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同一件事吵了100次架,為什麼他還不改?|看完這篇文章,我終於理解老公了


為同一件事吵了100次架,為什麼他還不改?|看完這篇文章,我終於理解老公了


為同一件事吵了100次架,為什麼他還不改?|看完這篇文章,我終於理解老公了


作者:劉丹(口述) 作者付洋

圖片:攝圖網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當你已經就一個問題對伴侶說了十遍二十遍,而TA總是不改的時候,這個問題的根源就可能是在個人之外了。比方說受對方家族的影響。

——小婚家


01

家庭特點和家族派遣的使命,

是個人難以改變的


我的一部分工作是婚姻家庭諮詢,很多求助者是因為婚姻家庭中有衝突來找我的。

我發現,當人們面對衝突時,通常會從非常個人化的角度去考慮。

比如,有一位男士是公務員,收入不高。

妻子經常抱怨:“你看你同學當年還不如你呢,現在都去開公司當老闆了,賺了那麼多錢。你為什麼不去試試創業?我看你就是不思進取!”

丈夫說:“對!我就是不思進取,我沒法像你希望的那樣改變。你覺得我同學好,就去嫁他好了!”

夫妻溝通就這樣以失敗告終,有時候,甚至升級到更大的衝突。


大部分人都是珍惜自己的婚姻與家庭,並願意為解決問題付出努力的。

但是很多時候,通過個人的努力並不能解決問題。

因為在個人化的理解之外,還要從家庭、家族、歷史、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來看家庭成員受到的影響,而這些影響並不是一個人就可以解決和決定的。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一個人應對事情的方式、理念,一部分來自個人的偏好等自己可以選擇的因素;還有一部分來自個人的歷史和家族、文化等觀念。

這些方面的差異,個人不容易改變,而且在很多時候,也是個人常常意識不到的。

所以,婚姻家庭諮詢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找到新的解決途徑。

比如,前面提到的這位男士,明明有能力創業賺更多的錢,卻選擇了一個穩定但收入不高的工作,寧願悠閒度日,這可能就與家庭特點有關。


家庭特點,就是整個大家庭呈現出來的特性和文化。

有的家庭會把它寫出來,成為家訓、家庭信條;有的家庭沒有寫出來,但大家庭裡的每個人都心知肚明,默默遵守。

現在,城市裡小家庭居多,人們很難意識到家庭特點的影響。

但是如果到傳統的大家庭中去訪問老人,你可能聽到他們說這樣的話:

“我們張家人總是過太平的日子,從來沒有違法亂紀的,沒有出么蛾子的。”

那麼,張家的家庭特點就是與世無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這種價值觀被多數家庭成員認同。相反,放棄穩定的生活去冒險,哪怕賺再多錢,其家庭成員也不感興趣,甚至持反對的態度。

所以,擁有這種家庭特點的人,會傾向選擇公務員這種穩定的工作,與世無爭,不用冒險,內心更有歸屬感,而這些不是能用金錢和地位來衡量的。


從家庭治療的角度來看,個人有可能深受家族派遣的影響。

比如美國的肯尼迪家族,前三代都是賺錢打拼、積累財富,在政治領域廣拓人脈。

到了第四代,家庭的訓條非常明確,“一切為勝利”是每個孩子牢記的行為準則,派遣4個兒子去實現家族的使命―在仕途上登頂。

大兒子小約瑟夫•肯尼迪在二戰中不幸犧牲後,老約瑟夫又派遣二兒子約翰•肯尼迪去競選,最後成為美國第35任總統,三兒子伯特•肯尼迪後來成為司法部長,四兒子愛德華•肯尼迪成為州議員。


在中國農村的多子女家庭中,家族派遣也很常見。

通常家庭會重點培養一個兒子,讓女兒或其他兒子外出打工,全家供養這一個孩子。

這個孩子就是由整個家族挑選出來的,接受家族最重要的使命,他也會利用全家或者整個家族的資源完成這個使命。

有一對夫妻,丈夫是大學教授,在工作方面很有成就。

但是他在家裡什麼活兒都不幹,也不帶孩子,幾乎沒有社交,每天下班後就鑽進書房裡看書。

妻子非常不高興,經常嘮叨:“平時你工作忙我不說什麼,週末你怎麼不帶孩子出去玩玩?家裡來了客人你不招待,家裡的活兒也不幹,只知道讀書!”

妻子為此很傷心,覺得丈夫又懶又不負責任,夫妻倆經常吵架,到了離婚的邊緣。


實際上,從家族派遣的角度來看,這位丈夫來自貧困山村,被整個家族派遣出來讀書,希望他通過讀書改變整個家族的命運。

從小到大,他的家族不需要他幹別的,只要讀書就好。

他的弟弟負責處理人際關係,妹妹負責做家務,所以他什麼都不會,頭腦中也沒有意識去做這些。

而他一直努力讀書,讀到博士,當了大學教授,在40歲時功成名就。

所以,讓一個人全力投入去讀書是整個家族改變命運的一個重要策略,這不是一個人的選擇。

就好像你在一列火車上奔跑,你跑得再快也超不過火車。

承載你的這列火車,就是你的家族命運。

02

家庭治療,

讓我們既接納別人,也接納自己

我的諮詢室有一塊白板。

工作的時候,我會跟這些家庭一起畫家譜圖,探討家庭裡可能存在的各種關係。

畫家譜圖是一個打開歷史的浪漫過程,通過回溯歷史,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會變得更清晰。

畫完家譜圖,家庭成員會站在遠處,換一個視角來看待自己的家庭。有的來訪者看著看著就會流下眼淚,開始對自己、對家庭有了不同的認識。

畫家譜圖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能讓求助者改變看待問題的視角,從而意識到家庭衝突不只是個人問題,更深層的問題可能深受家庭特點、家族派遣等因素的影響,這時候神奇的變化就有可能發生。

因為當一個人看到伴侶、父母、孩子不能改變的部分時,就會放下過高的期待,接納性和容忍性就會變高。

打個比方,如果你拼命推一扇門,但是怎麼都推不開,就會很生氣,感覺很挫敗。

但假如這時有人告訴你,這扇門是裝飾,根本打不開,你只能走窗戶,那麼你對門的感覺就會發生變化:

“好吧,隨它去吧,就這樣吧。”


就不會一直跟這扇門較勁兒。

彼此的理解增加了,接受度和容忍度就會增加,家庭成員彼此的張力就會降低,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瞭解到自己的行為和心理,深受家族影響的人,自己通常也會發生奇妙的改變。

原本,TA會對自己有很多不滿:

“為什麼我的伴侶(父母、孩子)要求的事情,我總是做不到呢?為什麼我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為什麼我就不能讓家裡和諧點兒呢?”


這種感覺是很不好受的,TA的內在會有很多衝突和痛苦。

但是,當TA發現原來自己總是做不到的部分,是深受家族文化的背景因素影響時,就會對自己有很深的理解、接納和反思。

比如,經過家庭治療後,那位痛苦的大學教授與自己和解了。

他對自己說:“我的家族使命是讓我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這是我的所長,也是我的侷限,改變這個部分很困難,那我就接受它吧。”

他的行為可能沒有明顯變化,但夫妻交流時,他的情緒和情感是不一樣的。

比如,以前他會很憤怒地跟妻子吵架,現在就會更心平氣和地溝通,兩個人一起想想其他的辦法。

短時間內,他還是不會帶孩子出去玩,因為從小在家裡讀書的他,沒有出去玩的體驗,但是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這也是一種很好的陪伴方式。

他還是排斥做家務,但是在妻子做家務時,他可以陪她聊聊天,讓她感覺不那麼孤單和委屈。


《尼布爾的祈禱文》中有一句話是:

“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去改變我能改變的。”


那麼,怎麼分辨什麼事情可以改變,什麼事情不可以改變?怎麼知道這個人不肯改變,究竟是因為TA懶,還是因為受到家族的影響?

有一個簡單的信號:

當你已經就一個問題對伴侶說了十遍二十遍,而TA總是不改的時候,這個問題的根源就可能是在個人之外了。


請思考一個問題:

你是TA最親最愛的人,TA要跟你一起生活一輩子,你這麼多次因為一件事情和TA發火、吵架,鬧得那麼不愉快,TA為什麼還不改呢?


可能是因為有更大的因素在影響TA、制約TA,讓TA難以抗拒,無法改變。

除非,TA已經不想和你過日子,想要離婚。

做家庭諮詢時,我遇到的最大挑戰是給一些夫妻做了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發現其中一方是因為想離婚才來做諮詢的,TA的目的是“我怎麼更好地離婚”,而不是“我怎麼更好地調節維護家庭關係”。

對這樣的人,其實沒有太多的機會去工作,我只能放棄。

所以,給夫妻做諮詢時,在最初的階段,我就會仔細地評估詢問,他們有多少願意留在婚姻裡?

夫妻雙方至少都有超過50%的意願留在婚姻裡,我才可能去工作。

如果一方已經決定離婚,或者已經有多年的婚外情,甚至和情人生了孩子,也就是說有了婚外的事實婚姻,那麼TA留在這個婚姻裡的概率會很低。

我會放棄婚姻諮詢,建議他們去找律師做法律諮詢。

因為家庭諮詢的核心是關係,在夫妻、親子關係中,諮詢師和求助家庭一起探索關係怎麼變化會增加問題出現的頻率,怎麼變化會降低問題出現的頻率。

當對方已經不想和你連接,不想和你有關係時,要怎麼工作呢?

所以,面對想挽回婚姻的妻子,我經常說:

“你想挽回丈夫,你的丈夫一定要配合才行。諮詢師的能力是有限的,我沒有辦法給你一個人解決婚姻的問題。但是,如果不管婚姻怎麼樣,你都想調整自己,讓自己更好地生活,我可以幫你。”


婚姻就好像是鞋子,感覺鞋子太緊了就換雙大的;感覺太鬆了就換雙小的;不喜歡樣式,也可以換個新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體會自己的感受。

03

歷史、文化、經濟,

這些都是影響家庭的大因素


在婚姻家庭關係中,除了家庭和家族,還要考慮歷史、文化、經濟對家庭成員的影響。

在中國的家庭中,婆媳之間容易發生衝突,主要是因為她們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

首先是文化差異。

比如,兒媳是南方人,冬天喜歡開窗戶通通風,婆婆是北方人,覺得開窗戶會凍著,一看兒媳開窗戶,就馬上衝過去把窗戶關上,“說了多少次,你怎麼就不改呢?冬天不能開窗戶!”

為什麼兒媳不改呢?因為文化是幾十年形成的慣性,一年半載是不容易改變的。

夫妻關係也存在文化差異的問題,但比夫妻關係更復雜的是,婆媳來自不同的年齡階段,生活在不同的社會時期,歷史和經濟情況都不同。

我曾經給一對婆媳做諮詢,兩人的衝突焦點是:

兒媳抱怨婆婆太節儉,什麼也不捨得買,還有囤積癖,連垃圾袋都不捨得扔;婆婆抱怨兒媳太不會過日子,奢侈浪費,還喜歡扔東西。

這種消費觀衝突,在中國家庭也是比較常見的。

我給她們做家庭諮詢的時候,其實沒有做太多幹預,主要是提供了一個時間和空間給她們表達自己,換宏觀的視角來看待自己和對方。

於是,我們看到,婆婆經歷的是一個食品短缺的年代,經歷過3年自然災害。

所以,婆婆就很節儉,喜歡囤積東西。

兒媳成長在社會經濟富足的年代,所以她就不心疼東西,習慣消費。

這是中國社會變遷的不同階段帶來的差異。

瞭解到歷史、文化、經濟的大因素,她們就會把適當的一部分責任還給社會。

婆媳倆從開始的互相指責,變成了溝通。

婆婆對兒媳說:“我們那個時候,社會太窮了,所以我才會這個樣子。”

兒媳對婆婆說:“社會經濟富足之後,我們就沒有節儉的概念了,甚至還要扔很多東西,斷舍離。”

她們找到一個可以共鳴的相同點,那就是社會的變化。說到後來,兒媳非但不覺得婆婆討厭,還覺得她很可憐,說:“我其實很心疼婆婆,年齡這麼大了,卻沒有好好對待自己,吃不好穿不好的……”兒媳哭了,婆婆也哭了。


在做家庭諮詢之前,兒媳也做過一些努力,比如帶著婆婆去跳廣場舞、做義工,讓她生活更充實,沒時間囤垃圾袋。

兒媳對我說:“我這是一片好心啊!”

我坦率地說:“你這樣做,似乎更主要的是在對自己好,因為你看到那些垃圾袋感覺不舒服。但是,你沒有真的照顧到婆婆的情緒。如果你照顧不到她的情緒,她在家裡就永遠沒有好情緒跟你相處。”

帶著婆婆跳廣場舞、給婆婆找替代方式的隱含意思是:

你別攢垃圾袋了。婆婆感受的是兒媳的否定,兒媳是感覺舒服了,但婆婆感覺不舒服。


做了家庭諮詢後,兒媳終於能夠更多地理解婆婆了。

她意識到,在那個年代,婆婆如果不囤積就可能面臨滅頂之災,沒有辦法生存,所以囤積是婆婆獲得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方式。

如果不讓婆婆繼續囤積,她就會處在惶恐的狀態裡,這不是幫她而是害她。

兒媳後來買了幾個收納箱送給婆婆放東西,幫助婆婆囤積。

婆婆收到禮物後非常高興,對兒媳的大手大腳也不再挑剔了,婆媳關係融洽了很多。


對普通人來說,家庭諮詢的機會並不多。我希望人們可以廣泛閱讀、多與人交流,出去看看世界,多瞭解社會的歷史、經濟和文化。

當視野拓展了,思維變得更加多元和靈活,對自己和別人的理解就會更豐富了,對很多事情都不會再執著,家庭衝突自然也就少了,衝突解決起來也會容易了。

為同一件事吵了100次架,為什麼他還不改?|看完這篇文章,我終於理解老公了


關於作者:劉丹,德中心理治療研究院副主席,清華大學學生心理髮展指導中心副主任,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系統督導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治療與諮詢專業委員會家庭治療學組副理事長,德國海德堡大學醫學心理研究所訪問學者,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訪問學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