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
"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馬上就要開學了,又有一批孩子將跨入小學的大門,開啟了以學習為主的小學生模式。無論從家長還是孩子的角度來說,這都是一件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大事。

作為家長,你為孩子做好了哪些準備呢?

有人可能說,有什麼好準備的,順其自然就好了,誰家孩子不用上學呀?

其實,還真的不能小看這段關鍵時期的準備。在孩子剛涉及正式的系統學習初期,他們的經歷與體驗,足以影響到孩子今後漫長學習生涯中的學習態度和能力,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過程和效果。

為什麼說這是關鍵期?

因為,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孩子非常特殊的一個人生轉折點,在此之前,孩子以玩為主,之後,是以學習為主。

很多孩子不適應學校生活,不喜歡學習,就是因為這個階段處理不當造成的。

"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馬上就要開學了,又有一批孩子將跨入小學的大門,開啟了以學習為主的小學生模式。無論從家長還是孩子的角度來說,這都是一件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大事。

作為家長,你為孩子做好了哪些準備呢?

有人可能說,有什麼好準備的,順其自然就好了,誰家孩子不用上學呀?

其實,還真的不能小看這段關鍵時期的準備。在孩子剛涉及正式的系統學習初期,他們的經歷與體驗,足以影響到孩子今後漫長學習生涯中的學習態度和能力,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過程和效果。

為什麼說這是關鍵期?

因為,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孩子非常特殊的一個人生轉折點,在此之前,孩子以玩為主,之後,是以學習為主。

很多孩子不適應學校生活,不喜歡學習,就是因為這個階段處理不當造成的。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不少孩子上了小學後,出現了精神狀態差、容易疲憊,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等狀況,各種不良習慣也開始突顯:

比如做事拖拉磨蹭、比如學習不主動,需要父母盯著才能學習和做作業等,還有一些孩子根本不願意做作業,甚至小小年紀就開始厭學了。

造成孩子這些現象的具體原因可能不盡相同,但最終都可以歸結到這一點上:沒有為孩子上小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孩子人生第一次大轉變。有教育家認為,這期間的轉變是人生跨度最大的一次,甚至要比高考、中考的轉變都要巨大。

"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馬上就要開學了,又有一批孩子將跨入小學的大門,開啟了以學習為主的小學生模式。無論從家長還是孩子的角度來說,這都是一件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大事。

作為家長,你為孩子做好了哪些準備呢?

有人可能說,有什麼好準備的,順其自然就好了,誰家孩子不用上學呀?

其實,還真的不能小看這段關鍵時期的準備。在孩子剛涉及正式的系統學習初期,他們的經歷與體驗,足以影響到孩子今後漫長學習生涯中的學習態度和能力,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過程和效果。

為什麼說這是關鍵期?

因為,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孩子非常特殊的一個人生轉折點,在此之前,孩子以玩為主,之後,是以學習為主。

很多孩子不適應學校生活,不喜歡學習,就是因為這個階段處理不當造成的。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不少孩子上了小學後,出現了精神狀態差、容易疲憊,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等狀況,各種不良習慣也開始突顯:

比如做事拖拉磨蹭、比如學習不主動,需要父母盯著才能學習和做作業等,還有一些孩子根本不願意做作業,甚至小小年紀就開始厭學了。

造成孩子這些現象的具體原因可能不盡相同,但最終都可以歸結到這一點上:沒有為孩子上小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孩子人生第一次大轉變。有教育家認為,這期間的轉變是人生跨度最大的一次,甚至要比高考、中考的轉變都要巨大。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小學階段,對孩子的要求比幼兒園高出了許多。

幼兒園的孩子,只要按時吃飯和睡覺,不哭不鬧,在玩的過程中,不出現大問題就可以得到老師與家長的表揚和肯定。

上了小學後,孩子就需要守紀律、認真聽課,好好學習,回家後還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更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學習好。成績不好,還會成為孩子受批評甚至挨打受罵的一個重要原因。

"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馬上就要開學了,又有一批孩子將跨入小學的大門,開啟了以學習為主的小學生模式。無論從家長還是孩子的角度來說,這都是一件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大事。

作為家長,你為孩子做好了哪些準備呢?

有人可能說,有什麼好準備的,順其自然就好了,誰家孩子不用上學呀?

其實,還真的不能小看這段關鍵時期的準備。在孩子剛涉及正式的系統學習初期,他們的經歷與體驗,足以影響到孩子今後漫長學習生涯中的學習態度和能力,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過程和效果。

為什麼說這是關鍵期?

因為,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孩子非常特殊的一個人生轉折點,在此之前,孩子以玩為主,之後,是以學習為主。

很多孩子不適應學校生活,不喜歡學習,就是因為這個階段處理不當造成的。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不少孩子上了小學後,出現了精神狀態差、容易疲憊,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等狀況,各種不良習慣也開始突顯:

比如做事拖拉磨蹭、比如學習不主動,需要父母盯著才能學習和做作業等,還有一些孩子根本不願意做作業,甚至小小年紀就開始厭學了。

造成孩子這些現象的具體原因可能不盡相同,但最終都可以歸結到這一點上:沒有為孩子上小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孩子人生第一次大轉變。有教育家認為,這期間的轉變是人生跨度最大的一次,甚至要比高考、中考的轉變都要巨大。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小學階段,對孩子的要求比幼兒園高出了許多。

幼兒園的孩子,只要按時吃飯和睡覺,不哭不鬧,在玩的過程中,不出現大問題就可以得到老師與家長的表揚和肯定。

上了小學後,孩子就需要守紀律、認真聽課,好好學習,回家後還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更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學習好。成績不好,還會成為孩子受批評甚至挨打受罵的一個重要原因。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幼兒園的孩子是沒有明顯壓力的,而上小學後,孩子卻需要面對各種壓力:

  • 要適應新的環境,獨立處理自己的各種日常生活需求;
  • 適應新的作息時間,保持在教室裡長時間的安靜與專注;
  • 自由變少了,要接受各種規章制度的約束,遵守課堂紀律;
  • 每天還要按時完成各個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並適應老師和家長的要求與期待。
"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馬上就要開學了,又有一批孩子將跨入小學的大門,開啟了以學習為主的小學生模式。無論從家長還是孩子的角度來說,這都是一件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大事。

作為家長,你為孩子做好了哪些準備呢?

有人可能說,有什麼好準備的,順其自然就好了,誰家孩子不用上學呀?

其實,還真的不能小看這段關鍵時期的準備。在孩子剛涉及正式的系統學習初期,他們的經歷與體驗,足以影響到孩子今後漫長學習生涯中的學習態度和能力,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過程和效果。

為什麼說這是關鍵期?

因為,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孩子非常特殊的一個人生轉折點,在此之前,孩子以玩為主,之後,是以學習為主。

很多孩子不適應學校生活,不喜歡學習,就是因為這個階段處理不當造成的。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不少孩子上了小學後,出現了精神狀態差、容易疲憊,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等狀況,各種不良習慣也開始突顯:

比如做事拖拉磨蹭、比如學習不主動,需要父母盯著才能學習和做作業等,還有一些孩子根本不願意做作業,甚至小小年紀就開始厭學了。

造成孩子這些現象的具體原因可能不盡相同,但最終都可以歸結到這一點上:沒有為孩子上小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孩子人生第一次大轉變。有教育家認為,這期間的轉變是人生跨度最大的一次,甚至要比高考、中考的轉變都要巨大。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小學階段,對孩子的要求比幼兒園高出了許多。

幼兒園的孩子,只要按時吃飯和睡覺,不哭不鬧,在玩的過程中,不出現大問題就可以得到老師與家長的表揚和肯定。

上了小學後,孩子就需要守紀律、認真聽課,好好學習,回家後還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更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學習好。成績不好,還會成為孩子受批評甚至挨打受罵的一個重要原因。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幼兒園的孩子是沒有明顯壓力的,而上小學後,孩子卻需要面對各種壓力:

  • 要適應新的環境,獨立處理自己的各種日常生活需求;
  • 適應新的作息時間,保持在教室裡長時間的安靜與專注;
  • 自由變少了,要接受各種規章制度的約束,遵守課堂紀律;
  • 每天還要按時完成各個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並適應老師和家長的要求與期待。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面對生活學習環境的突變,以及突然到來的繁重課目學習任務,孩子是很難適應的。如果家長沒有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孩子就會狀況百出。

剛開始上小學時,孩子們大都興高采烈,充滿期待和新鮮感。沒過多久,孩子的各種不適應現象出來了:

  • 丟三落四,不是忘帶了作業本,就是忘帶了文具,記不住老師讓自己要帶什麼;
  • 不會表達需求,不懂求助和處理問題,有什麼情況也不對老師說,上課尿憋急了就尿褲子;
  • 不會和同學交往,還像幼兒園一樣,無論什麼事都找老師;
  • 還有的孩子上課隨便講話,隨意走動,不會聽講,不做作業等。

這些都是家長沒有提前做好孩子的入學準備,孩子沒有正確的上學意識和狀態造成的結果。如果沒有及時調整,孩子會因長期的適應不良,容易產生自卑、厭學等大問題。

"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馬上就要開學了,又有一批孩子將跨入小學的大門,開啟了以學習為主的小學生模式。無論從家長還是孩子的角度來說,這都是一件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大事。

作為家長,你為孩子做好了哪些準備呢?

有人可能說,有什麼好準備的,順其自然就好了,誰家孩子不用上學呀?

其實,還真的不能小看這段關鍵時期的準備。在孩子剛涉及正式的系統學習初期,他們的經歷與體驗,足以影響到孩子今後漫長學習生涯中的學習態度和能力,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過程和效果。

為什麼說這是關鍵期?

因為,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孩子非常特殊的一個人生轉折點,在此之前,孩子以玩為主,之後,是以學習為主。

很多孩子不適應學校生活,不喜歡學習,就是因為這個階段處理不當造成的。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不少孩子上了小學後,出現了精神狀態差、容易疲憊,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等狀況,各種不良習慣也開始突顯:

比如做事拖拉磨蹭、比如學習不主動,需要父母盯著才能學習和做作業等,還有一些孩子根本不願意做作業,甚至小小年紀就開始厭學了。

造成孩子這些現象的具體原因可能不盡相同,但最終都可以歸結到這一點上:沒有為孩子上小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孩子人生第一次大轉變。有教育家認為,這期間的轉變是人生跨度最大的一次,甚至要比高考、中考的轉變都要巨大。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小學階段,對孩子的要求比幼兒園高出了許多。

幼兒園的孩子,只要按時吃飯和睡覺,不哭不鬧,在玩的過程中,不出現大問題就可以得到老師與家長的表揚和肯定。

上了小學後,孩子就需要守紀律、認真聽課,好好學習,回家後還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更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學習好。成績不好,還會成為孩子受批評甚至挨打受罵的一個重要原因。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幼兒園的孩子是沒有明顯壓力的,而上小學後,孩子卻需要面對各種壓力:

  • 要適應新的環境,獨立處理自己的各種日常生活需求;
  • 適應新的作息時間,保持在教室裡長時間的安靜與專注;
  • 自由變少了,要接受各種規章制度的約束,遵守課堂紀律;
  • 每天還要按時完成各個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並適應老師和家長的要求與期待。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面對生活學習環境的突變,以及突然到來的繁重課目學習任務,孩子是很難適應的。如果家長沒有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孩子就會狀況百出。

剛開始上小學時,孩子們大都興高采烈,充滿期待和新鮮感。沒過多久,孩子的各種不適應現象出來了:

  • 丟三落四,不是忘帶了作業本,就是忘帶了文具,記不住老師讓自己要帶什麼;
  • 不會表達需求,不懂求助和處理問題,有什麼情況也不對老師說,上課尿憋急了就尿褲子;
  • 不會和同學交往,還像幼兒園一樣,無論什麼事都找老師;
  • 還有的孩子上課隨便講話,隨意走動,不會聽講,不做作業等。

這些都是家長沒有提前做好孩子的入學準備,孩子沒有正確的上學意識和狀態造成的結果。如果沒有及時調整,孩子會因長期的適應不良,容易產生自卑、厭學等大問題。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其實,這時期的孩子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 敏感,爭強好勝,難以忍受任何失敗。他們只想贏,不想輸,不論做什麼事都會全力以赴。
  • 很樂意幫忙做家務,但適應小學新生活有一定困難。
  • 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和強烈的學習意識。

因此,針對孩子的特徵和這一時期的特殊性,家長需要為孩子提前做好以下的入學準備:

"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馬上就要開學了,又有一批孩子將跨入小學的大門,開啟了以學習為主的小學生模式。無論從家長還是孩子的角度來說,這都是一件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大事。

作為家長,你為孩子做好了哪些準備呢?

有人可能說,有什麼好準備的,順其自然就好了,誰家孩子不用上學呀?

其實,還真的不能小看這段關鍵時期的準備。在孩子剛涉及正式的系統學習初期,他們的經歷與體驗,足以影響到孩子今後漫長學習生涯中的學習態度和能力,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過程和效果。

為什麼說這是關鍵期?

因為,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孩子非常特殊的一個人生轉折點,在此之前,孩子以玩為主,之後,是以學習為主。

很多孩子不適應學校生活,不喜歡學習,就是因為這個階段處理不當造成的。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不少孩子上了小學後,出現了精神狀態差、容易疲憊,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等狀況,各種不良習慣也開始突顯:

比如做事拖拉磨蹭、比如學習不主動,需要父母盯著才能學習和做作業等,還有一些孩子根本不願意做作業,甚至小小年紀就開始厭學了。

造成孩子這些現象的具體原因可能不盡相同,但最終都可以歸結到這一點上:沒有為孩子上小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孩子人生第一次大轉變。有教育家認為,這期間的轉變是人生跨度最大的一次,甚至要比高考、中考的轉變都要巨大。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小學階段,對孩子的要求比幼兒園高出了許多。

幼兒園的孩子,只要按時吃飯和睡覺,不哭不鬧,在玩的過程中,不出現大問題就可以得到老師與家長的表揚和肯定。

上了小學後,孩子就需要守紀律、認真聽課,好好學習,回家後還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更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學習好。成績不好,還會成為孩子受批評甚至挨打受罵的一個重要原因。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幼兒園的孩子是沒有明顯壓力的,而上小學後,孩子卻需要面對各種壓力:

  • 要適應新的環境,獨立處理自己的各種日常生活需求;
  • 適應新的作息時間,保持在教室裡長時間的安靜與專注;
  • 自由變少了,要接受各種規章制度的約束,遵守課堂紀律;
  • 每天還要按時完成各個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並適應老師和家長的要求與期待。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面對生活學習環境的突變,以及突然到來的繁重課目學習任務,孩子是很難適應的。如果家長沒有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孩子就會狀況百出。

剛開始上小學時,孩子們大都興高采烈,充滿期待和新鮮感。沒過多久,孩子的各種不適應現象出來了:

  • 丟三落四,不是忘帶了作業本,就是忘帶了文具,記不住老師讓自己要帶什麼;
  • 不會表達需求,不懂求助和處理問題,有什麼情況也不對老師說,上課尿憋急了就尿褲子;
  • 不會和同學交往,還像幼兒園一樣,無論什麼事都找老師;
  • 還有的孩子上課隨便講話,隨意走動,不會聽講,不做作業等。

這些都是家長沒有提前做好孩子的入學準備,孩子沒有正確的上學意識和狀態造成的結果。如果沒有及時調整,孩子會因長期的適應不良,容易產生自卑、厭學等大問題。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其實,這時期的孩子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 敏感,爭強好勝,難以忍受任何失敗。他們只想贏,不想輸,不論做什麼事都會全力以赴。
  • 很樂意幫忙做家務,但適應小學新生活有一定困難。
  • 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和強烈的學習意識。

因此,針對孩子的特徵和這一時期的特殊性,家長需要為孩子提前做好以下的入學準備: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一、心理上的準備

心理上,父母需要為孩子做這樣的準備:

1、有意識地激發孩子對上小學的嚮往之情

6歲左右的孩子內心對於上小學是非常向往的,父母可以多與孩子聊聊小學生的生活,告訴孩子:“鄰居那個小哥哥(姐姐)上小學後,變得可厲害了,學了好多新知識新本領!”"不久後你也能上小學了,真棒啊!"

還可以在給孩子講故事時告訴他:"等你上小學了,就能自己看書讀故事了。"另外,在平時多帶孩子去學校周邊熟悉環境,告訴孩子:"以後你也會在這樣的學校裡學很多知識,像小哥哥、小姐姐一樣變得更加聰明、能幹!"

這樣,孩子就會對上小學充滿了期待。

2、父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首先,父母如果自己是普通人,要做好孩子也是普通學生的心理準備,對孩子少一些過高的期待,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樣才不會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否則,父母過高的期待很容易變成焦慮,讓孩子對小學和未來的學習產生不安和恐懼感。

其次,父母需要多學習和了解孩子這階段的身心發展特徵,這樣才能胸有成竹地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關鍵時期。

最後,給孩子足夠的過度期和適應期。

孩子很難適應環境的突變,所以,父母需要接受這是一個過程,耐心陪伴孩子一起適應新環境,這樣才能緩解孩子猛然加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壓力,消除孩子學習上的負面體驗,增加愉悅的感受,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厭學。

"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馬上就要開學了,又有一批孩子將跨入小學的大門,開啟了以學習為主的小學生模式。無論從家長還是孩子的角度來說,這都是一件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大事。

作為家長,你為孩子做好了哪些準備呢?

有人可能說,有什麼好準備的,順其自然就好了,誰家孩子不用上學呀?

其實,還真的不能小看這段關鍵時期的準備。在孩子剛涉及正式的系統學習初期,他們的經歷與體驗,足以影響到孩子今後漫長學習生涯中的學習態度和能力,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過程和效果。

為什麼說這是關鍵期?

因為,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孩子非常特殊的一個人生轉折點,在此之前,孩子以玩為主,之後,是以學習為主。

很多孩子不適應學校生活,不喜歡學習,就是因為這個階段處理不當造成的。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不少孩子上了小學後,出現了精神狀態差、容易疲憊,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等狀況,各種不良習慣也開始突顯:

比如做事拖拉磨蹭、比如學習不主動,需要父母盯著才能學習和做作業等,還有一些孩子根本不願意做作業,甚至小小年紀就開始厭學了。

造成孩子這些現象的具體原因可能不盡相同,但最終都可以歸結到這一點上:沒有為孩子上小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孩子人生第一次大轉變。有教育家認為,這期間的轉變是人生跨度最大的一次,甚至要比高考、中考的轉變都要巨大。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小學階段,對孩子的要求比幼兒園高出了許多。

幼兒園的孩子,只要按時吃飯和睡覺,不哭不鬧,在玩的過程中,不出現大問題就可以得到老師與家長的表揚和肯定。

上了小學後,孩子就需要守紀律、認真聽課,好好學習,回家後還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更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學習好。成績不好,還會成為孩子受批評甚至挨打受罵的一個重要原因。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幼兒園的孩子是沒有明顯壓力的,而上小學後,孩子卻需要面對各種壓力:

  • 要適應新的環境,獨立處理自己的各種日常生活需求;
  • 適應新的作息時間,保持在教室裡長時間的安靜與專注;
  • 自由變少了,要接受各種規章制度的約束,遵守課堂紀律;
  • 每天還要按時完成各個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並適應老師和家長的要求與期待。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面對生活學習環境的突變,以及突然到來的繁重課目學習任務,孩子是很難適應的。如果家長沒有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孩子就會狀況百出。

剛開始上小學時,孩子們大都興高采烈,充滿期待和新鮮感。沒過多久,孩子的各種不適應現象出來了:

  • 丟三落四,不是忘帶了作業本,就是忘帶了文具,記不住老師讓自己要帶什麼;
  • 不會表達需求,不懂求助和處理問題,有什麼情況也不對老師說,上課尿憋急了就尿褲子;
  • 不會和同學交往,還像幼兒園一樣,無論什麼事都找老師;
  • 還有的孩子上課隨便講話,隨意走動,不會聽講,不做作業等。

這些都是家長沒有提前做好孩子的入學準備,孩子沒有正確的上學意識和狀態造成的結果。如果沒有及時調整,孩子會因長期的適應不良,容易產生自卑、厭學等大問題。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其實,這時期的孩子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 敏感,爭強好勝,難以忍受任何失敗。他們只想贏,不想輸,不論做什麼事都會全力以赴。
  • 很樂意幫忙做家務,但適應小學新生活有一定困難。
  • 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和強烈的學習意識。

因此,針對孩子的特徵和這一時期的特殊性,家長需要為孩子提前做好以下的入學準備: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一、心理上的準備

心理上,父母需要為孩子做這樣的準備:

1、有意識地激發孩子對上小學的嚮往之情

6歲左右的孩子內心對於上小學是非常向往的,父母可以多與孩子聊聊小學生的生活,告訴孩子:“鄰居那個小哥哥(姐姐)上小學後,變得可厲害了,學了好多新知識新本領!”"不久後你也能上小學了,真棒啊!"

還可以在給孩子講故事時告訴他:"等你上小學了,就能自己看書讀故事了。"另外,在平時多帶孩子去學校周邊熟悉環境,告訴孩子:"以後你也會在這樣的學校裡學很多知識,像小哥哥、小姐姐一樣變得更加聰明、能幹!"

這樣,孩子就會對上小學充滿了期待。

2、父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首先,父母如果自己是普通人,要做好孩子也是普通學生的心理準備,對孩子少一些過高的期待,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樣才不會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否則,父母過高的期待很容易變成焦慮,讓孩子對小學和未來的學習產生不安和恐懼感。

其次,父母需要多學習和了解孩子這階段的身心發展特徵,這樣才能胸有成竹地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關鍵時期。

最後,給孩子足夠的過度期和適應期。

孩子很難適應環境的突變,所以,父母需要接受這是一個過程,耐心陪伴孩子一起適應新環境,這樣才能緩解孩子猛然加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壓力,消除孩子學習上的負面體驗,增加愉悅的感受,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厭學。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二、生活作息調整

小學的孩子作息時間是很有規律的,不能像幼兒園那樣隨心所欲地自由玩耍,也沒有那麼多的午睡時間,父母要有意識地按照小學的時間節奏,提前調整孩子的生活作息,讓孩子越早適應小學的節奏越好。

這樣,就會減少孩子精神狀態差和容易疲憊的狀況。

三、生活能力和習慣的培養

平時儘量鼓勵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自己起床、穿衣,洗臉刷牙,自己吃飯、上廁所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並養成收拾自己玩具和日常用品的好習慣。

在孩子生活中遇到一些小困難時,引導並鼓勵他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和自理能力。

同時,鼓勵孩子多與小朋友交往,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體。

其實,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也是保證孩子學習的持續動力。

四、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研究表明6歲兒童體重只達成人體重的1/3,但腦重已達成人的90%,他們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也對學習產生興趣。

但他們注意力比較弱,手眼協調性和視覺能力尚不足,容易左右混淆。把筆畫或數字反寫是很常見的"6歲現象"。

針對這些特徵,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

1、好的體驗是興趣的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孩子表現出學習意願時給予積極迴應和支持,可以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2、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多觀察事物,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同時也能有效消除"6歲現象"。

3、引導並鼓勵孩子積極動腦,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漸漸地孩子也會形成獨立自主學習的習慣。

4、用適合孩子學習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學習,會事半功倍。

"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馬上就要開學了,又有一批孩子將跨入小學的大門,開啟了以學習為主的小學生模式。無論從家長還是孩子的角度來說,這都是一件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大事。

作為家長,你為孩子做好了哪些準備呢?

有人可能說,有什麼好準備的,順其自然就好了,誰家孩子不用上學呀?

其實,還真的不能小看這段關鍵時期的準備。在孩子剛涉及正式的系統學習初期,他們的經歷與體驗,足以影響到孩子今後漫長學習生涯中的學習態度和能力,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過程和效果。

為什麼說這是關鍵期?

因為,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孩子非常特殊的一個人生轉折點,在此之前,孩子以玩為主,之後,是以學習為主。

很多孩子不適應學校生活,不喜歡學習,就是因為這個階段處理不當造成的。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不少孩子上了小學後,出現了精神狀態差、容易疲憊,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等狀況,各種不良習慣也開始突顯:

比如做事拖拉磨蹭、比如學習不主動,需要父母盯著才能學習和做作業等,還有一些孩子根本不願意做作業,甚至小小年紀就開始厭學了。

造成孩子這些現象的具體原因可能不盡相同,但最終都可以歸結到這一點上:沒有為孩子上小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孩子人生第一次大轉變。有教育家認為,這期間的轉變是人生跨度最大的一次,甚至要比高考、中考的轉變都要巨大。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小學階段,對孩子的要求比幼兒園高出了許多。

幼兒園的孩子,只要按時吃飯和睡覺,不哭不鬧,在玩的過程中,不出現大問題就可以得到老師與家長的表揚和肯定。

上了小學後,孩子就需要守紀律、認真聽課,好好學習,回家後還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更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學習好。成績不好,還會成為孩子受批評甚至挨打受罵的一個重要原因。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幼兒園的孩子是沒有明顯壓力的,而上小學後,孩子卻需要面對各種壓力:

  • 要適應新的環境,獨立處理自己的各種日常生活需求;
  • 適應新的作息時間,保持在教室裡長時間的安靜與專注;
  • 自由變少了,要接受各種規章制度的約束,遵守課堂紀律;
  • 每天還要按時完成各個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並適應老師和家長的要求與期待。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面對生活學習環境的突變,以及突然到來的繁重課目學習任務,孩子是很難適應的。如果家長沒有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孩子就會狀況百出。

剛開始上小學時,孩子們大都興高采烈,充滿期待和新鮮感。沒過多久,孩子的各種不適應現象出來了:

  • 丟三落四,不是忘帶了作業本,就是忘帶了文具,記不住老師讓自己要帶什麼;
  • 不會表達需求,不懂求助和處理問題,有什麼情況也不對老師說,上課尿憋急了就尿褲子;
  • 不會和同學交往,還像幼兒園一樣,無論什麼事都找老師;
  • 還有的孩子上課隨便講話,隨意走動,不會聽講,不做作業等。

這些都是家長沒有提前做好孩子的入學準備,孩子沒有正確的上學意識和狀態造成的結果。如果沒有及時調整,孩子會因長期的適應不良,容易產生自卑、厭學等大問題。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其實,這時期的孩子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 敏感,爭強好勝,難以忍受任何失敗。他們只想贏,不想輸,不論做什麼事都會全力以赴。
  • 很樂意幫忙做家務,但適應小學新生活有一定困難。
  • 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和強烈的學習意識。

因此,針對孩子的特徵和這一時期的特殊性,家長需要為孩子提前做好以下的入學準備: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一、心理上的準備

心理上,父母需要為孩子做這樣的準備:

1、有意識地激發孩子對上小學的嚮往之情

6歲左右的孩子內心對於上小學是非常向往的,父母可以多與孩子聊聊小學生的生活,告訴孩子:“鄰居那個小哥哥(姐姐)上小學後,變得可厲害了,學了好多新知識新本領!”"不久後你也能上小學了,真棒啊!"

還可以在給孩子講故事時告訴他:"等你上小學了,就能自己看書讀故事了。"另外,在平時多帶孩子去學校周邊熟悉環境,告訴孩子:"以後你也會在這樣的學校裡學很多知識,像小哥哥、小姐姐一樣變得更加聰明、能幹!"

這樣,孩子就會對上小學充滿了期待。

2、父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首先,父母如果自己是普通人,要做好孩子也是普通學生的心理準備,對孩子少一些過高的期待,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樣才不會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否則,父母過高的期待很容易變成焦慮,讓孩子對小學和未來的學習產生不安和恐懼感。

其次,父母需要多學習和了解孩子這階段的身心發展特徵,這樣才能胸有成竹地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關鍵時期。

最後,給孩子足夠的過度期和適應期。

孩子很難適應環境的突變,所以,父母需要接受這是一個過程,耐心陪伴孩子一起適應新環境,這樣才能緩解孩子猛然加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壓力,消除孩子學習上的負面體驗,增加愉悅的感受,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厭學。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二、生活作息調整

小學的孩子作息時間是很有規律的,不能像幼兒園那樣隨心所欲地自由玩耍,也沒有那麼多的午睡時間,父母要有意識地按照小學的時間節奏,提前調整孩子的生活作息,讓孩子越早適應小學的節奏越好。

這樣,就會減少孩子精神狀態差和容易疲憊的狀況。

三、生活能力和習慣的培養

平時儘量鼓勵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自己起床、穿衣,洗臉刷牙,自己吃飯、上廁所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並養成收拾自己玩具和日常用品的好習慣。

在孩子生活中遇到一些小困難時,引導並鼓勵他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和自理能力。

同時,鼓勵孩子多與小朋友交往,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體。

其實,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也是保證孩子學習的持續動力。

四、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研究表明6歲兒童體重只達成人體重的1/3,但腦重已達成人的90%,他們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也對學習產生興趣。

但他們注意力比較弱,手眼協調性和視覺能力尚不足,容易左右混淆。把筆畫或數字反寫是很常見的"6歲現象"。

針對這些特徵,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

1、好的體驗是興趣的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孩子表現出學習意願時給予積極迴應和支持,可以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2、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多觀察事物,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同時也能有效消除"6歲現象"。

3、引導並鼓勵孩子積極動腦,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漸漸地孩子也會形成獨立自主學習的習慣。

4、用適合孩子學習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學習,會事半功倍。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據研究,50%以上的孩子在別人討論過程中理解和吸收知識比較快,90%的孩子在重複教別人的過程中吸收理解得最好。

因此,父母可以多和孩子進行討論,或鼓勵孩子與同學一起討論學習方面的問題;還可以鼓勵孩子當老師,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教給家人或小朋友。

這樣,不僅讓孩子對學習增加了主動性和成就感,也加深了孩子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五、良好的學習態度

教育心理學研究發現,對學習影響最大的因素有三個:一是孩子的個性特點;二是學習態度;三是行為習慣。

所以,除了前面講過的兩個因素,孩子學習態度方面的培養也是不容忽視的。

首先,父母自己對學習的態度,決定著孩子的學習態度。

因此,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的行為和心態。更不要在學習中對孩子進行指責、打擊等,給孩子不好的學習體驗,否則孩子一定會把學習當成一件苦差,而害怕、討厭學習,從而應付和逃避學習。

我們要多給孩子好的學習體驗,肯定孩子的努力和進步。

"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馬上就要開學了,又有一批孩子將跨入小學的大門,開啟了以學習為主的小學生模式。無論從家長還是孩子的角度來說,這都是一件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大事。

作為家長,你為孩子做好了哪些準備呢?

有人可能說,有什麼好準備的,順其自然就好了,誰家孩子不用上學呀?

其實,還真的不能小看這段關鍵時期的準備。在孩子剛涉及正式的系統學習初期,他們的經歷與體驗,足以影響到孩子今後漫長學習生涯中的學習態度和能力,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過程和效果。

為什麼說這是關鍵期?

因為,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孩子非常特殊的一個人生轉折點,在此之前,孩子以玩為主,之後,是以學習為主。

很多孩子不適應學校生活,不喜歡學習,就是因為這個階段處理不當造成的。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不少孩子上了小學後,出現了精神狀態差、容易疲憊,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等狀況,各種不良習慣也開始突顯:

比如做事拖拉磨蹭、比如學習不主動,需要父母盯著才能學習和做作業等,還有一些孩子根本不願意做作業,甚至小小年紀就開始厭學了。

造成孩子這些現象的具體原因可能不盡相同,但最終都可以歸結到這一點上:沒有為孩子上小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孩子人生第一次大轉變。有教育家認為,這期間的轉變是人生跨度最大的一次,甚至要比高考、中考的轉變都要巨大。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小學階段,對孩子的要求比幼兒園高出了許多。

幼兒園的孩子,只要按時吃飯和睡覺,不哭不鬧,在玩的過程中,不出現大問題就可以得到老師與家長的表揚和肯定。

上了小學後,孩子就需要守紀律、認真聽課,好好學習,回家後還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更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學習好。成績不好,還會成為孩子受批評甚至挨打受罵的一個重要原因。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幼兒園的孩子是沒有明顯壓力的,而上小學後,孩子卻需要面對各種壓力:

  • 要適應新的環境,獨立處理自己的各種日常生活需求;
  • 適應新的作息時間,保持在教室裡長時間的安靜與專注;
  • 自由變少了,要接受各種規章制度的約束,遵守課堂紀律;
  • 每天還要按時完成各個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並適應老師和家長的要求與期待。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面對生活學習環境的突變,以及突然到來的繁重課目學習任務,孩子是很難適應的。如果家長沒有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孩子就會狀況百出。

剛開始上小學時,孩子們大都興高采烈,充滿期待和新鮮感。沒過多久,孩子的各種不適應現象出來了:

  • 丟三落四,不是忘帶了作業本,就是忘帶了文具,記不住老師讓自己要帶什麼;
  • 不會表達需求,不懂求助和處理問題,有什麼情況也不對老師說,上課尿憋急了就尿褲子;
  • 不會和同學交往,還像幼兒園一樣,無論什麼事都找老師;
  • 還有的孩子上課隨便講話,隨意走動,不會聽講,不做作業等。

這些都是家長沒有提前做好孩子的入學準備,孩子沒有正確的上學意識和狀態造成的結果。如果沒有及時調整,孩子會因長期的適應不良,容易產生自卑、厭學等大問題。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其實,這時期的孩子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 敏感,爭強好勝,難以忍受任何失敗。他們只想贏,不想輸,不論做什麼事都會全力以赴。
  • 很樂意幫忙做家務,但適應小學新生活有一定困難。
  • 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和強烈的學習意識。

因此,針對孩子的特徵和這一時期的特殊性,家長需要為孩子提前做好以下的入學準備: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一、心理上的準備

心理上,父母需要為孩子做這樣的準備:

1、有意識地激發孩子對上小學的嚮往之情

6歲左右的孩子內心對於上小學是非常向往的,父母可以多與孩子聊聊小學生的生活,告訴孩子:“鄰居那個小哥哥(姐姐)上小學後,變得可厲害了,學了好多新知識新本領!”"不久後你也能上小學了,真棒啊!"

還可以在給孩子講故事時告訴他:"等你上小學了,就能自己看書讀故事了。"另外,在平時多帶孩子去學校周邊熟悉環境,告訴孩子:"以後你也會在這樣的學校裡學很多知識,像小哥哥、小姐姐一樣變得更加聰明、能幹!"

這樣,孩子就會對上小學充滿了期待。

2、父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首先,父母如果自己是普通人,要做好孩子也是普通學生的心理準備,對孩子少一些過高的期待,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樣才不會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否則,父母過高的期待很容易變成焦慮,讓孩子對小學和未來的學習產生不安和恐懼感。

其次,父母需要多學習和了解孩子這階段的身心發展特徵,這樣才能胸有成竹地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關鍵時期。

最後,給孩子足夠的過度期和適應期。

孩子很難適應環境的突變,所以,父母需要接受這是一個過程,耐心陪伴孩子一起適應新環境,這樣才能緩解孩子猛然加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壓力,消除孩子學習上的負面體驗,增加愉悅的感受,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厭學。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二、生活作息調整

小學的孩子作息時間是很有規律的,不能像幼兒園那樣隨心所欲地自由玩耍,也沒有那麼多的午睡時間,父母要有意識地按照小學的時間節奏,提前調整孩子的生活作息,讓孩子越早適應小學的節奏越好。

這樣,就會減少孩子精神狀態差和容易疲憊的狀況。

三、生活能力和習慣的培養

平時儘量鼓勵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自己起床、穿衣,洗臉刷牙,自己吃飯、上廁所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並養成收拾自己玩具和日常用品的好習慣。

在孩子生活中遇到一些小困難時,引導並鼓勵他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和自理能力。

同時,鼓勵孩子多與小朋友交往,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體。

其實,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也是保證孩子學習的持續動力。

四、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研究表明6歲兒童體重只達成人體重的1/3,但腦重已達成人的90%,他們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也對學習產生興趣。

但他們注意力比較弱,手眼協調性和視覺能力尚不足,容易左右混淆。把筆畫或數字反寫是很常見的"6歲現象"。

針對這些特徵,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

1、好的體驗是興趣的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孩子表現出學習意願時給予積極迴應和支持,可以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2、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多觀察事物,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同時也能有效消除"6歲現象"。

3、引導並鼓勵孩子積極動腦,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漸漸地孩子也會形成獨立自主學習的習慣。

4、用適合孩子學習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學習,會事半功倍。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據研究,50%以上的孩子在別人討論過程中理解和吸收知識比較快,90%的孩子在重複教別人的過程中吸收理解得最好。

因此,父母可以多和孩子進行討論,或鼓勵孩子與同學一起討論學習方面的問題;還可以鼓勵孩子當老師,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教給家人或小朋友。

這樣,不僅讓孩子對學習增加了主動性和成就感,也加深了孩子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五、良好的學習態度

教育心理學研究發現,對學習影響最大的因素有三個:一是孩子的個性特點;二是學習態度;三是行為習慣。

所以,除了前面講過的兩個因素,孩子學習態度方面的培養也是不容忽視的。

首先,父母自己對學習的態度,決定著孩子的學習態度。

因此,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的行為和心態。更不要在學習中對孩子進行指責、打擊等,給孩子不好的學習體驗,否則孩子一定會把學習當成一件苦差,而害怕、討厭學習,從而應付和逃避學習。

我們要多給孩子好的學習體驗,肯定孩子的努力和進步。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有的家長說,孩子一直在退步,也要肯定他嗎?其實孩子跟自己比,每天都是在進步的,因為他每天懂得東西都比前一天多。“退步”是因為跟別人比較後,期待落空而形成的一種表象。如果父母學會讓孩子跟自己比,孩子會越比越優秀。最後,你會發現,孩子真的進步很大,真的變得很優秀。這就是神奇的“期待效應”。

其次,正確對待孩子的失敗和挫折。

孩子在8歲左右,就會形成對挫折的態度。而這個態度往往取決於父母對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

比如,當我們把孩子學習好歸功於他的努力時,孩子就會努力。如果歸功於孩子的聰明,孩子可能就不想在大家面前努力,因為那樣就無法顯示他的“聰明”。

同樣的,當孩子學習不好時,我們歸因於他“笨”,他就會形成習得性無助的思維,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在遇到困難時退縮,放棄努力,最終害怕學習。

因此,多鼓勵和肯定孩子的努力和付出,肯定他的進步。這不僅幫助孩子有好的學習體驗,同時也為他奠定了積極對待困難和挫折的態度。

研究表明,6歲屬於孩子身心發展的一個敏感期,這期間學習興趣、學習生活能力和習慣的培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馬上就要開學了,又有一批孩子將跨入小學的大門,開啟了以學習為主的小學生模式。無論從家長還是孩子的角度來說,這都是一件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大事。

作為家長,你為孩子做好了哪些準備呢?

有人可能說,有什麼好準備的,順其自然就好了,誰家孩子不用上學呀?

其實,還真的不能小看這段關鍵時期的準備。在孩子剛涉及正式的系統學習初期,他們的經歷與體驗,足以影響到孩子今後漫長學習生涯中的學習態度和能力,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過程和效果。

為什麼說這是關鍵期?

因為,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孩子非常特殊的一個人生轉折點,在此之前,孩子以玩為主,之後,是以學習為主。

很多孩子不適應學校生活,不喜歡學習,就是因為這個階段處理不當造成的。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不少孩子上了小學後,出現了精神狀態差、容易疲憊,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等狀況,各種不良習慣也開始突顯:

比如做事拖拉磨蹭、比如學習不主動,需要父母盯著才能學習和做作業等,還有一些孩子根本不願意做作業,甚至小小年紀就開始厭學了。

造成孩子這些現象的具體原因可能不盡相同,但最終都可以歸結到這一點上:沒有為孩子上小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孩子人生第一次大轉變。有教育家認為,這期間的轉變是人生跨度最大的一次,甚至要比高考、中考的轉變都要巨大。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小學階段,對孩子的要求比幼兒園高出了許多。

幼兒園的孩子,只要按時吃飯和睡覺,不哭不鬧,在玩的過程中,不出現大問題就可以得到老師與家長的表揚和肯定。

上了小學後,孩子就需要守紀律、認真聽課,好好學習,回家後還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更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學習好。成績不好,還會成為孩子受批評甚至挨打受罵的一個重要原因。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幼兒園的孩子是沒有明顯壓力的,而上小學後,孩子卻需要面對各種壓力:

  • 要適應新的環境,獨立處理自己的各種日常生活需求;
  • 適應新的作息時間,保持在教室裡長時間的安靜與專注;
  • 自由變少了,要接受各種規章制度的約束,遵守課堂紀律;
  • 每天還要按時完成各個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並適應老師和家長的要求與期待。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面對生活學習環境的突變,以及突然到來的繁重課目學習任務,孩子是很難適應的。如果家長沒有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孩子就會狀況百出。

剛開始上小學時,孩子們大都興高采烈,充滿期待和新鮮感。沒過多久,孩子的各種不適應現象出來了:

  • 丟三落四,不是忘帶了作業本,就是忘帶了文具,記不住老師讓自己要帶什麼;
  • 不會表達需求,不懂求助和處理問題,有什麼情況也不對老師說,上課尿憋急了就尿褲子;
  • 不會和同學交往,還像幼兒園一樣,無論什麼事都找老師;
  • 還有的孩子上課隨便講話,隨意走動,不會聽講,不做作業等。

這些都是家長沒有提前做好孩子的入學準備,孩子沒有正確的上學意識和狀態造成的結果。如果沒有及時調整,孩子會因長期的適應不良,容易產生自卑、厭學等大問題。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其實,這時期的孩子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 敏感,爭強好勝,難以忍受任何失敗。他們只想贏,不想輸,不論做什麼事都會全力以赴。
  • 很樂意幫忙做家務,但適應小學新生活有一定困難。
  • 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和強烈的學習意識。

因此,針對孩子的特徵和這一時期的特殊性,家長需要為孩子提前做好以下的入學準備: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一、心理上的準備

心理上,父母需要為孩子做這樣的準備:

1、有意識地激發孩子對上小學的嚮往之情

6歲左右的孩子內心對於上小學是非常向往的,父母可以多與孩子聊聊小學生的生活,告訴孩子:“鄰居那個小哥哥(姐姐)上小學後,變得可厲害了,學了好多新知識新本領!”"不久後你也能上小學了,真棒啊!"

還可以在給孩子講故事時告訴他:"等你上小學了,就能自己看書讀故事了。"另外,在平時多帶孩子去學校周邊熟悉環境,告訴孩子:"以後你也會在這樣的學校裡學很多知識,像小哥哥、小姐姐一樣變得更加聰明、能幹!"

這樣,孩子就會對上小學充滿了期待。

2、父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首先,父母如果自己是普通人,要做好孩子也是普通學生的心理準備,對孩子少一些過高的期待,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樣才不會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否則,父母過高的期待很容易變成焦慮,讓孩子對小學和未來的學習產生不安和恐懼感。

其次,父母需要多學習和了解孩子這階段的身心發展特徵,這樣才能胸有成竹地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關鍵時期。

最後,給孩子足夠的過度期和適應期。

孩子很難適應環境的突變,所以,父母需要接受這是一個過程,耐心陪伴孩子一起適應新環境,這樣才能緩解孩子猛然加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壓力,消除孩子學習上的負面體驗,增加愉悅的感受,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厭學。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二、生活作息調整

小學的孩子作息時間是很有規律的,不能像幼兒園那樣隨心所欲地自由玩耍,也沒有那麼多的午睡時間,父母要有意識地按照小學的時間節奏,提前調整孩子的生活作息,讓孩子越早適應小學的節奏越好。

這樣,就會減少孩子精神狀態差和容易疲憊的狀況。

三、生活能力和習慣的培養

平時儘量鼓勵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自己起床、穿衣,洗臉刷牙,自己吃飯、上廁所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並養成收拾自己玩具和日常用品的好習慣。

在孩子生活中遇到一些小困難時,引導並鼓勵他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和自理能力。

同時,鼓勵孩子多與小朋友交往,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體。

其實,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也是保證孩子學習的持續動力。

四、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研究表明6歲兒童體重只達成人體重的1/3,但腦重已達成人的90%,他們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也對學習產生興趣。

但他們注意力比較弱,手眼協調性和視覺能力尚不足,容易左右混淆。把筆畫或數字反寫是很常見的"6歲現象"。

針對這些特徵,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

1、好的體驗是興趣的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孩子表現出學習意願時給予積極迴應和支持,可以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2、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多觀察事物,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同時也能有效消除"6歲現象"。

3、引導並鼓勵孩子積極動腦,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漸漸地孩子也會形成獨立自主學習的習慣。

4、用適合孩子學習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學習,會事半功倍。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據研究,50%以上的孩子在別人討論過程中理解和吸收知識比較快,90%的孩子在重複教別人的過程中吸收理解得最好。

因此,父母可以多和孩子進行討論,或鼓勵孩子與同學一起討論學習方面的問題;還可以鼓勵孩子當老師,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教給家人或小朋友。

這樣,不僅讓孩子對學習增加了主動性和成就感,也加深了孩子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五、良好的學習態度

教育心理學研究發現,對學習影響最大的因素有三個:一是孩子的個性特點;二是學習態度;三是行為習慣。

所以,除了前面講過的兩個因素,孩子學習態度方面的培養也是不容忽視的。

首先,父母自己對學習的態度,決定著孩子的學習態度。

因此,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的行為和心態。更不要在學習中對孩子進行指責、打擊等,給孩子不好的學習體驗,否則孩子一定會把學習當成一件苦差,而害怕、討厭學習,從而應付和逃避學習。

我們要多給孩子好的學習體驗,肯定孩子的努力和進步。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有的家長說,孩子一直在退步,也要肯定他嗎?其實孩子跟自己比,每天都是在進步的,因為他每天懂得東西都比前一天多。“退步”是因為跟別人比較後,期待落空而形成的一種表象。如果父母學會讓孩子跟自己比,孩子會越比越優秀。最後,你會發現,孩子真的進步很大,真的變得很優秀。這就是神奇的“期待效應”。

其次,正確對待孩子的失敗和挫折。

孩子在8歲左右,就會形成對挫折的態度。而這個態度往往取決於父母對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

比如,當我們把孩子學習好歸功於他的努力時,孩子就會努力。如果歸功於孩子的聰明,孩子可能就不想在大家面前努力,因為那樣就無法顯示他的“聰明”。

同樣的,當孩子學習不好時,我們歸因於他“笨”,他就會形成習得性無助的思維,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在遇到困難時退縮,放棄努力,最終害怕學習。

因此,多鼓勵和肯定孩子的努力和付出,肯定他的進步。這不僅幫助孩子有好的學習體驗,同時也為他奠定了積極對待困難和挫折的態度。

研究表明,6歲屬於孩子身心發展的一個敏感期,這期間學習興趣、學習生活能力和習慣的培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家有小學新生,父母做好這些準備,孩子的學習路會順暢許多


[素質教育觀察]

致力於教育領域優質圖文創作,與大家一起成長,讓孩子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今日推薦文章:

決定孩子學習的不是智力,而是心理因素

管不住自己的家長,也調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父母給孩子奠定的人生底色,深深影響著他成長的重要方向

點擊鏈接閱讀更多精選好文:

感謝素粉的喜愛,素質教育觀察也為你貼心準備了這份閱讀清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