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

也許是孩子馬上幼兒園大班了,一腳已跨入“幼升小”的行列,佛繫了一年半的我,又有點沉不住氣了。

關於推娃

最近接觸最多的話題,就是“推娃”、“雞媽”等,看完一篇又一篇,之前的《“學渣”兒子,母親相信你是來報恩的》,已經無法安撫我焦慮的心了。

即便看了這樣的標題——《哪吒》沒有說破的真相:有遠見的父母,從不逼孩子長大,我也覺得純屬站著說話不腰疼,讓你當個中年老母親試試!等著孩子慢慢長大?還是等著孩子被人一步步超越,自己越來越心底發慌?

還有雞湯文說,育兒要佛系,提前教育,會導致孩子三年級後表現乏力,優勢喪失,甚至一落千丈,雖然有些質疑,沒有親自驗證過,但是倡導孩子快樂成長,好像也符合自己的願望。

綜合一想,暗自鬆了一口氣,我這不徐不疾的“順其自然”育兒法沒毛病,沒有過度放任,也沒有逼到牆角。就這樣,也挺好,孩子玩會兒學點兒,畢竟才幼兒園嘛,急什麼呢?!

剛長出一口氣,群裡有寶媽說,其實那些所謂的三年級倒退現象,是因為家長到了三年級就“偷懶”了,沒有繼續推,正所謂“一時推娃一時牛,一直推娃一直牛”,聽著也蠻有道理!學習確實是個持續的過程,一時鬆懈都要不得。想想自己學習的過程,不就這樣麼?

這麼一來,剛剛松下的氣,馬上又吊了起來,這怎麼得了?瞬間感覺自己已經耽誤孩子好久了。簡直就是“坑娃沒商量”啊!再想想孩子同學和閨蜜兒子的進度,說不心慌,絕對是假的。

於是,跟孩兒她爸視頻,“同學都認識一千多字了,大寶還處於吃喝玩樂的狀態,怎麼辦?”沒想到,人家以“搞科研”的態度,以“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質疑我,“不可能!才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怎麼可能認識那麼多字?”氣得我一口老血差點沒吐上來,當時就一句,“這天沒法聊了!就因為識字數量,我還騙你不成?”

婆婆趕緊替我“澄清”:這是真的,大寶同學媽媽親口說的。

我也親眼見了,人家確實能夠自己讀書了,一般的科普文章不在話下;連《岳陽樓記》之類的長文都能倒背如流,身邊活生生的例子,我至於誇張麼?真是自己做不來的事,還質疑別人,還科學地質疑?切!

如果連識字1000都質疑,那看到北京“牛娃”幼升小的入學條件,是不是“天方夜潭”了?

"

也許是孩子馬上幼兒園大班了,一腳已跨入“幼升小”的行列,佛繫了一年半的我,又有點沉不住氣了。

關於推娃

最近接觸最多的話題,就是“推娃”、“雞媽”等,看完一篇又一篇,之前的《“學渣”兒子,母親相信你是來報恩的》,已經無法安撫我焦慮的心了。

即便看了這樣的標題——《哪吒》沒有說破的真相:有遠見的父母,從不逼孩子長大,我也覺得純屬站著說話不腰疼,讓你當個中年老母親試試!等著孩子慢慢長大?還是等著孩子被人一步步超越,自己越來越心底發慌?

還有雞湯文說,育兒要佛系,提前教育,會導致孩子三年級後表現乏力,優勢喪失,甚至一落千丈,雖然有些質疑,沒有親自驗證過,但是倡導孩子快樂成長,好像也符合自己的願望。

綜合一想,暗自鬆了一口氣,我這不徐不疾的“順其自然”育兒法沒毛病,沒有過度放任,也沒有逼到牆角。就這樣,也挺好,孩子玩會兒學點兒,畢竟才幼兒園嘛,急什麼呢?!

剛長出一口氣,群裡有寶媽說,其實那些所謂的三年級倒退現象,是因為家長到了三年級就“偷懶”了,沒有繼續推,正所謂“一時推娃一時牛,一直推娃一直牛”,聽著也蠻有道理!學習確實是個持續的過程,一時鬆懈都要不得。想想自己學習的過程,不就這樣麼?

這麼一來,剛剛松下的氣,馬上又吊了起來,這怎麼得了?瞬間感覺自己已經耽誤孩子好久了。簡直就是“坑娃沒商量”啊!再想想孩子同學和閨蜜兒子的進度,說不心慌,絕對是假的。

於是,跟孩兒她爸視頻,“同學都認識一千多字了,大寶還處於吃喝玩樂的狀態,怎麼辦?”沒想到,人家以“搞科研”的態度,以“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質疑我,“不可能!才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怎麼可能認識那麼多字?”氣得我一口老血差點沒吐上來,當時就一句,“這天沒法聊了!就因為識字數量,我還騙你不成?”

婆婆趕緊替我“澄清”:這是真的,大寶同學媽媽親口說的。

我也親眼見了,人家確實能夠自己讀書了,一般的科普文章不在話下;連《岳陽樓記》之類的長文都能倒背如流,身邊活生生的例子,我至於誇張麼?真是自己做不來的事,還質疑別人,還科學地質疑?切!

如果連識字1000都質疑,那看到北京“牛娃”幼升小的入學條件,是不是“天方夜潭”了?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果真是不談育兒還風平浪靜,一說教育立馬彰顯“豬隊友”本質!

關於私立學校

在家沒有“知音”,還是找同學聊天,比較有共同話題,順道取經孩子幼升小的問題,也好緩解焦慮,尋找出路。聊天之後,總結起來就一句話:留給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確實該認真思考了。

同學兒子在私立學校讀書,學校並不是私立中最貴最好的,但是比一般公立學校是好多了。聽她和老公一席話,有幾個原因我覺得是肺腑之言,很有道理,讓我動了上私立學校的念頭:

  • 孩子的朋友圈。別小看圈子,朋友圈決定了未來的活動圈兒。即使以後當不了老闆,也可以接觸到老闆的圈子,再不濟,還能給老闆同學打工不是?《流星花園》裡杉菜媽媽為什麼要送她去貴族學校?如果不去,能遇到道明寺麼?(也對!)
  • 孩子的話題。別以為上了私立學校,孩子就天天愛攀比。沒有的事!現在的有錢人都非常低調,孩子的吃喝用度方面根本不是比較的對象,人家注重的是孩子的成長、比的是孩子是否優秀。反倒是暴發戶才更容易比吃穿。(沒錯!)
  • 作業輔導的問題。不用輔導作業,就不用雞飛狗跳,導致親子關係緊張。這一年來,我都不問孩子的讀書,才有更多的精力帶二寶。(可不是!)
  • 孩子成績問題。壓根不用擔心。全市統一期末考試,全班95分以下都算成績差的。反倒是小區裡在公立學校讀書的小朋友80多分都是班裡成績可以的。如果進不了特別好的公立學校,真不如進私立的。(的確!)

……

聽完之後,我下意識地摸了摸口袋,特別難過,自己掙錢太少,要是月入3萬,不就夠孩子一年的學費了麼?然後特別真誠地跟同學約定,以後我常帶孩兒她爸和她奶奶過來,你們給洗洗腦,我勢單力薄啊!

不管什麼想法,只要我跟他們說,那肯定第一反應就是反對。想當年買商業保險不是還吵過架麼?轉變思想整整用了3年時間,孩子上學可沒那麼多時間等啊,眼瞅著就開學大班了。

果然預料沒錯,回家跟老公視頻,說上私立學校的好處,馬上就遭到“否決”。原因是——

我們同事都好好的送孩子去公立學校,為什麼我們就得進私立呢?

"

也許是孩子馬上幼兒園大班了,一腳已跨入“幼升小”的行列,佛繫了一年半的我,又有點沉不住氣了。

關於推娃

最近接觸最多的話題,就是“推娃”、“雞媽”等,看完一篇又一篇,之前的《“學渣”兒子,母親相信你是來報恩的》,已經無法安撫我焦慮的心了。

即便看了這樣的標題——《哪吒》沒有說破的真相:有遠見的父母,從不逼孩子長大,我也覺得純屬站著說話不腰疼,讓你當個中年老母親試試!等著孩子慢慢長大?還是等著孩子被人一步步超越,自己越來越心底發慌?

還有雞湯文說,育兒要佛系,提前教育,會導致孩子三年級後表現乏力,優勢喪失,甚至一落千丈,雖然有些質疑,沒有親自驗證過,但是倡導孩子快樂成長,好像也符合自己的願望。

綜合一想,暗自鬆了一口氣,我這不徐不疾的“順其自然”育兒法沒毛病,沒有過度放任,也沒有逼到牆角。就這樣,也挺好,孩子玩會兒學點兒,畢竟才幼兒園嘛,急什麼呢?!

剛長出一口氣,群裡有寶媽說,其實那些所謂的三年級倒退現象,是因為家長到了三年級就“偷懶”了,沒有繼續推,正所謂“一時推娃一時牛,一直推娃一直牛”,聽著也蠻有道理!學習確實是個持續的過程,一時鬆懈都要不得。想想自己學習的過程,不就這樣麼?

這麼一來,剛剛松下的氣,馬上又吊了起來,這怎麼得了?瞬間感覺自己已經耽誤孩子好久了。簡直就是“坑娃沒商量”啊!再想想孩子同學和閨蜜兒子的進度,說不心慌,絕對是假的。

於是,跟孩兒她爸視頻,“同學都認識一千多字了,大寶還處於吃喝玩樂的狀態,怎麼辦?”沒想到,人家以“搞科研”的態度,以“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質疑我,“不可能!才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怎麼可能認識那麼多字?”氣得我一口老血差點沒吐上來,當時就一句,“這天沒法聊了!就因為識字數量,我還騙你不成?”

婆婆趕緊替我“澄清”:這是真的,大寶同學媽媽親口說的。

我也親眼見了,人家確實能夠自己讀書了,一般的科普文章不在話下;連《岳陽樓記》之類的長文都能倒背如流,身邊活生生的例子,我至於誇張麼?真是自己做不來的事,還質疑別人,還科學地質疑?切!

如果連識字1000都質疑,那看到北京“牛娃”幼升小的入學條件,是不是“天方夜潭”了?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果真是不談育兒還風平浪靜,一說教育立馬彰顯“豬隊友”本質!

關於私立學校

在家沒有“知音”,還是找同學聊天,比較有共同話題,順道取經孩子幼升小的問題,也好緩解焦慮,尋找出路。聊天之後,總結起來就一句話:留給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確實該認真思考了。

同學兒子在私立學校讀書,學校並不是私立中最貴最好的,但是比一般公立學校是好多了。聽她和老公一席話,有幾個原因我覺得是肺腑之言,很有道理,讓我動了上私立學校的念頭:

  • 孩子的朋友圈。別小看圈子,朋友圈決定了未來的活動圈兒。即使以後當不了老闆,也可以接觸到老闆的圈子,再不濟,還能給老闆同學打工不是?《流星花園》裡杉菜媽媽為什麼要送她去貴族學校?如果不去,能遇到道明寺麼?(也對!)
  • 孩子的話題。別以為上了私立學校,孩子就天天愛攀比。沒有的事!現在的有錢人都非常低調,孩子的吃喝用度方面根本不是比較的對象,人家注重的是孩子的成長、比的是孩子是否優秀。反倒是暴發戶才更容易比吃穿。(沒錯!)
  • 作業輔導的問題。不用輔導作業,就不用雞飛狗跳,導致親子關係緊張。這一年來,我都不問孩子的讀書,才有更多的精力帶二寶。(可不是!)
  • 孩子成績問題。壓根不用擔心。全市統一期末考試,全班95分以下都算成績差的。反倒是小區裡在公立學校讀書的小朋友80多分都是班裡成績可以的。如果進不了特別好的公立學校,真不如進私立的。(的確!)

……

聽完之後,我下意識地摸了摸口袋,特別難過,自己掙錢太少,要是月入3萬,不就夠孩子一年的學費了麼?然後特別真誠地跟同學約定,以後我常帶孩兒她爸和她奶奶過來,你們給洗洗腦,我勢單力薄啊!

不管什麼想法,只要我跟他們說,那肯定第一反應就是反對。想當年買商業保險不是還吵過架麼?轉變思想整整用了3年時間,孩子上學可沒那麼多時間等啊,眼瞅著就開學大班了。

果然預料沒錯,回家跟老公視頻,說上私立學校的好處,馬上就遭到“否決”。原因是——

我們同事都好好的送孩子去公立學校,為什麼我們就得進私立呢?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我說圈子不同,你們的圈子就是很簡單,按部就班過日子就好了。我接觸人比你廣,剛好就瞭解到了私立學校的好處。

老公又說,你聽的多了不見得好。再說,那也得經濟實力跟得上,我們目前不允許,夠不上。我說如果我們稍微往上探一下,也是可以的。畢竟投在孩子身上的每一筆都是值得的。我們稍微緊張一點,孩子未來有個好前途,不是比什麼都強麼?而且小學階段是打基礎,對於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價值觀非常重要。

老公竟然說,我可不打算指望孩子,把所有的都投在孩子身上了,自己累垮了,未來怎麼辦?我聽聽就不耐煩,“是說在能力範圍之內,給孩子個更好的未來,又不是要累死你?” 我心裡那個火大!孩子不累你,你自己不也得向上生長,圖謀發展麼?這個理由根本不成立。

"

也許是孩子馬上幼兒園大班了,一腳已跨入“幼升小”的行列,佛繫了一年半的我,又有點沉不住氣了。

關於推娃

最近接觸最多的話題,就是“推娃”、“雞媽”等,看完一篇又一篇,之前的《“學渣”兒子,母親相信你是來報恩的》,已經無法安撫我焦慮的心了。

即便看了這樣的標題——《哪吒》沒有說破的真相:有遠見的父母,從不逼孩子長大,我也覺得純屬站著說話不腰疼,讓你當個中年老母親試試!等著孩子慢慢長大?還是等著孩子被人一步步超越,自己越來越心底發慌?

還有雞湯文說,育兒要佛系,提前教育,會導致孩子三年級後表現乏力,優勢喪失,甚至一落千丈,雖然有些質疑,沒有親自驗證過,但是倡導孩子快樂成長,好像也符合自己的願望。

綜合一想,暗自鬆了一口氣,我這不徐不疾的“順其自然”育兒法沒毛病,沒有過度放任,也沒有逼到牆角。就這樣,也挺好,孩子玩會兒學點兒,畢竟才幼兒園嘛,急什麼呢?!

剛長出一口氣,群裡有寶媽說,其實那些所謂的三年級倒退現象,是因為家長到了三年級就“偷懶”了,沒有繼續推,正所謂“一時推娃一時牛,一直推娃一直牛”,聽著也蠻有道理!學習確實是個持續的過程,一時鬆懈都要不得。想想自己學習的過程,不就這樣麼?

這麼一來,剛剛松下的氣,馬上又吊了起來,這怎麼得了?瞬間感覺自己已經耽誤孩子好久了。簡直就是“坑娃沒商量”啊!再想想孩子同學和閨蜜兒子的進度,說不心慌,絕對是假的。

於是,跟孩兒她爸視頻,“同學都認識一千多字了,大寶還處於吃喝玩樂的狀態,怎麼辦?”沒想到,人家以“搞科研”的態度,以“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質疑我,“不可能!才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怎麼可能認識那麼多字?”氣得我一口老血差點沒吐上來,當時就一句,“這天沒法聊了!就因為識字數量,我還騙你不成?”

婆婆趕緊替我“澄清”:這是真的,大寶同學媽媽親口說的。

我也親眼見了,人家確實能夠自己讀書了,一般的科普文章不在話下;連《岳陽樓記》之類的長文都能倒背如流,身邊活生生的例子,我至於誇張麼?真是自己做不來的事,還質疑別人,還科學地質疑?切!

如果連識字1000都質疑,那看到北京“牛娃”幼升小的入學條件,是不是“天方夜潭”了?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果真是不談育兒還風平浪靜,一說教育立馬彰顯“豬隊友”本質!

關於私立學校

在家沒有“知音”,還是找同學聊天,比較有共同話題,順道取經孩子幼升小的問題,也好緩解焦慮,尋找出路。聊天之後,總結起來就一句話:留給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確實該認真思考了。

同學兒子在私立學校讀書,學校並不是私立中最貴最好的,但是比一般公立學校是好多了。聽她和老公一席話,有幾個原因我覺得是肺腑之言,很有道理,讓我動了上私立學校的念頭:

  • 孩子的朋友圈。別小看圈子,朋友圈決定了未來的活動圈兒。即使以後當不了老闆,也可以接觸到老闆的圈子,再不濟,還能給老闆同學打工不是?《流星花園》裡杉菜媽媽為什麼要送她去貴族學校?如果不去,能遇到道明寺麼?(也對!)
  • 孩子的話題。別以為上了私立學校,孩子就天天愛攀比。沒有的事!現在的有錢人都非常低調,孩子的吃喝用度方面根本不是比較的對象,人家注重的是孩子的成長、比的是孩子是否優秀。反倒是暴發戶才更容易比吃穿。(沒錯!)
  • 作業輔導的問題。不用輔導作業,就不用雞飛狗跳,導致親子關係緊張。這一年來,我都不問孩子的讀書,才有更多的精力帶二寶。(可不是!)
  • 孩子成績問題。壓根不用擔心。全市統一期末考試,全班95分以下都算成績差的。反倒是小區裡在公立學校讀書的小朋友80多分都是班裡成績可以的。如果進不了特別好的公立學校,真不如進私立的。(的確!)

……

聽完之後,我下意識地摸了摸口袋,特別難過,自己掙錢太少,要是月入3萬,不就夠孩子一年的學費了麼?然後特別真誠地跟同學約定,以後我常帶孩兒她爸和她奶奶過來,你們給洗洗腦,我勢單力薄啊!

不管什麼想法,只要我跟他們說,那肯定第一反應就是反對。想當年買商業保險不是還吵過架麼?轉變思想整整用了3年時間,孩子上學可沒那麼多時間等啊,眼瞅著就開學大班了。

果然預料沒錯,回家跟老公視頻,說上私立學校的好處,馬上就遭到“否決”。原因是——

我們同事都好好的送孩子去公立學校,為什麼我們就得進私立呢?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我說圈子不同,你們的圈子就是很簡單,按部就班過日子就好了。我接觸人比你廣,剛好就瞭解到了私立學校的好處。

老公又說,你聽的多了不見得好。再說,那也得經濟實力跟得上,我們目前不允許,夠不上。我說如果我們稍微往上探一下,也是可以的。畢竟投在孩子身上的每一筆都是值得的。我們稍微緊張一點,孩子未來有個好前途,不是比什麼都強麼?而且小學階段是打基礎,對於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價值觀非常重要。

老公竟然說,我可不打算指望孩子,把所有的都投在孩子身上了,自己累垮了,未來怎麼辦?我聽聽就不耐煩,“是說在能力範圍之內,給孩子個更好的未來,又不是要累死你?” 我心裡那個火大!孩子不累你,你自己不也得向上生長,圖謀發展麼?這個理由根本不成立。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算了,跟他聊天費勁。反正在教育孩子的事上,內耗太嚴重,我已經徹底放棄爭論了。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吧。反正按照同學的說法,我也只有半年的時間了,很快就得帶著孩子各種報名和麵試了。挑個好學校,勢必會成為重中之重。

思來想去,焦慮一點沒少,壓力反而大了很多。既然擇校問題還有爭論,那就自己苦練內功吧。孩子同學不是識字多,能自主閱讀麼?那我就自己給孩子做功課吧,馬上入手了兩本書,就這麼每天晚上學幾個字,假以時日,爭取在小學前可以自主閱讀,以便有更多的精力給二寶啟蒙。眼瞅也2歲半,快要入園了,到現在還沒給讀書呢。真的是想想就心慌。

"

也許是孩子馬上幼兒園大班了,一腳已跨入“幼升小”的行列,佛繫了一年半的我,又有點沉不住氣了。

關於推娃

最近接觸最多的話題,就是“推娃”、“雞媽”等,看完一篇又一篇,之前的《“學渣”兒子,母親相信你是來報恩的》,已經無法安撫我焦慮的心了。

即便看了這樣的標題——《哪吒》沒有說破的真相:有遠見的父母,從不逼孩子長大,我也覺得純屬站著說話不腰疼,讓你當個中年老母親試試!等著孩子慢慢長大?還是等著孩子被人一步步超越,自己越來越心底發慌?

還有雞湯文說,育兒要佛系,提前教育,會導致孩子三年級後表現乏力,優勢喪失,甚至一落千丈,雖然有些質疑,沒有親自驗證過,但是倡導孩子快樂成長,好像也符合自己的願望。

綜合一想,暗自鬆了一口氣,我這不徐不疾的“順其自然”育兒法沒毛病,沒有過度放任,也沒有逼到牆角。就這樣,也挺好,孩子玩會兒學點兒,畢竟才幼兒園嘛,急什麼呢?!

剛長出一口氣,群裡有寶媽說,其實那些所謂的三年級倒退現象,是因為家長到了三年級就“偷懶”了,沒有繼續推,正所謂“一時推娃一時牛,一直推娃一直牛”,聽著也蠻有道理!學習確實是個持續的過程,一時鬆懈都要不得。想想自己學習的過程,不就這樣麼?

這麼一來,剛剛松下的氣,馬上又吊了起來,這怎麼得了?瞬間感覺自己已經耽誤孩子好久了。簡直就是“坑娃沒商量”啊!再想想孩子同學和閨蜜兒子的進度,說不心慌,絕對是假的。

於是,跟孩兒她爸視頻,“同學都認識一千多字了,大寶還處於吃喝玩樂的狀態,怎麼辦?”沒想到,人家以“搞科研”的態度,以“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質疑我,“不可能!才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怎麼可能認識那麼多字?”氣得我一口老血差點沒吐上來,當時就一句,“這天沒法聊了!就因為識字數量,我還騙你不成?”

婆婆趕緊替我“澄清”:這是真的,大寶同學媽媽親口說的。

我也親眼見了,人家確實能夠自己讀書了,一般的科普文章不在話下;連《岳陽樓記》之類的長文都能倒背如流,身邊活生生的例子,我至於誇張麼?真是自己做不來的事,還質疑別人,還科學地質疑?切!

如果連識字1000都質疑,那看到北京“牛娃”幼升小的入學條件,是不是“天方夜潭”了?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果真是不談育兒還風平浪靜,一說教育立馬彰顯“豬隊友”本質!

關於私立學校

在家沒有“知音”,還是找同學聊天,比較有共同話題,順道取經孩子幼升小的問題,也好緩解焦慮,尋找出路。聊天之後,總結起來就一句話:留給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確實該認真思考了。

同學兒子在私立學校讀書,學校並不是私立中最貴最好的,但是比一般公立學校是好多了。聽她和老公一席話,有幾個原因我覺得是肺腑之言,很有道理,讓我動了上私立學校的念頭:

  • 孩子的朋友圈。別小看圈子,朋友圈決定了未來的活動圈兒。即使以後當不了老闆,也可以接觸到老闆的圈子,再不濟,還能給老闆同學打工不是?《流星花園》裡杉菜媽媽為什麼要送她去貴族學校?如果不去,能遇到道明寺麼?(也對!)
  • 孩子的話題。別以為上了私立學校,孩子就天天愛攀比。沒有的事!現在的有錢人都非常低調,孩子的吃喝用度方面根本不是比較的對象,人家注重的是孩子的成長、比的是孩子是否優秀。反倒是暴發戶才更容易比吃穿。(沒錯!)
  • 作業輔導的問題。不用輔導作業,就不用雞飛狗跳,導致親子關係緊張。這一年來,我都不問孩子的讀書,才有更多的精力帶二寶。(可不是!)
  • 孩子成績問題。壓根不用擔心。全市統一期末考試,全班95分以下都算成績差的。反倒是小區裡在公立學校讀書的小朋友80多分都是班裡成績可以的。如果進不了特別好的公立學校,真不如進私立的。(的確!)

……

聽完之後,我下意識地摸了摸口袋,特別難過,自己掙錢太少,要是月入3萬,不就夠孩子一年的學費了麼?然後特別真誠地跟同學約定,以後我常帶孩兒她爸和她奶奶過來,你們給洗洗腦,我勢單力薄啊!

不管什麼想法,只要我跟他們說,那肯定第一反應就是反對。想當年買商業保險不是還吵過架麼?轉變思想整整用了3年時間,孩子上學可沒那麼多時間等啊,眼瞅著就開學大班了。

果然預料沒錯,回家跟老公視頻,說上私立學校的好處,馬上就遭到“否決”。原因是——

我們同事都好好的送孩子去公立學校,為什麼我們就得進私立呢?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我說圈子不同,你們的圈子就是很簡單,按部就班過日子就好了。我接觸人比你廣,剛好就瞭解到了私立學校的好處。

老公又說,你聽的多了不見得好。再說,那也得經濟實力跟得上,我們目前不允許,夠不上。我說如果我們稍微往上探一下,也是可以的。畢竟投在孩子身上的每一筆都是值得的。我們稍微緊張一點,孩子未來有個好前途,不是比什麼都強麼?而且小學階段是打基礎,對於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價值觀非常重要。

老公竟然說,我可不打算指望孩子,把所有的都投在孩子身上了,自己累垮了,未來怎麼辦?我聽聽就不耐煩,“是說在能力範圍之內,給孩子個更好的未來,又不是要累死你?” 我心裡那個火大!孩子不累你,你自己不也得向上生長,圖謀發展麼?這個理由根本不成立。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算了,跟他聊天費勁。反正在教育孩子的事上,內耗太嚴重,我已經徹底放棄爭論了。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吧。反正按照同學的說法,我也只有半年的時間了,很快就得帶著孩子各種報名和麵試了。挑個好學校,勢必會成為重中之重。

思來想去,焦慮一點沒少,壓力反而大了很多。既然擇校問題還有爭論,那就自己苦練內功吧。孩子同學不是識字多,能自主閱讀麼?那我就自己給孩子做功課吧,馬上入手了兩本書,就這麼每天晚上學幾個字,假以時日,爭取在小學前可以自主閱讀,以便有更多的精力給二寶啟蒙。眼瞅也2歲半,快要入園了,到現在還沒給讀書呢。真的是想想就心慌。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關於佛系

其實我也不想推娃,想佛系,想讓孩子過一個快樂的童年,無憂無慮,一天玩到晚,我自己還省勁。可是,又不能雙耳不聞窗外事,活著空中樓閣中,這樣要求太高、太難。

如果說過去的我,還可以“標榜”自己佛系,那是因為大寶天生愛讀書,口齒伶俐,表達能力強,11個月就開始閱讀,我也一直以來堅持“來者不拒”,一直讀到今天,識字也是在閱讀中順手捎帶,認識了百十來字。所謂的佛系,還是建立在大寶超出同齡孩子的基礎上。現在的焦慮,則是因為,環境變了,一向充滿“優越感”的內心,失衡了,大寶已經不再遙遙領先了。

雖然在大寶追求完美、達不到自己要求哭鬧的時候,我會開導她:沒關係的,盡力就好。但是自己心裡其實是有要求的,而且孩子自己要求比較高,已經超越了我對她的期望,所以我會那樣安慰。如果孩子真的對什麼都無所謂、不求上進,我肯定無法說出這樣的話,我可能像她一樣“看不開”。

其實所謂的佛系壓根兒就不是什麼佛系,都是表面上的。如果問一個媽媽,你願意自己的孩子平凡無奇碌碌無為嗎?我相信,很多媽媽不會點頭。能說出能容忍孩子這樣子的家長,其實是已經發現了孩子優點,挖掘出孩子的潛能,看到孩子的未來了;再就是已經迫不得已,必須接受現實了。但凡有些期待,都希望孩子更好,不是麼?

"

也許是孩子馬上幼兒園大班了,一腳已跨入“幼升小”的行列,佛繫了一年半的我,又有點沉不住氣了。

關於推娃

最近接觸最多的話題,就是“推娃”、“雞媽”等,看完一篇又一篇,之前的《“學渣”兒子,母親相信你是來報恩的》,已經無法安撫我焦慮的心了。

即便看了這樣的標題——《哪吒》沒有說破的真相:有遠見的父母,從不逼孩子長大,我也覺得純屬站著說話不腰疼,讓你當個中年老母親試試!等著孩子慢慢長大?還是等著孩子被人一步步超越,自己越來越心底發慌?

還有雞湯文說,育兒要佛系,提前教育,會導致孩子三年級後表現乏力,優勢喪失,甚至一落千丈,雖然有些質疑,沒有親自驗證過,但是倡導孩子快樂成長,好像也符合自己的願望。

綜合一想,暗自鬆了一口氣,我這不徐不疾的“順其自然”育兒法沒毛病,沒有過度放任,也沒有逼到牆角。就這樣,也挺好,孩子玩會兒學點兒,畢竟才幼兒園嘛,急什麼呢?!

剛長出一口氣,群裡有寶媽說,其實那些所謂的三年級倒退現象,是因為家長到了三年級就“偷懶”了,沒有繼續推,正所謂“一時推娃一時牛,一直推娃一直牛”,聽著也蠻有道理!學習確實是個持續的過程,一時鬆懈都要不得。想想自己學習的過程,不就這樣麼?

這麼一來,剛剛松下的氣,馬上又吊了起來,這怎麼得了?瞬間感覺自己已經耽誤孩子好久了。簡直就是“坑娃沒商量”啊!再想想孩子同學和閨蜜兒子的進度,說不心慌,絕對是假的。

於是,跟孩兒她爸視頻,“同學都認識一千多字了,大寶還處於吃喝玩樂的狀態,怎麼辦?”沒想到,人家以“搞科研”的態度,以“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質疑我,“不可能!才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怎麼可能認識那麼多字?”氣得我一口老血差點沒吐上來,當時就一句,“這天沒法聊了!就因為識字數量,我還騙你不成?”

婆婆趕緊替我“澄清”:這是真的,大寶同學媽媽親口說的。

我也親眼見了,人家確實能夠自己讀書了,一般的科普文章不在話下;連《岳陽樓記》之類的長文都能倒背如流,身邊活生生的例子,我至於誇張麼?真是自己做不來的事,還質疑別人,還科學地質疑?切!

如果連識字1000都質疑,那看到北京“牛娃”幼升小的入學條件,是不是“天方夜潭”了?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果真是不談育兒還風平浪靜,一說教育立馬彰顯“豬隊友”本質!

關於私立學校

在家沒有“知音”,還是找同學聊天,比較有共同話題,順道取經孩子幼升小的問題,也好緩解焦慮,尋找出路。聊天之後,總結起來就一句話:留給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確實該認真思考了。

同學兒子在私立學校讀書,學校並不是私立中最貴最好的,但是比一般公立學校是好多了。聽她和老公一席話,有幾個原因我覺得是肺腑之言,很有道理,讓我動了上私立學校的念頭:

  • 孩子的朋友圈。別小看圈子,朋友圈決定了未來的活動圈兒。即使以後當不了老闆,也可以接觸到老闆的圈子,再不濟,還能給老闆同學打工不是?《流星花園》裡杉菜媽媽為什麼要送她去貴族學校?如果不去,能遇到道明寺麼?(也對!)
  • 孩子的話題。別以為上了私立學校,孩子就天天愛攀比。沒有的事!現在的有錢人都非常低調,孩子的吃喝用度方面根本不是比較的對象,人家注重的是孩子的成長、比的是孩子是否優秀。反倒是暴發戶才更容易比吃穿。(沒錯!)
  • 作業輔導的問題。不用輔導作業,就不用雞飛狗跳,導致親子關係緊張。這一年來,我都不問孩子的讀書,才有更多的精力帶二寶。(可不是!)
  • 孩子成績問題。壓根不用擔心。全市統一期末考試,全班95分以下都算成績差的。反倒是小區裡在公立學校讀書的小朋友80多分都是班裡成績可以的。如果進不了特別好的公立學校,真不如進私立的。(的確!)

……

聽完之後,我下意識地摸了摸口袋,特別難過,自己掙錢太少,要是月入3萬,不就夠孩子一年的學費了麼?然後特別真誠地跟同學約定,以後我常帶孩兒她爸和她奶奶過來,你們給洗洗腦,我勢單力薄啊!

不管什麼想法,只要我跟他們說,那肯定第一反應就是反對。想當年買商業保險不是還吵過架麼?轉變思想整整用了3年時間,孩子上學可沒那麼多時間等啊,眼瞅著就開學大班了。

果然預料沒錯,回家跟老公視頻,說上私立學校的好處,馬上就遭到“否決”。原因是——

我們同事都好好的送孩子去公立學校,為什麼我們就得進私立呢?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我說圈子不同,你們的圈子就是很簡單,按部就班過日子就好了。我接觸人比你廣,剛好就瞭解到了私立學校的好處。

老公又說,你聽的多了不見得好。再說,那也得經濟實力跟得上,我們目前不允許,夠不上。我說如果我們稍微往上探一下,也是可以的。畢竟投在孩子身上的每一筆都是值得的。我們稍微緊張一點,孩子未來有個好前途,不是比什麼都強麼?而且小學階段是打基礎,對於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價值觀非常重要。

老公竟然說,我可不打算指望孩子,把所有的都投在孩子身上了,自己累垮了,未來怎麼辦?我聽聽就不耐煩,“是說在能力範圍之內,給孩子個更好的未來,又不是要累死你?” 我心裡那個火大!孩子不累你,你自己不也得向上生長,圖謀發展麼?這個理由根本不成立。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算了,跟他聊天費勁。反正在教育孩子的事上,內耗太嚴重,我已經徹底放棄爭論了。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吧。反正按照同學的說法,我也只有半年的時間了,很快就得帶著孩子各種報名和麵試了。挑個好學校,勢必會成為重中之重。

思來想去,焦慮一點沒少,壓力反而大了很多。既然擇校問題還有爭論,那就自己苦練內功吧。孩子同學不是識字多,能自主閱讀麼?那我就自己給孩子做功課吧,馬上入手了兩本書,就這麼每天晚上學幾個字,假以時日,爭取在小學前可以自主閱讀,以便有更多的精力給二寶啟蒙。眼瞅也2歲半,快要入園了,到現在還沒給讀書呢。真的是想想就心慌。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關於佛系

其實我也不想推娃,想佛系,想讓孩子過一個快樂的童年,無憂無慮,一天玩到晚,我自己還省勁。可是,又不能雙耳不聞窗外事,活著空中樓閣中,這樣要求太高、太難。

如果說過去的我,還可以“標榜”自己佛系,那是因為大寶天生愛讀書,口齒伶俐,表達能力強,11個月就開始閱讀,我也一直以來堅持“來者不拒”,一直讀到今天,識字也是在閱讀中順手捎帶,認識了百十來字。所謂的佛系,還是建立在大寶超出同齡孩子的基礎上。現在的焦慮,則是因為,環境變了,一向充滿“優越感”的內心,失衡了,大寶已經不再遙遙領先了。

雖然在大寶追求完美、達不到自己要求哭鬧的時候,我會開導她:沒關係的,盡力就好。但是自己心裡其實是有要求的,而且孩子自己要求比較高,已經超越了我對她的期望,所以我會那樣安慰。如果孩子真的對什麼都無所謂、不求上進,我肯定無法說出這樣的話,我可能像她一樣“看不開”。

其實所謂的佛系壓根兒就不是什麼佛系,都是表面上的。如果問一個媽媽,你願意自己的孩子平凡無奇碌碌無為嗎?我相信,很多媽媽不會點頭。能說出能容忍孩子這樣子的家長,其實是已經發現了孩子優點,挖掘出孩子的潛能,看到孩子的未來了;再就是已經迫不得已,必須接受現實了。但凡有些期待,都希望孩子更好,不是麼?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早在兩三個月前,我還對幼升小銜接班抱著質疑的態度,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對於幼兒園老師教的一些簡單的數學習字,還頗不以為然,覺得老師們是不是有點操之過急?但是,就一個暑假而已,我的想法已經完全變了。

我這心態真是變化太快了。要求家長百分百佛系,跟要求孩子百分百優秀一樣,不切實際。既然做不到徹底的佛系,也無法趕走外來的焦慮,那麼,目前我能想到的辦法只能是,在孩子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順著孩子的愛好,適度“push”一把,因勢利導,既不傷害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又提前滲透了必要的知識。

要不然,幼小銜接班怎麼會那麼火呢?其中不知道有多少前期秉持佛系,到了入學階段卻焦慮無助的老母親呢?

"

也許是孩子馬上幼兒園大班了,一腳已跨入“幼升小”的行列,佛繫了一年半的我,又有點沉不住氣了。

關於推娃

最近接觸最多的話題,就是“推娃”、“雞媽”等,看完一篇又一篇,之前的《“學渣”兒子,母親相信你是來報恩的》,已經無法安撫我焦慮的心了。

即便看了這樣的標題——《哪吒》沒有說破的真相:有遠見的父母,從不逼孩子長大,我也覺得純屬站著說話不腰疼,讓你當個中年老母親試試!等著孩子慢慢長大?還是等著孩子被人一步步超越,自己越來越心底發慌?

還有雞湯文說,育兒要佛系,提前教育,會導致孩子三年級後表現乏力,優勢喪失,甚至一落千丈,雖然有些質疑,沒有親自驗證過,但是倡導孩子快樂成長,好像也符合自己的願望。

綜合一想,暗自鬆了一口氣,我這不徐不疾的“順其自然”育兒法沒毛病,沒有過度放任,也沒有逼到牆角。就這樣,也挺好,孩子玩會兒學點兒,畢竟才幼兒園嘛,急什麼呢?!

剛長出一口氣,群裡有寶媽說,其實那些所謂的三年級倒退現象,是因為家長到了三年級就“偷懶”了,沒有繼續推,正所謂“一時推娃一時牛,一直推娃一直牛”,聽著也蠻有道理!學習確實是個持續的過程,一時鬆懈都要不得。想想自己學習的過程,不就這樣麼?

這麼一來,剛剛松下的氣,馬上又吊了起來,這怎麼得了?瞬間感覺自己已經耽誤孩子好久了。簡直就是“坑娃沒商量”啊!再想想孩子同學和閨蜜兒子的進度,說不心慌,絕對是假的。

於是,跟孩兒她爸視頻,“同學都認識一千多字了,大寶還處於吃喝玩樂的狀態,怎麼辦?”沒想到,人家以“搞科研”的態度,以“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質疑我,“不可能!才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怎麼可能認識那麼多字?”氣得我一口老血差點沒吐上來,當時就一句,“這天沒法聊了!就因為識字數量,我還騙你不成?”

婆婆趕緊替我“澄清”:這是真的,大寶同學媽媽親口說的。

我也親眼見了,人家確實能夠自己讀書了,一般的科普文章不在話下;連《岳陽樓記》之類的長文都能倒背如流,身邊活生生的例子,我至於誇張麼?真是自己做不來的事,還質疑別人,還科學地質疑?切!

如果連識字1000都質疑,那看到北京“牛娃”幼升小的入學條件,是不是“天方夜潭”了?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果真是不談育兒還風平浪靜,一說教育立馬彰顯“豬隊友”本質!

關於私立學校

在家沒有“知音”,還是找同學聊天,比較有共同話題,順道取經孩子幼升小的問題,也好緩解焦慮,尋找出路。聊天之後,總結起來就一句話:留給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確實該認真思考了。

同學兒子在私立學校讀書,學校並不是私立中最貴最好的,但是比一般公立學校是好多了。聽她和老公一席話,有幾個原因我覺得是肺腑之言,很有道理,讓我動了上私立學校的念頭:

  • 孩子的朋友圈。別小看圈子,朋友圈決定了未來的活動圈兒。即使以後當不了老闆,也可以接觸到老闆的圈子,再不濟,還能給老闆同學打工不是?《流星花園》裡杉菜媽媽為什麼要送她去貴族學校?如果不去,能遇到道明寺麼?(也對!)
  • 孩子的話題。別以為上了私立學校,孩子就天天愛攀比。沒有的事!現在的有錢人都非常低調,孩子的吃喝用度方面根本不是比較的對象,人家注重的是孩子的成長、比的是孩子是否優秀。反倒是暴發戶才更容易比吃穿。(沒錯!)
  • 作業輔導的問題。不用輔導作業,就不用雞飛狗跳,導致親子關係緊張。這一年來,我都不問孩子的讀書,才有更多的精力帶二寶。(可不是!)
  • 孩子成績問題。壓根不用擔心。全市統一期末考試,全班95分以下都算成績差的。反倒是小區裡在公立學校讀書的小朋友80多分都是班裡成績可以的。如果進不了特別好的公立學校,真不如進私立的。(的確!)

……

聽完之後,我下意識地摸了摸口袋,特別難過,自己掙錢太少,要是月入3萬,不就夠孩子一年的學費了麼?然後特別真誠地跟同學約定,以後我常帶孩兒她爸和她奶奶過來,你們給洗洗腦,我勢單力薄啊!

不管什麼想法,只要我跟他們說,那肯定第一反應就是反對。想當年買商業保險不是還吵過架麼?轉變思想整整用了3年時間,孩子上學可沒那麼多時間等啊,眼瞅著就開學大班了。

果然預料沒錯,回家跟老公視頻,說上私立學校的好處,馬上就遭到“否決”。原因是——

我們同事都好好的送孩子去公立學校,為什麼我們就得進私立呢?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我說圈子不同,你們的圈子就是很簡單,按部就班過日子就好了。我接觸人比你廣,剛好就瞭解到了私立學校的好處。

老公又說,你聽的多了不見得好。再說,那也得經濟實力跟得上,我們目前不允許,夠不上。我說如果我們稍微往上探一下,也是可以的。畢竟投在孩子身上的每一筆都是值得的。我們稍微緊張一點,孩子未來有個好前途,不是比什麼都強麼?而且小學階段是打基礎,對於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價值觀非常重要。

老公竟然說,我可不打算指望孩子,把所有的都投在孩子身上了,自己累垮了,未來怎麼辦?我聽聽就不耐煩,“是說在能力範圍之內,給孩子個更好的未來,又不是要累死你?” 我心裡那個火大!孩子不累你,你自己不也得向上生長,圖謀發展麼?這個理由根本不成立。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算了,跟他聊天費勁。反正在教育孩子的事上,內耗太嚴重,我已經徹底放棄爭論了。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吧。反正按照同學的說法,我也只有半年的時間了,很快就得帶著孩子各種報名和麵試了。挑個好學校,勢必會成為重中之重。

思來想去,焦慮一點沒少,壓力反而大了很多。既然擇校問題還有爭論,那就自己苦練內功吧。孩子同學不是識字多,能自主閱讀麼?那我就自己給孩子做功課吧,馬上入手了兩本書,就這麼每天晚上學幾個字,假以時日,爭取在小學前可以自主閱讀,以便有更多的精力給二寶啟蒙。眼瞅也2歲半,快要入園了,到現在還沒給讀書呢。真的是想想就心慌。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關於佛系

其實我也不想推娃,想佛系,想讓孩子過一個快樂的童年,無憂無慮,一天玩到晚,我自己還省勁。可是,又不能雙耳不聞窗外事,活著空中樓閣中,這樣要求太高、太難。

如果說過去的我,還可以“標榜”自己佛系,那是因為大寶天生愛讀書,口齒伶俐,表達能力強,11個月就開始閱讀,我也一直以來堅持“來者不拒”,一直讀到今天,識字也是在閱讀中順手捎帶,認識了百十來字。所謂的佛系,還是建立在大寶超出同齡孩子的基礎上。現在的焦慮,則是因為,環境變了,一向充滿“優越感”的內心,失衡了,大寶已經不再遙遙領先了。

雖然在大寶追求完美、達不到自己要求哭鬧的時候,我會開導她:沒關係的,盡力就好。但是自己心裡其實是有要求的,而且孩子自己要求比較高,已經超越了我對她的期望,所以我會那樣安慰。如果孩子真的對什麼都無所謂、不求上進,我肯定無法說出這樣的話,我可能像她一樣“看不開”。

其實所謂的佛系壓根兒就不是什麼佛系,都是表面上的。如果問一個媽媽,你願意自己的孩子平凡無奇碌碌無為嗎?我相信,很多媽媽不會點頭。能說出能容忍孩子這樣子的家長,其實是已經發現了孩子優點,挖掘出孩子的潛能,看到孩子的未來了;再就是已經迫不得已,必須接受現實了。但凡有些期待,都希望孩子更好,不是麼?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早在兩三個月前,我還對幼升小銜接班抱著質疑的態度,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對於幼兒園老師教的一些簡單的數學習字,還頗不以為然,覺得老師們是不是有點操之過急?但是,就一個暑假而已,我的想法已經完全變了。

我這心態真是變化太快了。要求家長百分百佛系,跟要求孩子百分百優秀一樣,不切實際。既然做不到徹底的佛系,也無法趕走外來的焦慮,那麼,目前我能想到的辦法只能是,在孩子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順著孩子的愛好,適度“push”一把,因勢利導,既不傷害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又提前滲透了必要的知識。

要不然,幼小銜接班怎麼會那麼火呢?其中不知道有多少前期秉持佛系,到了入學階段卻焦慮無助的老母親呢?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有了孩子,就註定時而佛系,時而焦慮,且行且修行吧!至於孩兒她爸,千萬別指望,拉後腿的就是他!

"

也許是孩子馬上幼兒園大班了,一腳已跨入“幼升小”的行列,佛繫了一年半的我,又有點沉不住氣了。

關於推娃

最近接觸最多的話題,就是“推娃”、“雞媽”等,看完一篇又一篇,之前的《“學渣”兒子,母親相信你是來報恩的》,已經無法安撫我焦慮的心了。

即便看了這樣的標題——《哪吒》沒有說破的真相:有遠見的父母,從不逼孩子長大,我也覺得純屬站著說話不腰疼,讓你當個中年老母親試試!等著孩子慢慢長大?還是等著孩子被人一步步超越,自己越來越心底發慌?

還有雞湯文說,育兒要佛系,提前教育,會導致孩子三年級後表現乏力,優勢喪失,甚至一落千丈,雖然有些質疑,沒有親自驗證過,但是倡導孩子快樂成長,好像也符合自己的願望。

綜合一想,暗自鬆了一口氣,我這不徐不疾的“順其自然”育兒法沒毛病,沒有過度放任,也沒有逼到牆角。就這樣,也挺好,孩子玩會兒學點兒,畢竟才幼兒園嘛,急什麼呢?!

剛長出一口氣,群裡有寶媽說,其實那些所謂的三年級倒退現象,是因為家長到了三年級就“偷懶”了,沒有繼續推,正所謂“一時推娃一時牛,一直推娃一直牛”,聽著也蠻有道理!學習確實是個持續的過程,一時鬆懈都要不得。想想自己學習的過程,不就這樣麼?

這麼一來,剛剛松下的氣,馬上又吊了起來,這怎麼得了?瞬間感覺自己已經耽誤孩子好久了。簡直就是“坑娃沒商量”啊!再想想孩子同學和閨蜜兒子的進度,說不心慌,絕對是假的。

於是,跟孩兒她爸視頻,“同學都認識一千多字了,大寶還處於吃喝玩樂的狀態,怎麼辦?”沒想到,人家以“搞科研”的態度,以“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質疑我,“不可能!才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怎麼可能認識那麼多字?”氣得我一口老血差點沒吐上來,當時就一句,“這天沒法聊了!就因為識字數量,我還騙你不成?”

婆婆趕緊替我“澄清”:這是真的,大寶同學媽媽親口說的。

我也親眼見了,人家確實能夠自己讀書了,一般的科普文章不在話下;連《岳陽樓記》之類的長文都能倒背如流,身邊活生生的例子,我至於誇張麼?真是自己做不來的事,還質疑別人,還科學地質疑?切!

如果連識字1000都質疑,那看到北京“牛娃”幼升小的入學條件,是不是“天方夜潭”了?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果真是不談育兒還風平浪靜,一說教育立馬彰顯“豬隊友”本質!

關於私立學校

在家沒有“知音”,還是找同學聊天,比較有共同話題,順道取經孩子幼升小的問題,也好緩解焦慮,尋找出路。聊天之後,總結起來就一句話:留給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確實該認真思考了。

同學兒子在私立學校讀書,學校並不是私立中最貴最好的,但是比一般公立學校是好多了。聽她和老公一席話,有幾個原因我覺得是肺腑之言,很有道理,讓我動了上私立學校的念頭:

  • 孩子的朋友圈。別小看圈子,朋友圈決定了未來的活動圈兒。即使以後當不了老闆,也可以接觸到老闆的圈子,再不濟,還能給老闆同學打工不是?《流星花園》裡杉菜媽媽為什麼要送她去貴族學校?如果不去,能遇到道明寺麼?(也對!)
  • 孩子的話題。別以為上了私立學校,孩子就天天愛攀比。沒有的事!現在的有錢人都非常低調,孩子的吃喝用度方面根本不是比較的對象,人家注重的是孩子的成長、比的是孩子是否優秀。反倒是暴發戶才更容易比吃穿。(沒錯!)
  • 作業輔導的問題。不用輔導作業,就不用雞飛狗跳,導致親子關係緊張。這一年來,我都不問孩子的讀書,才有更多的精力帶二寶。(可不是!)
  • 孩子成績問題。壓根不用擔心。全市統一期末考試,全班95分以下都算成績差的。反倒是小區裡在公立學校讀書的小朋友80多分都是班裡成績可以的。如果進不了特別好的公立學校,真不如進私立的。(的確!)

……

聽完之後,我下意識地摸了摸口袋,特別難過,自己掙錢太少,要是月入3萬,不就夠孩子一年的學費了麼?然後特別真誠地跟同學約定,以後我常帶孩兒她爸和她奶奶過來,你們給洗洗腦,我勢單力薄啊!

不管什麼想法,只要我跟他們說,那肯定第一反應就是反對。想當年買商業保險不是還吵過架麼?轉變思想整整用了3年時間,孩子上學可沒那麼多時間等啊,眼瞅著就開學大班了。

果然預料沒錯,回家跟老公視頻,說上私立學校的好處,馬上就遭到“否決”。原因是——

我們同事都好好的送孩子去公立學校,為什麼我們就得進私立呢?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我說圈子不同,你們的圈子就是很簡單,按部就班過日子就好了。我接觸人比你廣,剛好就瞭解到了私立學校的好處。

老公又說,你聽的多了不見得好。再說,那也得經濟實力跟得上,我們目前不允許,夠不上。我說如果我們稍微往上探一下,也是可以的。畢竟投在孩子身上的每一筆都是值得的。我們稍微緊張一點,孩子未來有個好前途,不是比什麼都強麼?而且小學階段是打基礎,對於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價值觀非常重要。

老公竟然說,我可不打算指望孩子,把所有的都投在孩子身上了,自己累垮了,未來怎麼辦?我聽聽就不耐煩,“是說在能力範圍之內,給孩子個更好的未來,又不是要累死你?” 我心裡那個火大!孩子不累你,你自己不也得向上生長,圖謀發展麼?這個理由根本不成立。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算了,跟他聊天費勁。反正在教育孩子的事上,內耗太嚴重,我已經徹底放棄爭論了。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吧。反正按照同學的說法,我也只有半年的時間了,很快就得帶著孩子各種報名和麵試了。挑個好學校,勢必會成為重中之重。

思來想去,焦慮一點沒少,壓力反而大了很多。既然擇校問題還有爭論,那就自己苦練內功吧。孩子同學不是識字多,能自主閱讀麼?那我就自己給孩子做功課吧,馬上入手了兩本書,就這麼每天晚上學幾個字,假以時日,爭取在小學前可以自主閱讀,以便有更多的精力給二寶啟蒙。眼瞅也2歲半,快要入園了,到現在還沒給讀書呢。真的是想想就心慌。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關於佛系

其實我也不想推娃,想佛系,想讓孩子過一個快樂的童年,無憂無慮,一天玩到晚,我自己還省勁。可是,又不能雙耳不聞窗外事,活著空中樓閣中,這樣要求太高、太難。

如果說過去的我,還可以“標榜”自己佛系,那是因為大寶天生愛讀書,口齒伶俐,表達能力強,11個月就開始閱讀,我也一直以來堅持“來者不拒”,一直讀到今天,識字也是在閱讀中順手捎帶,認識了百十來字。所謂的佛系,還是建立在大寶超出同齡孩子的基礎上。現在的焦慮,則是因為,環境變了,一向充滿“優越感”的內心,失衡了,大寶已經不再遙遙領先了。

雖然在大寶追求完美、達不到自己要求哭鬧的時候,我會開導她:沒關係的,盡力就好。但是自己心裡其實是有要求的,而且孩子自己要求比較高,已經超越了我對她的期望,所以我會那樣安慰。如果孩子真的對什麼都無所謂、不求上進,我肯定無法說出這樣的話,我可能像她一樣“看不開”。

其實所謂的佛系壓根兒就不是什麼佛系,都是表面上的。如果問一個媽媽,你願意自己的孩子平凡無奇碌碌無為嗎?我相信,很多媽媽不會點頭。能說出能容忍孩子這樣子的家長,其實是已經發現了孩子優點,挖掘出孩子的潛能,看到孩子的未來了;再就是已經迫不得已,必須接受現實了。但凡有些期待,都希望孩子更好,不是麼?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早在兩三個月前,我還對幼升小銜接班抱著質疑的態度,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對於幼兒園老師教的一些簡單的數學習字,還頗不以為然,覺得老師們是不是有點操之過急?但是,就一個暑假而已,我的想法已經完全變了。

我這心態真是變化太快了。要求家長百分百佛系,跟要求孩子百分百優秀一樣,不切實際。既然做不到徹底的佛系,也無法趕走外來的焦慮,那麼,目前我能想到的辦法只能是,在孩子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順著孩子的愛好,適度“push”一把,因勢利導,既不傷害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又提前滲透了必要的知識。

要不然,幼小銜接班怎麼會那麼火呢?其中不知道有多少前期秉持佛系,到了入學階段卻焦慮無助的老母親呢?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有了孩子,就註定時而佛系,時而焦慮,且行且修行吧!至於孩兒她爸,千萬別指望,拉後腿的就是他!

被“推娃”和“佛系”輪番轟炸,這屆老母親該何去何從

喜悅靜謐:80後職場媽媽,科學育兒、佛繫帶娃。

愛讀書,愛碼字,愛分享故事。

歡迎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