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裡被罵“肥豬”,媽媽果斷出手,讓孩子贏回尊嚴'

"

01

近日,一則新聞讓人惋惜:陝西寶雞一名20歲女大學生因遭受“校園暴力”跳樓身亡。

其實在上學期間,這兩名同學就曾闖進受害人張某的宿舍,用合金管對其進行毆打,甚至還把這件事經過上傳到網絡上。

她們還多次辱罵張某,以至於全校皆知,而張某也因此受到很嚴重的心理陰影,在臨近開學,她一直跟父母表示害怕去學校。

不光如此,施暴者甚至還威脅稱:你把你媽叫來,我連你媽一塊打。

帶著謾罵的語言,會給人心理上帶來難以抹去的傷痛。

因為長得胖,所以被人叫肥豬;因為皮膚黃,所以被人叫黃臉婆、癮君子;因為姓“胡”,所以被人叫糊塗蟲、糊塗蛋……來自孩子的惡意,原來並還少見。

名字與相貌是父母給的,雖然不完美,但也不容褻瀆。

在家長和老師眼裡,一個不是太雅觀的綽號不過是一個“玩笑”,他們只會勸你別放在心上。

言語傷人,往往比刀斧還嚴重。

"

01

近日,一則新聞讓人惋惜:陝西寶雞一名20歲女大學生因遭受“校園暴力”跳樓身亡。

其實在上學期間,這兩名同學就曾闖進受害人張某的宿舍,用合金管對其進行毆打,甚至還把這件事經過上傳到網絡上。

她們還多次辱罵張某,以至於全校皆知,而張某也因此受到很嚴重的心理陰影,在臨近開學,她一直跟父母表示害怕去學校。

不光如此,施暴者甚至還威脅稱:你把你媽叫來,我連你媽一塊打。

帶著謾罵的語言,會給人心理上帶來難以抹去的傷痛。

因為長得胖,所以被人叫肥豬;因為皮膚黃,所以被人叫黃臉婆、癮君子;因為姓“胡”,所以被人叫糊塗蟲、糊塗蛋……來自孩子的惡意,原來並還少見。

名字與相貌是父母給的,雖然不完美,但也不容褻瀆。

在家長和老師眼裡,一個不是太雅觀的綽號不過是一個“玩笑”,他們只會勸你別放在心上。

言語傷人,往往比刀斧還嚴重。

孩子在幼兒園裡被罵“肥豬”,媽媽果斷出手,讓孩子贏回尊嚴


02

那這種暴力發生的根源是什麼呢?

“語言暴力真的會變成一把凶器。”心理學家武志紅說。

這在家庭中同樣適用。

瀋陽市心理研究所,曾經對瀋陽市少管所的6名拘押的青少年進行心理調查,發現無一例外。

他們都遭受過密集而慘烈的語言暴力攻擊,他們的父母常罵他們,拿他們和周圍人對比,一旦自己不如人,就要遭受辱罵。

心理學家們總結了幾個傷害他們最深的詞語:廢物、就知道吃、丟人、蠢死了、走開走開、我寧可沒有生過你。

這些戳進他們心裡的詞語,是斬斷他們與父母之間情義的道。

父母從未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世界。同時,他們也把握不好一個度。

英國哲學家洛克說:“每個人來到這世界,就像一張白紙一樣。而後,他生存的環境開始給他上色,他的環境是什麼樣的,他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那些在大人看來也許根本算不上語言暴力的話,對於敏感脆弱的孩子來說,就是語言暴力。

在該批評時不批評,不該批評時反而進行棍棒教育,會使得孩子失去對周圍的判斷能力,難以把握自己的情緒。

他們像盲人摸象一樣,自以為了解的就是這個社會,殊不知,摸到的只是大象的腳趾頭而已。而窺一斑見全豹的功力,他們當然也是沒有的。

在本應該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年紀,錯誤地認知了世界。

蔡元培先生曾說,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對於教育而言,塑造一顆心比提升腦力和體力,重要許多。

"

01

近日,一則新聞讓人惋惜:陝西寶雞一名20歲女大學生因遭受“校園暴力”跳樓身亡。

其實在上學期間,這兩名同學就曾闖進受害人張某的宿舍,用合金管對其進行毆打,甚至還把這件事經過上傳到網絡上。

她們還多次辱罵張某,以至於全校皆知,而張某也因此受到很嚴重的心理陰影,在臨近開學,她一直跟父母表示害怕去學校。

不光如此,施暴者甚至還威脅稱:你把你媽叫來,我連你媽一塊打。

帶著謾罵的語言,會給人心理上帶來難以抹去的傷痛。

因為長得胖,所以被人叫肥豬;因為皮膚黃,所以被人叫黃臉婆、癮君子;因為姓“胡”,所以被人叫糊塗蟲、糊塗蛋……來自孩子的惡意,原來並還少見。

名字與相貌是父母給的,雖然不完美,但也不容褻瀆。

在家長和老師眼裡,一個不是太雅觀的綽號不過是一個“玩笑”,他們只會勸你別放在心上。

言語傷人,往往比刀斧還嚴重。

孩子在幼兒園裡被罵“肥豬”,媽媽果斷出手,讓孩子贏回尊嚴


02

那這種暴力發生的根源是什麼呢?

“語言暴力真的會變成一把凶器。”心理學家武志紅說。

這在家庭中同樣適用。

瀋陽市心理研究所,曾經對瀋陽市少管所的6名拘押的青少年進行心理調查,發現無一例外。

他們都遭受過密集而慘烈的語言暴力攻擊,他們的父母常罵他們,拿他們和周圍人對比,一旦自己不如人,就要遭受辱罵。

心理學家們總結了幾個傷害他們最深的詞語:廢物、就知道吃、丟人、蠢死了、走開走開、我寧可沒有生過你。

這些戳進他們心裡的詞語,是斬斷他們與父母之間情義的道。

父母從未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世界。同時,他們也把握不好一個度。

英國哲學家洛克說:“每個人來到這世界,就像一張白紙一樣。而後,他生存的環境開始給他上色,他的環境是什麼樣的,他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那些在大人看來也許根本算不上語言暴力的話,對於敏感脆弱的孩子來說,就是語言暴力。

在該批評時不批評,不該批評時反而進行棍棒教育,會使得孩子失去對周圍的判斷能力,難以把握自己的情緒。

他們像盲人摸象一樣,自以為了解的就是這個社會,殊不知,摸到的只是大象的腳趾頭而已。而窺一斑見全豹的功力,他們當然也是沒有的。

在本應該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年紀,錯誤地認知了世界。

蔡元培先生曾說,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對於教育而言,塑造一顆心比提升腦力和體力,重要許多。

孩子在幼兒園裡被罵“肥豬”,媽媽果斷出手,讓孩子贏回尊嚴

03

那父母該怎麼做,孩子才能在受到侮辱時挽回自己的尊嚴呢?

首先,告訴孩子要勇敢地去反對這種暴力

有位媽媽的兒子4歲了,性格很開朗,人也非常善良,看見小朋友就想一起玩兒。但是,在玩的過程中,只要有矛盾發生,她兒子總是“最受傷”的那一個。

這位媽媽就開始阻止自己的孩子和他們一起玩,避免自己的孩子受傷害。然而,她又這種做法對孩子的發展不好,最後又動搖了。

孩子又加入了那個“團隊”,又開始被欺負的惡性循環。

這時候,要教育孩子自我保護,如果真的是對方無理,要據理力爭、反抗甚至適當躲避;重要的是,父母要鼓勵孩子多和小朋友接觸,在相處中建立人際交往的信心。

我們要清楚地知道,捍衛自己的尊嚴跟主動欺負他人是完全不同的性質,作為父母,你必須要教會孩子捍衛尊嚴,同時也要教會他絕不可以欺凌弱小,甚至應當教會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見義不為無勇也。

其次,反對罪惡,又不被罪惡所勝。

有一天,小麗和班上另一個女生A發生了口角。老師出面調停後,以為這事就到此為止。

結果,小麗在網絡上發表了一大串汙穢不堪的話語攻擊A。事情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老師只有請來家長。A的媽媽,是在小麗父母走後才來的。

A媽媽開口的第一句話,居然是:吃晚飯了嗎?小麗默不作聲,鼻翼開始扇動。

A媽媽對著她笑了笑,很溫柔,很慈善的那種笑容:小姑娘長得挺可愛的。小麗眼睛一紅,開始流淚。

A媽媽拿出紙巾幫她擦眼淚,然後問她:告訴阿姨,你在網上說的那些事情,是不是真的?

過了很久,小麗說:我寫的那些不是真的,阿姨,對不起。

該道歉還得道歉。溫柔,但不懦弱;包容,但不放縱。

A媽媽又對小麗笑了笑:沒關係,你知道錯了就好。這麼漂亮的一小姑娘,如果不走正道,多可惜啊。阿姨希望,你在哪裡犯的錯,就在哪裡道歉。好嗎?

小麗一邊抽鼻子,一邊在網絡上編輯道歉信息。

A居然主動走到她邊上,一邊哭一邊跟小麗道歉,說自己也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得到她的原諒。

相信很多朋友們也都讀過這段話:“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也會變成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也將會回以凝視。”

從心理角度看,所有的改變都伴隨著陣痛和糾結。沒有痛苦的心理成長是不存在的。我們不能改變外界世界,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在受到傷害時,勇敢地捍衛自己的尊嚴,但也不忘記時刻保持悲憫,保持自己善良的特質。

當你在萌生不好的想法時,記得時刻記住《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那句話,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所擁有的那些優勢。

"

01

近日,一則新聞讓人惋惜:陝西寶雞一名20歲女大學生因遭受“校園暴力”跳樓身亡。

其實在上學期間,這兩名同學就曾闖進受害人張某的宿舍,用合金管對其進行毆打,甚至還把這件事經過上傳到網絡上。

她們還多次辱罵張某,以至於全校皆知,而張某也因此受到很嚴重的心理陰影,在臨近開學,她一直跟父母表示害怕去學校。

不光如此,施暴者甚至還威脅稱:你把你媽叫來,我連你媽一塊打。

帶著謾罵的語言,會給人心理上帶來難以抹去的傷痛。

因為長得胖,所以被人叫肥豬;因為皮膚黃,所以被人叫黃臉婆、癮君子;因為姓“胡”,所以被人叫糊塗蟲、糊塗蛋……來自孩子的惡意,原來並還少見。

名字與相貌是父母給的,雖然不完美,但也不容褻瀆。

在家長和老師眼裡,一個不是太雅觀的綽號不過是一個“玩笑”,他們只會勸你別放在心上。

言語傷人,往往比刀斧還嚴重。

孩子在幼兒園裡被罵“肥豬”,媽媽果斷出手,讓孩子贏回尊嚴


02

那這種暴力發生的根源是什麼呢?

“語言暴力真的會變成一把凶器。”心理學家武志紅說。

這在家庭中同樣適用。

瀋陽市心理研究所,曾經對瀋陽市少管所的6名拘押的青少年進行心理調查,發現無一例外。

他們都遭受過密集而慘烈的語言暴力攻擊,他們的父母常罵他們,拿他們和周圍人對比,一旦自己不如人,就要遭受辱罵。

心理學家們總結了幾個傷害他們最深的詞語:廢物、就知道吃、丟人、蠢死了、走開走開、我寧可沒有生過你。

這些戳進他們心裡的詞語,是斬斷他們與父母之間情義的道。

父母從未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世界。同時,他們也把握不好一個度。

英國哲學家洛克說:“每個人來到這世界,就像一張白紙一樣。而後,他生存的環境開始給他上色,他的環境是什麼樣的,他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那些在大人看來也許根本算不上語言暴力的話,對於敏感脆弱的孩子來說,就是語言暴力。

在該批評時不批評,不該批評時反而進行棍棒教育,會使得孩子失去對周圍的判斷能力,難以把握自己的情緒。

他們像盲人摸象一樣,自以為了解的就是這個社會,殊不知,摸到的只是大象的腳趾頭而已。而窺一斑見全豹的功力,他們當然也是沒有的。

在本應該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年紀,錯誤地認知了世界。

蔡元培先生曾說,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對於教育而言,塑造一顆心比提升腦力和體力,重要許多。

孩子在幼兒園裡被罵“肥豬”,媽媽果斷出手,讓孩子贏回尊嚴

03

那父母該怎麼做,孩子才能在受到侮辱時挽回自己的尊嚴呢?

首先,告訴孩子要勇敢地去反對這種暴力

有位媽媽的兒子4歲了,性格很開朗,人也非常善良,看見小朋友就想一起玩兒。但是,在玩的過程中,只要有矛盾發生,她兒子總是“最受傷”的那一個。

這位媽媽就開始阻止自己的孩子和他們一起玩,避免自己的孩子受傷害。然而,她又這種做法對孩子的發展不好,最後又動搖了。

孩子又加入了那個“團隊”,又開始被欺負的惡性循環。

這時候,要教育孩子自我保護,如果真的是對方無理,要據理力爭、反抗甚至適當躲避;重要的是,父母要鼓勵孩子多和小朋友接觸,在相處中建立人際交往的信心。

我們要清楚地知道,捍衛自己的尊嚴跟主動欺負他人是完全不同的性質,作為父母,你必須要教會孩子捍衛尊嚴,同時也要教會他絕不可以欺凌弱小,甚至應當教會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見義不為無勇也。

其次,反對罪惡,又不被罪惡所勝。

有一天,小麗和班上另一個女生A發生了口角。老師出面調停後,以為這事就到此為止。

結果,小麗在網絡上發表了一大串汙穢不堪的話語攻擊A。事情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老師只有請來家長。A的媽媽,是在小麗父母走後才來的。

A媽媽開口的第一句話,居然是:吃晚飯了嗎?小麗默不作聲,鼻翼開始扇動。

A媽媽對著她笑了笑,很溫柔,很慈善的那種笑容:小姑娘長得挺可愛的。小麗眼睛一紅,開始流淚。

A媽媽拿出紙巾幫她擦眼淚,然後問她:告訴阿姨,你在網上說的那些事情,是不是真的?

過了很久,小麗說:我寫的那些不是真的,阿姨,對不起。

該道歉還得道歉。溫柔,但不懦弱;包容,但不放縱。

A媽媽又對小麗笑了笑:沒關係,你知道錯了就好。這麼漂亮的一小姑娘,如果不走正道,多可惜啊。阿姨希望,你在哪裡犯的錯,就在哪裡道歉。好嗎?

小麗一邊抽鼻子,一邊在網絡上編輯道歉信息。

A居然主動走到她邊上,一邊哭一邊跟小麗道歉,說自己也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得到她的原諒。

相信很多朋友們也都讀過這段話:“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也會變成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也將會回以凝視。”

從心理角度看,所有的改變都伴隨著陣痛和糾結。沒有痛苦的心理成長是不存在的。我們不能改變外界世界,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在受到傷害時,勇敢地捍衛自己的尊嚴,但也不忘記時刻保持悲憫,保持自己善良的特質。

當你在萌生不好的想法時,記得時刻記住《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那句話,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所擁有的那些優勢。

孩子在幼兒園裡被罵“肥豬”,媽媽果斷出手,讓孩子贏回尊嚴

最後,教孩子學會寬容。

蕭伯納說:“雖然整個社會都建立在互不相讓的基礎上,可良好的關係卻是建築在寬容互諒的基礎之上。”一顆不能承受傷害的心靈是脆弱而難以生存的,一顆不能諒解傷害並寬容異己的心靈是狂暴而可怕的,因為仇恨不僅傷害別人也折磨自己。

此時,寬容顯得尤為可貴,它不僅是一個人、一個社會必要的德行,也是一種非此不可的生存智慧。只有學會寬容,才有足夠的心力去承擔生活的重荷。

正如作家劉瑜說的那樣,“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