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

中國人羞於啟齒的家庭關係,被這部劇拍得淋漓盡致

"

中國人羞於啟齒的家庭關係,被這部劇拍得淋漓盡致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01


最近,國產劇《小歡喜》火了。

劇情圍繞高考展開。父母陪讀、煲湯接送、犧牲工作和個人時間,不斷推著孩子向前衝,可謂是“一人高考,全家備戰。”

因為在中國家長眼中,分數代表了一切,孩子的成敗也決定著自己的人生。

劇中,陶虹扮演的宋倩是一位控制慾極強的單親“虎媽”,為了能讓女兒喬英子考上清華、北大,她絲毫不敢懈怠。

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她給女兒燉海蔘燕窩,麻辣燙火鍋等垃圾食品統統拉黑。

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她每次考試都為女兒答疑,知道女兒學習累,帶她去看電影放鬆,還買護眼儀保護眼睛。

可以說,她真的是一位很“完美”的媽媽,但也正因為她過分追求“完美”,讓原本就壓力大的女兒,更有壓迫感,母女之間矛盾也逐漸加劇。

英子父母離異,她跟著媽媽說過,但她更喜歡和爸爸相處。因為爸爸不會逼她學習,還會帶她吃火鍋,懂她的夢想,還願意跟她一起玩樂高。

真正讓她們母女關係變緊張的是,有次英子逃課去爸爸家玩,更讓她生氣的是,女兒居然將自己早起燉的燕窩給了前夫的女友喝。

那瞬間,她失望、嫉妒、委屈,於是一怒之下砸爛了女兒辛苦拼起來的樂高。

女兒的一句壓力大,讓她崩潰:

"

中國人羞於啟齒的家庭關係,被這部劇拍得淋漓盡致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01


最近,國產劇《小歡喜》火了。

劇情圍繞高考展開。父母陪讀、煲湯接送、犧牲工作和個人時間,不斷推著孩子向前衝,可謂是“一人高考,全家備戰。”

因為在中國家長眼中,分數代表了一切,孩子的成敗也決定著自己的人生。

劇中,陶虹扮演的宋倩是一位控制慾極強的單親“虎媽”,為了能讓女兒喬英子考上清華、北大,她絲毫不敢懈怠。

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她給女兒燉海蔘燕窩,麻辣燙火鍋等垃圾食品統統拉黑。

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她每次考試都為女兒答疑,知道女兒學習累,帶她去看電影放鬆,還買護眼儀保護眼睛。

可以說,她真的是一位很“完美”的媽媽,但也正因為她過分追求“完美”,讓原本就壓力大的女兒,更有壓迫感,母女之間矛盾也逐漸加劇。

英子父母離異,她跟著媽媽說過,但她更喜歡和爸爸相處。因為爸爸不會逼她學習,還會帶她吃火鍋,懂她的夢想,還願意跟她一起玩樂高。

真正讓她們母女關係變緊張的是,有次英子逃課去爸爸家玩,更讓她生氣的是,女兒居然將自己早起燉的燕窩給了前夫的女友喝。

那瞬間,她失望、嫉妒、委屈,於是一怒之下砸爛了女兒辛苦拼起來的樂高。

女兒的一句壓力大,讓她崩潰: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終於,英子被逼急了,心中的怒氣徹底爆發出來:“我就是喜歡小夢阿姨,至少她不會逼我幹自己不喜歡的事,我討厭你!”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英子是用盡全力在嘶喊,彷彿在釋放這些年堆積在內心中的絕望和委屈。

這段讓人窒息的對話,除了擰巴,就剩心疼。

宋倩震驚了。她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18年培養出來的女兒,為什麼不和自己齊心?

她不明白,為了女兒她犧牲了一切,為什麼會落得這個下場?

她不明白,離婚後全力栽培女兒,到底有什麼錯?

她更不明白,在高考誓師大會上,逼女兒寫下考700分上清華,難道也錯了嗎?

她一直覺得這個世界上,女兒才是自己最親的人,她們的人生理想應該是一致的。

所以她對女兒說:

“媽和你是最親的人,還能害你啊?

我為你放棄了多少能幹成的事,我說過嗎?

媽媽完全都是為你好啊,只有媽媽才是最愛你的人。

英子,你可是媽媽的一切啊!”

可是,她從來沒有傾聽、關注過女兒的真實內心。女兒稍微有點反抗,她的情緒就全面爆發,兩個人以愛的名義,互相傷害。

宋倩和女兒的這種相處模式,讓我想到了一本書中的觀點:父母總是當負責“要求”你的人,而你是負責“滿足”他們的那個人。

"

中國人羞於啟齒的家庭關係,被這部劇拍得淋漓盡致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01


最近,國產劇《小歡喜》火了。

劇情圍繞高考展開。父母陪讀、煲湯接送、犧牲工作和個人時間,不斷推著孩子向前衝,可謂是“一人高考,全家備戰。”

因為在中國家長眼中,分數代表了一切,孩子的成敗也決定著自己的人生。

劇中,陶虹扮演的宋倩是一位控制慾極強的單親“虎媽”,為了能讓女兒喬英子考上清華、北大,她絲毫不敢懈怠。

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她給女兒燉海蔘燕窩,麻辣燙火鍋等垃圾食品統統拉黑。

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她每次考試都為女兒答疑,知道女兒學習累,帶她去看電影放鬆,還買護眼儀保護眼睛。

可以說,她真的是一位很“完美”的媽媽,但也正因為她過分追求“完美”,讓原本就壓力大的女兒,更有壓迫感,母女之間矛盾也逐漸加劇。

英子父母離異,她跟著媽媽說過,但她更喜歡和爸爸相處。因為爸爸不會逼她學習,還會帶她吃火鍋,懂她的夢想,還願意跟她一起玩樂高。

真正讓她們母女關係變緊張的是,有次英子逃課去爸爸家玩,更讓她生氣的是,女兒居然將自己早起燉的燕窩給了前夫的女友喝。

那瞬間,她失望、嫉妒、委屈,於是一怒之下砸爛了女兒辛苦拼起來的樂高。

女兒的一句壓力大,讓她崩潰: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終於,英子被逼急了,心中的怒氣徹底爆發出來:“我就是喜歡小夢阿姨,至少她不會逼我幹自己不喜歡的事,我討厭你!”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英子是用盡全力在嘶喊,彷彿在釋放這些年堆積在內心中的絕望和委屈。

這段讓人窒息的對話,除了擰巴,就剩心疼。

宋倩震驚了。她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18年培養出來的女兒,為什麼不和自己齊心?

她不明白,為了女兒她犧牲了一切,為什麼會落得這個下場?

她不明白,離婚後全力栽培女兒,到底有什麼錯?

她更不明白,在高考誓師大會上,逼女兒寫下考700分上清華,難道也錯了嗎?

她一直覺得這個世界上,女兒才是自己最親的人,她們的人生理想應該是一致的。

所以她對女兒說:

“媽和你是最親的人,還能害你啊?

我為你放棄了多少能幹成的事,我說過嗎?

媽媽完全都是為你好啊,只有媽媽才是最愛你的人。

英子,你可是媽媽的一切啊!”

可是,她從來沒有傾聽、關注過女兒的真實內心。女兒稍微有點反抗,她的情緒就全面爆發,兩個人以愛的名義,互相傷害。

宋倩和女兒的這種相處模式,讓我想到了一本書中的觀點:父母總是當負責“要求”你的人,而你是負責“滿足”他們的那個人。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他們也許沒有發現,這對你而言是不舒服的;甚至,父母在面對“需求沒有辦法被滿足”的恐懼時,可能會張牙舞爪,想要捍衛自己的權益,而忽略你的感受與需求。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甚至和孩子成為連體嬰。

他們知道孩子有夢想,但是必須要在孩子的夢想上畫上自己的一筆,最後孩子連夢都不敢想。

有人說:我的想法是對的,媽媽的想法也是對的,為什麼溝通起來就那麼難呢?

正如陶虹在採訪中說:這是一對“戀愛式母女”,錯位的親情,擰巴的母女關係,二人雙陷在被情感綁架的深淵之中,既無法自救,也無法去拯救對方。

02


生活中,父母拼了命地想把自己覺得最好的東西給孩子,給得太多溢出來了還不停地給,可孩子卻不想要。

我高中時,班上有個女孩學習成績很好。從小到大,媽媽對她的生活起居樣樣打點得無微不至。

用她的話來說:“自從生下她,媽媽再也不是自己了,而是個媽媽了。”

媽媽不去工作也不和爸爸在一起,而是將所有的精力和時間花在她身上,無時無刻不在監視她,操心她的成績,盤查她有沒有談戀愛。

所以這部劇讓她感同身受: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害怕聽到媽媽尖銳的聲音,天知道我有多想逃離她。

我不是不愛她,也不是不想陪伴她,可是每次我看到她時,我的心就會揪成一團,生怕呼吸一口都是錯的。”

一位作家曾說:父母愛得太滿,會讓孩子猶如驚弓之鳥,隨時注意對方的表情、言語、行為,想從蛛絲馬跡中看到他的狀態,然後決定自己該如何迴應。

很多時候,兒女的順從、討好,做出一切符合父母需求的事,以父母制定的路為人生中重要標準,並非發自內心,他們在這段關係中,感受到的只有恐懼和害怕。

劇中,與關係緊張的宋倩母女形成對比的,是劉靜和季楊楊這對母子。

有人說:遇到劉靜這樣的媽媽,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

中國人羞於啟齒的家庭關係,被這部劇拍得淋漓盡致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01


最近,國產劇《小歡喜》火了。

劇情圍繞高考展開。父母陪讀、煲湯接送、犧牲工作和個人時間,不斷推著孩子向前衝,可謂是“一人高考,全家備戰。”

因為在中國家長眼中,分數代表了一切,孩子的成敗也決定著自己的人生。

劇中,陶虹扮演的宋倩是一位控制慾極強的單親“虎媽”,為了能讓女兒喬英子考上清華、北大,她絲毫不敢懈怠。

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她給女兒燉海蔘燕窩,麻辣燙火鍋等垃圾食品統統拉黑。

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她每次考試都為女兒答疑,知道女兒學習累,帶她去看電影放鬆,還買護眼儀保護眼睛。

可以說,她真的是一位很“完美”的媽媽,但也正因為她過分追求“完美”,讓原本就壓力大的女兒,更有壓迫感,母女之間矛盾也逐漸加劇。

英子父母離異,她跟著媽媽說過,但她更喜歡和爸爸相處。因為爸爸不會逼她學習,還會帶她吃火鍋,懂她的夢想,還願意跟她一起玩樂高。

真正讓她們母女關係變緊張的是,有次英子逃課去爸爸家玩,更讓她生氣的是,女兒居然將自己早起燉的燕窩給了前夫的女友喝。

那瞬間,她失望、嫉妒、委屈,於是一怒之下砸爛了女兒辛苦拼起來的樂高。

女兒的一句壓力大,讓她崩潰: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終於,英子被逼急了,心中的怒氣徹底爆發出來:“我就是喜歡小夢阿姨,至少她不會逼我幹自己不喜歡的事,我討厭你!”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英子是用盡全力在嘶喊,彷彿在釋放這些年堆積在內心中的絕望和委屈。

這段讓人窒息的對話,除了擰巴,就剩心疼。

宋倩震驚了。她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18年培養出來的女兒,為什麼不和自己齊心?

她不明白,為了女兒她犧牲了一切,為什麼會落得這個下場?

她不明白,離婚後全力栽培女兒,到底有什麼錯?

她更不明白,在高考誓師大會上,逼女兒寫下考700分上清華,難道也錯了嗎?

她一直覺得這個世界上,女兒才是自己最親的人,她們的人生理想應該是一致的。

所以她對女兒說:

“媽和你是最親的人,還能害你啊?

我為你放棄了多少能幹成的事,我說過嗎?

媽媽完全都是為你好啊,只有媽媽才是最愛你的人。

英子,你可是媽媽的一切啊!”

可是,她從來沒有傾聽、關注過女兒的真實內心。女兒稍微有點反抗,她的情緒就全面爆發,兩個人以愛的名義,互相傷害。

宋倩和女兒的這種相處模式,讓我想到了一本書中的觀點:父母總是當負責“要求”你的人,而你是負責“滿足”他們的那個人。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他們也許沒有發現,這對你而言是不舒服的;甚至,父母在面對“需求沒有辦法被滿足”的恐懼時,可能會張牙舞爪,想要捍衛自己的權益,而忽略你的感受與需求。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甚至和孩子成為連體嬰。

他們知道孩子有夢想,但是必須要在孩子的夢想上畫上自己的一筆,最後孩子連夢都不敢想。

有人說:我的想法是對的,媽媽的想法也是對的,為什麼溝通起來就那麼難呢?

正如陶虹在採訪中說:這是一對“戀愛式母女”,錯位的親情,擰巴的母女關係,二人雙陷在被情感綁架的深淵之中,既無法自救,也無法去拯救對方。

02


生活中,父母拼了命地想把自己覺得最好的東西給孩子,給得太多溢出來了還不停地給,可孩子卻不想要。

我高中時,班上有個女孩學習成績很好。從小到大,媽媽對她的生活起居樣樣打點得無微不至。

用她的話來說:“自從生下她,媽媽再也不是自己了,而是個媽媽了。”

媽媽不去工作也不和爸爸在一起,而是將所有的精力和時間花在她身上,無時無刻不在監視她,操心她的成績,盤查她有沒有談戀愛。

所以這部劇讓她感同身受: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害怕聽到媽媽尖銳的聲音,天知道我有多想逃離她。

我不是不愛她,也不是不想陪伴她,可是每次我看到她時,我的心就會揪成一團,生怕呼吸一口都是錯的。”

一位作家曾說:父母愛得太滿,會讓孩子猶如驚弓之鳥,隨時注意對方的表情、言語、行為,想從蛛絲馬跡中看到他的狀態,然後決定自己該如何迴應。

很多時候,兒女的順從、討好,做出一切符合父母需求的事,以父母制定的路為人生中重要標準,並非發自內心,他們在這段關係中,感受到的只有恐懼和害怕。

劇中,與關係緊張的宋倩母女形成對比的,是劉靜和季楊楊這對母子。

有人說:遇到劉靜這樣的媽媽,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在她的觀念中,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所以她願意傾聽孩子的內心。

劇中有一幕非常打動人,英子得知自己期中考試退後了20幾名,心情低落。正在自己最喜歡的天文館門口徘徊時,遇到了下班的劉靜,於是兩個人坐在天文館放映廳,有了如下對話:

“我聽說你學習特別好,一次考差了有什麼關係呢?你下次追上來不就行了嗎。”

“那要是下次追不上來呢?”

“那就不追。誰規定的,你次次都得名列前茅呢。”

“學校、我媽,他們全部都在規定我。就覺得我次次都得考好,我覺得我特別累。”

“等你到了我這個年齡,你就會知道,那規定太多了,你不可能每一樣都完成的。”

"

中國人羞於啟齒的家庭關係,被這部劇拍得淋漓盡致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01


最近,國產劇《小歡喜》火了。

劇情圍繞高考展開。父母陪讀、煲湯接送、犧牲工作和個人時間,不斷推著孩子向前衝,可謂是“一人高考,全家備戰。”

因為在中國家長眼中,分數代表了一切,孩子的成敗也決定著自己的人生。

劇中,陶虹扮演的宋倩是一位控制慾極強的單親“虎媽”,為了能讓女兒喬英子考上清華、北大,她絲毫不敢懈怠。

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她給女兒燉海蔘燕窩,麻辣燙火鍋等垃圾食品統統拉黑。

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她每次考試都為女兒答疑,知道女兒學習累,帶她去看電影放鬆,還買護眼儀保護眼睛。

可以說,她真的是一位很“完美”的媽媽,但也正因為她過分追求“完美”,讓原本就壓力大的女兒,更有壓迫感,母女之間矛盾也逐漸加劇。

英子父母離異,她跟著媽媽說過,但她更喜歡和爸爸相處。因為爸爸不會逼她學習,還會帶她吃火鍋,懂她的夢想,還願意跟她一起玩樂高。

真正讓她們母女關係變緊張的是,有次英子逃課去爸爸家玩,更讓她生氣的是,女兒居然將自己早起燉的燕窩給了前夫的女友喝。

那瞬間,她失望、嫉妒、委屈,於是一怒之下砸爛了女兒辛苦拼起來的樂高。

女兒的一句壓力大,讓她崩潰: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終於,英子被逼急了,心中的怒氣徹底爆發出來:“我就是喜歡小夢阿姨,至少她不會逼我幹自己不喜歡的事,我討厭你!”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英子是用盡全力在嘶喊,彷彿在釋放這些年堆積在內心中的絕望和委屈。

這段讓人窒息的對話,除了擰巴,就剩心疼。

宋倩震驚了。她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18年培養出來的女兒,為什麼不和自己齊心?

她不明白,為了女兒她犧牲了一切,為什麼會落得這個下場?

她不明白,離婚後全力栽培女兒,到底有什麼錯?

她更不明白,在高考誓師大會上,逼女兒寫下考700分上清華,難道也錯了嗎?

她一直覺得這個世界上,女兒才是自己最親的人,她們的人生理想應該是一致的。

所以她對女兒說:

“媽和你是最親的人,還能害你啊?

我為你放棄了多少能幹成的事,我說過嗎?

媽媽完全都是為你好啊,只有媽媽才是最愛你的人。

英子,你可是媽媽的一切啊!”

可是,她從來沒有傾聽、關注過女兒的真實內心。女兒稍微有點反抗,她的情緒就全面爆發,兩個人以愛的名義,互相傷害。

宋倩和女兒的這種相處模式,讓我想到了一本書中的觀點:父母總是當負責“要求”你的人,而你是負責“滿足”他們的那個人。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他們也許沒有發現,這對你而言是不舒服的;甚至,父母在面對“需求沒有辦法被滿足”的恐懼時,可能會張牙舞爪,想要捍衛自己的權益,而忽略你的感受與需求。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甚至和孩子成為連體嬰。

他們知道孩子有夢想,但是必須要在孩子的夢想上畫上自己的一筆,最後孩子連夢都不敢想。

有人說:我的想法是對的,媽媽的想法也是對的,為什麼溝通起來就那麼難呢?

正如陶虹在採訪中說:這是一對“戀愛式母女”,錯位的親情,擰巴的母女關係,二人雙陷在被情感綁架的深淵之中,既無法自救,也無法去拯救對方。

02


生活中,父母拼了命地想把自己覺得最好的東西給孩子,給得太多溢出來了還不停地給,可孩子卻不想要。

我高中時,班上有個女孩學習成績很好。從小到大,媽媽對她的生活起居樣樣打點得無微不至。

用她的話來說:“自從生下她,媽媽再也不是自己了,而是個媽媽了。”

媽媽不去工作也不和爸爸在一起,而是將所有的精力和時間花在她身上,無時無刻不在監視她,操心她的成績,盤查她有沒有談戀愛。

所以這部劇讓她感同身受: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害怕聽到媽媽尖銳的聲音,天知道我有多想逃離她。

我不是不愛她,也不是不想陪伴她,可是每次我看到她時,我的心就會揪成一團,生怕呼吸一口都是錯的。”

一位作家曾說:父母愛得太滿,會讓孩子猶如驚弓之鳥,隨時注意對方的表情、言語、行為,想從蛛絲馬跡中看到他的狀態,然後決定自己該如何迴應。

很多時候,兒女的順從、討好,做出一切符合父母需求的事,以父母制定的路為人生中重要標準,並非發自內心,他們在這段關係中,感受到的只有恐懼和害怕。

劇中,與關係緊張的宋倩母女形成對比的,是劉靜和季楊楊這對母子。

有人說:遇到劉靜這樣的媽媽,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在她的觀念中,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所以她願意傾聽孩子的內心。

劇中有一幕非常打動人,英子得知自己期中考試退後了20幾名,心情低落。正在自己最喜歡的天文館門口徘徊時,遇到了下班的劉靜,於是兩個人坐在天文館放映廳,有了如下對話:

“我聽說你學習特別好,一次考差了有什麼關係呢?你下次追上來不就行了嗎。”

“那要是下次追不上來呢?”

“那就不追。誰規定的,你次次都得名列前茅呢。”

“學校、我媽,他們全部都在規定我。就覺得我次次都得考好,我覺得我特別累。”

“等你到了我這個年齡,你就會知道,那規定太多了,你不可能每一樣都完成的。”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彈幕上很多網友留言,想要一個劉靜這樣的媽媽,就算不是媽媽,也可以做個朋友。

她知道兒子學習成績差,但是從未強迫孩子學自己不願意的東西。她也特別尊重孩子的興趣和理想。

她問孩子:“你想過要考什麼專業嗎?”

楊楊回答:“沒想過,要是實在考不上,就去舅舅那裡打個工。”

劉靜說:“媽媽知道,你喜歡開車,想當賽車手。既然開車能給你帶來最大的快樂,爸爸媽媽希望你永遠都能享受到這種快樂。所以媽媽支持你,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可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知識的。你看舅舅哪兒呢?他做的車輛研發啊、調校啊,那都得是工程師。都是在學校裡踏踏實實學出來的,所以楊楊,高考這一關呢,你必須得過。”

簡單的對話,卻讓從小缺乏父母陪伴的楊楊溼了眼眶。在劉靜慢慢推動下,這個多年沒有一起生活的家庭,漸漸變得溫馨、快樂起來。

其實不管是宋倩還是劉靜,她們都是真心實意愛孩子的。但是,有時候愛得太滿,只會適得其反。

有句話叫做:父母和子女之間比遇到愛難得多的,是遇到理解。

03

"

中國人羞於啟齒的家庭關係,被這部劇拍得淋漓盡致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01


最近,國產劇《小歡喜》火了。

劇情圍繞高考展開。父母陪讀、煲湯接送、犧牲工作和個人時間,不斷推著孩子向前衝,可謂是“一人高考,全家備戰。”

因為在中國家長眼中,分數代表了一切,孩子的成敗也決定著自己的人生。

劇中,陶虹扮演的宋倩是一位控制慾極強的單親“虎媽”,為了能讓女兒喬英子考上清華、北大,她絲毫不敢懈怠。

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她給女兒燉海蔘燕窩,麻辣燙火鍋等垃圾食品統統拉黑。

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她每次考試都為女兒答疑,知道女兒學習累,帶她去看電影放鬆,還買護眼儀保護眼睛。

可以說,她真的是一位很“完美”的媽媽,但也正因為她過分追求“完美”,讓原本就壓力大的女兒,更有壓迫感,母女之間矛盾也逐漸加劇。

英子父母離異,她跟著媽媽說過,但她更喜歡和爸爸相處。因為爸爸不會逼她學習,還會帶她吃火鍋,懂她的夢想,還願意跟她一起玩樂高。

真正讓她們母女關係變緊張的是,有次英子逃課去爸爸家玩,更讓她生氣的是,女兒居然將自己早起燉的燕窩給了前夫的女友喝。

那瞬間,她失望、嫉妒、委屈,於是一怒之下砸爛了女兒辛苦拼起來的樂高。

女兒的一句壓力大,讓她崩潰: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終於,英子被逼急了,心中的怒氣徹底爆發出來:“我就是喜歡小夢阿姨,至少她不會逼我幹自己不喜歡的事,我討厭你!”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英子是用盡全力在嘶喊,彷彿在釋放這些年堆積在內心中的絕望和委屈。

這段讓人窒息的對話,除了擰巴,就剩心疼。

宋倩震驚了。她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18年培養出來的女兒,為什麼不和自己齊心?

她不明白,為了女兒她犧牲了一切,為什麼會落得這個下場?

她不明白,離婚後全力栽培女兒,到底有什麼錯?

她更不明白,在高考誓師大會上,逼女兒寫下考700分上清華,難道也錯了嗎?

她一直覺得這個世界上,女兒才是自己最親的人,她們的人生理想應該是一致的。

所以她對女兒說:

“媽和你是最親的人,還能害你啊?

我為你放棄了多少能幹成的事,我說過嗎?

媽媽完全都是為你好啊,只有媽媽才是最愛你的人。

英子,你可是媽媽的一切啊!”

可是,她從來沒有傾聽、關注過女兒的真實內心。女兒稍微有點反抗,她的情緒就全面爆發,兩個人以愛的名義,互相傷害。

宋倩和女兒的這種相處模式,讓我想到了一本書中的觀點:父母總是當負責“要求”你的人,而你是負責“滿足”他們的那個人。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他們也許沒有發現,這對你而言是不舒服的;甚至,父母在面對“需求沒有辦法被滿足”的恐懼時,可能會張牙舞爪,想要捍衛自己的權益,而忽略你的感受與需求。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甚至和孩子成為連體嬰。

他們知道孩子有夢想,但是必須要在孩子的夢想上畫上自己的一筆,最後孩子連夢都不敢想。

有人說:我的想法是對的,媽媽的想法也是對的,為什麼溝通起來就那麼難呢?

正如陶虹在採訪中說:這是一對“戀愛式母女”,錯位的親情,擰巴的母女關係,二人雙陷在被情感綁架的深淵之中,既無法自救,也無法去拯救對方。

02


生活中,父母拼了命地想把自己覺得最好的東西給孩子,給得太多溢出來了還不停地給,可孩子卻不想要。

我高中時,班上有個女孩學習成績很好。從小到大,媽媽對她的生活起居樣樣打點得無微不至。

用她的話來說:“自從生下她,媽媽再也不是自己了,而是個媽媽了。”

媽媽不去工作也不和爸爸在一起,而是將所有的精力和時間花在她身上,無時無刻不在監視她,操心她的成績,盤查她有沒有談戀愛。

所以這部劇讓她感同身受: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害怕聽到媽媽尖銳的聲音,天知道我有多想逃離她。

我不是不愛她,也不是不想陪伴她,可是每次我看到她時,我的心就會揪成一團,生怕呼吸一口都是錯的。”

一位作家曾說:父母愛得太滿,會讓孩子猶如驚弓之鳥,隨時注意對方的表情、言語、行為,想從蛛絲馬跡中看到他的狀態,然後決定自己該如何迴應。

很多時候,兒女的順從、討好,做出一切符合父母需求的事,以父母制定的路為人生中重要標準,並非發自內心,他們在這段關係中,感受到的只有恐懼和害怕。

劇中,與關係緊張的宋倩母女形成對比的,是劉靜和季楊楊這對母子。

有人說:遇到劉靜這樣的媽媽,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在她的觀念中,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所以她願意傾聽孩子的內心。

劇中有一幕非常打動人,英子得知自己期中考試退後了20幾名,心情低落。正在自己最喜歡的天文館門口徘徊時,遇到了下班的劉靜,於是兩個人坐在天文館放映廳,有了如下對話:

“我聽說你學習特別好,一次考差了有什麼關係呢?你下次追上來不就行了嗎。”

“那要是下次追不上來呢?”

“那就不追。誰規定的,你次次都得名列前茅呢。”

“學校、我媽,他們全部都在規定我。就覺得我次次都得考好,我覺得我特別累。”

“等你到了我這個年齡,你就會知道,那規定太多了,你不可能每一樣都完成的。”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彈幕上很多網友留言,想要一個劉靜這樣的媽媽,就算不是媽媽,也可以做個朋友。

她知道兒子學習成績差,但是從未強迫孩子學自己不願意的東西。她也特別尊重孩子的興趣和理想。

她問孩子:“你想過要考什麼專業嗎?”

楊楊回答:“沒想過,要是實在考不上,就去舅舅那裡打個工。”

劉靜說:“媽媽知道,你喜歡開車,想當賽車手。既然開車能給你帶來最大的快樂,爸爸媽媽希望你永遠都能享受到這種快樂。所以媽媽支持你,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可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知識的。你看舅舅哪兒呢?他做的車輛研發啊、調校啊,那都得是工程師。都是在學校裡踏踏實實學出來的,所以楊楊,高考這一關呢,你必須得過。”

簡單的對話,卻讓從小缺乏父母陪伴的楊楊溼了眼眶。在劉靜慢慢推動下,這個多年沒有一起生活的家庭,漸漸變得溫馨、快樂起來。

其實不管是宋倩還是劉靜,她們都是真心實意愛孩子的。但是,有時候愛得太滿,只會適得其反。

有句話叫做:父母和子女之間比遇到愛難得多的,是遇到理解。

03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有一期《奇葩說》中,高曉鬆說媽媽最近忙著老年合唱團的事,居然把他的生日給忘了。

但他很高興,因為媽媽有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挺好。

然而,生活中大部分父母,將孩子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毫無邊界感,肆意介入。

朋友吉吉曾向我抱怨過,她跟男友在一起特別開心,但是他媽卻什麼事都要橫插一腳,這讓她很痛苦。甚至還私下裡打電話警告她:

“我這輩子最愛的就是我的兒子,我知道他愛你,但是我要求你也必須像我愛兒子一樣愛他。如果不是這樣,我的內心就會不平衡,覺得你不配擁有我兒子的愛。”

其實,大部分孩子都希望自己組建小家庭後,父母能將自己的生活過好,不干涉他們的小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我特別欣賞《小歡喜》中黃磊扮演的丈夫方圓。

"

中國人羞於啟齒的家庭關係,被這部劇拍得淋漓盡致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01


最近,國產劇《小歡喜》火了。

劇情圍繞高考展開。父母陪讀、煲湯接送、犧牲工作和個人時間,不斷推著孩子向前衝,可謂是“一人高考,全家備戰。”

因為在中國家長眼中,分數代表了一切,孩子的成敗也決定著自己的人生。

劇中,陶虹扮演的宋倩是一位控制慾極強的單親“虎媽”,為了能讓女兒喬英子考上清華、北大,她絲毫不敢懈怠。

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她給女兒燉海蔘燕窩,麻辣燙火鍋等垃圾食品統統拉黑。

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她每次考試都為女兒答疑,知道女兒學習累,帶她去看電影放鬆,還買護眼儀保護眼睛。

可以說,她真的是一位很“完美”的媽媽,但也正因為她過分追求“完美”,讓原本就壓力大的女兒,更有壓迫感,母女之間矛盾也逐漸加劇。

英子父母離異,她跟著媽媽說過,但她更喜歡和爸爸相處。因為爸爸不會逼她學習,還會帶她吃火鍋,懂她的夢想,還願意跟她一起玩樂高。

真正讓她們母女關係變緊張的是,有次英子逃課去爸爸家玩,更讓她生氣的是,女兒居然將自己早起燉的燕窩給了前夫的女友喝。

那瞬間,她失望、嫉妒、委屈,於是一怒之下砸爛了女兒辛苦拼起來的樂高。

女兒的一句壓力大,讓她崩潰: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終於,英子被逼急了,心中的怒氣徹底爆發出來:“我就是喜歡小夢阿姨,至少她不會逼我幹自己不喜歡的事,我討厭你!”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英子是用盡全力在嘶喊,彷彿在釋放這些年堆積在內心中的絕望和委屈。

這段讓人窒息的對話,除了擰巴,就剩心疼。

宋倩震驚了。她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18年培養出來的女兒,為什麼不和自己齊心?

她不明白,為了女兒她犧牲了一切,為什麼會落得這個下場?

她不明白,離婚後全力栽培女兒,到底有什麼錯?

她更不明白,在高考誓師大會上,逼女兒寫下考700分上清華,難道也錯了嗎?

她一直覺得這個世界上,女兒才是自己最親的人,她們的人生理想應該是一致的。

所以她對女兒說:

“媽和你是最親的人,還能害你啊?

我為你放棄了多少能幹成的事,我說過嗎?

媽媽完全都是為你好啊,只有媽媽才是最愛你的人。

英子,你可是媽媽的一切啊!”

可是,她從來沒有傾聽、關注過女兒的真實內心。女兒稍微有點反抗,她的情緒就全面爆發,兩個人以愛的名義,互相傷害。

宋倩和女兒的這種相處模式,讓我想到了一本書中的觀點:父母總是當負責“要求”你的人,而你是負責“滿足”他們的那個人。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他們也許沒有發現,這對你而言是不舒服的;甚至,父母在面對“需求沒有辦法被滿足”的恐懼時,可能會張牙舞爪,想要捍衛自己的權益,而忽略你的感受與需求。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甚至和孩子成為連體嬰。

他們知道孩子有夢想,但是必須要在孩子的夢想上畫上自己的一筆,最後孩子連夢都不敢想。

有人說:我的想法是對的,媽媽的想法也是對的,為什麼溝通起來就那麼難呢?

正如陶虹在採訪中說:這是一對“戀愛式母女”,錯位的親情,擰巴的母女關係,二人雙陷在被情感綁架的深淵之中,既無法自救,也無法去拯救對方。

02


生活中,父母拼了命地想把自己覺得最好的東西給孩子,給得太多溢出來了還不停地給,可孩子卻不想要。

我高中時,班上有個女孩學習成績很好。從小到大,媽媽對她的生活起居樣樣打點得無微不至。

用她的話來說:“自從生下她,媽媽再也不是自己了,而是個媽媽了。”

媽媽不去工作也不和爸爸在一起,而是將所有的精力和時間花在她身上,無時無刻不在監視她,操心她的成績,盤查她有沒有談戀愛。

所以這部劇讓她感同身受: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害怕聽到媽媽尖銳的聲音,天知道我有多想逃離她。

我不是不愛她,也不是不想陪伴她,可是每次我看到她時,我的心就會揪成一團,生怕呼吸一口都是錯的。”

一位作家曾說:父母愛得太滿,會讓孩子猶如驚弓之鳥,隨時注意對方的表情、言語、行為,想從蛛絲馬跡中看到他的狀態,然後決定自己該如何迴應。

很多時候,兒女的順從、討好,做出一切符合父母需求的事,以父母制定的路為人生中重要標準,並非發自內心,他們在這段關係中,感受到的只有恐懼和害怕。

劇中,與關係緊張的宋倩母女形成對比的,是劉靜和季楊楊這對母子。

有人說:遇到劉靜這樣的媽媽,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在她的觀念中,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所以她願意傾聽孩子的內心。

劇中有一幕非常打動人,英子得知自己期中考試退後了20幾名,心情低落。正在自己最喜歡的天文館門口徘徊時,遇到了下班的劉靜,於是兩個人坐在天文館放映廳,有了如下對話:

“我聽說你學習特別好,一次考差了有什麼關係呢?你下次追上來不就行了嗎。”

“那要是下次追不上來呢?”

“那就不追。誰規定的,你次次都得名列前茅呢。”

“學校、我媽,他們全部都在規定我。就覺得我次次都得考好,我覺得我特別累。”

“等你到了我這個年齡,你就會知道,那規定太多了,你不可能每一樣都完成的。”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彈幕上很多網友留言,想要一個劉靜這樣的媽媽,就算不是媽媽,也可以做個朋友。

她知道兒子學習成績差,但是從未強迫孩子學自己不願意的東西。她也特別尊重孩子的興趣和理想。

她問孩子:“你想過要考什麼專業嗎?”

楊楊回答:“沒想過,要是實在考不上,就去舅舅那裡打個工。”

劉靜說:“媽媽知道,你喜歡開車,想當賽車手。既然開車能給你帶來最大的快樂,爸爸媽媽希望你永遠都能享受到這種快樂。所以媽媽支持你,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可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知識的。你看舅舅哪兒呢?他做的車輛研發啊、調校啊,那都得是工程師。都是在學校裡踏踏實實學出來的,所以楊楊,高考這一關呢,你必須得過。”

簡單的對話,卻讓從小缺乏父母陪伴的楊楊溼了眼眶。在劉靜慢慢推動下,這個多年沒有一起生活的家庭,漸漸變得溫馨、快樂起來。

其實不管是宋倩還是劉靜,她們都是真心實意愛孩子的。但是,有時候愛得太滿,只會適得其反。

有句話叫做:父母和子女之間比遇到愛難得多的,是遇到理解。

03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有一期《奇葩說》中,高曉鬆說媽媽最近忙著老年合唱團的事,居然把他的生日給忘了。

但他很高興,因為媽媽有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挺好。

然而,生活中大部分父母,將孩子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毫無邊界感,肆意介入。

朋友吉吉曾向我抱怨過,她跟男友在一起特別開心,但是他媽卻什麼事都要橫插一腳,這讓她很痛苦。甚至還私下裡打電話警告她:

“我這輩子最愛的就是我的兒子,我知道他愛你,但是我要求你也必須像我愛兒子一樣愛他。如果不是這樣,我的內心就會不平衡,覺得你不配擁有我兒子的愛。”

其實,大部分孩子都希望自己組建小家庭後,父母能將自己的生活過好,不干涉他們的小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我特別欣賞《小歡喜》中黃磊扮演的丈夫方圓。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不管是孩子早戀還是考試成績差,他都做到了跟孩子認真溝通。最難得的是,他擅長髮現孩子的優點,不緊盯著孩子的缺點。

有一次考試,孩子的分數上去了,但是排名卻依然倒數。妻子怒火攻心,給孩子報了4門補習課。

孩子覺得委屈:媽媽,你怎麼就看不到我的進步呢?於是你一言我一語,母子兩人在大庭廣眾之下吵了起來。

回到家後,方圓先肯定了孩子的進步,然後告訴孩子理解媽媽,媽媽這次生氣是因為太著急了,平時媽媽都是尊重你的願望,滿足你的需求。

在教育孩子上,他做到了不對孩子亂髮脾氣。也尊重孩子成為大人的權利,孩子想參加藝考,他偷偷找人輔導,甚至將當年自己的“寶典祕籍”都翻出來了。

正因為方圓的張弛有度,方一凡才能成為整部劇中性格最好的孩子。

可是,不是誰都會遇到方圓這樣的爸爸,多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在哄父母開心,他們被父母死拽在手裡,沒有自我可言。

因為他們的父母為了孩子犧牲了一切,沒有自我,他們也無法容忍孩子突然有了自我,所以才想扼殺孩子那份不完美的自我。

尊重自我感受與需求,不代表自私。

如果你一味地要求別人也要符合你的想法要求,滿足你的需求,甚至不惜侵犯對方的界限,貶低對方以達到你的目的,這才叫自私。

其實,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是適當的手放開。

正如紀伯倫在詩中寫道: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是別把你的思想給他們,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說過: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每個孩子也是愛父母的。

只是,父母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為人子女。很多時候,人生路上難免會磕磕碰碰。

而親子關係,永遠也沒有正確答案,因為被愛所羈絆。但只要彼此之間有愛,心裡牽掛對方,不對彼此的人生過多幹預,給出適當的指引和陪伴,這就是適度的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誰都不能代替他完成。


"

中國人羞於啟齒的家庭關係,被這部劇拍得淋漓盡致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01


最近,國產劇《小歡喜》火了。

劇情圍繞高考展開。父母陪讀、煲湯接送、犧牲工作和個人時間,不斷推著孩子向前衝,可謂是“一人高考,全家備戰。”

因為在中國家長眼中,分數代表了一切,孩子的成敗也決定著自己的人生。

劇中,陶虹扮演的宋倩是一位控制慾極強的單親“虎媽”,為了能讓女兒喬英子考上清華、北大,她絲毫不敢懈怠。

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她給女兒燉海蔘燕窩,麻辣燙火鍋等垃圾食品統統拉黑。

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她每次考試都為女兒答疑,知道女兒學習累,帶她去看電影放鬆,還買護眼儀保護眼睛。

可以說,她真的是一位很“完美”的媽媽,但也正因為她過分追求“完美”,讓原本就壓力大的女兒,更有壓迫感,母女之間矛盾也逐漸加劇。

英子父母離異,她跟著媽媽說過,但她更喜歡和爸爸相處。因為爸爸不會逼她學習,還會帶她吃火鍋,懂她的夢想,還願意跟她一起玩樂高。

真正讓她們母女關係變緊張的是,有次英子逃課去爸爸家玩,更讓她生氣的是,女兒居然將自己早起燉的燕窩給了前夫的女友喝。

那瞬間,她失望、嫉妒、委屈,於是一怒之下砸爛了女兒辛苦拼起來的樂高。

女兒的一句壓力大,讓她崩潰: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終於,英子被逼急了,心中的怒氣徹底爆發出來:“我就是喜歡小夢阿姨,至少她不會逼我幹自己不喜歡的事,我討厭你!”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英子是用盡全力在嘶喊,彷彿在釋放這些年堆積在內心中的絕望和委屈。

這段讓人窒息的對話,除了擰巴,就剩心疼。

宋倩震驚了。她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18年培養出來的女兒,為什麼不和自己齊心?

她不明白,為了女兒她犧牲了一切,為什麼會落得這個下場?

她不明白,離婚後全力栽培女兒,到底有什麼錯?

她更不明白,在高考誓師大會上,逼女兒寫下考700分上清華,難道也錯了嗎?

她一直覺得這個世界上,女兒才是自己最親的人,她們的人生理想應該是一致的。

所以她對女兒說:

“媽和你是最親的人,還能害你啊?

我為你放棄了多少能幹成的事,我說過嗎?

媽媽完全都是為你好啊,只有媽媽才是最愛你的人。

英子,你可是媽媽的一切啊!”

可是,她從來沒有傾聽、關注過女兒的真實內心。女兒稍微有點反抗,她的情緒就全面爆發,兩個人以愛的名義,互相傷害。

宋倩和女兒的這種相處模式,讓我想到了一本書中的觀點:父母總是當負責“要求”你的人,而你是負責“滿足”他們的那個人。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他們也許沒有發現,這對你而言是不舒服的;甚至,父母在面對“需求沒有辦法被滿足”的恐懼時,可能會張牙舞爪,想要捍衛自己的權益,而忽略你的感受與需求。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甚至和孩子成為連體嬰。

他們知道孩子有夢想,但是必須要在孩子的夢想上畫上自己的一筆,最後孩子連夢都不敢想。

有人說:我的想法是對的,媽媽的想法也是對的,為什麼溝通起來就那麼難呢?

正如陶虹在採訪中說:這是一對“戀愛式母女”,錯位的親情,擰巴的母女關係,二人雙陷在被情感綁架的深淵之中,既無法自救,也無法去拯救對方。

02


生活中,父母拼了命地想把自己覺得最好的東西給孩子,給得太多溢出來了還不停地給,可孩子卻不想要。

我高中時,班上有個女孩學習成績很好。從小到大,媽媽對她的生活起居樣樣打點得無微不至。

用她的話來說:“自從生下她,媽媽再也不是自己了,而是個媽媽了。”

媽媽不去工作也不和爸爸在一起,而是將所有的精力和時間花在她身上,無時無刻不在監視她,操心她的成績,盤查她有沒有談戀愛。

所以這部劇讓她感同身受: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害怕聽到媽媽尖銳的聲音,天知道我有多想逃離她。

我不是不愛她,也不是不想陪伴她,可是每次我看到她時,我的心就會揪成一團,生怕呼吸一口都是錯的。”

一位作家曾說:父母愛得太滿,會讓孩子猶如驚弓之鳥,隨時注意對方的表情、言語、行為,想從蛛絲馬跡中看到他的狀態,然後決定自己該如何迴應。

很多時候,兒女的順從、討好,做出一切符合父母需求的事,以父母制定的路為人生中重要標準,並非發自內心,他們在這段關係中,感受到的只有恐懼和害怕。

劇中,與關係緊張的宋倩母女形成對比的,是劉靜和季楊楊這對母子。

有人說:遇到劉靜這樣的媽媽,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在她的觀念中,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所以她願意傾聽孩子的內心。

劇中有一幕非常打動人,英子得知自己期中考試退後了20幾名,心情低落。正在自己最喜歡的天文館門口徘徊時,遇到了下班的劉靜,於是兩個人坐在天文館放映廳,有了如下對話:

“我聽說你學習特別好,一次考差了有什麼關係呢?你下次追上來不就行了嗎。”

“那要是下次追不上來呢?”

“那就不追。誰規定的,你次次都得名列前茅呢。”

“學校、我媽,他們全部都在規定我。就覺得我次次都得考好,我覺得我特別累。”

“等你到了我這個年齡,你就會知道,那規定太多了,你不可能每一樣都完成的。”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彈幕上很多網友留言,想要一個劉靜這樣的媽媽,就算不是媽媽,也可以做個朋友。

她知道兒子學習成績差,但是從未強迫孩子學自己不願意的東西。她也特別尊重孩子的興趣和理想。

她問孩子:“你想過要考什麼專業嗎?”

楊楊回答:“沒想過,要是實在考不上,就去舅舅那裡打個工。”

劉靜說:“媽媽知道,你喜歡開車,想當賽車手。既然開車能給你帶來最大的快樂,爸爸媽媽希望你永遠都能享受到這種快樂。所以媽媽支持你,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可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知識的。你看舅舅哪兒呢?他做的車輛研發啊、調校啊,那都得是工程師。都是在學校裡踏踏實實學出來的,所以楊楊,高考這一關呢,你必須得過。”

簡單的對話,卻讓從小缺乏父母陪伴的楊楊溼了眼眶。在劉靜慢慢推動下,這個多年沒有一起生活的家庭,漸漸變得溫馨、快樂起來。

其實不管是宋倩還是劉靜,她們都是真心實意愛孩子的。但是,有時候愛得太滿,只會適得其反。

有句話叫做:父母和子女之間比遇到愛難得多的,是遇到理解。

03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有一期《奇葩說》中,高曉鬆說媽媽最近忙著老年合唱團的事,居然把他的生日給忘了。

但他很高興,因為媽媽有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挺好。

然而,生活中大部分父母,將孩子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毫無邊界感,肆意介入。

朋友吉吉曾向我抱怨過,她跟男友在一起特別開心,但是他媽卻什麼事都要橫插一腳,這讓她很痛苦。甚至還私下裡打電話警告她:

“我這輩子最愛的就是我的兒子,我知道他愛你,但是我要求你也必須像我愛兒子一樣愛他。如果不是這樣,我的內心就會不平衡,覺得你不配擁有我兒子的愛。”

其實,大部分孩子都希望自己組建小家庭後,父母能將自己的生活過好,不干涉他們的小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我特別欣賞《小歡喜》中黃磊扮演的丈夫方圓。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不管是孩子早戀還是考試成績差,他都做到了跟孩子認真溝通。最難得的是,他擅長髮現孩子的優點,不緊盯著孩子的缺點。

有一次考試,孩子的分數上去了,但是排名卻依然倒數。妻子怒火攻心,給孩子報了4門補習課。

孩子覺得委屈:媽媽,你怎麼就看不到我的進步呢?於是你一言我一語,母子兩人在大庭廣眾之下吵了起來。

回到家後,方圓先肯定了孩子的進步,然後告訴孩子理解媽媽,媽媽這次生氣是因為太著急了,平時媽媽都是尊重你的願望,滿足你的需求。

在教育孩子上,他做到了不對孩子亂髮脾氣。也尊重孩子成為大人的權利,孩子想參加藝考,他偷偷找人輔導,甚至將當年自己的“寶典祕籍”都翻出來了。

正因為方圓的張弛有度,方一凡才能成為整部劇中性格最好的孩子。

可是,不是誰都會遇到方圓這樣的爸爸,多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在哄父母開心,他們被父母死拽在手裡,沒有自我可言。

因為他們的父母為了孩子犧牲了一切,沒有自我,他們也無法容忍孩子突然有了自我,所以才想扼殺孩子那份不完美的自我。

尊重自我感受與需求,不代表自私。

如果你一味地要求別人也要符合你的想法要求,滿足你的需求,甚至不惜侵犯對方的界限,貶低對方以達到你的目的,這才叫自私。

其實,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是適當的手放開。

正如紀伯倫在詩中寫道: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是別把你的思想給他們,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說過: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每個孩子也是愛父母的。

只是,父母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為人子女。很多時候,人生路上難免會磕磕碰碰。

而親子關係,永遠也沒有正確答案,因為被愛所羈絆。但只要彼此之間有愛,心裡牽掛對方,不對彼此的人生過多幹預,給出適當的指引和陪伴,這就是適度的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誰都不能代替他完成。


《小歡喜》——真實還原少年成長的小煩惱與小幸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