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

我的家鄉在安徽。當年我北上求學,在學校食堂吃飯,同桌陌生人得知我來自安徽,說:“哦,那是個發大水的地方。”陌生人也許以偏概全,但煙火,卻是我對故鄉最溫暖的記憶。

從我有記憶時的煤油燈到電燈,從柴到煤,從罐裝液化氣、到現在的管道天然氣,故鄉的煙火,是親情和鄉情的暖色底片,是中國四十餘年當代史的縮影。

煤油燈下打手影

七十年代的安徽農村,很多地方沒有通電。每到夜色降臨,我的祖母就顫巍巍地用火柴(她叫它洋火)點上煤油燈,放在桌上。

煤油燈是玻璃燈罩,燈罩特別容易蒙上黑黑的菸灰。勤快的人家隔三差五就會把燈罩擦拭一遍。

"

我的家鄉在安徽。當年我北上求學,在學校食堂吃飯,同桌陌生人得知我來自安徽,說:“哦,那是個發大水的地方。”陌生人也許以偏概全,但煙火,卻是我對故鄉最溫暖的記憶。

從我有記憶時的煤油燈到電燈,從柴到煤,從罐裝液化氣、到現在的管道天然氣,故鄉的煙火,是親情和鄉情的暖色底片,是中國四十餘年當代史的縮影。

煤油燈下打手影

七十年代的安徽農村,很多地方沒有通電。每到夜色降臨,我的祖母就顫巍巍地用火柴(她叫它洋火)點上煤油燈,放在桌上。

煤油燈是玻璃燈罩,燈罩特別容易蒙上黑黑的菸灰。勤快的人家隔三差五就會把燈罩擦拭一遍。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冬天,早早吃完晚飯,七十多歲的祖母就招呼我們姐弟三人洗臉洗腳上床睡覺。

屋外丘陵山坡松濤聲聲,風從門縫裡進來,油燈隨風微微搖曳,燈光投射到牆壁上,三個小腦袋的影子也隨風拉得很長。我們用手在牆上打出牛頭、馬頭各種形狀,看誰模仿得像。

外邊雖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

父親那時在外地部隊服役,母親帶著年邁的祖母和三個孩子生活。母親是公社不脫產的幹部,既要外出開會,還要出工,還要種家裡的自留地。

冬季雖是農閒季,但是縣裡和公社要“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每家都要出人出工。

母親很要強,凡事帶頭,所以起得最早。天不亮,她就在寒冷中起床,昏暗的煤油燈下,祖母已經下灶,以最快的速度為她煮好了水煮紅薯片。

母親吃完,把三角頭巾裹在頭上,寒風中出了門,邀上女伴們,一起去水利工地幹活。而我,躺在床上睜大眼睛看她出了門,又在黑暗中迷迷糊糊又睡著了。


"

我的家鄉在安徽。當年我北上求學,在學校食堂吃飯,同桌陌生人得知我來自安徽,說:“哦,那是個發大水的地方。”陌生人也許以偏概全,但煙火,卻是我對故鄉最溫暖的記憶。

從我有記憶時的煤油燈到電燈,從柴到煤,從罐裝液化氣、到現在的管道天然氣,故鄉的煙火,是親情和鄉情的暖色底片,是中國四十餘年當代史的縮影。

煤油燈下打手影

七十年代的安徽農村,很多地方沒有通電。每到夜色降臨,我的祖母就顫巍巍地用火柴(她叫它洋火)點上煤油燈,放在桌上。

煤油燈是玻璃燈罩,燈罩特別容易蒙上黑黑的菸灰。勤快的人家隔三差五就會把燈罩擦拭一遍。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冬天,早早吃完晚飯,七十多歲的祖母就招呼我們姐弟三人洗臉洗腳上床睡覺。

屋外丘陵山坡松濤聲聲,風從門縫裡進來,油燈隨風微微搖曳,燈光投射到牆壁上,三個小腦袋的影子也隨風拉得很長。我們用手在牆上打出牛頭、馬頭各種形狀,看誰模仿得像。

外邊雖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

父親那時在外地部隊服役,母親帶著年邁的祖母和三個孩子生活。母親是公社不脫產的幹部,既要外出開會,還要出工,還要種家裡的自留地。

冬季雖是農閒季,但是縣裡和公社要“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每家都要出人出工。

母親很要強,凡事帶頭,所以起得最早。天不亮,她就在寒冷中起床,昏暗的煤油燈下,祖母已經下灶,以最快的速度為她煮好了水煮紅薯片。

母親吃完,把三角頭巾裹在頭上,寒風中出了門,邀上女伴們,一起去水利工地幹活。而我,躺在床上睜大眼睛看她出了門,又在黑暗中迷迷糊糊又睡著了。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四十餘年前我和妹妹、媽媽

前幾年我和母親回老家,走過那條名為高河大橋的石橋,年過七十歲的母親感慨著說,這橋就是她當年修的。

她說:“當年我在這裡挑過沙,築過壩,改過河道,村裡一個小夥子在點啞炮時還被炸死了。那時候,我們的口號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這語錄出自《七律·到韶山》。詩的後兩句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 夕煙。遍地英雄指農民,看來當時的最高領袖除了革命的浪漫主義氣魄,也 是知人間煙火的,知道英雄也是要生火做飯的,開門要柴米油鹽醬醋茶的。

"

我的家鄉在安徽。當年我北上求學,在學校食堂吃飯,同桌陌生人得知我來自安徽,說:“哦,那是個發大水的地方。”陌生人也許以偏概全,但煙火,卻是我對故鄉最溫暖的記憶。

從我有記憶時的煤油燈到電燈,從柴到煤,從罐裝液化氣、到現在的管道天然氣,故鄉的煙火,是親情和鄉情的暖色底片,是中國四十餘年當代史的縮影。

煤油燈下打手影

七十年代的安徽農村,很多地方沒有通電。每到夜色降臨,我的祖母就顫巍巍地用火柴(她叫它洋火)點上煤油燈,放在桌上。

煤油燈是玻璃燈罩,燈罩特別容易蒙上黑黑的菸灰。勤快的人家隔三差五就會把燈罩擦拭一遍。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冬天,早早吃完晚飯,七十多歲的祖母就招呼我們姐弟三人洗臉洗腳上床睡覺。

屋外丘陵山坡松濤聲聲,風從門縫裡進來,油燈隨風微微搖曳,燈光投射到牆壁上,三個小腦袋的影子也隨風拉得很長。我們用手在牆上打出牛頭、馬頭各種形狀,看誰模仿得像。

外邊雖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

父親那時在外地部隊服役,母親帶著年邁的祖母和三個孩子生活。母親是公社不脫產的幹部,既要外出開會,還要出工,還要種家裡的自留地。

冬季雖是農閒季,但是縣裡和公社要“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每家都要出人出工。

母親很要強,凡事帶頭,所以起得最早。天不亮,她就在寒冷中起床,昏暗的煤油燈下,祖母已經下灶,以最快的速度為她煮好了水煮紅薯片。

母親吃完,把三角頭巾裹在頭上,寒風中出了門,邀上女伴們,一起去水利工地幹活。而我,躺在床上睜大眼睛看她出了門,又在黑暗中迷迷糊糊又睡著了。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四十餘年前我和妹妹、媽媽

前幾年我和母親回老家,走過那條名為高河大橋的石橋,年過七十歲的母親感慨著說,這橋就是她當年修的。

她說:“當年我在這裡挑過沙,築過壩,改過河道,村裡一個小夥子在點啞炮時還被炸死了。那時候,我們的口號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這語錄出自《七律·到韶山》。詩的後兩句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 夕煙。遍地英雄指農民,看來當時的最高領袖除了革命的浪漫主義氣魄,也 是知人間煙火的,知道英雄也是要生火做飯的,開門要柴米油鹽醬醋茶的。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當年興修水利的鐵姑娘班合影,圖片來源於網絡



稻草垛下的溫暖

安慶地處大別山餘脈的丘陵地區,燒飯燒水的燃料,自然就地取材於秋後收割的稻秸杆和山上的樹枝茅草。

"

我的家鄉在安徽。當年我北上求學,在學校食堂吃飯,同桌陌生人得知我來自安徽,說:“哦,那是個發大水的地方。”陌生人也許以偏概全,但煙火,卻是我對故鄉最溫暖的記憶。

從我有記憶時的煤油燈到電燈,從柴到煤,從罐裝液化氣、到現在的管道天然氣,故鄉的煙火,是親情和鄉情的暖色底片,是中國四十餘年當代史的縮影。

煤油燈下打手影

七十年代的安徽農村,很多地方沒有通電。每到夜色降臨,我的祖母就顫巍巍地用火柴(她叫它洋火)點上煤油燈,放在桌上。

煤油燈是玻璃燈罩,燈罩特別容易蒙上黑黑的菸灰。勤快的人家隔三差五就會把燈罩擦拭一遍。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冬天,早早吃完晚飯,七十多歲的祖母就招呼我們姐弟三人洗臉洗腳上床睡覺。

屋外丘陵山坡松濤聲聲,風從門縫裡進來,油燈隨風微微搖曳,燈光投射到牆壁上,三個小腦袋的影子也隨風拉得很長。我們用手在牆上打出牛頭、馬頭各種形狀,看誰模仿得像。

外邊雖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

父親那時在外地部隊服役,母親帶著年邁的祖母和三個孩子生活。母親是公社不脫產的幹部,既要外出開會,還要出工,還要種家裡的自留地。

冬季雖是農閒季,但是縣裡和公社要“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每家都要出人出工。

母親很要強,凡事帶頭,所以起得最早。天不亮,她就在寒冷中起床,昏暗的煤油燈下,祖母已經下灶,以最快的速度為她煮好了水煮紅薯片。

母親吃完,把三角頭巾裹在頭上,寒風中出了門,邀上女伴們,一起去水利工地幹活。而我,躺在床上睜大眼睛看她出了門,又在黑暗中迷迷糊糊又睡著了。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四十餘年前我和妹妹、媽媽

前幾年我和母親回老家,走過那條名為高河大橋的石橋,年過七十歲的母親感慨著說,這橋就是她當年修的。

她說:“當年我在這裡挑過沙,築過壩,改過河道,村裡一個小夥子在點啞炮時還被炸死了。那時候,我們的口號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這語錄出自《七律·到韶山》。詩的後兩句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 夕煙。遍地英雄指農民,看來當時的最高領袖除了革命的浪漫主義氣魄,也 是知人間煙火的,知道英雄也是要生火做飯的,開門要柴米油鹽醬醋茶的。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當年興修水利的鐵姑娘班合影,圖片來源於網絡



稻草垛下的溫暖

安慶地處大別山餘脈的丘陵地區,燒飯燒水的燃料,自然就地取材於秋後收割的稻秸杆和山上的樹枝茅草。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大別山丘陵地區。“餵馬,劈柴,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人海子也在這裡長大,柴,已成一種意象

有一年冬天的早晨,母親帶著我去村外割草,給家裡備柴。母親讓我在林子邊坐著,別跑遠,等她把附近的草割完了,再帶我一起回家。

天色很早,母親的身影一會兒就不見了,附近一個人也沒有,旁邊只有一個小水塘,我很害怕,就自己順著來時的路回了家,回到正在灶房做早飯的奶奶身邊。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母親跌跌撞撞跑回來!原來,她割完草回到原地,發現我不見了,又看到旁邊的小水塘,就越想越害怕,腿都軟了,一路昏天黑地趕回家。回家看到我,抄起棍子就要打我!祖母攔住了她。

祖母護住我,把我攬在灶邊。祖母離世已三十多年,我依然記得那灶下的溫暖。


"

我的家鄉在安徽。當年我北上求學,在學校食堂吃飯,同桌陌生人得知我來自安徽,說:“哦,那是個發大水的地方。”陌生人也許以偏概全,但煙火,卻是我對故鄉最溫暖的記憶。

從我有記憶時的煤油燈到電燈,從柴到煤,從罐裝液化氣、到現在的管道天然氣,故鄉的煙火,是親情和鄉情的暖色底片,是中國四十餘年當代史的縮影。

煤油燈下打手影

七十年代的安徽農村,很多地方沒有通電。每到夜色降臨,我的祖母就顫巍巍地用火柴(她叫它洋火)點上煤油燈,放在桌上。

煤油燈是玻璃燈罩,燈罩特別容易蒙上黑黑的菸灰。勤快的人家隔三差五就會把燈罩擦拭一遍。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冬天,早早吃完晚飯,七十多歲的祖母就招呼我們姐弟三人洗臉洗腳上床睡覺。

屋外丘陵山坡松濤聲聲,風從門縫裡進來,油燈隨風微微搖曳,燈光投射到牆壁上,三個小腦袋的影子也隨風拉得很長。我們用手在牆上打出牛頭、馬頭各種形狀,看誰模仿得像。

外邊雖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

父親那時在外地部隊服役,母親帶著年邁的祖母和三個孩子生活。母親是公社不脫產的幹部,既要外出開會,還要出工,還要種家裡的自留地。

冬季雖是農閒季,但是縣裡和公社要“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每家都要出人出工。

母親很要強,凡事帶頭,所以起得最早。天不亮,她就在寒冷中起床,昏暗的煤油燈下,祖母已經下灶,以最快的速度為她煮好了水煮紅薯片。

母親吃完,把三角頭巾裹在頭上,寒風中出了門,邀上女伴們,一起去水利工地幹活。而我,躺在床上睜大眼睛看她出了門,又在黑暗中迷迷糊糊又睡著了。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四十餘年前我和妹妹、媽媽

前幾年我和母親回老家,走過那條名為高河大橋的石橋,年過七十歲的母親感慨著說,這橋就是她當年修的。

她說:“當年我在這裡挑過沙,築過壩,改過河道,村裡一個小夥子在點啞炮時還被炸死了。那時候,我們的口號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這語錄出自《七律·到韶山》。詩的後兩句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 夕煙。遍地英雄指農民,看來當時的最高領袖除了革命的浪漫主義氣魄,也 是知人間煙火的,知道英雄也是要生火做飯的,開門要柴米油鹽醬醋茶的。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當年興修水利的鐵姑娘班合影,圖片來源於網絡



稻草垛下的溫暖

安慶地處大別山餘脈的丘陵地區,燒飯燒水的燃料,自然就地取材於秋後收割的稻秸杆和山上的樹枝茅草。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大別山丘陵地區。“餵馬,劈柴,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人海子也在這裡長大,柴,已成一種意象

有一年冬天的早晨,母親帶著我去村外割草,給家裡備柴。母親讓我在林子邊坐著,別跑遠,等她把附近的草割完了,再帶我一起回家。

天色很早,母親的身影一會兒就不見了,附近一個人也沒有,旁邊只有一個小水塘,我很害怕,就自己順著來時的路回了家,回到正在灶房做早飯的奶奶身邊。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母親跌跌撞撞跑回來!原來,她割完草回到原地,發現我不見了,又看到旁邊的小水塘,就越想越害怕,腿都軟了,一路昏天黑地趕回家。回家看到我,抄起棍子就要打我!祖母攔住了她。

祖母護住我,把我攬在灶邊。祖母離世已三十多年,我依然記得那灶下的溫暖。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摟稻草的孩子

秋天,水稻割完後,大人們把稻子收回了家,我們小孩子就去田裡拾稻穗、摟稻草。稻草很重要,不僅是耕牛的過冬口糧,也是家裡的重要燃料。

各家小孩子們在一起比,看誰摟回來的稻草多。摟回了稻草,大人們用揚叉(一種農具)把它們堆成高高的乾草垛,它和儲存紅薯的地窖一樣,每家每戶必不可少。

冬閒時,母親就帶著我們坐在稻草垛下晒太陽,她一邊做針線活,一邊給我們講故事:從前,有一對夫妻,男的叫牛郎,女的叫織女,或者是:從前,有一對哥倆,老大很窮,可心眼好,老二很壞...


"

我的家鄉在安徽。當年我北上求學,在學校食堂吃飯,同桌陌生人得知我來自安徽,說:“哦,那是個發大水的地方。”陌生人也許以偏概全,但煙火,卻是我對故鄉最溫暖的記憶。

從我有記憶時的煤油燈到電燈,從柴到煤,從罐裝液化氣、到現在的管道天然氣,故鄉的煙火,是親情和鄉情的暖色底片,是中國四十餘年當代史的縮影。

煤油燈下打手影

七十年代的安徽農村,很多地方沒有通電。每到夜色降臨,我的祖母就顫巍巍地用火柴(她叫它洋火)點上煤油燈,放在桌上。

煤油燈是玻璃燈罩,燈罩特別容易蒙上黑黑的菸灰。勤快的人家隔三差五就會把燈罩擦拭一遍。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冬天,早早吃完晚飯,七十多歲的祖母就招呼我們姐弟三人洗臉洗腳上床睡覺。

屋外丘陵山坡松濤聲聲,風從門縫裡進來,油燈隨風微微搖曳,燈光投射到牆壁上,三個小腦袋的影子也隨風拉得很長。我們用手在牆上打出牛頭、馬頭各種形狀,看誰模仿得像。

外邊雖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

父親那時在外地部隊服役,母親帶著年邁的祖母和三個孩子生活。母親是公社不脫產的幹部,既要外出開會,還要出工,還要種家裡的自留地。

冬季雖是農閒季,但是縣裡和公社要“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每家都要出人出工。

母親很要強,凡事帶頭,所以起得最早。天不亮,她就在寒冷中起床,昏暗的煤油燈下,祖母已經下灶,以最快的速度為她煮好了水煮紅薯片。

母親吃完,把三角頭巾裹在頭上,寒風中出了門,邀上女伴們,一起去水利工地幹活。而我,躺在床上睜大眼睛看她出了門,又在黑暗中迷迷糊糊又睡著了。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四十餘年前我和妹妹、媽媽

前幾年我和母親回老家,走過那條名為高河大橋的石橋,年過七十歲的母親感慨著說,這橋就是她當年修的。

她說:“當年我在這裡挑過沙,築過壩,改過河道,村裡一個小夥子在點啞炮時還被炸死了。那時候,我們的口號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這語錄出自《七律·到韶山》。詩的後兩句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 夕煙。遍地英雄指農民,看來當時的最高領袖除了革命的浪漫主義氣魄,也 是知人間煙火的,知道英雄也是要生火做飯的,開門要柴米油鹽醬醋茶的。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當年興修水利的鐵姑娘班合影,圖片來源於網絡



稻草垛下的溫暖

安慶地處大別山餘脈的丘陵地區,燒飯燒水的燃料,自然就地取材於秋後收割的稻秸杆和山上的樹枝茅草。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大別山丘陵地區。“餵馬,劈柴,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人海子也在這裡長大,柴,已成一種意象

有一年冬天的早晨,母親帶著我去村外割草,給家裡備柴。母親讓我在林子邊坐著,別跑遠,等她把附近的草割完了,再帶我一起回家。

天色很早,母親的身影一會兒就不見了,附近一個人也沒有,旁邊只有一個小水塘,我很害怕,就自己順著來時的路回了家,回到正在灶房做早飯的奶奶身邊。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母親跌跌撞撞跑回來!原來,她割完草回到原地,發現我不見了,又看到旁邊的小水塘,就越想越害怕,腿都軟了,一路昏天黑地趕回家。回家看到我,抄起棍子就要打我!祖母攔住了她。

祖母護住我,把我攬在灶邊。祖母離世已三十多年,我依然記得那灶下的溫暖。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摟稻草的孩子

秋天,水稻割完後,大人們把稻子收回了家,我們小孩子就去田裡拾稻穗、摟稻草。稻草很重要,不僅是耕牛的過冬口糧,也是家裡的重要燃料。

各家小孩子們在一起比,看誰摟回來的稻草多。摟回了稻草,大人們用揚叉(一種農具)把它們堆成高高的乾草垛,它和儲存紅薯的地窖一樣,每家每戶必不可少。

冬閒時,母親就帶著我們坐在稻草垛下晒太陽,她一邊做針線活,一邊給我們講故事:從前,有一對夫妻,男的叫牛郎,女的叫織女,或者是:從前,有一對哥倆,老大很窮,可心眼好,老二很壞...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稻草垛

後來,家家戶戶通了電,但還是經常停電。所以煤油燈是不能扔的,停電時它會派上用場。我在煤油燈下寫作業,一直斷斷續續寫到初中畢業。

"

我的家鄉在安徽。當年我北上求學,在學校食堂吃飯,同桌陌生人得知我來自安徽,說:“哦,那是個發大水的地方。”陌生人也許以偏概全,但煙火,卻是我對故鄉最溫暖的記憶。

從我有記憶時的煤油燈到電燈,從柴到煤,從罐裝液化氣、到現在的管道天然氣,故鄉的煙火,是親情和鄉情的暖色底片,是中國四十餘年當代史的縮影。

煤油燈下打手影

七十年代的安徽農村,很多地方沒有通電。每到夜色降臨,我的祖母就顫巍巍地用火柴(她叫它洋火)點上煤油燈,放在桌上。

煤油燈是玻璃燈罩,燈罩特別容易蒙上黑黑的菸灰。勤快的人家隔三差五就會把燈罩擦拭一遍。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冬天,早早吃完晚飯,七十多歲的祖母就招呼我們姐弟三人洗臉洗腳上床睡覺。

屋外丘陵山坡松濤聲聲,風從門縫裡進來,油燈隨風微微搖曳,燈光投射到牆壁上,三個小腦袋的影子也隨風拉得很長。我們用手在牆上打出牛頭、馬頭各種形狀,看誰模仿得像。

外邊雖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

父親那時在外地部隊服役,母親帶著年邁的祖母和三個孩子生活。母親是公社不脫產的幹部,既要外出開會,還要出工,還要種家裡的自留地。

冬季雖是農閒季,但是縣裡和公社要“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每家都要出人出工。

母親很要強,凡事帶頭,所以起得最早。天不亮,她就在寒冷中起床,昏暗的煤油燈下,祖母已經下灶,以最快的速度為她煮好了水煮紅薯片。

母親吃完,把三角頭巾裹在頭上,寒風中出了門,邀上女伴們,一起去水利工地幹活。而我,躺在床上睜大眼睛看她出了門,又在黑暗中迷迷糊糊又睡著了。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四十餘年前我和妹妹、媽媽

前幾年我和母親回老家,走過那條名為高河大橋的石橋,年過七十歲的母親感慨著說,這橋就是她當年修的。

她說:“當年我在這裡挑過沙,築過壩,改過河道,村裡一個小夥子在點啞炮時還被炸死了。那時候,我們的口號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這語錄出自《七律·到韶山》。詩的後兩句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 夕煙。遍地英雄指農民,看來當時的最高領袖除了革命的浪漫主義氣魄,也 是知人間煙火的,知道英雄也是要生火做飯的,開門要柴米油鹽醬醋茶的。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當年興修水利的鐵姑娘班合影,圖片來源於網絡



稻草垛下的溫暖

安慶地處大別山餘脈的丘陵地區,燒飯燒水的燃料,自然就地取材於秋後收割的稻秸杆和山上的樹枝茅草。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大別山丘陵地區。“餵馬,劈柴,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人海子也在這裡長大,柴,已成一種意象

有一年冬天的早晨,母親帶著我去村外割草,給家裡備柴。母親讓我在林子邊坐著,別跑遠,等她把附近的草割完了,再帶我一起回家。

天色很早,母親的身影一會兒就不見了,附近一個人也沒有,旁邊只有一個小水塘,我很害怕,就自己順著來時的路回了家,回到正在灶房做早飯的奶奶身邊。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母親跌跌撞撞跑回來!原來,她割完草回到原地,發現我不見了,又看到旁邊的小水塘,就越想越害怕,腿都軟了,一路昏天黑地趕回家。回家看到我,抄起棍子就要打我!祖母攔住了她。

祖母護住我,把我攬在灶邊。祖母離世已三十多年,我依然記得那灶下的溫暖。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摟稻草的孩子

秋天,水稻割完後,大人們把稻子收回了家,我們小孩子就去田裡拾稻穗、摟稻草。稻草很重要,不僅是耕牛的過冬口糧,也是家裡的重要燃料。

各家小孩子們在一起比,看誰摟回來的稻草多。摟回了稻草,大人們用揚叉(一種農具)把它們堆成高高的乾草垛,它和儲存紅薯的地窖一樣,每家每戶必不可少。

冬閒時,母親就帶著我們坐在稻草垛下晒太陽,她一邊做針線活,一邊給我們講故事:從前,有一對夫妻,男的叫牛郎,女的叫織女,或者是:從前,有一對哥倆,老大很窮,可心眼好,老二很壞...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稻草垛

後來,家家戶戶通了電,但還是經常停電。所以煤油燈是不能扔的,停電時它會派上用場。我在煤油燈下寫作業,一直斷斷續續寫到初中畢業。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鑿開混沌得“烏金”

再後來,家裡搬到小鎮上,改燒煤。

那時候,家裡會根據天氣預報,選個天氣好的晴天,提前買來幾百斤的煤粉,備好黃土。當天一大早,用舊澡盆把煤、水和黃土攪拌在一起。


"

我的家鄉在安徽。當年我北上求學,在學校食堂吃飯,同桌陌生人得知我來自安徽,說:“哦,那是個發大水的地方。”陌生人也許以偏概全,但煙火,卻是我對故鄉最溫暖的記憶。

從我有記憶時的煤油燈到電燈,從柴到煤,從罐裝液化氣、到現在的管道天然氣,故鄉的煙火,是親情和鄉情的暖色底片,是中國四十餘年當代史的縮影。

煤油燈下打手影

七十年代的安徽農村,很多地方沒有通電。每到夜色降臨,我的祖母就顫巍巍地用火柴(她叫它洋火)點上煤油燈,放在桌上。

煤油燈是玻璃燈罩,燈罩特別容易蒙上黑黑的菸灰。勤快的人家隔三差五就會把燈罩擦拭一遍。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冬天,早早吃完晚飯,七十多歲的祖母就招呼我們姐弟三人洗臉洗腳上床睡覺。

屋外丘陵山坡松濤聲聲,風從門縫裡進來,油燈隨風微微搖曳,燈光投射到牆壁上,三個小腦袋的影子也隨風拉得很長。我們用手在牆上打出牛頭、馬頭各種形狀,看誰模仿得像。

外邊雖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

父親那時在外地部隊服役,母親帶著年邁的祖母和三個孩子生活。母親是公社不脫產的幹部,既要外出開會,還要出工,還要種家裡的自留地。

冬季雖是農閒季,但是縣裡和公社要“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每家都要出人出工。

母親很要強,凡事帶頭,所以起得最早。天不亮,她就在寒冷中起床,昏暗的煤油燈下,祖母已經下灶,以最快的速度為她煮好了水煮紅薯片。

母親吃完,把三角頭巾裹在頭上,寒風中出了門,邀上女伴們,一起去水利工地幹活。而我,躺在床上睜大眼睛看她出了門,又在黑暗中迷迷糊糊又睡著了。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四十餘年前我和妹妹、媽媽

前幾年我和母親回老家,走過那條名為高河大橋的石橋,年過七十歲的母親感慨著說,這橋就是她當年修的。

她說:“當年我在這裡挑過沙,築過壩,改過河道,村裡一個小夥子在點啞炮時還被炸死了。那時候,我們的口號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這語錄出自《七律·到韶山》。詩的後兩句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 夕煙。遍地英雄指農民,看來當時的最高領袖除了革命的浪漫主義氣魄,也 是知人間煙火的,知道英雄也是要生火做飯的,開門要柴米油鹽醬醋茶的。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當年興修水利的鐵姑娘班合影,圖片來源於網絡



稻草垛下的溫暖

安慶地處大別山餘脈的丘陵地區,燒飯燒水的燃料,自然就地取材於秋後收割的稻秸杆和山上的樹枝茅草。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大別山丘陵地區。“餵馬,劈柴,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人海子也在這裡長大,柴,已成一種意象

有一年冬天的早晨,母親帶著我去村外割草,給家裡備柴。母親讓我在林子邊坐著,別跑遠,等她把附近的草割完了,再帶我一起回家。

天色很早,母親的身影一會兒就不見了,附近一個人也沒有,旁邊只有一個小水塘,我很害怕,就自己順著來時的路回了家,回到正在灶房做早飯的奶奶身邊。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母親跌跌撞撞跑回來!原來,她割完草回到原地,發現我不見了,又看到旁邊的小水塘,就越想越害怕,腿都軟了,一路昏天黑地趕回家。回家看到我,抄起棍子就要打我!祖母攔住了她。

祖母護住我,把我攬在灶邊。祖母離世已三十多年,我依然記得那灶下的溫暖。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摟稻草的孩子

秋天,水稻割完後,大人們把稻子收回了家,我們小孩子就去田裡拾稻穗、摟稻草。稻草很重要,不僅是耕牛的過冬口糧,也是家裡的重要燃料。

各家小孩子們在一起比,看誰摟回來的稻草多。摟回了稻草,大人們用揚叉(一種農具)把它們堆成高高的乾草垛,它和儲存紅薯的地窖一樣,每家每戶必不可少。

冬閒時,母親就帶著我們坐在稻草垛下晒太陽,她一邊做針線活,一邊給我們講故事:從前,有一對夫妻,男的叫牛郎,女的叫織女,或者是:從前,有一對哥倆,老大很窮,可心眼好,老二很壞...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稻草垛

後來,家家戶戶通了電,但還是經常停電。所以煤油燈是不能扔的,停電時它會派上用場。我在煤油燈下寫作業,一直斷斷續續寫到初中畢業。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鑿開混沌得“烏金”

再後來,家裡搬到小鎮上,改燒煤。

那時候,家裡會根據天氣預報,選個天氣好的晴天,提前買來幾百斤的煤粉,備好黃土。當天一大早,用舊澡盆把煤、水和黃土攪拌在一起。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做煤球(圖片來自網絡)

煤和好後,我們小孩子在事先掃乾淨的屋外硬地上(水泥地最好),用廢舊的小臉盆從大盆裡舀上溼煤,端到空地上,用小湯勺一勺一個,攤在地上晒。

太陽下山了,煤塊也晒乾了,我們姐弟三個就開始收煤。用手把小煤塊掰離水泥地,輕輕放在專用的煤筐裡,再抬回家。每天隨燒隨取。

燒煤最大的問題是:要先用稻草或木柴做引子,將煤球點著。煤球是個有脾氣的大小姐,順了它,才會熱情地燃燒,稍有不順,它就撂挑子熄火。

那時祖母已經去世,母親上班很忙,實在忙不過來,生火點煤爐的任務就交給我。

而我總是掌握不好點爐子的技巧,有一次放學回家,我怎麼也點不著爐子,哭了,只好拎著笨重的煤爐,一路拎到母親的單位,讓她點火。好在路不遠。

母親點好後,我拎著紅通通的煤爐,寒風中穿行在大街上,小心呵護走回家,生怕它壞脾氣上來了、又熄火。

伐薪燒炭南山中

大別山地區有一種柴,是長在山坡上的野樅樹野松樹,在乾冷的冬閒季節,農人帶上砍刀到山上,爬樹砍下來,再裝上板車,拉到鎮上的集市上,沿街叫賣。

"

我的家鄉在安徽。當年我北上求學,在學校食堂吃飯,同桌陌生人得知我來自安徽,說:“哦,那是個發大水的地方。”陌生人也許以偏概全,但煙火,卻是我對故鄉最溫暖的記憶。

從我有記憶時的煤油燈到電燈,從柴到煤,從罐裝液化氣、到現在的管道天然氣,故鄉的煙火,是親情和鄉情的暖色底片,是中國四十餘年當代史的縮影。

煤油燈下打手影

七十年代的安徽農村,很多地方沒有通電。每到夜色降臨,我的祖母就顫巍巍地用火柴(她叫它洋火)點上煤油燈,放在桌上。

煤油燈是玻璃燈罩,燈罩特別容易蒙上黑黑的菸灰。勤快的人家隔三差五就會把燈罩擦拭一遍。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冬天,早早吃完晚飯,七十多歲的祖母就招呼我們姐弟三人洗臉洗腳上床睡覺。

屋外丘陵山坡松濤聲聲,風從門縫裡進來,油燈隨風微微搖曳,燈光投射到牆壁上,三個小腦袋的影子也隨風拉得很長。我們用手在牆上打出牛頭、馬頭各種形狀,看誰模仿得像。

外邊雖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

父親那時在外地部隊服役,母親帶著年邁的祖母和三個孩子生活。母親是公社不脫產的幹部,既要外出開會,還要出工,還要種家裡的自留地。

冬季雖是農閒季,但是縣裡和公社要“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每家都要出人出工。

母親很要強,凡事帶頭,所以起得最早。天不亮,她就在寒冷中起床,昏暗的煤油燈下,祖母已經下灶,以最快的速度為她煮好了水煮紅薯片。

母親吃完,把三角頭巾裹在頭上,寒風中出了門,邀上女伴們,一起去水利工地幹活。而我,躺在床上睜大眼睛看她出了門,又在黑暗中迷迷糊糊又睡著了。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四十餘年前我和妹妹、媽媽

前幾年我和母親回老家,走過那條名為高河大橋的石橋,年過七十歲的母親感慨著說,這橋就是她當年修的。

她說:“當年我在這裡挑過沙,築過壩,改過河道,村裡一個小夥子在點啞炮時還被炸死了。那時候,我們的口號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這語錄出自《七律·到韶山》。詩的後兩句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 夕煙。遍地英雄指農民,看來當時的最高領袖除了革命的浪漫主義氣魄,也 是知人間煙火的,知道英雄也是要生火做飯的,開門要柴米油鹽醬醋茶的。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當年興修水利的鐵姑娘班合影,圖片來源於網絡



稻草垛下的溫暖

安慶地處大別山餘脈的丘陵地區,燒飯燒水的燃料,自然就地取材於秋後收割的稻秸杆和山上的樹枝茅草。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大別山丘陵地區。“餵馬,劈柴,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人海子也在這裡長大,柴,已成一種意象

有一年冬天的早晨,母親帶著我去村外割草,給家裡備柴。母親讓我在林子邊坐著,別跑遠,等她把附近的草割完了,再帶我一起回家。

天色很早,母親的身影一會兒就不見了,附近一個人也沒有,旁邊只有一個小水塘,我很害怕,就自己順著來時的路回了家,回到正在灶房做早飯的奶奶身邊。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母親跌跌撞撞跑回來!原來,她割完草回到原地,發現我不見了,又看到旁邊的小水塘,就越想越害怕,腿都軟了,一路昏天黑地趕回家。回家看到我,抄起棍子就要打我!祖母攔住了她。

祖母護住我,把我攬在灶邊。祖母離世已三十多年,我依然記得那灶下的溫暖。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摟稻草的孩子

秋天,水稻割完後,大人們把稻子收回了家,我們小孩子就去田裡拾稻穗、摟稻草。稻草很重要,不僅是耕牛的過冬口糧,也是家裡的重要燃料。

各家小孩子們在一起比,看誰摟回來的稻草多。摟回了稻草,大人們用揚叉(一種農具)把它們堆成高高的乾草垛,它和儲存紅薯的地窖一樣,每家每戶必不可少。

冬閒時,母親就帶著我們坐在稻草垛下晒太陽,她一邊做針線活,一邊給我們講故事:從前,有一對夫妻,男的叫牛郎,女的叫織女,或者是:從前,有一對哥倆,老大很窮,可心眼好,老二很壞...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稻草垛

後來,家家戶戶通了電,但還是經常停電。所以煤油燈是不能扔的,停電時它會派上用場。我在煤油燈下寫作業,一直斷斷續續寫到初中畢業。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鑿開混沌得“烏金”

再後來,家裡搬到小鎮上,改燒煤。

那時候,家裡會根據天氣預報,選個天氣好的晴天,提前買來幾百斤的煤粉,備好黃土。當天一大早,用舊澡盆把煤、水和黃土攪拌在一起。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做煤球(圖片來自網絡)

煤和好後,我們小孩子在事先掃乾淨的屋外硬地上(水泥地最好),用廢舊的小臉盆從大盆裡舀上溼煤,端到空地上,用小湯勺一勺一個,攤在地上晒。

太陽下山了,煤塊也晒乾了,我們姐弟三個就開始收煤。用手把小煤塊掰離水泥地,輕輕放在專用的煤筐裡,再抬回家。每天隨燒隨取。

燒煤最大的問題是:要先用稻草或木柴做引子,將煤球點著。煤球是個有脾氣的大小姐,順了它,才會熱情地燃燒,稍有不順,它就撂挑子熄火。

那時祖母已經去世,母親上班很忙,實在忙不過來,生火點煤爐的任務就交給我。

而我總是掌握不好點爐子的技巧,有一次放學回家,我怎麼也點不著爐子,哭了,只好拎著笨重的煤爐,一路拎到母親的單位,讓她點火。好在路不遠。

母親點好後,我拎著紅通通的煤爐,寒風中穿行在大街上,小心呵護走回家,生怕它壞脾氣上來了、又熄火。

伐薪燒炭南山中

大別山地區有一種柴,是長在山坡上的野樅樹野松樹,在乾冷的冬閒季節,農人帶上砍刀到山上,爬樹砍下來,再裝上板車,拉到鎮上的集市上,沿街叫賣。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家裡除了燒煤,這種乾柴也是要備些的。母親在集市上碰到,會買下來,讓賣柴人拉到家裡。

一車乾柴,開價是三塊錢,這是預備了買主還點價的空間。但母親一般不還價。她說:他們上山砍滿滿一車柴,不知道要費多少功夫,省錢不要從這裡省。

那時我上初一,正學到白居易的《賣炭翁》——

賣炭翁 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 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 心憂炭賤願天寒

後來又讀過白居易的另一首詩——

宣城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千兩絲

地不知寒人要暖 少奪人衣作地衣

也很巧,宣城就離我的家鄉不遠。而家鄉安慶至今還被本地人茶餘飯後議論的一件事是一一

四五十年前,為防止敵國核打擊先發制人,中央大力發展三線項目,徵求我們這座長江北岸地級市(那時還叫地區)的意見:你們是願意接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落戶呢,還是接收石化煉油廠的落戶。

地區決策層選擇了後者。

現在家鄉人常抱怨說:當時的決策者沒有遠見,應該把中國科技大學弄過來!“看看,現在合肥成了著名的科學城,看看,我們安慶的石化廠成了搬不走的汙染源頭!”

可在那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年代,一座大型工廠投產,能立竿見影產生經濟效益。整個地區幾百萬人的吃飯問題,才是重中之重的頭等大事。

這些拍板決策者可能已不在人世,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褒貶。但至少我對他們是心懷些許敬意的:畢竟,在他們的心中,有“民生”這兩個字。

溫和飽,一直是我們這個苦難深重的農耕國家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

明朝重臣于謙幾百年前就寫詩道:“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雖是詠煤炭,亦是對自己做官治理天下的自勉。

而當代中國,為什麼改革開放發端於安徽,發軔於農村?為什麼當時口口相傳“要吃米,找萬里(安徽省委書記)”?正如《人民日報》記者祝華新所說:這既是草根民眾的絕境求生之舉,也是當時的封疆大吏的道義覺醒,是這位省委書記對民生民瘼的深切同情和政治擔當。


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家

我母親至今有時還遺憾地感嘆:如果不是當年生老二(我妹妹),她已被安慶石化廠招工了,當時招工表都已下來了。

但也正是得益於長江中游的這個石化廠,我家在燒了十幾年的煤後,又慢慢用上了罐裝液化氣。

罐裝液化氣是計劃經濟產品,起初只對內供給,不對外供應,要憑關係才能從幾十裡地外的石化廠弄到,它屬於燃料中的“奢侈品”。

感謝市場經濟,曾是王謝堂前燕的罐裝液化氣慢慢走向尋常百姓家。只要肯出錢,廚房裡隨時就有熊熊的灶火,再也不用像我年少時眼巴巴地盼著煤爐慢騰騰地紅起來。

家鄉的小鎮上,有好幾家經營液化氣生意,但生意最好的,是同姓本家的“小駝子”。

“小駝子”是他的外號,真名幾乎沒有人記得。他小時候,從床上摔下來,家裡窮,沒錢醫治,慢慢他的脊椎就從後背鼓起,長大後,成了身高不到1米4的駝子。

可小駝子人特別聰明,頭腦靈活。如果誰家飯燒著燒著突然沒了“氣”,打個電話給他,他立馬就會開著沒有篷子的三輪車送過來。

住樓上?沒關係,他送貨上門,只是一層樓加一塊錢的運費。大家都願意花錢買這服務。

"

我的家鄉在安徽。當年我北上求學,在學校食堂吃飯,同桌陌生人得知我來自安徽,說:“哦,那是個發大水的地方。”陌生人也許以偏概全,但煙火,卻是我對故鄉最溫暖的記憶。

從我有記憶時的煤油燈到電燈,從柴到煤,從罐裝液化氣、到現在的管道天然氣,故鄉的煙火,是親情和鄉情的暖色底片,是中國四十餘年當代史的縮影。

煤油燈下打手影

七十年代的安徽農村,很多地方沒有通電。每到夜色降臨,我的祖母就顫巍巍地用火柴(她叫它洋火)點上煤油燈,放在桌上。

煤油燈是玻璃燈罩,燈罩特別容易蒙上黑黑的菸灰。勤快的人家隔三差五就會把燈罩擦拭一遍。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冬天,早早吃完晚飯,七十多歲的祖母就招呼我們姐弟三人洗臉洗腳上床睡覺。

屋外丘陵山坡松濤聲聲,風從門縫裡進來,油燈隨風微微搖曳,燈光投射到牆壁上,三個小腦袋的影子也隨風拉得很長。我們用手在牆上打出牛頭、馬頭各種形狀,看誰模仿得像。

外邊雖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

父親那時在外地部隊服役,母親帶著年邁的祖母和三個孩子生活。母親是公社不脫產的幹部,既要外出開會,還要出工,還要種家裡的自留地。

冬季雖是農閒季,但是縣裡和公社要“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每家都要出人出工。

母親很要強,凡事帶頭,所以起得最早。天不亮,她就在寒冷中起床,昏暗的煤油燈下,祖母已經下灶,以最快的速度為她煮好了水煮紅薯片。

母親吃完,把三角頭巾裹在頭上,寒風中出了門,邀上女伴們,一起去水利工地幹活。而我,躺在床上睜大眼睛看她出了門,又在黑暗中迷迷糊糊又睡著了。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四十餘年前我和妹妹、媽媽

前幾年我和母親回老家,走過那條名為高河大橋的石橋,年過七十歲的母親感慨著說,這橋就是她當年修的。

她說:“當年我在這裡挑過沙,築過壩,改過河道,村裡一個小夥子在點啞炮時還被炸死了。那時候,我們的口號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這語錄出自《七律·到韶山》。詩的後兩句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 夕煙。遍地英雄指農民,看來當時的最高領袖除了革命的浪漫主義氣魄,也 是知人間煙火的,知道英雄也是要生火做飯的,開門要柴米油鹽醬醋茶的。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當年興修水利的鐵姑娘班合影,圖片來源於網絡



稻草垛下的溫暖

安慶地處大別山餘脈的丘陵地區,燒飯燒水的燃料,自然就地取材於秋後收割的稻秸杆和山上的樹枝茅草。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大別山丘陵地區。“餵馬,劈柴,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人海子也在這裡長大,柴,已成一種意象

有一年冬天的早晨,母親帶著我去村外割草,給家裡備柴。母親讓我在林子邊坐著,別跑遠,等她把附近的草割完了,再帶我一起回家。

天色很早,母親的身影一會兒就不見了,附近一個人也沒有,旁邊只有一個小水塘,我很害怕,就自己順著來時的路回了家,回到正在灶房做早飯的奶奶身邊。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母親跌跌撞撞跑回來!原來,她割完草回到原地,發現我不見了,又看到旁邊的小水塘,就越想越害怕,腿都軟了,一路昏天黑地趕回家。回家看到我,抄起棍子就要打我!祖母攔住了她。

祖母護住我,把我攬在灶邊。祖母離世已三十多年,我依然記得那灶下的溫暖。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摟稻草的孩子

秋天,水稻割完後,大人們把稻子收回了家,我們小孩子就去田裡拾稻穗、摟稻草。稻草很重要,不僅是耕牛的過冬口糧,也是家裡的重要燃料。

各家小孩子們在一起比,看誰摟回來的稻草多。摟回了稻草,大人們用揚叉(一種農具)把它們堆成高高的乾草垛,它和儲存紅薯的地窖一樣,每家每戶必不可少。

冬閒時,母親就帶著我們坐在稻草垛下晒太陽,她一邊做針線活,一邊給我們講故事:從前,有一對夫妻,男的叫牛郎,女的叫織女,或者是:從前,有一對哥倆,老大很窮,可心眼好,老二很壞...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稻草垛

後來,家家戶戶通了電,但還是經常停電。所以煤油燈是不能扔的,停電時它會派上用場。我在煤油燈下寫作業,一直斷斷續續寫到初中畢業。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鑿開混沌得“烏金”

再後來,家裡搬到小鎮上,改燒煤。

那時候,家裡會根據天氣預報,選個天氣好的晴天,提前買來幾百斤的煤粉,備好黃土。當天一大早,用舊澡盆把煤、水和黃土攪拌在一起。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做煤球(圖片來自網絡)

煤和好後,我們小孩子在事先掃乾淨的屋外硬地上(水泥地最好),用廢舊的小臉盆從大盆裡舀上溼煤,端到空地上,用小湯勺一勺一個,攤在地上晒。

太陽下山了,煤塊也晒乾了,我們姐弟三個就開始收煤。用手把小煤塊掰離水泥地,輕輕放在專用的煤筐裡,再抬回家。每天隨燒隨取。

燒煤最大的問題是:要先用稻草或木柴做引子,將煤球點著。煤球是個有脾氣的大小姐,順了它,才會熱情地燃燒,稍有不順,它就撂挑子熄火。

那時祖母已經去世,母親上班很忙,實在忙不過來,生火點煤爐的任務就交給我。

而我總是掌握不好點爐子的技巧,有一次放學回家,我怎麼也點不著爐子,哭了,只好拎著笨重的煤爐,一路拎到母親的單位,讓她點火。好在路不遠。

母親點好後,我拎著紅通通的煤爐,寒風中穿行在大街上,小心呵護走回家,生怕它壞脾氣上來了、又熄火。

伐薪燒炭南山中

大別山地區有一種柴,是長在山坡上的野樅樹野松樹,在乾冷的冬閒季節,農人帶上砍刀到山上,爬樹砍下來,再裝上板車,拉到鎮上的集市上,沿街叫賣。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家裡除了燒煤,這種乾柴也是要備些的。母親在集市上碰到,會買下來,讓賣柴人拉到家裡。

一車乾柴,開價是三塊錢,這是預備了買主還點價的空間。但母親一般不還價。她說:他們上山砍滿滿一車柴,不知道要費多少功夫,省錢不要從這裡省。

那時我上初一,正學到白居易的《賣炭翁》——

賣炭翁 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 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 心憂炭賤願天寒

後來又讀過白居易的另一首詩——

宣城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千兩絲

地不知寒人要暖 少奪人衣作地衣

也很巧,宣城就離我的家鄉不遠。而家鄉安慶至今還被本地人茶餘飯後議論的一件事是一一

四五十年前,為防止敵國核打擊先發制人,中央大力發展三線項目,徵求我們這座長江北岸地級市(那時還叫地區)的意見:你們是願意接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落戶呢,還是接收石化煉油廠的落戶。

地區決策層選擇了後者。

現在家鄉人常抱怨說:當時的決策者沒有遠見,應該把中國科技大學弄過來!“看看,現在合肥成了著名的科學城,看看,我們安慶的石化廠成了搬不走的汙染源頭!”

可在那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年代,一座大型工廠投產,能立竿見影產生經濟效益。整個地區幾百萬人的吃飯問題,才是重中之重的頭等大事。

這些拍板決策者可能已不在人世,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褒貶。但至少我對他們是心懷些許敬意的:畢竟,在他們的心中,有“民生”這兩個字。

溫和飽,一直是我們這個苦難深重的農耕國家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

明朝重臣于謙幾百年前就寫詩道:“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雖是詠煤炭,亦是對自己做官治理天下的自勉。

而當代中國,為什麼改革開放發端於安徽,發軔於農村?為什麼當時口口相傳“要吃米,找萬里(安徽省委書記)”?正如《人民日報》記者祝華新所說:這既是草根民眾的絕境求生之舉,也是當時的封疆大吏的道義覺醒,是這位省委書記對民生民瘼的深切同情和政治擔當。


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家

我母親至今有時還遺憾地感嘆:如果不是當年生老二(我妹妹),她已被安慶石化廠招工了,當時招工表都已下來了。

但也正是得益於長江中游的這個石化廠,我家在燒了十幾年的煤後,又慢慢用上了罐裝液化氣。

罐裝液化氣是計劃經濟產品,起初只對內供給,不對外供應,要憑關係才能從幾十裡地外的石化廠弄到,它屬於燃料中的“奢侈品”。

感謝市場經濟,曾是王謝堂前燕的罐裝液化氣慢慢走向尋常百姓家。只要肯出錢,廚房裡隨時就有熊熊的灶火,再也不用像我年少時眼巴巴地盼著煤爐慢騰騰地紅起來。

家鄉的小鎮上,有好幾家經營液化氣生意,但生意最好的,是同姓本家的“小駝子”。

“小駝子”是他的外號,真名幾乎沒有人記得。他小時候,從床上摔下來,家裡窮,沒錢醫治,慢慢他的脊椎就從後背鼓起,長大後,成了身高不到1米4的駝子。

可小駝子人特別聰明,頭腦靈活。如果誰家飯燒著燒著突然沒了“氣”,打個電話給他,他立馬就會開著沒有篷子的三輪車送過來。

住樓上?沒關係,他送貨上門,只是一層樓加一塊錢的運費。大家都願意花錢買這服務。

安慶:故鄉煙火最溫暖


辛苦工作的小駝子。每天扛著比自己還高還重的液化氣罐走街串巷 (照片由小駝子提供)

憑藉好人緣,小駝子的液化氣生意越做越興隆,而且還娶了嶽西深山裡一個身高1米6多的漂亮姑娘(不是花錢買的,是姑娘心甘情願嫁給他的)。

據說小駝子有時還會把岳父老大人訓得一楞一楞的,因為這女婿講的話很在理,岳父服氣。

四五年前,父母縣城家的小區又通了管道天然氣,再也沒有燒飯燒到半截沒了“氣”的煩惱了。

儘管每戶要交三千元的開戶費,但管道天然氣確實更方便、更安全,價格也低。氣是從江蘇儀徵的管道輸送過來的,長長的管道就埋在家鄉的大地裡。

但小駝子並沒有失業破產。他重新調整自己商業王國的戰略佈局,把重點放在全鎮的大客戶(飯店)和邊際客戶(周邊農村)上,甚至在農村開設了兩個營業點,僱了員工,搶佔“長尾市場”。

所以,我母親常說,殘疾人小駝子也要感謝這社會越來越開放,越來越自由,人生起始就不幸的他,也能享受到一點人間溫暖。

我也一樣:無論外面怎麼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裡總是溫暖的。

人生,薪火相傳,代代不息。

作者:操風琴

編輯:謝顯忠

作者簡介:新華社記者,出生於安徽懷寧,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伊拉克戰爭期間曾任駐中東記者,軍人後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