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

前幾天,殘忍弒母的北大學霸吳謝宇案被檢察院以三項罪名起訴,曾一度讓大眾愕然的弒母案也漸漸接近尾聲。

直至現在,吳謝宇身邊的同學和親人,都不能相信,在他們眼裡成績好、孝順、從小就聽話的好孩子,高中就提前被北大錄取,這些閃亮的過往,這麼優秀的一個“別人家孩子”怎麼就禽獸般地殺害了自己的親生母親?

"

前幾天,殘忍弒母的北大學霸吳謝宇案被檢察院以三項罪名起訴,曾一度讓大眾愕然的弒母案也漸漸接近尾聲。

直至現在,吳謝宇身邊的同學和親人,都不能相信,在他們眼裡成績好、孝順、從小就聽話的好孩子,高中就提前被北大錄取,這些閃亮的過往,這麼優秀的一個“別人家孩子”怎麼就禽獸般地殺害了自己的親生母親?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01、 忍耐和委屈自己,事事聽話的的孩子不一定會幸福

現實生活中,家裡有調皮孩子的家長,總會羨慕別人家的乖孩子。說你看鄰居家誰誰誰,人家孩子多乖巧,多聽話,看看自家孩子,調皮搗蛋,一點都不聽話。其實,那些溫和的好孩子,他們現在和未來的人生,不一定真的幸福,或者不如表現出來的那麼正面和幸福。

如果想要人生獲得幸福,那就缺不了自我憐憫。

Dalia Lama XIV在《幸福的藝術》書中說:“如果你想別人快樂,給予憐憫之心;如果你想快樂,給予憐憫之心”!書中多處表達了憐憫之心在幸福感中的重要性。

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就將“惻隱之心”看作人的善念之一,這裡的“惻隱之心”就指的是憐憫之心,它一直被看作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但之前更多側重對他人的憐憫。如果對自己憐憫,會怎樣呢?

一系列研究表明,自我憐憫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可以對一個人產生積極影響。

心理學家Neff發現,自我憐憫能夠較好的預測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它與焦慮、抑鬱、神經性完美主義等負面情緒存在明顯反作用,而與生活滿意度存在正相關。

就是說,能夠很好的自我憐憫的人,和不會自我憐憫的人對比來看,更容易遠離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較容易獲得幸福感。

"

前幾天,殘忍弒母的北大學霸吳謝宇案被檢察院以三項罪名起訴,曾一度讓大眾愕然的弒母案也漸漸接近尾聲。

直至現在,吳謝宇身邊的同學和親人,都不能相信,在他們眼裡成績好、孝順、從小就聽話的好孩子,高中就提前被北大錄取,這些閃亮的過往,這麼優秀的一個“別人家孩子”怎麼就禽獸般地殺害了自己的親生母親?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01、 忍耐和委屈自己,事事聽話的的孩子不一定會幸福

現實生活中,家裡有調皮孩子的家長,總會羨慕別人家的乖孩子。說你看鄰居家誰誰誰,人家孩子多乖巧,多聽話,看看自家孩子,調皮搗蛋,一點都不聽話。其實,那些溫和的好孩子,他們現在和未來的人生,不一定真的幸福,或者不如表現出來的那麼正面和幸福。

如果想要人生獲得幸福,那就缺不了自我憐憫。

Dalia Lama XIV在《幸福的藝術》書中說:“如果你想別人快樂,給予憐憫之心;如果你想快樂,給予憐憫之心”!書中多處表達了憐憫之心在幸福感中的重要性。

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就將“惻隱之心”看作人的善念之一,這裡的“惻隱之心”就指的是憐憫之心,它一直被看作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但之前更多側重對他人的憐憫。如果對自己憐憫,會怎樣呢?

一系列研究表明,自我憐憫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可以對一個人產生積極影響。

心理學家Neff發現,自我憐憫能夠較好的預測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它與焦慮、抑鬱、神經性完美主義等負面情緒存在明顯反作用,而與生活滿意度存在正相關。

就是說,能夠很好的自我憐憫的人,和不會自我憐憫的人對比來看,更容易遠離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較容易獲得幸福感。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比如說,吳謝宇,眾人眼中的乖孩子,優秀孩子,北大才子,怎麼就變成了殘暴的弒母凶手?他小時候失去父親,母親辛苦養育他,他與母親共同經歷了困苦的生活。他的母親性格很強勢,比較孤僻,對他很嚴厲,但是在這樣的環境長大的吳謝宇,卻人緣很好,沒有受到母親影響,這真的可能嗎?

他從很小開始就開始積攢的消極情緒、那些心裡的委屈和無奈,是怎麼釋放的?答案是無處釋放!如果吳謝宇會自我憐憫,就能自我消化,但是很顯然,事實上並沒有消化,而是積聚著那些消極因素。

他後來遇到一個妓女,得到釋放,或者說他把憐憫之心用在了這個女人身上,他找到了尋覓已久的釋放和消化對象,但是後來母親切斷了這一切,最終他做出極端行為,切斷了自己未來獲得幸福人生的可能。

02、 “自我憐憫”的三個成分

自我憐憫包括以開放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痛苦,不逃避或分離,通常渴望減輕自己的痛苦並友善的對待自己,並以客觀的方式去理解和看待自己的痛苦、失敗和不足,把個人經歷(快樂和痛苦)看作人類經歷的一部分。

"

前幾天,殘忍弒母的北大學霸吳謝宇案被檢察院以三項罪名起訴,曾一度讓大眾愕然的弒母案也漸漸接近尾聲。

直至現在,吳謝宇身邊的同學和親人,都不能相信,在他們眼裡成績好、孝順、從小就聽話的好孩子,高中就提前被北大錄取,這些閃亮的過往,這麼優秀的一個“別人家孩子”怎麼就禽獸般地殺害了自己的親生母親?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01、 忍耐和委屈自己,事事聽話的的孩子不一定會幸福

現實生活中,家裡有調皮孩子的家長,總會羨慕別人家的乖孩子。說你看鄰居家誰誰誰,人家孩子多乖巧,多聽話,看看自家孩子,調皮搗蛋,一點都不聽話。其實,那些溫和的好孩子,他們現在和未來的人生,不一定真的幸福,或者不如表現出來的那麼正面和幸福。

如果想要人生獲得幸福,那就缺不了自我憐憫。

Dalia Lama XIV在《幸福的藝術》書中說:“如果你想別人快樂,給予憐憫之心;如果你想快樂,給予憐憫之心”!書中多處表達了憐憫之心在幸福感中的重要性。

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就將“惻隱之心”看作人的善念之一,這裡的“惻隱之心”就指的是憐憫之心,它一直被看作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但之前更多側重對他人的憐憫。如果對自己憐憫,會怎樣呢?

一系列研究表明,自我憐憫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可以對一個人產生積極影響。

心理學家Neff發現,自我憐憫能夠較好的預測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它與焦慮、抑鬱、神經性完美主義等負面情緒存在明顯反作用,而與生活滿意度存在正相關。

就是說,能夠很好的自我憐憫的人,和不會自我憐憫的人對比來看,更容易遠離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較容易獲得幸福感。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比如說,吳謝宇,眾人眼中的乖孩子,優秀孩子,北大才子,怎麼就變成了殘暴的弒母凶手?他小時候失去父親,母親辛苦養育他,他與母親共同經歷了困苦的生活。他的母親性格很強勢,比較孤僻,對他很嚴厲,但是在這樣的環境長大的吳謝宇,卻人緣很好,沒有受到母親影響,這真的可能嗎?

他從很小開始就開始積攢的消極情緒、那些心裡的委屈和無奈,是怎麼釋放的?答案是無處釋放!如果吳謝宇會自我憐憫,就能自我消化,但是很顯然,事實上並沒有消化,而是積聚著那些消極因素。

他後來遇到一個妓女,得到釋放,或者說他把憐憫之心用在了這個女人身上,他找到了尋覓已久的釋放和消化對象,但是後來母親切斷了這一切,最終他做出極端行為,切斷了自己未來獲得幸福人生的可能。

02、 “自我憐憫”的三個成分

自我憐憫包括以開放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痛苦,不逃避或分離,通常渴望減輕自己的痛苦並友善的對待自己,並以客觀的方式去理解和看待自己的痛苦、失敗和不足,把個人經歷(快樂和痛苦)看作人類經歷的一部分。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分為三個成分:自我友善、正念、普遍人性感

  • 自我友善:是指對自己給予關心和理解的傾向,而不是因為外界的苛責而自我批評和否定自己,對自己寬容和支持。

比如考試沒考好的孩子,爸爸媽媽大聲斥責,有的孩子會很內疚,覺得自己犯了大錯誤,對不起自己和父母,有的鑽了牛角尖,甚至跳樓自殺。如果這個孩子會自我憐憫,他的心路將是:嗯,我努力了,或者這次沒努力,下次好好學吧,盡力就好……

或許,有人認為這是逃避,但其實這是一個人可以積極走向幸福的小祕訣,在於個人如何運用。

  • 正念:是指用一種明白清晰的眼光看待自己,直面但是不糾結於眼前的窘迫和困難。所謂“旁觀者清”,當一個人看待自己的痛苦也能努力做到這一點,更利於看清所處困頓,也更容易走出這種境遇。

初入職場的姑娘曉麗,好不容易應聘到一家大公司,卻發現自己一下子適應不了那麼快的節奏和工作強度,一度很痛苦。她諮詢了心理諮詢師的表姐,按照表姐的建議,每晚花20分鐘事件來總結一下一天的工作,再用20分鐘來規劃好第二天的工作,找準輕重緩急,然後一件事一件事的做,做不完的就如實和領導說,她始終謹記表姐那句話:誰也不是一下子吃成胖子,一步一步的走就好,不要只看眼前,適度作為自己的旁觀者來審視自己的工作,沒有過不去的坎。這就是一個用正念化解眼前的困難的真實事件。

  • 普遍人性感:是指對不完美的正確認識,認識到所有人都犯錯誤,不會深陷其中和鑽牛角尖,這就是那句老話“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一個人,可以有這種認識,就會知道自己的痛苦,大多數人也經歷著,度過去就好,一切都會好起來。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因為學不會拼音,急地滿頭大汗,生怕被父母責罰,父母可以引導著告訴孩子,大部分學生都這樣,並不是你自己不行,慢慢來就好。孩子就不會深陷其中和鑽牛角尖。

以上三種成分,是互相促進和吸引的,有著密切的聯繫。

"

前幾天,殘忍弒母的北大學霸吳謝宇案被檢察院以三項罪名起訴,曾一度讓大眾愕然的弒母案也漸漸接近尾聲。

直至現在,吳謝宇身邊的同學和親人,都不能相信,在他們眼裡成績好、孝順、從小就聽話的好孩子,高中就提前被北大錄取,這些閃亮的過往,這麼優秀的一個“別人家孩子”怎麼就禽獸般地殺害了自己的親生母親?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01、 忍耐和委屈自己,事事聽話的的孩子不一定會幸福

現實生活中,家裡有調皮孩子的家長,總會羨慕別人家的乖孩子。說你看鄰居家誰誰誰,人家孩子多乖巧,多聽話,看看自家孩子,調皮搗蛋,一點都不聽話。其實,那些溫和的好孩子,他們現在和未來的人生,不一定真的幸福,或者不如表現出來的那麼正面和幸福。

如果想要人生獲得幸福,那就缺不了自我憐憫。

Dalia Lama XIV在《幸福的藝術》書中說:“如果你想別人快樂,給予憐憫之心;如果你想快樂,給予憐憫之心”!書中多處表達了憐憫之心在幸福感中的重要性。

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就將“惻隱之心”看作人的善念之一,這裡的“惻隱之心”就指的是憐憫之心,它一直被看作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但之前更多側重對他人的憐憫。如果對自己憐憫,會怎樣呢?

一系列研究表明,自我憐憫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可以對一個人產生積極影響。

心理學家Neff發現,自我憐憫能夠較好的預測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它與焦慮、抑鬱、神經性完美主義等負面情緒存在明顯反作用,而與生活滿意度存在正相關。

就是說,能夠很好的自我憐憫的人,和不會自我憐憫的人對比來看,更容易遠離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較容易獲得幸福感。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比如說,吳謝宇,眾人眼中的乖孩子,優秀孩子,北大才子,怎麼就變成了殘暴的弒母凶手?他小時候失去父親,母親辛苦養育他,他與母親共同經歷了困苦的生活。他的母親性格很強勢,比較孤僻,對他很嚴厲,但是在這樣的環境長大的吳謝宇,卻人緣很好,沒有受到母親影響,這真的可能嗎?

他從很小開始就開始積攢的消極情緒、那些心裡的委屈和無奈,是怎麼釋放的?答案是無處釋放!如果吳謝宇會自我憐憫,就能自我消化,但是很顯然,事實上並沒有消化,而是積聚著那些消極因素。

他後來遇到一個妓女,得到釋放,或者說他把憐憫之心用在了這個女人身上,他找到了尋覓已久的釋放和消化對象,但是後來母親切斷了這一切,最終他做出極端行為,切斷了自己未來獲得幸福人生的可能。

02、 “自我憐憫”的三個成分

自我憐憫包括以開放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痛苦,不逃避或分離,通常渴望減輕自己的痛苦並友善的對待自己,並以客觀的方式去理解和看待自己的痛苦、失敗和不足,把個人經歷(快樂和痛苦)看作人類經歷的一部分。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分為三個成分:自我友善、正念、普遍人性感

  • 自我友善:是指對自己給予關心和理解的傾向,而不是因為外界的苛責而自我批評和否定自己,對自己寬容和支持。

比如考試沒考好的孩子,爸爸媽媽大聲斥責,有的孩子會很內疚,覺得自己犯了大錯誤,對不起自己和父母,有的鑽了牛角尖,甚至跳樓自殺。如果這個孩子會自我憐憫,他的心路將是:嗯,我努力了,或者這次沒努力,下次好好學吧,盡力就好……

或許,有人認為這是逃避,但其實這是一個人可以積極走向幸福的小祕訣,在於個人如何運用。

  • 正念:是指用一種明白清晰的眼光看待自己,直面但是不糾結於眼前的窘迫和困難。所謂“旁觀者清”,當一個人看待自己的痛苦也能努力做到這一點,更利於看清所處困頓,也更容易走出這種境遇。

初入職場的姑娘曉麗,好不容易應聘到一家大公司,卻發現自己一下子適應不了那麼快的節奏和工作強度,一度很痛苦。她諮詢了心理諮詢師的表姐,按照表姐的建議,每晚花20分鐘事件來總結一下一天的工作,再用20分鐘來規劃好第二天的工作,找準輕重緩急,然後一件事一件事的做,做不完的就如實和領導說,她始終謹記表姐那句話:誰也不是一下子吃成胖子,一步一步的走就好,不要只看眼前,適度作為自己的旁觀者來審視自己的工作,沒有過不去的坎。這就是一個用正念化解眼前的困難的真實事件。

  • 普遍人性感:是指對不完美的正確認識,認識到所有人都犯錯誤,不會深陷其中和鑽牛角尖,這就是那句老話“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一個人,可以有這種認識,就會知道自己的痛苦,大多數人也經歷著,度過去就好,一切都會好起來。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因為學不會拼音,急地滿頭大汗,生怕被父母責罰,父母可以引導著告訴孩子,大部分學生都這樣,並不是你自己不行,慢慢來就好。孩子就不會深陷其中和鑽牛角尖。

以上三種成分,是互相促進和吸引的,有著密切的聯繫。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03 自我憐憫在生活中的作用

  • 孩子的“自我憐憫”:

孩子犯了錯誤,家長訓斥甚至打罵,有時候孩子會回嘴,得到更多的訓斥和打罵。

如果孩子可以自我憐憫,就會較為舒緩地度過這個事情,比如說孩子若是知道知道自己貪玩和不想學習,其他人中的一部分也會有這種想法,自己的痛苦具有普遍性,而不是獨有的,學會自我安慰,那麼,會較好跨越這種訓斥和打罵,不會對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 兄弟姐妹之間的“自我憐憫”:

國家前幾年放開了二孩政策,目前出現了很多多子女家庭,這些家庭免不了比較和吵鬧,如果父母不能一碗水端平,或者想要端平但是實際日常生活對每個孩子並不公平,孩子就會出現失落和抑鬱的情緒。

處於劣勢的或者說被忽視的那個孩子,如果可以學會“自我憐憫”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不值得為此痛苦異常,也就不會因此痛恨那個兄弟或姐妹,更利於兄弟姐妹相處和睦。

  • 夫妻相處過程中的“自我憐憫”:

我家鄰居是一對三十歲左右的夫妻,還沒有小孩,每晚自己做飯,週末一起逛公園,我們都覺得他們很幸福,感情和諧。直到有一天,妻子落單,我們一起聊,才知道他丈夫脾氣並不好,但是妻子有自己的智慧。

每次吵架之後,她都會想“是夫妻就一定會吵架,我不要為此煩惱,他脾氣不好,我也改變不了。與其鬱悶痛苦,不如吃點好吃的,讓自己開心點。我也沒做錯,我要安慰一下自己……”她淡淡地說出這些話,就如同說晚上吃什麼那麼鎮定,就是這種自我憐憫,化解了夫妻矛盾,使得壞脾氣的老公回到家看到一個溫和的妻子,就不好再發作,倆人的矛盾也就不會進一步激化了。

自我憐憫,有助於個人幸福感的提升,想要過一個幸福人生,就要努力提高這種能力,但要把握一個度,適度為好。

人生在世,沒有人可以避開痛苦和死亡,成長的煩惱、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婚姻與愛情……無論你身處何方,學會自我憐憫,會離幸福更近一點。我們更容易關懷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卻忽略自己。

"

前幾天,殘忍弒母的北大學霸吳謝宇案被檢察院以三項罪名起訴,曾一度讓大眾愕然的弒母案也漸漸接近尾聲。

直至現在,吳謝宇身邊的同學和親人,都不能相信,在他們眼裡成績好、孝順、從小就聽話的好孩子,高中就提前被北大錄取,這些閃亮的過往,這麼優秀的一個“別人家孩子”怎麼就禽獸般地殺害了自己的親生母親?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01、 忍耐和委屈自己,事事聽話的的孩子不一定會幸福

現實生活中,家裡有調皮孩子的家長,總會羨慕別人家的乖孩子。說你看鄰居家誰誰誰,人家孩子多乖巧,多聽話,看看自家孩子,調皮搗蛋,一點都不聽話。其實,那些溫和的好孩子,他們現在和未來的人生,不一定真的幸福,或者不如表現出來的那麼正面和幸福。

如果想要人生獲得幸福,那就缺不了自我憐憫。

Dalia Lama XIV在《幸福的藝術》書中說:“如果你想別人快樂,給予憐憫之心;如果你想快樂,給予憐憫之心”!書中多處表達了憐憫之心在幸福感中的重要性。

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就將“惻隱之心”看作人的善念之一,這裡的“惻隱之心”就指的是憐憫之心,它一直被看作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但之前更多側重對他人的憐憫。如果對自己憐憫,會怎樣呢?

一系列研究表明,自我憐憫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可以對一個人產生積極影響。

心理學家Neff發現,自我憐憫能夠較好的預測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它與焦慮、抑鬱、神經性完美主義等負面情緒存在明顯反作用,而與生活滿意度存在正相關。

就是說,能夠很好的自我憐憫的人,和不會自我憐憫的人對比來看,更容易遠離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較容易獲得幸福感。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比如說,吳謝宇,眾人眼中的乖孩子,優秀孩子,北大才子,怎麼就變成了殘暴的弒母凶手?他小時候失去父親,母親辛苦養育他,他與母親共同經歷了困苦的生活。他的母親性格很強勢,比較孤僻,對他很嚴厲,但是在這樣的環境長大的吳謝宇,卻人緣很好,沒有受到母親影響,這真的可能嗎?

他從很小開始就開始積攢的消極情緒、那些心裡的委屈和無奈,是怎麼釋放的?答案是無處釋放!如果吳謝宇會自我憐憫,就能自我消化,但是很顯然,事實上並沒有消化,而是積聚著那些消極因素。

他後來遇到一個妓女,得到釋放,或者說他把憐憫之心用在了這個女人身上,他找到了尋覓已久的釋放和消化對象,但是後來母親切斷了這一切,最終他做出極端行為,切斷了自己未來獲得幸福人生的可能。

02、 “自我憐憫”的三個成分

自我憐憫包括以開放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痛苦,不逃避或分離,通常渴望減輕自己的痛苦並友善的對待自己,並以客觀的方式去理解和看待自己的痛苦、失敗和不足,把個人經歷(快樂和痛苦)看作人類經歷的一部分。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分為三個成分:自我友善、正念、普遍人性感

  • 自我友善:是指對自己給予關心和理解的傾向,而不是因為外界的苛責而自我批評和否定自己,對自己寬容和支持。

比如考試沒考好的孩子,爸爸媽媽大聲斥責,有的孩子會很內疚,覺得自己犯了大錯誤,對不起自己和父母,有的鑽了牛角尖,甚至跳樓自殺。如果這個孩子會自我憐憫,他的心路將是:嗯,我努力了,或者這次沒努力,下次好好學吧,盡力就好……

或許,有人認為這是逃避,但其實這是一個人可以積極走向幸福的小祕訣,在於個人如何運用。

  • 正念:是指用一種明白清晰的眼光看待自己,直面但是不糾結於眼前的窘迫和困難。所謂“旁觀者清”,當一個人看待自己的痛苦也能努力做到這一點,更利於看清所處困頓,也更容易走出這種境遇。

初入職場的姑娘曉麗,好不容易應聘到一家大公司,卻發現自己一下子適應不了那麼快的節奏和工作強度,一度很痛苦。她諮詢了心理諮詢師的表姐,按照表姐的建議,每晚花20分鐘事件來總結一下一天的工作,再用20分鐘來規劃好第二天的工作,找準輕重緩急,然後一件事一件事的做,做不完的就如實和領導說,她始終謹記表姐那句話:誰也不是一下子吃成胖子,一步一步的走就好,不要只看眼前,適度作為自己的旁觀者來審視自己的工作,沒有過不去的坎。這就是一個用正念化解眼前的困難的真實事件。

  • 普遍人性感:是指對不完美的正確認識,認識到所有人都犯錯誤,不會深陷其中和鑽牛角尖,這就是那句老話“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一個人,可以有這種認識,就會知道自己的痛苦,大多數人也經歷著,度過去就好,一切都會好起來。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因為學不會拼音,急地滿頭大汗,生怕被父母責罰,父母可以引導著告訴孩子,大部分學生都這樣,並不是你自己不行,慢慢來就好。孩子就不會深陷其中和鑽牛角尖。

以上三種成分,是互相促進和吸引的,有著密切的聯繫。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03 自我憐憫在生活中的作用

  • 孩子的“自我憐憫”:

孩子犯了錯誤,家長訓斥甚至打罵,有時候孩子會回嘴,得到更多的訓斥和打罵。

如果孩子可以自我憐憫,就會較為舒緩地度過這個事情,比如說孩子若是知道知道自己貪玩和不想學習,其他人中的一部分也會有這種想法,自己的痛苦具有普遍性,而不是獨有的,學會自我安慰,那麼,會較好跨越這種訓斥和打罵,不會對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 兄弟姐妹之間的“自我憐憫”:

國家前幾年放開了二孩政策,目前出現了很多多子女家庭,這些家庭免不了比較和吵鬧,如果父母不能一碗水端平,或者想要端平但是實際日常生活對每個孩子並不公平,孩子就會出現失落和抑鬱的情緒。

處於劣勢的或者說被忽視的那個孩子,如果可以學會“自我憐憫”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不值得為此痛苦異常,也就不會因此痛恨那個兄弟或姐妹,更利於兄弟姐妹相處和睦。

  • 夫妻相處過程中的“自我憐憫”:

我家鄰居是一對三十歲左右的夫妻,還沒有小孩,每晚自己做飯,週末一起逛公園,我們都覺得他們很幸福,感情和諧。直到有一天,妻子落單,我們一起聊,才知道他丈夫脾氣並不好,但是妻子有自己的智慧。

每次吵架之後,她都會想“是夫妻就一定會吵架,我不要為此煩惱,他脾氣不好,我也改變不了。與其鬱悶痛苦,不如吃點好吃的,讓自己開心點。我也沒做錯,我要安慰一下自己……”她淡淡地說出這些話,就如同說晚上吃什麼那麼鎮定,就是這種自我憐憫,化解了夫妻矛盾,使得壞脾氣的老公回到家看到一個溫和的妻子,就不好再發作,倆人的矛盾也就不會進一步激化了。

自我憐憫,有助於個人幸福感的提升,想要過一個幸福人生,就要努力提高這種能力,但要把握一個度,適度為好。

人生在世,沒有人可以避開痛苦和死亡,成長的煩惱、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婚姻與愛情……無論你身處何方,學會自我憐憫,會離幸福更近一點。我們更容易關懷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卻忽略自己。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自我憐憫又可以稱作自我關懷

這是當今高壓社會下,我們共同缺少的一種心理能力,希望我們共同努力,在善待別人的同時,也可以同樣善待自己,不要過分苛責。

下次看到自己的壞情緒,可以說:“嘿,我看到你了,請走開。”看到自己的不足,也可以說:“沒關係的,我可以繼續好好過下去。”

共勉。

漫糖,心理學研究者,有點悲觀的樂觀主義者,歡迎關注@漫糖。漫漫人生路,悲苦多,歡喜少,自己學會來點糖,調節一下更美好。
"

前幾天,殘忍弒母的北大學霸吳謝宇案被檢察院以三項罪名起訴,曾一度讓大眾愕然的弒母案也漸漸接近尾聲。

直至現在,吳謝宇身邊的同學和親人,都不能相信,在他們眼裡成績好、孝順、從小就聽話的好孩子,高中就提前被北大錄取,這些閃亮的過往,這麼優秀的一個“別人家孩子”怎麼就禽獸般地殺害了自己的親生母親?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01、 忍耐和委屈自己,事事聽話的的孩子不一定會幸福

現實生活中,家裡有調皮孩子的家長,總會羨慕別人家的乖孩子。說你看鄰居家誰誰誰,人家孩子多乖巧,多聽話,看看自家孩子,調皮搗蛋,一點都不聽話。其實,那些溫和的好孩子,他們現在和未來的人生,不一定真的幸福,或者不如表現出來的那麼正面和幸福。

如果想要人生獲得幸福,那就缺不了自我憐憫。

Dalia Lama XIV在《幸福的藝術》書中說:“如果你想別人快樂,給予憐憫之心;如果你想快樂,給予憐憫之心”!書中多處表達了憐憫之心在幸福感中的重要性。

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就將“惻隱之心”看作人的善念之一,這裡的“惻隱之心”就指的是憐憫之心,它一直被看作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但之前更多側重對他人的憐憫。如果對自己憐憫,會怎樣呢?

一系列研究表明,自我憐憫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可以對一個人產生積極影響。

心理學家Neff發現,自我憐憫能夠較好的預測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它與焦慮、抑鬱、神經性完美主義等負面情緒存在明顯反作用,而與生活滿意度存在正相關。

就是說,能夠很好的自我憐憫的人,和不會自我憐憫的人對比來看,更容易遠離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較容易獲得幸福感。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比如說,吳謝宇,眾人眼中的乖孩子,優秀孩子,北大才子,怎麼就變成了殘暴的弒母凶手?他小時候失去父親,母親辛苦養育他,他與母親共同經歷了困苦的生活。他的母親性格很強勢,比較孤僻,對他很嚴厲,但是在這樣的環境長大的吳謝宇,卻人緣很好,沒有受到母親影響,這真的可能嗎?

他從很小開始就開始積攢的消極情緒、那些心裡的委屈和無奈,是怎麼釋放的?答案是無處釋放!如果吳謝宇會自我憐憫,就能自我消化,但是很顯然,事實上並沒有消化,而是積聚著那些消極因素。

他後來遇到一個妓女,得到釋放,或者說他把憐憫之心用在了這個女人身上,他找到了尋覓已久的釋放和消化對象,但是後來母親切斷了這一切,最終他做出極端行為,切斷了自己未來獲得幸福人生的可能。

02、 “自我憐憫”的三個成分

自我憐憫包括以開放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痛苦,不逃避或分離,通常渴望減輕自己的痛苦並友善的對待自己,並以客觀的方式去理解和看待自己的痛苦、失敗和不足,把個人經歷(快樂和痛苦)看作人類經歷的一部分。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分為三個成分:自我友善、正念、普遍人性感

  • 自我友善:是指對自己給予關心和理解的傾向,而不是因為外界的苛責而自我批評和否定自己,對自己寬容和支持。

比如考試沒考好的孩子,爸爸媽媽大聲斥責,有的孩子會很內疚,覺得自己犯了大錯誤,對不起自己和父母,有的鑽了牛角尖,甚至跳樓自殺。如果這個孩子會自我憐憫,他的心路將是:嗯,我努力了,或者這次沒努力,下次好好學吧,盡力就好……

或許,有人認為這是逃避,但其實這是一個人可以積極走向幸福的小祕訣,在於個人如何運用。

  • 正念:是指用一種明白清晰的眼光看待自己,直面但是不糾結於眼前的窘迫和困難。所謂“旁觀者清”,當一個人看待自己的痛苦也能努力做到這一點,更利於看清所處困頓,也更容易走出這種境遇。

初入職場的姑娘曉麗,好不容易應聘到一家大公司,卻發現自己一下子適應不了那麼快的節奏和工作強度,一度很痛苦。她諮詢了心理諮詢師的表姐,按照表姐的建議,每晚花20分鐘事件來總結一下一天的工作,再用20分鐘來規劃好第二天的工作,找準輕重緩急,然後一件事一件事的做,做不完的就如實和領導說,她始終謹記表姐那句話:誰也不是一下子吃成胖子,一步一步的走就好,不要只看眼前,適度作為自己的旁觀者來審視自己的工作,沒有過不去的坎。這就是一個用正念化解眼前的困難的真實事件。

  • 普遍人性感:是指對不完美的正確認識,認識到所有人都犯錯誤,不會深陷其中和鑽牛角尖,這就是那句老話“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一個人,可以有這種認識,就會知道自己的痛苦,大多數人也經歷著,度過去就好,一切都會好起來。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因為學不會拼音,急地滿頭大汗,生怕被父母責罰,父母可以引導著告訴孩子,大部分學生都這樣,並不是你自己不行,慢慢來就好。孩子就不會深陷其中和鑽牛角尖。

以上三種成分,是互相促進和吸引的,有著密切的聯繫。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03 自我憐憫在生活中的作用

  • 孩子的“自我憐憫”:

孩子犯了錯誤,家長訓斥甚至打罵,有時候孩子會回嘴,得到更多的訓斥和打罵。

如果孩子可以自我憐憫,就會較為舒緩地度過這個事情,比如說孩子若是知道知道自己貪玩和不想學習,其他人中的一部分也會有這種想法,自己的痛苦具有普遍性,而不是獨有的,學會自我安慰,那麼,會較好跨越這種訓斥和打罵,不會對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 兄弟姐妹之間的“自我憐憫”:

國家前幾年放開了二孩政策,目前出現了很多多子女家庭,這些家庭免不了比較和吵鬧,如果父母不能一碗水端平,或者想要端平但是實際日常生活對每個孩子並不公平,孩子就會出現失落和抑鬱的情緒。

處於劣勢的或者說被忽視的那個孩子,如果可以學會“自我憐憫”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不值得為此痛苦異常,也就不會因此痛恨那個兄弟或姐妹,更利於兄弟姐妹相處和睦。

  • 夫妻相處過程中的“自我憐憫”:

我家鄰居是一對三十歲左右的夫妻,還沒有小孩,每晚自己做飯,週末一起逛公園,我們都覺得他們很幸福,感情和諧。直到有一天,妻子落單,我們一起聊,才知道他丈夫脾氣並不好,但是妻子有自己的智慧。

每次吵架之後,她都會想“是夫妻就一定會吵架,我不要為此煩惱,他脾氣不好,我也改變不了。與其鬱悶痛苦,不如吃點好吃的,讓自己開心點。我也沒做錯,我要安慰一下自己……”她淡淡地說出這些話,就如同說晚上吃什麼那麼鎮定,就是這種自我憐憫,化解了夫妻矛盾,使得壞脾氣的老公回到家看到一個溫和的妻子,就不好再發作,倆人的矛盾也就不會進一步激化了。

自我憐憫,有助於個人幸福感的提升,想要過一個幸福人生,就要努力提高這種能力,但要把握一個度,適度為好。

人生在世,沒有人可以避開痛苦和死亡,成長的煩惱、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婚姻與愛情……無論你身處何方,學會自我憐憫,會離幸福更近一點。我們更容易關懷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卻忽略自己。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自我憐憫又可以稱作自我關懷

這是當今高壓社會下,我們共同缺少的一種心理能力,希望我們共同努力,在善待別人的同時,也可以同樣善待自己,不要過分苛責。

下次看到自己的壞情緒,可以說:“嘿,我看到你了,請走開。”看到自己的不足,也可以說:“沒關係的,我可以繼續好好過下去。”

共勉。

漫糖,心理學研究者,有點悲觀的樂觀主義者,歡迎關注@漫糖。漫漫人生路,悲苦多,歡喜少,自己學會來點糖,調節一下更美好。
北大學霸殺害媽媽,不會關照自己內心的人很難幸福,如何積極應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