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童模為賺錢日拍攝上百套服裝:父母的格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這兩天被一個視頻看得我這個老母親特別心酸:一個不到三歲的小女孩可能累了不想拍。把一個小籃子輕輕地放在地上,一箇中年女人突然在妞妞屁股上踹了一腳,妞妞站立不穩踉踉蹌蹌向前走了幾步,又把籃子撿了起來。沒哭也也沒鬧。

https://m.weibo.cn/1806128454/4359822767367518

後面的女人嘶吼著:給我把籃子撿起來,我在拍的時候你最好別惹我。

這不是跟街上訓練耍猴的一樣嗎?

這個中年女人就是妞妞的媽媽,雖然她很快就出來道歉了。但是隨著更多的細節曝光,這個媽媽應該發飆打孩子不是一次兩次了。

今年三月份江南的春天炸暖還寒,有一天妞妞拍照到晚上10點,孩子累了不想拍了,媽媽就衣架打她。

有時候拍照的時候走神了,媽媽的巴掌又拍過來了,妞妞立馬打起精神在鏡頭前微笑打招呼。

年入八十萬到五六百萬,很多成年人都很難一年賺到這麼多錢,這些外形靚麗的小孩在鏡頭前擺擺姿勢就輕輕鬆鬆賺到了。人性在利益面前根本經不起考驗。親子關係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也必然扭曲。

3歲童模為賺錢日拍攝上百套服裝:父母的格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網絡上以“招聘童模”為關鍵詞檢索,可以得到上百萬個檢索結果,童模之火可見一斑。據業內人士估計,圍繞著各種兒童用品的推廣,童模經濟可達數十億元。介入這個市場的有兒童模特攝影公司、培訓班、兒童模特經紀公司等各個商業機構。難怪那麼多家長會趨之若鶩了。

父母的格局在於是否打著愛的名義行傷害之實

成年人的生活都不易,一睜眼都是要靠自己的人。房子車子孩子教育,行業更新迭代迅速,做什麼都要快要不然就趕不上風口錯過紅利。沒有利益的誘惑,當然母慈子孝。當突然發現孩子具有如此高的商業價值,親子關係便不再單純。

在妞妞新聞下面有一個網友赫然評論:

如果我的孩子能賺這麼多錢而我又沒有能力賺這麼多錢的話,我會考慮讓我的孩子也去的。

這就是真實的人性啊!除去父母的外衣,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想致富想生活的好。

但是愛是剋制,愛是先滿足孩子再滿足自己,愛是抵制誘惑,愛是真正的為孩子的未來著想。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上那首感染了全國億萬觀眾的《歌唱祖國》真實演唱者楊沛宜的父親,在女兒奧運演唱爆紅之後,他拒絕了公司為了提高曝光率,為楊沛宜以個人名義開設微博的提案。

3歲童模為賺錢日拍攝上百套服裝:父母的格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在參加過香港舉辦的「MusicFirst慈善音樂會」演唱《歌唱祖國》、《我和你》,香港國慶六十週年晚會和張學友演唱壓軸曲目《仰望星空》等演出後,楊沛宜就漸漸從公眾視野裡消失,重歸普通學生身份,在人潮裡有跡可循,卻明示不想被打擾。

3歲童模為賺錢日拍攝上百套服裝:父母的格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學習之餘,她一會兒是美妝博主,一會兒又化身手機K歌軟件上的實力唱將,一會又在劇團客串,一會又跟同學組樂隊。音樂對他來說是興趣而不是職業。她恢復使用12歲時就開通的微博,特意告知還留存的幾百個好友無需轉發外傳,在那裡,保留了一個偶爾「腐」一下、偶爾「冷」一下的普通女孩日常,不計考慮何公眾形象。

而與之相反,林妙可頻頻代言產品、出演廣告、參與電影電視劇、商演等等。2017年去年,她參加藝考接受媒體採訪時「搖頭晃腦」、「矯揉造作」地回答問題,恍若當年那個9歲的女孩從未長大。

3歲童模為賺錢日拍攝上百套服裝:父母的格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濮存昕曾建議林妙可自然說話,「回到原有軌道,去學習去成長」。參與過多的拍攝,太多老師教她,失去本該有童真,讓人害怕這孩子不像是孩子。

林妙可的母親十位大學教授,四十歲高齡產子後就全職照顧林妙可。但有時候母親的格局跟學歷沒有什麼太大關係。

很多教育家們認為:

當成人和孩子的需求發生衝突時,成人必須做出犧牲,必須剋制她的個性和放棄他的需求和環境。

讓孩子過早踏入商業的時候一定問問自己:真的是孩子的興趣還是滿足自己想暴富的慾望?讓孩子年少成名到底是滿足自己的面子還是真正對孩子未來有利的?

我們注意到,帶童模來拍攝的媽媽們大多沒有工作全職媽媽,全職媽媽是否把自己的人生價值全部寄託在了孩子身上?

父母的眼界在於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據工作人員說,在基地拍攝現場父母的素質一覽無遺,有的只要孩子乖乖拍照,手機零食無限量,像妞妞媽一樣不配合就動輒吼叫打罵。有的媽媽說話細聲細語,耐心詢問孩子的意見:寶寶,接下來你是穿那套衣服做小公主呀?

3歲童模為賺錢日拍攝上百套服裝:父母的格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如果你乖乖的把這些都拍完,媽媽就給你買你最喜歡小豬佩奇。你要是不聽話,看我怎麼收拾你!你要是能多接點單,我們家的生活就衣食無憂了。

這是赤裸裸的交換和有條件的愛。

美國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感覺自己為得到家長認可而必須達到某些條件的青少年,最終會變得不喜歡他們自己,相應地會導致其在進入青春期後創造一個“假我”,換句話說,裝扮成一個家長會愛的人。這種為贏得認可鋌而走險的絕望做法通常伴隨著抑鬱和無助,會導致其與真正的自己失去聯結。

北京大學著名心理教育學者徐凱文老師曾經提出一個概念,叫“空心病”。

我們很難想象,在北京大學這所中國頂級學府,卻有許多學生罹患“空心病”,他們在向徐老師傾訴時這樣說:

“我不知道我是誰,我不知道我到哪兒去了,我的自我在哪裡,我覺得我從來沒有來過這個世界。我過去19年、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為別人在活著,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父母是對孩子的一生影響深遠的人,特別是在孩子沒有選擇能力沒有判斷能力,孱弱需要呵護的時候。沒有給孩子注滿足夠的無條件的愛,取得再多的成績也感覺不到幸福,我們的努力還有什麼意義呢?

父母應該對這一職業有一種敬畏感,謹慎地使用自己的權利。因為“所有的父母都具有一個偉大的使命,他們的手中掌握著人類的未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