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

01

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那是談戀愛的時候。結婚幾年,老夫老妻的眼裡,就只有互相嫌棄。

婚姻進入平淡期,激情的浪潮褪去,彼此都變成了裸泳——缺點盡顯。

你嫌棄我臉大胸平愛叨叨,我嫌棄你發胖懶惰睡覺還打呼。

愛情的小船早就翻了。

當你以為婚姻生活就在這雞飛狗跳歲月靜好中度過時,一個娃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如果說婚姻是一場遊戲,夫妻需要不斷打怪升級才能過關的話。

那麼娃的到來,就是讓這個遊戲直接進入“地獄模式”,生存難度直線上升。

老夫老妻不得不簽下“停戰協議”,統一戰線、一致對外,齊心協力做好帶娃工作。

"

01

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那是談戀愛的時候。結婚幾年,老夫老妻的眼裡,就只有互相嫌棄。

婚姻進入平淡期,激情的浪潮褪去,彼此都變成了裸泳——缺點盡顯。

你嫌棄我臉大胸平愛叨叨,我嫌棄你發胖懶惰睡覺還打呼。

愛情的小船早就翻了。

當你以為婚姻生活就在這雞飛狗跳歲月靜好中度過時,一個娃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如果說婚姻是一場遊戲,夫妻需要不斷打怪升級才能過關的話。

那麼娃的到來,就是讓這個遊戲直接進入“地獄模式”,生存難度直線上升。

老夫老妻不得不簽下“停戰協議”,統一戰線、一致對外,齊心協力做好帶娃工作。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02

自從有了娃,領土爭端沒有了,日子過得踏實多了。

年輕戀人的吃飯模式是這樣的。

男:“你想吃什麼?”女:“隨便。”男:“那去吃火鍋?”女:“不想吃。”男:“去吃韓式料理?”女:“也不想吃。”男:“那你到底想吃什麼?”女:“你這是什麼態度?”於是兩人不歡而散。

老夫老妻的吃飯模式是這樣的。

“娃不能吃辣的。”“娃愛吃某某家的牛排。”好嘞,一拍即合。

總結起來就是,娃吃什麼,咱吃什麼。

"

01

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那是談戀愛的時候。結婚幾年,老夫老妻的眼裡,就只有互相嫌棄。

婚姻進入平淡期,激情的浪潮褪去,彼此都變成了裸泳——缺點盡顯。

你嫌棄我臉大胸平愛叨叨,我嫌棄你發胖懶惰睡覺還打呼。

愛情的小船早就翻了。

當你以為婚姻生活就在這雞飛狗跳歲月靜好中度過時,一個娃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如果說婚姻是一場遊戲,夫妻需要不斷打怪升級才能過關的話。

那麼娃的到來,就是讓這個遊戲直接進入“地獄模式”,生存難度直線上升。

老夫老妻不得不簽下“停戰協議”,統一戰線、一致對外,齊心協力做好帶娃工作。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02

自從有了娃,領土爭端沒有了,日子過得踏實多了。

年輕戀人的吃飯模式是這樣的。

男:“你想吃什麼?”女:“隨便。”男:“那去吃火鍋?”女:“不想吃。”男:“去吃韓式料理?”女:“也不想吃。”男:“那你到底想吃什麼?”女:“你這是什麼態度?”於是兩人不歡而散。

老夫老妻的吃飯模式是這樣的。

“娃不能吃辣的。”“娃愛吃某某家的牛排。”好嘞,一拍即合。

總結起來就是,娃吃什麼,咱吃什麼。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年輕戀人逛商場,女生不停地試衣服,男生不抬頭地玩手機。女生嫌男生敷衍不給意見,男生抱怨女生太挑剔太糾結。

老夫老妻逛商場,擄著娃穿梭於童裝店、兒童遊戲樂園、玩具店、冰淇淋店、肯德基……

娃缺什麼就買什麼,娃要去哪兒就去哪兒,齊心協力,滿載而歸。

年輕戀人吵架,時時刻刻都是“你是不是不愛我了?”的靈魂拷問,誰都不願意低頭服軟。

老夫老妻吵架,“你這是什麼意思?”剛高聲嚷嚷開了個頭,娃哇的一聲哭了,立馬偃旗息鼓,“快去看看,是餓了?還是尿了?”

自從有了娃,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再也不糾結晚上睡覺是誰捲了被子,反正娃睡中間,咱只能靠邊。

再也不埋怨早晨是你吵醒了我還是我吵醒了你,反正娃不到七點就醒了,醒了張嘴就喊。

再也沒有無謂的爭端了,一切以能儘快地盡好地打發娃為最高標準。

"

01

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那是談戀愛的時候。結婚幾年,老夫老妻的眼裡,就只有互相嫌棄。

婚姻進入平淡期,激情的浪潮褪去,彼此都變成了裸泳——缺點盡顯。

你嫌棄我臉大胸平愛叨叨,我嫌棄你發胖懶惰睡覺還打呼。

愛情的小船早就翻了。

當你以為婚姻生活就在這雞飛狗跳歲月靜好中度過時,一個娃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如果說婚姻是一場遊戲,夫妻需要不斷打怪升級才能過關的話。

那麼娃的到來,就是讓這個遊戲直接進入“地獄模式”,生存難度直線上升。

老夫老妻不得不簽下“停戰協議”,統一戰線、一致對外,齊心協力做好帶娃工作。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02

自從有了娃,領土爭端沒有了,日子過得踏實多了。

年輕戀人的吃飯模式是這樣的。

男:“你想吃什麼?”女:“隨便。”男:“那去吃火鍋?”女:“不想吃。”男:“去吃韓式料理?”女:“也不想吃。”男:“那你到底想吃什麼?”女:“你這是什麼態度?”於是兩人不歡而散。

老夫老妻的吃飯模式是這樣的。

“娃不能吃辣的。”“娃愛吃某某家的牛排。”好嘞,一拍即合。

總結起來就是,娃吃什麼,咱吃什麼。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年輕戀人逛商場,女生不停地試衣服,男生不抬頭地玩手機。女生嫌男生敷衍不給意見,男生抱怨女生太挑剔太糾結。

老夫老妻逛商場,擄著娃穿梭於童裝店、兒童遊戲樂園、玩具店、冰淇淋店、肯德基……

娃缺什麼就買什麼,娃要去哪兒就去哪兒,齊心協力,滿載而歸。

年輕戀人吵架,時時刻刻都是“你是不是不愛我了?”的靈魂拷問,誰都不願意低頭服軟。

老夫老妻吵架,“你這是什麼意思?”剛高聲嚷嚷開了個頭,娃哇的一聲哭了,立馬偃旗息鼓,“快去看看,是餓了?還是尿了?”

自從有了娃,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再也不糾結晚上睡覺是誰捲了被子,反正娃睡中間,咱只能靠邊。

再也不埋怨早晨是你吵醒了我還是我吵醒了你,反正娃不到七點就醒了,醒了張嘴就喊。

再也沒有無謂的爭端了,一切以能儘快地盡好地打發娃為最高標準。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03

本週末,我們一家喜氣洋洋地去了一趟公園。嗯,35度的高溫。

只因幼兒園老師佈置了作業,要觀察一種鳥,記錄它的大小、顏色、叫聲,並畫下來。

"

01

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那是談戀愛的時候。結婚幾年,老夫老妻的眼裡,就只有互相嫌棄。

婚姻進入平淡期,激情的浪潮褪去,彼此都變成了裸泳——缺點盡顯。

你嫌棄我臉大胸平愛叨叨,我嫌棄你發胖懶惰睡覺還打呼。

愛情的小船早就翻了。

當你以為婚姻生活就在這雞飛狗跳歲月靜好中度過時,一個娃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如果說婚姻是一場遊戲,夫妻需要不斷打怪升級才能過關的話。

那麼娃的到來,就是讓這個遊戲直接進入“地獄模式”,生存難度直線上升。

老夫老妻不得不簽下“停戰協議”,統一戰線、一致對外,齊心協力做好帶娃工作。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02

自從有了娃,領土爭端沒有了,日子過得踏實多了。

年輕戀人的吃飯模式是這樣的。

男:“你想吃什麼?”女:“隨便。”男:“那去吃火鍋?”女:“不想吃。”男:“去吃韓式料理?”女:“也不想吃。”男:“那你到底想吃什麼?”女:“你這是什麼態度?”於是兩人不歡而散。

老夫老妻的吃飯模式是這樣的。

“娃不能吃辣的。”“娃愛吃某某家的牛排。”好嘞,一拍即合。

總結起來就是,娃吃什麼,咱吃什麼。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年輕戀人逛商場,女生不停地試衣服,男生不抬頭地玩手機。女生嫌男生敷衍不給意見,男生抱怨女生太挑剔太糾結。

老夫老妻逛商場,擄著娃穿梭於童裝店、兒童遊戲樂園、玩具店、冰淇淋店、肯德基……

娃缺什麼就買什麼,娃要去哪兒就去哪兒,齊心協力,滿載而歸。

年輕戀人吵架,時時刻刻都是“你是不是不愛我了?”的靈魂拷問,誰都不願意低頭服軟。

老夫老妻吵架,“你這是什麼意思?”剛高聲嚷嚷開了個頭,娃哇的一聲哭了,立馬偃旗息鼓,“快去看看,是餓了?還是尿了?”

自從有了娃,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再也不糾結晚上睡覺是誰捲了被子,反正娃睡中間,咱只能靠邊。

再也不埋怨早晨是你吵醒了我還是我吵醒了你,反正娃不到七點就醒了,醒了張嘴就喊。

再也沒有無謂的爭端了,一切以能儘快地盡好地打發娃為最高標準。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03

本週末,我們一家喜氣洋洋地去了一趟公園。嗯,35度的高溫。

只因幼兒園老師佈置了作業,要觀察一種鳥,記錄它的大小、顏色、叫聲,並畫下來。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老父親和老母親只能面帶微笑,互相給個鼓勵的眼神,汗流浹背地投入到找鳥的工作中去,然後默默地想念家裡的空調和西瓜。

我眼神好,不近視,由我負責在樹林裡找,然後拍照片、拍視頻。

老公以前好歹學過生物,由他負責鑑定品種,指導畫畫。

在娃的作業面前,我們受苦受難又齊心協力,感情得到了昇華,超越了塑料夫妻情變成了真摯的戰友情。

在這次作業後,老夫老妻的抗作業打擊能力更高了,還有什麼比大夏天滿林子找鳥更難的呢?

像網上說的這種讓父母找花瓣,對我們來說早就是小兒科了。

"

01

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那是談戀愛的時候。結婚幾年,老夫老妻的眼裡,就只有互相嫌棄。

婚姻進入平淡期,激情的浪潮褪去,彼此都變成了裸泳——缺點盡顯。

你嫌棄我臉大胸平愛叨叨,我嫌棄你發胖懶惰睡覺還打呼。

愛情的小船早就翻了。

當你以為婚姻生活就在這雞飛狗跳歲月靜好中度過時,一個娃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如果說婚姻是一場遊戲,夫妻需要不斷打怪升級才能過關的話。

那麼娃的到來,就是讓這個遊戲直接進入“地獄模式”,生存難度直線上升。

老夫老妻不得不簽下“停戰協議”,統一戰線、一致對外,齊心協力做好帶娃工作。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02

自從有了娃,領土爭端沒有了,日子過得踏實多了。

年輕戀人的吃飯模式是這樣的。

男:“你想吃什麼?”女:“隨便。”男:“那去吃火鍋?”女:“不想吃。”男:“去吃韓式料理?”女:“也不想吃。”男:“那你到底想吃什麼?”女:“你這是什麼態度?”於是兩人不歡而散。

老夫老妻的吃飯模式是這樣的。

“娃不能吃辣的。”“娃愛吃某某家的牛排。”好嘞,一拍即合。

總結起來就是,娃吃什麼,咱吃什麼。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年輕戀人逛商場,女生不停地試衣服,男生不抬頭地玩手機。女生嫌男生敷衍不給意見,男生抱怨女生太挑剔太糾結。

老夫老妻逛商場,擄著娃穿梭於童裝店、兒童遊戲樂園、玩具店、冰淇淋店、肯德基……

娃缺什麼就買什麼,娃要去哪兒就去哪兒,齊心協力,滿載而歸。

年輕戀人吵架,時時刻刻都是“你是不是不愛我了?”的靈魂拷問,誰都不願意低頭服軟。

老夫老妻吵架,“你這是什麼意思?”剛高聲嚷嚷開了個頭,娃哇的一聲哭了,立馬偃旗息鼓,“快去看看,是餓了?還是尿了?”

自從有了娃,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再也不糾結晚上睡覺是誰捲了被子,反正娃睡中間,咱只能靠邊。

再也不埋怨早晨是你吵醒了我還是我吵醒了你,反正娃不到七點就醒了,醒了張嘴就喊。

再也沒有無謂的爭端了,一切以能儘快地盡好地打發娃為最高標準。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03

本週末,我們一家喜氣洋洋地去了一趟公園。嗯,35度的高溫。

只因幼兒園老師佈置了作業,要觀察一種鳥,記錄它的大小、顏色、叫聲,並畫下來。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老父親和老母親只能面帶微笑,互相給個鼓勵的眼神,汗流浹背地投入到找鳥的工作中去,然後默默地想念家裡的空調和西瓜。

我眼神好,不近視,由我負責在樹林裡找,然後拍照片、拍視頻。

老公以前好歹學過生物,由他負責鑑定品種,指導畫畫。

在娃的作業面前,我們受苦受難又齊心協力,感情得到了昇華,超越了塑料夫妻情變成了真摯的戰友情。

在這次作業後,老夫老妻的抗作業打擊能力更高了,還有什麼比大夏天滿林子找鳥更難的呢?

像網上說的這種讓父母找花瓣,對我們來說早就是小兒科了。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娃的課外作業,不僅增加了孩子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培養了孩子認識和保護各種動植物的意識,還有利於維護夫妻感情,找回了當年花前月下鑽小樹林的感覺(此處省略300字)。

當你在公園裡看到中年夫妻帶著萌娃在撿枯葉、撈樹枝、挖泥巴,不用懷疑,這一定是在收集幼兒園親子作業的材料。

有寶媽說:“幼兒園老師讓帶樹葉、瓶蓋、白紙、彩紙、膠棒,樹葉還得是特殊形狀的。大晚上的,我老公負責去買白紙、彩紙、膠棒,我打著手電在小區樹底下劃拉樹葉子順便翻垃圾桶找瓶蓋。”

還有寶媽說:“幼兒園動手作業有一個很常規的項目,是帶雪糕棍到學校做扇子、搭房子。夏天還好,但你能想象大冬天的全家總動員吃雪糕,拿裡面的雪糕棍子的情景嗎?真的是透心涼。”

"

01

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那是談戀愛的時候。結婚幾年,老夫老妻的眼裡,就只有互相嫌棄。

婚姻進入平淡期,激情的浪潮褪去,彼此都變成了裸泳——缺點盡顯。

你嫌棄我臉大胸平愛叨叨,我嫌棄你發胖懶惰睡覺還打呼。

愛情的小船早就翻了。

當你以為婚姻生活就在這雞飛狗跳歲月靜好中度過時,一個娃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如果說婚姻是一場遊戲,夫妻需要不斷打怪升級才能過關的話。

那麼娃的到來,就是讓這個遊戲直接進入“地獄模式”,生存難度直線上升。

老夫老妻不得不簽下“停戰協議”,統一戰線、一致對外,齊心協力做好帶娃工作。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02

自從有了娃,領土爭端沒有了,日子過得踏實多了。

年輕戀人的吃飯模式是這樣的。

男:“你想吃什麼?”女:“隨便。”男:“那去吃火鍋?”女:“不想吃。”男:“去吃韓式料理?”女:“也不想吃。”男:“那你到底想吃什麼?”女:“你這是什麼態度?”於是兩人不歡而散。

老夫老妻的吃飯模式是這樣的。

“娃不能吃辣的。”“娃愛吃某某家的牛排。”好嘞,一拍即合。

總結起來就是,娃吃什麼,咱吃什麼。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年輕戀人逛商場,女生不停地試衣服,男生不抬頭地玩手機。女生嫌男生敷衍不給意見,男生抱怨女生太挑剔太糾結。

老夫老妻逛商場,擄著娃穿梭於童裝店、兒童遊戲樂園、玩具店、冰淇淋店、肯德基……

娃缺什麼就買什麼,娃要去哪兒就去哪兒,齊心協力,滿載而歸。

年輕戀人吵架,時時刻刻都是“你是不是不愛我了?”的靈魂拷問,誰都不願意低頭服軟。

老夫老妻吵架,“你這是什麼意思?”剛高聲嚷嚷開了個頭,娃哇的一聲哭了,立馬偃旗息鼓,“快去看看,是餓了?還是尿了?”

自從有了娃,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再也不糾結晚上睡覺是誰捲了被子,反正娃睡中間,咱只能靠邊。

再也不埋怨早晨是你吵醒了我還是我吵醒了你,反正娃不到七點就醒了,醒了張嘴就喊。

再也沒有無謂的爭端了,一切以能儘快地盡好地打發娃為最高標準。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03

本週末,我們一家喜氣洋洋地去了一趟公園。嗯,35度的高溫。

只因幼兒園老師佈置了作業,要觀察一種鳥,記錄它的大小、顏色、叫聲,並畫下來。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老父親和老母親只能面帶微笑,互相給個鼓勵的眼神,汗流浹背地投入到找鳥的工作中去,然後默默地想念家裡的空調和西瓜。

我眼神好,不近視,由我負責在樹林裡找,然後拍照片、拍視頻。

老公以前好歹學過生物,由他負責鑑定品種,指導畫畫。

在娃的作業面前,我們受苦受難又齊心協力,感情得到了昇華,超越了塑料夫妻情變成了真摯的戰友情。

在這次作業後,老夫老妻的抗作業打擊能力更高了,還有什麼比大夏天滿林子找鳥更難的呢?

像網上說的這種讓父母找花瓣,對我們來說早就是小兒科了。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娃的課外作業,不僅增加了孩子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培養了孩子認識和保護各種動植物的意識,還有利於維護夫妻感情,找回了當年花前月下鑽小樹林的感覺(此處省略300字)。

當你在公園裡看到中年夫妻帶著萌娃在撿枯葉、撈樹枝、挖泥巴,不用懷疑,這一定是在收集幼兒園親子作業的材料。

有寶媽說:“幼兒園老師讓帶樹葉、瓶蓋、白紙、彩紙、膠棒,樹葉還得是特殊形狀的。大晚上的,我老公負責去買白紙、彩紙、膠棒,我打著手電在小區樹底下劃拉樹葉子順便翻垃圾桶找瓶蓋。”

還有寶媽說:“幼兒園動手作業有一個很常規的項目,是帶雪糕棍到學校做扇子、搭房子。夏天還好,但你能想象大冬天的全家總動員吃雪糕,拿裡面的雪糕棍子的情景嗎?真的是透心涼。”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看,為了給娃爭口氣,為了娃的健康成長,老夫老妻自發自覺地分工合作,動手能力、創新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娃幼兒園畢業之日,就是家長琴棋書畫成才之時。

但是別忘了,幼兒園後面還有小學、初中、高中……

老夫老妻要做好與作業這個敵人打持久戰的準備。

大家同仇敵愾,一起在為了孩子前途的道路上飛奔吧!


04

魯迅我說:在金錢面前,一切問題都是浮雲。

結婚,花9塊錢就能領證了。養娃,花多少錢都填不滿這個無底洞。

一細數從孩子出生到現在,奶粉、紙尿褲、衣服、各種玩具……不知道花了多少錢,心都在滴血。

亦舒在《喜寶》裡寫:“最希望要的是愛,很多很多愛,如果沒有愛,錢也是好的。”

作為一箇中年帶娃婦女,我不需要很多很多的愛,給我很多很多很多錢就行。

在教育綜藝節目《老師請回答》中,有一位媽媽為女兒的教育花費讓人受到了驚嚇:

"

01

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那是談戀愛的時候。結婚幾年,老夫老妻的眼裡,就只有互相嫌棄。

婚姻進入平淡期,激情的浪潮褪去,彼此都變成了裸泳——缺點盡顯。

你嫌棄我臉大胸平愛叨叨,我嫌棄你發胖懶惰睡覺還打呼。

愛情的小船早就翻了。

當你以為婚姻生活就在這雞飛狗跳歲月靜好中度過時,一個娃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如果說婚姻是一場遊戲,夫妻需要不斷打怪升級才能過關的話。

那麼娃的到來,就是讓這個遊戲直接進入“地獄模式”,生存難度直線上升。

老夫老妻不得不簽下“停戰協議”,統一戰線、一致對外,齊心協力做好帶娃工作。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02

自從有了娃,領土爭端沒有了,日子過得踏實多了。

年輕戀人的吃飯模式是這樣的。

男:“你想吃什麼?”女:“隨便。”男:“那去吃火鍋?”女:“不想吃。”男:“去吃韓式料理?”女:“也不想吃。”男:“那你到底想吃什麼?”女:“你這是什麼態度?”於是兩人不歡而散。

老夫老妻的吃飯模式是這樣的。

“娃不能吃辣的。”“娃愛吃某某家的牛排。”好嘞,一拍即合。

總結起來就是,娃吃什麼,咱吃什麼。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年輕戀人逛商場,女生不停地試衣服,男生不抬頭地玩手機。女生嫌男生敷衍不給意見,男生抱怨女生太挑剔太糾結。

老夫老妻逛商場,擄著娃穿梭於童裝店、兒童遊戲樂園、玩具店、冰淇淋店、肯德基……

娃缺什麼就買什麼,娃要去哪兒就去哪兒,齊心協力,滿載而歸。

年輕戀人吵架,時時刻刻都是“你是不是不愛我了?”的靈魂拷問,誰都不願意低頭服軟。

老夫老妻吵架,“你這是什麼意思?”剛高聲嚷嚷開了個頭,娃哇的一聲哭了,立馬偃旗息鼓,“快去看看,是餓了?還是尿了?”

自從有了娃,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再也不糾結晚上睡覺是誰捲了被子,反正娃睡中間,咱只能靠邊。

再也不埋怨早晨是你吵醒了我還是我吵醒了你,反正娃不到七點就醒了,醒了張嘴就喊。

再也沒有無謂的爭端了,一切以能儘快地盡好地打發娃為最高標準。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03

本週末,我們一家喜氣洋洋地去了一趟公園。嗯,35度的高溫。

只因幼兒園老師佈置了作業,要觀察一種鳥,記錄它的大小、顏色、叫聲,並畫下來。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老父親和老母親只能面帶微笑,互相給個鼓勵的眼神,汗流浹背地投入到找鳥的工作中去,然後默默地想念家裡的空調和西瓜。

我眼神好,不近視,由我負責在樹林裡找,然後拍照片、拍視頻。

老公以前好歹學過生物,由他負責鑑定品種,指導畫畫。

在娃的作業面前,我們受苦受難又齊心協力,感情得到了昇華,超越了塑料夫妻情變成了真摯的戰友情。

在這次作業後,老夫老妻的抗作業打擊能力更高了,還有什麼比大夏天滿林子找鳥更難的呢?

像網上說的這種讓父母找花瓣,對我們來說早就是小兒科了。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娃的課外作業,不僅增加了孩子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培養了孩子認識和保護各種動植物的意識,還有利於維護夫妻感情,找回了當年花前月下鑽小樹林的感覺(此處省略300字)。

當你在公園裡看到中年夫妻帶著萌娃在撿枯葉、撈樹枝、挖泥巴,不用懷疑,這一定是在收集幼兒園親子作業的材料。

有寶媽說:“幼兒園老師讓帶樹葉、瓶蓋、白紙、彩紙、膠棒,樹葉還得是特殊形狀的。大晚上的,我老公負責去買白紙、彩紙、膠棒,我打著手電在小區樹底下劃拉樹葉子順便翻垃圾桶找瓶蓋。”

還有寶媽說:“幼兒園動手作業有一個很常規的項目,是帶雪糕棍到學校做扇子、搭房子。夏天還好,但你能想象大冬天的全家總動員吃雪糕,拿裡面的雪糕棍子的情景嗎?真的是透心涼。”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看,為了給娃爭口氣,為了娃的健康成長,老夫老妻自發自覺地分工合作,動手能力、創新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娃幼兒園畢業之日,就是家長琴棋書畫成才之時。

但是別忘了,幼兒園後面還有小學、初中、高中……

老夫老妻要做好與作業這個敵人打持久戰的準備。

大家同仇敵愾,一起在為了孩子前途的道路上飛奔吧!


04

魯迅我說:在金錢面前,一切問題都是浮雲。

結婚,花9塊錢就能領證了。養娃,花多少錢都填不滿這個無底洞。

一細數從孩子出生到現在,奶粉、紙尿褲、衣服、各種玩具……不知道花了多少錢,心都在滴血。

亦舒在《喜寶》裡寫:“最希望要的是愛,很多很多愛,如果沒有愛,錢也是好的。”

作為一箇中年帶娃婦女,我不需要很多很多的愛,給我很多很多很多錢就行。

在教育綜藝節目《老師請回答》中,有一位媽媽為女兒的教育花費讓人受到了驚嚇: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與培養童星的公司簽約13.8萬,一對一聲樂40萬,讓女兒在工體開演唱會兩次30萬,去紐約時裝週走秀20萬,還有一些零零碎碎的班沒有算進去。

才6歲的孩子,一年就一百萬啊,嚇得我這顆老母親的心都要停止了。

別人的娃奔著才華橫溢的方向發展,咱的娃還只知道趴在地上扒拉玩具……

老母親決定了,咱娃也要上上興趣班。可是錢從從哪裡來?

我看向坐在沙發另一頭玩手機的老公,雙眼格外的含情脈脈。那就是亮閃閃的大金礦啊。

娃的養育費靠老母親一個人的工資哪夠,娃他爸可是頂了半邊天呢。

"

01

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那是談戀愛的時候。結婚幾年,老夫老妻的眼裡,就只有互相嫌棄。

婚姻進入平淡期,激情的浪潮褪去,彼此都變成了裸泳——缺點盡顯。

你嫌棄我臉大胸平愛叨叨,我嫌棄你發胖懶惰睡覺還打呼。

愛情的小船早就翻了。

當你以為婚姻生活就在這雞飛狗跳歲月靜好中度過時,一個娃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如果說婚姻是一場遊戲,夫妻需要不斷打怪升級才能過關的話。

那麼娃的到來,就是讓這個遊戲直接進入“地獄模式”,生存難度直線上升。

老夫老妻不得不簽下“停戰協議”,統一戰線、一致對外,齊心協力做好帶娃工作。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02

自從有了娃,領土爭端沒有了,日子過得踏實多了。

年輕戀人的吃飯模式是這樣的。

男:“你想吃什麼?”女:“隨便。”男:“那去吃火鍋?”女:“不想吃。”男:“去吃韓式料理?”女:“也不想吃。”男:“那你到底想吃什麼?”女:“你這是什麼態度?”於是兩人不歡而散。

老夫老妻的吃飯模式是這樣的。

“娃不能吃辣的。”“娃愛吃某某家的牛排。”好嘞,一拍即合。

總結起來就是,娃吃什麼,咱吃什麼。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年輕戀人逛商場,女生不停地試衣服,男生不抬頭地玩手機。女生嫌男生敷衍不給意見,男生抱怨女生太挑剔太糾結。

老夫老妻逛商場,擄著娃穿梭於童裝店、兒童遊戲樂園、玩具店、冰淇淋店、肯德基……

娃缺什麼就買什麼,娃要去哪兒就去哪兒,齊心協力,滿載而歸。

年輕戀人吵架,時時刻刻都是“你是不是不愛我了?”的靈魂拷問,誰都不願意低頭服軟。

老夫老妻吵架,“你這是什麼意思?”剛高聲嚷嚷開了個頭,娃哇的一聲哭了,立馬偃旗息鼓,“快去看看,是餓了?還是尿了?”

自從有了娃,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再也不糾結晚上睡覺是誰捲了被子,反正娃睡中間,咱只能靠邊。

再也不埋怨早晨是你吵醒了我還是我吵醒了你,反正娃不到七點就醒了,醒了張嘴就喊。

再也沒有無謂的爭端了,一切以能儘快地盡好地打發娃為最高標準。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03

本週末,我們一家喜氣洋洋地去了一趟公園。嗯,35度的高溫。

只因幼兒園老師佈置了作業,要觀察一種鳥,記錄它的大小、顏色、叫聲,並畫下來。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老父親和老母親只能面帶微笑,互相給個鼓勵的眼神,汗流浹背地投入到找鳥的工作中去,然後默默地想念家裡的空調和西瓜。

我眼神好,不近視,由我負責在樹林裡找,然後拍照片、拍視頻。

老公以前好歹學過生物,由他負責鑑定品種,指導畫畫。

在娃的作業面前,我們受苦受難又齊心協力,感情得到了昇華,超越了塑料夫妻情變成了真摯的戰友情。

在這次作業後,老夫老妻的抗作業打擊能力更高了,還有什麼比大夏天滿林子找鳥更難的呢?

像網上說的這種讓父母找花瓣,對我們來說早就是小兒科了。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娃的課外作業,不僅增加了孩子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培養了孩子認識和保護各種動植物的意識,還有利於維護夫妻感情,找回了當年花前月下鑽小樹林的感覺(此處省略300字)。

當你在公園裡看到中年夫妻帶著萌娃在撿枯葉、撈樹枝、挖泥巴,不用懷疑,這一定是在收集幼兒園親子作業的材料。

有寶媽說:“幼兒園老師讓帶樹葉、瓶蓋、白紙、彩紙、膠棒,樹葉還得是特殊形狀的。大晚上的,我老公負責去買白紙、彩紙、膠棒,我打著手電在小區樹底下劃拉樹葉子順便翻垃圾桶找瓶蓋。”

還有寶媽說:“幼兒園動手作業有一個很常規的項目,是帶雪糕棍到學校做扇子、搭房子。夏天還好,但你能想象大冬天的全家總動員吃雪糕,拿裡面的雪糕棍子的情景嗎?真的是透心涼。”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看,為了給娃爭口氣,為了娃的健康成長,老夫老妻自發自覺地分工合作,動手能力、創新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娃幼兒園畢業之日,就是家長琴棋書畫成才之時。

但是別忘了,幼兒園後面還有小學、初中、高中……

老夫老妻要做好與作業這個敵人打持久戰的準備。

大家同仇敵愾,一起在為了孩子前途的道路上飛奔吧!


04

魯迅我說:在金錢面前,一切問題都是浮雲。

結婚,花9塊錢就能領證了。養娃,花多少錢都填不滿這個無底洞。

一細數從孩子出生到現在,奶粉、紙尿褲、衣服、各種玩具……不知道花了多少錢,心都在滴血。

亦舒在《喜寶》裡寫:“最希望要的是愛,很多很多愛,如果沒有愛,錢也是好的。”

作為一箇中年帶娃婦女,我不需要很多很多的愛,給我很多很多很多錢就行。

在教育綜藝節目《老師請回答》中,有一位媽媽為女兒的教育花費讓人受到了驚嚇: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與培養童星的公司簽約13.8萬,一對一聲樂40萬,讓女兒在工體開演唱會兩次30萬,去紐約時裝週走秀20萬,還有一些零零碎碎的班沒有算進去。

才6歲的孩子,一年就一百萬啊,嚇得我這顆老母親的心都要停止了。

別人的娃奔著才華橫溢的方向發展,咱的娃還只知道趴在地上扒拉玩具……

老母親決定了,咱娃也要上上興趣班。可是錢從從哪裡來?

我看向坐在沙發另一頭玩手機的老公,雙眼格外的含情脈脈。那就是亮閃閃的大金礦啊。

娃的養育費靠老母親一個人的工資哪夠,娃他爸可是頂了半邊天呢。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於是,什麼生日禮物太直男,結婚紀念日沒有儀式感,情人節沒有花心思……之類的問題全都原諒了。

只要娃他爸有當ATM機的自覺,老母親自然什麼都不計較,還是數錢比較開心。

"

01

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那是談戀愛的時候。結婚幾年,老夫老妻的眼裡,就只有互相嫌棄。

婚姻進入平淡期,激情的浪潮褪去,彼此都變成了裸泳——缺點盡顯。

你嫌棄我臉大胸平愛叨叨,我嫌棄你發胖懶惰睡覺還打呼。

愛情的小船早就翻了。

當你以為婚姻生活就在這雞飛狗跳歲月靜好中度過時,一個娃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如果說婚姻是一場遊戲,夫妻需要不斷打怪升級才能過關的話。

那麼娃的到來,就是讓這個遊戲直接進入“地獄模式”,生存難度直線上升。

老夫老妻不得不簽下“停戰協議”,統一戰線、一致對外,齊心協力做好帶娃工作。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02

自從有了娃,領土爭端沒有了,日子過得踏實多了。

年輕戀人的吃飯模式是這樣的。

男:“你想吃什麼?”女:“隨便。”男:“那去吃火鍋?”女:“不想吃。”男:“去吃韓式料理?”女:“也不想吃。”男:“那你到底想吃什麼?”女:“你這是什麼態度?”於是兩人不歡而散。

老夫老妻的吃飯模式是這樣的。

“娃不能吃辣的。”“娃愛吃某某家的牛排。”好嘞,一拍即合。

總結起來就是,娃吃什麼,咱吃什麼。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年輕戀人逛商場,女生不停地試衣服,男生不抬頭地玩手機。女生嫌男生敷衍不給意見,男生抱怨女生太挑剔太糾結。

老夫老妻逛商場,擄著娃穿梭於童裝店、兒童遊戲樂園、玩具店、冰淇淋店、肯德基……

娃缺什麼就買什麼,娃要去哪兒就去哪兒,齊心協力,滿載而歸。

年輕戀人吵架,時時刻刻都是“你是不是不愛我了?”的靈魂拷問,誰都不願意低頭服軟。

老夫老妻吵架,“你這是什麼意思?”剛高聲嚷嚷開了個頭,娃哇的一聲哭了,立馬偃旗息鼓,“快去看看,是餓了?還是尿了?”

自從有了娃,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再也不糾結晚上睡覺是誰捲了被子,反正娃睡中間,咱只能靠邊。

再也不埋怨早晨是你吵醒了我還是我吵醒了你,反正娃不到七點就醒了,醒了張嘴就喊。

再也沒有無謂的爭端了,一切以能儘快地盡好地打發娃為最高標準。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03

本週末,我們一家喜氣洋洋地去了一趟公園。嗯,35度的高溫。

只因幼兒園老師佈置了作業,要觀察一種鳥,記錄它的大小、顏色、叫聲,並畫下來。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老父親和老母親只能面帶微笑,互相給個鼓勵的眼神,汗流浹背地投入到找鳥的工作中去,然後默默地想念家裡的空調和西瓜。

我眼神好,不近視,由我負責在樹林裡找,然後拍照片、拍視頻。

老公以前好歹學過生物,由他負責鑑定品種,指導畫畫。

在娃的作業面前,我們受苦受難又齊心協力,感情得到了昇華,超越了塑料夫妻情變成了真摯的戰友情。

在這次作業後,老夫老妻的抗作業打擊能力更高了,還有什麼比大夏天滿林子找鳥更難的呢?

像網上說的這種讓父母找花瓣,對我們來說早就是小兒科了。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娃的課外作業,不僅增加了孩子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培養了孩子認識和保護各種動植物的意識,還有利於維護夫妻感情,找回了當年花前月下鑽小樹林的感覺(此處省略300字)。

當你在公園裡看到中年夫妻帶著萌娃在撿枯葉、撈樹枝、挖泥巴,不用懷疑,這一定是在收集幼兒園親子作業的材料。

有寶媽說:“幼兒園老師讓帶樹葉、瓶蓋、白紙、彩紙、膠棒,樹葉還得是特殊形狀的。大晚上的,我老公負責去買白紙、彩紙、膠棒,我打著手電在小區樹底下劃拉樹葉子順便翻垃圾桶找瓶蓋。”

還有寶媽說:“幼兒園動手作業有一個很常規的項目,是帶雪糕棍到學校做扇子、搭房子。夏天還好,但你能想象大冬天的全家總動員吃雪糕,拿裡面的雪糕棍子的情景嗎?真的是透心涼。”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看,為了給娃爭口氣,為了娃的健康成長,老夫老妻自發自覺地分工合作,動手能力、創新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娃幼兒園畢業之日,就是家長琴棋書畫成才之時。

但是別忘了,幼兒園後面還有小學、初中、高中……

老夫老妻要做好與作業這個敵人打持久戰的準備。

大家同仇敵愾,一起在為了孩子前途的道路上飛奔吧!


04

魯迅我說:在金錢面前,一切問題都是浮雲。

結婚,花9塊錢就能領證了。養娃,花多少錢都填不滿這個無底洞。

一細數從孩子出生到現在,奶粉、紙尿褲、衣服、各種玩具……不知道花了多少錢,心都在滴血。

亦舒在《喜寶》裡寫:“最希望要的是愛,很多很多愛,如果沒有愛,錢也是好的。”

作為一箇中年帶娃婦女,我不需要很多很多的愛,給我很多很多很多錢就行。

在教育綜藝節目《老師請回答》中,有一位媽媽為女兒的教育花費讓人受到了驚嚇: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與培養童星的公司簽約13.8萬,一對一聲樂40萬,讓女兒在工體開演唱會兩次30萬,去紐約時裝週走秀20萬,還有一些零零碎碎的班沒有算進去。

才6歲的孩子,一年就一百萬啊,嚇得我這顆老母親的心都要停止了。

別人的娃奔著才華橫溢的方向發展,咱的娃還只知道趴在地上扒拉玩具……

老母親決定了,咱娃也要上上興趣班。可是錢從從哪裡來?

我看向坐在沙發另一頭玩手機的老公,雙眼格外的含情脈脈。那就是亮閃閃的大金礦啊。

娃的養育費靠老母親一個人的工資哪夠,娃他爸可是頂了半邊天呢。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於是,什麼生日禮物太直男,結婚紀念日沒有儀式感,情人節沒有花心思……之類的問題全都原諒了。

只要娃他爸有當ATM機的自覺,老母親自然什麼都不計較,還是數錢比較開心。

比結婚證更能讓婚姻保鮮的,是養娃


05

共同養娃了,婚姻才步入了一個祥和穩定的階段。

沒有娃,分分鐘上演互相吐槽的撕逼大戲。也許撕著撕著,就散了。

有了娃,時時刻刻演繹齊心協力、共度難關的勵志愛情大片。演著演著,就一輩子了。

中年夫妻,誰沒有在婚姻中有點委屈,受點埋怨呢?

都是娃他爸、娃他媽了,看在同戰壕作戰的份上,也就都過去了。

中年夫妻成戰友,愛情的小船翻了,就高舉戰友情的大旗,也挺好。

撰稿:李小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