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搗什麼快樂教育,你娃都快上不了小學了'

"
"
鼓搗什麼快樂教育,你娃都快上不了小學了

圖文|聲波大銀

作為經常接送孩子上幼兒園的奶爸一名,想必是有點扎眼了。很快的,園裡老師們都認識我了,今天連園長都親自出馬,拉住我問起“你家小寶這學期報啥課外班了?”

開學第二週,園裡就開始給中班以上的小朋友開設了課外興趣輔導班,動員會上有一半的家長對此無動於衷“我們娃還小,現在玩得開心就好。”

這才上中班,就要開始課外輔導生涯了?我坦白,自己當時也犯嘀咕了半天,回家跟妻考慮了一週,才決定參加科學和編程兩門初級課。把其他諸如舞蹈、繪畫、樂器演奏暫時拒之門外。

園長大人得知我已經替小傢伙報了班,露出欣慰的笑容,卻沒打算放過我。也許是今天工作比較空閒,竟然又跟我討論起了“應試教育”與“快樂教育”。

我心說,這有何難,我本身就是應試教育的產物(殘次品),終於找到機會批判一把了。

“你知道附近很多小學,一年級招生都有面試製度了嗎?”園長不等我放大招,先亮劍了。

“面試?都什麼要求?”

“1數到100,認識三百個漢字,這是最低要求…”

“不然呢?”我努力回想自己6歲時能認識多少字,可是大腦已短路,檢索不出當年的數據。

“不收,回學前班再讀一年。”

“這還成硬性要求了,難道每個孩子都能達到?”

“現在我們園裡很多孩子都能達到這水平,認識幾百字,背誦幾十首詩,還會跳舞畫畫,也不過四歲多點,你家小寶會背多少詩呢?”園長又露出標誌性的慈祥微笑。

“十幾首…”我的聲音明顯低了下去。

“那也是不錯的嘛。”

不錯個啥啊,我只覺後背冒虛汗、兩腿直髮軟,告別微笑園長,牽著兒子,在夕陽下拖著步子走入小巷,人來人往中,感覺別家孩子個個都是神童吶。

"
鼓搗什麼快樂教育,你娃都快上不了小學了

圖文|聲波大銀

作為經常接送孩子上幼兒園的奶爸一名,想必是有點扎眼了。很快的,園裡老師們都認識我了,今天連園長都親自出馬,拉住我問起“你家小寶這學期報啥課外班了?”

開學第二週,園裡就開始給中班以上的小朋友開設了課外興趣輔導班,動員會上有一半的家長對此無動於衷“我們娃還小,現在玩得開心就好。”

這才上中班,就要開始課外輔導生涯了?我坦白,自己當時也犯嘀咕了半天,回家跟妻考慮了一週,才決定參加科學和編程兩門初級課。把其他諸如舞蹈、繪畫、樂器演奏暫時拒之門外。

園長大人得知我已經替小傢伙報了班,露出欣慰的笑容,卻沒打算放過我。也許是今天工作比較空閒,竟然又跟我討論起了“應試教育”與“快樂教育”。

我心說,這有何難,我本身就是應試教育的產物(殘次品),終於找到機會批判一把了。

“你知道附近很多小學,一年級招生都有面試製度了嗎?”園長不等我放大招,先亮劍了。

“面試?都什麼要求?”

“1數到100,認識三百個漢字,這是最低要求…”

“不然呢?”我努力回想自己6歲時能認識多少字,可是大腦已短路,檢索不出當年的數據。

“不收,回學前班再讀一年。”

“這還成硬性要求了,難道每個孩子都能達到?”

“現在我們園裡很多孩子都能達到這水平,認識幾百字,背誦幾十首詩,還會跳舞畫畫,也不過四歲多點,你家小寶會背多少詩呢?”園長又露出標誌性的慈祥微笑。

“十幾首…”我的聲音明顯低了下去。

“那也是不錯的嘛。”

不錯個啥啊,我只覺後背冒虛汗、兩腿直髮軟,告別微笑園長,牽著兒子,在夕陽下拖著步子走入小巷,人來人往中,感覺別家孩子個個都是神童吶。

鼓搗什麼快樂教育,你娃都快上不了小學了

類似於這種小班化教學已經很流行

回到家,打了兩個電話,確認了園長所言不虛,現在學校生源競爭的戰火已經燒到幼兒園了!

素質教育就不說了,想必大家多半還可以認同。應試教育與近年興起的快樂教育理念,二者之間孰優孰劣,也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只是沒想到,自己這麼早就切切實實投身其中要做打算了。

對應試教育有保留意見的人們,大抵是反對“唯成績論”——孩子埋頭於書山題海之中,想想就苦不堪言,特別是高中三年,越是好的學校,越像監獄。都是過來人,其中苦難,自不必多說。

離開學校踏入社會後再回頭想想,應試教育下,學生的學習能力基本就是建立在死記硬背這一笨招式上的——硬橋硬馬,沒得花哨,你說你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活學活用,那也得首先記得住才行。

所以,就算你瞧不上應試教育那一套,想玩玩素質教育,但不得不認清這樣一個現實:應試能力也是素質的一種,且是素質中比較底層的能力,就像練功夫起始階段的必備套路——扎馬步,你這下盤不穩晃晃悠悠的,跟我說你是武林高手,難不成修煉的是醉拳?

不可否認,即使是現在,即使是那幾個教育大省裡的重點學校,還是以成績為先的,教學上難免死板,學生壓力必然巨大。但是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其實是一種負責任的體現。這些家長應該感謝學校在你沒有意識、沒有水平和能力管好你的孩子時,他們也沒有放縱你的孩子(儘管是方法有待商榷,動機過於明顯)

至於說到快樂教育,有人曾一針見血地提到,

我反對的是拿『快樂』做幌子,遮擋自己的不肯用心的『假的快樂教育』。

不妨捫心自問,我們所說的快樂教育,大體上不就是要孩子減輕課業負擔,隨心瞎玩嗎?你所提倡的快樂,能讓他快樂到哪兒去?你能提供什麼快樂的活法?

"
鼓搗什麼快樂教育,你娃都快上不了小學了

圖文|聲波大銀

作為經常接送孩子上幼兒園的奶爸一名,想必是有點扎眼了。很快的,園裡老師們都認識我了,今天連園長都親自出馬,拉住我問起“你家小寶這學期報啥課外班了?”

開學第二週,園裡就開始給中班以上的小朋友開設了課外興趣輔導班,動員會上有一半的家長對此無動於衷“我們娃還小,現在玩得開心就好。”

這才上中班,就要開始課外輔導生涯了?我坦白,自己當時也犯嘀咕了半天,回家跟妻考慮了一週,才決定參加科學和編程兩門初級課。把其他諸如舞蹈、繪畫、樂器演奏暫時拒之門外。

園長大人得知我已經替小傢伙報了班,露出欣慰的笑容,卻沒打算放過我。也許是今天工作比較空閒,竟然又跟我討論起了“應試教育”與“快樂教育”。

我心說,這有何難,我本身就是應試教育的產物(殘次品),終於找到機會批判一把了。

“你知道附近很多小學,一年級招生都有面試製度了嗎?”園長不等我放大招,先亮劍了。

“面試?都什麼要求?”

“1數到100,認識三百個漢字,這是最低要求…”

“不然呢?”我努力回想自己6歲時能認識多少字,可是大腦已短路,檢索不出當年的數據。

“不收,回學前班再讀一年。”

“這還成硬性要求了,難道每個孩子都能達到?”

“現在我們園裡很多孩子都能達到這水平,認識幾百字,背誦幾十首詩,還會跳舞畫畫,也不過四歲多點,你家小寶會背多少詩呢?”園長又露出標誌性的慈祥微笑。

“十幾首…”我的聲音明顯低了下去。

“那也是不錯的嘛。”

不錯個啥啊,我只覺後背冒虛汗、兩腿直髮軟,告別微笑園長,牽著兒子,在夕陽下拖著步子走入小巷,人來人往中,感覺別家孩子個個都是神童吶。

鼓搗什麼快樂教育,你娃都快上不了小學了

類似於這種小班化教學已經很流行

回到家,打了兩個電話,確認了園長所言不虛,現在學校生源競爭的戰火已經燒到幼兒園了!

素質教育就不說了,想必大家多半還可以認同。應試教育與近年興起的快樂教育理念,二者之間孰優孰劣,也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只是沒想到,自己這麼早就切切實實投身其中要做打算了。

對應試教育有保留意見的人們,大抵是反對“唯成績論”——孩子埋頭於書山題海之中,想想就苦不堪言,特別是高中三年,越是好的學校,越像監獄。都是過來人,其中苦難,自不必多說。

離開學校踏入社會後再回頭想想,應試教育下,學生的學習能力基本就是建立在死記硬背這一笨招式上的——硬橋硬馬,沒得花哨,你說你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活學活用,那也得首先記得住才行。

所以,就算你瞧不上應試教育那一套,想玩玩素質教育,但不得不認清這樣一個現實:應試能力也是素質的一種,且是素質中比較底層的能力,就像練功夫起始階段的必備套路——扎馬步,你這下盤不穩晃晃悠悠的,跟我說你是武林高手,難不成修煉的是醉拳?

不可否認,即使是現在,即使是那幾個教育大省裡的重點學校,還是以成績為先的,教學上難免死板,學生壓力必然巨大。但是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其實是一種負責任的體現。這些家長應該感謝學校在你沒有意識、沒有水平和能力管好你的孩子時,他們也沒有放縱你的孩子(儘管是方法有待商榷,動機過於明顯)

至於說到快樂教育,有人曾一針見血地提到,

我反對的是拿『快樂』做幌子,遮擋自己的不肯用心的『假的快樂教育』。

不妨捫心自問,我們所說的快樂教育,大體上不就是要孩子減輕課業負擔,隨心瞎玩嗎?你所提倡的快樂,能讓他快樂到哪兒去?你能提供什麼快樂的活法?

鼓搗什麼快樂教育,你娃都快上不了小學了

家長具有慧眼的重要性

教育本身就不是快樂的,或是說,快樂頂多是教育的手段之一,而絕不是教育的目的。快樂教育大概也是源自西方的舶來品,很多人一時之間奉為圭臬。對於這一點,前幾年我還專門問過已經移民北美的幾位同學,以他們的所見所聞來看,那裡所謂的快樂教育,其實也只是表面現象。

孩子們小學階段差距是不大,每天呆在學校裡的時間也是較短,沒有國內這麼起早貪黑。十幾歲以後孩子和孩子之間的差距就越來越大,有的孩子各方面都很出色,體育拔尖,成績優秀,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然而你觀察這些孩子的家庭,無一例外背後都有優秀的父母。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許在某個方面不錯,但是能夠全面發展的不多。

重點是在於課下時間,這些家庭都有對子女做刻意培養。家長要花大把時間陪孩子各種社會活動,演講、選舉、公益等等。這些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這些孩子課餘時間並不是如電影、電視劇裡展現的那樣整天戴個耳機滑著滑板,無頭無腦的瘋玩。他們一樣有各種補習班,各種特長訓練班,其實這跟中國孩子沒有本質區別。

這跟當下職業成長領域裡一句很流行的話也是一樣的: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八小時之外。

孩子就不是人了嗎?沒頭沒腦地快樂,能快樂多久?一種可以想見的事實是,越是沒門路的家長,越贊成快樂教育。

"
鼓搗什麼快樂教育,你娃都快上不了小學了

圖文|聲波大銀

作為經常接送孩子上幼兒園的奶爸一名,想必是有點扎眼了。很快的,園裡老師們都認識我了,今天連園長都親自出馬,拉住我問起“你家小寶這學期報啥課外班了?”

開學第二週,園裡就開始給中班以上的小朋友開設了課外興趣輔導班,動員會上有一半的家長對此無動於衷“我們娃還小,現在玩得開心就好。”

這才上中班,就要開始課外輔導生涯了?我坦白,自己當時也犯嘀咕了半天,回家跟妻考慮了一週,才決定參加科學和編程兩門初級課。把其他諸如舞蹈、繪畫、樂器演奏暫時拒之門外。

園長大人得知我已經替小傢伙報了班,露出欣慰的笑容,卻沒打算放過我。也許是今天工作比較空閒,竟然又跟我討論起了“應試教育”與“快樂教育”。

我心說,這有何難,我本身就是應試教育的產物(殘次品),終於找到機會批判一把了。

“你知道附近很多小學,一年級招生都有面試製度了嗎?”園長不等我放大招,先亮劍了。

“面試?都什麼要求?”

“1數到100,認識三百個漢字,這是最低要求…”

“不然呢?”我努力回想自己6歲時能認識多少字,可是大腦已短路,檢索不出當年的數據。

“不收,回學前班再讀一年。”

“這還成硬性要求了,難道每個孩子都能達到?”

“現在我們園裡很多孩子都能達到這水平,認識幾百字,背誦幾十首詩,還會跳舞畫畫,也不過四歲多點,你家小寶會背多少詩呢?”園長又露出標誌性的慈祥微笑。

“十幾首…”我的聲音明顯低了下去。

“那也是不錯的嘛。”

不錯個啥啊,我只覺後背冒虛汗、兩腿直髮軟,告別微笑園長,牽著兒子,在夕陽下拖著步子走入小巷,人來人往中,感覺別家孩子個個都是神童吶。

鼓搗什麼快樂教育,你娃都快上不了小學了

類似於這種小班化教學已經很流行

回到家,打了兩個電話,確認了園長所言不虛,現在學校生源競爭的戰火已經燒到幼兒園了!

素質教育就不說了,想必大家多半還可以認同。應試教育與近年興起的快樂教育理念,二者之間孰優孰劣,也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只是沒想到,自己這麼早就切切實實投身其中要做打算了。

對應試教育有保留意見的人們,大抵是反對“唯成績論”——孩子埋頭於書山題海之中,想想就苦不堪言,特別是高中三年,越是好的學校,越像監獄。都是過來人,其中苦難,自不必多說。

離開學校踏入社會後再回頭想想,應試教育下,學生的學習能力基本就是建立在死記硬背這一笨招式上的——硬橋硬馬,沒得花哨,你說你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活學活用,那也得首先記得住才行。

所以,就算你瞧不上應試教育那一套,想玩玩素質教育,但不得不認清這樣一個現實:應試能力也是素質的一種,且是素質中比較底層的能力,就像練功夫起始階段的必備套路——扎馬步,你這下盤不穩晃晃悠悠的,跟我說你是武林高手,難不成修煉的是醉拳?

不可否認,即使是現在,即使是那幾個教育大省裡的重點學校,還是以成績為先的,教學上難免死板,學生壓力必然巨大。但是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其實是一種負責任的體現。這些家長應該感謝學校在你沒有意識、沒有水平和能力管好你的孩子時,他們也沒有放縱你的孩子(儘管是方法有待商榷,動機過於明顯)

至於說到快樂教育,有人曾一針見血地提到,

我反對的是拿『快樂』做幌子,遮擋自己的不肯用心的『假的快樂教育』。

不妨捫心自問,我們所說的快樂教育,大體上不就是要孩子減輕課業負擔,隨心瞎玩嗎?你所提倡的快樂,能讓他快樂到哪兒去?你能提供什麼快樂的活法?

鼓搗什麼快樂教育,你娃都快上不了小學了

家長具有慧眼的重要性

教育本身就不是快樂的,或是說,快樂頂多是教育的手段之一,而絕不是教育的目的。快樂教育大概也是源自西方的舶來品,很多人一時之間奉為圭臬。對於這一點,前幾年我還專門問過已經移民北美的幾位同學,以他們的所見所聞來看,那裡所謂的快樂教育,其實也只是表面現象。

孩子們小學階段差距是不大,每天呆在學校裡的時間也是較短,沒有國內這麼起早貪黑。十幾歲以後孩子和孩子之間的差距就越來越大,有的孩子各方面都很出色,體育拔尖,成績優秀,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然而你觀察這些孩子的家庭,無一例外背後都有優秀的父母。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許在某個方面不錯,但是能夠全面發展的不多。

重點是在於課下時間,這些家庭都有對子女做刻意培養。家長要花大把時間陪孩子各種社會活動,演講、選舉、公益等等。這些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這些孩子課餘時間並不是如電影、電視劇裡展現的那樣整天戴個耳機滑著滑板,無頭無腦的瘋玩。他們一樣有各種補習班,各種特長訓練班,其實這跟中國孩子沒有本質區別。

這跟當下職業成長領域裡一句很流行的話也是一樣的: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八小時之外。

孩子就不是人了嗎?沒頭沒腦地快樂,能快樂多久?一種可以想見的事實是,越是沒門路的家長,越贊成快樂教育。

鼓搗什麼快樂教育,你娃都快上不了小學了

沒啥可教的,看“私生子大戰”可好?

季羨林大師的高足之一錢學忠教授在百家講壇講授《三字經》和《弟子規》,看起來像是傳統教育的推廣大使,其實他只是在迎合那些還相信傳統教育思想的家長,說他們願意聽的話。多聽幾集下來,會發現他本身也認為這些東西在現今社會行不通。

他也否定了素質教育,認為應試是最基本的素質,然後他就把孩子送出了國…

那麼我們這些還沒條件讓孩子接受國外那類“快樂教育”的家長,在不得不面對國內應試教育的現實之後,做著不倫不類的快樂夢時,倒黴的大概只能是自家的娃兒了。

其實,在應試教育體系下勝出的祕密,也基本在於應試教育之外。那些考上一流高校的孩子,大多興趣廣泛、人格獨立、思維成熟,這些只依靠學校填鴨式教育塑造得來,是不現實的。

他們的家長必然是在學校教育之外,投入了外人看不到的時間和精力,也是因為我們看不到,才一廂情願地把這些天之驕子的出現歸功於學校、歸功於聰明的頭腦,甚至歸功於命運使然。

應試教育的失敗者,如我,往往是學齡階段沒有啥興趣愛好,沒有太多課外活動,有,也是參加那些千篇一律的輔導班——只不過是把學校東西拿出來再強化一遍的所謂輔導。

而家長所能做的,不是威逼就是利誘,讓孩子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課本學習上——“只要你好好學習考個好成績,再苦再累我也願意”,孩子反而因此害怕或是厭煩學習,不然每年高考畢業季漫天飛舞的書本紙雪,是用來慶祝什麼的呢?

追求快樂教育,就給孩子全面教育的真快樂。做不到真的快樂教育,就腳踏實地,先做好應試吧。現實,誰也逃不開。

(完)

歡迎關注@聲波大銀,每年讀書過百本,跑步上千公里的教育行業營銷總監、行動狼人。育人先育己,愛行動更愛思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