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

上週,靜靜媽努力哄完靜靜午睡,看她在小床上安然入睡,就悄悄走出房間,準備洗碗。

剛走到客廳,就聽到靜靜嚎啕大哭起來。

當時,靜靜媽的第一反應就是:完了,出事了。

她馬上衝進孩子房間,發現靜靜從床上摔了下來,小臉哭得通紅,掛滿了淚,一瞬間嚇得她心臟都要驟停了。

靜靜媽抱孩子起來,輕聲哄她,聽著孩子的哭聲,自己的眼淚也止不住流,雖然靜靜的身體應該沒有摔出問題,只是嚇著了。

"

上週,靜靜媽努力哄完靜靜午睡,看她在小床上安然入睡,就悄悄走出房間,準備洗碗。

剛走到客廳,就聽到靜靜嚎啕大哭起來。

當時,靜靜媽的第一反應就是:完了,出事了。

她馬上衝進孩子房間,發現靜靜從床上摔了下來,小臉哭得通紅,掛滿了淚,一瞬間嚇得她心臟都要驟停了。

靜靜媽抱孩子起來,輕聲哄她,聽著孩子的哭聲,自己的眼淚也止不住流,雖然靜靜的身體應該沒有摔出問題,只是嚇著了。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但靜靜媽像掉進了負面情緒的黑洞,自責、後悔、心痛、內疚,覺得自己是個太失敗的媽媽,根本帶不好孩子。

那晚,靜靜媽失眠了。

曾經,靜靜媽立志要做個“完美媽媽”,給孩子最好的愛。

她在懷孕時看了古今中外的各種育兒書籍,寶寶的生理心理、吃喝拉撒睡,無所不包,詳細還制定了自己的育兒計劃。

她細緻到什麼程度?

給孩子做輔食的時候,按照書上的配方,選最好的食材,再買小秤稱,每種材料多1克不行,少1克也不行。

"

上週,靜靜媽努力哄完靜靜午睡,看她在小床上安然入睡,就悄悄走出房間,準備洗碗。

剛走到客廳,就聽到靜靜嚎啕大哭起來。

當時,靜靜媽的第一反應就是:完了,出事了。

她馬上衝進孩子房間,發現靜靜從床上摔了下來,小臉哭得通紅,掛滿了淚,一瞬間嚇得她心臟都要驟停了。

靜靜媽抱孩子起來,輕聲哄她,聽著孩子的哭聲,自己的眼淚也止不住流,雖然靜靜的身體應該沒有摔出問題,只是嚇著了。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但靜靜媽像掉進了負面情緒的黑洞,自責、後悔、心痛、內疚,覺得自己是個太失敗的媽媽,根本帶不好孩子。

那晚,靜靜媽失眠了。

曾經,靜靜媽立志要做個“完美媽媽”,給孩子最好的愛。

她在懷孕時看了古今中外的各種育兒書籍,寶寶的生理心理、吃喝拉撒睡,無所不包,詳細還制定了自己的育兒計劃。

她細緻到什麼程度?

給孩子做輔食的時候,按照書上的配方,選最好的食材,再買小秤稱,每種材料多1克不行,少1克也不行。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孩子要進嘴的咬膠玩具和各種餐具,用一次後,就必須全部放進消毒器裡消毒。

不管什麼都要盡善盡美。

但這樣太累了,實在是太累了,有時就算她辛辛苦苦付出,也會失敗。

靜靜3歲的時候,不管她怎麼精心準備食物,靜靜都吃得不多,跟同齡孩子比較,顯得瘦小。

這不是健康問題,因為遺傳原因,靜靜天生比較瘦弱。

但每次聽到別人說“你家娃怎麼這麼瘦啊”,靜靜媽會陷入無限循環的自責中,覺得自己怎麼連個娃養不好,一定是哪裡還做得不夠好。

"

上週,靜靜媽努力哄完靜靜午睡,看她在小床上安然入睡,就悄悄走出房間,準備洗碗。

剛走到客廳,就聽到靜靜嚎啕大哭起來。

當時,靜靜媽的第一反應就是:完了,出事了。

她馬上衝進孩子房間,發現靜靜從床上摔了下來,小臉哭得通紅,掛滿了淚,一瞬間嚇得她心臟都要驟停了。

靜靜媽抱孩子起來,輕聲哄她,聽著孩子的哭聲,自己的眼淚也止不住流,雖然靜靜的身體應該沒有摔出問題,只是嚇著了。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但靜靜媽像掉進了負面情緒的黑洞,自責、後悔、心痛、內疚,覺得自己是個太失敗的媽媽,根本帶不好孩子。

那晚,靜靜媽失眠了。

曾經,靜靜媽立志要做個“完美媽媽”,給孩子最好的愛。

她在懷孕時看了古今中外的各種育兒書籍,寶寶的生理心理、吃喝拉撒睡,無所不包,詳細還制定了自己的育兒計劃。

她細緻到什麼程度?

給孩子做輔食的時候,按照書上的配方,選最好的食材,再買小秤稱,每種材料多1克不行,少1克也不行。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孩子要進嘴的咬膠玩具和各種餐具,用一次後,就必須全部放進消毒器裡消毒。

不管什麼都要盡善盡美。

但這樣太累了,實在是太累了,有時就算她辛辛苦苦付出,也會失敗。

靜靜3歲的時候,不管她怎麼精心準備食物,靜靜都吃得不多,跟同齡孩子比較,顯得瘦小。

這不是健康問題,因為遺傳原因,靜靜天生比較瘦弱。

但每次聽到別人說“你家娃怎麼這麼瘦啊”,靜靜媽會陷入無限循環的自責中,覺得自己怎麼連個娃養不好,一定是哪裡還做得不夠好。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絕大部分的育兒書都在教我們如何養育孩子,給孩子自由與愛,卻少有書能告訴媽媽,如果做得不夠好,那要如何放下自己的心理負擔。

這種對成為“完美媽媽”的焦慮,是產後抑鬱一大誘因,而產後抑鬱的可怕,則不必多說。

其實,育兒路上有太多不可預知的意外,媽媽不是全知全能,只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何況一個人新手上路,總需要時間摸索和學習。

但現在社會對媽媽們的要求太高了。

"

上週,靜靜媽努力哄完靜靜午睡,看她在小床上安然入睡,就悄悄走出房間,準備洗碗。

剛走到客廳,就聽到靜靜嚎啕大哭起來。

當時,靜靜媽的第一反應就是:完了,出事了。

她馬上衝進孩子房間,發現靜靜從床上摔了下來,小臉哭得通紅,掛滿了淚,一瞬間嚇得她心臟都要驟停了。

靜靜媽抱孩子起來,輕聲哄她,聽著孩子的哭聲,自己的眼淚也止不住流,雖然靜靜的身體應該沒有摔出問題,只是嚇著了。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但靜靜媽像掉進了負面情緒的黑洞,自責、後悔、心痛、內疚,覺得自己是個太失敗的媽媽,根本帶不好孩子。

那晚,靜靜媽失眠了。

曾經,靜靜媽立志要做個“完美媽媽”,給孩子最好的愛。

她在懷孕時看了古今中外的各種育兒書籍,寶寶的生理心理、吃喝拉撒睡,無所不包,詳細還制定了自己的育兒計劃。

她細緻到什麼程度?

給孩子做輔食的時候,按照書上的配方,選最好的食材,再買小秤稱,每種材料多1克不行,少1克也不行。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孩子要進嘴的咬膠玩具和各種餐具,用一次後,就必須全部放進消毒器裡消毒。

不管什麼都要盡善盡美。

但這樣太累了,實在是太累了,有時就算她辛辛苦苦付出,也會失敗。

靜靜3歲的時候,不管她怎麼精心準備食物,靜靜都吃得不多,跟同齡孩子比較,顯得瘦小。

這不是健康問題,因為遺傳原因,靜靜天生比較瘦弱。

但每次聽到別人說“你家娃怎麼這麼瘦啊”,靜靜媽會陷入無限循環的自責中,覺得自己怎麼連個娃養不好,一定是哪裡還做得不夠好。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絕大部分的育兒書都在教我們如何養育孩子,給孩子自由與愛,卻少有書能告訴媽媽,如果做得不夠好,那要如何放下自己的心理負擔。

這種對成為“完美媽媽”的焦慮,是產後抑鬱一大誘因,而產後抑鬱的可怕,則不必多說。

其實,育兒路上有太多不可預知的意外,媽媽不是全知全能,只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何況一個人新手上路,總需要時間摸索和學習。

但現在社會對媽媽們的要求太高了。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好媽媽應該是孩子最好的家庭老師:語文、數學、英語,科科都要輔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最好,讓孩子想學啥學啥。

好媽媽應該是孩子最好的心理諮詢師:怎麼說話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孩子,溝通技巧一定要會;孩子的心理狀況、情緒狀態一定要懂。

好媽媽應該要有獨立的自我,有自己的工作:媽媽是孩子的鏡子,沒有獨立的自我,怎麼做孩子的榜樣。

工作狀態中的媽媽能給孩子更好的言傳身教,不能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全部世界。

"

上週,靜靜媽努力哄完靜靜午睡,看她在小床上安然入睡,就悄悄走出房間,準備洗碗。

剛走到客廳,就聽到靜靜嚎啕大哭起來。

當時,靜靜媽的第一反應就是:完了,出事了。

她馬上衝進孩子房間,發現靜靜從床上摔了下來,小臉哭得通紅,掛滿了淚,一瞬間嚇得她心臟都要驟停了。

靜靜媽抱孩子起來,輕聲哄她,聽著孩子的哭聲,自己的眼淚也止不住流,雖然靜靜的身體應該沒有摔出問題,只是嚇著了。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但靜靜媽像掉進了負面情緒的黑洞,自責、後悔、心痛、內疚,覺得自己是個太失敗的媽媽,根本帶不好孩子。

那晚,靜靜媽失眠了。

曾經,靜靜媽立志要做個“完美媽媽”,給孩子最好的愛。

她在懷孕時看了古今中外的各種育兒書籍,寶寶的生理心理、吃喝拉撒睡,無所不包,詳細還制定了自己的育兒計劃。

她細緻到什麼程度?

給孩子做輔食的時候,按照書上的配方,選最好的食材,再買小秤稱,每種材料多1克不行,少1克也不行。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孩子要進嘴的咬膠玩具和各種餐具,用一次後,就必須全部放進消毒器裡消毒。

不管什麼都要盡善盡美。

但這樣太累了,實在是太累了,有時就算她辛辛苦苦付出,也會失敗。

靜靜3歲的時候,不管她怎麼精心準備食物,靜靜都吃得不多,跟同齡孩子比較,顯得瘦小。

這不是健康問題,因為遺傳原因,靜靜天生比較瘦弱。

但每次聽到別人說“你家娃怎麼這麼瘦啊”,靜靜媽會陷入無限循環的自責中,覺得自己怎麼連個娃養不好,一定是哪裡還做得不夠好。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絕大部分的育兒書都在教我們如何養育孩子,給孩子自由與愛,卻少有書能告訴媽媽,如果做得不夠好,那要如何放下自己的心理負擔。

這種對成為“完美媽媽”的焦慮,是產後抑鬱一大誘因,而產後抑鬱的可怕,則不必多說。

其實,育兒路上有太多不可預知的意外,媽媽不是全知全能,只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何況一個人新手上路,總需要時間摸索和學習。

但現在社會對媽媽們的要求太高了。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好媽媽應該是孩子最好的家庭老師:語文、數學、英語,科科都要輔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最好,讓孩子想學啥學啥。

好媽媽應該是孩子最好的心理諮詢師:怎麼說話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孩子,溝通技巧一定要會;孩子的心理狀況、情緒狀態一定要懂。

好媽媽應該要有獨立的自我,有自己的工作:媽媽是孩子的鏡子,沒有獨立的自我,怎麼做孩子的榜樣。

工作狀態中的媽媽能給孩子更好的言傳身教,不能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全部世界。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立志要當好媽媽,可每天看著各種“好媽媽標準”出爐,一不小心又進了不合格媽媽的行列。

美國哺乳期媽媽Anna Young一邊跑馬拉松一邊擠奶。

日本醫生吉田穗波生五個孩子上著班順便考了個哈佛。

英國運動員傑西卡·恩尼斯產後三個月即恢復訓練,一舉拿下世錦賽七項全能冠軍。

澳大利亞參議員拉里薩·沃特斯懷抱亞麗亞·喬伊,一邊開議會一邊為兩個月的寶寶哺乳。

"

上週,靜靜媽努力哄完靜靜午睡,看她在小床上安然入睡,就悄悄走出房間,準備洗碗。

剛走到客廳,就聽到靜靜嚎啕大哭起來。

當時,靜靜媽的第一反應就是:完了,出事了。

她馬上衝進孩子房間,發現靜靜從床上摔了下來,小臉哭得通紅,掛滿了淚,一瞬間嚇得她心臟都要驟停了。

靜靜媽抱孩子起來,輕聲哄她,聽著孩子的哭聲,自己的眼淚也止不住流,雖然靜靜的身體應該沒有摔出問題,只是嚇著了。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但靜靜媽像掉進了負面情緒的黑洞,自責、後悔、心痛、內疚,覺得自己是個太失敗的媽媽,根本帶不好孩子。

那晚,靜靜媽失眠了。

曾經,靜靜媽立志要做個“完美媽媽”,給孩子最好的愛。

她在懷孕時看了古今中外的各種育兒書籍,寶寶的生理心理、吃喝拉撒睡,無所不包,詳細還制定了自己的育兒計劃。

她細緻到什麼程度?

給孩子做輔食的時候,按照書上的配方,選最好的食材,再買小秤稱,每種材料多1克不行,少1克也不行。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孩子要進嘴的咬膠玩具和各種餐具,用一次後,就必須全部放進消毒器裡消毒。

不管什麼都要盡善盡美。

但這樣太累了,實在是太累了,有時就算她辛辛苦苦付出,也會失敗。

靜靜3歲的時候,不管她怎麼精心準備食物,靜靜都吃得不多,跟同齡孩子比較,顯得瘦小。

這不是健康問題,因為遺傳原因,靜靜天生比較瘦弱。

但每次聽到別人說“你家娃怎麼這麼瘦啊”,靜靜媽會陷入無限循環的自責中,覺得自己怎麼連個娃養不好,一定是哪裡還做得不夠好。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絕大部分的育兒書都在教我們如何養育孩子,給孩子自由與愛,卻少有書能告訴媽媽,如果做得不夠好,那要如何放下自己的心理負擔。

這種對成為“完美媽媽”的焦慮,是產後抑鬱一大誘因,而產後抑鬱的可怕,則不必多說。

其實,育兒路上有太多不可預知的意外,媽媽不是全知全能,只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何況一個人新手上路,總需要時間摸索和學習。

但現在社會對媽媽們的要求太高了。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好媽媽應該是孩子最好的家庭老師:語文、數學、英語,科科都要輔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最好,讓孩子想學啥學啥。

好媽媽應該是孩子最好的心理諮詢師:怎麼說話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孩子,溝通技巧一定要會;孩子的心理狀況、情緒狀態一定要懂。

好媽媽應該要有獨立的自我,有自己的工作:媽媽是孩子的鏡子,沒有獨立的自我,怎麼做孩子的榜樣。

工作狀態中的媽媽能給孩子更好的言傳身教,不能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全部世界。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立志要當好媽媽,可每天看著各種“好媽媽標準”出爐,一不小心又進了不合格媽媽的行列。

美國哺乳期媽媽Anna Young一邊跑馬拉松一邊擠奶。

日本醫生吉田穗波生五個孩子上著班順便考了個哈佛。

英國運動員傑西卡·恩尼斯產後三個月即恢復訓練,一舉拿下世錦賽七項全能冠軍。

澳大利亞參議員拉里薩·沃特斯懷抱亞麗亞·喬伊,一邊開議會一邊為兩個月的寶寶哺乳。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這些都是別人家的媽媽,實在是學不來。

其實,你並不需要成為一個完美的媽媽。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了一個概念:Good-enoughMother,即:足夠好的媽媽。

什麼是“足夠好媽媽”?

允許自己不完美,允許孩子體驗到挫折和失望,並在之後及時安撫。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對媽媽的信任,對世界的信任,我受傷了,但是媽媽一直都在。

"

上週,靜靜媽努力哄完靜靜午睡,看她在小床上安然入睡,就悄悄走出房間,準備洗碗。

剛走到客廳,就聽到靜靜嚎啕大哭起來。

當時,靜靜媽的第一反應就是:完了,出事了。

她馬上衝進孩子房間,發現靜靜從床上摔了下來,小臉哭得通紅,掛滿了淚,一瞬間嚇得她心臟都要驟停了。

靜靜媽抱孩子起來,輕聲哄她,聽著孩子的哭聲,自己的眼淚也止不住流,雖然靜靜的身體應該沒有摔出問題,只是嚇著了。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但靜靜媽像掉進了負面情緒的黑洞,自責、後悔、心痛、內疚,覺得自己是個太失敗的媽媽,根本帶不好孩子。

那晚,靜靜媽失眠了。

曾經,靜靜媽立志要做個“完美媽媽”,給孩子最好的愛。

她在懷孕時看了古今中外的各種育兒書籍,寶寶的生理心理、吃喝拉撒睡,無所不包,詳細還制定了自己的育兒計劃。

她細緻到什麼程度?

給孩子做輔食的時候,按照書上的配方,選最好的食材,再買小秤稱,每種材料多1克不行,少1克也不行。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孩子要進嘴的咬膠玩具和各種餐具,用一次後,就必須全部放進消毒器裡消毒。

不管什麼都要盡善盡美。

但這樣太累了,實在是太累了,有時就算她辛辛苦苦付出,也會失敗。

靜靜3歲的時候,不管她怎麼精心準備食物,靜靜都吃得不多,跟同齡孩子比較,顯得瘦小。

這不是健康問題,因為遺傳原因,靜靜天生比較瘦弱。

但每次聽到別人說“你家娃怎麼這麼瘦啊”,靜靜媽會陷入無限循環的自責中,覺得自己怎麼連個娃養不好,一定是哪裡還做得不夠好。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絕大部分的育兒書都在教我們如何養育孩子,給孩子自由與愛,卻少有書能告訴媽媽,如果做得不夠好,那要如何放下自己的心理負擔。

這種對成為“完美媽媽”的焦慮,是產後抑鬱一大誘因,而產後抑鬱的可怕,則不必多說。

其實,育兒路上有太多不可預知的意外,媽媽不是全知全能,只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何況一個人新手上路,總需要時間摸索和學習。

但現在社會對媽媽們的要求太高了。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好媽媽應該是孩子最好的家庭老師:語文、數學、英語,科科都要輔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最好,讓孩子想學啥學啥。

好媽媽應該是孩子最好的心理諮詢師:怎麼說話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孩子,溝通技巧一定要會;孩子的心理狀況、情緒狀態一定要懂。

好媽媽應該要有獨立的自我,有自己的工作:媽媽是孩子的鏡子,沒有獨立的自我,怎麼做孩子的榜樣。

工作狀態中的媽媽能給孩子更好的言傳身教,不能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全部世界。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立志要當好媽媽,可每天看著各種“好媽媽標準”出爐,一不小心又進了不合格媽媽的行列。

美國哺乳期媽媽Anna Young一邊跑馬拉松一邊擠奶。

日本醫生吉田穗波生五個孩子上著班順便考了個哈佛。

英國運動員傑西卡·恩尼斯產後三個月即恢復訓練,一舉拿下世錦賽七項全能冠軍。

澳大利亞參議員拉里薩·沃特斯懷抱亞麗亞·喬伊,一邊開議會一邊為兩個月的寶寶哺乳。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這些都是別人家的媽媽,實在是學不來。

其實,你並不需要成為一個完美的媽媽。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了一個概念:Good-enoughMother,即:足夠好的媽媽。

什麼是“足夠好媽媽”?

允許自己不完美,允許孩子體驗到挫折和失望,並在之後及時安撫。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對媽媽的信任,對世界的信任,我受傷了,但是媽媽一直都在。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糟糕的媽媽,是對孩子的需求置之不理、或置孩子於危險境地仍不理會;

完美的媽媽,是過分敏感、過度迴應,不想讓孩子體驗到一丁點的失望與疼痛,反而會妨礙孩子的自我探索和發展。

比起像神一樣的完美媽媽,孩子更需要的是一個真實的足夠好的媽媽。

心理學家曾奇峰老師也說過:一個足夠好的母親,就是一個60分的母親。

承認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承認自己只能做到60分,並不會失去什麼。

只要媽媽們是在為孩子不斷地努力和進步,孩子便能感受到這份真實的愛與積極,從而跟隨媽媽的腳步,帶來成長中點點滴滴的快樂。

"

上週,靜靜媽努力哄完靜靜午睡,看她在小床上安然入睡,就悄悄走出房間,準備洗碗。

剛走到客廳,就聽到靜靜嚎啕大哭起來。

當時,靜靜媽的第一反應就是:完了,出事了。

她馬上衝進孩子房間,發現靜靜從床上摔了下來,小臉哭得通紅,掛滿了淚,一瞬間嚇得她心臟都要驟停了。

靜靜媽抱孩子起來,輕聲哄她,聽著孩子的哭聲,自己的眼淚也止不住流,雖然靜靜的身體應該沒有摔出問題,只是嚇著了。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但靜靜媽像掉進了負面情緒的黑洞,自責、後悔、心痛、內疚,覺得自己是個太失敗的媽媽,根本帶不好孩子。

那晚,靜靜媽失眠了。

曾經,靜靜媽立志要做個“完美媽媽”,給孩子最好的愛。

她在懷孕時看了古今中外的各種育兒書籍,寶寶的生理心理、吃喝拉撒睡,無所不包,詳細還制定了自己的育兒計劃。

她細緻到什麼程度?

給孩子做輔食的時候,按照書上的配方,選最好的食材,再買小秤稱,每種材料多1克不行,少1克也不行。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孩子要進嘴的咬膠玩具和各種餐具,用一次後,就必須全部放進消毒器裡消毒。

不管什麼都要盡善盡美。

但這樣太累了,實在是太累了,有時就算她辛辛苦苦付出,也會失敗。

靜靜3歲的時候,不管她怎麼精心準備食物,靜靜都吃得不多,跟同齡孩子比較,顯得瘦小。

這不是健康問題,因為遺傳原因,靜靜天生比較瘦弱。

但每次聽到別人說“你家娃怎麼這麼瘦啊”,靜靜媽會陷入無限循環的自責中,覺得自己怎麼連個娃養不好,一定是哪裡還做得不夠好。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絕大部分的育兒書都在教我們如何養育孩子,給孩子自由與愛,卻少有書能告訴媽媽,如果做得不夠好,那要如何放下自己的心理負擔。

這種對成為“完美媽媽”的焦慮,是產後抑鬱一大誘因,而產後抑鬱的可怕,則不必多說。

其實,育兒路上有太多不可預知的意外,媽媽不是全知全能,只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何況一個人新手上路,總需要時間摸索和學習。

但現在社會對媽媽們的要求太高了。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好媽媽應該是孩子最好的家庭老師:語文、數學、英語,科科都要輔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最好,讓孩子想學啥學啥。

好媽媽應該是孩子最好的心理諮詢師:怎麼說話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孩子,溝通技巧一定要會;孩子的心理狀況、情緒狀態一定要懂。

好媽媽應該要有獨立的自我,有自己的工作:媽媽是孩子的鏡子,沒有獨立的自我,怎麼做孩子的榜樣。

工作狀態中的媽媽能給孩子更好的言傳身教,不能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全部世界。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立志要當好媽媽,可每天看著各種“好媽媽標準”出爐,一不小心又進了不合格媽媽的行列。

美國哺乳期媽媽Anna Young一邊跑馬拉松一邊擠奶。

日本醫生吉田穗波生五個孩子上著班順便考了個哈佛。

英國運動員傑西卡·恩尼斯產後三個月即恢復訓練,一舉拿下世錦賽七項全能冠軍。

澳大利亞參議員拉里薩·沃特斯懷抱亞麗亞·喬伊,一邊開議會一邊為兩個月的寶寶哺乳。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這些都是別人家的媽媽,實在是學不來。

其實,你並不需要成為一個完美的媽媽。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了一個概念:Good-enoughMother,即:足夠好的媽媽。

什麼是“足夠好媽媽”?

允許自己不完美,允許孩子體驗到挫折和失望,並在之後及時安撫。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對媽媽的信任,對世界的信任,我受傷了,但是媽媽一直都在。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糟糕的媽媽,是對孩子的需求置之不理、或置孩子於危險境地仍不理會;

完美的媽媽,是過分敏感、過度迴應,不想讓孩子體驗到一丁點的失望與疼痛,反而會妨礙孩子的自我探索和發展。

比起像神一樣的完美媽媽,孩子更需要的是一個真實的足夠好的媽媽。

心理學家曾奇峰老師也說過:一個足夠好的母親,就是一個60分的母親。

承認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承認自己只能做到60分,並不會失去什麼。

只要媽媽們是在為孩子不斷地努力和進步,孩子便能感受到這份真實的愛與積極,從而跟隨媽媽的腳步,帶來成長中點點滴滴的快樂。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我們都是這樣的媽媽,不高大、不完美、有缺點,但一直都在用真誠、積極的態度愛孩子、愛生活。

想做一個“足夠好媽媽”,不再執著於那些完美的想法,有兩點非常重要。

1.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完美媽媽”希望孩子也是完美的,但世界上並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理性降低對孩子的期待值,接受孩子不會是一個“完美”的孩子。

孩子有了小情緒時,允許他去發洩,而不是讓孩子憋著,自己消化,小孩子哭鬧並不丟人。

"

上週,靜靜媽努力哄完靜靜午睡,看她在小床上安然入睡,就悄悄走出房間,準備洗碗。

剛走到客廳,就聽到靜靜嚎啕大哭起來。

當時,靜靜媽的第一反應就是:完了,出事了。

她馬上衝進孩子房間,發現靜靜從床上摔了下來,小臉哭得通紅,掛滿了淚,一瞬間嚇得她心臟都要驟停了。

靜靜媽抱孩子起來,輕聲哄她,聽著孩子的哭聲,自己的眼淚也止不住流,雖然靜靜的身體應該沒有摔出問題,只是嚇著了。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但靜靜媽像掉進了負面情緒的黑洞,自責、後悔、心痛、內疚,覺得自己是個太失敗的媽媽,根本帶不好孩子。

那晚,靜靜媽失眠了。

曾經,靜靜媽立志要做個“完美媽媽”,給孩子最好的愛。

她在懷孕時看了古今中外的各種育兒書籍,寶寶的生理心理、吃喝拉撒睡,無所不包,詳細還制定了自己的育兒計劃。

她細緻到什麼程度?

給孩子做輔食的時候,按照書上的配方,選最好的食材,再買小秤稱,每種材料多1克不行,少1克也不行。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孩子要進嘴的咬膠玩具和各種餐具,用一次後,就必須全部放進消毒器裡消毒。

不管什麼都要盡善盡美。

但這樣太累了,實在是太累了,有時就算她辛辛苦苦付出,也會失敗。

靜靜3歲的時候,不管她怎麼精心準備食物,靜靜都吃得不多,跟同齡孩子比較,顯得瘦小。

這不是健康問題,因為遺傳原因,靜靜天生比較瘦弱。

但每次聽到別人說“你家娃怎麼這麼瘦啊”,靜靜媽會陷入無限循環的自責中,覺得自己怎麼連個娃養不好,一定是哪裡還做得不夠好。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絕大部分的育兒書都在教我們如何養育孩子,給孩子自由與愛,卻少有書能告訴媽媽,如果做得不夠好,那要如何放下自己的心理負擔。

這種對成為“完美媽媽”的焦慮,是產後抑鬱一大誘因,而產後抑鬱的可怕,則不必多說。

其實,育兒路上有太多不可預知的意外,媽媽不是全知全能,只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何況一個人新手上路,總需要時間摸索和學習。

但現在社會對媽媽們的要求太高了。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好媽媽應該是孩子最好的家庭老師:語文、數學、英語,科科都要輔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最好,讓孩子想學啥學啥。

好媽媽應該是孩子最好的心理諮詢師:怎麼說話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孩子,溝通技巧一定要會;孩子的心理狀況、情緒狀態一定要懂。

好媽媽應該要有獨立的自我,有自己的工作:媽媽是孩子的鏡子,沒有獨立的自我,怎麼做孩子的榜樣。

工作狀態中的媽媽能給孩子更好的言傳身教,不能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全部世界。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立志要當好媽媽,可每天看著各種“好媽媽標準”出爐,一不小心又進了不合格媽媽的行列。

美國哺乳期媽媽Anna Young一邊跑馬拉松一邊擠奶。

日本醫生吉田穗波生五個孩子上著班順便考了個哈佛。

英國運動員傑西卡·恩尼斯產後三個月即恢復訓練,一舉拿下世錦賽七項全能冠軍。

澳大利亞參議員拉里薩·沃特斯懷抱亞麗亞·喬伊,一邊開議會一邊為兩個月的寶寶哺乳。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這些都是別人家的媽媽,實在是學不來。

其實,你並不需要成為一個完美的媽媽。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了一個概念:Good-enoughMother,即:足夠好的媽媽。

什麼是“足夠好媽媽”?

允許自己不完美,允許孩子體驗到挫折和失望,並在之後及時安撫。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對媽媽的信任,對世界的信任,我受傷了,但是媽媽一直都在。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糟糕的媽媽,是對孩子的需求置之不理、或置孩子於危險境地仍不理會;

完美的媽媽,是過分敏感、過度迴應,不想讓孩子體驗到一丁點的失望與疼痛,反而會妨礙孩子的自我探索和發展。

比起像神一樣的完美媽媽,孩子更需要的是一個真實的足夠好的媽媽。

心理學家曾奇峰老師也說過:一個足夠好的母親,就是一個60分的母親。

承認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承認自己只能做到60分,並不會失去什麼。

只要媽媽們是在為孩子不斷地努力和進步,孩子便能感受到這份真實的愛與積極,從而跟隨媽媽的腳步,帶來成長中點點滴滴的快樂。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我們都是這樣的媽媽,不高大、不完美、有缺點,但一直都在用真誠、積極的態度愛孩子、愛生活。

想做一個“足夠好媽媽”,不再執著於那些完美的想法,有兩點非常重要。

1.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完美媽媽”希望孩子也是完美的,但世界上並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理性降低對孩子的期待值,接受孩子不會是一個“完美”的孩子。

孩子有了小情緒時,允許他去發洩,而不是讓孩子憋著,自己消化,小孩子哭鬧並不丟人。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慢,也不要心急,承認孩子不能在每件事情上都順風順水,慢慢來,相信他。

接受孩子想成為英雄,也要接受孩子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2. 該放手時就放手

“完美媽媽”總以為離了自己的保駕護航,孩子的人生就難以一帆風順,想做“足夠好媽媽”,要學著去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有自己探索世界,解決問題的能力。

電視劇《小別離》中,朵朵的媽媽為了她考高中的事情殫精竭慮,弄得家裡雞飛狗跳,擔心她考不上重點高中,想著送她出國留學。

沒想到朵朵沒有了升學的壓力,反而輕鬆地考上了重點高中。

"

上週,靜靜媽努力哄完靜靜午睡,看她在小床上安然入睡,就悄悄走出房間,準備洗碗。

剛走到客廳,就聽到靜靜嚎啕大哭起來。

當時,靜靜媽的第一反應就是:完了,出事了。

她馬上衝進孩子房間,發現靜靜從床上摔了下來,小臉哭得通紅,掛滿了淚,一瞬間嚇得她心臟都要驟停了。

靜靜媽抱孩子起來,輕聲哄她,聽著孩子的哭聲,自己的眼淚也止不住流,雖然靜靜的身體應該沒有摔出問題,只是嚇著了。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但靜靜媽像掉進了負面情緒的黑洞,自責、後悔、心痛、內疚,覺得自己是個太失敗的媽媽,根本帶不好孩子。

那晚,靜靜媽失眠了。

曾經,靜靜媽立志要做個“完美媽媽”,給孩子最好的愛。

她在懷孕時看了古今中外的各種育兒書籍,寶寶的生理心理、吃喝拉撒睡,無所不包,詳細還制定了自己的育兒計劃。

她細緻到什麼程度?

給孩子做輔食的時候,按照書上的配方,選最好的食材,再買小秤稱,每種材料多1克不行,少1克也不行。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孩子要進嘴的咬膠玩具和各種餐具,用一次後,就必須全部放進消毒器裡消毒。

不管什麼都要盡善盡美。

但這樣太累了,實在是太累了,有時就算她辛辛苦苦付出,也會失敗。

靜靜3歲的時候,不管她怎麼精心準備食物,靜靜都吃得不多,跟同齡孩子比較,顯得瘦小。

這不是健康問題,因為遺傳原因,靜靜天生比較瘦弱。

但每次聽到別人說“你家娃怎麼這麼瘦啊”,靜靜媽會陷入無限循環的自責中,覺得自己怎麼連個娃養不好,一定是哪裡還做得不夠好。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絕大部分的育兒書都在教我們如何養育孩子,給孩子自由與愛,卻少有書能告訴媽媽,如果做得不夠好,那要如何放下自己的心理負擔。

這種對成為“完美媽媽”的焦慮,是產後抑鬱一大誘因,而產後抑鬱的可怕,則不必多說。

其實,育兒路上有太多不可預知的意外,媽媽不是全知全能,只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何況一個人新手上路,總需要時間摸索和學習。

但現在社會對媽媽們的要求太高了。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好媽媽應該是孩子最好的家庭老師:語文、數學、英語,科科都要輔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最好,讓孩子想學啥學啥。

好媽媽應該是孩子最好的心理諮詢師:怎麼說話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孩子,溝通技巧一定要會;孩子的心理狀況、情緒狀態一定要懂。

好媽媽應該要有獨立的自我,有自己的工作:媽媽是孩子的鏡子,沒有獨立的自我,怎麼做孩子的榜樣。

工作狀態中的媽媽能給孩子更好的言傳身教,不能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全部世界。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立志要當好媽媽,可每天看著各種“好媽媽標準”出爐,一不小心又進了不合格媽媽的行列。

美國哺乳期媽媽Anna Young一邊跑馬拉松一邊擠奶。

日本醫生吉田穗波生五個孩子上著班順便考了個哈佛。

英國運動員傑西卡·恩尼斯產後三個月即恢復訓練,一舉拿下世錦賽七項全能冠軍。

澳大利亞參議員拉里薩·沃特斯懷抱亞麗亞·喬伊,一邊開議會一邊為兩個月的寶寶哺乳。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這些都是別人家的媽媽,實在是學不來。

其實,你並不需要成為一個完美的媽媽。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了一個概念:Good-enoughMother,即:足夠好的媽媽。

什麼是“足夠好媽媽”?

允許自己不完美,允許孩子體驗到挫折和失望,並在之後及時安撫。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對媽媽的信任,對世界的信任,我受傷了,但是媽媽一直都在。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糟糕的媽媽,是對孩子的需求置之不理、或置孩子於危險境地仍不理會;

完美的媽媽,是過分敏感、過度迴應,不想讓孩子體驗到一丁點的失望與疼痛,反而會妨礙孩子的自我探索和發展。

比起像神一樣的完美媽媽,孩子更需要的是一個真實的足夠好的媽媽。

心理學家曾奇峰老師也說過:一個足夠好的母親,就是一個60分的母親。

承認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承認自己只能做到60分,並不會失去什麼。

只要媽媽們是在為孩子不斷地努力和進步,孩子便能感受到這份真實的愛與積極,從而跟隨媽媽的腳步,帶來成長中點點滴滴的快樂。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我們都是這樣的媽媽,不高大、不完美、有缺點,但一直都在用真誠、積極的態度愛孩子、愛生活。

想做一個“足夠好媽媽”,不再執著於那些完美的想法,有兩點非常重要。

1.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完美媽媽”希望孩子也是完美的,但世界上並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理性降低對孩子的期待值,接受孩子不會是一個“完美”的孩子。

孩子有了小情緒時,允許他去發洩,而不是讓孩子憋著,自己消化,小孩子哭鬧並不丟人。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慢,也不要心急,承認孩子不能在每件事情上都順風順水,慢慢來,相信他。

接受孩子想成為英雄,也要接受孩子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2. 該放手時就放手

“完美媽媽”總以為離了自己的保駕護航,孩子的人生就難以一帆風順,想做“足夠好媽媽”,要學著去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有自己探索世界,解決問題的能力。

電視劇《小別離》中,朵朵的媽媽為了她考高中的事情殫精竭慮,弄得家裡雞飛狗跳,擔心她考不上重點高中,想著送她出國留學。

沒想到朵朵沒有了升學的壓力,反而輕鬆地考上了重點高中。

別被“完美媽媽”的執念壓迫了,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媽媽!

即便不是“完美媽媽”,你給孩子的,也是是百分百的愛,而你的孩子,也會百分百地愛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