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由媽媽撫養,到底有多重要,很多父母都被矇在鼓裡'

"

確切的說,晨妞從小由奶奶和我一起帶大。農忙時,奶奶就會帶晨妞回老家種莊稼、收莊稼;農忙完,奶奶又會帶晨妞來城裡跟我們住。

細數起來,晨妞上幼兒園前,跟奶奶相處的時間比跟我相處的時間長。那時,我白天上班,下班回家跟她待不了幾個小時。奶奶擔心我晚上休息不好,就會把晨妞抱走,讓晨妞跟她睡。

但是,每年春節,有親戚給晨妞壓歲錢,她都會一轉手給我,不給奶奶。

晨妞的姑姑在旁邊看到了,打趣說:“看來,你奶奶白疼你了。”

我知道,這與我經常和晨妞互動,經常與晨妞見面是分不開的。

如果她從出生到上幼兒園,一直跟奶奶在老家生活,很少見到我,我於她就是陌生人。

感情是需要培養的。這句話適合於戀人、朋友,也適用於親子關係。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從小被父母遺棄,由養父養母養大,最後,即使他的親生父母來認他,他也很難與他們建立感情的原因。

教育孩子,沒有相守的長度,就沒有感情的深度。

"

確切的說,晨妞從小由奶奶和我一起帶大。農忙時,奶奶就會帶晨妞回老家種莊稼、收莊稼;農忙完,奶奶又會帶晨妞來城裡跟我們住。

細數起來,晨妞上幼兒園前,跟奶奶相處的時間比跟我相處的時間長。那時,我白天上班,下班回家跟她待不了幾個小時。奶奶擔心我晚上休息不好,就會把晨妞抱走,讓晨妞跟她睡。

但是,每年春節,有親戚給晨妞壓歲錢,她都會一轉手給我,不給奶奶。

晨妞的姑姑在旁邊看到了,打趣說:“看來,你奶奶白疼你了。”

我知道,這與我經常和晨妞互動,經常與晨妞見面是分不開的。

如果她從出生到上幼兒園,一直跟奶奶在老家生活,很少見到我,我於她就是陌生人。

感情是需要培養的。這句話適合於戀人、朋友,也適用於親子關係。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從小被父母遺棄,由養父養母養大,最後,即使他的親生父母來認他,他也很難與他們建立感情的原因。

教育孩子,沒有相守的長度,就沒有感情的深度。

孩子從小由媽媽撫養,到底有多重要,很多父母都被矇在鼓裡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獼猴做過一個實驗。

工作人員做了兩個人造的獼猴媽媽,一隻是用硬邦邦的鋼絲做成的,這個獼猴的胸前綁有奶瓶,另一隻是用柔軟的絨布做成的,這個獼猴媽媽身上沒有奶瓶。

工作人員把一些小獼猴和這兩人造的獼猴媽媽放在同一個籠子,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小獼猴們飢餓的時候就會去靠近那只有奶瓶的獼猴,吃完了以後,就去找那個用絨布做的獼猴,依偎在它的身邊睡覺。

實驗還沒有最終結束。

工作人員掃描這些小獼猴的大腦發現,其皮質神經元鏈接稀疏。它們不但心理出現問題,走路也蹣跚不穩,甚至連叫聲也不正常。

這些獼猴長到成年後,對周圍的夥伴、異性沒有興趣。工作人員用人工方法讓其中的母獼猴懷孕,小獼猴出生後,獼猴媽媽並沒有對小獼猴顯示出疼愛和守護,反而對她的孩子很冷漠,有的甚至還咬死了她的孩子……

獼猴與人有94%的相似度。由此可見,那些從小得不到母愛滋養的孩子,從小沒有在父母身邊撒嬌長大的孩子,其心理已埋下了異常的種子。

即使孩子的監護人從小對孩子再好,始終都代替不了親生父母對孩子的愛。

父母給予孩子的守候與堅守,才是孩子對抗這個社會的勇氣和鎧甲。

二次世界大戰後,羅馬尼亞出現了經濟蕭條、人口銳減的現狀。

政府為了增加人口,強壯國本,鼓勵已婚婦女生育。並且規定,已婚婦女至少生四個孩子。如果家庭困難,養不起,可以把孩子送到國家出資的教育院,由國家出錢撫養孩子。

為此,先後有六萬多嬰兒被送進養育院,被批量撫養。這些孩子最後大多都出現異常,如行動遲緩,反應遲鈍,智力低下,情感發育不良等情況。他們對陌生人沒有恐懼感,也沒有溝通能力。

後來,有一部分孩子被送到美國底特律兒童醫院做大腦斷層掃描,結果發現他們大腦的海馬迴和杏仁核等多部位都不正常。

腦神經科學已證實:

早期情感發育不良,會直接損害大腦的正常發育,使其結構異常,造成無法逆轉的病理性改變。

這些孩子從小缺少母愛的浸潤,缺少與母親的情感及需要交流,生命的起始階段就出現感情枯竭,成年後心理及能力方面就有缺陷。

一個孩子,首先獲得愛,親情,安全感這些自然的需求,才能發展出更高一級的自律、合作和利他等意識和能力。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照顧不好,處理不好,又怎能與周圍的人,與這個世界和平相處呢?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最好的寄宿學校也不能代替母親。”

"

確切的說,晨妞從小由奶奶和我一起帶大。農忙時,奶奶就會帶晨妞回老家種莊稼、收莊稼;農忙完,奶奶又會帶晨妞來城裡跟我們住。

細數起來,晨妞上幼兒園前,跟奶奶相處的時間比跟我相處的時間長。那時,我白天上班,下班回家跟她待不了幾個小時。奶奶擔心我晚上休息不好,就會把晨妞抱走,讓晨妞跟她睡。

但是,每年春節,有親戚給晨妞壓歲錢,她都會一轉手給我,不給奶奶。

晨妞的姑姑在旁邊看到了,打趣說:“看來,你奶奶白疼你了。”

我知道,這與我經常和晨妞互動,經常與晨妞見面是分不開的。

如果她從出生到上幼兒園,一直跟奶奶在老家生活,很少見到我,我於她就是陌生人。

感情是需要培養的。這句話適合於戀人、朋友,也適用於親子關係。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從小被父母遺棄,由養父養母養大,最後,即使他的親生父母來認他,他也很難與他們建立感情的原因。

教育孩子,沒有相守的長度,就沒有感情的深度。

孩子從小由媽媽撫養,到底有多重要,很多父母都被矇在鼓裡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獼猴做過一個實驗。

工作人員做了兩個人造的獼猴媽媽,一隻是用硬邦邦的鋼絲做成的,這個獼猴的胸前綁有奶瓶,另一隻是用柔軟的絨布做成的,這個獼猴媽媽身上沒有奶瓶。

工作人員把一些小獼猴和這兩人造的獼猴媽媽放在同一個籠子,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小獼猴們飢餓的時候就會去靠近那只有奶瓶的獼猴,吃完了以後,就去找那個用絨布做的獼猴,依偎在它的身邊睡覺。

實驗還沒有最終結束。

工作人員掃描這些小獼猴的大腦發現,其皮質神經元鏈接稀疏。它們不但心理出現問題,走路也蹣跚不穩,甚至連叫聲也不正常。

這些獼猴長到成年後,對周圍的夥伴、異性沒有興趣。工作人員用人工方法讓其中的母獼猴懷孕,小獼猴出生後,獼猴媽媽並沒有對小獼猴顯示出疼愛和守護,反而對她的孩子很冷漠,有的甚至還咬死了她的孩子……

獼猴與人有94%的相似度。由此可見,那些從小得不到母愛滋養的孩子,從小沒有在父母身邊撒嬌長大的孩子,其心理已埋下了異常的種子。

即使孩子的監護人從小對孩子再好,始終都代替不了親生父母對孩子的愛。

父母給予孩子的守候與堅守,才是孩子對抗這個社會的勇氣和鎧甲。

二次世界大戰後,羅馬尼亞出現了經濟蕭條、人口銳減的現狀。

政府為了增加人口,強壯國本,鼓勵已婚婦女生育。並且規定,已婚婦女至少生四個孩子。如果家庭困難,養不起,可以把孩子送到國家出資的教育院,由國家出錢撫養孩子。

為此,先後有六萬多嬰兒被送進養育院,被批量撫養。這些孩子最後大多都出現異常,如行動遲緩,反應遲鈍,智力低下,情感發育不良等情況。他們對陌生人沒有恐懼感,也沒有溝通能力。

後來,有一部分孩子被送到美國底特律兒童醫院做大腦斷層掃描,結果發現他們大腦的海馬迴和杏仁核等多部位都不正常。

腦神經科學已證實:

早期情感發育不良,會直接損害大腦的正常發育,使其結構異常,造成無法逆轉的病理性改變。

這些孩子從小缺少母愛的浸潤,缺少與母親的情感及需要交流,生命的起始階段就出現感情枯竭,成年後心理及能力方面就有缺陷。

一個孩子,首先獲得愛,親情,安全感這些自然的需求,才能發展出更高一級的自律、合作和利他等意識和能力。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照顧不好,處理不好,又怎能與周圍的人,與這個世界和平相處呢?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最好的寄宿學校也不能代替母親。”

孩子從小由媽媽撫養,到底有多重要,很多父母都被矇在鼓裡

有的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這也是很不“人性”,很不科學的做法。

長期寄宿的孩子,潛意識中寄害怕被父母拋棄,又對父母有怨恨,因此會表現出委屈、拒絕和過度纏綿或不可理喻。

一個孩子已上初中的媽媽說:“孩子的學校就在我家門口,我和她爸不想讓她住校,但孩子死活不同意,非要住校。仔細想想,還是因為孩子嫌棄我太嘮叨,管的太嚴。”

是呀,哪有孩子不戀家?哪有孩子不依戀媽媽?除非是家給孩子帶來困擾,媽媽給孩子帶來煩惱,讓孩子不堪負荷罷了。

我們沒有見過任何動物把自己的孩子託付給同類照顧的。如母貓不會把小貓託付給其它貓撫養,母豬也不會把任何一頭小豬託付給其它的母豬來代養。動物尚且知道的簡單道理,人類常常犯糊塗。

自然的才是最正確的。凡是打破自然規律的做法,必然會受到懲罰。孩子養育也應該回歸自然和本能,不能受外部條件的干擾和阻隔,否則,遺憾一輩子。

"

確切的說,晨妞從小由奶奶和我一起帶大。農忙時,奶奶就會帶晨妞回老家種莊稼、收莊稼;農忙完,奶奶又會帶晨妞來城裡跟我們住。

細數起來,晨妞上幼兒園前,跟奶奶相處的時間比跟我相處的時間長。那時,我白天上班,下班回家跟她待不了幾個小時。奶奶擔心我晚上休息不好,就會把晨妞抱走,讓晨妞跟她睡。

但是,每年春節,有親戚給晨妞壓歲錢,她都會一轉手給我,不給奶奶。

晨妞的姑姑在旁邊看到了,打趣說:“看來,你奶奶白疼你了。”

我知道,這與我經常和晨妞互動,經常與晨妞見面是分不開的。

如果她從出生到上幼兒園,一直跟奶奶在老家生活,很少見到我,我於她就是陌生人。

感情是需要培養的。這句話適合於戀人、朋友,也適用於親子關係。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從小被父母遺棄,由養父養母養大,最後,即使他的親生父母來認他,他也很難與他們建立感情的原因。

教育孩子,沒有相守的長度,就沒有感情的深度。

孩子從小由媽媽撫養,到底有多重要,很多父母都被矇在鼓裡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獼猴做過一個實驗。

工作人員做了兩個人造的獼猴媽媽,一隻是用硬邦邦的鋼絲做成的,這個獼猴的胸前綁有奶瓶,另一隻是用柔軟的絨布做成的,這個獼猴媽媽身上沒有奶瓶。

工作人員把一些小獼猴和這兩人造的獼猴媽媽放在同一個籠子,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小獼猴們飢餓的時候就會去靠近那只有奶瓶的獼猴,吃完了以後,就去找那個用絨布做的獼猴,依偎在它的身邊睡覺。

實驗還沒有最終結束。

工作人員掃描這些小獼猴的大腦發現,其皮質神經元鏈接稀疏。它們不但心理出現問題,走路也蹣跚不穩,甚至連叫聲也不正常。

這些獼猴長到成年後,對周圍的夥伴、異性沒有興趣。工作人員用人工方法讓其中的母獼猴懷孕,小獼猴出生後,獼猴媽媽並沒有對小獼猴顯示出疼愛和守護,反而對她的孩子很冷漠,有的甚至還咬死了她的孩子……

獼猴與人有94%的相似度。由此可見,那些從小得不到母愛滋養的孩子,從小沒有在父母身邊撒嬌長大的孩子,其心理已埋下了異常的種子。

即使孩子的監護人從小對孩子再好,始終都代替不了親生父母對孩子的愛。

父母給予孩子的守候與堅守,才是孩子對抗這個社會的勇氣和鎧甲。

二次世界大戰後,羅馬尼亞出現了經濟蕭條、人口銳減的現狀。

政府為了增加人口,強壯國本,鼓勵已婚婦女生育。並且規定,已婚婦女至少生四個孩子。如果家庭困難,養不起,可以把孩子送到國家出資的教育院,由國家出錢撫養孩子。

為此,先後有六萬多嬰兒被送進養育院,被批量撫養。這些孩子最後大多都出現異常,如行動遲緩,反應遲鈍,智力低下,情感發育不良等情況。他們對陌生人沒有恐懼感,也沒有溝通能力。

後來,有一部分孩子被送到美國底特律兒童醫院做大腦斷層掃描,結果發現他們大腦的海馬迴和杏仁核等多部位都不正常。

腦神經科學已證實:

早期情感發育不良,會直接損害大腦的正常發育,使其結構異常,造成無法逆轉的病理性改變。

這些孩子從小缺少母愛的浸潤,缺少與母親的情感及需要交流,生命的起始階段就出現感情枯竭,成年後心理及能力方面就有缺陷。

一個孩子,首先獲得愛,親情,安全感這些自然的需求,才能發展出更高一級的自律、合作和利他等意識和能力。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照顧不好,處理不好,又怎能與周圍的人,與這個世界和平相處呢?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最好的寄宿學校也不能代替母親。”

孩子從小由媽媽撫養,到底有多重要,很多父母都被矇在鼓裡

有的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這也是很不“人性”,很不科學的做法。

長期寄宿的孩子,潛意識中寄害怕被父母拋棄,又對父母有怨恨,因此會表現出委屈、拒絕和過度纏綿或不可理喻。

一個孩子已上初中的媽媽說:“孩子的學校就在我家門口,我和她爸不想讓她住校,但孩子死活不同意,非要住校。仔細想想,還是因為孩子嫌棄我太嘮叨,管的太嚴。”

是呀,哪有孩子不戀家?哪有孩子不依戀媽媽?除非是家給孩子帶來困擾,媽媽給孩子帶來煩惱,讓孩子不堪負荷罷了。

我們沒有見過任何動物把自己的孩子託付給同類照顧的。如母貓不會把小貓託付給其它貓撫養,母豬也不會把任何一頭小豬託付給其它的母豬來代養。動物尚且知道的簡單道理,人類常常犯糊塗。

自然的才是最正確的。凡是打破自然規律的做法,必然會受到懲罰。孩子養育也應該回歸自然和本能,不能受外部條件的干擾和阻隔,否則,遺憾一輩子。

孩子從小由媽媽撫養,到底有多重要,很多父母都被矇在鼓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