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3種行為會使孩子的性格缺陷,難道還不重視嗎?'

不完美媽媽 玩具 番茄醬 幼兒園 牛奶 巴巴泥母嬰 2019-08-30
"

我的鄰居小周是一名幼兒園教師,新學期她被分配到3歲的小班教學。

“學前班那些混世魔王們終於進入小學了!”小周老師上學期教的是6歲的學前班,半大的孩子最累人,用她自己的話說,“進入學前班一年,皮都掉了一層”。

“小班孩子也不輕鬆吧?”

我的話馬上得到了小周老師的贊同:“是呀,人小鬼大。”

3歲的孩子正經歷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鬼主意”當然很多了。

"

我的鄰居小周是一名幼兒園教師,新學期她被分配到3歲的小班教學。

“學前班那些混世魔王們終於進入小學了!”小周老師上學期教的是6歲的學前班,半大的孩子最累人,用她自己的話說,“進入學前班一年,皮都掉了一層”。

“小班孩子也不輕鬆吧?”

我的話馬上得到了小周老師的贊同:“是呀,人小鬼大。”

3歲的孩子正經歷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鬼主意”當然很多了。

你的3種行為會使孩子的性格缺陷,難道還不重視嗎?

“叛逆期”通常指12~16歲的青春期,其實早在這之前,孩子就經歷了兩個叛逆期:2~3歲以及4~7歲。在這三個階段,孩子越來越獨立,對父母的依賴越來越少。

三個叛逆期中,第一個叛逆期往往被忽略,原因是很多父母認為孩子3歲時候的哭鬧、任性是完全可以對付的,孩子不聽話就吼叫甚至打罵。 這樣做,孩子的逆反情緒會更加嚴重,於是很多父母覺得孩子更加喜歡和自己對著幹,怎麼管都管不住。 如果這時還沒有進行引導,將問題留到了第二個、第三個叛逆期,孩子的脾氣、性格往往變得更糟糕,並且已經非常難糾正了。因此,父母在孩子3歲叛逆期時,就要讓孩子形成一個好性格。

“叛逆”簡單地說就是孩子做的事情與父母所要求的結果是相反的。孩子2歲時,活動能力極大提高,已經可以很好地獨立行走,手也變得極其靈活,同時心理上也感覺自己能夠做得好了,於是開始堅持“我的意見”了。身體主觀能動性的增強,自我意識的發展,讓孩子對父母時指令表現出了抗拒性,教育學上叫作“恐怖的2歲”。

"

我的鄰居小周是一名幼兒園教師,新學期她被分配到3歲的小班教學。

“學前班那些混世魔王們終於進入小學了!”小周老師上學期教的是6歲的學前班,半大的孩子最累人,用她自己的話說,“進入學前班一年,皮都掉了一層”。

“小班孩子也不輕鬆吧?”

我的話馬上得到了小周老師的贊同:“是呀,人小鬼大。”

3歲的孩子正經歷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鬼主意”當然很多了。

你的3種行為會使孩子的性格缺陷,難道還不重視嗎?

“叛逆期”通常指12~16歲的青春期,其實早在這之前,孩子就經歷了兩個叛逆期:2~3歲以及4~7歲。在這三個階段,孩子越來越獨立,對父母的依賴越來越少。

三個叛逆期中,第一個叛逆期往往被忽略,原因是很多父母認為孩子3歲時候的哭鬧、任性是完全可以對付的,孩子不聽話就吼叫甚至打罵。 這樣做,孩子的逆反情緒會更加嚴重,於是很多父母覺得孩子更加喜歡和自己對著幹,怎麼管都管不住。 如果這時還沒有進行引導,將問題留到了第二個、第三個叛逆期,孩子的脾氣、性格往往變得更糟糕,並且已經非常難糾正了。因此,父母在孩子3歲叛逆期時,就要讓孩子形成一個好性格。

“叛逆”簡單地說就是孩子做的事情與父母所要求的結果是相反的。孩子2歲時,活動能力極大提高,已經可以很好地獨立行走,手也變得極其靈活,同時心理上也感覺自己能夠做得好了,於是開始堅持“我的意見”了。身體主觀能動性的增強,自我意識的發展,讓孩子對父母時指令表現出了抗拒性,教育學上叫作“恐怖的2歲”。

你的3種行為會使孩子的性格缺陷,難道還不重視嗎?

經過一年的成長,逆反情緒在3歲達到了頂點。這時的孩子總是喜歡做出自己的選擇,但又很難堅持自己的選擇。 比如他會說“我要牛奶”,當你給他準備好時,他又不要了;又比如他表示“我要橙汁",當你給他橙汁時,他可能又要牛奶;再比如,你好不容易說服他去洗臉,當洗臉水準備好後,他馬上就不願意了。

這完全是在考驗父母的耐性。耐性好的父母就一直被孩子左右,孩子要什麼就給他準備出來,孩子不想做什麼事情也不強求,一直陪孩子玩這種 “你猜我下次要什麼"的遊戲;耐性不好的父母可能就會吼叫起來,“什麼都別喝了",將東西全部扔回冰箱;“必須馬上洗臉”,把孩子拽過來就是一頓揉搓,結果是你大叫、他大哭的劇情。

"

我的鄰居小周是一名幼兒園教師,新學期她被分配到3歲的小班教學。

“學前班那些混世魔王們終於進入小學了!”小周老師上學期教的是6歲的學前班,半大的孩子最累人,用她自己的話說,“進入學前班一年,皮都掉了一層”。

“小班孩子也不輕鬆吧?”

我的話馬上得到了小周老師的贊同:“是呀,人小鬼大。”

3歲的孩子正經歷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鬼主意”當然很多了。

你的3種行為會使孩子的性格缺陷,難道還不重視嗎?

“叛逆期”通常指12~16歲的青春期,其實早在這之前,孩子就經歷了兩個叛逆期:2~3歲以及4~7歲。在這三個階段,孩子越來越獨立,對父母的依賴越來越少。

三個叛逆期中,第一個叛逆期往往被忽略,原因是很多父母認為孩子3歲時候的哭鬧、任性是完全可以對付的,孩子不聽話就吼叫甚至打罵。 這樣做,孩子的逆反情緒會更加嚴重,於是很多父母覺得孩子更加喜歡和自己對著幹,怎麼管都管不住。 如果這時還沒有進行引導,將問題留到了第二個、第三個叛逆期,孩子的脾氣、性格往往變得更糟糕,並且已經非常難糾正了。因此,父母在孩子3歲叛逆期時,就要讓孩子形成一個好性格。

“叛逆”簡單地說就是孩子做的事情與父母所要求的結果是相反的。孩子2歲時,活動能力極大提高,已經可以很好地獨立行走,手也變得極其靈活,同時心理上也感覺自己能夠做得好了,於是開始堅持“我的意見”了。身體主觀能動性的增強,自我意識的發展,讓孩子對父母時指令表現出了抗拒性,教育學上叫作“恐怖的2歲”。

你的3種行為會使孩子的性格缺陷,難道還不重視嗎?

經過一年的成長,逆反情緒在3歲達到了頂點。這時的孩子總是喜歡做出自己的選擇,但又很難堅持自己的選擇。 比如他會說“我要牛奶”,當你給他準備好時,他又不要了;又比如他表示“我要橙汁",當你給他橙汁時,他可能又要牛奶;再比如,你好不容易說服他去洗臉,當洗臉水準備好後,他馬上就不願意了。

這完全是在考驗父母的耐性。耐性好的父母就一直被孩子左右,孩子要什麼就給他準備出來,孩子不想做什麼事情也不強求,一直陪孩子玩這種 “你猜我下次要什麼"的遊戲;耐性不好的父母可能就會吼叫起來,“什麼都別喝了",將東西全部扔回冰箱;“必須馬上洗臉”,把孩子拽過來就是一頓揉搓,結果是你大叫、他大哭的劇情。

你的3種行為會使孩子的性格缺陷,難道還不重視嗎?

3歲孩子的叛逆行為確實讓父母感到頭疼,很多父母往往採用以下三種管教方式:

第一種:冷麵君主威嚇株式。

不尊重孩子,不接受孩子的選擇,要求孩子絕對服從。如果孩子拒絕,就進行吼叫、禁閉甚至棍棒懲罰,最終造成與孩子情緒上的對立。孩子的性格要麼更加叛逆,要麼懦弱。

第二種:婆婆媽媽嘮叨式。

這種父母跟在孩子的身後,不停地對孩子說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吃這個、不要吃那個,既是嘮叨,又是哀求。雖然父母很有耐性,但是根本沒有引導孩子進行正確的選擇。 這根本就是在做無用功,孩子越大就越會反感這種方式。

第三種:放任自流不作為式。

對孩子的叛逆行為漠不關心,認為孩子長大後自然會變得懂事,會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是一種不負責的做法,是變相的縱容和溺愛。 當孩子對插座感到好奇時,你的不聞不問會讓孩子受傷;當孩子挑食時,你的不管不教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當孩子搶小夥伴的玩具時,你的放任不管會讓孩子形成自私,任性、霸道的性格。

"

我的鄰居小周是一名幼兒園教師,新學期她被分配到3歲的小班教學。

“學前班那些混世魔王們終於進入小學了!”小周老師上學期教的是6歲的學前班,半大的孩子最累人,用她自己的話說,“進入學前班一年,皮都掉了一層”。

“小班孩子也不輕鬆吧?”

我的話馬上得到了小周老師的贊同:“是呀,人小鬼大。”

3歲的孩子正經歷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鬼主意”當然很多了。

你的3種行為會使孩子的性格缺陷,難道還不重視嗎?

“叛逆期”通常指12~16歲的青春期,其實早在這之前,孩子就經歷了兩個叛逆期:2~3歲以及4~7歲。在這三個階段,孩子越來越獨立,對父母的依賴越來越少。

三個叛逆期中,第一個叛逆期往往被忽略,原因是很多父母認為孩子3歲時候的哭鬧、任性是完全可以對付的,孩子不聽話就吼叫甚至打罵。 這樣做,孩子的逆反情緒會更加嚴重,於是很多父母覺得孩子更加喜歡和自己對著幹,怎麼管都管不住。 如果這時還沒有進行引導,將問題留到了第二個、第三個叛逆期,孩子的脾氣、性格往往變得更糟糕,並且已經非常難糾正了。因此,父母在孩子3歲叛逆期時,就要讓孩子形成一個好性格。

“叛逆”簡單地說就是孩子做的事情與父母所要求的結果是相反的。孩子2歲時,活動能力極大提高,已經可以很好地獨立行走,手也變得極其靈活,同時心理上也感覺自己能夠做得好了,於是開始堅持“我的意見”了。身體主觀能動性的增強,自我意識的發展,讓孩子對父母時指令表現出了抗拒性,教育學上叫作“恐怖的2歲”。

你的3種行為會使孩子的性格缺陷,難道還不重視嗎?

經過一年的成長,逆反情緒在3歲達到了頂點。這時的孩子總是喜歡做出自己的選擇,但又很難堅持自己的選擇。 比如他會說“我要牛奶”,當你給他準備好時,他又不要了;又比如他表示“我要橙汁",當你給他橙汁時,他可能又要牛奶;再比如,你好不容易說服他去洗臉,當洗臉水準備好後,他馬上就不願意了。

這完全是在考驗父母的耐性。耐性好的父母就一直被孩子左右,孩子要什麼就給他準備出來,孩子不想做什麼事情也不強求,一直陪孩子玩這種 “你猜我下次要什麼"的遊戲;耐性不好的父母可能就會吼叫起來,“什麼都別喝了",將東西全部扔回冰箱;“必須馬上洗臉”,把孩子拽過來就是一頓揉搓,結果是你大叫、他大哭的劇情。

你的3種行為會使孩子的性格缺陷,難道還不重視嗎?

3歲孩子的叛逆行為確實讓父母感到頭疼,很多父母往往採用以下三種管教方式:

第一種:冷麵君主威嚇株式。

不尊重孩子,不接受孩子的選擇,要求孩子絕對服從。如果孩子拒絕,就進行吼叫、禁閉甚至棍棒懲罰,最終造成與孩子情緒上的對立。孩子的性格要麼更加叛逆,要麼懦弱。

第二種:婆婆媽媽嘮叨式。

這種父母跟在孩子的身後,不停地對孩子說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吃這個、不要吃那個,既是嘮叨,又是哀求。雖然父母很有耐性,但是根本沒有引導孩子進行正確的選擇。 這根本就是在做無用功,孩子越大就越會反感這種方式。

第三種:放任自流不作為式。

對孩子的叛逆行為漠不關心,認為孩子長大後自然會變得懂事,會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是一種不負責的做法,是變相的縱容和溺愛。 當孩子對插座感到好奇時,你的不聞不問會讓孩子受傷;當孩子挑食時,你的不管不教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當孩子搶小夥伴的玩具時,你的放任不管會讓孩子形成自私,任性、霸道的性格。

你的3種行為會使孩子的性格缺陷,難道還不重視嗎?

3歲的孩子儘管不聽話,這也想做,那也想做,但是對父母有一定的依賴性,父母的嚴厲管教會讓他感到害怕。 知道了孩子的心理困境,父母在教養3歲叛逆期的孩子時,一定要把握分寸,既不能過分縱容嬌慣,也不要過分嚴厲,避免因為管教過嚴而扼殺了孩子的獨立意識。

父母可以用轉移注意力法、體驗法、鼓勵讚揚法、提前約定法等教養方式,合理引導孩子的叛逆情緒。

比如面對孩子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等生活習慣問題時,一定要與孩子經常做好約定,如果到了吃飯、睡覺的時間再與孩子糾纏爭鬥,只能是兩敗俱傷。再比如,孩子和小夥伴因為搶玩具鬧得不愉快時,如果父母強硬灌輸分享的觀點,孩子肯定聽不進去。 他的注意力都在玩具上,不妨轉移一下他的注意力。

"

我的鄰居小周是一名幼兒園教師,新學期她被分配到3歲的小班教學。

“學前班那些混世魔王們終於進入小學了!”小周老師上學期教的是6歲的學前班,半大的孩子最累人,用她自己的話說,“進入學前班一年,皮都掉了一層”。

“小班孩子也不輕鬆吧?”

我的話馬上得到了小周老師的贊同:“是呀,人小鬼大。”

3歲的孩子正經歷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鬼主意”當然很多了。

你的3種行為會使孩子的性格缺陷,難道還不重視嗎?

“叛逆期”通常指12~16歲的青春期,其實早在這之前,孩子就經歷了兩個叛逆期:2~3歲以及4~7歲。在這三個階段,孩子越來越獨立,對父母的依賴越來越少。

三個叛逆期中,第一個叛逆期往往被忽略,原因是很多父母認為孩子3歲時候的哭鬧、任性是完全可以對付的,孩子不聽話就吼叫甚至打罵。 這樣做,孩子的逆反情緒會更加嚴重,於是很多父母覺得孩子更加喜歡和自己對著幹,怎麼管都管不住。 如果這時還沒有進行引導,將問題留到了第二個、第三個叛逆期,孩子的脾氣、性格往往變得更糟糕,並且已經非常難糾正了。因此,父母在孩子3歲叛逆期時,就要讓孩子形成一個好性格。

“叛逆”簡單地說就是孩子做的事情與父母所要求的結果是相反的。孩子2歲時,活動能力極大提高,已經可以很好地獨立行走,手也變得極其靈活,同時心理上也感覺自己能夠做得好了,於是開始堅持“我的意見”了。身體主觀能動性的增強,自我意識的發展,讓孩子對父母時指令表現出了抗拒性,教育學上叫作“恐怖的2歲”。

你的3種行為會使孩子的性格缺陷,難道還不重視嗎?

經過一年的成長,逆反情緒在3歲達到了頂點。這時的孩子總是喜歡做出自己的選擇,但又很難堅持自己的選擇。 比如他會說“我要牛奶”,當你給他準備好時,他又不要了;又比如他表示“我要橙汁",當你給他橙汁時,他可能又要牛奶;再比如,你好不容易說服他去洗臉,當洗臉水準備好後,他馬上就不願意了。

這完全是在考驗父母的耐性。耐性好的父母就一直被孩子左右,孩子要什麼就給他準備出來,孩子不想做什麼事情也不強求,一直陪孩子玩這種 “你猜我下次要什麼"的遊戲;耐性不好的父母可能就會吼叫起來,“什麼都別喝了",將東西全部扔回冰箱;“必須馬上洗臉”,把孩子拽過來就是一頓揉搓,結果是你大叫、他大哭的劇情。

你的3種行為會使孩子的性格缺陷,難道還不重視嗎?

3歲孩子的叛逆行為確實讓父母感到頭疼,很多父母往往採用以下三種管教方式:

第一種:冷麵君主威嚇株式。

不尊重孩子,不接受孩子的選擇,要求孩子絕對服從。如果孩子拒絕,就進行吼叫、禁閉甚至棍棒懲罰,最終造成與孩子情緒上的對立。孩子的性格要麼更加叛逆,要麼懦弱。

第二種:婆婆媽媽嘮叨式。

這種父母跟在孩子的身後,不停地對孩子說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吃這個、不要吃那個,既是嘮叨,又是哀求。雖然父母很有耐性,但是根本沒有引導孩子進行正確的選擇。 這根本就是在做無用功,孩子越大就越會反感這種方式。

第三種:放任自流不作為式。

對孩子的叛逆行為漠不關心,認為孩子長大後自然會變得懂事,會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是一種不負責的做法,是變相的縱容和溺愛。 當孩子對插座感到好奇時,你的不聞不問會讓孩子受傷;當孩子挑食時,你的不管不教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當孩子搶小夥伴的玩具時,你的放任不管會讓孩子形成自私,任性、霸道的性格。

你的3種行為會使孩子的性格缺陷,難道還不重視嗎?

3歲的孩子儘管不聽話,這也想做,那也想做,但是對父母有一定的依賴性,父母的嚴厲管教會讓他感到害怕。 知道了孩子的心理困境,父母在教養3歲叛逆期的孩子時,一定要把握分寸,既不能過分縱容嬌慣,也不要過分嚴厲,避免因為管教過嚴而扼殺了孩子的獨立意識。

父母可以用轉移注意力法、體驗法、鼓勵讚揚法、提前約定法等教養方式,合理引導孩子的叛逆情緒。

比如面對孩子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等生活習慣問題時,一定要與孩子經常做好約定,如果到了吃飯、睡覺的時間再與孩子糾纏爭鬥,只能是兩敗俱傷。再比如,孩子和小夥伴因為搶玩具鬧得不愉快時,如果父母強硬灌輸分享的觀點,孩子肯定聽不進去。 他的注意力都在玩具上,不妨轉移一下他的注意力。

你的3種行為會使孩子的性格缺陷,難道還不重視嗎?

彤彤媽媽就是轉移注意力的高手。彤彤和樂樂搶同一個玩具的時候,彤彤媽媽就會“發明” 出好多新遊戲吸引彤彤。

有一次,彤彤和小朋友玩一套廚房做飯玩具,她們都看上了番茄醬,搶來搶去。 彤彤媽媽趕緊說:“彤彤你可以去買一瓶新的番茄醬,媽媽來當超市老闆,你還可以買點別的。”這樣,彤彤媽媽就帶個兩個小朋友玩起了角色扮演的遊戲。

具體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父母有耐心,真正尊重孩子,體會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就能在父母的引導下,變得性格開朗、樂觀自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