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女童只因這不良習慣體內竟傳出吹哨子聲音?醫生查後驚呆了

一個星期前,鄖西8歲的小學生曉慧(化名)突然出現反覆咳嗽,剛開始是乾咳,後來逐漸有黃痰。曉慧咳嗽一直不見好,這可急壞了家長。當地醫院初診考慮是肺炎,但是打針消炎治療幾天,曉慧的症狀一點也沒有好轉,病情反而加重了。於是,孩子爸爸把曉慧帶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8歲女童只因這不良習慣體內竟傳出吹哨子聲音?醫生查後驚呆了

太和醫院專家一看,發現曉慧隨著呼吸,肺部可以聽到像吹哨子一樣的聲音,懷疑是不是氣管裡有問題。拍片子後更是大吃一驚!

原來,曉慧的右側支氣管裡面有一個圓錐狀的異物,把支氣管給卡住了。不過,幸虧異物中間有個小孔,還可以通氣,才不至於讓小孩出現呼吸困難。

醫生仔細詢問病史後,曉慧想起一個星期前,她一邊做作業,一邊嘴裡嚼著塑料筆帽,不知道怎麼回事,她感覺有東西進入了喉嚨。當時就出現劇烈咳嗽,可是又不敢跟家裡人說,就一直忍著。時間久了,曉慧反覆咳嗽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

因為這個不良習慣女童胸壁竟開了3個孔取異物

原來,曉慧一直有個不好的習慣,寫作業時總喜歡把筆帽放在嘴裡玩耍,爸爸媽媽多次提醒,但這個壞習慣曉慧就是改不了。沒想到,小毛病竟然讓自己吃了這麼大的苦。

可吞進去容易,取出來卻是一個難題,已經過了一個多星期,筆帽在支氣管裡已引起反覆的炎症,現在已經深深的“鎖”在支氣管裡了。

曉慧的爸爸一聽著急了,趕緊到醫院耳鼻喉科就診。然而,由於筆頭帽卡的位置又深又緊,而且小孩的支氣管又小又薄弱,估計通過內鏡很難安全取出來。在專家的介紹下,曉慧爸爸帶著孩子來到了醫院胸心大血管外科。接診的病區主任郭家龍仔細瞭解病情後,很快確定了治療方案:通過胸腔鏡微創手術取出小孩支氣管內的異物。

醫生通過胸腔鏡微創手術取出了筆帽

經過短暫、快速的術前準備後,醫生當天急診為曉慧進行了手術。通過胸壁上一個2釐米的切口和兩個0.5釐米的小孔進行操作,精準定位後,切開右側中間段支氣管,取出了其中的異物。

取出後證實異物為塑料質地的筆頭帽一個,而且局部支氣管內可見大量膿性分泌物。手術非常順利地結束了,曉慧的爸爸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異物進入氣管危害有多大?

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醫生介紹,“氣管/支氣管異物是兒科常見的急症,多見於5歲以下的兒童。”臨床表現為劇烈嗆咳、呼吸不暢、氣管拍擊音,以及阻塞性肺不張或肺氣腫症狀。通過胸部CT和內鏡檢查可確診,並可經此取出異物;若支氣管鏡不能取出則應及早手術取出異物。

異物進入氣管危害有多大?

醫生介紹,較小異物進入氣管內後可出現劇烈嗆咳、呼吸困難。如果異物較大,堵在聲門下、氣管入口處,則可能引起孩子嚴重缺氧,導致低血氧症,從而引起腦損傷,留下後遺症。如果較大異物阻塞氣管則會發生窒息而死亡。

對小兒來說,家長的看護非常重要。醫生提醒:

家長應該注意,對3歲以下的小孩來說,一切能夠拿在手上、放進嘴裡的東西都有潛在的風險,因此不能讓孩子養成拿著東西就往嘴裡塞的習慣。

同時,對於長牙的小孩來說,家長可能會有用多樣化的食物來給孩子開胃或者是磨牙的想法,但3歲以下的孩子不應餵食瓜子、花生等其他帶核的食物。

當家長髮現孩子可能卡進異物時,要鎮定,不要馬上去幹擾孩子,因為當小兒進食時,哭笑打鬧或者驚恐深呼吸時,都極易將異物吸入氣管。正確的處理方式應是帶孩子及時就醫。

延伸閱讀:

一轉身的功夫險些要了孩子命 7月大嬰兒咬塑料膜卡住主氣管

只因為媽媽一時疏忽,7個多月大的兒子居然將小指甲蓋大的包吸管的塑料薄膜吸入主氣管中,由於無法呼吸,孩子憋得臉色紅紫。這是前天晚上發生在常州一戶人家中的驚險一幕。萬幸的是,孩子劇烈咳嗽使得塑料薄膜滑入右肺,沒有了生命危險。最終,在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幫助下,醫生通過硬質氣管鏡手術,將孩子肺中異物取出。

8月6日晚上7時許,家住常州天寧區李女士(化名)給了兒子一瓶紙包裝的酸奶後轉身去拿東西,就這麼一會功夫,孩子居然把酸奶上的吸管拿在手中,在咬包吸管的塑料薄膜。等李女士回過頭來,就發現孩子不知被什麼東西嗆到了,在乾嘔、嗆咳,臉憋得紅紫。意識到情況不好,李女士趕忙把孩子面朝下托起拍背,隨著劇烈的咳嗽孩子的臉色漸漸好轉,但仍咳得厲害。

知道孩子肯定是被什麼卡住了氣管,李女士趕忙帶孩子來到了常州市兒童醫院。醫生在給孩子照了CT後,發現孩子右側肺部氣道明顯變窄,左側肺部正常,但無明顯異物顯影。詢問了病因後,醫生判斷孩子應該是吸入了塑料薄膜,先卡住了主氣道,後滑入右側肺部。遂幫助孩子聯繫了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轉院接受手術。

7日上午8時許,孩子被送進了手術室,醫生為其進行了硬質氣管鏡手術,成功地從孩子右肺氣道里取出了塑料薄膜,幫助孩子恢復了正常呼吸功能。目前孩子仍在住院接受觀察。

“家長在照看3歲齡以下的孩子應該格外用心,避免食用堅果類食品尤為關鍵。”孩子的床位醫生胡志邦告訴記者,3歲齡以下的孩子嗆入異物入院的病例平均每週要有一到兩例,普遍是因為食用堅果被嗆到了氣管,由於孩子的咀嚼能力還不健全,堅果類的食品並不適合給3歲齡以下的孩子食用。此外,胡志邦醫生建議家長應該學習下海姆立克急救法,一旦孩子被異物嗆到發生險情,家長應該第一時間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幫助孩子排出氣道異物。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十堰晚報 揚子晚報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