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
"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無條件寫作日#

直到今天,我依然不會忘記兒時媽媽做的手擀麵。雖然看起來不是那麼好看,吃起來也不是那麼好吃,但至今回憶起來那卻是一種甜蜜的幸福的味道。

為什麼這麼說?

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孩子都知道,那是一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尤其是在農村,每天的生活能有口飯吃,能夠吃飽飯,那是相當不錯了,所以那時吃得更多的都是自家田地產出的糧食,然後做出的麵食。

"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無條件寫作日#

直到今天,我依然不會忘記兒時媽媽做的手擀麵。雖然看起來不是那麼好看,吃起來也不是那麼好吃,但至今回憶起來那卻是一種甜蜜的幸福的味道。

為什麼這麼說?

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孩子都知道,那是一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尤其是在農村,每天的生活能有口飯吃,能夠吃飽飯,那是相當不錯了,所以那時吃得更多的都是自家田地產出的糧食,然後做出的麵食。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小時候吃得更多的是饅頭和麵條。幾乎一日三餐每天都是如此,早晨饅頭就鹹菜,外加紅薯熬製的稀飯,中午是麵條,晚上依然是饅頭就鹹菜,外加紅薯熬製的稀飯,除了逢年過節偶爾會改善下生活。

麵條那時我吃得最多的是媽媽的手擀麵。

"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無條件寫作日#

直到今天,我依然不會忘記兒時媽媽做的手擀麵。雖然看起來不是那麼好看,吃起來也不是那麼好吃,但至今回憶起來那卻是一種甜蜜的幸福的味道。

為什麼這麼說?

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孩子都知道,那是一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尤其是在農村,每天的生活能有口飯吃,能夠吃飽飯,那是相當不錯了,所以那時吃得更多的都是自家田地產出的糧食,然後做出的麵食。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小時候吃得更多的是饅頭和麵條。幾乎一日三餐每天都是如此,早晨饅頭就鹹菜,外加紅薯熬製的稀飯,中午是麵條,晚上依然是饅頭就鹹菜,外加紅薯熬製的稀飯,除了逢年過節偶爾會改善下生活。

麵條那時我吃得最多的是媽媽的手擀麵。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那時沒有面條機械,想吃麵條,只有手擀。媽媽擀的麵條吃起來很筋道。通常先活面,在面盆裡抓上幾把面,然後淋上水,活成一個麵糰,放到案板上,用擀杖使勁擀麵團。

擀了一遍又一遍,一邊擀一邊不停灑麵粉,大概一二十分鐘後,擀成薄薄的麵條,堆積成一個條型,用刀快速切成一片片面條,想吃寬的切成寬的,想吃細的切成細的。

"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無條件寫作日#

直到今天,我依然不會忘記兒時媽媽做的手擀麵。雖然看起來不是那麼好看,吃起來也不是那麼好吃,但至今回憶起來那卻是一種甜蜜的幸福的味道。

為什麼這麼說?

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孩子都知道,那是一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尤其是在農村,每天的生活能有口飯吃,能夠吃飽飯,那是相當不錯了,所以那時吃得更多的都是自家田地產出的糧食,然後做出的麵食。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小時候吃得更多的是饅頭和麵條。幾乎一日三餐每天都是如此,早晨饅頭就鹹菜,外加紅薯熬製的稀飯,中午是麵條,晚上依然是饅頭就鹹菜,外加紅薯熬製的稀飯,除了逢年過節偶爾會改善下生活。

麵條那時我吃得最多的是媽媽的手擀麵。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那時沒有面條機械,想吃麵條,只有手擀。媽媽擀的麵條吃起來很筋道。通常先活面,在面盆裡抓上幾把面,然後淋上水,活成一個麵糰,放到案板上,用擀杖使勁擀麵團。

擀了一遍又一遍,一邊擀一邊不停灑麵粉,大概一二十分鐘後,擀成薄薄的麵條,堆積成一個條型,用刀快速切成一片片面條,想吃寬的切成寬的,想吃細的切成細的。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麵條做成,燒開鍋裡的熱水,把麵條放進鍋內,放上鹽、生菜、味精等調料,一頓飯食即將做成,有時媽媽會事先炒一些蔬菜倒進麵條的鍋內,相對更有味道一些。

就這樣,其他沒什麼更豐富的飯菜,手擀麵成了那個年代幾乎每天必吃的麵食。一天,兩天,三天……一月,兩月,三月……一年,兩年,三年……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吃到最後,提起手擀麵就想吐。

"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無條件寫作日#

直到今天,我依然不會忘記兒時媽媽做的手擀麵。雖然看起來不是那麼好看,吃起來也不是那麼好吃,但至今回憶起來那卻是一種甜蜜的幸福的味道。

為什麼這麼說?

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孩子都知道,那是一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尤其是在農村,每天的生活能有口飯吃,能夠吃飽飯,那是相當不錯了,所以那時吃得更多的都是自家田地產出的糧食,然後做出的麵食。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小時候吃得更多的是饅頭和麵條。幾乎一日三餐每天都是如此,早晨饅頭就鹹菜,外加紅薯熬製的稀飯,中午是麵條,晚上依然是饅頭就鹹菜,外加紅薯熬製的稀飯,除了逢年過節偶爾會改善下生活。

麵條那時我吃得最多的是媽媽的手擀麵。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那時沒有面條機械,想吃麵條,只有手擀。媽媽擀的麵條吃起來很筋道。通常先活面,在面盆裡抓上幾把面,然後淋上水,活成一個麵糰,放到案板上,用擀杖使勁擀麵團。

擀了一遍又一遍,一邊擀一邊不停灑麵粉,大概一二十分鐘後,擀成薄薄的麵條,堆積成一個條型,用刀快速切成一片片面條,想吃寬的切成寬的,想吃細的切成細的。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麵條做成,燒開鍋裡的熱水,把麵條放進鍋內,放上鹽、生菜、味精等調料,一頓飯食即將做成,有時媽媽會事先炒一些蔬菜倒進麵條的鍋內,相對更有味道一些。

就這樣,其他沒什麼更豐富的飯菜,手擀麵成了那個年代幾乎每天必吃的麵食。一天,兩天,三天……一月,兩月,三月……一年,兩年,三年……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吃到最後,提起手擀麵就想吐。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可是沒有辦法,那個年代每天能吃上手擀麵已算不錯了,媽媽做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甚至吃起來也不那麼好吃,但不吃又沒有辦法,其他沒什麼可吃的,只有將就著吃。

就這樣一吃就吃了十幾年,一直到十八歲那年考進縣城高中,才算慢慢地很少吃到手擀麵。隨著社會發展,那時物質條件也得到很大的改變,至少老百姓餐桌上的飯食更豐富了,家家戶戶每天可以吃到雞蛋、肉類等美食。

"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無條件寫作日#

直到今天,我依然不會忘記兒時媽媽做的手擀麵。雖然看起來不是那麼好看,吃起來也不是那麼好吃,但至今回憶起來那卻是一種甜蜜的幸福的味道。

為什麼這麼說?

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孩子都知道,那是一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尤其是在農村,每天的生活能有口飯吃,能夠吃飽飯,那是相當不錯了,所以那時吃得更多的都是自家田地產出的糧食,然後做出的麵食。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小時候吃得更多的是饅頭和麵條。幾乎一日三餐每天都是如此,早晨饅頭就鹹菜,外加紅薯熬製的稀飯,中午是麵條,晚上依然是饅頭就鹹菜,外加紅薯熬製的稀飯,除了逢年過節偶爾會改善下生活。

麵條那時我吃得最多的是媽媽的手擀麵。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那時沒有面條機械,想吃麵條,只有手擀。媽媽擀的麵條吃起來很筋道。通常先活面,在面盆裡抓上幾把面,然後淋上水,活成一個麵糰,放到案板上,用擀杖使勁擀麵團。

擀了一遍又一遍,一邊擀一邊不停灑麵粉,大概一二十分鐘後,擀成薄薄的麵條,堆積成一個條型,用刀快速切成一片片面條,想吃寬的切成寬的,想吃細的切成細的。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麵條做成,燒開鍋裡的熱水,把麵條放進鍋內,放上鹽、生菜、味精等調料,一頓飯食即將做成,有時媽媽會事先炒一些蔬菜倒進麵條的鍋內,相對更有味道一些。

就這樣,其他沒什麼更豐富的飯菜,手擀麵成了那個年代幾乎每天必吃的麵食。一天,兩天,三天……一月,兩月,三月……一年,兩年,三年……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吃到最後,提起手擀麵就想吐。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可是沒有辦法,那個年代每天能吃上手擀麵已算不錯了,媽媽做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甚至吃起來也不那麼好吃,但不吃又沒有辦法,其他沒什麼可吃的,只有將就著吃。

就這樣一吃就吃了十幾年,一直到十八歲那年考進縣城高中,才算慢慢地很少吃到手擀麵。隨著社會發展,那時物質條件也得到很大的改變,至少老百姓餐桌上的飯食更豐富了,家家戶戶每天可以吃到雞蛋、肉類等美食。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尤其到了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可以吃到更豐富的美食了。有些家庭不想在家做飯,直接去外面的飯店,什麼山珍、海味,什麼毛肚、牛蛙等等,各種美味一應俱全。

但吃的多了見的多了,反而我更懷念兒時媽媽做的手擀麵。前段時間抽個週日特意去一家主打手擀麵的餐館,一進門,吃飯的人很多,菜單上手擀麵看起來做的也很精美,但吃完後,我卻找不出兒時媽媽做的手擀麵味道。

"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無條件寫作日#

直到今天,我依然不會忘記兒時媽媽做的手擀麵。雖然看起來不是那麼好看,吃起來也不是那麼好吃,但至今回憶起來那卻是一種甜蜜的幸福的味道。

為什麼這麼說?

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孩子都知道,那是一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尤其是在農村,每天的生活能有口飯吃,能夠吃飽飯,那是相當不錯了,所以那時吃得更多的都是自家田地產出的糧食,然後做出的麵食。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小時候吃得更多的是饅頭和麵條。幾乎一日三餐每天都是如此,早晨饅頭就鹹菜,外加紅薯熬製的稀飯,中午是麵條,晚上依然是饅頭就鹹菜,外加紅薯熬製的稀飯,除了逢年過節偶爾會改善下生活。

麵條那時我吃得最多的是媽媽的手擀麵。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那時沒有面條機械,想吃麵條,只有手擀。媽媽擀的麵條吃起來很筋道。通常先活面,在面盆裡抓上幾把面,然後淋上水,活成一個麵糰,放到案板上,用擀杖使勁擀麵團。

擀了一遍又一遍,一邊擀一邊不停灑麵粉,大概一二十分鐘後,擀成薄薄的麵條,堆積成一個條型,用刀快速切成一片片面條,想吃寬的切成寬的,想吃細的切成細的。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麵條做成,燒開鍋裡的熱水,把麵條放進鍋內,放上鹽、生菜、味精等調料,一頓飯食即將做成,有時媽媽會事先炒一些蔬菜倒進麵條的鍋內,相對更有味道一些。

就這樣,其他沒什麼更豐富的飯菜,手擀麵成了那個年代幾乎每天必吃的麵食。一天,兩天,三天……一月,兩月,三月……一年,兩年,三年……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吃到最後,提起手擀麵就想吐。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可是沒有辦法,那個年代每天能吃上手擀麵已算不錯了,媽媽做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甚至吃起來也不那麼好吃,但不吃又沒有辦法,其他沒什麼可吃的,只有將就著吃。

就這樣一吃就吃了十幾年,一直到十八歲那年考進縣城高中,才算慢慢地很少吃到手擀麵。隨著社會發展,那時物質條件也得到很大的改變,至少老百姓餐桌上的飯食更豐富了,家家戶戶每天可以吃到雞蛋、肉類等美食。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尤其到了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可以吃到更豐富的美食了。有些家庭不想在家做飯,直接去外面的飯店,什麼山珍、海味,什麼毛肚、牛蛙等等,各種美味一應俱全。

但吃的多了見的多了,反而我更懷念兒時媽媽做的手擀麵。前段時間抽個週日特意去一家主打手擀麵的餐館,一進門,吃飯的人很多,菜單上手擀麵看起來做的也很精美,但吃完後,我卻找不出兒時媽媽做的手擀麵味道。

難忘兒時媽媽的手擀麵: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難吃,但充滿幸福

手擀麵

現在我明白了,憶苦思甜,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每天能吃上媽媽做的手擀麵,確實那也是一種幸福,雖然看起來不好看,吃起來也不那麼好吃,但卻充滿了甜蜜的味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