;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甚至於只要英子有些反抗,就祭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招,鼻涕眼淚一起流,開始親情綁架:“英子,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樣的全包圍式關切,讓英子有心事卻不敢言,她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有自己的情緒,活得像個提線木偶。

宋倩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他們錯把愛,當成了控制一方的理由

之前北大學子弒母案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有人在知乎問,吳謝宇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最高讚的回答,是一個女孩子的匿名自述。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她和吳謝宇同校同專業,都來自北大經管。

從小她成績就很好,小學到高中都是前三名,大隊長,團支書,學生會主席,各種榮譽拿到手軟。

大學畢業,拿到外資大投行的offer,薪水幾萬起跳。

女孩說,她和吳謝宇的光環一樣,無懈可擊。你在她身上挑不出毛病,因為真的沒有。

但是在她心裡,她一直非常非常不快樂,感覺很窒息,沒有出口。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幾次想要自殺,三年級開始鬧失眠、胃疼、抑鬱。七八歲就發誓,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離開家裡。

原因來自她父親。

女孩說,她爸爸是個沒有感情的人,不會對她表示任何的友好和寵愛,教育在他看來,就是控制

洗完手如何擦手,睡覺如何蓋被子,都有規矩。

為了喝湯撒桌上、出門忘關燈這樣的小事打罵他。

每天都要挑她的毛病,做的和他說的不一樣,就會被扇巴掌,敲頭,打了還不準哭,哭就繼續打

外表是個十分完美的人生贏家,所有的苦都是一個人悶在心裡。

愛就是看見,無迴應之地,就是絕境。

三毛講過,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作自己生命的延續,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

更認為自己人生的經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移到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為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於父母而不可反抗的。

可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0 2

第二層樓

旱地拔蔥一聲吼,嚇得孩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第二位媽媽,是海清飾演的恨鐵不成鋼的媽媽童文潔,和學渣兒子方一凡。

出場就是一聲吼,嚇得兒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些張口就來的訓斥,讓每個當過孩子的人都心肝直顫。

來品一品這讓人魂飛魄散的獅臺詞: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

“明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以後每天燒柱香給他!”

“人家二十分鐘做了一套卷子,他二十分鐘給自己做了個美甲!”

“學習學習不行,打架大家門清!”

“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人家教育孩子靠說,她教育孩子純吼,經常還得動手。

可你越是吼,孩子越是不聽話。

兒子方一凡在班主任過生日的時候送烏龜,成績斷崖式下滑,從中等滑到了倒數第一,還放狠話說要放棄學習,參加藝考。

心理學上講過一個“超限效應”

指的是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衝著孩子大吼大叫,不僅不會帶來好的轉變,反而會產生類似於體罰的效果:孩子焦慮、抑鬱、各種行為問題都會隨之增加。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電影《怪物電力公司》裡,怪獸們一開始是用“吼叫”來驚嚇人類小孩兒,提取孩子的恐懼和尖叫聲獲得能量,供應怪獸城的電力。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次意外,讓毛怪和大眼仔發現,笑聲比尖叫的怒吼能夠創造更大的能量。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心理學家David R.Hawkins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他把人類的情緒能量等級分級,從最負面到最有能量,數值跨度為0-1000。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恐懼是100,憤怒是150.

愛是500,平和是600,開悟是700到1000。

你憤怒的吼叫,對孩子的影響遠不及給他們足夠的愛、平和的溝通和充分的自我反省。

吼叫是放肆,教育需要剋制,不吼不叫,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0 3

第三層樓

教育是四兩撥千斤,愛是春風拂面

"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口氣追了十集《小歡喜》,不斷在大笑和淚目中來回切換。

養孩子這條路,說是為了孩子,更多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道阻且長情,且行且珍惜。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這個夏天,《少年派》的熱度剛過,《小歡喜》接棒而來,開場就是豆瓣8分的高評國劇。

三組家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網友感嘆劇情真實細膩、高度還原之餘,劇中三位媽媽的人設也被頂上了熱搜。

看劇三分鐘,代入倆小時,還紛紛表示“是我媽,沒錯了!

都說教育孩子像爬樓,每個拐角,每層階梯,都得腳踏實地。

爬的時候氣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風景。

劇中三位媽媽呈現出來的三種格局,恰好是時下家庭親子關係的縮影。

這三層樓,你爬到了第幾層?

0 1

第一層樓

無界限+控制慾,是最絕望的綁架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陶虹飾演的媽媽宋倩,是個單親媽媽,女兒喬英子就是她的全部。

“愛”女兒,愛到了讓人窒息的程度。

辭去重點高中金牌物理老師的職位,360°全方位盯著女兒;

把英子臥室連著客廳的牆壁打通,換成隔音玻璃,無論從家裡什麼角度都能看到屋內的動態;

百葉窗簾還裝在外面,方便她隨時開關;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沒收女兒的樂高,禁止女兒進入天文館,每天都逼她喝“提神醒腦”的中藥湯;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甚至於只要英子有些反抗,就祭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招,鼻涕眼淚一起流,開始親情綁架:“英子,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樣的全包圍式關切,讓英子有心事卻不敢言,她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有自己的情緒,活得像個提線木偶。

宋倩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他們錯把愛,當成了控制一方的理由

之前北大學子弒母案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有人在知乎問,吳謝宇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最高讚的回答,是一個女孩子的匿名自述。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她和吳謝宇同校同專業,都來自北大經管。

從小她成績就很好,小學到高中都是前三名,大隊長,團支書,學生會主席,各種榮譽拿到手軟。

大學畢業,拿到外資大投行的offer,薪水幾萬起跳。

女孩說,她和吳謝宇的光環一樣,無懈可擊。你在她身上挑不出毛病,因為真的沒有。

但是在她心裡,她一直非常非常不快樂,感覺很窒息,沒有出口。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幾次想要自殺,三年級開始鬧失眠、胃疼、抑鬱。七八歲就發誓,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離開家裡。

原因來自她父親。

女孩說,她爸爸是個沒有感情的人,不會對她表示任何的友好和寵愛,教育在他看來,就是控制

洗完手如何擦手,睡覺如何蓋被子,都有規矩。

為了喝湯撒桌上、出門忘關燈這樣的小事打罵他。

每天都要挑她的毛病,做的和他說的不一樣,就會被扇巴掌,敲頭,打了還不準哭,哭就繼續打

外表是個十分完美的人生贏家,所有的苦都是一個人悶在心裡。

愛就是看見,無迴應之地,就是絕境。

三毛講過,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作自己生命的延續,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

更認為自己人生的經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移到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為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於父母而不可反抗的。

可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0 2

第二層樓

旱地拔蔥一聲吼,嚇得孩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第二位媽媽,是海清飾演的恨鐵不成鋼的媽媽童文潔,和學渣兒子方一凡。

出場就是一聲吼,嚇得兒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些張口就來的訓斥,讓每個當過孩子的人都心肝直顫。

來品一品這讓人魂飛魄散的獅臺詞: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

“明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以後每天燒柱香給他!”

“人家二十分鐘做了一套卷子,他二十分鐘給自己做了個美甲!”

“學習學習不行,打架大家門清!”

“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人家教育孩子靠說,她教育孩子純吼,經常還得動手。

可你越是吼,孩子越是不聽話。

兒子方一凡在班主任過生日的時候送烏龜,成績斷崖式下滑,從中等滑到了倒數第一,還放狠話說要放棄學習,參加藝考。

心理學上講過一個“超限效應”

指的是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衝著孩子大吼大叫,不僅不會帶來好的轉變,反而會產生類似於體罰的效果:孩子焦慮、抑鬱、各種行為問題都會隨之增加。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電影《怪物電力公司》裡,怪獸們一開始是用“吼叫”來驚嚇人類小孩兒,提取孩子的恐懼和尖叫聲獲得能量,供應怪獸城的電力。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次意外,讓毛怪和大眼仔發現,笑聲比尖叫的怒吼能夠創造更大的能量。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心理學家David R.Hawkins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他把人類的情緒能量等級分級,從最負面到最有能量,數值跨度為0-1000。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恐懼是100,憤怒是150.

愛是500,平和是600,開悟是700到1000。

你憤怒的吼叫,對孩子的影響遠不及給他們足夠的愛、平和的溝通和充分的自我反省。

吼叫是放肆,教育需要剋制,不吼不叫,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0 3

第三層樓

教育是四兩撥千斤,愛是春風拂面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有“別人家的孩子”,自然就會有“別人家的媽媽”。

中國內地第一位獲得柏林影后的女演員詠梅,飾演神仙媽媽劉靜,剛一出場就給人溫婉居家,歲月靜好的感覺。

因為工作的關係,劉靜夫婦和兒子常年分離,突然的空降,讓一家三口都無所適從。

兒子叛逆,老爸古板,全靠這個寶藏媽媽從中調解。

為了彌補兒子季楊楊缺席誓師大會、放飛氣球的遺憾,劉靜自行買來氣球,卻騙兒子是爸爸囑咐的,用高情商融化父子間的寒冰。

一家三口第一次站在一起,手牽著手許願。

卻又因為爸爸季勝利一句“放氣球上天違規”,讓兒子瞬間失落。

劉靜假意安撫老公,說要把氣球幫在欄杆上,然後悄悄放手,回頭向兒子眨的那下眼睛,調皮又暖心。

"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口氣追了十集《小歡喜》,不斷在大笑和淚目中來回切換。

養孩子這條路,說是為了孩子,更多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道阻且長情,且行且珍惜。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這個夏天,《少年派》的熱度剛過,《小歡喜》接棒而來,開場就是豆瓣8分的高評國劇。

三組家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網友感嘆劇情真實細膩、高度還原之餘,劇中三位媽媽的人設也被頂上了熱搜。

看劇三分鐘,代入倆小時,還紛紛表示“是我媽,沒錯了!

都說教育孩子像爬樓,每個拐角,每層階梯,都得腳踏實地。

爬的時候氣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風景。

劇中三位媽媽呈現出來的三種格局,恰好是時下家庭親子關係的縮影。

這三層樓,你爬到了第幾層?

0 1

第一層樓

無界限+控制慾,是最絕望的綁架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陶虹飾演的媽媽宋倩,是個單親媽媽,女兒喬英子就是她的全部。

“愛”女兒,愛到了讓人窒息的程度。

辭去重點高中金牌物理老師的職位,360°全方位盯著女兒;

把英子臥室連著客廳的牆壁打通,換成隔音玻璃,無論從家裡什麼角度都能看到屋內的動態;

百葉窗簾還裝在外面,方便她隨時開關;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沒收女兒的樂高,禁止女兒進入天文館,每天都逼她喝“提神醒腦”的中藥湯;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甚至於只要英子有些反抗,就祭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招,鼻涕眼淚一起流,開始親情綁架:“英子,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樣的全包圍式關切,讓英子有心事卻不敢言,她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有自己的情緒,活得像個提線木偶。

宋倩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他們錯把愛,當成了控制一方的理由

之前北大學子弒母案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有人在知乎問,吳謝宇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最高讚的回答,是一個女孩子的匿名自述。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她和吳謝宇同校同專業,都來自北大經管。

從小她成績就很好,小學到高中都是前三名,大隊長,團支書,學生會主席,各種榮譽拿到手軟。

大學畢業,拿到外資大投行的offer,薪水幾萬起跳。

女孩說,她和吳謝宇的光環一樣,無懈可擊。你在她身上挑不出毛病,因為真的沒有。

但是在她心裡,她一直非常非常不快樂,感覺很窒息,沒有出口。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幾次想要自殺,三年級開始鬧失眠、胃疼、抑鬱。七八歲就發誓,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離開家裡。

原因來自她父親。

女孩說,她爸爸是個沒有感情的人,不會對她表示任何的友好和寵愛,教育在他看來,就是控制

洗完手如何擦手,睡覺如何蓋被子,都有規矩。

為了喝湯撒桌上、出門忘關燈這樣的小事打罵他。

每天都要挑她的毛病,做的和他說的不一樣,就會被扇巴掌,敲頭,打了還不準哭,哭就繼續打

外表是個十分完美的人生贏家,所有的苦都是一個人悶在心裡。

愛就是看見,無迴應之地,就是絕境。

三毛講過,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作自己生命的延續,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

更認為自己人生的經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移到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為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於父母而不可反抗的。

可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0 2

第二層樓

旱地拔蔥一聲吼,嚇得孩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第二位媽媽,是海清飾演的恨鐵不成鋼的媽媽童文潔,和學渣兒子方一凡。

出場就是一聲吼,嚇得兒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些張口就來的訓斥,讓每個當過孩子的人都心肝直顫。

來品一品這讓人魂飛魄散的獅臺詞: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

“明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以後每天燒柱香給他!”

“人家二十分鐘做了一套卷子,他二十分鐘給自己做了個美甲!”

“學習學習不行,打架大家門清!”

“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人家教育孩子靠說,她教育孩子純吼,經常還得動手。

可你越是吼,孩子越是不聽話。

兒子方一凡在班主任過生日的時候送烏龜,成績斷崖式下滑,從中等滑到了倒數第一,還放狠話說要放棄學習,參加藝考。

心理學上講過一個“超限效應”

指的是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衝著孩子大吼大叫,不僅不會帶來好的轉變,反而會產生類似於體罰的效果:孩子焦慮、抑鬱、各種行為問題都會隨之增加。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電影《怪物電力公司》裡,怪獸們一開始是用“吼叫”來驚嚇人類小孩兒,提取孩子的恐懼和尖叫聲獲得能量,供應怪獸城的電力。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次意外,讓毛怪和大眼仔發現,笑聲比尖叫的怒吼能夠創造更大的能量。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心理學家David R.Hawkins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他把人類的情緒能量等級分級,從最負面到最有能量,數值跨度為0-1000。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恐懼是100,憤怒是150.

愛是500,平和是600,開悟是700到1000。

你憤怒的吼叫,對孩子的影響遠不及給他們足夠的愛、平和的溝通和充分的自我反省。

吼叫是放肆,教育需要剋制,不吼不叫,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0 3

第三層樓

教育是四兩撥千斤,愛是春風拂面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有“別人家的孩子”,自然就會有“別人家的媽媽”。

中國內地第一位獲得柏林影后的女演員詠梅,飾演神仙媽媽劉靜,剛一出場就給人溫婉居家,歲月靜好的感覺。

因為工作的關係,劉靜夫婦和兒子常年分離,突然的空降,讓一家三口都無所適從。

兒子叛逆,老爸古板,全靠這個寶藏媽媽從中調解。

為了彌補兒子季楊楊缺席誓師大會、放飛氣球的遺憾,劉靜自行買來氣球,卻騙兒子是爸爸囑咐的,用高情商融化父子間的寒冰。

一家三口第一次站在一起,手牽著手許願。

卻又因為爸爸季勝利一句“放氣球上天違規”,讓兒子瞬間失落。

劉靜假意安撫老公,說要把氣球幫在欄杆上,然後悄悄放手,回頭向兒子眨的那下眼睛,調皮又暖心。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為了解開孩子的心結,劉靜還帶著老公去賽車場,主動了解兒子的興趣,感受兒子的內心世界。

從學業到愛好,她一直尊重孩子的選擇,充當著亦師亦友的角色。

也讓整個家庭裡疏離的感情逐漸升溫,變得更加的親密無間。

一句話總結劉靜的教育方式,就是溫柔而堅定,細膩又包容,知足且上進

兒子季楊楊在她的教養下,也從冷漠不知規矩,逐漸變得乖巧體恤,主動改掉壞毛病。

"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口氣追了十集《小歡喜》,不斷在大笑和淚目中來回切換。

養孩子這條路,說是為了孩子,更多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道阻且長情,且行且珍惜。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這個夏天,《少年派》的熱度剛過,《小歡喜》接棒而來,開場就是豆瓣8分的高評國劇。

三組家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網友感嘆劇情真實細膩、高度還原之餘,劇中三位媽媽的人設也被頂上了熱搜。

看劇三分鐘,代入倆小時,還紛紛表示“是我媽,沒錯了!

都說教育孩子像爬樓,每個拐角,每層階梯,都得腳踏實地。

爬的時候氣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風景。

劇中三位媽媽呈現出來的三種格局,恰好是時下家庭親子關係的縮影。

這三層樓,你爬到了第幾層?

0 1

第一層樓

無界限+控制慾,是最絕望的綁架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陶虹飾演的媽媽宋倩,是個單親媽媽,女兒喬英子就是她的全部。

“愛”女兒,愛到了讓人窒息的程度。

辭去重點高中金牌物理老師的職位,360°全方位盯著女兒;

把英子臥室連著客廳的牆壁打通,換成隔音玻璃,無論從家裡什麼角度都能看到屋內的動態;

百葉窗簾還裝在外面,方便她隨時開關;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沒收女兒的樂高,禁止女兒進入天文館,每天都逼她喝“提神醒腦”的中藥湯;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甚至於只要英子有些反抗,就祭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招,鼻涕眼淚一起流,開始親情綁架:“英子,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樣的全包圍式關切,讓英子有心事卻不敢言,她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有自己的情緒,活得像個提線木偶。

宋倩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他們錯把愛,當成了控制一方的理由

之前北大學子弒母案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有人在知乎問,吳謝宇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最高讚的回答,是一個女孩子的匿名自述。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她和吳謝宇同校同專業,都來自北大經管。

從小她成績就很好,小學到高中都是前三名,大隊長,團支書,學生會主席,各種榮譽拿到手軟。

大學畢業,拿到外資大投行的offer,薪水幾萬起跳。

女孩說,她和吳謝宇的光環一樣,無懈可擊。你在她身上挑不出毛病,因為真的沒有。

但是在她心裡,她一直非常非常不快樂,感覺很窒息,沒有出口。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幾次想要自殺,三年級開始鬧失眠、胃疼、抑鬱。七八歲就發誓,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離開家裡。

原因來自她父親。

女孩說,她爸爸是個沒有感情的人,不會對她表示任何的友好和寵愛,教育在他看來,就是控制

洗完手如何擦手,睡覺如何蓋被子,都有規矩。

為了喝湯撒桌上、出門忘關燈這樣的小事打罵他。

每天都要挑她的毛病,做的和他說的不一樣,就會被扇巴掌,敲頭,打了還不準哭,哭就繼續打

外表是個十分完美的人生贏家,所有的苦都是一個人悶在心裡。

愛就是看見,無迴應之地,就是絕境。

三毛講過,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作自己生命的延續,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

更認為自己人生的經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移到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為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於父母而不可反抗的。

可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0 2

第二層樓

旱地拔蔥一聲吼,嚇得孩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第二位媽媽,是海清飾演的恨鐵不成鋼的媽媽童文潔,和學渣兒子方一凡。

出場就是一聲吼,嚇得兒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些張口就來的訓斥,讓每個當過孩子的人都心肝直顫。

來品一品這讓人魂飛魄散的獅臺詞: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

“明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以後每天燒柱香給他!”

“人家二十分鐘做了一套卷子,他二十分鐘給自己做了個美甲!”

“學習學習不行,打架大家門清!”

“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人家教育孩子靠說,她教育孩子純吼,經常還得動手。

可你越是吼,孩子越是不聽話。

兒子方一凡在班主任過生日的時候送烏龜,成績斷崖式下滑,從中等滑到了倒數第一,還放狠話說要放棄學習,參加藝考。

心理學上講過一個“超限效應”

指的是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衝著孩子大吼大叫,不僅不會帶來好的轉變,反而會產生類似於體罰的效果:孩子焦慮、抑鬱、各種行為問題都會隨之增加。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電影《怪物電力公司》裡,怪獸們一開始是用“吼叫”來驚嚇人類小孩兒,提取孩子的恐懼和尖叫聲獲得能量,供應怪獸城的電力。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次意外,讓毛怪和大眼仔發現,笑聲比尖叫的怒吼能夠創造更大的能量。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心理學家David R.Hawkins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他把人類的情緒能量等級分級,從最負面到最有能量,數值跨度為0-1000。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恐懼是100,憤怒是150.

愛是500,平和是600,開悟是700到1000。

你憤怒的吼叫,對孩子的影響遠不及給他們足夠的愛、平和的溝通和充分的自我反省。

吼叫是放肆,教育需要剋制,不吼不叫,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0 3

第三層樓

教育是四兩撥千斤,愛是春風拂面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有“別人家的孩子”,自然就會有“別人家的媽媽”。

中國內地第一位獲得柏林影后的女演員詠梅,飾演神仙媽媽劉靜,剛一出場就給人溫婉居家,歲月靜好的感覺。

因為工作的關係,劉靜夫婦和兒子常年分離,突然的空降,讓一家三口都無所適從。

兒子叛逆,老爸古板,全靠這個寶藏媽媽從中調解。

為了彌補兒子季楊楊缺席誓師大會、放飛氣球的遺憾,劉靜自行買來氣球,卻騙兒子是爸爸囑咐的,用高情商融化父子間的寒冰。

一家三口第一次站在一起,手牽著手許願。

卻又因為爸爸季勝利一句“放氣球上天違規”,讓兒子瞬間失落。

劉靜假意安撫老公,說要把氣球幫在欄杆上,然後悄悄放手,回頭向兒子眨的那下眼睛,調皮又暖心。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為了解開孩子的心結,劉靜還帶著老公去賽車場,主動了解兒子的興趣,感受兒子的內心世界。

從學業到愛好,她一直尊重孩子的選擇,充當著亦師亦友的角色。

也讓整個家庭裡疏離的感情逐漸升溫,變得更加的親密無間。

一句話總結劉靜的教育方式,就是溫柔而堅定,細膩又包容,知足且上進

兒子季楊楊在她的教養下,也從冷漠不知規矩,逐漸變得乖巧體恤,主動改掉壞毛病。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正面管教》一書裡曾說道,最極致的教育,就是既不懲罰也不嬌縱孩子,在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把價值觀、社會技能、生活技能教給孩子。

既讓孩子感受到了愛,又感受到了堅定和安全感。

把孩子的每一次犯錯,都變成一次成長的機會。

而不是把每一次犯錯,都變成一次譴責的機會。

"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口氣追了十集《小歡喜》,不斷在大笑和淚目中來回切換。

養孩子這條路,說是為了孩子,更多是家長的自我修行。

道阻且長情,且行且珍惜。

——鹿媽

文 | 豆媽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這個夏天,《少年派》的熱度剛過,《小歡喜》接棒而來,開場就是豆瓣8分的高評國劇。

三組家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網友感嘆劇情真實細膩、高度還原之餘,劇中三位媽媽的人設也被頂上了熱搜。

看劇三分鐘,代入倆小時,還紛紛表示“是我媽,沒錯了!

都說教育孩子像爬樓,每個拐角,每層階梯,都得腳踏實地。

爬的時候氣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風景。

劇中三位媽媽呈現出來的三種格局,恰好是時下家庭親子關係的縮影。

這三層樓,你爬到了第幾層?

0 1

第一層樓

無界限+控制慾,是最絕望的綁架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陶虹飾演的媽媽宋倩,是個單親媽媽,女兒喬英子就是她的全部。

“愛”女兒,愛到了讓人窒息的程度。

辭去重點高中金牌物理老師的職位,360°全方位盯著女兒;

把英子臥室連著客廳的牆壁打通,換成隔音玻璃,無論從家裡什麼角度都能看到屋內的動態;

百葉窗簾還裝在外面,方便她隨時開關;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沒收女兒的樂高,禁止女兒進入天文館,每天都逼她喝“提神醒腦”的中藥湯;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甚至於只要英子有些反抗,就祭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招,鼻涕眼淚一起流,開始親情綁架:“英子,你可是媽的一切啊!”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樣的全包圍式關切,讓英子有心事卻不敢言,她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有自己的情緒,活得像個提線木偶。

宋倩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他們錯把愛,當成了控制一方的理由

之前北大學子弒母案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有人在知乎問,吳謝宇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最高讚的回答,是一個女孩子的匿名自述。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她和吳謝宇同校同專業,都來自北大經管。

從小她成績就很好,小學到高中都是前三名,大隊長,團支書,學生會主席,各種榮譽拿到手軟。

大學畢業,拿到外資大投行的offer,薪水幾萬起跳。

女孩說,她和吳謝宇的光環一樣,無懈可擊。你在她身上挑不出毛病,因為真的沒有。

但是在她心裡,她一直非常非常不快樂,感覺很窒息,沒有出口。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幾次想要自殺,三年級開始鬧失眠、胃疼、抑鬱。七八歲就發誓,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離開家裡。

原因來自她父親。

女孩說,她爸爸是個沒有感情的人,不會對她表示任何的友好和寵愛,教育在他看來,就是控制

洗完手如何擦手,睡覺如何蓋被子,都有規矩。

為了喝湯撒桌上、出門忘關燈這樣的小事打罵他。

每天都要挑她的毛病,做的和他說的不一樣,就會被扇巴掌,敲頭,打了還不準哭,哭就繼續打

外表是個十分完美的人生贏家,所有的苦都是一個人悶在心裡。

愛就是看見,無迴應之地,就是絕境。

三毛講過,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作自己生命的延續,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

更認為自己人生的經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移到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為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於父母而不可反抗的。

可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0 2

第二層樓

旱地拔蔥一聲吼,嚇得孩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第二位媽媽,是海清飾演的恨鐵不成鋼的媽媽童文潔,和學渣兒子方一凡。

出場就是一聲吼,嚇得兒子抖三抖。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這些張口就來的訓斥,讓每個當過孩子的人都心肝直顫。

來品一品這讓人魂飛魄散的獅臺詞:

“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

“明天起我就燒柱香給他,以後每天燒柱香給他!”

“人家二十分鐘做了一套卷子,他二十分鐘給自己做了個美甲!”

“學習學習不行,打架大家門清!”

“你不要叫我媽!我不是你媽!”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人家教育孩子靠說,她教育孩子純吼,經常還得動手。

可你越是吼,孩子越是不聽話。

兒子方一凡在班主任過生日的時候送烏龜,成績斷崖式下滑,從中等滑到了倒數第一,還放狠話說要放棄學習,參加藝考。

心理學上講過一個“超限效應”

指的是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衝著孩子大吼大叫,不僅不會帶來好的轉變,反而會產生類似於體罰的效果:孩子焦慮、抑鬱、各種行為問題都會隨之增加。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電影《怪物電力公司》裡,怪獸們一開始是用“吼叫”來驚嚇人類小孩兒,提取孩子的恐懼和尖叫聲獲得能量,供應怪獸城的電力。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一次意外,讓毛怪和大眼仔發現,笑聲比尖叫的怒吼能夠創造更大的能量。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心理學家David R.Hawkins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他把人類的情緒能量等級分級,從最負面到最有能量,數值跨度為0-1000。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恐懼是100,憤怒是150.

愛是500,平和是600,開悟是700到1000。

你憤怒的吼叫,對孩子的影響遠不及給他們足夠的愛、平和的溝通和充分的自我反省。

吼叫是放肆,教育需要剋制,不吼不叫,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0 3

第三層樓

教育是四兩撥千斤,愛是春風拂面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有“別人家的孩子”,自然就會有“別人家的媽媽”。

中國內地第一位獲得柏林影后的女演員詠梅,飾演神仙媽媽劉靜,剛一出場就給人溫婉居家,歲月靜好的感覺。

因為工作的關係,劉靜夫婦和兒子常年分離,突然的空降,讓一家三口都無所適從。

兒子叛逆,老爸古板,全靠這個寶藏媽媽從中調解。

為了彌補兒子季楊楊缺席誓師大會、放飛氣球的遺憾,劉靜自行買來氣球,卻騙兒子是爸爸囑咐的,用高情商融化父子間的寒冰。

一家三口第一次站在一起,手牽著手許願。

卻又因為爸爸季勝利一句“放氣球上天違規”,讓兒子瞬間失落。

劉靜假意安撫老公,說要把氣球幫在欄杆上,然後悄悄放手,回頭向兒子眨的那下眼睛,調皮又暖心。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為了解開孩子的心結,劉靜還帶著老公去賽車場,主動了解兒子的興趣,感受兒子的內心世界。

從學業到愛好,她一直尊重孩子的選擇,充當著亦師亦友的角色。

也讓整個家庭裡疏離的感情逐漸升溫,變得更加的親密無間。

一句話總結劉靜的教育方式,就是溫柔而堅定,細膩又包容,知足且上進

兒子季楊楊在她的教養下,也從冷漠不知規矩,逐漸變得乖巧體恤,主動改掉壞毛病。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正面管教》一書裡曾說道,最極致的教育,就是既不懲罰也不嬌縱孩子,在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把價值觀、社會技能、生活技能教給孩子。

既讓孩子感受到了愛,又感受到了堅定和安全感。

把孩子的每一次犯錯,都變成一次成長的機會。

而不是把每一次犯錯,都變成一次譴責的機會。

《小歡喜》的三位媽媽火了:教孩子有三層樓,你屬於哪一層?

早年間聽林憶蓮,有首歌叫《詞不達意》。

裡面有段歌詞是這樣的:

有些人用一輩子去學習

化解溝通的難題

我們就像隔著一層玻璃

看得見卻觸不及

我無法傳達我自己

從何說起

要如何翻譯我愛你

本是說愛情,可放在這父母子女的關係上,毫無違和感。

養孩子,就是一個在對錯中不斷翻譯我愛你的過程。

教育的真相,不是加大你的給予,而是提升教育的層次。

爬樓梯雖累,但每一次抬腳,都會有煥然一新的驚喜。


親愛的,如果我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就關注我們吧!這樣就不會錯過每天推送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