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

前些天,在小區一個小男孩的生日會上,兩極畫風十分有趣:

女孩們,乖乖巧巧湊一塊玩洋娃娃、過家家、聊天;

男孩們,迅速將現場變成戰場,在沙發爬上爬下,房間裡進進出出,拿出玩具槍、玩具刀就開打起來,場面瞬間混亂……

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想起繪本《大衛,不可以!》中,令媽媽頭疼的小男孩大衛:

渾身泥巴跑回家,乾淨的地板上全是黑腳印;

洗澡時打開水龍頭,當戲水樂園滿屋玩水;

光著身子,跑到大街上;

該回房睡覺,卻扮演起超人......

媽媽隨時緊張大喊:“大衛,不可以!”

很多媽媽感嘆:這簡直就是我們家的真實寫照!養兒子,真是太操心費力了!

是啊,柏拉圖就曾說:“在所有的動物之中,男孩是最難控制對付的。”

養兒,不易;養好,更難。

但總歸,父母會從操心到寬心。

尤其是當調皮愛搗亂的小男孩,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的大男人,老母親睡著都能笑醒了。

"

前些天,在小區一個小男孩的生日會上,兩極畫風十分有趣:

女孩們,乖乖巧巧湊一塊玩洋娃娃、過家家、聊天;

男孩們,迅速將現場變成戰場,在沙發爬上爬下,房間裡進進出出,拿出玩具槍、玩具刀就開打起來,場面瞬間混亂……

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想起繪本《大衛,不可以!》中,令媽媽頭疼的小男孩大衛:

渾身泥巴跑回家,乾淨的地板上全是黑腳印;

洗澡時打開水龍頭,當戲水樂園滿屋玩水;

光著身子,跑到大街上;

該回房睡覺,卻扮演起超人......

媽媽隨時緊張大喊:“大衛,不可以!”

很多媽媽感嘆:這簡直就是我們家的真實寫照!養兒子,真是太操心費力了!

是啊,柏拉圖就曾說:“在所有的動物之中,男孩是最難控制對付的。”

養兒,不易;養好,更難。

但總歸,父母會從操心到寬心。

尤其是當調皮愛搗亂的小男孩,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的大男人,老母親睡著都能笑醒了。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1

  • 如果你只能給男孩一樣東西,那就給他尊重。


《養育男孩(母親版)》書中說:“每個男孩心裡都住著一位男子漢!你要做的,就是幫助他成為他心中的男子漢。”

幫助的最好途徑,就是尊重。

一位高中生和媽媽吵架,把媽媽氣哭。父親沒有批評指責他,而是邀請他一起走走。

兩人獨處時,父親說:“給我點面子好嗎?裡面那個是我最愛的女人。對我的女人尊重點,別讓她傷心。”

來自成人的平等與尊重,最觸動男孩的心。

他從此沒對媽媽發過一次脾氣。

尊重男孩,並非意味著放棄管教,更不是溺愛,而是傳達給男孩:

“我相信你會成為令我欽佩的人。”

"

前些天,在小區一個小男孩的生日會上,兩極畫風十分有趣:

女孩們,乖乖巧巧湊一塊玩洋娃娃、過家家、聊天;

男孩們,迅速將現場變成戰場,在沙發爬上爬下,房間裡進進出出,拿出玩具槍、玩具刀就開打起來,場面瞬間混亂……

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想起繪本《大衛,不可以!》中,令媽媽頭疼的小男孩大衛:

渾身泥巴跑回家,乾淨的地板上全是黑腳印;

洗澡時打開水龍頭,當戲水樂園滿屋玩水;

光著身子,跑到大街上;

該回房睡覺,卻扮演起超人......

媽媽隨時緊張大喊:“大衛,不可以!”

很多媽媽感嘆:這簡直就是我們家的真實寫照!養兒子,真是太操心費力了!

是啊,柏拉圖就曾說:“在所有的動物之中,男孩是最難控制對付的。”

養兒,不易;養好,更難。

但總歸,父母會從操心到寬心。

尤其是當調皮愛搗亂的小男孩,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的大男人,老母親睡著都能笑醒了。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1

  • 如果你只能給男孩一樣東西,那就給他尊重。


《養育男孩(母親版)》書中說:“每個男孩心裡都住著一位男子漢!你要做的,就是幫助他成為他心中的男子漢。”

幫助的最好途徑,就是尊重。

一位高中生和媽媽吵架,把媽媽氣哭。父親沒有批評指責他,而是邀請他一起走走。

兩人獨處時,父親說:“給我點面子好嗎?裡面那個是我最愛的女人。對我的女人尊重點,別讓她傷心。”

來自成人的平等與尊重,最觸動男孩的心。

他從此沒對媽媽發過一次脾氣。

尊重男孩,並非意味著放棄管教,更不是溺愛,而是傳達給男孩:

“我相信你會成為令我欽佩的人。”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2

  • 教會男孩種啥得啥的後果,比什麼都管用。


一位父親講過一件事。

某天,讀小學的兒子非常生氣地回到家,說某某同學惹了他,他準備將對方揍一頓,最好用磚頭。

父親說:“兒子,我支持你!”

一會後,收拾出兩大包袋子,拖著來到客廳。

兒子很詫異:“爸,你幹嘛?”

“我在做準備啊,如果只是打了對方,可能我們會去派出所待幾天,那隻需要帶這包衣服。如果用磚頭打,我們估計得至少待3年以上,就要把這包衣服和被子也帶上。”

兒子眼睛瞪得溜圓:“會這樣嗎?”

父親說:“是啊。兒子,你看要不要用磚頭,好決定帶一包還是兩包。”

兒子想了一會,說:“算了,其實也沒那麼嚴重。”

從此,兒子學會凡事三思而後行。

重慶永川有一位智慧的媽媽,當9歲兒子悄悄用奶奶手機微信支付2000元玩遊戲後,沒有指責打罵,只是要求兒子收賣廢品,自己還奶奶錢。

《性別差異心理學》說,男孩因為體內的雄性激素——睪丸素,易衝動、愛冒險、好武力、喜刺激等。

教會男孩認識後果,就是教他有所為,有所不能為。

帶領男孩感受後果,就是使他懂得為自己負責,為所行擔責。

這樣的孩子,再差也差不了多遠。

"

前些天,在小區一個小男孩的生日會上,兩極畫風十分有趣:

女孩們,乖乖巧巧湊一塊玩洋娃娃、過家家、聊天;

男孩們,迅速將現場變成戰場,在沙發爬上爬下,房間裡進進出出,拿出玩具槍、玩具刀就開打起來,場面瞬間混亂……

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想起繪本《大衛,不可以!》中,令媽媽頭疼的小男孩大衛:

渾身泥巴跑回家,乾淨的地板上全是黑腳印;

洗澡時打開水龍頭,當戲水樂園滿屋玩水;

光著身子,跑到大街上;

該回房睡覺,卻扮演起超人......

媽媽隨時緊張大喊:“大衛,不可以!”

很多媽媽感嘆:這簡直就是我們家的真實寫照!養兒子,真是太操心費力了!

是啊,柏拉圖就曾說:“在所有的動物之中,男孩是最難控制對付的。”

養兒,不易;養好,更難。

但總歸,父母會從操心到寬心。

尤其是當調皮愛搗亂的小男孩,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的大男人,老母親睡著都能笑醒了。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1

  • 如果你只能給男孩一樣東西,那就給他尊重。


《養育男孩(母親版)》書中說:“每個男孩心裡都住著一位男子漢!你要做的,就是幫助他成為他心中的男子漢。”

幫助的最好途徑,就是尊重。

一位高中生和媽媽吵架,把媽媽氣哭。父親沒有批評指責他,而是邀請他一起走走。

兩人獨處時,父親說:“給我點面子好嗎?裡面那個是我最愛的女人。對我的女人尊重點,別讓她傷心。”

來自成人的平等與尊重,最觸動男孩的心。

他從此沒對媽媽發過一次脾氣。

尊重男孩,並非意味著放棄管教,更不是溺愛,而是傳達給男孩:

“我相信你會成為令我欽佩的人。”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2

  • 教會男孩種啥得啥的後果,比什麼都管用。


一位父親講過一件事。

某天,讀小學的兒子非常生氣地回到家,說某某同學惹了他,他準備將對方揍一頓,最好用磚頭。

父親說:“兒子,我支持你!”

一會後,收拾出兩大包袋子,拖著來到客廳。

兒子很詫異:“爸,你幹嘛?”

“我在做準備啊,如果只是打了對方,可能我們會去派出所待幾天,那隻需要帶這包衣服。如果用磚頭打,我們估計得至少待3年以上,就要把這包衣服和被子也帶上。”

兒子眼睛瞪得溜圓:“會這樣嗎?”

父親說:“是啊。兒子,你看要不要用磚頭,好決定帶一包還是兩包。”

兒子想了一會,說:“算了,其實也沒那麼嚴重。”

從此,兒子學會凡事三思而後行。

重慶永川有一位智慧的媽媽,當9歲兒子悄悄用奶奶手機微信支付2000元玩遊戲後,沒有指責打罵,只是要求兒子收賣廢品,自己還奶奶錢。

《性別差異心理學》說,男孩因為體內的雄性激素——睪丸素,易衝動、愛冒險、好武力、喜刺激等。

教會男孩認識後果,就是教他有所為,有所不能為。

帶領男孩感受後果,就是使他懂得為自己負責,為所行擔責。

這樣的孩子,再差也差不了多遠。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3

  • 不教男孩正確認識性,就別怪他被性教壞。


美國莎倫·麥克維爾博士在《如何讓女孩不被性傷害,讓男孩不被性教壞》書中寫到:“你不教男孩正確認識性,男孩就會被性教壞。”

性不是洪水猛獸,沒有教會孩子正確認識、正確對待,才是問題根源。

一個監控視頻裡,4個小學生進入電梯後,一個男孩突然抱著女孩狂親,還對著攝像頭做出挑釁手勢,並向小女孩發起新一輪的親吻攻勢。

吉林省一名男生,對異性好奇時,詢問當醫生的父母。

媽媽不耐煩:“你長大了就知道了!”

爸爸斥責:“是不是看了什麼壞書?”

17歲那年,因為對發生性關係好奇,他強姦了同班同學。

電視劇《小歡喜》中,黃磊飾演的父親方圓,跟兒子進行性教育時,鄭重地說:“爸爸告訴你兩點:一是不管做什麼,一定先徵求對方的同意。二是懂得控制慾望。”

性教育的本質,是愛與尊重的教育。

動畫喜劇《辛普森一家》中,父親說了一段觸動人心的話:

“對於所有身為兒子、身為男孩、身為男人的人,我有話要對你們說,我要和你們說說女人。

她們不是濃妝豔抹讓我們‘性’奮的玩物,他們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祖母,我們的姨媽,我們的侄女和侄子!”

教會男孩真正的愛,是滿足對方的需要,包含著等待與體諒。

"

前些天,在小區一個小男孩的生日會上,兩極畫風十分有趣:

女孩們,乖乖巧巧湊一塊玩洋娃娃、過家家、聊天;

男孩們,迅速將現場變成戰場,在沙發爬上爬下,房間裡進進出出,拿出玩具槍、玩具刀就開打起來,場面瞬間混亂……

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想起繪本《大衛,不可以!》中,令媽媽頭疼的小男孩大衛:

渾身泥巴跑回家,乾淨的地板上全是黑腳印;

洗澡時打開水龍頭,當戲水樂園滿屋玩水;

光著身子,跑到大街上;

該回房睡覺,卻扮演起超人......

媽媽隨時緊張大喊:“大衛,不可以!”

很多媽媽感嘆:這簡直就是我們家的真實寫照!養兒子,真是太操心費力了!

是啊,柏拉圖就曾說:“在所有的動物之中,男孩是最難控制對付的。”

養兒,不易;養好,更難。

但總歸,父母會從操心到寬心。

尤其是當調皮愛搗亂的小男孩,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的大男人,老母親睡著都能笑醒了。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1

  • 如果你只能給男孩一樣東西,那就給他尊重。


《養育男孩(母親版)》書中說:“每個男孩心裡都住著一位男子漢!你要做的,就是幫助他成為他心中的男子漢。”

幫助的最好途徑,就是尊重。

一位高中生和媽媽吵架,把媽媽氣哭。父親沒有批評指責他,而是邀請他一起走走。

兩人獨處時,父親說:“給我點面子好嗎?裡面那個是我最愛的女人。對我的女人尊重點,別讓她傷心。”

來自成人的平等與尊重,最觸動男孩的心。

他從此沒對媽媽發過一次脾氣。

尊重男孩,並非意味著放棄管教,更不是溺愛,而是傳達給男孩:

“我相信你會成為令我欽佩的人。”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2

  • 教會男孩種啥得啥的後果,比什麼都管用。


一位父親講過一件事。

某天,讀小學的兒子非常生氣地回到家,說某某同學惹了他,他準備將對方揍一頓,最好用磚頭。

父親說:“兒子,我支持你!”

一會後,收拾出兩大包袋子,拖著來到客廳。

兒子很詫異:“爸,你幹嘛?”

“我在做準備啊,如果只是打了對方,可能我們會去派出所待幾天,那隻需要帶這包衣服。如果用磚頭打,我們估計得至少待3年以上,就要把這包衣服和被子也帶上。”

兒子眼睛瞪得溜圓:“會這樣嗎?”

父親說:“是啊。兒子,你看要不要用磚頭,好決定帶一包還是兩包。”

兒子想了一會,說:“算了,其實也沒那麼嚴重。”

從此,兒子學會凡事三思而後行。

重慶永川有一位智慧的媽媽,當9歲兒子悄悄用奶奶手機微信支付2000元玩遊戲後,沒有指責打罵,只是要求兒子收賣廢品,自己還奶奶錢。

《性別差異心理學》說,男孩因為體內的雄性激素——睪丸素,易衝動、愛冒險、好武力、喜刺激等。

教會男孩認識後果,就是教他有所為,有所不能為。

帶領男孩感受後果,就是使他懂得為自己負責,為所行擔責。

這樣的孩子,再差也差不了多遠。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3

  • 不教男孩正確認識性,就別怪他被性教壞。


美國莎倫·麥克維爾博士在《如何讓女孩不被性傷害,讓男孩不被性教壞》書中寫到:“你不教男孩正確認識性,男孩就會被性教壞。”

性不是洪水猛獸,沒有教會孩子正確認識、正確對待,才是問題根源。

一個監控視頻裡,4個小學生進入電梯後,一個男孩突然抱著女孩狂親,還對著攝像頭做出挑釁手勢,並向小女孩發起新一輪的親吻攻勢。

吉林省一名男生,對異性好奇時,詢問當醫生的父母。

媽媽不耐煩:“你長大了就知道了!”

爸爸斥責:“是不是看了什麼壞書?”

17歲那年,因為對發生性關係好奇,他強姦了同班同學。

電視劇《小歡喜》中,黃磊飾演的父親方圓,跟兒子進行性教育時,鄭重地說:“爸爸告訴你兩點:一是不管做什麼,一定先徵求對方的同意。二是懂得控制慾望。”

性教育的本質,是愛與尊重的教育。

動畫喜劇《辛普森一家》中,父親說了一段觸動人心的話:

“對於所有身為兒子、身為男孩、身為男人的人,我有話要對你們說,我要和你們說說女人。

她們不是濃妝豔抹讓我們‘性’奮的玩物,他們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祖母,我們的姨媽,我們的侄女和侄子!”

教會男孩真正的愛,是滿足對方的需要,包含著等待與體諒。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4

  • 別詫異:男孩更需要學會處理負面情緒。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約有3.5億人患抑鬱症。很多患者尤其男性礙於面子而不願求診,其自殺率是女患者的4倍。

加拿大有一則反欺凌公益廣告《你是男孩,男孩不哭》,為我們揭露了真相。

“我要你再勇敢點。”

“你為什麼要哭?請做個大男孩好嗎?”

男孩聽著這些話長大。

“男孩不能擔心受怕。男孩不可以太柔和。男孩不可以太羸弱。男孩不可以太膽小。男孩不可以被侵犯。男孩不可以,因為男孩不哭。”

男孩自己開始不斷重複這些話。

女孩的哭泣和負面情緒,更容易被父母接納和理解。

男孩卻不是,他更常獨自揹負和硬撐著所有壓力。

當男孩沒有一個疏通的管道,所有的負面情緒就會堆積,要麼像短片中的男孩,通過施暴發洩,越來越脾氣暴躁,要麼就壓抑在內心,越來越孤獨痛苦。

情緒沒有好壞,允許男孩哭、傷心、膽怯……男孩才會與自己相處,與世界握手言和。

李開復曾說:“在任何領域,情商的重要性都是智商的兩倍。”

接納男孩的所有情緒,教會男孩處理與面對,是培養男孩情商的基礎。

"

前些天,在小區一個小男孩的生日會上,兩極畫風十分有趣:

女孩們,乖乖巧巧湊一塊玩洋娃娃、過家家、聊天;

男孩們,迅速將現場變成戰場,在沙發爬上爬下,房間裡進進出出,拿出玩具槍、玩具刀就開打起來,場面瞬間混亂……

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想起繪本《大衛,不可以!》中,令媽媽頭疼的小男孩大衛:

渾身泥巴跑回家,乾淨的地板上全是黑腳印;

洗澡時打開水龍頭,當戲水樂園滿屋玩水;

光著身子,跑到大街上;

該回房睡覺,卻扮演起超人......

媽媽隨時緊張大喊:“大衛,不可以!”

很多媽媽感嘆:這簡直就是我們家的真實寫照!養兒子,真是太操心費力了!

是啊,柏拉圖就曾說:“在所有的動物之中,男孩是最難控制對付的。”

養兒,不易;養好,更難。

但總歸,父母會從操心到寬心。

尤其是當調皮愛搗亂的小男孩,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的大男人,老母親睡著都能笑醒了。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1

  • 如果你只能給男孩一樣東西,那就給他尊重。


《養育男孩(母親版)》書中說:“每個男孩心裡都住著一位男子漢!你要做的,就是幫助他成為他心中的男子漢。”

幫助的最好途徑,就是尊重。

一位高中生和媽媽吵架,把媽媽氣哭。父親沒有批評指責他,而是邀請他一起走走。

兩人獨處時,父親說:“給我點面子好嗎?裡面那個是我最愛的女人。對我的女人尊重點,別讓她傷心。”

來自成人的平等與尊重,最觸動男孩的心。

他從此沒對媽媽發過一次脾氣。

尊重男孩,並非意味著放棄管教,更不是溺愛,而是傳達給男孩:

“我相信你會成為令我欽佩的人。”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2

  • 教會男孩種啥得啥的後果,比什麼都管用。


一位父親講過一件事。

某天,讀小學的兒子非常生氣地回到家,說某某同學惹了他,他準備將對方揍一頓,最好用磚頭。

父親說:“兒子,我支持你!”

一會後,收拾出兩大包袋子,拖著來到客廳。

兒子很詫異:“爸,你幹嘛?”

“我在做準備啊,如果只是打了對方,可能我們會去派出所待幾天,那隻需要帶這包衣服。如果用磚頭打,我們估計得至少待3年以上,就要把這包衣服和被子也帶上。”

兒子眼睛瞪得溜圓:“會這樣嗎?”

父親說:“是啊。兒子,你看要不要用磚頭,好決定帶一包還是兩包。”

兒子想了一會,說:“算了,其實也沒那麼嚴重。”

從此,兒子學會凡事三思而後行。

重慶永川有一位智慧的媽媽,當9歲兒子悄悄用奶奶手機微信支付2000元玩遊戲後,沒有指責打罵,只是要求兒子收賣廢品,自己還奶奶錢。

《性別差異心理學》說,男孩因為體內的雄性激素——睪丸素,易衝動、愛冒險、好武力、喜刺激等。

教會男孩認識後果,就是教他有所為,有所不能為。

帶領男孩感受後果,就是使他懂得為自己負責,為所行擔責。

這樣的孩子,再差也差不了多遠。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3

  • 不教男孩正確認識性,就別怪他被性教壞。


美國莎倫·麥克維爾博士在《如何讓女孩不被性傷害,讓男孩不被性教壞》書中寫到:“你不教男孩正確認識性,男孩就會被性教壞。”

性不是洪水猛獸,沒有教會孩子正確認識、正確對待,才是問題根源。

一個監控視頻裡,4個小學生進入電梯後,一個男孩突然抱著女孩狂親,還對著攝像頭做出挑釁手勢,並向小女孩發起新一輪的親吻攻勢。

吉林省一名男生,對異性好奇時,詢問當醫生的父母。

媽媽不耐煩:“你長大了就知道了!”

爸爸斥責:“是不是看了什麼壞書?”

17歲那年,因為對發生性關係好奇,他強姦了同班同學。

電視劇《小歡喜》中,黃磊飾演的父親方圓,跟兒子進行性教育時,鄭重地說:“爸爸告訴你兩點:一是不管做什麼,一定先徵求對方的同意。二是懂得控制慾望。”

性教育的本質,是愛與尊重的教育。

動畫喜劇《辛普森一家》中,父親說了一段觸動人心的話:

“對於所有身為兒子、身為男孩、身為男人的人,我有話要對你們說,我要和你們說說女人。

她們不是濃妝豔抹讓我們‘性’奮的玩物,他們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祖母,我們的姨媽,我們的侄女和侄子!”

教會男孩真正的愛,是滿足對方的需要,包含著等待與體諒。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4

  • 別詫異:男孩更需要學會處理負面情緒。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約有3.5億人患抑鬱症。很多患者尤其男性礙於面子而不願求診,其自殺率是女患者的4倍。

加拿大有一則反欺凌公益廣告《你是男孩,男孩不哭》,為我們揭露了真相。

“我要你再勇敢點。”

“你為什麼要哭?請做個大男孩好嗎?”

男孩聽著這些話長大。

“男孩不能擔心受怕。男孩不可以太柔和。男孩不可以太羸弱。男孩不可以太膽小。男孩不可以被侵犯。男孩不可以,因為男孩不哭。”

男孩自己開始不斷重複這些話。

女孩的哭泣和負面情緒,更容易被父母接納和理解。

男孩卻不是,他更常獨自揹負和硬撐著所有壓力。

當男孩沒有一個疏通的管道,所有的負面情緒就會堆積,要麼像短片中的男孩,通過施暴發洩,越來越脾氣暴躁,要麼就壓抑在內心,越來越孤獨痛苦。

情緒沒有好壞,允許男孩哭、傷心、膽怯……男孩才會與自己相處,與世界握手言和。

李開復曾說:“在任何領域,情商的重要性都是智商的兩倍。”

接納男孩的所有情緒,教會男孩處理與面對,是培養男孩情商的基礎。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5

  • 越早放手讓男孩獨立,媽媽越智慧。


82歲患有尿毒症的丁阿婆,千辛萬苦供兒子讀書,兒子先後獲得同濟大學學士學位、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碩士學位。

可是回國後,他卻在家啃老,丁阿婆無奈中狀告兒子不承擔贍養義務,又終不忍心而撤訴。

丁阿婆說:“我教育不對,樣樣自己包辦,他樣樣現成的,依賴慣了。”

痛徹心扉的領悟,來得太遲。

《少年說》中每天逼兒子做家務的媽媽說:

“無論你有多大的學問,你會說幾門的語言,這都不重要,我希望你能作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純爺們。

你現在做家務,你會有責任感,你將來的時候,你會對你的家人承擔責任。”

想起美國一個3歲的小男孩,去超市為媽媽買麵包,用鮮花裝飾餐桌,為媽媽準備晚餐。

在廚房不小心摔跤,果汁灑得到處都是,他沒有哭,用抹布擦乾淨後,重新給媽媽倒了一杯,開心地等候媽媽回家。

從小家務自理的男孩,會更樂觀獨立,抗挫力強。

有責任擔當的男孩,會更自律上進,勇於挑戰。

"

前些天,在小區一個小男孩的生日會上,兩極畫風十分有趣:

女孩們,乖乖巧巧湊一塊玩洋娃娃、過家家、聊天;

男孩們,迅速將現場變成戰場,在沙發爬上爬下,房間裡進進出出,拿出玩具槍、玩具刀就開打起來,場面瞬間混亂……

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想起繪本《大衛,不可以!》中,令媽媽頭疼的小男孩大衛:

渾身泥巴跑回家,乾淨的地板上全是黑腳印;

洗澡時打開水龍頭,當戲水樂園滿屋玩水;

光著身子,跑到大街上;

該回房睡覺,卻扮演起超人......

媽媽隨時緊張大喊:“大衛,不可以!”

很多媽媽感嘆:這簡直就是我們家的真實寫照!養兒子,真是太操心費力了!

是啊,柏拉圖就曾說:“在所有的動物之中,男孩是最難控制對付的。”

養兒,不易;養好,更難。

但總歸,父母會從操心到寬心。

尤其是當調皮愛搗亂的小男孩,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的大男人,老母親睡著都能笑醒了。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1

  • 如果你只能給男孩一樣東西,那就給他尊重。


《養育男孩(母親版)》書中說:“每個男孩心裡都住著一位男子漢!你要做的,就是幫助他成為他心中的男子漢。”

幫助的最好途徑,就是尊重。

一位高中生和媽媽吵架,把媽媽氣哭。父親沒有批評指責他,而是邀請他一起走走。

兩人獨處時,父親說:“給我點面子好嗎?裡面那個是我最愛的女人。對我的女人尊重點,別讓她傷心。”

來自成人的平等與尊重,最觸動男孩的心。

他從此沒對媽媽發過一次脾氣。

尊重男孩,並非意味著放棄管教,更不是溺愛,而是傳達給男孩:

“我相信你會成為令我欽佩的人。”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2

  • 教會男孩種啥得啥的後果,比什麼都管用。


一位父親講過一件事。

某天,讀小學的兒子非常生氣地回到家,說某某同學惹了他,他準備將對方揍一頓,最好用磚頭。

父親說:“兒子,我支持你!”

一會後,收拾出兩大包袋子,拖著來到客廳。

兒子很詫異:“爸,你幹嘛?”

“我在做準備啊,如果只是打了對方,可能我們會去派出所待幾天,那隻需要帶這包衣服。如果用磚頭打,我們估計得至少待3年以上,就要把這包衣服和被子也帶上。”

兒子眼睛瞪得溜圓:“會這樣嗎?”

父親說:“是啊。兒子,你看要不要用磚頭,好決定帶一包還是兩包。”

兒子想了一會,說:“算了,其實也沒那麼嚴重。”

從此,兒子學會凡事三思而後行。

重慶永川有一位智慧的媽媽,當9歲兒子悄悄用奶奶手機微信支付2000元玩遊戲後,沒有指責打罵,只是要求兒子收賣廢品,自己還奶奶錢。

《性別差異心理學》說,男孩因為體內的雄性激素——睪丸素,易衝動、愛冒險、好武力、喜刺激等。

教會男孩認識後果,就是教他有所為,有所不能為。

帶領男孩感受後果,就是使他懂得為自己負責,為所行擔責。

這樣的孩子,再差也差不了多遠。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3

  • 不教男孩正確認識性,就別怪他被性教壞。


美國莎倫·麥克維爾博士在《如何讓女孩不被性傷害,讓男孩不被性教壞》書中寫到:“你不教男孩正確認識性,男孩就會被性教壞。”

性不是洪水猛獸,沒有教會孩子正確認識、正確對待,才是問題根源。

一個監控視頻裡,4個小學生進入電梯後,一個男孩突然抱著女孩狂親,還對著攝像頭做出挑釁手勢,並向小女孩發起新一輪的親吻攻勢。

吉林省一名男生,對異性好奇時,詢問當醫生的父母。

媽媽不耐煩:“你長大了就知道了!”

爸爸斥責:“是不是看了什麼壞書?”

17歲那年,因為對發生性關係好奇,他強姦了同班同學。

電視劇《小歡喜》中,黃磊飾演的父親方圓,跟兒子進行性教育時,鄭重地說:“爸爸告訴你兩點:一是不管做什麼,一定先徵求對方的同意。二是懂得控制慾望。”

性教育的本質,是愛與尊重的教育。

動畫喜劇《辛普森一家》中,父親說了一段觸動人心的話:

“對於所有身為兒子、身為男孩、身為男人的人,我有話要對你們說,我要和你們說說女人。

她們不是濃妝豔抹讓我們‘性’奮的玩物,他們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祖母,我們的姨媽,我們的侄女和侄子!”

教會男孩真正的愛,是滿足對方的需要,包含著等待與體諒。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4

  • 別詫異:男孩更需要學會處理負面情緒。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約有3.5億人患抑鬱症。很多患者尤其男性礙於面子而不願求診,其自殺率是女患者的4倍。

加拿大有一則反欺凌公益廣告《你是男孩,男孩不哭》,為我們揭露了真相。

“我要你再勇敢點。”

“你為什麼要哭?請做個大男孩好嗎?”

男孩聽著這些話長大。

“男孩不能擔心受怕。男孩不可以太柔和。男孩不可以太羸弱。男孩不可以太膽小。男孩不可以被侵犯。男孩不可以,因為男孩不哭。”

男孩自己開始不斷重複這些話。

女孩的哭泣和負面情緒,更容易被父母接納和理解。

男孩卻不是,他更常獨自揹負和硬撐著所有壓力。

當男孩沒有一個疏通的管道,所有的負面情緒就會堆積,要麼像短片中的男孩,通過施暴發洩,越來越脾氣暴躁,要麼就壓抑在內心,越來越孤獨痛苦。

情緒沒有好壞,允許男孩哭、傷心、膽怯……男孩才會與自己相處,與世界握手言和。

李開復曾說:“在任何領域,情商的重要性都是智商的兩倍。”

接納男孩的所有情緒,教會男孩處理與面對,是培養男孩情商的基礎。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5

  • 越早放手讓男孩獨立,媽媽越智慧。


82歲患有尿毒症的丁阿婆,千辛萬苦供兒子讀書,兒子先後獲得同濟大學學士學位、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碩士學位。

可是回國後,他卻在家啃老,丁阿婆無奈中狀告兒子不承擔贍養義務,又終不忍心而撤訴。

丁阿婆說:“我教育不對,樣樣自己包辦,他樣樣現成的,依賴慣了。”

痛徹心扉的領悟,來得太遲。

《少年說》中每天逼兒子做家務的媽媽說:

“無論你有多大的學問,你會說幾門的語言,這都不重要,我希望你能作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純爺們。

你現在做家務,你會有責任感,你將來的時候,你會對你的家人承擔責任。”

想起美國一個3歲的小男孩,去超市為媽媽買麵包,用鮮花裝飾餐桌,為媽媽準備晚餐。

在廚房不小心摔跤,果汁灑得到處都是,他沒有哭,用抹布擦乾淨後,重新給媽媽倒了一杯,開心地等候媽媽回家。

從小家務自理的男孩,會更樂觀獨立,抗挫力強。

有責任擔當的男孩,會更自律上進,勇於挑戰。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6

  • 做男孩的榜樣英雄,最好的教育在爸爸。


電影《小男孩》裡,8歲男孩佩伯的父親在二戰期間被抓住成為俘虜,為了讓父親回來,他憑著強大的信念,完成了一系列挑戰。

他的信念來源於父親。

父親會帶著他一起冒險,一起做各種事。他說:“我想成為和他一樣的人,做他做過的所有事情。”

鄭淵潔曾說:“兒子鄭亞旗兩歲時,我開始一個人寫《童話大王》月刊。我之所以能一個人堅持寫一本月刊幾十年,很大程度是為了演示給兒子看:父親靠一枝筆,讓家庭豐衣足食。我以為,父親的身教,比要求孩子考一百分管用。”

有一個故事,父親經常喝到半夜才醉醺醺地回家。

有天下班後,他和往常一樣向酒館走去。兒子在後面叫他,他回頭,雪地裡,兒子正順著他的腳印走來:“爸爸你看,我正在踩著你的腳印呢!這多有趣!”

父親心頭一震:“兒子順著我的路走,找到的也是酒館。”

他開始向家的方向走去。

從那以後,父親再也不醉酒。

兒子是父親的鏡子。

父親愛家,兒子就愛家;

父親上進,兒子就上進;

父親堅韌,兒子就堅韌。

美國心理學家史蒂夫·比達爾夫說:養男娃,六歲之前,父母同樣重要。六歲之後,對於男孩來說,“好爸爸勝過好老師”。

"

前些天,在小區一個小男孩的生日會上,兩極畫風十分有趣:

女孩們,乖乖巧巧湊一塊玩洋娃娃、過家家、聊天;

男孩們,迅速將現場變成戰場,在沙發爬上爬下,房間裡進進出出,拿出玩具槍、玩具刀就開打起來,場面瞬間混亂……

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想起繪本《大衛,不可以!》中,令媽媽頭疼的小男孩大衛:

渾身泥巴跑回家,乾淨的地板上全是黑腳印;

洗澡時打開水龍頭,當戲水樂園滿屋玩水;

光著身子,跑到大街上;

該回房睡覺,卻扮演起超人......

媽媽隨時緊張大喊:“大衛,不可以!”

很多媽媽感嘆:這簡直就是我們家的真實寫照!養兒子,真是太操心費力了!

是啊,柏拉圖就曾說:“在所有的動物之中,男孩是最難控制對付的。”

養兒,不易;養好,更難。

但總歸,父母會從操心到寬心。

尤其是當調皮愛搗亂的小男孩,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的大男人,老母親睡著都能笑醒了。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1

  • 如果你只能給男孩一樣東西,那就給他尊重。


《養育男孩(母親版)》書中說:“每個男孩心裡都住著一位男子漢!你要做的,就是幫助他成為他心中的男子漢。”

幫助的最好途徑,就是尊重。

一位高中生和媽媽吵架,把媽媽氣哭。父親沒有批評指責他,而是邀請他一起走走。

兩人獨處時,父親說:“給我點面子好嗎?裡面那個是我最愛的女人。對我的女人尊重點,別讓她傷心。”

來自成人的平等與尊重,最觸動男孩的心。

他從此沒對媽媽發過一次脾氣。

尊重男孩,並非意味著放棄管教,更不是溺愛,而是傳達給男孩:

“我相信你會成為令我欽佩的人。”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2

  • 教會男孩種啥得啥的後果,比什麼都管用。


一位父親講過一件事。

某天,讀小學的兒子非常生氣地回到家,說某某同學惹了他,他準備將對方揍一頓,最好用磚頭。

父親說:“兒子,我支持你!”

一會後,收拾出兩大包袋子,拖著來到客廳。

兒子很詫異:“爸,你幹嘛?”

“我在做準備啊,如果只是打了對方,可能我們會去派出所待幾天,那隻需要帶這包衣服。如果用磚頭打,我們估計得至少待3年以上,就要把這包衣服和被子也帶上。”

兒子眼睛瞪得溜圓:“會這樣嗎?”

父親說:“是啊。兒子,你看要不要用磚頭,好決定帶一包還是兩包。”

兒子想了一會,說:“算了,其實也沒那麼嚴重。”

從此,兒子學會凡事三思而後行。

重慶永川有一位智慧的媽媽,當9歲兒子悄悄用奶奶手機微信支付2000元玩遊戲後,沒有指責打罵,只是要求兒子收賣廢品,自己還奶奶錢。

《性別差異心理學》說,男孩因為體內的雄性激素——睪丸素,易衝動、愛冒險、好武力、喜刺激等。

教會男孩認識後果,就是教他有所為,有所不能為。

帶領男孩感受後果,就是使他懂得為自己負責,為所行擔責。

這樣的孩子,再差也差不了多遠。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3

  • 不教男孩正確認識性,就別怪他被性教壞。


美國莎倫·麥克維爾博士在《如何讓女孩不被性傷害,讓男孩不被性教壞》書中寫到:“你不教男孩正確認識性,男孩就會被性教壞。”

性不是洪水猛獸,沒有教會孩子正確認識、正確對待,才是問題根源。

一個監控視頻裡,4個小學生進入電梯後,一個男孩突然抱著女孩狂親,還對著攝像頭做出挑釁手勢,並向小女孩發起新一輪的親吻攻勢。

吉林省一名男生,對異性好奇時,詢問當醫生的父母。

媽媽不耐煩:“你長大了就知道了!”

爸爸斥責:“是不是看了什麼壞書?”

17歲那年,因為對發生性關係好奇,他強姦了同班同學。

電視劇《小歡喜》中,黃磊飾演的父親方圓,跟兒子進行性教育時,鄭重地說:“爸爸告訴你兩點:一是不管做什麼,一定先徵求對方的同意。二是懂得控制慾望。”

性教育的本質,是愛與尊重的教育。

動畫喜劇《辛普森一家》中,父親說了一段觸動人心的話:

“對於所有身為兒子、身為男孩、身為男人的人,我有話要對你們說,我要和你們說說女人。

她們不是濃妝豔抹讓我們‘性’奮的玩物,他們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祖母,我們的姨媽,我們的侄女和侄子!”

教會男孩真正的愛,是滿足對方的需要,包含著等待與體諒。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4

  • 別詫異:男孩更需要學會處理負面情緒。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約有3.5億人患抑鬱症。很多患者尤其男性礙於面子而不願求診,其自殺率是女患者的4倍。

加拿大有一則反欺凌公益廣告《你是男孩,男孩不哭》,為我們揭露了真相。

“我要你再勇敢點。”

“你為什麼要哭?請做個大男孩好嗎?”

男孩聽著這些話長大。

“男孩不能擔心受怕。男孩不可以太柔和。男孩不可以太羸弱。男孩不可以太膽小。男孩不可以被侵犯。男孩不可以,因為男孩不哭。”

男孩自己開始不斷重複這些話。

女孩的哭泣和負面情緒,更容易被父母接納和理解。

男孩卻不是,他更常獨自揹負和硬撐著所有壓力。

當男孩沒有一個疏通的管道,所有的負面情緒就會堆積,要麼像短片中的男孩,通過施暴發洩,越來越脾氣暴躁,要麼就壓抑在內心,越來越孤獨痛苦。

情緒沒有好壞,允許男孩哭、傷心、膽怯……男孩才會與自己相處,與世界握手言和。

李開復曾說:“在任何領域,情商的重要性都是智商的兩倍。”

接納男孩的所有情緒,教會男孩處理與面對,是培養男孩情商的基礎。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5

  • 越早放手讓男孩獨立,媽媽越智慧。


82歲患有尿毒症的丁阿婆,千辛萬苦供兒子讀書,兒子先後獲得同濟大學學士學位、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碩士學位。

可是回國後,他卻在家啃老,丁阿婆無奈中狀告兒子不承擔贍養義務,又終不忍心而撤訴。

丁阿婆說:“我教育不對,樣樣自己包辦,他樣樣現成的,依賴慣了。”

痛徹心扉的領悟,來得太遲。

《少年說》中每天逼兒子做家務的媽媽說:

“無論你有多大的學問,你會說幾門的語言,這都不重要,我希望你能作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純爺們。

你現在做家務,你會有責任感,你將來的時候,你會對你的家人承擔責任。”

想起美國一個3歲的小男孩,去超市為媽媽買麵包,用鮮花裝飾餐桌,為媽媽準備晚餐。

在廚房不小心摔跤,果汁灑得到處都是,他沒有哭,用抹布擦乾淨後,重新給媽媽倒了一杯,開心地等候媽媽回家。

從小家務自理的男孩,會更樂觀獨立,抗挫力強。

有責任擔當的男孩,會更自律上進,勇於挑戰。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6

  • 做男孩的榜樣英雄,最好的教育在爸爸。


電影《小男孩》裡,8歲男孩佩伯的父親在二戰期間被抓住成為俘虜,為了讓父親回來,他憑著強大的信念,完成了一系列挑戰。

他的信念來源於父親。

父親會帶著他一起冒險,一起做各種事。他說:“我想成為和他一樣的人,做他做過的所有事情。”

鄭淵潔曾說:“兒子鄭亞旗兩歲時,我開始一個人寫《童話大王》月刊。我之所以能一個人堅持寫一本月刊幾十年,很大程度是為了演示給兒子看:父親靠一枝筆,讓家庭豐衣足食。我以為,父親的身教,比要求孩子考一百分管用。”

有一個故事,父親經常喝到半夜才醉醺醺地回家。

有天下班後,他和往常一樣向酒館走去。兒子在後面叫他,他回頭,雪地裡,兒子正順著他的腳印走來:“爸爸你看,我正在踩著你的腳印呢!這多有趣!”

父親心頭一震:“兒子順著我的路走,找到的也是酒館。”

他開始向家的方向走去。

從那以後,父親再也不醉酒。

兒子是父親的鏡子。

父親愛家,兒子就愛家;

父親上進,兒子就上進;

父親堅韌,兒子就堅韌。

美國心理學家史蒂夫·比達爾夫說:養男娃,六歲之前,父母同樣重要。六歲之後,對於男孩來說,“好爸爸勝過好老師”。

家有男孩,這6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07

德國的著名教育學家斯普朗格說:“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

男孩尤其需要如此。

養育男孩的本質,就是通過尊重與信任的力量、母親恰如其分的愛、父親正面積極的榜樣,激發男孩的自我效能感,喚醒男孩的生命感與價值感。

讓男孩,成長為一個有擔當的人。

為人父母,因有這樣的兒子,必欣慰滿足。

將來家庭,因有這樣的一家之主,必幸福穩定。

未來社會,因有更多這樣的真正男子漢,才會更持久進步、富足安寧。

這是每一個家有男孩的父母,應該有的遠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