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內向將來沒出息?謠傳!美國30年研究內向兒童結果“打臉”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 | 群美育兒

什麼樣的孩子最讓家長頭疼?

淘氣的?好動的?愛問問題的?經常尿床的?……

通通都不是,最讓家長頭疼的孩子大多是這一種——內向的孩子。

孩子內向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寡言少語,別人問了半天,孩子一句話都不說,躲在大人身後不願意出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這種情況更加明顯。其他孩子玩成一團,孩子站在邊上看,別人叫他玩也不願意玩,顯得很另類。上學之後,別的孩子成群結隊上下學,內向的孩子孤零零的一個人,這並不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家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怎麼才能讓孩子變得不內向呢?

孩子內向將來沒出息?謠傳!美國30年研究內向兒童結果“打臉”

對於家長而言,覺得外向的孩子更容易交到朋友,更有活力,在學習上也更有熱情,這也是孩子該有的狀態,而內向的孩子死氣沉沉的,也不知道整天在想什麼,再加上孩子不合群,萬一被其他孩子排擠了怎麼辦?所以家長覺得內向不好也沒有什麼辦法。

其實家長們不知道,並不是合群的孩子才是孩子該有的模樣,不合群的孩子反而往往更加優秀。

愛因斯坦是史上最聰明的人之一,他的智商高達160,然而他小時候的表現並不如他成年後的風光。小時候的愛因斯坦被人認為很笨,甚至愛因斯坦的母親也這麼認為,以至於在他10歲的時候才把他送去學校。在學校學習的這段時間,他沒少受到老師和學生的嘲諷,他們覺得愛因斯坦實在太笨了,而且因為性格內向,總是被同學們欺負。在上盧伊特波爾德中學之後,他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在此之後的事情世界上的人都知道了——他成了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

孩子內向將來沒出息?謠傳!美國30年研究內向兒童結果“打臉”

“寧靜生活的單調和孤寂能啟發創意的思維。”這句話就是出自愛因斯坦之口。

內向的孩子在我們看來是另類的,就像是一群人一起玩遊戲,大家都熱火朝天的談天侃地,卻只有一個人靜靜地一句話都不說。內向的孩子就是如此,他們不為人所注意到,家長對此也很是擔憂,而且大多數家長對內向的孩子都存在偏見:以後沒出息。

一個外向的孩子往往容易招惹大人喜歡,哪怕孩子比較淘氣,或者是“熊孩子”,在於父母看來這也是孩子活潑好動的表現,但倘若孩子不招惹是非,也不亂說話,這就不是乖了,而是“怪”。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內向也是憂心忡忡,害怕孩子有自閉症或者社交恐懼症等其他心理疾病,所以總覺得孩子不對勁。

其實如果自己的孩子內向的話父母完全不用擔心,美國在長達30年的調查中發現,內向的孩子將來成為社會精英的數量是外向型孩子的3倍,而且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出現內向的表現。

孩子內向將來沒出息?謠傳!美國30年研究內向兒童結果“打臉”

內向的孩子善於思索,也善於觀察事物。當外向型孩子歡天喜地、嘰嘰喳喳的時候,內向型孩子卻在觀察和分析。如果身邊有內向和外向型朋友的話,可以發現內向型的人往往更加細心,也是有這一方面的原因。

內向型孩子更加沉穩,他們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對外界誘惑的抵制力也比外向型孩子稍強,即使在自己沒有被滿足的情況下,也很少出現大哭大鬧、撒潑打滾的情況,家長在帶內向型孩子的時候會省很多力氣。

那麼如果自家孩子屬於內向型的話,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呢?

孩子內向將來沒出息?謠傳!美國30年研究內向兒童結果“打臉”

首先家長要學會順其自然,不要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變。曾經有學者追蹤調查過內向的孩子,他們發現,孩子在兩歲時如果就已經出現內向的情況,到孩子十八歲的時候,依舊會保持這種狀態。所以家長想要讓內向的孩子變得外向,反而不利於孩子成長,不如順其自然,讓孩子按照他們感到舒服的方式成長。

不過內向的孩子有個特點,那就是敏感,對一些事情喜歡多想。比如孩子今天忘記收拾房間了,放學回家後媽媽告訴他自己幫忙把房間收拾了,對部分內向的孩子來說,這句話也可以理解成你今天怎麼沒有打掃房間,所以才會趕緊解釋自己為什麼沒有收拾房間,也讓媽媽感到疑惑不解:我就是幫你收拾房間了,你解釋這麼多幹嘛?

孩子內向將來沒出息?謠傳!美國30年研究內向兒童結果“打臉”

也正是因為內向孩子的這個特點,所以他們更缺乏安全感,需要父母對自己的認可和支持。而父母也不要急於給孩子貼上“笨”、“不合群”的標籤,這樣只會打擊孩子自信,別說孩子以後成為社會精英了,能否順利考上大學或許都有待商榷。

如果自己家裡的孩子屬於內向型的話,家長們要記住這幾件事不能做:故意讓孩子難堪、強迫孩子社交和互動、安排孩子行程和強迫孩子表演。

有些家長因為孩子內向的問題,想要通過刺激孩子讓孩子做出改變,比如在親戚朋友面前故意挖苦孩子,說孩子“一句話都不說,以後肯定沒出息”之類的話。這種話無論孩子內向還是外向都不能說,影響孩子心理健康,也不利於孩子成長。

孩子內向將來沒出息?謠傳!美國30年研究內向兒童結果“打臉”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不再內向,強迫孩子和別人一起玩,說“你看別人都在玩你也去玩嘛”,推搡著孩子去玩。這樣孩子只會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做,只會覺得委屈和難堪,也不利於改變孩子內向的性格,只會讓孩子更加牴觸社交。

有些孩子有些才藝,或者去上過興趣班,會彈吉他、跳舞、畫畫等等,家長為了讓孩子露兩手使自己臉上有光,就強迫孩子在別人面前表演才藝,雖然在家長看來這是讓孩子和自己臉上有光的事,但是孩子卻會感到難堪,所以水平也會失衡,並不樂意做這種事情。

對於家中有內向型孩子的家庭而言,關注孩子心理成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要強制讓孩子變得外向,要讓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方式成長,這樣孩子才會顯現出他們獨有的天賦。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